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軍隊在阿富汗現狀如何

印度軍隊在阿富汗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2-05-08 12:00:52

㈠ 印度邊境士兵現在是什麼狀況

印度駐守在雪山之上的士兵們,現狀實在是太慘了,能夠從前方報道出來的視頻畫面當中看出前線士兵正在山區放哨,身上還綁住了一個繩子,就怕風雪太大把自己給吹下去。


能夠看出氣溫,當時可能是在零下10多度左右,地面上的積雪也比較深,這看起來比我們想像的要惡劣的多。

利用了多種運輸方式,比如陸路運輸以及空路運輸,這一次運輸的物資完全足夠,這些士兵們消耗4個月左右的時間。看來這一次准備好之後就不準備再繼續撤軍了,總體來說為了這一次的戰爭,印度可謂是做足了准備。但前提是印度這一次的判斷是正確,否則想要退下來都難。

㈡ 印度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根據我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我認為,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戰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來的曾經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這片土地定居下來(英國人那種把印度當殖民地的除外),幾代人之後也變成了戰五渣。

下面按年代順序介紹一下印度簡史和各個時期印度軍隊戰鬥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比中國還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稱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認為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認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還沒有破譯。

註: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們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後裔相比膚色更黑,個子更矮

這個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說是因自然災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認為是被外來入侵者滅亡,這入侵者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創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語,通常意義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這個時期。種姓制度也是這一時期出現,很可能是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血統純潔而創立的制度,這套制度幾千年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實行,即便是幾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和威力:現在高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白,相貌更類似歐洲白人,而低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黑。

但這些入侵者進入印度之後相當長時期之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期間有「十六雄國時期」,但都是內戰,沒什麼能體現印度戰鬥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入侵。

有人說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亞歷山大的侵略,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並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樣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來取得對整個國家的控制,亞歷山大本人在印度並沒有失敗,不但如此還打了一場著名的勝仗,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但印度次大陸上的邦國林立,打敗一個還有一個,而且每個國家都不大,毫無成就感。

最終亞歷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厭倦了戰爭,亞歷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師回朝,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旃陀羅笈多·孔雀因勢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國,在他的孫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國的疆域達到歷史上最大,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這應該是印度歷史上武功最盛的時期,此前和此後,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領土上能超過孔雀王朝。

除了統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國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據印度人說,孔雀王擊敗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亞歷山大曾經的部將),但希臘人說,塞琉古勝利了,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雙方對峙,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最終握手言和,從之後雙方比較和睦的關系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4.貴霜王國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就走向分裂,僅僅五十年之後,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滅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達羅王朝等朝代,這些帝國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國比起來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僅限於恆河流域),影響力也有限。

之後印度人迎來了又一個征服者,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的建立者是在中國史書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個被「匈奴人打得舉族西遷,連國王頭顱都被匈奴人做成飲酒器具,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絡夾擊匈奴,但卻發現其國人已經安頓下來不願對匈奴復仇」的月氏人。

貴霜王國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可疑,這個所謂四大強國其含金量真的沒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還因和親問題和漢朝打過一仗,出兵七萬,被班超所敗,這事在中國史書上僅僅是提了一筆。

但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可疑的貴霜王國在印度境內卻是威震一方,很長的時期之內牢牢地控制著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國

貴霜王國延續了300多年,但勢力局限於印度西北方和中亞地區,從未統一過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內的領土後來被笈多帝國吞並。

笈多帝國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個高峰,它統一了北印度,從疆域面積上來說,僅次於孔雀王朝,是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編成的。

笈多帝國的極盛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二世(即著名的超日王)時期,見圖上疆域最大的時期。

但談到軍隊戰鬥力,除了面對印度境內的對手之外,這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帝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從帝國初期就始終面臨西北方的??噠人的威脅,但和漢朝(滅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強算是滅了遼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終沒能消除這個大敵,超日王死後沒多久,笈多帝國就因??噠人屢次入侵而走向崩潰。

