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男人怎麼讓老婆同意納妾

印度男人怎麼讓老婆同意納妾

發布時間:2022-05-08 20:27:16

⑴ 印度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國家,為什麼女人也能當高層官員

在古代傳統的社會里,男尊女卑。一個男人為了滿足私慾,可以娶妻納妾,若有權有錢者,則可以三妻四妾,皇帝甚至可以三宮六院。但是對於女兒而言,卻只能接受被傳統道德綁架的命運:除了嫁給一個男人來滿足自己的身體之外,幾乎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所以在古代,作為一個寡婦,等於讓自己的人生進入地獄狀態。不過這些女人,在長期的痛苦中,還是摸索出了一套解決個人慾望的辦法。根據各類記載,總結為四條:

⑵ 印度把丈夫賣妻、租妻行為當成正常習俗,你怎麼看

在印度,丈夫「租妻」,「賣妻」已然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印度是一個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國家,而且印度在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都比較落後,而且他們還有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甚至聽起來覺得匪夷所思的習俗。「租妻」,「賣妻」就是聽起來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一個印度傳統落後習俗。

近幾年,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融,印度也出現了很多有著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正視印度流傳了幾百年的這一男女不平等的陋習,他們開始對女性的悲慘命運產生悲憫之情。很多印度人都開始企圖改變廣大民眾的思想,他們開始拍關於女權主義的電影,開始讓女性走上熒幕,把女性悲慘的生活展現在大眾面前,使得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

⑶ 如何讓男朋友同意自己納妾

你這個提問還真的是有點意思啊,男朋友那麼就是說你是女方,納妾,那麼說明你是正室。你如果想你男朋友多一個女朋友,只要你自己不介意,你可以帶上一個小姐妹一起晚上的時候穿的性感一點,把氛圍搞好,他自然就自己上來了。

⑷ 古代納妾制度 中國古代納妾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中國古代可以三妻四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古代男子如何納妾?妾的地位是怎樣的?男子可以隨便納妾嗎?納妾需要經過誰的同意?
在中國,妾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殷周時期。以後,隨著階級名分制越來越趨向規范、嚴格,作為夫妻關系中妾的奴屬地位更加固定化。一直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被推翻,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的不斷流入、傳播,與人類文明格格不入的納妾制,遭到人們的譴責,這才趨向沒落。
一、妾的發展歷史
妾又稱「側室」、「小妻」、「姨太太」、「如夫人」等,由某種類似婚姻契約而形成,為正妻之外具有類似婚姻關系的女性。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起源很早,是隨著原始社會的夫權制的產生而出現的。如我國的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就出現了丈夫與妻妾合葬的現象。
中國有句古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說的就是中國皇帝的納妾現象。傳說周文王就有後妃24人。秦始皇滅六國後,曾將原六國宮中與各地挑選出來的佳麗上千人,全部收入阿房宮中。到了漢朝,漢元帝寵幸3000宮人,東漢桓帝蓄美5000。到了晉炎帝時,後宮美女竟然超過了1萬人。隋場帝的後宮雖然只有5000人,加上各地的行宮,宮女人數也超過1萬。最高記錄的保持者還要數唐明皇李隆基,當時從都城皇宮到各地行宮的宮女人數竟達萬之眾。

