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攀樹怎麼上去的

印度人攀樹怎麼上去的

發布時間:2022-05-07 12:29:45

A. 中美洲的「布爾塞拉」樹和印度尼西亞的彈樹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生長在中美洲名叫「布爾塞拉」的樹,會藉助於「射擊」來保衛自己。如果有個喜好攀折花木的人,不經意間從它的樹枝上摘下一朵花或一片葉子,樹葉的斷口處即刻會噴射出一種令人討厭的黏性液體,濺得你一身都是。

在印度尼西亞布敦島西部森林,有一種被稱為「飛鳥殺手」的彈樹。在它樹枝幹交叉的枝苞上,會生成鉤狀的樹枝,鉤尖倒勾在枝幹交叉處另一枝苞上形成牽拉。特別到了4月,由於樹上花苞開始吐蕊放香,鉤尖一觸即發,如果飛鳥禁受不住花香的誘惑,只要一碰上花朵,被綳緊的鉤尖即產生強烈的彈力,致鳥當即斃命。

B. 登山喜馬拉雅山脈的亞洲人

攀上珠峰第一人: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
登山記事
人類攀登珠峰的不完全歷史. 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於20世紀之初。20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中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中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3、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中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攀登喜馬拉雅山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中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中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而返[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中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中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中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 1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紐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於5月23日,先後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中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1893~1976)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後,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後,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稱岩石牆)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於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於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後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後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2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於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後,宣告失敗。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2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29、1973年春(2-5月)義大利軍事登山隊,在義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義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義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僱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義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採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C. 有人上過珠穆琅瑪峰嗎。

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於上世紀之初,第一次正式攀登珠峰的是1921年的英國隊.但直到1938年為止,英國登山隊先後八次試圖
從珠峰北坡中國西藏境內進行攀登,都告失敗. 1939年到1946年間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喜馬拉雅山高山登山活動,處於停頓狀態.
1947年以後,亞洲高山區登山活動又恢復起來.從1947年到1975年的二十八年間,各國運動員對珠穆朗瑪峰的多次攀登中,有十一次取得了成功.
在珠峰頂上,總共留下了八個國家五十一名男女運動員的足跡.其中,中國佔十二名並包括一名女運動員,是到目前為止登上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
現將半個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簡述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中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中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珠穆朗瑪峰
3、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中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中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
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中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7、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而返[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中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9、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中國境內,未超過海拔
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中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
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1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

1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紐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
(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
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
導人員的支援下,於5月23日,先後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
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
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
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中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
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珠穆朗瑪峰
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
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
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
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2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
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
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後,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
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後,宣
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
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稱岩石牆)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於進
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 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於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
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後只得全力依靠第二
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後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
人喬塔里.
2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
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於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
雪崩死亡後,宣告失敗.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
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 珠穆朗瑪峰
2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
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29、1973年春(2~5月)義大利軍事登山隊,在義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義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
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義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僱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
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義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
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採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
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於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岩壁,結果被迫採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
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於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3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
地(8,600米)時,由於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3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
成,僱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
個登頂隊員製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准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
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
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於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
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鍾.
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
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後,全體遇險人員脫險
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後表示,「以後再也不幹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
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
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
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
3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
岩壁上失敗了,後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
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岩石大峭壁,英國人採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岩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後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
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
25萬美元. 1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36、2008年5月8日,中國北京奧運火炬成功登頂珠峰.
37、2009年5月18日,20名中國業余登山者成功登頂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至此,今年春季攀登珠峰的所有24名中國業余登山者中
20人登頂成功,約83%的登頂率創造了歷年中國業余登山者攀登珠峰的最高紀錄,其中來自江蘇鹽城的隊友吳文洪在下撤過程中突發高山疾病,經全力搶救無
效,於19日凌晨4時許在海拔8750米處不幸罹難.

D. 波絲王子時之沙鳥籠怎麼到頂上去啊

把攻略直接給你,馬上就通關了~~
操作鍵位: 前後左右為WSAD,跳躍為空格鍵。慢走為SHIFT配合方向鍵使用,一般用來避免觸發穿釘機關,它能感應到人的行走。攻擊為滑鼠左鍵,防禦為滑鼠右鍵,戰斗中配合方向鍵和空格能夠發出組合招式。使用時之匕為E鍵,用它來收集砂子或吸收敵人身體的砂子和活力。身體下落為C鍵,一般用在牆檐或平台邊緣的下落。調整視角有三個快捷鍵,第一人稱為F鍵,用它來仔細觀察周遭情形,遠視角為Q鍵,恢復視角為X鍵。
名詞解釋:
飛檐:在場景中有許多的牆壁有窄小的牆檐,攀上去可以沿著牆檐側移,用空格鍵上攀,用C鍵則鬆手或下攀。
走壁:面對或斜對牆壁跑過去,然後按滑鼠右鍵。可以攀援較高的平台,或者沿牆壁飛跑到對面遠處的平台上。與之還有各樣的組合鍵可以使用,如利用空格鍵來完成翻身跳躍動作。
子彈時間:在戰斗中按R鍵會同時減慢敵我雙方的動作,使攻擊和判斷更為准確。
時光倒流:王子隨時可使時間回溯到數秒鍾之前,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所剩下的沙漏和黃色蓄力多少決定。
時間遲緩:使用時之匕(E鍵)可使敵人的動作時間遲緩,這時再用彎刀攻擊一次,躍起在空中致命的一劈,敵人會馬上消失無蹤,這一招會消耗白色蓄力。
地躺翻滾:方向鍵和空格鍵配合使出,在戰斗中可用來躲避攻擊,平時可用來進入矮小的牆或門。
躍身攻擊:滑鼠左鍵攻擊,同時使用方向鍵和空格鍵,躍過敵人的頭頂發出致命一擊。
恢復體力:場景中所有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補血,按滑鼠右鍵來飲水,這個設定和《古墓麗影》一樣。
生命之泉:在游戲中有很多隱藏的藍橋和泉水的場景,它們是生命之泉的所在,飲用泉水可以增加王子的生命上限,因此最好找齊所有的泉水,這樣後面的戰斗能輕松一些。
沙堆:收集沙堆可以增加復活的機會,當失誤時可使用時光倒流回復到之前的狀態。

