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真實的女性地位是什麼水平
雖然「男女平等」的口號在全世界喊了一百多年了,但是在南亞大陸的印度,普通女性的地位依然出奇的低,並沒有比一百多年前好多少。在印度有一句名言:印度人對待婦女像對待狗一樣。女性在印度毫無地位,是男人的附屬物。
如今在印度,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在16歲之前就已經結婚了,結婚後的任務就是生子,很多年輕的母親不到30歲就已兒女成群。
❷ 印度真實女性地位是什麼
印度不僅有古老的文明,還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之一,但是古老的文明和經濟的發展並沒有讓婦女的地位和權利得到保障。
現今世界,再沒有哪個國家的女性社會地位能像印度一樣低下了。輪奸、遺棄女嬰、童婚、一夫多妻……幾千年來這些野蠻行徑一直是籠罩在印度女性頭上的陰雲,從未因為時代的進步而煙消雲散。
以父權制為統治思想的雅利安人不斷地與印度融合,使印度母系社會的痕跡被完全抹去,給女性社會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吠陀時代後期,婆羅門教日臻成熟,女性受到的壓迫也更加嚴重。婆羅門教制訂了男優女劣的教宗,並且認為女性天性是罪惡的,會導致男性墮落,女性不被允許參加宗教活動,社會地位也一落千丈。
為保持種姓內部血統純潔,社會上允許童婚、鼓勵或強制要求寡婦殉葬。
種姓制度除允許同種姓間通婚外,還允許「順婚」(即允許高級種姓的男子迎娶低級種姓的女子),所以很多有女兒的低種姓家庭為改變社會地位,只能寄希望於與高種姓男子結婚。
宗教是使印度成為男權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的「元兇」。人類歷史上,男性們為鞏固社會地位,制定了各種規則來禁錮女性。他們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灌輸女性是男性從屬品的思想。
這種方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有效且「碩果累累」的:古代中國有「三從四德」、「纏足」等陋習;19世紀時的歐洲則產生了符合男性審美的「沙漏型」身體標准,女性為了追求蜂腰豐乳,穿上對內臟傷害極大的緊身胸衣和笨重的裙撐。
這些畸形的社會行為的根本,是女性無力與處於統治階級的男性對抗的結果。
❸ 嫁人還得貼錢,嫁妝比彩禮都貴,印度女性地位到底有多低
超級低,根本就沒有地位,她們想改變自己社會地位,還需要大量陪嫁,不然就一輩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關鍵是被欺負了,娘家也沒有辦法出頭,一切都是靠自己。
關鍵是高種姓的男子不會說看在嫁妝的上,就對低種姓的女子好,心腸狠一點,會殺了低種姓老婆,接著再娶,從而獲取更多財富。
❹ 印度女性地位現狀是怎麼樣的
在封建時代,很多國家都盛行男尊女卑的傳統。男人的地位高於女性,並非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在我國的鄰國印度那裡同樣能找得到。
不但如此,印度男尊女卑的程度還遠遠勝過中國。即便是到了今天,這種觀念依舊沒什麼根本性的改變,以至於在印度對一個人最惡毒的詛咒就是:「但願你生個女兒」。
男尊女卑的思想,曾經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盛行,古代的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在新中國建立後,女性也頂半邊天的口號不斷響起,女性在中國的地位不斷上升,到了近些年更是達到了甚至超過男性的地步。
而同樣是文明古國的印度,則將男尊女卑的傳統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沒有絲毫的改變。個人認為,印度女性的地位始終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宗教原因。印度的國教是印度教,在全世界擁有10多億信徒,其中主要是印度人,與佛教提倡的的眾生平等理念不同,印度教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
不僅如此,印度教認為世界以四個時代為一周期,在《摩訶婆羅多》的最後,寫明了人類現存的這個時期女人的權利要歸於男人,所以在地位上也要低於男人。
二.歷史原因。對於熟悉印度歷史的人來說,想要完整的將印度歷史理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印度的歷史實在是太混亂了。在歷史上,印度曾經被很多國家和民族入侵並征服,比如波斯人,月氏人,蒙古人,白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等等。
巧合的是,這些國家和民族基本都實行的男尊女卑政策,當印度被攻佔後,這些當權者自然也會在印度建立國家並推行男尊女卑的觀念。所以經過長期的,多個不同民族的洗禮,男尊女卑的觀念被深深植入到了每一個印度人心中。
三.農業原因。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農業大國,甚至在耕地面積上還要超過中國。在古代的農業社會,男性的重要程度要超過女性,因為男性更適合農業生產,更有力量,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因此從母系社會轉變為父系社會的,印度也不例外。
