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錫金歷史上曾經吞並印度,為什麼卻不選擇吞並更近的尼泊爾
原先在中學課本里知道錫金、不丹、尼泊爾這些國家都是獨立的國家,後來突然發現錫金被印度吞並了,但是被印度包圍的尼泊爾卻仍然是一個獨立於國家。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1975年駐扎在錫金的印度軍隊發動了宮廷政變,居然把錫金的國王給軟禁了起來。印度源源不斷向錫金移民,使錫金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劇烈變化,在這些人的主導之下,他們要進行公投。
1950年印度和錫金還簽訂了一個和平條例,根據這個條例,印度更是掌控了錫金的國防、經濟、外交大權。所以在印度人看來,吞沒錫金是內政問題,不容他國干涉,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兩個強國都沒有吱聲,默許了這一行動。尼泊爾就不一樣了,尼泊爾與英國政府在1923年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成為了脫離英國的獨立自主國家。按照聯合國的精神,如果印度膽敢入侵獨立自主尼泊爾的話,必然會遭到美國、蘇聯的嚴懲。
② 尼泊爾不想成為錫金對印度反擊,難道成為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
其實成為印度領土後,錫金日子過得並不算糟糕。只不過有些時候國家主權遠比過好日子更加重要。
而如今印度雖然沒有佔領尼泊爾,但卻對尼泊爾進行了各種形式上的侵佔,這種侵佔不僅在經濟上,更是在文化思想上,長久以往下去印度遲早也會把尼泊爾變成錫金。
尼泊爾自然注意到了,為了擺脫印度控制,只能先下手為強震懾住印度,所以這才對印度發動突然襲擊。
③ 錫金為避免被印度吞並,升五星紅旗還要加入中國,為啥卻被拒絕
印度一直南亞次大陸上的強國,他們一直希望能夠恢復當年印度總督管轄的領土,不斷干涉周邊小國的內政,不丹、孟加拉國等國雖然是獨立的國家,但其實內政和外交都被印度把控。印度還吞並了不聽話的小國,比如說錫金。當年錫金為了避免被吞並,甚至在緊急時刻升起了五星紅旗,希望加入中國,但中國並未同意,他們最終還是成為了印度的一部分。
最後錫金王室別看非常積極,其實他們並非想要加入中國,升五星紅旗不過是一種政治手段,避免被印度吞並罷了!一旦中國接納了他們,將來肯定會發生不少事端,這對中國來說是得不償失的。對於中國而言錫金也是一個政治籌碼,雖然1974年印度就吞並了錫金,但中國拒絕承認,一直到2003年中國才承認了這一事實。
④ 印度吞並錫金國後,錫金百姓生活怎麼樣
一提到錫金這個國家,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實,這個坐落在喜馬拉雅南山坡的彈丸小國,和我國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建立聯系,可以說是我們的老鄰居了。而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也成為南亞各國的爭奪之地,最終被吞並入印度。
而印度也瞅准了時機,扶持錫金國內黨派,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最後,更是直接接管了錫金的政府,廢黜了其國王,並通過投票,決定將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當地快速發展經濟,卻忽視了社會建設,導致年輕人大量失業、自殺。最嚴重的是,錫金人幾乎已經沒有祖國了。印度一直對錫金人進行思想上的洗腦,並且大量印度人移民到了錫金。在錫金街頭,隨處可見的是甘地像,年輕一代幾乎不知道,曾經還有個叫做錫金的國家,而完全被印度同化了。
⑤ 印度很窮,吞並錫金國44年後,如今錫金的人民生活過得怎麼樣
自古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大勢力吞並小勢力,形成大王朝,最終又分裂成各個諸侯國。這樣的戰爭史,不僅中華大地時常發生,就連其他各國的歷史也不例外。諸如古代的印度就喜歡到處東征西討,最終還把錫金國給打敗合並了,那麼後來的錫金百姓生活過得怎麼樣了呢?