1:緣起(IN THE BEGINNING...) 完成度:0%
波斯國王薩拉曼率領饒勇善戰的士兵佔領印度帝國的大部分城池,最後大軍攻到瑪罕拉加王宮外圍,叛變的維齊爾(伊斯蘭教的首領)里應外合殺死了印度國王,然而王宮的防禦極其頑固,士兵們費盡力量仍久攻不下,於是波斯王子隻身潛入城堡去尋找神秘的寶物:一隻沙漏和一把匕首,傳說擁有這兩件寶物的人將獲得控制時間的能力,並能得到不死的生命。

由開始處往右邊的石塊攀上去,攀到頂端較遠距離的石塊可用跳躍(空格)飛過去,而較高的牆壁則使用走壁技巧(滑鼠右鍵)攀上去,然後再用空格鍵翻身跳到通道。沿通道往前跑去,一顆炮彈飛過來將通道轟斷,跳到盡頭往右邊沿木台再跳過去,進入左邊的門抽刀將門口的箱子椅子砍碎,出去殺一名守衛沿牆邊的梯子爬上去。在上面的通道上又有兩名守衛,殺掉後進入左邊的拱門,屋裡有個水池,飲水可以恢復體力(滑鼠右鍵)。

出屋可看到左下方空地有四名敵人,沿碎石跳下去發生戰斗,最好跑到一端逐個引過來打,集中力量攻擊一個。殺光後穿過曲折的走廊來到外面的平台上,這時炮彈飛來將木台炸成三段,在這里要學習走壁的技巧,往右邊的牆壁跑過去,然後按滑鼠右鍵,王子使出快捷的步伐行雲流水般沿牆壁跑到前面的平台上,同樣再跳到下一平台上,由牆邊的豎梯爬上去。

穿過房間又遇到四名守衛,這時可看到遠處的牆壁被炮彈砸出牆洞,殺掉守衛後跑到通道的盡頭,這里要學習飛檐的技巧,先攀上牆檐(空格)往左側移,到盡頭上攀左移,最後下攀(C鍵)兩次進入牆洞。進入屋子殺掉四名槍兵,找到斷柱爬上去使用背跳爬到另一根柱子上,利用大廳里的四根柱子跳到二樓平台上。

2:藏寶室(The Maharajah's Treasure Vaults) 完成度:2%
前面的通道上有幾處深坑需要使用走壁技巧越過去,第一道由左側牆走過去,第二道往右側走然後背跳越到左側平台上,第三道往右側走到盡頭落地,然後往右牆跑上去一個背跳攀到左側平台。出去是一個大廳,在下方有隻耀眼的沙漏,上方的小窗可望到裡面的匕首。受傷的話可跳下平台找水恢復體力,利用柱子跳回平台。由平台往右利用走壁能力逆時針轉過去,第二次走壁要使用背跳攀到中央的平台上,然後往左爬到高台使用兩次走壁到達大廳對面的出口。前方的深坑裡有三道滾釘柱子不停移動,由平台邊緣落身下去,利用圓柱移動的間隙穿行過去,前面的深坑很遠,先用走壁能力往左跑到盡頭攀到牆檐上,往右側移回身躍到對面的牆檐上。到達對面的平台又有兩道柱子,站到兩柱之間趁第二根柱子右移時沿左牆跑過去,用背跳飛到右側牆檐到達前方平台。

來到一座大廳廢墟,在牆壁上有三層牆檐可利用它們往左側移動,在移動中會有些部分發生斷裂,這時要調整上下的位置繼續前行。走到盡頭回身跳到身後的柱子上,當跳到第五根柱子時爬到底端安全地跳落地面。接下來要想辦法到達石像的頭頂,先打碎箱子攀到石像的左手,然後往左壁跳上去回跳到右手上,往左攀到右肩,在這里要鍛煉牆對牆的跳躍技巧,先跳到右側頭像的牆壁上,回身跳到左側,在兩側牆壁來回跳躍一直到達頭像頂部。這里的跳躍技巧關鍵是時間的掌握,要在王子觸及牆壁的瞬間跳躍,時間稍有差池就會摔下來。

拿到時之匕,頭頂的巨大石柱坍塌下來,這時王子手中的匕首發出耀眼的光芒使時間倒流,在石柱再次墜下時他靈巧地閃在一旁。大殿在石柱的墜落下開始搖晃,這時往右側的洞口跳入一道走廊,路上的通道會不時坍塌,利用兩側的牆壁和平台跳到左前方的走廊上,這里有很多道滾釘圓柱,利用間隙閃過去,後面一排可躲到左前方的凹壁閃開。落身到前面的走廊,閃過三根柱子攀上去回到先前的大廳,見到父王正指揮士兵搬運那隻巨大的沙漏。

波斯大軍從印度搜掠了大批的珍寶和美女,連公主Farra也身在其中。回到皇宮那名投降的印度維齊爾需要時之匕來釋放時之沙的能量,王子於是上前用那隻匕首劃開了沙漏,結果王宮出現恐怖的一幕,惡神被釋放出來,時之沙的力量摧毀了整座大殿和裡面的士兵,王子在維齊爾的追逐下逃離王宮,而父王和那位美麗的公主下落不明。

來到一處大殿上遇到一些沙子幻化的士兵,用彎刀將之打倒在地再用時之匕殺死(E鍵),殺掉幾名後會觸發動畫,王子走到那團金黃的光焰中看到一些未來的景象片斷,這時有一次存檔機會。

3:你釋放了時之沙(You Have Unleashed the Sands of Time) 沙堆:2 完成度:5%
由於釋放了時之沙世界發生的混亂,王子必須將散落的時之沙收集回來。在大殿的門里望到了美麗的公主,墜落的石塊將那道大門打碎了,從孔洞追入走廊看到紅衣公主朝前面逃去,這時墜落的亂石將走廊阻住,往右側的門來到一座大廳,由於樓梯斷掉須用走壁技巧落身到下方的樓梯上,來到大廳底層的樓梯下找到散發熾烈白光的沙堆,用匕首將之收集起來。

