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電子企業主要從事哪些方向

印度電子企業主要從事哪些方向

發布時間:2022-05-06 19:45:06

❶ 印度的電子工業相當發達

印度電子工業不算很發達,遠不及日韓.
但印度的軟體產業位於世界第二 僅次於美國的矽谷
印度的班加羅爾是世界第二大軟體生產地區
因為印度是精英教育,數學很好,語言又比東亞諸國有優勢,又比歐洲人勤奮一點.

❷ 印度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1、【服務業】

佔印度GDP55.1%。主要部門有貿易服務、金融服務、運輸、通信和信息服務業等。2007/2008財年增長約為10%。2006年印度軟體服務業產值約396億美元,其中出口314億美。

2、【旅遊業】

旅遊業因其良好的社會和創匯效益被印政府列為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主要創匯部門和重要的就業創造部門。

旅遊業直接提供約5190萬個就業崗位。2006年訪印外國遊客人數約為443萬,比上年增長14.2%,創匯約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3、【交通運輸】

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是印主要運輸手段。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和客運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世界第17位。

(2)印度電子企業主要從事哪些方向擴展閱讀:

支柱產業原則:

1、突出重點原則

「大而全」、「小而全」,觀望、攀比,這是我國區域經濟中常見的一種小生產習氣,是區域間產業結構雷同、生產效率低下、重復發展、惡性競爭的根源。

市場競爭最根本的是資源市場和產品市場的競爭,一個地區不可能所有產業都同樣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在支柱產業的選擇中必須堅持有所不為,突出重點的原則。

選擇一、二個具有確定優勢的產業作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圍繞「支柱」培養一批重點產業,形成支柱產業群,支撐整個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2、技術開發原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支柱產業必須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科技含量和發展潛力,因為科學技術水平是產品的產量、質量及實現升級換代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的推廣運用還有利於節約能源,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並且有助於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延長支柱產業的生命周期。

只有源源不斷地將新的科學技術注入支柱產業,才能使其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達到投資成本利潤最大化。

3、扶持培育原則

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是市場作用,但並不等於作為市場宏觀調控主體的政府可以放手不管,「無為而治」。政府必須採取相應的調節、引導措施以補救市場本身的缺陷,促進支柱產業形成規模,優化結構。

尤其在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本身的盲目性和滯後性,市場信息的屏蔽以及政治、軍事和各種非經濟因素影響客觀存在,政府更有必要通過產業政策的規范作用和行政干預來引導支柱產業發展;實施有利於支柱產業發展的投資政策來擴大和改善投資、融資機制。

加強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礎產業建設,改善基礎設施,保證生產正常運行;擴大外貿經營自主權,鼓勵企業向境外發展,盡快形成跨國大集團和公司。

❸ 印度市場需求巨大的有哪些產業

親,您想投資印度嗎?
印度新政府為中國企業帶來豐富商機
印度新政府於2014年7月10日發布其首份2014-15財年聯邦預算案。這是新政府公開闡明其經濟政策的第一次機會。新一屆印度總理莫迪向來歡迎中國公司投資印度,大多數中國企業對其已頗為熟悉。這也是30年來的第一次,獲勝黨亦為取得下議院多數黨地位的政黨。這意味著政府政策將更為穩定,投資項目將面臨較少的政治障礙。因此,從諸多方面來看,這是中國公司30年來在印度投資的最好時機。
正如所期望的,印度新政府首份預算案涉及對多個行業中國企業的利好消息。其中一些總結如下:
1. 房地產業
•為鼓勵外資投入印度鄉鎮房地產項目,對項目最低建築面積的要求由5萬平米降至2萬平米。
•最低資本要求也已由1,000萬美元降至500萬美元。
•此外,項目總預算的30%及以上用於低成本保障性住房項目的,不受最低建築面積和資本要求的限制。
•最短投資期限僅為3年。

2. 製造業與電子商務
•政府已經宣布,製造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可借力電子商務模式在印度市場銷售其產品。
•這也將使得外國投資者可直接接觸到客戶,而無需面對零售業的任何限制。