錫金雖然受到印度的各種制裁跟限制,但整體經濟水平屬於中高級別,他們的人均GDP在印度各城邦榜單的前三名。其主要的收入是礦資源挖掘,當地的褐煤、銅礦石含量豐富,氣候土壤十分適合耕種,還有豐富的大森林資源等著開采。
整個城邦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空氣新鮮,美景多,長年吸引各地旅客來旅遊,從中還快速發展了旅遊業獲得了不少利潤。印度政府每一年還給錫金居民撥放一筆可觀的扶植資金,使得當地人的生活更好。
⑥ 被吞並42年後錫金對印度有多忠誠
在中國與印度軍方洞朗地區的對峙事件中,一個條約、一則規定被反復強調: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了西藏與錫金邊界。有人問:錫金與此事有什麼關系?答:1975年錫金被印度吞並後,該邊界就成為中印邊界。由此,一個喜馬拉雅小王國的命運在其「消失」之後42年再度讓人們感慨,只不過,大家今天稱它為印度錫金邦。其實,錫金從未淡出一些戰略學者的視線——位於印中邊境、靠近印度咽喉西里古里走廊,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認為是「中印戰備前沿」;但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卻逐漸被大部分人遺忘。不過,這大部分人並不包括當年看到印度如何強力進行吞並的人,也不包括如今仍遭遇身份認同危機的錫金人,被吞並的陰影一直都在。
中國人和巴基斯坦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對中國人來說,印度錫金邦幾乎是無法踏入的「禁區」。
曾作為記者在印度常駐3年的呂鵬飛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經歷:「2015年7月,我曾去距離錫金邦僅30公里的印度大吉嶺采訪,聽說從這個小城包車可進入錫金邦,但當時我沒敢這么直接去。回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後,我就向印內政部和錫金邦在新德里的辦事處申請去錫金的許可,但沒有獲得批准。」另一名去過錫金邦旅遊的尼泊爾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曾經想帶一個中國朋友去那裡旅遊,最終也沒能實現,「中國人和巴基斯坦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錫金,並非完全禁止,但是申請過程很復雜」。
《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移民局網站上看到,根據該國「外國人法令1958」規定,整個錫金邦被列入「保護/限制區」(被劃入「保護/限制區」的多為印度東北部等敏感地區),除了不丹公民,所有外國人要去保護/限制區必須向相關部門申請特別許可。錫金邦旅遊局網站介紹說,外國人可選擇在內政部、外國人登記辦公室或者新德里、孟買等機場的入境管理處申請,但只有中國人、巴基斯坦人等必須獲得印度內政部的同意。對中國人規定嚴格,呂鵬飛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擔心刺探情報」。
錫金邦東面是不丹,西邊與尼泊爾接壤,北方與中國交界,南面與印度西孟加拉邦相鄰,不通火車,與印度其他地方連接的交通干線是貫穿該邦的印度國道10號公路;該邦10多年前開始修建國際機場,至今未建成。也就是說,進入錫金邦只能坐車(有官員乘坐直升機的例外情況)。據記者了解,汽車駛入錫金邦時,車輛和乘客證件會被一一查看。
⑦ 被印度強行吞並多年的錫金,為何鮮少看到他們鬧獨立
因為實力太弱了。
毫不誇張地說,錫金人數太少。因此他們沒有獨立,為了防止錫金獨立,印度已有序地將其吸收。一方面,它不斷加強洗腦,在教育中加強了錫金對印度的認同,並要求學習印度語言,了解印度習俗和歷史。此外,錫金在各地建造了甘地雕像,使錫金人在文化上完全融合。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採取買斷政策,並每年撥款以支持錫金的發展,這使錫金的收入繼續增長。到目前為止,錫金是印度人均收入最高的三個州之一,比錫金王國時期要好得多。因此,當地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並且被同化了。他們如何變得獨立?因此,這就是錫金吞並後錫金如此平靜和獨立的主要原因。
⑧ 印度吞並錫金王國,為什麼其他國家選擇坐視不理,不加干涉
因為錫金王國一直都沒有得到國際的認可,認為它並不是一個國家,而且錫金王國也沒有加入聯合國。這個地區也沒有得到積極的認可,也不認為它是一個國家。所以到底屬不屬於印度大家也不知道,所以也不可能理直氣壯的說印度侵略了錫金王國。
美國與印度關系也不錯。在「聯手對付中國」的幌子下,美印關系從一度的不快迅速回暖。當時很多國家自己都亂得一塌糊塗,哪有空來料理高原上的是非。
既然大家都不願幫錫金,錫金末代國王巴登郎加就只能流浪美國。1982年逝世之後王儲宣布成為錫金第13代國王,他說印度對錫金的吞並是非法的,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承認其國王身份。所以最後因為一些事情的接踵而至導致錫金國被印度侵略。最後也是遭到了其他國家的坐視不理。
⑨ 錫金現在是印度的一部分了嗎
是,錫金人也信奉印度教,而且現在他們大部分人也都自認為是印度人了。國際上都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部分,錫金人自己又大部分不想獨立,中國如果不承認它是印度的一部分的話,在印度和錫金兩頭都不得好,所以2007年的時候我們還是承認它是印度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