在大廳一端床邊找到一排橫桿,跳上去用滑鼠右鍵搖擺身體空格起跳,利用幾道橫桿跳到前面牆壁的牆檐上,右移到平台再使用走壁技巧往前跳過去,利用橫桿翻身跳落到陽台上。來到走廊再次望見公主的身影,通道再次被石塊阻住,這時不要著急追趕,在門口的石塊上可找到另一個沙堆。往前左轉是一道深坑,利用空中的四道橫桿飛躍到對面走廊,喝泉水補充體力往右轉來到一座大廳,通過動畫可看到右側牆上的橫桿和左側牆上的圓洞,在地面有一起沙怪在逡巡。前方的三道橫桿距離較遠,可以走壁過去抓住它,一直跳到屋角的陽台上,再往左轉利用走壁抓住上面的一道橫桿,依次跳落下去到地面殺死五隻沙怪,然後可看到牆洞里出現存檔點。

在牆角找到吊燈的橫桿,這時要跑上牆壁反身跳來抓住它,然後利用橫桿往前跳到牆壁再一次反身跳抓住第二道橫桿,接著跳到牆檐攀入高處的牆洞存檔。

4:果真看到她了嗎?(Had I Really Seen Her) 沙堆:3 生命之泉:1 完成度:7%
穿過走廊往右找到一個沙堆,用匕首收集後往左走,到盡頭後跑上牆壁反身跳到空中的橫桿上,再由橫桿飛身躍到上方的洞口。鑽出洞口由腳底岩石落身下去,在鑽入左側的牆洞是一條走廊,穿過一片黑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蔚藍的光芒籠罩著縱橫的吊橋,跑到吊橋的中央飲下生命泉水忽然又回到方才的石塊上,原來方才是虛幻的境界。

由石塊跳落到下面的走廊,由牆壁跑過去越過地上的孔洞,在盡頭拿到另一個沙堆,然後由地上的孔洞跳落下層的走廊,往前跑過去忽然被Farah公主拉入另一條走廊,她自稱是印度王的女兒,要王子盡快將失落的時之沙找回來,正說話時一群甲蟲圍襲而來,公主由牆洞逃脫,王子則抽刀應付眼前的危機。殺掉所有甲蟲後沿走廊跑去,在T字形路口左轉找到一個沙堆,回來往右走來到一座大廳。

由入口跳到中央的平台上,往右邊的門來到戶外陽台,看到空中巨大的黑鳥叨著那隻沙漏飛入前方的城堡之中,這時要利用斷裂的柱子到達那座城堡。先往左沿牆壁越過斷裂的缺口到面對的平台,由左側的門回到大廳的另一側,這時要利用大廳里的柱子到達底部,沿右側的斷柱跳過去,然後由牆壁的兩層牆檐落身到平台,再跑上牆壁反身跳到左前方完整的柱子上,由立柱滑落底部殺掉兩只甲蟲,在平台上找到一個沙堆,然後由右側牆壁跑過去跳到前方的斷柱了,一直跳到角落的平台,由這個平台的石塊攀到頂端,利用牆壁反跳抓住空中的橫桿,越過兩道橫桿到達前面的平台上,再利用牆跳躍到牆角的平台找到一個沙堆,然後爬上盡頭的柱子往前跳過去,到達盡頭的平台沿牆檐落身到下層平台,殺掉兩只甲蟲由右側牆上的三支橫桿躍到對面牆角平台,然後攀到平台的邊緣跳到前方的立柱上,一直滑落到大廳的底部,這時一群舞女和戰士圍攻過來,一場激戰隨之展開。在大廳的兩邊各有一個水池,用它隨時補血,將大廳里的所有敵人殺光後出現存檔點,上前拿到沙堆後增加一個沙桶。

5:秘密通道(A Secret Passage) 沙堆:1 完成度:10%
在大廳的牆邊找到一隻櫃子,將它往右推去露出一道暗門,沿走廊下階梯遇到前面的深坑,小心下面的尖刀,沿左側牆壁跑過去跳到右側走廊找到沙堆,站到踏板上打開大門,來到大廳前面的石橋坍塌斷掉,由右側牆壁跑過去跳到斷橋的另一端,將箱子推到踏板上打開門出去。

前面是個圓形的大廳,利用牆邊的拉桿可接通前面的橋梁,但鬆手後橋梁會回縮,這時要迅速沿橋跑過去並跳到中央的圓台上。這時遇到一名守衛在上方的平台叫嚷著,他需要王子的幫助脫離這個地方。四周的牆壁上有四根軸桿和一些凹槽,中央的圓形平台有兩只手柄,一隻用來旋轉平台的角度,一隻則用來升降高低,接下來要做的是將那四根軸桿移到大廳的上端。

注意平台四周有四塊踏板,先站到滿月踏板上將滿月的軸桿收起,然後順時針旋轉90度再上升一層,然後再逆時針旋轉270度並下降一層,踏到日全食的踏板上收起第二根軸桿,接著升起一層,順時針旋轉180度,上升兩層,站到半月踏板上收起第三根軸桿,順時針轉90度,下降一層站到新月踏板上收起最後一根軸桿。最後上升一層,逆時針旋轉90度,再上升一層完成謎題,前方的橋梁接通了,上方平台的那名守衛興奮得大叫起來。

過橋後往左攀爬豎梯,站到踏板的位置上跳拉動上面的拉桿,這時穹頂打開一個圓孔,陽光投射下來照在水晶上,這時大廳的防禦系統開始運作,那名守衛在慘叫中被殺死。這時由豎梯爬回橋頭殺掉兩名槍兵,由打開的大門進入走廊存檔。