3. 住房和城市基礎設施
•得益於稅收優惠政策,市場期待已久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得到推動。REITS發起人的資產轉讓交易獲准可延期納稅。
•政府進一步擴大稅收優惠,以增進住宅市場交易,並明顯傾向於推動低成本保障性住房市場發展,包括放寬對此類項目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要求。
•政府還撥出10億美元預算,利用衛星城鎮的可用基礎設施,致力於打造100座「智能城市」。
•預計在未來10年,將以公私合作夥伴關系(PPP)模式在500個城市居住區開展現有的基礎設施現代化和新設施建設等工作。

4. 基礎設施
•PPP模式將被修改,以使基礎設施項目開發商承擔較小風險。
•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開始發電、配電和電力傳輸的煤炭發電項目將可享受所得稅優惠。
•已投產或將在2015年3月前投產的電力項目將得到充足的煤炭供應。

5. 可再生能源
•作為實現能源安全的可行替代方案,發展太陽能一直備受關注。相應措施包括:(i)為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和拉達克等地的超大型太陽能發電項目撥出8,300萬美元(通過印度太陽能公司);(ii)撥出6,600萬美元用於設立太陽能驅動的農業泵組及水泵站;及(iii)撥出1,600萬美元用於1兆瓦運河沿岸太陽能電站建設。
•與可再生能源有關的關鍵問題之一在於如何處理由於電網基礎設施不足而投入商業運營的發電廠的電力。針對這一問題,預算案提出「綠色能源走廊項目」,將可再生能源引至全國各地。
•5%的優惠基本關稅已擴展至在印度建設太陽能項目所需的機械設備。還有各種相關商品類目將實施免稅。

6. 礦產,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將通過PPP模式建設一個總長15,000公里的廣闊的天然氣運輸網路(國家輸氣管道網路)。
•將修訂1957年《礦藏和礦物(發展和規范)法案》,以鼓勵投資采礦業,並引入可持續開採的做法。這是一個重要舉措,可改善陳舊立法造成的極其不易在采礦業進行投資的局面。

7. 項目融資
•為促進向基礎設施項目提供長期資金及融資結構的靈活性,預算案提出「5/25模式」,即允許銀行向基礎設施項目給予25年期貸款,且5年以後該項貸款可轉予其他金融機構。這將使得貸款期限與項目周期相匹配。目前此類項目貸款期限限於10 - 12年,因此項目開發方不得不承受償付本金的巨大壓力。這一改變將減輕其償債壓力,改善現金流。
•銀行向基礎設施項目提供長期貸款,將被允許毋須遵守存款准備金率(CRR),法定流動率(SLR)和重點行業貸款規范等要求。這將顯著增加銀行可借貸給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銀行還可在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債券市場專門為向基礎設施行業貸款進行融資,而無需撥出資金以滿足CRR和SLR的要求。
•預算案還提出針對REITS和基礎設施投資信託基金(INVITS)的一些激勵措施,包括稅收激勵。這將增加項目開發方可用在項目資本投入上的資源,並減輕銀行系統的壓力。
•「市政債務匯集融資機制」(為促進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融資而發起,貸款給市政機構或公司在PPP模式下開發項目)已由8億美元增加10倍至80億美元,並延長至2019年3月31日。

8. 鐵路
•艾哈邁達巴德和勒克瑙地鐵項目獲得1,600萬美元預算投入。
•1.66億美元將用於鐵路線連通性提升,5億美元將用於東北地區鐵路建設。。
•單獨發布的鐵路預算還准許外國投資在PPP模式下投資於鐵路基礎設施建設。

9. 港口,機場和運輸
•將在阿拉哈巴德和霍爾迪亞之間啟動「Jal Marg Vikas」項目。項目將覆蓋1,620公里,並允許至少1,500噸的載具在國內水域進行商業運輸。項目總成本預計為7億美元,需6年完成。
•將新建16個港口,與內陸公路和水路有機整合。這一舉措預計也將使得相關基礎設施顯著擴張。
•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修建新機場的計劃也將推出。

10. 道路
•印度國家公路管理局(NHAI)和國家公路運輸有關機構將投資62億美元用於建設高速公路。
•NHAI還將撥出8,300萬美元,發展工業走廊。
•一年內將實現建成8,500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的目標。