??噠人,曾自稱匈奴,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樣也是中國北方草原西遷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樣在印度境內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戰績是公元500年進抵恆河流域,事實上終結了笈多王朝的統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滅亡之後,印度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期間最著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國是戒日帝國,因其創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短暫但非常重要的時期,戒日王在中國更是出名,因為唐僧(玄奘)取經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戒日帝國的極盛時期和疆域最廣的時期是戒日王統治時期,但也僅僅統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於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有一段中國史書上默默無聞,最近才大放異彩的記載,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大概過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聽說大唐使節來到,派人伏擊唐使,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逃脫,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生擒阿祖那。

6.莫卧兒王朝

戒日王朝之後,印度長期分裂,期間,中亞的穆斯林屢次入侵北印度,在這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基本徵服並統治了北印度。

然後,伊斯蘭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來了,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卧兒帝國。從此直到現代印度共和國建立,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統治(嚴格說來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這樣算的話印度自從吠陀時代以來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統治的)。

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而基礎則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兒帝國時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進了印度就變弱的魔咒再次顯靈,帝國極盛時期是是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但帝國的衰落也是從奧朗則布晚期開始的,他對南方的馬拉塔帝國的征服從未成功,他死後沒多久,馬拉塔人便奪取了中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的頭銜從那時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經成為一個虛銜。

這張圖實際上誇大了莫卧兒帝國的實際控制力,馬拉塔人(圖上為馬臘塔人)僅僅是承認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兒帝國雖名義上統治印度,但實際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著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這兩個強盜都曾攻入過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後滿載而歸。

南方的馬拉塔人也是越戰越勇,大有取莫卧兒帝國而代之的架勢,但是遇到了外來的強盜還是略遜一籌----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之中,馬拉塔人遭到慘敗。

7.英國殖民時期

莫卧兒帝國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闖了進來,他們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國人和最終成為這片土地主人的英國人。

這段歷史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

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英國人征服印度的過程並無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的規模你簡直難以想像:

普拉西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受法國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國人一方出動了900個英國士兵和2000個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動了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

最終,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5萬大軍(死傷500餘人)。

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權。之後英國人又將矛頭轉向法國,並在隨後的第三次卡納蒂克戰爭中將法國的勢力從印度徹底清除;自此,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大約有600個土邦。

8.印度共和國時期

現代印度的獨立和統一過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是靠著武力而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借著二戰戰後民族自決和帝國主義全面後退的東風,順勢而起,就連疆域都是繼承了英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產,比如印度南部和東北方的那幾個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歷史上從未被印度有效統治過,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

實際上我非常懷疑,若沒有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屬印度領土一籮筐地打包贈送給印度,印度能否統一都是個未解之謎。

之後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回答。

=====

最終我用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話來結尾: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歷史。」

㈢ 阿富汗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1747年,阿富汗的艾哈墨德·沙赫當選為王。他從1748年開始向印度進軍。

被各種矛盾弄得四分五裂的莫卧兒帝國,得不到屬國的援助,無力抵抗入侵者。1748年,艾哈默德·沙赫侵入旁遮普。1749年,他第2次入侵旁遮普,獲得了大量戰利品之後撤回。1751~1752年,艾哈默德·沙赫第3次侵入旁遮普,印度軍戰敗,莫卧兒皇帝把旁遮普和木爾坦割讓給阿富汗勝利者。1756~1757年,艾哈默德·沙赫第4次入侵,佔領了拉合爾。至此他的目標就是德里,而該城竟毫無防禦,甚至連一次小接觸都沒有就被佔領。莫卧兒皇帝阿拉姆吉爾二世被廢黜,阿富汗人到處殺戮和搶劫。