6:防禦系統大殿(The Palace's Defense System) 完成度:12%
沿走廊前行有幾根滾釘柱子,地上有圓孔的方磚有穿釘機關,這時要放慢腳步走過去(按SHIFT鍵)可避免觸動機關。在樓梯前牆上有道拉桿機關,用它打開遠處走廊的大門,超過一定時間大門會關閉,接下來的行動有時間限制。往前地上有深坑,牆上還有鋸輪,由牆壁跑跳到牆檐上側移,到盡頭趁鋸輪滾開落下兩層到達深坑底層,利用石壁回身跳到前面的走廊上,前面的深坑同樣利用兩側的牆檐回跳來避開鋸輪,到達走廊盡頭進入半開的大門。如果大門此時關閉則通道的機關會停止,這時要返回樓梯處重新啟動拉桿。來到庭院會發生戰斗,將所有敵人解決後由出現的存檔點存檔。

7:庭院陷阱(A BOOBY-TRAPPED COURTYARD) 沙堆:2 生命之泉:1 完成度:14%
在庭院一側的牆上找到一塊踏板,跑上牆壁踩下踏板升起中央的石柱,迅速攀上石柱抓住空中的橫桿,然後盪起身體飛躍到前上方的斷牆頂部,由牆頂往右跳到一側的走廊上,這時觸發地上的旋刃機關,躲過去由左側牆壁彈跳到前面走廊,接下來躲過旋刃機關和滾釘木柱,躍上一道橫桿躍入打開的大門。下面的房間里有穿釘機關,站在上面不能奔跑和跳躍,要到達上方的梯子須由石塊上跑上左側的牆壁彈跳上去。

由梯子攀到上層沿逆時針跳過去,在走廊盡頭找到一個沙堆,從牆洞跳到一條走廊再次來到那個藍色的幻境,飲到生命之泉後回到方才的走廊上。往前空中有兩道橫桿,跑上右牆跳上去,最後躍到牆檐上右移再回身躍到左邊平台。往前面牆壁上有鋸輪,要趁它移到下面時跑上牆壁,到達它的位置正好移到上方,然後起跳躍到左側盡頭的平台上。

由走廊走頭的平台攀上牆檐右移,回身跳到空中橫桿上再盪到上層平台,回身利用牆壁跳過去,同樣要躲過牆上移動鋸輪,跳過兩道平台找到一扇大門和一個水池,越過大門往前再由牆壁越過一隻鋸輪,在盡頭找到金色踏板,又是有時間限制的行動,踩下踏板對面大門會打開,這時要迅速返回去進入大門。

牆上有一道拉桿啟動遠處一道大門,超過一定時間大門會關閉,接下來迅速穿過走廊的各種機關。先由左牆避開鋸輪到達對面,閃開地上的旋刃機關,盡頭左牆上有道白色踏板,跑上去踩下踏板馬上回身跳到伸出的平台上,在它縮回之前攀到上方的牆檐上,爬上去右移回身跳到對面,再往上攀越一直到達上層走廊,接著趁鋸輪往前走時沿牆檐側移,當它轉回來再落身攀到下面的牆檐上,右移到盡頭上去,使用滾翻動作(前進+空格)進入即將關閉的大門。

回到先前的大廳遇到公主Farah正在引弓防禦妖魔附體的父王和一些沙兵,和公主配合殺掉這些敵人後,公主對於失去父親的王子深表同情,然而王子卻堅強地說:「那不是我的父親」,然後轉身跑入存檔點。

8:沙王之死(Death of a Sand King) 沙堆:1 完成度:17%
沿弧形通道跑到盡頭,沿兩個窗檐越到對面的院落,殺死這里所有敵人後上台階找到一個沙堆,然後跳入焰光里存檔。

9:覓路而行(I'll Try To Find a Way In) 沙堆:1 完成度:19%
沿階梯上去找到一扇關閉的大門,接下來要找路進去。沿右牆跑過去前方的通道發生斷裂,結果落到下面的綠台上,繼續往前跳由一排旗桿連續躍過去,最後到達盡頭的綠台上,回身利用牆壁落身到下面木製窗檐,繼續利用走壁落身到下層的門前平台,按順時針轉動正中的轉盤開啟下面的木門,將圍欄缺口的箱子打碎攀住邊緣落身到下層門前通道上,往前收集起一個沙堆,進入房間殺光所有的敵人存檔。

10:攀登高塔(Climbing the Tower) 沙堆:1 生命之泉:1 完成度:21%
攀上房間一側的石塊,跑上牆壁攀住上方的牆檐,往右走會發生斷裂,回身躍到空中的橫桿上,飛身躍到第四根橫桿時再跳到牆壁反身跳到上方的橫桿上,然後再朝上飛躍幾道橫桿最後攀到上層平台的邊沿。往左邊牆壁躲過上下的鋸輪可找到一處生命之泉,返回來爬上豎梯遇到一道時間門,往左邊越過四隻轉動的鋸輪並踩下牆上的踏板,迅速返回跑入門中。

走廊兩側是關閉的門,往右越過深坑下階梯,看到公主在一道門後,踩下踏板與之會合返回上面的走廊,公主由牆縫鑽到屋裡啟動機關開門,跟著她來到一個布滿機關的倉庫。先沿樓梯跑下去躍到牆邊的平台上,避開機關站到邊沿,等機關回縮跑上牆壁踩下踏板然後翻身懸吊在橫桿上,這時房間樓梯移形換位,由右側的樓梯跑到走廊,啟動牆上的拉桿打開盡頭的時間門,地上的機關也開始動作,閃開滾釘柱子和地上的穿釘方磚跑進門內,沿走廊回到方才的倉庫。走下樓梯與公主會合,接下來兩人從兩端配合互相接通樓梯的通道,最後兩人到達房間中央的木台上,跳下去殺死所有敵人,箱子上有沙堆可拿,從兩側找到兩只移動的木箱(一隻在左側箱子堆上,一隻在右側箱堆後面)壓在門側的兩塊踏板上,由出現的平台回到木台上面,再跑到牆壁踩下踏板打開大門。

11:倉庫(The Warehouse) 沙堆:1 完成度:24%
穿過走廊來到蘇丹公園,階梯右側有一個沙堆,往前走看到右側的鐵門,不遠處遇到幾只揮錘的巨人,殺掉他們出現存檔點。

