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是如何養豬的

印度是如何養豬的

發布時間:2022-05-10 14:24:57

① 印度航母養雞,英國航母養貓,美國航母養豬,中國的呢

我們的航空母艦什麼都沒養,因為我們在設計航空母艦的時候已經想到了鼠患的問題,所以直接在航母上設計了幾個擋板,徹底杜絕了鼠患的問題。

② 河姆渡和半坡人養的牲畜分別是什麼

河姆渡: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半坡人:養豬、養狗。

河姆渡遺址中發現的榫卯,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在動物遺骨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骨骸,其中豬骨的數量最多。

人工栽培的水稻遺物,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農作物。以往的國際文獻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但印度最早的稻穀發現於中部的盧塔爾,經C14測定,它的時代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晚3000年。

半坡人,每天早晨,人們穿上用麻布縫的衣服,帶上石刀、石斧、弓箭、木棒來到廣場,老姥姥便分配人們幹活:男的去打獵、捉魚,女的種糧食、種菜、養豬、養狗,還要看孩子、做飯。吃飯的時候,人們又要集中到廣場,不論誰弄到的食物,都要全交給老姥姥,由她公平地分配給大家,共同享受勞動成果。


河姆渡文化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③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它,到底能長到多大呢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它可以長到1500斤。不過也不是每個豬都可以長這么大。至於豬為什麼不會一直長大呢,主要是受基因的影響。畢竟一個生物不會無視自然法則無限生長。

豬肉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見的食材之一,特別是中國對豬肉還有著特殊的情懷,堪稱是“吃豬大國”。因此,在我國很多豬在生長到160天左右就出欄了,有人想知道一頭豬一輩子不殺,它究竟能長多大。

在印度,一位農民養了一隻非常大的豬,給當地人稱為豬王,因為它的體重有1500多斤,身長兩米多,可想而知它是得多大呀,想想就覺得恐怖,我們平時見到的豬,大個的身長也不過一米多,體重一般在200—300斤左右。還沒等它們完全生長完成,就被拉去屠宰場了,所以對於它們的身高體重還有沒有發展的空間,人們不得而知。可是印度的這頭豬王,真的打破了人們的想像,原來一頭豬一輩子不殺它,可以長到這么胖,這么大。其實並不是每頭豬都有這么大潛力的。