該聯邦預算案僅為新政府執政開局之作。新政府預計將在今後10年執掌印度。顯而易見,新一屆政府將通過增加在所有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求持續改善印度經濟狀況。現實情況是,即使所有業內領先的印度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參與到所有這些項目中來,也將不足以滿足項目需求。因此,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現在正是進入印度市場,作出長期投資的絕佳時機。
欲了解更多有關最新的印度聯邦預算案或中國企業在印投資機會的任何其他信息,歡迎與我們聯系:[email protected] 白大山先生
文章來源【印度之窗】

❹ 電子商務企業主要從事的行業有什麼

電子商務專業可以在各行各業就職。只是具體崗位不同而已。
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
1. 電子商務服務企業。
包括硬體(研發、生產、銷售、集成)、軟體(研發、銷售、實施)、咨詢等。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相關的硬體、軟體開發和銷售對專業人員的需求是確定的,不過這種需求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顯性情況下,用人單位會明確招聘懂得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隱性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人力資源部面對市場客戶的電子商務需求並不定明確知道招聘到電子商務專業背景的人才正好適用,而只能讓計算機等相關學科背景的人勉強應付,或要求其補充學習電子商務知識。咨詢行業因為其「與生俱來」的專業廣度和深度,需求一般都比較明確。
2. 電子商務企業。
對這樣的企業來說,無論是純粹專業的電子商務企業還是和其他主業結合的開辟的全新的運營模式,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是最對口的。
3.傳統企業。
對於傳統企業來講,電子商務意味著新增的運營工具(比如企業網站,現在恐怕很難找到沒有網站的公司)。運行新增的運營工具的人,無非是從使用老運營工具的員工中培養和招聘專業人才。當然培養原來的老員工的工作恐怕還是得內行的專業來進行。
4.傳統行業。
對傳統行業來講,電子商務就是新的業務手段。無論貿易、物流、加工行業還是農業等到都會使用到電子商務。把傳統行業專門提出來講,目的就在於,如果有志於某一行業,就應該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新技術、新產品。從專業的角度判斷這個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當然,要能獨立做出這些判斷必須在對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❺ 印度IT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盧比升值壓縮贏利空間

因為廉價勞動力充足,印度IT產業享有成本優勢,這雖然推動印度「矽谷」發展,卻為日後印度貨幣升值埋下隱患。

國際市場早年供求特點有利於印度IT產業發揮其低成本、勞動力充足的優勢。當時,西方企業迫於成本壓力不得不大幅裁員,但其電腦系統仍需大量人工維護,由此產生巨大需求。印度處於服務供給端,擁有大批培訓優良又講英語的IT工程師,他們的工資與西方同行相比少得可憐。

隨著高速光纜成功連接,西方企業與印度IT產業開始聯手,優惠的美元對盧比匯率令二者合作更富吸引力。西方公司以美元支付印度IT企業,而後者則以盧比支付員工工資。

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主席基蘭?卡爾尼克認為,由於上述有利條件存在,印度IT企業的生意自然「風險低、利潤高」。為追求更好的銷售業績,當時不少印度企業迅速擴張雇員隊伍,並且因為成本低廉無需擔心每個員工的具體生產力。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印度IT企業的收入與其員工數目往往成正比。

印度盧比對美元的迅速升值大幅壓縮印度IT企業的上述贏利空間。自2006年6月以來,印度盧比對美元已經升值16%。同時,越來越多IT人才因為追逐高工資頻繁跳槽。印度IT專業人才的工資近年來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漲。照此趨勢,印度高級IT人才的工資不久將接近西方水平。

以勞動力充足著稱的印度IT產業因此可能面臨人才短缺。印度工科學校每年頒發近20萬張畢業證書,培養25萬名畢業生,但其中只有半數能夠勝任IT產業的工作。

匯率打開潘多拉之盒

盧比對美元升值極大削弱了印度的勞動力優勢,同時暴露出其IT產業的其他結構性問題,在印度「矽谷」打開潘多拉之盒。

首當其沖是印度IT業面臨的老問題,包括基礎設施落後、優惠政策即將到期等等。由於交通設施發展有限,在班加羅爾工作的印度工人每天上班可能有四個小時花在路上。到2009年,印度IT企業享有的部分免稅、補貼政策將到期。