12:蘇丹公園(The Sultan's Zoo) 完成度:28%
爬上存檔點附近的石崖,沿樹爬到頂端回身跳到高層,往前跳下一層往左飛身躍到樹枝上,繼續跳躍到前面的門柱上落身到院內,踩下踏板打開鐵門與公主會合。這時空中出現黑色的大鳥,殺掉它們後進到房間,拉開一隻箱子找到牆洞,公主鑽進去為王子打開院落鳥籠的大門。

接下來要利用跳躍技巧到達籠子的頂部,一開始利用牆壁彈跳到上層,再用橫桿跳到上方平台,或者往左轉到盡頭跳上橫桿越到對面平台,或者沿籠壁往右跑過去。在下個平台走到末端可看到對面柱子的綠藤上有梯子,跳上去爬到平台上,到平台另一端爬豎梯到上層,然後往左沿籠壁跑到下一平台,再沿籠壁跑抓住空中的橫桿,由此盪到頂端的平台上,由缺口跳到鐵籠外的石台上。跑上石壁反身跳到樹枝上再躍到鐵籠頂部平台,推動上面的轉盤打開院落里的一道大門,這時跳回到石崖上存檔。

13:鳥籠之上(Atop a Bird Cage) 沙堆:1 完成度:28%
由石崖右側爬下去,攀住崖邊落身到下面的橫桿上,由兩道橫桿越到方才開啟的大門前,到盡頭踩動牆上的踏板再反身跳到空中的拉桿上,旁邊出現一道豎梯讓公主爬上來。進門是條臟亂的地道,往前走殺掉房間里的甲蟲,攀石台沿牆壁跑過去踩踏板打開籠門,進去找到一個沙堆,然後拉動箱子找到牆洞,公主鑽進去打開地道盡頭的門,進入房間後鐵門關閉,前面又是一道時間門的挑戰。拉動牆上的拉桿打開遠處的門,跑下斜坡躲過三道旋刃和地上的穿釘方磚,飛越深坑再走壁躲過兩只鋸輪,一個前滾翻閃進緩緩關閉的鐵門,躍過斷橋存檔。

14:絕壁和瀑布(Cliffs and Waterfall) 沙堆:1 完成度:33%
回到橋頭往左邊的牆壁跑過去到石崖,上石壁反跳到樹干由此爬到頂部石崖,殺掉兩只黑鳥往右邊的石牆跑過去攀柱牆沿,右移反身跳到樹上再落身到下層拿沙堆,跳到前方石台爬上樹干,經由幾棵樹木間的跳躍到達瀑布平台,在這里會觸發與黑鳥的搏鬥,殺光黑鳥由崖壁右移落身到橋頭一端,跳過斷橋在亭子里推動一個轉盤打開下方的大門。站到亭子的左側沿石壁跑過去起跳躍到樹幹上,跳到第二棵樹再返身跳到右邊的石崖上,往前走沿左側牆壁跑到大門前。進門與公主會合,沿走廊殺掉一些甲蟲,到末端進入一個牆洞,在房間殺掉一群舞女和士兵,殺掉他們後到隔壁房間存檔。

15:浴室(The Baths) 完成度:33%
這個房間牆壁有道豎梯,現在沒有墊腳的東西還上不去。上樓梯拖開拱門旁的花瓶露出一道牆縫,公主進去開啟一道機關,將花瓶拖到踏板上打開裡面的門,進去後躲避空中擺動的巨木攀住邊沿落下去,到底部蹬牆抓住橫桿越過地上的陷阱,到對面由兩側的牆壁左右跳躍到達頂端,同樣躲壁一道擺木進入印度王的浴室,接下來觸發戰斗,結束後由出現的焰光存檔。

16:莫明的熾光(There's Something Glowing Up There) 沙堆:2 完成度:33%
跑到浴室中央的踏板上,公主會自動站上去,大殿正中牆壁上有兩塊踏板,先推動左側的塑像頂到左牆踏板上,再到右邊踩動牆上的踏板打開左側的兩道門,進去拿到沙堆,在里間推動一隻轉盤打開大殿的排水通道。到大殿的大門一側攀到牆檐上,回身躍到空中的橫桿,最後拉動一支拉桿打開一個洞口,另一側也依法施為,只是要利用一側的柱子到達前面的橫桿。將兩側機關啟動後一條排水通道被打開,將地上的石塊推入排水通道。

按原路返回到之前的房間,將那個石塊拖出來推下平台,再下去將石塊推到豎梯下方,王子爬上豎梯拿到一個沙堆。攀上窗口跳到另一側的平台上,再由缺口返回來,由牆檐反身跳到柱子上,再躍到另一側的牆壁上,沿著牆檐往右側移進入走廊,到盡頭回身跳到橫桿,跳到平台後走壁過去回到房間的高層平台。蹬牆躍上空中的橫桿一直到達對面的牆檐上,往左過通道進入一道機關走廊,穿過去在房間觸發戰斗,結束後存檔。

17:浴室之上(Above the Baths) 沙堆:2 生命之泉:1 完成度:33%
離開這個房間穿過走廊到盡頭,將一隻櫃子移到右側盡頭,站到櫃子上可以抓到空中的橫桿,由橫桿躍到浴室大廳中央的柱子上,經過一圈柱子跳到對面的走廊上拿到一個沙堆。沿走廊到盡頭右側找到缺口,由此跳到公主頭上方的平台上拿到一把彎刀,用它可以清理一起障礙。回到走廊用彎刀砍碎木門,進走廊下階梯在右側發現裂縫,用刀破開牆壁進去找到生命之泉。回到走廊跑到盡頭砍碎木門與公主會合,這時到大廳的左側發現有光芒露出的牆縫,用彎刀將牆破開找到通道,沿階梯跑下去來到外部平台。

往右轉到盡頭拉開一個石台露出牆洞,公主由此離開。將石台移到平台正中位置,上去後蹬牆翻身抓住橫桿,躍到院落中央的平台上,往左跳到牆壁的平台沿牆檐右移,落到最底層反身跳,利用兩側牆壁蹬跳到右側頂部牆檐,右移到盡頭回身跳到有沙堆的那道平台。拿到沙堆後可以看到遠處門里的公主,這時由平台邊沿落下一層,右移躍到一側的牆檐上,繼續右移攀到門口與公主會合。