④ 怎樣養豬

仔豬的培育
在豬的一生中,仔豬階段生長發育最快,飼料利用效率最高。如仔豬養得好,成活頭數多,母豬的年生產量就高。仔豬斷奶時體重大,育肥豬的生長速度就快,育肥期就會縮短,出攔率就會得到提高,商品豬的生產成本就低。
一.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
(一)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哺乳仔豬具有①生長發育快,物質代謝旺盛;②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腺機能不完善;③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④調節體溫能力差,怕冷。
(二)主要措施
1.定乳頭,過好初生關:固定奶頭要在生後2~3天內完成。並保證每頭吃好初乳。仔豬每天吃奶次數為第一周26次, 第二周20次,第三周19次,,第四周26次;每隔20—40分鍾哺乳一次。母豬每次放乳時間最初約15-20秒,到2—3周為5—6秒。
初生仔豬胃容積30—40ml,到60日齡擴大近20倍,平均每天約增10ml多。乳豬胃的排空速度,3-15日齡為1.5小時,30日齡為3-5小時,60日齡為16-19小時。
2.加強保溫,防凍防壓:最佳適宜哺乳仔豬溫度1-3日齡30-320C,4--7日齡28-300C,15-30日齡22-250C,2-3月齡220C,防壓壞仔豬:根據母豬母性優劣,如母性差,不會帶仔,可以在產後3~4天內把全窩仔豬放在保溫箱(仔豬保溫箱內可採用250瓦紅外線燈照射,懸掛在仔豬保溫箱的上方)或籃內,隔0.5-1小時放出餵乳一次,再行捉入箱內。如有防護攔(防壓架)就可不捉走了。如有產房,溫度最好保持在210C。
3. 加強對母豬的飼養:買仔豬料喂母豬,盡量爭取使母豬多產奶。同時要保持環境安靜,避免驚動母豬。
4.如母豬產後缺乳或母豬產仔後患病、死亡、或母豬產仔過多時,
一是可採用人工哺乳的方法:
人工哺乳的前提是先要保證初生仔豬吃上初乳。初乳是母豬分娩後5天~7天內分泌的淡黃色乳汁,對初生仔豬有特別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工哺乳原料可用嬰兒奶粉(如用奶粉可按1:9加水配成乳汁),也可用牛奶,農村養山羊多的地方常使用羊奶。用具可使用嬰兒奶瓶。飼喂次數應視仔豬的實際需求而定,不可機械呆板。每次飼喂量,以仔豬不主動吸吮為度。
①人工乳的營養成分 人工乳的營養成分應與母乳相似。豬乳中,一般脂肪豐富而蛋白質相對較少,是一種高能低蛋白的營養品。配製的人工乳中,粗蛋白質含量不宜過多,一般為16%~20%,同時要考慮到仔豬對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需要而作必要的添加。
② 人工乳的配製 現介紹遼寧省鳳城市農牧業局草原站董兆勝配製的人工乳配方:
配方1:牛乳或羊乳1000毫升(如用奶粉可按1:9加水配成乳汁),礦物質混合液(硫酸銅3.9克,氯化錳3.9克,碘化鉀0.26克,硫酸亞鐵50克,水1000毫升)5毫升,雞蛋1個,魚肝油適量,葡萄糖20克,復合維生素B適量,豬油20克,抗生素適量如喹乙醇50mg。。
配方2:牛乳或羊乳(如用奶粉可按1:9加水配成乳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適量,雞蛋50克,葡萄糖20克,瓊脂5克,食鹽1.5克,維生素適量,抗生素適量如喹乙醇50mg。
以上兩種人工乳配方,適用於出生10~15日齡的仔豬。配製時先將雞蛋加入少量牛乳中充分攪拌,並同時加入其他成分,攪勻後,分別裝瓶加塞,隔水加溫至60~65℃約經1小時,待涼至40℃時飼喂。
③人工乳的飼喂 給仔豬喂飼人工乳,首先要教會仔豬吸吮乳頭,以後該為淺盆或槽盆自食。每日飼喂6~8次,10~15日齡後,人工乳可逐步加入米湯、麵粉、魚粉、豆餅粉、酵母粉等,20日齡後,即可全部喂飼植物性飼料,30日齡即可斷奶,供給斷奶仔豬的飼料。喂時應定時定量,少喂勤喂,注意清潔衛生。
也可.用牛奶加點嬰幼兒配方奶粉,再兌1/3溫開水(過濃消化不了),再加二片人吃的多酶片,每天1_2小時一次。要注意糞便與食慾消化情況,不拉稀稠一點,量多一點,否則少一點;再喂點檸檬酸糖水或糖醋水(乳豬缺少胃酸)。
附:豬奶成分:干物質19.6%、蛋白質5.8%、脂肪8.5%,乳糖4.8%,灰分0.85%,鈣0.252%,磷0.171% 。
二是盡量找保姆豬代哺。用產期接近的泌乳豬代養。為此要用代乳母豬的尿液與乳汁塗擦在寄養乳豬的肛門或身上,並將寄養乳豬與親生乳豬放在一起,使其串味,以免被代乳母豬聞出不認養寄養乳豬。
無母奶的乳豬難喂活的原因:一是未吃到母豬的初奶,初奶中有抗病物質,故要盡量都能吃到點初奶;二是容易缺鐵,故要注鐵劑;三是喂人工奶消化不了,故要加多酶片和酸制劑,否則易患黃痢,白痢,故要打兩針防痢疾。
5.作好臍帶護理:仔豬生後6小時, 臍帶通常會自動脫落,弱仔豬需要的時間會長些。如流血,要在距身體2.5cm処繫上帶子,以便止血。另外,不等自斷,也可人工斷臍,通常留下8~9cm並系緊,塗2%碘酒消毒。
6. 防仔豬貧血:貧血和白痢是引起仔豬不長和病死的主要原因。如生後3~7天內能每頭注射鐵鈷針2-3毫升最好,另外如英國的血多素、加拿大的富血來、廣西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鐵和溫州的右旋糖酐鐵鈷合劑等均可。生後第一天注100--150mg,2周齡時再注射1次。
7.防拉稀:圈舍要溫暖(生後1~3日齡30~320C,4~7日齡28~300C,15~30日齡為22~250C,2~3月齡220C),講衛生,注射豬痢停等(如餵乳豬料後則不需再注射防貧血、防痢疾葯物,因料內有防治這兩種病的葯物)。
8. 抓開食,過好補飼關:生後7天,利用長牙牙床發癢,喜啃硬物特性,買點乳豬料喂,當時不吃,要教它吃,往嘴裡喂。10~13天後一定會學會吃的。提早補料,是養好仔豬關鍵。乳豬料內除有鐵銅防貧血外,還有防治仔豬白痢葯物。開始學吃乳豬料,過了二周就無問題了。
9.防仔豬被擠壓:母豬圈設置防護攔(防壓架),母豬躺卧時仔豬可躲跑到防護攔(防壓架)下。
10.去勢:對不用的小公豬,要在生後10天去勢。早去勢,應激小,易恢復。
11.防病:主要防仔豬腹瀉病。最常見的有仔豬紅痢、黃痢、白痢和傳染性胃腸炎。主要措施是:
①養好母豬,以保證胎兒健康,產後有奶吃,產前對體表噴淋刷洗消毒,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液擦洗乳房和外陰部,減少母體對仔豬的污染。
②搞好圈舍、用具、空氣衛生。圈舍內要清潔衛生,要調教使豬吃、睡、便分開定位。放一點豬糞在排糞処,豬便知道去該処排糞尿了。
③在母豬妊娠後期打疫苗,如產前1個月和半個月各肌肉注射仔豬紅痢滅活菌苗1次,每次5~10ml;對黃痢可注射K88、K99和K987P或大腸桿菌K88,K99雙價基因工程滅活苗,當然也可注射多價苗。母豬產生抗體,可通過初乳或乳汁供給活仔豬獲得保護,故對未吃上初乳的乳豬,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④對仔豬喂預防葯。每kg料中加喹乙醇100mg,有很好的防病促長作用。
二.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
斷奶時間:有3-8周和60日齡。即最短21天,最長60天,根據乳豬健康狀況決定。
(-)斷奶仔豬的飼養:
斷奶仔豬通常會減少採食量。近期的研究表明,斷奶仔豬若正常採食,在斷奶後1周內能增重1kg,那麼就可比因採食不足而只能在斷奶後1周內不增重、僅保持體重的豬,提前15天達到屠宰體重。而採食量低原因,仍然是突然變為完全自行採食即斷奶應激造成的生理異常。因此,早期斷奶的仔豬,對飼料有特殊的要求。
早期斷奶仔豬的飼料,應該容易消化,具有高的消化率。斷奶後7~10天內採食高消化率日糧,可使每日總採食量保持較低,從而既滿足仔豬的營養需要,又不致使仔豬的胃腸道負擔過重而引發下痢。因此,首先要盡量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和賴氨酸水平。同時,由於豆粕中含有抗營養物質,因此,可以通過降低日糧粗蛋白水平的辦法來緩解腹瀉的發生率。在原料的選擇上,可選用玉米、魚粉、噴霧乾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條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製品,使用檸檬酸等酸化劑,也對幫助仔豬消化有好處。