宋代以後,帝王們的後宮妃妾開始減少。這並非說明帝王們不再好色,而是他們較以前的帝王們更務實了。據紀曉嵐記載:明代熹宗在天啟元年派人到天下各地選撥了5000名年少美女進京面試,第一關為檢驗形體,只有1000人過關,有4000名佳麗被淘汰,第二關檢驗「私處」,結果只有300人過關,第三關進宮「實習」,一個月後,只有50人被封妃繽,方能得到皇帝的寵幸。
除了帝王廣納天下美色之外,中國古代的民間也是納妾成風。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香菱都屬於小妾。就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海瑞,也在年過花甲之時,買了兩個年輕的小妾,以至妻妾爭寵,導致兩妾同時自殺。「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佳句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一位一夫多妻制度的「執行者」。李白性情豪放,風流調悅,灑脫不群,酒色二品最為鍾情。據考證,李白不僅娶妻四次,而且小妾多得難以計算。李白也在自己的詩句中充分表現過,如「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等。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岩更是妻妾成群。
在明代,法律上還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40而無後嗣者,得納妾。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娶上幾個小老婆,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這也給中國古代男子納妾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注腳,使納妾變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當然,納妾現象只是體現在富裕人家及官宦人家的,貧苦百姓一日三餐尚無著落,又何談三妻四妾、「雙騎駿馬行」呢?在封建統治時代,一邊是「朱門酒肉臭」,妻妾成群,而另一邊則是「路有凍死骨」,一生無力娶妻,孤獨而亡。所以這里可以看到,納妾只是少數人的特權,而對於廣大的平民百姓來說是不能納妾的。
那麼就是在少數可以納妾的人中間,在古代社會的前期,也是有明顯的等級之分。而且有關的朝代,還規定了官員納妾的數目。比如說按照西晉的制度,西晉曾經發布過命令,它規定,王公一級的可以置妾八人,郡一級的公侯可以置妾六人,一品、二品官員置妾四人,三品、四品官員置妾三人,五品、六品兩個人,七品、八品只能納一個妾。再比如唐《六典》規定了唐朝的制度,按照唐《六典》的規定,在唐朝親王的妾的數目是十二個,郡王以及一品官十個,二品官八個,三品官六個,四品官四個,五品個三個等等。那麼這些妾都是國家承認的,而且都是有一定的名分名號,一定的特權的。按照明朝的規定,從明朝的《萬曆會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它有這樣的規定,它規定親王可以納妾十個,而郡王在結婚之後,如果二十五歲還不生育,可以納妾兩個,如果三十歲還不生育,可以再納兩個,也就是郡王一級納妾四人,到此為止,另外不同級別的,它也有不同的規定,至於民間的百姓,按照明朝的法律規定,只有到了四十歲無子,才可以納妾。
二、妾的地位
納妾不是娶妻,納妾不是正式的婚姻,妾不是男方的正式配偶。但是納妾也要經過一定的程式,主要有兩個要點,一個就是納妾往往也有媒人從中說和,第二個就是納妾往往也要訂立一個文書,但納妾訂立的這個文書不叫書,而叫做契,它實際上是一種買賣的契約。這種買賣關系,註定了妾在封建家庭中的低賤地位。
在家庭中,雖然妻與妾的職責都是侍奉丈夫、治內管家以及生兒育女,但是,妾對於家主來說近似奴隸。而對於婢女和僕人來說,妾雖然應該是主子,然而,妾在家庭中的權利卻是很受限制的,十分卑微。妾不能參加家族的祭祀,妾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妾的親屬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親之內,就連妾所生的子女(即庶出),也必須認正式妻子為「嫡母」,而生身母親只能為「庶母」。這樣,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爺、小姐,而妾的身份是奴隸;妾稱自己的子女為少爺、小姐,她的親生子女只呼其為「姨娘」。對於妾,丈夫可隨意處置,或打罵,或遣逐,甚至把妾殺了,《唐律》、《宋律》也只是處以流刑。《清律》處罰更輕,只是「杖一百,徒三年」。但如果妾打罵丈夫,則處罰得比妻打罵丈夫嚴得多,「罵夫,杖八十」。如果打夫,「不問有傷無傷,俱徒一年或一年半」。
在家中,妻可以使喚妾,打罵妾,而妾不得有侵犯妻子的行為,妾犯妻與妾犯夫同罪。因此妾在宗法制家庭中是沒有什麼權利的,名分上是主子,實際上與奴隸無異。但是,一般來說,為夫家生育過子女的,其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權利往往會隨之提高。此外,視門第、家主的教養等的不同,妾的權益也因之而異,往往在妻、妾與丈夫之間產生一種微妙的關系。

到中國近代社會,不管是清末的政權,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還是中華民國的南京政府,也就是國民黨政府,都是承認納妾的合法性。比如在袁世凱時期,納妾之風愈演愈烈,袁世凱不僅一人擁有妻妾16人,這其中還有姐妹和姑侄。在國民黨政府的法律裡面,它專門有一條解釋,它說納妾不是婚姻,因此納妾不是重婚,這就給這些個國民黨的達官顯貴娶姨太太創造了一個法律的依據。按照近代有的資料記載,在有些地區,納妾成風,它把納妾看成了是一個財富的象徵。
在我們今天看來,納妾制度是極不公平的,是對女性極為殘酷的,是不人道的,是用無數女性的血淚寫就的。但是,自納妾制形成以來,卻盛行數千年,根深蒂固,綿延不絕,這又是為什麼呢?從根本而言,納妾制其實是一種原始社會形態。在很久很久以前,男人出門狩獵,女人在家住守,獵到食物後,要先讓男人吃飽,剩下的女人才可以吃。君主專制制度的?產生則令納妾現象更為制度化、普通化,皇帝可以有三宮六院、七十二殯妃,百姓也可以三妻四妾。夫權統治是封建社會的相應產物和特徵,納妾制度正是附合了封建帝王專制的需要,才得以延續下來,直至新中國成立,納妾制度才被廢除。