進房間推動轉盤打開左側的鐵門,在XBOX和PS2版本中這里有隱藏的《波斯王子1》,將拉桿推動180度指向牆壁,用刀可打開隱藏的石門,PC版可能沒有開放吧。由打開大門進去拉開石台,公主由牆洞到走廊另一端踩下踏板,利用出現的平台跳到走廊盡頭,由豎梯爬上去在大廳里與敵人觸發戰斗,結束後存檔。

18:拂曉(Daybreak) 完成度:43%
殺光敵人後在大廳的右前方找到一道裂縫的牆壁,破開後沿走廊穿過去看到一道大門,到走廊盡頭打碎木桶找到踏板,站上去開門公主跑了進去,王子也緊隨其後,進去後與敵人展開激戰,結束後存檔。

19:兵營(A Soldier's Mess Hall) 沙堆:2 完成度:46%
由大廳底層爬到石塊上,走壁過去抓住空中的橫桿,一直躍到角落的牆檐上,繼續往右邊躍上橫桿再由牆檐攀到平台上,拿到一個沙堆。返回到牆角的平台,走到左端走壁過去找到一道大門,踩下踏板由打開的門來到戶外通道。

前方的城堡大門懸起吊起,由門前往左走到通道盡頭望到空中的橫桿,越過去到達對面的房檐上,攀上左側的走廊避開轉動的滾樁,沿著外圍走廊順時針繞過去,到達末端看到一道門和牆上的踏板。跑上牆壁踩中踏板回身拉下空中的拉桿,由打開的門進去,這時聽到公主的叫聲。沿樓梯下去跳上去拉下開關出現一隻豎梯,公主爬上來與王子會合。到大廳平台另一端找到一扇半掩的門,公主由下面爬進去打開大門,進去拿到沙堆。踏中牆上的踏板回身躍上橫桿啟動機關放下外面的吊橋,過吊橋會觸發戰斗,結束後存檔。

20:吊橋(The Drawbridge) 完成度:46%
過吊橋後進入左邊的房間,轉動機關開門進入大廳。上樓梯在緩步台走壁攀到空中的橫桿上,由幾根橫桿躍到右邊的平台上,跳起來啟動拉桿機關,大廳中央的橋梁移動位置,再次拉動開關觸發動畫,公主站到另一端拉動拉桿,中央的橋梁再次轉動,公主跑上橋梁。王子繼續拉動拉桿橋梁將公主送往另一側的高處平台,這樣公主利用上方的開關將橋梁升起(如果這里劇情沒有發生,說明進入大廳時公主沒在隊伍中,要重新讀檔將公主找回來一起進大廳)。

王子跳下拉桿由右邊的石塊攀到頂部,避開鋸輪攀到上層的牆檐上再回身跳到後面的橋上,由木橋回身跳到上方的牆洞。由牆洞跳到外面平台,往前打碎木桶,走壁抓住橫桿盪到對面平台上,往前面的門回到大廳的另一端平台。踩下牆上的踏板回身抓住空中的拉桿,正中的橋梁移過來接通,上橋後公主啟動機關旋轉橋梁,往前攀住牆檐回身跳上木梯,爬到頂部平台找到大門,到盡頭跳上拉桿移出豎梯讓公主爬上來,回到平台公主鑽進牆洞打開大門。跑過橋梁與黑鳥展開戰斗,殺光後大橋發生斷裂,與公主對話後存檔。

21:斷橋(A Broken Bridge) 沙堆:2 完成度:50%
公主由牆洞鑽進房間,王子要另尋道路進去。往左拿到沙堆,由腳手架落身到下方的橫桿再回身跳到煙囪上,滑落到底部跳到另一根煙囪,回身躍到牆檐左移,然後利用兩側的牆壁連續蹬跳,慢慢落身到底部腳手架上,但這里的木製平台不牢固,幾秒內會坍塌所以盡快往左方跑過去,跑上盡頭的閣樓翻身跳躍抓住空中的橫桿,到這時總算逃過一劫。由橫桿飛身跳到閣樓頂部,這時公主在上方的陽台出現,對話後由閣樓頂翻身下去,往左走攀上牆檐左移,回身跳到對面的圓柱上,到平台找到沙堆。由另一根圓柱跳回去,左移落身到下面牆檐,在末端過一道石樑進入一座飛翔黑鳥的院落。來到院落往右牆跑上去回身跳到橫桿上,跳到左方平台找到存檔點。

不是有根樹嗎,有些樹干可以掛住你。

E. 不可小視的直立行走

人是用雙腳走路的,這並不稀奇,因為人就是這樣行走的,這是人的本能嘛。的確,在高級哺乳動物靈長類中只有我們人類是唯一能夠經常靠兩足直立行走,真正適應地面生活的。然而,人類的祖先則不具備現代人的特徵,它們是靠四足行走,在樹上棲息。所以它們被稱為攀樹的猿群。它們的生存年代距今在3000萬~1000萬年前,這些攀援竄躍於熱帶森林中的古猿,就是我們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現在知道的這類古猿的化石有三種,在這里我們作簡略的介紹:

原上猿:生存年代距今3000萬年前,1911年發現於埃及,體形較小,身長大約50cm,有32顆牙齒,四足行走,棲息於樹上。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猿。

埃及猿:生存年代距今2800萬年前,1966~1967年發現於埃及,其特徵與原上猿相同。這也是目前已知較早的古猿。

森林古猿:生存年代距今2800萬~2600萬年前。分布范圍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1856年首次發現,在我國雲南也發現了10 枚牙齒化石(1956年),這類古猿有許多種類,形態區別也很大,後來發展為三支,即巨猿、西瓦古猿和臘瑪古猿(見圖10)。