斷奶仔豬的飼養:仔豬斷奶後往往由於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表現出食慾不振,增重緩慢,甚至減重,尤其是補料晚的仔豬更為明顯。為了過好斷奶關,要做到飼料、飼養制度及生活環境的兩維持和三過渡。即維持在原圈培育並維持原來的飼料,做到飼料、飼養制度和環境條件的逐漸過渡。
飼料過渡:仔豬斷奶後,要保持原來的飼料半個月內不變,以免影響食慾和引起疾病,如從場外引進的斷奶仔豬,最好購回點原場飼料,以後逐漸改變飼料。斷奶仔豬正處於身體迅速發育的生長階段,需要高蛋白、高能量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的日糧,應限制含粗纖維過多的飼料,注意添加劑的補充。
斷奶仔豬料配方:玉米70.15%、豆粕22.0%、魚粉5.0%、磷酸氫鈣1%、石粉0.55%、食鹽0.3%、預混料1%。預混料包括每公斤飼料中加入黃黴素2.5mg和土黴素50mg,用於防病促長。同時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對仔豬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能明顯促長。包括每公斤料中加入硫酸銅540mg、硫酸亞鐵564mg、硫酸鋅570mg、硫酸錳80mg、碘化鉀0.66mg、亞硒酸鈉1.15mg、氯化鈷1.2mg。預混料自已備不齊,可買市售的。自己配料省錢多了。配合料最好一直喂到底,使豬長快點,很快出售,比不喂配合料而延長時間出欄,反而省料。但喂量可多可少。
飼養制度的過渡:仔豬斷奶後半個月內,每天飼喂的次數比哺乳期多1~2次。這主要是加喂夜餐1次,以免仔豬因飢餓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過多,以七八成為度,使仔豬保持旺盛的食慾。以後再逐步改為3--4次。如果精料不充足,則應添加青料使其吃飽。開始喂青料的頭幾天內,可能出現拉稀現象,這是小豬的適應過程,經2-3天後便會正常。
仔豬採食大量飼料後,應供給清潔飲水,以免仔豬飲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環境過渡:仔豬斷奶的最初幾天,常表現出精神不安、鳴叫,尋找母豬。為了減輕仔豬的不安,最好將仔豬留在原圈,也不要混群並窩。到斷奶半個月後,仔豬的表現基本穩定時,再調圈並窩。在調圈分群時,要根據性別、個體大小、吃食快慢等進行分群。應讓斷奶仔豬在圈外保持比較充分的運動時間,圈內也應清潔、乾燥、冬暖夏涼,並進行固定地點排泄的調教。
(二)斷奶仔豬的管理
1.創造舒適的小環境 斷奶仔豬必須有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清潔乾燥的圈舍。仔豬進入豬圈前應徹底打掃干凈,全面消毒,鋪上墊料,為斷奶仔豬創造一個舒適的小環境。
2. 合理並窩編群 並窩時最好採用原窩仔豬合住一起,以避免合群的干擾。如果多窩相並編群,要注意每群大小、體重、體質、習性大體均等的原則,以防以強欺弱相互咬斗的發生。如果仔豬群體過大或每頭仔豬佔地面積太小,若飼槽不多,較容易引起仔豬間的互相爭斗,造成休息不足,採食量不夠,從而影響仔豬的發育。斷奶仔豬每頭平均佔地面積0.5~0.8m2 較好,每群一般以10m2左右面積為宜。
3. 注意防寒保溫 北方冬季與早春氣候寒冷,仔豬又特別怕冷,常堆積在一起睡卧,互相擠壓,容易壓死、壓傷仔豬,而且易患病,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因此,必須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有條件的可修建暖圈和塑料大棚來飼養斷奶仔豬。
4. 加強調教 豬的嗅覺靈敏, 模仿性強,且喜歡在有水的地方排糞尿。為此可利用這些特性,在分群前徹底清掃消毒仔豬舍, 然後在規定睡覺處鋪些墊草, 水槽內放水, 在預定讓它排糞尿的地方,殘留少量糞尿。當合群進圈後,飼養員要在舍內走動觀察, 防止仔豬相互咬架。並且在早晚和每攴吃食前後, 驅趕仔豬到規定地點排糞尿。-般經3~5天訓練,便能合群,形成排糞尿習慣。
5. 在哺乳期中仔豬所感染的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肺絲蟲等己發育成熟,皮膚不衛生所感染的虱癩也有蔓延可能,此時應及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在50~60日齡,必要時在90~120日齡,每kg體重皮下注射1%的伊維菌素400μg。同時要打預防針:如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凍干苗(活);口蹄疫苗、蘭耳病苗等。2~4月齡,用豬偽狂犬病活苗或滅活苗。對疫區或受危脅區用引進的K61弱毒凍干苗,乳豬笫一次肌注0.5ml; 斷奶後再注1ml;3個月以上的架子豬1ml;免疫期1年。
育成母豬與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一)育成母豬(又叫青年母豬)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1. 6月齡以前小母豬採用自由採食,6月齡後採用限制採食,採食量控制在自由採食量的八成左右,以防過胖。
2. 配種前10~14天實行短期優飼。在原來的低能量基礎上增供消化能25.54~33.91兆焦/天(約1.8~2.39kg玉米),能增加排卵數2.15個。(玉米1kg含3.39兆卡=14.184兆焦);(1兆卡=4.184兆焦)。
(二)經產母豬配種前(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1.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的哺乳母豬,仔豬斷奶時母豬的膘情在七八成瞟,斷奶後7~10天就能發情配種,飼糧粗蛋白水平在13%~15%,同時能滿足礦物質、維生素的需要,就能獲得較好的配種效果。
2.對因帶仔多、泌乳力高、產前膘情差的母豬,是哺乳期營養未跟上的表現,配種前應加強飼養,保證恢復到七成瞟的體況;
3.母豬斷乳後宜群飼,4~6頭一圈.要設有運動場。
4.飼料配方:玉米65.21%、次粉13%、麥麩 3%、稻穀5%、魚粉1%、豆餅9%、磷酸氫鈣1.7%、石粉0.8%、食鹽0.3%、添加劑1%。本方含消化能3.22兆卡/kg、粗蛋白12.82%、鈣0.75%、總磷0.6%。與標准比較,消化能低0.18兆卡/kg。
附:標準的妊娠母豬的微量元素與維生素添加量:每kg料中需加硫酸銅21mg、碘酸鉀0.24mg,、硫酸亞鐵410mg,、硫酸錳63mg、亞硒酸鈉0.51mg、硫酸鋅230mg,。維生素A 4000IU, 維生素D 200 IU, 維生素E 44 IU, 維生素K 0.5mg,生物素0.2mg, 膽鹼1.25克,葉酸1.3mg, 可利用尼克酸10mg,泛酸12mg,維生素B2 3.75mg,維生素B1 1.0mg,維生素B61mg,,維生素B12 15微克。
妊娠母豬飼養管理
一.妊娠期一般是「三三三」 。即三個月(每個月按30天計算)、三個星期和三天。共114天。范圍108—120天。因妊娠期受品種、年齡、體質健康狀態、營養好壞和菅理好壞如是否滑跌、擠壓等多種因素影響。也有提前或延後產仔10天的。如超過天數太長,有可能為死胎(死胎診斷方法為手按撫母豬腹部摸不到胎動,聽診也無胎音及跳動聲,即可確診)。
1.妊娠前期(從配種到21天):同空懷母豬一樣,要加強飼養,讓斷奶的母豬盡快恢復體況,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減少胚胎早斯死亡。飼料品質必需要好,不能喂犮霉變質料,否則易引起胚胎死亡或停止犮育。
2.妊娠中期(21到80天):如青料不足,往往是母豬流產、胎兒被吸收,死產及弱胎的重要原因;推薦日採食1.8~2.7kg青料,根據體格大小、膘度、健康等靈活掌握。
3.妊娠後期(從妊娠80天到產前3天)要加強營養,有利於提高仔豬初生重,但臨產前1~2天,要根據母豬膘情肥瘦,乳房表現,決定增減飼料。如膘情肥胖,乳房紅腫異常,要減料減草;