1757年夏,艾哈默德·沙赫帶著價值1.2億盧比的戰利品返回阿富汗,留下他的兒子帖木兒「米爾帕」統治他在印度河以東的領地。

是時,印度南方的馬拉塔人興起,1758年,馬拉塔人佔領了德里,並出現在印度河東地方,把帖木兒「米爾帕」趕過印度河,並將拉合爾佔領。艾哈默德·沙赫不甘心失敗,1759年8月,又率兵4萬越過印度河,重新佔領了拉合爾。1760年1月,艾哈默德·沙赫擊潰了北印度各個馬拉塔人酋長的軍隊,再度佔領了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1761年1月14日,在帕尼帕特附近,阿富汗軍隊同馬拉塔軍隊進行一次決戰,結果是馬拉塔人大敗,全軍覆沒。

但是,艾哈默德·沙赫也無力保持自己在印度的整個佔領區,不得不撤回本國。他在德里盡可能榨取更多的金錢,在離開德里之前,扶植自己的傀儡——已故的阿拉姆吉爾二世之子沙阿拉姆為莫卧兒皇帝。

1765年,錫克教徒佔領了旁遮普全境,把最後一批阿富汗駐軍完全趕走。馬拉塔人軍事實力的損失,方便了英國人對印度的征服。

㈣ 阿富汗現狀是怎麼樣的

阿富汗在戰前更加落後。無論人均收入,還是整體經濟,都被列入世界最貧困行列。在砸毀千年佛像的野蠻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人民幾乎就是生活在中世紀。

2002年,阿富汗全國只有32英里的道路,其他都是爛泥路,現增至7,450英里,增幅233倍!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其他幾個大城市的國際機場,使阿富汗跟世界接通;每天從阿富汗到杜拜的飛機就有7班。

㈤ 阿富汗是否被佔領

8月15號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阿佔領了阿富汗首都,阿富汗原政府總統逃亡。原在美國扶持下的阿富汗政府宣告瓦解。但是阿富汗並不算是實際意義的被佔領。因為塔利班組織也是阿富汗原來政治派別的一部分,說到底他們還是阿富汗人,只是他們的做法過於極端,受到了當地人民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排擠,並且一直是西方國家重點打擊的對象。這次他們奪得政權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4年,他們就曾經執政過阿富汗政府多年,只是後來被美國出兵推翻並扶植了現政府。讓我們一起看看阿富汗這幾十年的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政權的更替情況:

㈥ 印度軍隊給世人感覺很弱,他們的真實水平到底如何

雖然印度經濟發展較慢,但他們的軍事實力其實並不弱,到目前為止,印度軍方已經有了1400架戰機和155艘軍艦以及130萬的軍隊,特別在向俄羅斯購買武器之後,其軍事實力大大增強。其實大家平常看到印度的那些奇葩新聞,只是印度的一面,印度作為亞洲范圍的大國,其軍事實力一直都不低,特別近幾年經濟卓越發展,其軍事實力的增長,不可小覷。

我們盡管一直在笑話著,印度國產航母的艱難歷程,時間跨越了十幾年還沒服役,可有一點要說,就是這個世界,這么多國家,印度這個國家在基礎軍事工業差的情況下,還能夠造出航母來,這已經算不錯了。

㈦ 阿富汗現狀

現在阿富汗政府有十幾萬軍警,但素質普遍較差,甚至還有許多文盲。不過阿富汗陸軍特種部隊的戰力還是比較強的。如果美軍在2014年按計劃全部撤走,卡爾扎伊政府能否繼續維持還是個未知數