本來這些古猿過著比較平靜的生活,它們以森林為家,並不受到迫使自己改變習性和特徵的影響。促使古猿向人類演變的直接原因,是生存環境的變化。當自然界的變動直接影響到它們生存的時候,這些古猿不得不放棄過去生活於樹木之上、森林之中的生存方式,被迫從樹上下來到地上尋找食物,並生活在林間空地或者草原和森林的交接地帶。據科學家們研究,在地質時期的更新世時代曾經發生了幾次大冰期冰期:地球歷史上氣候發生冷暖變化,當有足夠的固體降水和能維持冰體存在的氣候條件時便形成了冰川,冰川大量發育的時期稱為冰期。和間冰期間冰期:兩次冰期之間,氣候變暖,冰川消融的時期稱為間冰期。。急劇變化的惡劣環境迫使一切動物必須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來適應新的環境。人類的演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當生活環境改變時,為了生存的需要它們在地面上生活,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從事簡單的勞動。久而久之,正是這種生存活動促使四肢發生變化,前肢分化為雙手,而後肢分化為雙腳,逐漸變為用兩足直立行走,最終站立了起來。從此走出了猿群,邁出了由猿到人轉變過程中關鍵性的一步。在簡單的勞動中,它們的手和腳有了分工,也學會了使用天然工具。從林棲生活演變到地面生活,並實現了直立行走,這個過程經歷了大約1600多萬年的時間。實現了用雙腳走路,這就擴大了猿人的視野,在謀生的群體活動交流中,產生了最初的語言,大腦也逐漸發達起來。1932年美國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區發現了生活於1400萬~20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由於發現地的關系就用了印度古老的史詩《臘瑪延那》中主人公英雄臘瑪的名字予以命名。經研究,臘瑪古猿已經開始了這種演變,被古猿學家稱為「正在形成中的人」,是人類進化的早期代表,是人類的祖先。晚期代表被認為是生存於距今550萬~1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1924年發現於南非。科學家對臘瑪古猿化石和南方古猿化石進行了研究鑒定,認為臘瑪古猿身高1米多,腦容量約300毫升,食物以植物為主,兼食肉類;南方古猿身高1.2~1.3米,體重平均為25千克,平均腦容量約為450毫升,食物以植物和小動物為主。

關於古猿的研究,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發現的化石來進行,對他們的生存狀況也可根據地層中的遺存物來進行分析判斷。科學家曾在南非發現了一個經鑒定為12歲的南方古猿人顎骨的化石。經過檢驗,其顎骨兩側已經碎裂,門牙缺落,在下顎處留有一塊經過強烈撞擊而存在的凹痕。檢驗結果,證明他死於暴力。還有一例,在其頭骨化石中至今還存在著一塊直徑2英寸的石塊。這清楚地說明在百萬年前的人類就開始了同類之間的拼爭,大多數是被動物的腿骨或者石頭重擊頭部致死的。也許我們想像不出當時古猿有多麼的強壯,因為他們的身材矮小,平均體重也只有40千克左右,但一個確切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不是十分柔弱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隻200萬年前的鬣狗化石,事實證明,當這只鬣狗向人類襲擊時,被人類用一根羚羊的大腿骨迅疾直接刺入它那張開的大嘴中,並使喉嚨後面的頭蓋骨碎裂,而立即死亡。至今那隻穿過喉嚨的羚羊大腿還在那隻鬣狗的嘴中,這個頭蓋骨化石至今還被保存在南非博物館中向觀眾展示。

F. 請問古墓麗影3印度之旅第三關:怎樣跳上樹幹上過對面的二層找鑰匙誰能幫忙謝謝!

樓上正解,樓主的確走了較為簡單的那條路。
按你的走法的攻略:

路線二(走右邊):
駕車駛下階梯,徑直越過河流,下車殺死猴子,搶走小葯包,駕車駛入地洞,沿路一直開到深處一扇關閉著的大鐵門前。下車消滅幾只猴子,返回,靠右牆尋找,在小斜坡上方的右側牆壁上有一處平台,角落有一個被植物半遮蔽的洞口,進去滅掉一條蟒蛇,在裡面另一側的縫隙里可得到第一把鑰匙。返回到外面,滑下小斜坡後會發現此刻左牆上有一個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小縫隙,爬進去進入一間地下古建築,殺死幾只猴子,搶來小葯包,在得到彈葯後繼續向里,在盡頭前一格處原地跳攀至上面。消滅猴子,發現此時已進入大鐵門的後方(小心不要掉入裡面的泥唐)。在大鐵門左側的上方平台可得到能量水晶,現在踏上大鐵門右側隔一格的靠牆小台階,再稍斜方向地跳攀上旁邊的高台,沖跳到左側樹梢上,穿過牆壁上的缺口跳到裡面的另一樹梢上(在此刻左後方最深處的上層平台有彈葯,不妨抽空連續跳過去取之)。幹掉左前方的猴子,順猴子的方向在上層前進,進入眼前的另一古建築。先往左側走,這里早已成為猴子的樂園,當然是幹掉它們,之後在最裡面取得另一把鑰匙及兩側的裝備,返回跳到建築內的下層,殺掉兩只猴子(只要不跳躍,噴來的火焰便不會構成危險),在最裡面的石台上按下按鈕,開啟旁邊的小門,同時殺死大量從外面進來的猴子。出到外面右轉,從角位的石階跳回到樹梢上,穿過牆壁上的缺口原路回到剛才的第一座地下古建築中。現在用得到的兩把鑰匙分別開啟這里兩個窗檯上的兩把鎖,四輪機車處的大門被打開了。下面回到四輪機車處(存檔),駕車進入大鐵門向左行,越過泥唐進入第二扇大鐵門,右轉沿路行駛最終到達最深處的河邊,向左駕車越過河流,取得能量水晶,撞死猴子,之後就可以拋棄四輪機車了。向左到岔路時,若往右便來到最後大瀑布上方的左崖平台;若往前直行,便在盡頭攀上左側一連串的高台階(幹掉兩只凸鷹),到最高的地方,轉身跳至身後的窄平台,走到裡面右側懸崖邊,沖跳到對面平台,轉過身來在左邊峭壁上可以看到一處洞口,先沖跳到它左面的斜坡滑下並抓住邊緣,再盪到那裡(也可以沖跳到它前面的斜坡上,再立即跳到那裡),進入山洞可得到一些裝備(秘密4)。回來時先跳到右側的一處斜坡再立即跳抓住前方崖壁並攀上,一直回到剛才殺死凸鷹的地方,再一直回到剛才拋棄四輪機車的位置,最後來到最後大瀑布上方的左崖平台。