4.研究表明:妊娠90天以前,胎兒重量僅占出生重的41.8%.,應以青飼料為主,不要喂好了;90天以後到出生,胎兒生長快,應減少粗料,根據膘情增喂精料,並最好每天放牧運動一次;特別對初胎母豬最好進行乳房按摩,刷拭豬體,達到人畜親和,以利分娩接產時不致驚恐,待產仔後,也便於順利固定乳頭。在最後1~2周,可增加料量1~1.5kg。有利於提高初生重。總之,使妊娠母豬既不肥也不瘦,膘情中等而健康是飼養好壞的主要標志。第一次配種的母豬在妊娠期增重應控制在36~50kg為宜。經產母豬,本身不長了,只有胎盤和胎兒,只須凈增25~35kg左右。妊娠母豬過於肥胖,不僅造成飼料浪費,且會造成難產、產後易出現食慾不振、仔豬生後體弱、泌乳量少等不良後果。
5.母豬出現分娩動作當天,宜停止餵食。
6.精料配方(%):玉米64.5%、稻穀14.2%、米糠5%、豆粕10%、魚粉1.5%、磷酸氫鈣2.1%、石灰岩石粉0.4%、鹽0.3%、添加劑預混料(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兩類物質)2%。
也可分成妊娠前期和妊娠後期分別用不同的配方
①妊娠前期(體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1%;
配方:玉米32%、大麥10%、高梁12%、小麥麩30%、米糠7%、豆粕5%、骨粉2%、碘鹽0.5%、復合添加劑1%
②妊娠後期(體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2%;
配方:玉米31%、小麥麩24%、米糠14%、豆粕8%、碎米18%、魚粉2%、骨粉1.6%、碘鹽0.4%、復合添加劑1%。
復合添加劑成分:每公斤料中加硫酸銅21毫克、硫酸亞鐵410毫克、硫酸鋅230亳克、硫酸錳63亳克、碘化鉀0.18亳克、亞硒酸鈉0.51亳克、氯化鈷0.13毫克、維生素A 4000 IU維生素、維生素D200IU、E 44IU 維生素K0.5 μg、生物素0.2mg、膽鹼1.25g、葉酸1.3mg、尼克酸10mg。上述量相加,如不足配方中要求的1%時,加上點米糠或其它料補足並拌勻即成。拌時最好將微量元素銅等放在一起拌,維生素放在一起拌,因微量元素原料對維生素有破壞作用,故分開拌。如自已買不到上述原料,則買已配好的市售豬用添加劑。
7.妊娠期特別是前期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否則胚胎易死亡。要適當運動。環境要安靜,態度要溫合。進入豬舍要先打招呼,防止母豬受驚。不要隨意折群組群,以防斗架流產。
8.每天觀察母豬吃食、飲水、糞尿和精神狀態,做好防病治病;特別要注意消滅體內外寄生蟲病,以防傳染給仔豬。
9.為防止難產:
①配種年齡不可過早:土種不可早於6月齡,體重不低於70~80kg;我國培育豬種及其雜種豬在7月齡左右,體重不低於90~100kg;引入的國外良種在7~9月齡,體重不低於110~120kg;體重過小易發生難產。
②妊娠母豬不能過於肥胖,初產母豬體重的增加量約為配種時體重的30~40%;經產母豬約為20~30%。
③妊娠母豬要有運動,每天1小時,行程3~4公里。
二.妊娠母豬臨產診斷
一看乳房: 俗話說「奶頭炸,不久下」。母豬產前15~20天,乳房開始從後向前逐漸膨大下垂,其基部在腹部隆起,呈兩條帶狀,乳房皮膚發緊而紅亮,兩側乳頭呈八字形向外張開。產前6小時左右,可擠出黏稠、黃白色乳汁。俗話說「奶水穿箭桿,產子離不遠」。一般情況下,到產前2~3天,可擠出清亮乳汁,母豬前面的乳頭出現濃乳汁後24小時左右可能分娩,中間乳頭出現濃乳汁後3~6小時可能分娩。如用手輕輕擠壓每個乳頭均能擠出乳汁,或最後 1 對乳房能擠出乳汁時則馬上就要分娩了。但也有個別母豬產後才分泌乳汁的。
二看外陰部。母豬臨產前3~5天,外陰部開始紅腫下垂,尾根兩側下凹,這是骨盆開張的標志。同時排泄糞尿次數增加。如陰門鬆弛紅腫,有黏液流出,則是快產的預兆。當陰部流出稀薄的帶血黏液時,說明母豬已「破水」,將在30分鍾內產仔,即俗話說的「母豬頻頻尿,產仔就要到」。
三看呼吸次數。產前1天每分鍾呼吸54次,產前4小時每分鍾呼吸90次。
四看行為表現。母豬臨產前6~12小時,神經敏感,常表現起卧不安,緊張不安,食慾減退,在舍內來回走動,有的叼草做窩;無草可叼時,也會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做窩狀。護仔性強的母豬變得性情粗暴,不讓人接近,有的還咬人。此時生人不要接近,不要隨便換人飼養。
三.加強臨產母豬的飼養管理�
治好體外寄生蟲 如發現母豬身上有虱或疥癬,要用2%敵百蟲溶液噴霧滅除,以免分娩後傳給仔豬。�
變換飼料: 母豬產前10—15天,逐漸改喂哺乳期飼糧,防止產後突然變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豬下痢。如果母豬膘情好,乳房膨大明顯,則產前1周應逐漸減少精料喂量,至產前1—2天減去日糧的一半;並要減少粗料、糟渣等大容積飼料,以免壓迫胎兒,或引起產前母豬便秘影響分娩 。但如母豬膘情較差,乳房干癟,則不但不應減料,還要加喂豆餅等蛋白質催乳飼料,防止母豬產後無奶。
發現臨產症狀時停止喂料,只喂豆餅麩皮湯。
適量運動: 產前1周應停止遠距離運動,改為在豬舍附近或運動場逍遙活動,避免激烈追趕、擠撞而引起流產或死胎。�
遷入產房: 臨產前3—5天將母豬遷入產房,使它熟悉和習慣新環境,避免臨產前激烈折騰造成胎兒臨產窒息死亡,但也不要過早地將母豬遷入產房,以免污染產圈和降低母豬體力。
注意觀察 :母豬分娩前1周即應隨時注意觀察母豬動態,加強護理,防止提前產仔、無人接產等意外事故。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要採用低妊娠(妊娠期營養喂量要低)、高泌乳(泌乳期營養要高)的飼養方式。
哺乳母豬的飼養目標,一是提高仔豬斷奶頭數及斷奶窩重;二是保持泌乳期正常種用體況,即母豬28~35天斷奶時(為早期斷奶法。傳統的為56~60日齡,太長了),失重不超過12公斤(失重量應為產後體重的12~15%為度,)。過度的失重會延長離乳後發情期,還可引起下胎產仔數減少,其後果是嚴重的。因此,必須圍繞上述目標採取飼喂策略。
泌乳母豬飼料配方:玉米60.6%、小麥5.1%、稻穀3.0%、細糠2.0%、豆粕17%、魚粉5.4%、麩皮3.0%、磷酸氫鈣1.0%、石灰岩粉0.6%、鹽0.3%、添加劑頑預混料(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兩類物質)2%。本方含DE3.23兆卡/kg、 CP17.51%、CF4.2%、鈣0.75%、磷0.62%、賴氨酸0.86%、蛋+胱0.56%。
母豬產後前5天應給予稀料,2~3天後喂量逐漸增多.5~7天後改喂拌濕料,按正常量喂。一般在妊娠期給料基礎上,每帶一頭仔豬,外加0.4kg左右料。一日三餐。
哺乳母豬前期(1~10)天的飼養管理。產前產後各一周飼料中添加500克/噸土黴素,可有效的防治產後無乳綜合症的發生。產後注射一針長效土黴素預防子宮炎及乳房炎的發生。
合理提高採食量:為使母豬達到採食量最大化,可分別採取以下措施:第一種是實行自由採食,不限量飼喂。即從分娩3天後,逐漸增加採食量的辦法,到7天後實現自由採食;第二種是做到少喂勤添,實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種是實行時段式飼喂,利用早、晚涼爽時段喂料,充分刺激母豬食慾,增加其採食量。不管是哪種飼喂方式都要注意確保飼料的新鮮、衛生,切忌飼料發霉、變質(酸敗)。為了增加適口性可採取濕拌料的方法。
仔豬斷奶前3~5天逐漸減少飼料量,並注意乳房膨脹情況,膨脹大了要多減料,以防母豬發生乳房炎。
供給充足清潔水:夏季哺乳母豬的飲水需求量很大高。因此,母豬的飲水應保證敞開供應。如果是水槽式飲水則應一直裝滿清水,如果是自動飲水器則要勤觀察檢查,保證暢通無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達到一定程度。飲水應清潔,符合衛生標准。飲水不足或不潔可影響母豬採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在管理上:要注意乳頭均勻利用,特別是頭胎母豬,一定要使所有乳頭都能均勻利用,以免引起未被吸吮的乳房發育不良。在仔豬數少於乳頭數時,應訓練仔豬吃幾個乳頭,特別要訓練吃後部的乳頭,否則會引起後部乳頭萎縮,以後失去作用。
圈舍要清潔、乾燥。產床不能有突出的尖物,防止剮傷乳房。作好冬季防寒,夏季防署。對夏季加強溫度的調控:可以通過安裝雨簾、換氣扇、遮陽布、飼喂西瓜皮、清熱中葯等方式防暑降溫。
要及時觀察母豬吃食、糞便、精神狀態以及仔豬生長發育情況,如有異常及時採取措施。

