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日全食先出現在印度
我們看見日食,其實肇事者是月球,是它把影子投在地球上造成的,跟太陽本來就沒啥關系。所以考慮日出這個是思考方向不對,月食和日出完全是兩碼事,所以不能拿它們的先後次序相提並論。
那麼既然是月球將影子投在地球上形成日食,那麼影子到底是怎麼走的?很顯然,月球從西向東公轉,影子當然也都是從西向東過來的了,不用想太復雜。
另外,也了解到了樓主的思考方法。其實應該首先分清這是局域現象還是廣域現象。日食明顯是局域現象,而月食是廣域現象。通俗一點就是說要知道是光源本身發生的變化還是我們身邊的東西對光源產生的影響,
如果是月食,那就是在月球那裡出現的現象,是光源本身的變化,只要能看見月球的人都能看見這個情景。那麼顯然,先看見「月出」的地方當然能先看見月食;
而日食,它不是太陽本身變黑了,因此不會是能夠看見太陽的人都能看見這現象,所以不是先看見日出的人就先看見日食,而是要看我們的月球是從哪裡過來遮擋的。
2.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
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所謂"食"就是指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環食三種。日食發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區被月影所遮蓋而造成的。日食必發生在朔日,即農歷的初一(朔)。這是因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會出現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上,這樣才有可能使月球擋住太陽而形成日食。同樣地,月食一定出現在望日,即農歷十五。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初一都會有日食,還有,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十五都會有月食呢?這是因為除了上面的條件外,影響日食和月食出現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我們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稱為黃道,把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平面與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平均有5°09′的夾角,並且隨時發生變化。只有當月球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和降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
日食的種類
日食共有三種,即: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叫日偏食。月球只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在太陽周圍還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個光環似的叫日環食。太陽被完全遮住的叫日全食。這三種不同的日食的發生跟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互變化著的位置有關,並且也決定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變化。
月球比太陽小得多,它的直徑大約是太陽直徑的四百分之一,而月球與地球間距離也差不多是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的四百分之一,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的圓面大小差不多相等,因而能把遮住而發生日食。
地球公轉和月球公轉軌道都是橢圓,不論是太陽與地球間距離,還是月球與地球間距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有時比較遠,有時又比較近,因此月球本影的長短也不一樣,月球本影最長時有379660公里,最短時為367000 公里,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最近時為356700公里,最遠時達406700公里。如果某個時刻月球本影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大,地球上被月球本影掃過的地帶就可以看到日全食。如果月球本影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小,月球本影的尖端到不了地球的表面,那麼在影尖延長出來的小影錐(叫偽本影)掃過的地帶可以看到日環食。被月球半影掃過的地帶均可以看到日偏食,在偏食區內離全食區越近,偏食的程度就越大。月球本影和半影沒有掃過的地方,根本看不見日食。
以下是本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范圍內日食的次數:
種類 次數
日偏食 78
日環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總計 228
日食的過程
日食的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而只有日全食才擁有全部過程,日偏食和日環食則沒有食既和生光。初虧:太陽與月球第一次外切,太陽光球西面剛切入月球東面的時刻。食既:太陽與月球第一次內切,太陽光球剛完全被月球掩蔽的時刻。食甚:月球中心與太陽中心距離最小的時刻。生光:太陽與月球第二次內切,太陽光球剛從月球西面露出來的時刻。復圓:太陽與月球第二次外切,太陽光球剛完全離開月球背後的時刻。初虧、食既、生光和復圓又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接觸。
日食的規律與周期
由於地球繞太陽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運動和黃白交點的移動都是有規律的,所以相隔一定的時間就會發生一次大致類似的日、月食。早在古代,巴比倫人就根據對日食和月食的長期統計,發現了日、月食的循環周期為233個朔望月,也就是18年11又1/3日,即沙羅周期。
如何觀測日食?