內部問題尚未解決,印度IT企業又遭遇「外敵」,即世界其他地區正在興起中的IT企業。歐洲中部不少國家IT產業規模雖然不及印度,但有實力競得不少大單生意。

隨著印度「矽谷」聲名漸起,不少西方大企業加大對當地投資,令競爭更加激烈。在2002年,雖然IBM、惠普和埃森哲等6家全球最大IT企業在印度設有分支機構,但它們在當地僱用員工總數不超過一萬人。近年來,這些大企業在印度的分支機構逐漸壯大,在當地雇員人數已經超過15萬人。這樣一來,無論規模還是成本,大型IT企業都能與印度本土企業相競爭,而且在品牌效應和國際影響方面還更勝一籌。

咨詢公司福里斯特研究公司研究人員蘇金?阿普特因此認為,印度IT產業面臨不少挑戰,唯有轉型才能繼續發展。

市場萎縮

印度IT產業要繼續發展,不僅要解決當下已經暴露的問題,還需迎接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包括市場萎縮。

隨著美國經濟增長減速,美國企業在未來短期內可能削減用於IT技術的開支,將直接影響印度IT企業銷售業績。長期而言,技術更新是印度IT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隨著技術更新換代,不少印度企業提供的IT服務今後都能自動完成。這一變化正在發生,例如:越來越多西方企業如今無需印度企業代其進行軟體測試。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分析,印度IT企業佔有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減少。這家公司預測,印度IT企業今後通過計算機遠程處理的業務量將比時下減少60%。

轉型出路

近憂遠慮之下,唯有轉型才是印度IT產業的出路所在。

增強咨詢、開發新技術並加強海外收購被認為是印度IT企業的轉型方向,這有利於它們減少對勞動力優勢的依賴、拓展贏利空間、增強產品技術含量。

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轉變。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S?戈帕拉克里斯南介紹,公司如今近1/4收入來自技術咨詢業務。維普羅公司不久前則以六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信息技術交換公司,成為最大宗的印度企業海外收購之一。

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主席卡爾尼克認為,印度企業的轉型速度不夠快,但仍然有時間做出調整。但加特納證券公司的咨詢師帕薩?延加認為,局勢緊迫,如果印度IT企業不在三四年內實現轉型,將失去賺錢的大好機會。

❻ 印度的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

東南部的班加羅市 Bangalor (Bengalooru)

1. India's Bangalore city renamed Bengalooru
Reuters Photo. BANGALORE, India (Reuters) - India's technology hub of Bangalore changed its ... Bangalore is the anglicized version of Bengalooru, a city ...

2. Multimedia Station, specializes in integrating the State-of-the-art Multimedia Technology on MS Windows platforms and providing on going support and services. ...www.multimediastation.com

印度哪個方面發達

印度三個方面比較發達。
信息技術
印度信息技術領域的成功已經為人們所熟知。印度憑借人才優勢,通過為發達國家提供服務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信息技術產業對印度GDP的貢獻已從1999~2000年度的1.2%增長到2005~2006年度估計的4.8%。印度的軟體和信息技術帶動的服務在過去五年間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8%。信息技術的成功徹底改變了歐洲和美國對印度的評價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印度對自身潛力的看法,正在培植著印度的科學自信。印度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成功對於吸引跨國研發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物技術
印度確立了新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其中又以生物技術為重點。過去10年,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發投資已經從1987~1988年度的9600萬美元增加到了2004~2005年度的3.58億美元,其中,資金增加的部分重點支持的是生物制葯,而非農業生物技術。
2004~2005年,印度的生物技術收入增加了37%,達到了11億美元。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制定了2010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50億美元的目標。2005年3月,印度科學部長稱贊生物技術是印度隊的「最佳擊球手」,並且認為生物技術可以成為有助於提供人們支付得起的衛生保健並減輕貧困的印度「下一個大獲成功的實例」。2004年生物技術部發布了一項計劃,要將印度變成「生物信息學的全球中心」。

太空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發展火箭和衛星技術的同時,還謀求有更大的作為。例如,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此外,印度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時間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並一箭十星成為第一。