⑸ 為什麼印度的男人可以找幾個老婆

在印度的傳統和宗教里。就是允許男人可以納妾。而印度人更是像古代中國人那樣。非常習慣男人有眾多妻子。在法律層面上來講印度也是允許男人一夫多妻制的。

⑹ 印度男人能娶幾個女人

只能娶一個。娶好幾個那不是現在的事情了。現在全世界的法律都是規定只能一夫一妻制度,除了一些原始部落,走婚的那種。

⑺ 智慧徵集,如何說服老婆同意納妾

沒有何鴻燊的命,卻有何鴻燊的心,這不好。

⑻ 怎樣說服老婆,讓我再明正言順的納妾

婉轉的告訴她,有些事兒,比如房事兒,你還是不要一個人承擔的好,讓其他人幫你分擔一些吧!

⑼ 印度一男子同時迎娶兩個新娘,新娘是否能接受丈夫三妻四妾

印度的一個男子同時娶了兩個新娘,新娘並不能夠接受丈夫的三妻四妾,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現在都實行了一夫一妻制。這個印度男子在同場婚禮當中卻娶了兩個新娘,而當地的村民卻認為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網友們卻猜測這個印度男子家裡面肯定非常的有錢,不然沒有任何一個女性能夠接受丈夫的三妻四妾,畢竟在感情生活中都難以忍受對方有其他的人。

接受丈夫出軌

如果夫妻兩個人在走進婚姻生活後,丈夫有出軌的問題,作為妻子只會選擇一哭二鬧三上吊。與其等到對方在走進婚姻生活後選擇出軌,倒不如直接讓男人娶兩任妻子,有兩個人一起看管丈夫,丈夫就不會再有出軌的現象。所以這樣的事情也是能夠被理解的,這大多都需要新娘的包容心,只要能夠相互包容,彼此在一起生活也會覺得十分和諧。

⑽ 印度人能娶幾個媳婦

印度教實行一夫一妻制。

《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准許離婚;締結婚姻的行為由法律特別規定,但形式要件由風俗習慣和禮儀決定。在離婚方面,該法保留了最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理論。

風俗和儀式

按印度教習俗,婚禮一般在新郎新娘出生的時辰之間舉行,正式開始時刻由主持婚禮的印度教祭司決定。還十分盛行嫁妝習俗。姑娘出嫁,女方要拿出豐厚的嫁妝,如果男方不滿意,會拒絕結婚。

結婚前幾天,新娘用香花浸泡過的水沐浴,用姜黃香料塗擦全身。舉行婚禮的頭天晚上,新娘用茉莉花和玫瑰花泡過的水洗澡,頭發梳成一條長辮子,用硃砂塗抹發縫。有的地方請祭司在新娘額上點紅色吉祥痣,手心塗上紅色花紋,以象徵喜結良緣。

新娘全身飾以各類首飾,穿紅色紗麗。新郎穿民族服裝,脖子上套茉莉花環,頭戴纏成皇冠狀的黃色包頭巾,額上點吉祥標志。新郎派幾十名親友組成的迎親隊敲鑼打鼓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騎馬或乘車,樂隊在前開道。新娘家也組成送親隊,將新娘送到婆家。

儀式開始時,新娘坐在新郎的右邊。各地的儀式繁簡不同,但握手儀式、戴聖線儀式和繞走聖火儀式必不可少。握手儀式是新娘父親把女兒的手交給新郎,並灑一點水;表示將女兒交給新郎,祭司口念經文。

有的地方把新娘的紗麗邊系在新郎的披巾上,表示二者結為伉儷。戴聖線儀式標志新娘已經出嫁,她須終身佩戴。繫上聖線後新娘坐在新郎的左邊。黃色聖線上有某個神祇的符號,打3個結,提醒新娘的終身義務是侍候父母、丈夫和兒子。

繞走聖火儀式是新郎新娘圍著聖火轉圈。聖火是用7種不同木柴燃燒的火堆,表示崇高的宗教意義。舉行這項儀式時,新郎新娘的雙手用一條絲帶連在一起,新郎在前,新娘在後,兩人繞「聖火」3圈或7圈,以示火神阿耆尼做證人。

「聖火」能燒掉一切邪惡的東西,保護新人生活幸福美滿。繞「聖火」後,新郎新娘向雙方父母和在場長輩行觸足禮,婚禮便告結束。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印度教婚禮

閱讀全文

與印度男人怎麼讓老婆同意納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7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