觀測日食,不要用眼睛直接正對著太陽觀看。幾十年前,就因為直接用眼睛看日食,德國有幾十人雙目失明!直接用眼睛看早日食為什麼會傷害眼睛甚至使人雙目失明?原來太陽光以及其中看不見的紅外線中包含大量的熱能,被物體吸收後會產生大量的熱。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用眼睛直接看太陽,即使只看短短的一剎那,眼睛就會受到很大的刺激,好久好久眼前一片昏暗,很難恢復過來,這是因為眼睛裡有一個水晶體,它能起聚光鏡的作用。對准太陽看,太陽的熱能被它聚集在眼底的視網膜上,就會覺得刺眼;如果經過一些時間後,視網膜就會被燒傷而失去視力。在發生日食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偏食,月亮只擋住了一部分太陽,剩下的部分仍然和平常一樣,所以直接用眼睛看的時間長了,同樣會燒傷眼晴的。通常可用一塊塗了黑的玻璃放在眼睛前面看(或者把玻璃放在煙火上面熏黑)。墨層的厚度要均勻,能使眼睛透過它而看到太陽成為古銅色,看上去既不刺眼,又能看清楚。有時也把加了墨汁的水倒人盆中,觀看映在水中的太陽。也有的拿完全曝光的相片底片,幾個疊在一起觀看。用望遠鏡觀看的人,必須在鏡片前加上濾光片,原理也同樣是為了減弱太陽光, 使它不致燒傷眼睛。但無論如何絕對不能把眼睛湊近望遠鏡直接去看太陽,否則就會把你的眼晴燒傷。在不觀測時,不要將望遠鏡或相機指向太陽,並須蓋上鏡頭蓋,以免鏡頭過分吸熱,導致爆裂。
更詳細圖片見:http://dasai.panyu.gd.cn/044/trrishi.htm
參考資料:http://dasai.panyu.gd.cn/044/trrishi.htm
3. 關於日食的神話傳說
日食的神話傳說:
佛教傳說中,釋迦摩尼十位弟子中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卻生性暴戾。天上玉帝知道後,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連日夜修煉,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
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賬。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
(3)印度民眾為什麼喜歡日食擴展閱讀: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國河南省安陽的人們,正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正常活動,可是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
人們仰望天空,之前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產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來。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後,卻又開始復原了。這就是人類歷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它用甲骨文刻在一片龜甲上。
我國古代對日食的觀察,保持了紀錄的連續性。例如在《春秋》這本編年史記載了722年到479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
4. 印度神話關於日食傳說是怎麼樣的
在印度也有一個關於日食的傳說。傳說,在世界之初,宇宙中有一片由牛奶形成的海洋,叫做「乳海」,乳海之下藏有令人長生不老的甘露。
一開始,修羅(天神)和阿修羅(魔鬼)就各自爭奪,都失敗了。後來,他們在毗濕奴(印度的保護神)的促成下訂立盟約,合力去取甘露。
毗濕奴化成靈龜,盯著曼多羅山當做支點,用蛇王瓦蘇基的身體當做繩索,盤繞著中央的神山。九十二個怒目圓睜的阿修羅和八十八個杏眼含笑的修羅分別抓住舌、蛇頭和蛇尾,攪動乳海。
甘露首先在阿修羅那邊出現了。阿修羅正要飲用甘露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了許多飛天小仙女。她們非常美麗,頭頂不同的發式,手拿花朵或法器,跳著誘人的舞蹈。原來,這都是修羅們事先安排好的。阿修羅們看呆了,完全忘記了甘露的事情。
修羅們趁此機會,搶過甘露,喝了起來。這時候有一個叫羅睺的阿修羅清醒了過來。他看見甘露就要被修羅們喝光了,就化身為修羅,排隊也喝了一口甘露。
這一切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一直在天上俯瞰大地的日神和月神,他們立刻砍下了羅睺的頭。
這時,甘露還沒有喝到肚子里,只留在了喉嚨中,所以羅睺的身體馬上死去了,但是羅睺的頭卻因為甘露的原因而長生不老。
羅睺的頭知道這是日神和月神乾的好事,於是就對他們恨之入骨,不斷追趕日神和月神,偶爾還能把他們吞進喉嚨中。
但是因為羅睺的喉嚨後面沒有身體,因此吞下去的日神和月神還是會跑出來,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原因。
5. 日食的故事
對古代人而言,日食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你能了解太陽對糧食耕種、日常生活的影響,你就會關心天上的太陽為什麼突然不見了。中國古代認為日食是因為一條龍吞掉了太陽,其它的文明也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有許多「解決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等。據傳,曾經有一次致命的日食報告錯誤。這是說公元前二世紀的兩個中國天文家由於一些原因沒報告日食。那時的中國帝王認為自己是天子,十分重視天象,認為那是上天給的暗示,因此他請了一批天文家定期觀測天象。那時彗星和流星不能被預言,但日食是可以預測的。兩位天文家沒有告訴帝王日食這一重大天象的發生,帝王盛怒,將兩人斬首示眾。古代的天文學家危險得多。
傳說簡介
古人認為日食預示「凶兆」
由於古代存在圖騰崇拜,人們奉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為神。日食現象致使太陽受損,自然會引起恐懼,再加之統治階級或宗教的引導,以致人們誤以為是日食預示著「凶兆」。中國的古代統治階級認為出現日食,應該是君王不道,政局紊亂,得罪了上天,因此降罪天下,不僅僅是一般的警示問題。漢族民間則認為是「天狗」這樣的惡神跟人作對,故意破壞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