⑤ 怎麼養豬

一、正確選種

1、生豬養殖一個種植的環節就是選擇適宜的品種,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品種,選擇最適宜的品種進行養殖。

2、在挑選品種時,首先要選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其次是育肥效果比較好的,這樣的品種就更有利於提高後期的經濟收入。

3、經濟收益

一般養殖生豬的成本分別有養殖設備、養殖場建設、種豬、飼料、人工等其他方面的費用,比如養殖100頭生豬,種豬的購買成本為6萬左右,飼料成本為7萬左右,其他成本費用為2萬左右,合計成本為15萬元左右,等到生豬出欄大概300斤左右一頭,批發價格為8元一斤來計算,總計27萬元左右,除去所有成本,每年的純收入高達12萬左右。

⑥ 豬的歷史比人類還要久遠,豬的祖先是什麼

豬的起源是要比人類更為久遠的,現在豬的祖先主要是豬亞科,其實豬最開始是分了三個亞科的,其他兩個是豬獸亞科、鐮齒豬亞科的但因為這兩個品種關於勇猛不適合自然的發展就在歷史發展上淘汰了,留下了豬亞科,可以說現在大家看到的豬祖先都是由豬亞科發展而來的,豬雖然在當今比較的普遍,但也是有很長的發展和淘汰過程的。

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事情,雖然人們一直把豬形容比較笨的人,但其實也是對豬的一個偏見,豬是因為被人類所馴化才變成了現在的吃食的家豬。在野外的豬還是很兇猛的,人們為了自身的食用需要就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物品,所以作為人類要愛護我們的自然,愛護自然也就相當於愛護我們人類的未來生活,豬也不僅僅是人們享用的食品,也是地球上存在的一部分。

⑦ 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人養豬了

為什麼會這樣?網上有很多專家分析,原因很清楚。但他們都來自大環境。我要談談我家鄉的小環境。首先,養豬的目的是什麼?過去農村收入低,養豬可以養家糊口。我清楚地記得,我們兄弟每年上學,養豬的收入就是我們過年換新衣服的需要。過去,每家至少養了兩頭豬,一頭賣錢,一頭吃。




最後,養豬的風險增加了。現在全村都沒有獸醫了。豬病了,我們得自己找路。買一頭小豬要幾百元,養一頭要幾十斤,吃的和飼料也要幾百元。如果你死在中間,你會損失很多。養豬之後,如何殺死它們是一件麻煩的事。我們得去很遠的地方找一位大師。殺豬不便宜。我們要加紅包吃肉。這是那裡的實際情況。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況如何。現在有些人手裡的錢多了,他們想吃土生豬。所以有些人開始無所適從地養豬。

⑧ 在印度遇到過「賤民」嗎他們是什麼生存狀態

借用「很慘」二字。 而且最慘的一點是,他們是隱形的。就是慘卻無人問津。 賤民是排除在四種姓之外的所謂不潔凈的存在。在宗教意義上說,他們甚至不能算人。 賤民也就是「DALIT」,又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或者甘地也稱他們為「神之子」,意指他們也是神的子民。但是顯然多數人不這么認為。 賤民是不潔的,印度人甚至會因為看見他們一眼都覺得骯臟了自己。 在這個充滿飢餓,病痛,貧窮的國度,死亡是再平常不見的一個詞。而賤民恰恰在這個鏈條的最底端。 我知道賤民可以做的職業是屠夫,因為本來就極其不潔。 而且賤民養豬,吃豬肉,好像也殺牛。(豬肉和牛肉在印度都很難吃到,因為分別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禁忌)殺戮的場面我也沒有親眼見過,奈保爾在"india"里提過,我信天主教的印度朋友也和我提過。 這么說似乎不具體。做義工的時候到過一個小村子,裡面全是佛教徒。需要指出的是,佛教在印度幾乎沒有信眾,而這很少的部分信眾里有許多賤民,因為他們原以為擺脫印度教就可以擺脫賤民身份。詳細的可以搜一下,安貝德卡爾和新佛教運動。 說白了就是一個完全閉塞的村莊,極少有外人願意去那裡,自生自滅。 在大城市的貧民窟里有許多賤民,而他們的生活狀態就是大家想像中的印度的慘狀,還要再慘一點。 但是,畢竟是一個現代國家了,如此公開化的歧視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在印度的學校,印度的公務部門,都有保留給賤民的名額。然而僅僅是為了這個保留名額,印度的高種姓階層一直在鬧,抗議政府。 像@李淼提到的,賤民的概念被沖淡了許多。盡管依然很嚴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財富的積累。也有發跡了的賤民,比如那個著名的賤民部長。 但是積貧積弱的依然是賤民,用陀氏的話說,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赤貧。一無所有,連身份也沒有,連存在都不存在。

