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梵文是什麼
梵文是記錄古印度思想的最古老文字,婆羅門聖典的《吠陀》就是以古代梵文記錄的。號稱梵天所創,只能供婆羅門祭司使用的宗教文字,並是官方通行的書面文字。
印度亞利安語由時間可區分為:古代(如吠陀語、古典梵語)、中 期(紀元前六世紀~紀元後十一世紀頃)、與現代(十一世紀後)三期。其中巴利語所屬的「中期印度亞利安語」總稱Prakrit語。Prakrit語的意 義,根據最通常的主張,是與Sanskrit(古典梵語)相對的語言。亦即古典梵語是根據「巴你尼(Panini)文法」人為規定完成的人工語、雅語、標 准語,而巴利語則是沒有人為成份的自然語、俗語、民眾語。二者同樣淵源於古代印度的吠陀語及其他日常用語,因此有著非常親近的近親關系。
根據語言學研究,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就有用古代梵文書寫的宗教經典《吠陀》,裡面記載了語言、詞彙、語法的分析材料。同時還有對其進行詮釋研究的《詮釋篇》。其中最先分出的就是語法,在古印度人看來,語法是一切知識學問的基礎。這些文獻都是古梵語編寫,但文字並沒有統一,多是口口相傳。公元前8世紀,古印度人利用一種從古閃米特人的天城體文字記錄下來,這種文字記錄的語言又與流行的口語柏拉克里特語有很大區別,這就是梵文文字的正式定型。
公元前600~300年,古印度的語法家巴尼尼,把前人材料整理概括,寫出著名的梵語語法書《八書》,成為印歐語系最早的語法書。全書主要對象是梵語,但也兼顧其他地區的部分方言,常將吠陀語言與其他方言進行對比。公元前3世紀、2世紀,均有為此書做註解的語法專家。
由於梵語在古代都是上層社會使用,與民間流行口語差別很大,柏拉克里特語就有很多種,有語法專家將其中一種整理為摩呵羅什脫利文,為婆羅門教徒所使用;另一種由加達耶納整理成巴利文,與公元前250年左右供佛教徒使用。這時候的阿育王的很多碑銘都是用這種文字。此外還有很多未經整理的語言分別成了各地的方言,其中包括後來定型為印度標准語言的印地語。
所有這樣語言:印地語、各地方言語都和梵語、摩呵羅什脫利文、巴利文有親緣關系。
從文字來講,梵語專用的文字和語法是其他地方方言和文字書寫的基礎,而且當時由於佛教的分裂,使用書面梵語和巴利語的應該是同時。梵語經典多在北部地區流傳,梵文書寫的其他西域語言也常見於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區。而巴利文書寫的則局限於南印度和南亞其他地方島嶼。
參考資料:《語言學簡史》
2. 梵文是一種什麼樣的神秘文字
梵文簡介 拼音fàn wén 不僅是印度的古典語言,也是佛教的經典語言(悉曇體)。梵文佛典起初是書寫於貝多羅樹葉上,故又稱「貝葉經」。 梵文為印度雅利安語的早期(約公元前1000年)名稱。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禮儀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 梵文對現代漢語的影響:隨著佛經的翻譯,很多梵文詞彙進入了漢語,如:佛、菩薩、菩提、涅盤、覺悟、禪定、剎那等。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縣最初叫ageni,源於古印度的「火」字。 梵文字母及拼寫規則 梵文從十二世紀開始使用天城體字母,每個輔音字母都含固定的短母音a音,輔音與其它母音拼寫的時候,將母音符號分別寫在字母的前面、後面、上面或者是下面。 表示純輔音、鼻音或呼氣音的時候使用符號表示。 當母音出現在單詞前面的時候使用獨立的母音字母。 每個梵文字母頂部都有一條橫線,拼寫的時候把字母連在一起。 梵文的輔音串字母 輔音串字母在梵文里,如果有兩個以上的連續的輔音出現,就用半個輔音字母或者是輔音字母的其中一部分緊密結合在一起,組成輔音串字母,輔音串字母的輔音數目是兩個起五個止,輔音串字母一般可以將包含的輔音辨別出來,但有的輔音串字母辨別困難,必須要強記,梵文一共有一千多個輔音串字母,輔音串字母是學習梵文拼寫的主要難
3. 梵文是印度語嗎
梵文是印度的語言文字。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3)印度梵文是什麼字擴展閱讀
梵文語言特徵:
梵語在歷史上使用過一些不同的字母。目前在印度流行的是天城文字母(Devanagari),即本詞條語音系統中採用的文字。
《梨俱吠陀》正統寫法詞與詞之間無空格隔開梵語母音分簡單母音、二合母音、三合母音,輔音分喉音、齶音、頂音、齒音、唇音、半母音、噝音和氣音等。名詞有性(陽性、陰性、中性)、數(單數、雙數、復數)、格(體格、業格、具格、為格、從格、屬格、依格、呼格)的變化。
動詞變位包括單數、雙數、復數;人稱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時間分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被動;語氣分陳述式、虛擬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過去時的虛擬語氣);語尾分原始和派生兩種。
4. 梵文是什麼它的文字書寫形式怎麼樣的
梵文(संस्कृतम्),不僅是印度的古典語言,也是佛教的經典語言。梵文佛典起初是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故又稱「貝葉經」。 梵文為印度-亞利安語的早期形式(約西元前1000年)所定的名稱。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儀節而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唐曾取經時的經書是用梵文寫的
5. 這個梵文是什麼字 意思是什麼
這是悉曇字體的梵文,十分常見,就是佛教咒語的「唵」,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125797.htm
6. 印度在梵文被稱為什麼
印度古稱天竺,在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對音)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經,首創根據 In 讀音正名為「印度」,「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稱身篤,身毒,賢豆,天竺等。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臘India(國名),Ins(河名),新稱印度,印特伽,譯曰月。Sindhu ->Hin->身毒、天竺。Hin->In->印度。總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來自Sindhu。
7. 梵文是什麼問,印度文字嗎,現在哪些國家用這個文字
梵文是古代印度的標准書面語。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識階級的語言,相對於一般民間所使用的俗語(Prakrit)而言,又稱為雅語。它與hindi(印地語)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可以採用相同的書寫字體(比如天城體)。
現在的印度,作為母語和日常生活用語的梵語,已經消失了;但是,在宗教儀式上、文學作品中,以及部分書報雜志,仍然有使用梵語的。從這個角度說,梵語在當代印度的地位,有點像文言文在當代中國的地位。
梵語本身分為吠陀梵語、史詩梵語、古典梵語、佛教混合梵語等類型。按波你尼語法規則寫定的梵語文本,有嚴格的語法程式,是超越各地方言俗語的通用語言。但是像佛教混合梵語這類介於俗語與雅語之間的梵語,就具備一定的地域性。
8. 印度」在梵文中的意思是
正確答案:月亮
印度,梵文音「信度」,波斯語變音為「興都」,是「海」的意思。
在梵文中,它又有「月亮」的含義,是美好事物的通稱。
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它的意思是「山岡」,「高地」。
9. 梵文是什麼
印度的古典語言。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
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梵語與拉丁文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梵文現狀
梵文在印度和尼泊爾作為活語言並沒有完全滅絕,梵文及梵語是現今印度23種官方文字及官方語言之一,直至二十世紀初梵文還是尼泊爾的官方語言之一,在印度有數份用梵文出版的報章和雜志,1991年印度普查結果以梵語作為母語的人口有49,736 人,1961年印度普查結果以梵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有194,4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