佛教傳說中,釋迦摩尼十位弟子中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卻生性暴戾。天上玉帝知道後,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目連日夜修煉,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賬。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漢族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
因此古人面對日食後,都要採取「救日」行動。救日的禮儀,歷來是很豐富,主要有這樣一些:一,祈禱,告上天懺悔其罪,請求赦罪;二,擊鼓等,具體是告知上天的呼號,還是驅走惡神的陣勢,看具體情況;三,漢族民間擊鼓,放鞭炮等,屬於驅趕惡魔的儀式。
各地傳說
在世界各國的一些古老傳說里,都提到日食是怪物正在吞食太陽。
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部族認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說那食日的大妖怪是只大青蛙;阿根廷人說那是只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說是個吸血僵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
每當日食時,阿斯特克人的女人都會歇斯底里的叫喊,因為她們認為這是魔鬼即將降臨世間吃掉人類的信號。對於日食發生的原因,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是兩只叫做「斯科爾」和「海蒂」的天狼在互相追逐;在印度神話中,人們把太陽突然消失歸於一個叫拉胡的魔鬼,認為是他把太陽咬了一口,從而造成日食。
而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日食是天狗造成的。
6. 有關日食的傳說
日食趣聞
在過往漫長的 歷史長河中,由於對日食認識的局限,曾經出現過無數神話與 傳說,而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也曾出於需要,散布和渲染過種種 恐懼。如今,科學的發展已經使人們對日食這一天文現象有了 更真切的了解。以下所錄,是數則與日食有關的傳說和趣聞。
▲全球大部分地區對日食最流行的古老傳說———妖怪 吃掉太陽。
▲阿斯特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每見日食,女人都歇斯 底里地驚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魔鬼即將降臨世間吃掉人類的 信號。
▲斯堪的納維亞人部族認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說那 大妖怪是只大青蛙;阿根廷人說那是只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說 是個吸血僵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
▲美國的奧吉布瓦印第安人在日食發生時會向天發射帶火 焰的箭,意圖是「再度點燃」太陽。
▲日本歷史上曾有規定:在日食當天可停止工作,囚犯可 獲大赦。
▲日食甚至曾令一次古代戰役以和解告終。古希臘歷史學 家希羅多德如此著述:公元前585年呂底亞人和米提亞人交戰, 決戰當天戰場上空突然發生日食,雙方見狀,馬上宣布休戰, 重建太平盛世。
天狗食月
【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暈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備了三百六十隻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連之母來施齋,發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和尚在飯前念佛時,用袖子里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後吃了下去。目連之母見和尚們個個吃了她的饅頭,「嘿嘿」拍手大笑說:「今日和尚開暈啦!和尚吃狗肉饅頭啦!」方丈雙手合十,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事後,將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在寺院後面用土埋了。
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連是個孝子,得知母親打入地獄。他日夜修煉,終於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投生凡間作亂。玉帝大怒,令目連下凡投身為黃巢。後來「黃巢殺人八百萬」,傳說就是來收這批從地獄逃出來的惡鬼。
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帳。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這只惡狗沒日沒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將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陽,也將太陽一口吞下去。不過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最怕鑼鼓、燃放爆竹,嚇得惡狗吞下的太陽、月亮,又只好吐了出來。太陽、月亮獲救後,又日月齊輝,重新運行。惡狗不甘心又追趕上去,這樣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蝕和月蝕。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直到現在,每逢日蝕、月蝕時,不少城鄉百姓還流傳著敲鑼擊鼓、燃放爆竹來趕跑天狗的習俗。
【天狗星】
從東晉郭璞開始,把《山海經》里記載的「天狗」、「天犬」解釋為天狗星了。郭璞在注釋中引《周書》雲:「天狗所止地盡傾,餘光燭天為流星,長數十丈,其疾如風,其聲如雷,其光如電。吳楚七國反時,犬過梁國者是也。」