⑨ 如何養豬知識

51、如何飼喂分娩期母豬?
? 從產仔到斷 奶採用自由採食的方法飼喂母豬,使母豬在產後5天恢復正常採食量。
? 在產前或剛產仔後,不必飼喂體積大的飼料,如小麥麩或甜菜渣。
? 在母豬分娩時和泌乳早期,飼料中加入抗生素,可減少缺乳症和子宮炎的發生率,提高仔豬成活率、斷奶重。
52、 如何飼喂哺乳 期 母豬?
應在分娩第一天 減少 哺乳母豬 飼 喂量(1. 4 -2. 3公斤 ),然後每天增加0.9-1. 4 公斤,使母豬在 產後 第5天完全恢復採食量 , 直到斷奶,母豬應自由採食。哺乳期母豬每天飲水一般在45升左右,飲水器的水流速度應不小於1.5升/分鍾。
53、為什麼要增加泌乳期母豬的採食量?
一頭哺乳母豬每天採食量大致為2.0 kg +0.5 kg ×所帶仔豬頭數 。 母豬哺乳期飼料或營養攝入量低, 將消耗體內 貯存的脂肪和蛋白質,導致母豬體重損失明顯 、 斷奶到受胎的間隔期延長,泌乳量減少,仔豬活力 和 成活率降低,斷奶重降低,以後的繁殖性能降低,繁殖壽命縮短。
54、如何增加哺乳期母豬的採食量?
? 減少母豬妊娠期飼料的攝入量。
? 從分娩當天開始,給哺乳母豬每天飼喂足量的新鮮飼料。
? 產房溫度維持在大約 18~20℃ ,溫度較低,母豬消耗的飼料較多。
? 讓母豬自由採食濕拌料或顆粒飼料,定期清理料槽。
? 為母豬提供充足的飲水,飲水器的水流速度為 1 .5 升 /分鍾 。
55、在妊娠後期和哺乳期母豬日糧中添加脂肪的好處?
? 增加仔豬體內脂肪的儲備。
? 增加母豬奶產量及奶中 乳 脂含量。
? 增加仔豬的成活率 ,降低 斷奶前仔豬因能量缺乏造成的死亡。
? 減少母豬體組織的消耗,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
56、對於頭胎母豬,在泌乳期飼喂高蛋白/賴氨酸日糧有好處嗎?
是的。伴隨泌乳期母豬體重的大量減少、採食量降低,往往會降低再配種能力,對頭胎母豬更是如此。研究表明,泌乳母豬日糧賴氨酸水平高於1.00%,有助於消除頭胎母豬的部分不良影響。
57、哺乳母豬的賴氨酸需要量應是多少?
母豬產仔數為8頭或小於8頭時,賴氨酸需要量為35-40克/天;生產10頭或更多仔豬的母豬,其賴氨酸的需要量為55克/天。
58 、母豬在妊娠後期和產後頭幾天出現便秘,這正常嗎?如何避免?
由於母豬生仔豬時損失許多體液,從生產到恢復正常的水營養平衡狀況,需要幾天時間。一般來講,如果母豬在產後的幾天內,進食適量的水和飼料,則在泌乳期的其他階段通常不會發生便秘問題。在妊娠後期和泌乳早期,如果便秘持續存在,可以向日糧中添加輕瀉劑、高纖維物質(如小麥麩)或飼喂青綠多汁飼料等。
59 、一頭母豬能否在本窩仔豬斷奶後,繼續哺乳其他體重輕的仔豬?
能。在正常的管理條件下,假定再多哺乳仔豬幾天,母豬體況正常,則此母豬可成功地哺育領養的仔豬。當仔豬批量斷奶,但其後不實行全進全出制時,這種領養過程是十分可行的。應當小心看管,以保證交叉寄養成功。先讓母豬的奶在乳腺內積累幾個小時,然後立即讓母豬給待哺乳仔豬餵奶,這樣,交叉哺乳很容易成功。
60 、產房溫度對 泌乳期母豬的採食量有何影響?
產房溫度維持在大約 18~20℃ 有利於母豬的採食, 超過18℃,每增加1℃,每天每頭母豬飼料攝入 量 將減少100克。據估計,母豬泌乳期每天額外增加飼料1公斤,則在整個泌乳期中,母豬可減少體重損失7公斤。 產房溫度較低,母豬消耗飼料較多,體重降低幅度小,斷奶仔豬體重較大。因此,如果要母豬攝入飼料較多,應使母豬處於較涼爽的環境中。
61、 母豬圈舍溫度 低時,如何調整飼養管理?
18-20 ℃是母豬 適宜的 溫度 范圍 ,如果母豬圈舍溫度低,則要求給予一個高的飼料水平,否則會導致體重下降。 同時 母豬的體況與圈舍溫度之間存在互作 關系, 瘦母豬比肥母豬隔熱層簿,對低溫的調節能力差 , 因此,瘦母豬在較低的溫度下對飼料要求 較高 。讓母豬群集和提供乾草或其它鋪墊可以減輕低溫所產生的負效應。
6 2、 夏季 應採用哪些方法提高 母豬 採食量 ?
夏季由於天氣熱母豬的採食量特別低 ,為提高母豬的採食量,可採取如下措施:
(1)、早晨或 晚上 氣溫低時向 母豬喂料器中 添加 足夠的飼料 , 晚上提供豬需要的全部飼料或者每天飼喂三次比較合適,但是應注意喂料器中的飼料不能變質和發霉。
(2)、採用濕拌料或提高母豬的飲水量。
(3)、提高母豬日糧中能量等營養素含量,降低纖維含量高原料的使用量, 添加5%-10%脂肪可以減少機體熱應激 、 改善繁殖性能。
63 、哺乳母豬每天需要多少飲水?
哺乳母豬缺水將抑制飼料的採食量,母豬體重下降就會增加,同時會減少母豬的奶產量。許多母豬產欄中的乳頭式飲水器不能提供足夠數量或質量的水。
一頭哺乳母豬每天大約消耗45 升的水。乳頭式飲水器應安裝在母豬容易接近的位置,要求提供水的流速 為 1 .5 升 / 分鍾 , 應定期檢查 水的供應情況 。
64、 為什麼產後健康哺乳母豬有一段時間有直腸溫度升高現象?
母豬產後泌乳引起母豬發生代謝性變化,機體產熱增加,由於豬出汗散熱的能力較差等因素,母豬不能排出這些過多的熱量,故健康哺乳母豬在產後有一段時間直腸溫度高於39.5 ℃ , 這是一種生理性現象 、 並非病理性高熱。若其所產仔豬生長速度較快,死亡率較低,就不能認為母豬發生了產後泌乳障礙綜合征(PPDS) [ 以前多被稱為乳腺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MMA )] 。
65、 催產素能誘發產後母豬放奶嗎?
靜脈注射小劑量的催產素 (10IU) 對誘發母豬放奶可獲得較好效果。但肌肉注射催產素效果不一,即使肌肉注射大劑量的催產素 (50IU) 也不一定誘發放奶過程,這可能是由於催產素在肌肉或脂肪中沉澱所致。
66、斷奶的 初產母豬應與經產母豬分開飼養嗎?
由於初產母豬產後的體況較弱,斷奶後與經產母豬混養產生競爭應激,致使初產青年母豬產後不易再發情。所以,斷奶的初產母豬要與斷奶的經產母豬分開飼養。
67、在斷奶到配種母豬的日糧中添加抗菌葯有益嗎?
給 從斷奶到再配的母豬飼喂高水平的抗菌葯,可提高母豬產仔數。在妊娠母豬的日糧中,抗菌葯的使用沒有顯示什麼好處,故不推薦使用。
68、青年母豬、經產母豬飼養管理要點?
1 、 保持妊娠母豬、哺乳母豬舍溫在18~20℃之間。
2 、 選擇70公斤以上的 青年 母豬到配種, 採用 自由 飼陣方式 ,其日糧須含有14.0%的蛋白質,0.7%的賴氨酸。配種 當天 ,減少日糧的攝入量到每天2.5公斤。
3 、根據母豬體況 ,每天飼喂2.0-2.3公斤 日糧 。日糧中應含有13.0%的蛋白質、0.7%的賴氨酸。
4 、 母豬在妊娠期不能過量飼喂,否則會減少母豬在泌乳期的採食量。
5 、 妊娠 後 期增加母豬的採食量。
6 、確保母豬 飲水充足。
7 、 在仔豬初生 體 重低和斷奶前死亡率高的豬群,應該給母豬 日糧中添加脂肪 。
69、母豬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母豬每年的淘汰率在30%-40%。母豬淘汰的主要原因有:繁殖失敗(斷奶後不發情、不能懷孕)、生產性能差(產仔數低、斷奶窩重低)、豬蹄和腿出現問題。
70、為何環境溫度對乳豬十分重要?
乳豬大腦皮層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差。皮下脂肪少, 被毛稀少,表面體積相對較大,易丟失熱量,特別是剛生下時周身又濕,突然從 39℃的母體子宮來到母體外 ,如果乳豬 體溫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較大, 極易 誘發低血糖症,甚至 被凍僵、凍死。 仔豬腹瀉多數與溫度有直接關系, 母豬的 適宜環境溫度為18- 20℃ ,但是 初生 仔豬的適宜環境溫度為34℃,斷奶時為 28 ℃。
71、為何讓乳豬吃到初乳十分重要?
母豬產後3天內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以後分泌的則稱為常乳,初乳與常乳的成分是不同的。仔豬出生後應盡早吃到、吃足初乳,最遲不要超過生後2小時,以從母乳中獲得免疫球蛋白增強對疾病的免疫力;初乳酸度較高,含有較多的鎂鹽(有輕瀉作用),能促進胎便排出。新生仔豬的糖元和脂肪儲備在24小時內即被耗盡,初乳中的乳糖、脂肪為仔豬提供能量,提高對寒冷的抵抗能力。初生仔豬若吃不到初乳,則很難育活。
72、如何保證所有仔豬吃上初乳 ?
① 用牲畜標識器標識你所看到的正在吃初乳的仔豬。
② 半小時後,把吃到初乳的仔豬放到有加熱燈具的育仔室中(時間不超過半小時),讓剩下的仔豬吃飽,然後再讓所有仔豬回到母豬身邊。
③ 採用分開吃奶的方法,當一半仔豬吃初乳時,把另一半仔豬隔開,然後兩組輪換。輪換應持續幾個小時,以保證所有仔豬吃上足夠的初乳。進食40~60毫升初乳(4~5次比較好的進食)將能提供足夠的免疫蛋白,保證新生仔豬抵禦多種疾病。