❽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地、電子工業基地,它們的布局因素是什麼

印度的鋼鐵產業

產生與布局:優越的資源條件 印度擁有豐富的鐵礦、錳礦和鉻礦資源,其蘊藏量、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資源也很豐富,唯優質煉焦煤不足。而且上述幾種資源,在地理分布上互相毗鄰,為發展鋼鐵工業,尤其是建設大型生產基地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印度的鐵礦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顯著優點。其探明儲量達72億噸,平均品位為60.3%,按含鐵量計居世界第5位。最主要的礦帶位於加爾各答以西240~320公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跨越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這里也是印度重要的煤田和錳礦產區,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鋼鐵工業區。區內鐵礦基本上全部內銷。此外,在印度半島的中、南部也擁有一批大型鐵礦山,所產礦石主要供出口。1989年印度開采鐵礦石5340萬噸,居世界第6位;其中近半數出口,約提供了世界貿易量的7%。主要出口到日本。在本國出口貿易中,鐵礦石地位也比較重要。

印度錳礦的儲量約l.28億噸,居世界第5位。其分布與主要鐵礦帶毗鄰,產銷十分近便。1985年錳礦產量為114萬噸,本國鋼鐵工業、本國其他行業和出口大約在其中各佔1/3。

印度煤炭總儲量達1千餘億噸,但優質煉焦煤不多,主要集中於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附近,煤田位置對鋼鐵廠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南部的資源條件是有鐵無煤,這里的鋼鐵廠多使用進口煉焦煤。

印度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特點 世界各國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既有其共有的規律性,又往往各有自己的特色。這些都離不開資源和歷史基礎。對於印度鋼鐵工業生產布局的基本特點,我們大體上可歸納為兩條,即:

(1)向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骨幹,近年來中、型電爐鋼廠發展較快。

(2)內陸建廠,分布集中,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主要消費區。

發展歷程 印度現代鋼鐵工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37年全國鋼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此後直至1952年生產規模在所有發展中國家裡一直居於首位。印度獨立後的頭十年,鋼鐵工業發展緩慢。從1956年開始執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起,印度政府把鋼鐵工業列為發展重點,投入巨資,並接受外國援助,先後建設起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鋼鐵產量遂開始明顯上升。但總的看來,發展速度並不快,不僅與投入的巨額資金不相稱,與本國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也不相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控制了全部生產能力4/5的「公營」體制下,決策不當、管理不善的現象比比皆是,再加上長期缺電、運輸緊張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不少基建項目一再拖期,已投產的生產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致使整個鋼鐵工業經濟效益很不理想,其擴大再生產也受到了不利影響。1989年,印度產鋼129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9%,在各國中居第15位;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里,已次於中國、巴西和韓國,居第4位。從1949年到1989年,中國鋼產量增長384倍,韓國增長2284倍、巴西增長41倍,印度則僅為8倍。

此外,由於印度大型聯合企業分布過於集中,許多地區均與之遠離,為確保供應,70年代以來印度在一些消費區建設了一批中小型電爐鋼廠,加上老廠,1984年其總數達176家,合計產鋼能力為400萬噸,佔全國1/4。中小鋼廠以電為主要能源,廢鋼鐵為主要原料,相對於大型聯合企業,具有設備簡單,工藝流程短,布局和經營都比較靈活的特點,今後還可望有進一步的發展。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本上完全建立在本國資源基礎上,又基本上是面向本國市場的。受資源條件制約,大型聯合企業除1988年新建的維沙卡帕特南廠外,部集職於礦產豐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及其毗鄰地區。長期以來,全國絕大部分鋼和生鐵都是東起加爾各答、西迄比萊,橫貫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長700公里的狹長帶狀區域內生產的,這樣高的集中程度在世界上也不多見。該區不臨海洋,完全屬內陸建廠;又無大河流貫,運輸全賴鐵路。其生產布局的主要條件是區內擁有儲量巨大且配套齊全的各種原料和燃料,本身又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鋼鐵消費量獨佔全國之半數,因而具有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消費區的顯著特點。

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特點上大體上都屬於煤鐵兩就類型,但彼此之間又有一些差別,以此可分為三類。

表5-23 印度五大鋼鐵聯合企業一覽

(1)位於鐵礦和煤礦的中點,如賈姆謝德布爾廠。該廠距鐵礦石的主要供應來源96公里,距全國最大的賈里亞煉焦煤田160公里。

(2)建於鐵礦產區,如勞爾克拉廠和比萊廠。前者緊靠全國最大的辛格布姆鐵礦,供應十分近便。比萊則距品位極高的查理拉賈拉鐵礦不遠,有專用鐵路相連。比萊廠附近還有豐富的石灰石礦和錳礦,唯距煤田較遠。