如果還有問題,看這里
http://wiki.gmly.info/doku.php/%E5%8F%A4%E5%A2%93%E4%B8%BD%E5%BD%B1/%E5%8A%B3%E6%8B%89%E7%9A%84%E5%86%92%E9%99%A9/%E6%81%92%E6%B2%B3

G. 現代版真人蜘蛛俠22歲的印度小夥子Jyothi拉吉是怎樣攀爬的,他憑借什麼樣的身體優勢

他的手勁很大,身體柔韌度高,估計是練瑜伽練出來的,身體協調能力好,一看就是從小練的,熟能生巧。

H. 小孩輕松爬上通天繩子,印度"通天繩"魔術表演有多神奇

對於沒有去過印度的人來說,大概也會熟悉一個鏡頭:一個印度人取一條長繩拋上天空,然後繩子一直鑽入雲端,然後讓一個孩子順繩爬上去,直到慢慢消失在雲霧里。

沒錯,這就是印度的"通天繩"表演。那問題來了,這是什麼原理,印度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也很多

說到底,所謂的通天繩就是幻覺魔術,它利用的是障眼法。就好比現在流行的懸術一樣,有人推一小車,或者是拿一根鐵棍,而一側有一個懸空的人,或站或坐。這其實都是隱形了支撐的東西,只不過它要求表演者有著非常強大的平衡能力。所以,通天繩雖然說起來簡單,真要操作並不容易。

I. 印度的通天術,一根繩子便能輕松爬上雲端,其中是何原理

眾所周知,印度的發展相對落後。有一部分人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能得到基本解決。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科技十分匱乏的地方,卻存在著許多我們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例如至今令人費解的「通天繩」。因為貧窮,他們不得不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一些神奇現象的背後是他們用生命做賭注,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呢。

結語

印度是個神奇的地方,雖然相較落後,可就是貧窮讓他們創造了奇跡。生活有苦有甜,我們生在福中要知福。「通天術」很精彩,然而付出的汗水肯定也很多,所要承擔的後果也是很重的。表演者若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或者稍微一不留神,掉下來肯定非死即傷。所以,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承擔著太多太多。在衣食不富足的情況下,他們首先得解決溫飽問題,用自己的生命冒險,只是為了謀求生計,讓人同情。「通天術」的原理至今仍未知曉,不過有時不知道反倒是一件好事,這才有趣味。即使它不符合我們的認知理念,但它打破了陳規思想,從這一角度來說,也讓我們的認知煥然一新。

J. 關於印度通天繩的問題!!

原理:利用人們的錯覺,就相當於視覺干擾的性質,讓人們誤以為繩子是梯子一樣的,可以通天,簡單來說就是障眼法。

起源:在中美洲的文明史中,繩子是神的象徵。在瑪雅人和墨西哥人的藝術作品裡,懸垂在天空的繩子,象徵神的種子從天上掉下來,使大地受孕生產。上述象徵意義在 墨西哥的舊歷中也有所見,雨季開始的月份叫托斯卡特勒,它的意思就是繩子。

發展過程:

一、在《古蘭經》里,繩子也象徵上升,它使人想引薩滿或 印度教徒用來攀登天梯的繩子。想靠自己把繩子扔上空中,那是多麼 不自量力啊!先知說到繩子的那些話里,有一種像是充滿了嘲諷的挑戰。天上的繩子只能來自天上,不管人類如何努力,它也不可能自動地從地上升到天上。換言之,升上天國只能靠神的恩寵。

二、然而,如今我們能夠看到關於 印度通天繩(又名 神仙索)的幻術記載,彷彿他們掌握了秘術之門的鑰匙,在天地之間有了生命循環更新和生命力交接傳遞的能力。

(10)印度人攀樹怎麼上去的擴展閱讀:

印度通天繩為一種魔術,(《魔術安魂曲》中有提到過)。這個魔術中國也有,名為「繩技」。明代《淵鑒類涵》引佚書《艷異編》的故事-「嘉興繩技」,《聊齋志異》中的「繩技」都是這類魔術。現代國內有人研究過,認為是一種群體催眠術。

這個魔術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中,一位印度苦行僧人把長繩子的一端緩緩升到空中,最後消失在雲霧里。繩索始終保持筆直,一個小男孩向上爬,最後也消失在雲霧里。

接下來的情形令人驚心動魄,突然,男孩的一隻胳膊、一條腿從空中落了下來。最後他的肢體被放進一個籮筐,繩索也隨之落在了地上。最後,男孩卻從羅框里站起來,安然無恙。

在另外一些版本中,男孩是被僧侶追趕著爬上繩索,還有的是男孩爬到繩子頂端就完全消失了。這個魔術的形式五花八門。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攀樹怎麼上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有什麼紳士 瀏覽:170
伊朗總統怎麼上台的 瀏覽:824
義大利點炮手是什麼梗 瀏覽:454
怎麼畫印度眼睛 瀏覽:322
伊朗空襲能力怎麼樣 瀏覽:761
英國什麼時候進入議會制度 瀏覽:732
中國電信如何裝電視 瀏覽:200
英國蓮功放如何配音箱 瀏覽:657
印尼榴槤怎麼取 瀏覽:23
印度女方出嫁需要給多少錢 瀏覽:139
新中國改革運動有哪些 瀏覽:514
印度的航母是長什麼樣子 瀏覽:507
英國人為什麼不用付錢 瀏覽:516
義大利歌曲綠樹成蔭什麼調 瀏覽:63
伊朗什麼時候有海軍 瀏覽:39
越南老婆來中國有多少 瀏覽:483
義大利高中畢業去哪裡留學 瀏覽:239
印尼siap是什麼意思 瀏覽:892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3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