㈧ 阿富汗現在還有戰爭嗎

美國從阿富汗撤走軍隊後,阿富汗的局勢並不會消停,而是可能很快發生新的戰亂。首先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之間的戰斗會加劇,由於阿政府軍和塔利班都沒有真正具備完全壓倒對方的實力,因此往後政府軍與塔利班之間的拉鋸戰將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同時阿富汗實際上還存在著若干既不受阿富汗政府管制也不受塔利班約束的地方軍閥勢力,以前美軍駐扎阿富汗時,這些軍閥勢力迫於美國的壓力可能不得不表面上做出與塔利班作對的姿態;但美軍撤出後,這些阿富汗地方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財富可能會展開相互混戰。另外,在美軍撤出後,已經在阿富汗一些地區成了氣候的極端組織武裝與阿富汗政府軍、塔利班武裝之間也會發生沖突,而且在某些地方這樣的沖突可能還會很激烈。

㈨ 阿富汗滅亡了嗎

不曾在阿富汗滅亡這一說法,只能說阿富汗發生了政權更迭,執政黨派和領導人物改變,國家名字變了而已

拜登總統宣布,他將結束美國軍隊在阿富汗的公開參與。這些行動始於2001年底,當時基地組織襲擊了紐約的雙子塔。20年來,美國及其北約盟國一直試圖帶來穩定與和平。這一努力失敗了,現在所有這些部隊都將回家。

現在主要反對派來自塔利班,這是一個主要由普什圖人組成的組織,最初由巴基斯坦情報機構組織,目的是在俄羅斯軍隊被驅逐後控制阿富汗。最終,塔利班控制了該國75%的領土,並在喀布爾建立了政府。

20年來,塔利班一直在反擊阿富汗政府、美國及其北約盟友。隨著美國和北約的撤離,塔利班贏得了勝利。

第一副總統薩勒赫

不過被神學士推翻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雖然流亡海外,但第一副總統薩勒赫(Amrullah Saleh)卻在阿國北部的潘傑希爾(字面含義為「五獅」)山谷(Panjshir Valley)堅持抵抗,17日更依據《阿富汗憲法》第60條與67條宣布接任代理總統,強調「阿富汗不是越南」、「我們沒有失去意志「,呼籲所有人加入抵抗行列。

阿富汗人面臨著持續的戰斗、經濟下滑和對婦女的壓迫。數千萬阿富汗人民生活在戰亂與恐懼之中,和平,在這片土地的和平依然遙遙無期.........

㈩ 印巴軍隊邊界交火兩名印度人員受傷有最新消息了嗎

印巴戰爭(共三次,都是印度發動):起因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原英屬地)時,「蒙巴頓方案」規定讓克什米爾人自由選擇歸並印、巴一方或宣布獨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時控制的克什米爾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該地區歸屬印度,從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嚴重不滿。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戰爭。第一次戰爭勝負難分。第二次戰爭,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巴方在停火線南部反擊,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雙方激烈的空戰,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坦克的配合下,給印度軍隊以重創。隨後,雙方陷入僵局。最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印、巴雙方於9月23日正式停火。第三次戰爭(孟加拉戰爭),1971年3月,印度內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別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國」的決議,同時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戰爭計劃。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不到一個月的戰爭將巴基斯坦一分為二,佔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願望得以實現。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各國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變化,被肢解後的巴基斯坦進一步拉大了與印度的實力差距。當時,中蘇以經反臉,在巴基斯坦的牽線下,中美兩大國由過去的夙敵到後來的握手言和。尼克松下令將"企業"號航空母艦開到孟加拉灣進行軍事演習,並對負責亞洲事務的國務卿基辛格說:「我們要幫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沒一個是好東西!」同時,基辛格帶給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的信息,溫情脈脈:「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蘭堡軍事行動,遭到莫斯科的軍事打擊,美軍將全力支援中國與蘇聯直接作戰。直到中美的最後勝利。」1971年,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寫給中國政府求援信。中國方面:把大批軍隊集結在印巴邊境與中印邊境,觀察時局,以靜止動。當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身患重病的周恩來總理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第三次印巴戰爭真正的贏家是蘇聯,不久,阿富汗成了下一個目標;

閱讀全文

與印度軍隊在阿富汗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4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0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1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19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0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398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8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6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1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3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6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1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4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3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