清代學者郝懿行的《山海經箋疏》指出,《山海經》里的「天犬」、「天狗」都是獸名,「郭注以天狗星當之,似誤也」。正因為郭璞的錯誤注釋,「天狗」、「天犬」才升天為天狗星,也就成為民間崇拜的天狗神了。
天狗星又稱「犬星」,就是蘇軾寫的「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星。天狗星是天上較亮的恆星,只有太陽、月亮、金星、木星、火星等比它亮。當它接近地平線時,常閃爍著多彩的光芒。郭璞的描繪正符合這一表徵。
有人說天狗星是天犬的鼻子,有的認為是犬的眼睛。狗是人們的好夥伴,「天狗」卻是人們畏懼的凶神惡煞。看見它吉少逆多,有損傷、車禍、開刀等血光之災。清畢沅的《續資治通鑒》載,至正六年(1346年),司天監奏:「天狗星墜地,血食人間五千日,始於楚,遍及齊、趙,終於吳,其光不及兩廣。」後天下之亂,皆如所言。
【天文現象:月食】
天狗食月的形成
我們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圍繞著地球旋轉;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圍繞太陽旋轉。日食和月食就是這兩種運動產生的結果。由於地球和月球是不發光的天體,所以在太陽的照耀下,它們的背後都拖著一條長長的黑影。當月球、地球和太陽處在一條直線或近於一條直線的情況下,地球或月球被黑影遮住,就發生了日食或月食。如果是月球轉到地球與太陽中間,這三個天體正好接近於排成一條直線時,那麼從地球上看去,月球遮住了太陽,就發生了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遮住時叫日全食;只遮住一部分叫日偏食,遮住中間而四周還露出一圈日光時叫日環食。日全食和日環食前後也能看到日偏食。如果地球轉到月球與太陽中間,這三個天體恰好或接近處於一條直線時,那麼月球就走進了地球的黑影里,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就發生了月食。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黑影,叫月全食,只有一部分進入地球黑影,叫月偏食。
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是有規律的: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初一,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十五。不過,並不是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能發生日食和月食。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它們在天空中運行的路線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從地球上看去,太陽在一年中運行的路線所構成的圓圈與月球在一個月中運行的路線所構成的圓圈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這兩個圓圈相交有兩個交點。只有當太陽、地球、月球都運行到交點附近時,也就是太陽、地球、月球處在或接近於一條直線上時,才能發生日食和月食。
由於月球是跟隨地球自西向東運行的,所以日食是從西邊開始的,而月食則是從東邊開始的。此外,日食只能在地球上一個狹窄帶內看見,月食則半個地球上同時可以看見。就整個地球而言,日食多於月食,就一個地方而言,卻是月食多於日食。
月食的過程
月全蝕後半影食始:月球剛剛和半影區接觸,這時肉眼覺察不到。
正式的月食的過程: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標志月食開始。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食分: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於食甚時月輪邊緣深入地球本影最遠距離與月球視經之比。
半影食終:月球離開半影,整個月食過程正式完結。
閏七月「天狗食月」 兩百年一遇
北京時間當日凌晨2時05分,月亮開始接觸地球本影,天空出現月偏食。整個月偏食過程持續93分鍾。 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據專家介紹,在天文歷法資料統計中,從1787年至今,219年中也還未遇到過農歷閏七月發生的月食。其次,這次閏七月,在狗年13個望月中,月亮是最圓最大最亮的。
據天文學家介紹,今年9月8日的天文歷法現象,有兩大特點:一是農歷閏七月發生的月偏食是當代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在天文歷法資料統計中,從1787年直至今日,即使您活到219歲,也還未遇到過農歷閏七月發生的月食。二是這次閏七月,在狗年13個望月中,月亮是最圓最大最亮的。這是因為,在13個望月中,這次望月距離地球最近,月亮的視直徑最大,最適宜人們觀賞。
7. 不同國家的日食傳說,都有哪些
兒時情況下,常常聽見老年人用能吃太陽、月亮的天狗來恐嚇頑皮的小孩——不懂事?小心天狗叼走你!明白了之後,懂了日食和月食僅僅天文學景色,每一次想到當初深信不疑的模樣依然會暗暗哈哈大笑。據史籍記述,各種各樣有關日食的傳說故事在中國早就廣為流傳,而因為古人對日食了解的受限,海外一樣發生了成千上萬的神話傳說和傳說故事。
你還知道那些關於日食的傳說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8. 日食的現象為何會發生為何對古人來說是意味著災難
日食的現象為何會發生?為何對古人來說是意味著災難?
在過去的幾個小時里,北美日全食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日全食作為一種自然天文現象,其實並不少見。從全球來看,日全食的概率實際上是每1.5年發生一次。但如果只是同一個地方,那麼看到兩次日全食的時間間隔大概要400年左右。所以日全食雖然常見,但其實是可以親眼看到的。
經過近代的發展,隨著人類對天文學的研究和探索,日食的秘密已經被徹底揭開。目前,人類已經能夠准確預測日食的發生,誤差甚至不超過一秒鍾。所以古人眼中的不祥之兆就成了普遍的天文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未來會持續到太陽毀滅。但是科學家認為,太陽大約需要70億年才能毀滅,所以如果人類一直存在,這樣的天文現象幾乎會一直伴隨著人類,直到世界末日..........