四.教育原因。印度女孩從小就被教育成男人的附屬品,特別是在印度農村地區更為嚴重。又因為印度女人地位的低下,使得她們難以接受高等教育,甚至連最基本的教育權利都無法得到滿足。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印度的女性很難形成改變現狀的思想,更別說挑戰男性權威了。對於很多印度女性來說,她們更希望的是能夠嫁個好男人。
總的來說,印度女性地位低於男性,已經成為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想要改變這種社會共識,是非常困難的。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明智的印度女性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積極投身於女權解放運動,希望在她們的努力下,印度女性的地位能盡早有所提升吧。
❺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究竟如何
女性地位一直是我們探討也是一直在追求自由的一項東西,最近幾年來由於國民素質且思想的提高,我們國家女性地位是肉眼可見的提高,但是仍有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並且現在還有些國家女性地位並不是很高。有人就會問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究竟如何?答案是低下的,在印度來說女性地位是很低下的,並且到現在也只有一點的變化,但是變化並不是很大。還有很多的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現,但是具體的我們可以通過新聞或是查閱一些資料了解。所以我們也有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來說開明的國家,並且我們可以擁有相對的選擇權及自由權。
❻ 印度婦女的地位和處境
婦女的平等權利地位,但由於歧視婦女的觀念早就被宗教化並一直延續至今,它已成為印度人民的一種基本價值觀念,不會被輕易改變。
首先是在對家庭財產的繼承和擁有上,印度婦女仍然極難以與男於同樣的方式得到、持有和處置財產。女兒出嫁時,父母多以珠寶首飾相送,田地、房舍及各種產業則由兒於繼承。社會學家MartyChen在對鄉村寡婦的考察中發現,在擁有土地的家庭中,僅有13%是作為女兒繼承的;而盡管有51%是作為寡婦繼承了土地,但他們那一份通常是由兒子控制。夫妻雙方對於女的監護權也不平等、1990年的「監護人及養護法」規定父親的權利是首要的,除非父親被發現不適於行使其權利,其他人不得被指派行使該項權利。
在當今印度社會,包辦婚姻仍佔多數,自由戀愛的較少,且在一些地區還將自由戀愛者私刑處死。在1997年4月到7月之間,《印度時報》便先後報道了3起青年男女因自由戀愛而導致5人遭私刑處死、1人被以拐騙罪要求警方拘留的事件,並評論說:「這反映出在這個國家很大一部分地區,個人選擇和自由的餘地很小,尤其是對婦女而言。」
在印度,千百年通過生子來完成宗教禮儀和傳續家系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得大量的女嬰在未出生或剛出生時就被殺死。自從檢查胎兒疾患或缺陷的醫學手段於70年代引入印度,很快便成為一些人鑒定胎兒性別以決定是否妊娠的途徑。1999年9月l日《覺醒日報》在《還有無公理》一文中說,中央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和古吉拉特邦的農村如今盛行一種新的習俗,婦女們在妊娠期間紛紛去做腹部超聲檢查,以確定胎兒的性別,確定是女兒之後便自行墮胎,還常常有因墮胎導致自身死亡的事例。
印度教對婦女的看法總的說來是歧視的。正統的印度教都認為,婦女天生比男人低劣,並且從神學的角度對此加以解釋。印度教的三大教派之一的濕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力,認為「林伽」(男根,此為濕婆派崇拜的濕婆大神最基本的一個形象)代表著生命,具有創造萬物的超自然神力,是宇宙之源和最高力量的象徵。根據一則印度教神話,女人是濕婆採取「半女化」的方式產生的。女人在這里乃是通過男性自身的分化才出現的。具有高深的哲學理論基礎、自中世紀來在印度一直佔主導地位的商揭羅派,也是從男性原則來解釋世界,其學說中充滿了對女性的貶低。
❼ 印度女性的地位怎麼樣
印度的女性好像地位比其他的國家都要低吧?在之前各國女性勞動參與率的調查結果看出來,印度只有26.97%,是墊底排名。 為了保持種姓的血統純正,印度社會上允許童婚、並且鼓勵或強制要求寡婦殉葬。這是女性殉葬啊!現在居然還存在在其他國家。
不過現在,經濟飛速發展,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也相應提高了許多,希望他們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和成長,不用再忍受愚昧,用努力與堅持贏回社會的尊重和應有的地位。
❽ 印度的女人地位有多低
雖說現在全世界各地都在宣揚男女平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國家的女性地位是非常低。而在和我們國家接壤的周邊鄰國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印度。印度大部分的女性是沒有工作的,只能依附於男性,而且也沒有什麼話語權,事情稍微做得有一些不對,可能就會被丈夫打罵。不止如此,印度還有一項習俗,簡直是將女性的價值完全的否定,而且不管國家如果頒布法令都無法得到徹底的禁止,簡直可以說是慘無人道。這個習俗就是當地的一種殉葬制度——薩蒂!