④ 如果虛弱仔豬不能吃上初乳,可從口中飼喂母豬的初乳,或飼喂初乳替代物。常通過 胃管飼喂,即用一根塑料管從仔豬嘴中插入胃內,將定量的初乳通過塑料管直接注入仔豬胃內。
73、乳豬寄養有哪些注意點?
? 將要寄養的仔豬同其他仔豬一起混合,或塗上該母豬的尿液。
? 盡量找分娩日期相同的母豬寄養。
? 頭胎母豬不要寄養超過10頭仔豬。
? 下痢仔豬不要寄養。
? 不要將沒有吃到初乳的仔豬寄養。
? 寄養豬做上記號,觀察是否吃上奶。
74、給新生仔豬胃灌注糖液是否有益?
對於任何出生體重的仔豬,產後母豬的護理和初乳的攝取至為關鍵。出生體重輕的仔豬機體能量儲備較少,如果出生後不能獲得足夠營養,可能發生低血糖症。研究表明,給仔豬胃中灌注碳水化合物(如右旋糖),可以提高其成活率,蔗糖等食品糖會引起新生仔豬嚴重腹瀉或死亡,因此不能用作乳豬糖源,而葡萄糖(水解玉米澱粉、右旋糖)是乳豬較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75、哺乳仔豬需要飲水嗎?
哺乳仔豬代謝旺盛,同時,母豬乳中含脂率高,可達 7 %- 11 %,仔豬常感口渴,哺乳仔豬在出生後1-2天內就開始飲水。一般乳豬第1周齡每天的需水量為190克/公斤,包括從母乳中獲得的水。若不及時補水,仔豬便會飲用圈內不清潔的水或尿液而易發生下痢。因此, 從乳豬出生的第1天起就應提供清潔、新鮮的飲水,尤其是在比較溫暖的環境條件下。
76、為什麼說初生仔豬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飼料?
由於仔豬消化器官發育不健全,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和消化機能不完善。初生豬胃內僅含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僅為成年豬的1/4~1/3,而且胃底腺不發達,不能製造鹽酸,由於缺乏游離鹽酸,胃蛋白酶沒有活性,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質,特別是植物性蛋白質。因此,初生仔豬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飼料。
77、為什麼要給乳豬補飼?
哺乳仔豬補飼開食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補充仔豬快速生長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促進仔豬的消化道發育和消化機能完善、減少仔豬斷奶後完全採食固體飼料所造成的應激。 一般在泌乳期的第三周,母豬的泌乳量達到最大,此後泌乳量逐漸降低,母豬不能提供充足的養分以滿足乳豬不斷增加的需要。因此要想使乳豬快速生長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必須通過補飼來解決仔豬對養分的需要量和母乳養分供應量之間的矛盾。
78、在乳豬吮乳期間,適當補飼有哪些好處 ?
1 、提高斷奶體重。 如果採用 4 周齡斷奶,斷奶體重可提高 10 %左右,對於採用早期斷奶的豬場,仔豬斷奶體重提高的幅度較小。
2 、提高仔豬的均勻度和整齊度。 窩均仔豬數、母豬泌乳性能和誘食料的質量均影響仔豬的均勻度和整齊度。
3 、降低仔豬斷奶綜合症的發生。 仔豬斷奶後,由原來採食液體日糧突然轉變到採食固體飼料,常會發生採食量下降、生長緩慢、腹瀉等現象,而採用早期誘食,可避免仔豬斷奶後產生生長停滯現象。
4 、使母豬保持良好的體況,縮短斷奶 — 發情時間間隔,提高妊娠率 。
79、獸醫師診斷我的豬患了桑椹心臟病變,建議增加維生素E的用量,請問您有何建議?
一般情況下,高水平維生素E(100000 1U/噸)對降低豬桑椹心臟病變有益,但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有益。有關在開食仔豬日糧中添加高水平維生素E或者硒能防止或者消除其桑椹心臟病變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但是,提高母豬日糧中維生素E和硒水平對防止斷奶仔豬的桑椹心臟病變有很大益處。
80、 仔豬階段使用抗生素有何重要性?
對處於不同類型環境的開食仔豬的研究均表明,日糧中添加抗生素或者抗菌劑能改善仔豬生產性能(10%-20%)。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與仔豬的健康狀況、豬舍的清潔狀況、環境和管理條件有關。衛生狀況越好,則抗生素對生產性能影響越小。
81、提高仔豬斷奶體重有何意義?
仔豬斷奶體重和斷奶後生產性能之間存在極強的正相關, 與同窩體重較小的豬相比,斷奶體重達到7 公斤 或7 公斤 以上的仔豬,斷奶後腹瀉發生率低,生長遲滯時間短和程度較輕,而且對日糧的復雜性要求 也較低。 另外,還可降低乳豬死亡率。乳豬 5%的死亡率是有可能的,但在大多數商業農場,仔豬斷奶死亡率 高達 7%~30% 。
82、什麼是早期斷奶?
仔豬早期斷奶是指仔豬生後3~5周齡離開哺乳母豬,開始獨立生活。仔豬生後2周齡以 內離開哺乳母豬的稱為超早期斷奶。
仔豬早期斷奶現已普遍推廣應用,在養豬生產中多數是 4 周齡斷奶。 近 20 年來,仔豬的斷奶日齡越來越提前,美國一般平均 2 0天斷奶,養豬業發達的國家已經開始推廣應用 14 日齡超早期斷奶技術,主要目的是預防疾病。
83、什麼是早期隔離式斷奶 (Segregated Early Weaning,SEW) ?
早期隔離式斷奶 (Segregated Early Weaning,SEW) 就是要求在一個豬場專門進行繁殖,仔豬在 10-18 日齡斷奶後,轉移至距離 3km 以外的保育豬場,當豬只發育到 25 公斤時,再轉移至另外一個專門進行肥育的豬場直至出欄。
84、早期隔離式斷奶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SEW 技術的實施措施主要有三條:一是早期斷奶 (10-18 日齡 ) ,最遲在 21 日齡斷奶。二是豬舍全出制管理,整批進出過程中,豬舍徹底消毒。在實際生產中,一般以周為單位進行流水操作。三是異地隔離飼養。一般都採取 2 點式和 3 點式生產系統。 2 點式即繁殖場為一點,保育場和肥育場在另外一點。 3 點式即是將 2 點式的後段保育場和肥育場分開,即三點異地飼養。採用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要求在 3km 以上。
85、實施早期隔離斷奶的意義是什麼?
採用早期斷奶 (10 日齡 ) 和嚴格地全出制,表 1 中的疾病基本上都可以撲滅。
86、制定斷奶日齡的依據?
近幾十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仔豬斷奶日齡已經從7-8周齡縮短到了3-4周齡,而在北美養豬業中,14天或更短的斷奶日齡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斷奶在任何日齡都是有應激反應的,但是斷奶越早,應激反應就越大。
斷奶日齡將根據以下幾個因素確定:
( 1 ) 從 仔豬消化系統的成熟程度 來看,仔豬的斷奶應該在20日齡以後。
( 2 ) 仔豬免疫系統的成熟程度。
( 3 ) 母豬的利用效率和年生產能力的提高程度
( 4 ) 使用設施的質量。
87、如何緩解仔豬斷奶應激?
(1) 合理配製斷奶仔豬日糧 , 加強防疫管理,定期消毒。
(2) 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斷奶仔豬28日齡的適宜環境溫度為30℃ , 仔豬日齡越小,需要溫度越高、越穩定。
( 3 ) 防賊風:對仔豬必須盡可能保持氣流的穩定。
( 4 ) 每圈豬群的數量應保持在一窩或兩窩,或者最多不超過15隻。
( 5 ) 提供充足飲水 , 活重為15~40公斤的豬每天至少需要飲水2升 , 每6—8頭豬需要一個乳頭式飲水器。
88、怎樣提高仔豬的斷奶窩重?
(1)要使仔豬過好初生關,提高全窩仔豬的成活率
① 要提高仔豬成活率,及早吃初乳、補鐵、人工輔助固定乳頭,讓全窩仔豬都吃好初乳,提高仔豬出生後的抗病能力,進行必要的葯物預防;
② 做好保溫工作,維持環境溫度在25℃以上;
③ 保持圈舍安靜;
④ 設立護仔欄(架),防止仔豬被壓死。
(2)抓開食,做好補料工作:3~5日齡起補充飲水;5—7日齡起開始補料,採用靈活多樣的辦法誘導仔豬開食。
(3)在仔豬學會採食後,應促使其盡量多吃食,特別是在母豬過了泌乳高峰以後,能使仔豬迅速過渡到以吃料為主獲得營養物質。飼料適口性要好,營養要豐富。