9. 日食的故事是怎樣來的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這時是農歷初一。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鍾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58秒。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 日食趣聞 在過往漫長的 歷史長河中,由於對日食認識的局限,曾經出現過無數神話與 傳說,而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也曾出於需要,散布和渲染過種種 恐懼。如今,科學的發展已經使人們對日食這一天文現象有了 更真切的了解。以下所錄,是數則與日食有關的傳說和趣聞。 ▲全球大部分地區對日食最流行的古老傳說———妖怪 吃掉太陽。 ▲阿斯特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每見日食,女人都歇斯 底里地驚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魔鬼即將降臨世間吃掉人類的 信號。 ▲斯堪的納維亞人部族認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說那 大妖怪是只大青蛙;阿根廷人說那是只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說 是個吸血僵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 ▲美國的奧吉布瓦印第安人在日食發生時會向天發射帶火 焰的箭,意圖是「再度點燃」太陽。 ▲日本歷史上曾有規定:在日食當天可停止工作,囚犯可 獲大赦。 ▲日食甚至曾令一次古代戰役以和解告終。古希臘歷史學 家希羅多德如此著述:公元前585年呂底亞人和米提亞人交戰, 決戰當天戰場上空突然發生日食,雙方見狀,馬上宣布休戰, 重建太平盛世。
10.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有時候,太陽高懸在天空中,光芒四射,好端端的一個大白天,但是忽然太陽缺了一大半,變成了月牙形,甚至完全不見了。於是,天地間出現了夜色,星星也在眨眼。過一會兒,太陽又慢慢地出現了,似乎一切都和平時一樣,這就是發生了日食。
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日全食文字記錄在中國古文獻《尚書•胤征》里。據該書記載:夏朝仲康時代,當時掌管天文的羲和家族中有個官員因沉湎於飲酒、懈怠職守,沒有預報即將發生的一次日食,因而引起人們驚惶。國君仲康認為這是嚴重失職,便將羲和處死。科學家們推算,這是發生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1日的一次日全食。
在世界各國的一些古老傳說里,都提到日食是怪物正在吞食太陽。
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說那食日的大妖怪是只大青蛙;阿根廷人說那是只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說是個吸血僵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古埃及的太陽教徒相信,存在著一條可以吞食太陽神的蟒蛇。另有些埃及傳說記載,日食的發生是因為一隻想在天庭稱霸的禿鷹企圖奪走太陽神的光芒。印加人的神話中有隻能通過甩尾巴來呼風喚雨的貓,而日食和月食正是這只神貓發怒的表現。墨西哥印第安人每見日食,女人都歇斯底里地驚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魔鬼即將降臨世間吃掉人類的信號。美國的奧吉布瓦印第安人在日食發生時會向天空發射帶火焰的箭,意圖是「再度點燃」太陽。而非洲的一些民族則認為,太陽和月亮本是一對戀人,他們追逐時就發生了日食。
在古時候,人們由於不了解產生日食的原因,對日食的現象感到十分不解,日食的發生還制止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公元前585年的一天,在愛琴海東岸,米迪斯人和呂底亞人正在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忽然天空中的太陽不見了,戰場頓時失去了平時的光明,天昏地暗。雙方的首領都十分驚恐,認為這是上天對他們的懲戒,於是,都一致同意放下武器,平心靜氣地訂立了和平條約,結束了一場持續5年之久的戰爭。據推算,這次日食發生在那年的5月28日。
古人對日食的現象還做了種種有趣的解釋。比如中國大多數地區傳說是「天狗」吃掉了太陽,有的地區還傳說是青蛙或豹子吃了太陽。因此,每當發生日食的時候,人們都要敲鑼打鼓以嚇跑「天狗」,營救太陽。
現在,科學家已弄清了日食產生的原因。我們知道,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因此在太陽的照射下,在它的背面會有一條長長的影子。當月球繞地球公轉轉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時,這時太陽、月球和地球恰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便擋住了部分太陽照到地球上的光線,或者說,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這樣,在月影掃過的地區,人們就會看到日全食。日食在一年裡一般會發生兩次,有時也會發生3次,最多會發生5次,不過這是針對全地球而言,在地球上某個具體地方就很難碰到多次觀日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