(3)建於煤田區,有波卡羅廠和杜爾加布爾廠。前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煉焦煤產地,後者是各大廠中距賈里亞煤田最近的。

除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外,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上還有一些共同特點、如陸路交通方便,其中賈姆謝德布爾、勞爾克拉、比萊三廠均在加爾各答—孟買的干線鐵路上,杜爾加布爾廠在加爾各答—德里的干線鐵路上,便於產品運往主要工業中心。典型的如杜爾加布爾廠,距加爾各答160公里,除有四線電氣化鐵路相連外,還有公路和運河溝通。此外,各廠用水也很方便,工廠一般均沿河布列,賈姆謝德布爾廠位於一寬4公里的河谷中,既滿足了用地要求,水源也有保證。比萊廠為供水專門開鑿了一條運河,並建有大型蓄水池。

在上述核心區以外,80年代印度在半島中部的維沙卡帕特南附近建成了本國第一座大型臨海鋼鐵聯合企業,首期工程年產鋼120萬噸,二期將達340萬噸。維沙卡帕特南是印度主要的鐵礦石輸出港,並可利用礦砂船返運進口煉焦煤,生產布局特點迥異於前述各廠。維廠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鋼鐵工業高度集中的狀況,對供應廣大的南方具有重要意義。

印度鋼鐵新政提出,到2019-2020財年印度鋼產量將從2004-2005財年的38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7.3%,為此需要約440億美元的投資。該政策旨在鼓勵提高鋼鐵產量,而且在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和產品結構以及生產效率等方面,均將具有全球競爭力,使其國家鋼鐵產業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的並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產業。印度鋼鐵新政旨在通過多種策略達到這一遠期產量目標。例如,在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將通過實行鼓勵措施、建立信息知曉通道以及加強交貨鏈(特別是鄉鎮地區)的方面刺激消費。在供給方面,國家將鼓勵增產,在程序和政策上消除原料獲得渠道的瓶頸,鼓勵技術研發、人力資源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

電子工業

和科技中心與教育水平有關,北部和半島南端。

艾哈邁達巴德 班加羅爾 孟買 都不錯。

印度電子工業不算很發達呀,遠不及日韓.
但印度的軟體業世界第一,因為印度是精英教育,數學很好,語言又比東亞諸國有優勢。

印度整體電子產業市場仍然落後於中國。2004年,後者的電子行業產值達到了2720億美元。印度電子行業預期的高增長吸引了市場研究機構的注意。In-Stat預測,印度電子市場復合年增長比率將達到23%,到2010年銷售額達到400億美元。

In-Stat還指出,較低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雄厚的技術力量是印度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人口眾多培育了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

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障礙。In-Stat分析師Bryan Wang認為,「主要的挑戰來自於電子行業基礎設施需要盡快完善、外國投資流程有待簡化、政府要重新考慮關稅問題。目前的進口零關稅政策使進口產品價格低於國內產品價格。」

這位分析師還提及,印度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目前已有3.3億人口,有足夠能力購買電子消費品,比如計算機等。

❾ 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目前來說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景廣闊,而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方向,也是非常廣泛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網路前端設計,主要是電子商務技術性人才,包括網頁設i計、網頁美工、網站前台代碼優化等工作崗位。

2、網站後台設計,可以從事網站後台設計方面的工作,像是網站建設和維護等崗位。

3、網站運營,網站運營包括網路編輯、網站策劃、網路客戶服務、網站數據監控和數據挖掘、網站客戶關系管理等崗位。

4、網路營銷,每年選擇從事網路營銷方向的學生也很多,大多從事SEO、SEM、外貿、企業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崗位。

5、網路銷售,網路銷售大多是電話銷售、產品銷售顧問等崗位,這個就業方向主要對學生的市場營銷能力和溝通交流實力等有一些要求。

6、電子商務運營,這是大部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選擇的就業方向,像是電子商務項目管理、互聯網產品經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的策劃與運作等崗位,剛畢業的學生在從事這個就業方向時會很難,需要學習很多知識,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實踐,發展前景會更好

閱讀全文

與印度電子企業主要從事哪些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6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0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09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
伊朗國王最後怎麼樣 瀏覽:956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