⑩ 為什麼印度人不吃豬肉呢

一樓的說法肯定有很多不正確的。
印度人飲食口味的基本特點絕不是淡而清滑。他們喜歡吃辣的,油膩的食物,我在新德里每次去印度餐廳吃飯都是這樣的。
占人口90%以上的印度教徒是不會吃牛肉的,因為牛是聖物。魚蝦和鴨印度人一般也不怎麼吃的,因為市場上基本看不到,只有大餐館才有蝦,而且這里的蝦都不是新鮮的,難吃。
越是富的人家越是素食,因為富人多是高種姓的,他們認為堅持吃素才是符合他們的宗教傳統。
甘地少年負笈英國留學的時候,他母親就嚴格要求他恪守吃素的承諾。

印度人不吃豬肉主要是因為豬在他們的文化中是「不潔凈的」,左手也被認為是不潔凈的,這個和世界上很多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印度以前被穆斯林統治過,這是宗教傳統的一部分吧。而且印度的豬都是在路邊的垃圾場養大的,肉確實難吃,我在這里吃過後都不吃的。
少數一些打工的下層人民會買豬肉吃。豬肉是最便宜的,其次是牛肉(只能在有限的穆斯林區才能買到),羊肉最貴,大概20人民幣一斤。

印度人的飲料是印度奶茶(印度文是cha,和拼音一樣),涼水和咖啡,南部會有紅茶。喝茶沒有舔喝的習慣的,跟我們一樣喝,只是很多時候是就著餅干一起。

白菜一般的地方買不到的,要去很遠的專門的市場,新德里就一個地方,INA市場。
味道好的豬肉要賣那些法國農場裡面出產的,很貴。

閱讀全文

與印度是如何養豬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