盡管古印度教教義宣稱,「薩蒂」能令女人靈魂得以凈化,隨夫死後或飛升天堂,或有更好的轉世。然而,透過一幕幕自焚的畫面,一具具被烈火燒焦的屍體,我們看到的只有「薩蒂」殉葬制度的殘酷。
印度女性一直在努力,卻難以廢除「薩蒂」
印度女性近些年來一直在努力地爭取自己的權益,希望可以廢止這項制度。可即使是在國家已經頒布法令的情況下,仍有不少人女性會迫於社會壓力而殉夫。這一讓現代人無法接受的制度,之所以在印度盛行,本質上來說還是極端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同時也徹底地體現了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有多低下。
❾ 印度女人的社會地位如何
印度女子遭受的苦難是從胎里就開始的,許多母親懷孕後都到醫院進行胎兒性別測定。在一個家庭里,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她還有活下來的希望,第二胎的機會就小了,第三胎生存的希望就十分渺茫。
在印度,一般而言,嫁妝是來自女方父母的禮物,也是婚後生活的必用品。雖然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嫁妝習俗,但印度高額的嫁妝使婚姻如同買賣,年輕的男子根據自身條件要求不同檔次的嫁妝,彷彿成了貼上標簽的商品。印度人送女兒出嫁,要准備一大筆錢作彩禮送給男方。送的禮越多,女方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
據統計,每年約有9000名印度婦女因為嫁妝達不到婆家的要求而喪命,更多人致殘或身體留下永久的傷害。進入21世紀以來,嫁妝命案發案率仍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長,而婚姻不幸的家庭中,75%的婚姻問題與嫁妝直接相關。婦女地位低下,是嫁妝問題存在的根源。
從古至今,印度女性地位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受到各種宗教和有宗教性質的法典影響。摩奴法典時代印度教對印度婦女地位的影響極大,。《摩奴法典》是印度教法中最有權威的一部法典。印度教對印度女性地位的影響,從《摩奴法典》和其不斷強化的種姓制度中集中體現出來。進入《摩奴法典》時代後,女神的那種災難性特徵演化成女性的本質是邪惡的這一主題,摩奴指出,誘使男人墮落,是女性的天性……因為慾望的力量十分強大,它甚至可以統治最賢能的人。正是基於這種對於女性的認識,在摩奴法典時代,印度女性地位十分卑微低下。在《摩奴法典》中婦女基本上沒有權利可言。
莫卧兒王朝建立後,伊斯蘭化初步完成,穆斯林為了達到長期統治印度的目的,同化印度教徒,甚至想同印度教寡婦結婚,遭到了印度教徒的強烈反對。為此印度教徒對婚姻給予了更多的限制並實行童婚,降低女性的結婚年齡,婚齡甚至下降到8~9歲。為了避免同穆斯林發生聯系,杜絕與穆斯林接觸、結婚的可能性,高級和中級種姓的女性開始戴面罩,並成為一種習俗流行起來,又大力宣傳寡婦為夫殉葬,並把這種做法視為最大的貞節和最高的美德施以宗教和道德色彩,致使殉葬制蔓延開來,為後世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總之,印度絕對是一個失衡的社會,在女性問題上沒有良知,底線特別低,針對女性的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且多數男性都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傾向。在許多傳統女性心中,男人處在較高的地位,甚至相當於主人;而年輕的女權主義者卻在這個社會遭遇了來自宗教、輿論和男人多方面的壓力,他們的主張往往無效。
❿ 女人在印度很沒有地位,那麼印度的高種姓女人地位如何
雖然印度高種姓的女人地位比低種姓的女人地位要高很多。但是高種姓的女人還是沒有支配自己婚姻生活的自由權利。因為在印度高種姓的女人是不允許嫁給低種姓男人,不然很有可能會被家族做出私刑處死的決定。所以相比起來高中性女人在印度的地位也沒有男性高。
最後想說的是高種姓的男人可以娶低種姓的女人,可是高種姓的女人絕對不可以嫁給低種姓的男人,不然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加上家人也不會允許子女跨種姓通婚,子女實在要挑戰這一規定,做出來啥不好的事情,家人會動用私刑處死不聽話的子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