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為什麼對牛如此喜愛和尊敬
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印度雖然早已是政教分離的現代國家,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仍然有著莫大的影響力,以往的一些暴力沖突與宗教紛爭不無關系。聖雄甘地曾說過:「牛是印度千百萬人的母親。古代的聖賢,不論是誰,都來自牛。」而當神牛與世俗生活發生沖突的時候,在根深蒂固的宗教感情和文化氛圍下,很難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
B. 印度為何將牛視為「神獸」,敬之如神
如果說牛最嚮往的地方是哪裡,那麼一定就是印度。他們對它像是家人一樣,為其建造牛屋,,即使建造不起牛屋,也會讓牛和他們休息在一間房間里,如果房子太小那就寧願自己在外面露天休息,並且每天早晨都會給牛准備一份精心准備的早餐,究竟是什麼讓他們這么尊敬牛呢?
C. 印度5億頭牛泛濫成災,牛在印度為何這么受歡迎
因為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
D. 印度人對牛有多痴迷
印度人對牛有著痴迷的態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數以萬計的牛游盪在街頭,經常能看到群牛佔道車輛繞行。不僅是對動物的愛護,而是因為牛在印度人的心中那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行人和車輛都要給牛讓路。
印度教認為母牛的身體里住著神靈,印度神學家還能計算出母牛體內神靈的數量。所以,印度人相信從母牛身體中出來的東西都是神聖無比的,在很多節日上,祭司用牛糞製成神的模型,然後在廟中的地面上環繞著神像爬行。
因此,就不難理解在印度人會把牛糞當作寶貝看待,很多人會把牛糞糊在家裡的牆上,以求牛能夠保護他們,有些瘋狂的人甚至採用喝牛尿治百病,印度商人還開發出了牛尿飲料。
(4)印度為什麼對牛這么喜愛擴展閱讀
印度推出「牛學考試」:
在年初,印度政府宣布在線上舉辦一場有關「牛」大考試,並表示這場考試的目的旨在保護印度的牛,同時也讓牛相關的知識普及到社會各個角落。
因此,印度政府除了鼓勵大學生們應試,一般民眾、海內外有興趣的人士也都可以參加,而成績優異的人,還有望從印度政府手上拿到獎金。
根據印度官方的說法,在考試取消前,這場史無前例的牛隻科學大會考已經吸引了海內外共50萬人自願報名,很多人都打算在的考試里大展身手。
消息一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質疑,因此印度國家牛隻委員會的上級機關──印度畜牧業部不得不擱置原有的計劃。
E. 牛為何在印度如此受人們尊敬呢
牛在印度受到人們尊敬的原因有很多,我來著重介紹以下三點。首先,就是關於印度人的愛與信仰。放眼整個人類文明史,牛無處不在。對於印度人來說,他們認為牛是農耕文明的起點,牛代表著忠誠與奉獻,我們知道人類的文明其實就是一個馴化動物製造工具的過程,而牛就是農耕文明中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印度人對牛是極其尊重的,除卻這份愛,接下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原因。
這就是必要重要的三點,其實牛在印度的地位高還和佛教,伊斯蘭教對印度教產生的挑戰有關,此處就不詳細展開說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搜搜看。
F. 為什麼牛在印度那麼重要
對牛的崇拜是雅利安人帶進印度的,古代雅利安人是一個畜牧民族,牛是計算財富的單位,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從事畜牧和農業的混合生產,牛在兩者的地位都很重要。牛是耕作的重要工具,牛乳可供食用,牛糞可作燃料,甚至也被視為十分潔凈之物,可在穢事後清潔用。
對生產工具的重視被逐漸上升到神聖的地步,使得牛在古印度被看作大地的化身,是豐饒、財富和自然生產力的象徵。
牛同樣也是印度教大神濕婆的坐騎。
殺牛是有罪的,食用牛肉更是罪過。有興趣可以找本《摩奴法典》看一下,上面說得很詳細。
G. 為什麼印度對牛這么好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特別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歡。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擁有的牛達到3億多頭,人均擁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經濟上的作用並不大。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H. 印度為什麼要崇拜牛和喂牛
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
印度雖然早已是政教分離的現代國家,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仍然有著莫大的影響力,以往的一些暴力沖突與宗教紛爭不無關系。聖雄甘地曾說過:「牛是印度千百萬人的母親。古代的聖賢,不論是誰,都來自牛。」而當神牛與世俗生活發生沖突的時候,在根深蒂固的宗教感情和文化氛圍下,很難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
據官方統計,新德里流盪的神牛大約有4萬頭。因為憲法禁止屠殺神牛,作為重要的農耕工具,在其年老之後,主人因為世俗的經濟因素往往並不願意為他們贍養天年,而是放之於野,任其自生自滅,這是流浪牛最大的源頭。從這個角度來看,神牛崇拜並沒有超越世俗的價值取向,但由於流浪牛能夠得到市民很好的照顧,同時不會受到傷害,因此也可以說是農民轉嫁經濟負擔的一種傳統方式,並不會導致良心遭譴。
當然,也有一些家養奶牛被放到街頭,只是在擠奶的時候才領回家創造經濟價值,利用神牛崇拜佔便宜的小人也為數不少。兩大因素的驅使下,造成了印度大都市這種獨特的景觀。印度牛口約有2億頭,佔世界總量的1/4,只要有極少數人採取前述兩種方式,流浪牛的數量便會不斷增長。所以,德里高等法院的這個措施只能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正如一位市政官員指出的那樣,從2003年9月到2005年3月,他們共捕獲3萬頭流浪牛,但最終這些牛又重新走上了街頭。 「保護牛是印度教送給全世界的禮物,只要印度教徒保護牛,印度教就將永遠流傳下去。」
但究竟誰應該承擔起保護神牛的責任,如果把這個責任全民化,那麼,極少數人就存在著鑽空子的機會,在這方面,世俗的經濟規則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據說,在此次活動中捕獲的流浪牛,政府將進行拍賣,以拍賣所得資金來支付賞金。這些牛將被烙上特別的印記,如果再一次流落街頭,牛主將被課以高額罰款。這也許是一種解決方式,用法律來保障宗教的神性,將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落實到個人。無論如何,讓神牛流落街頭的人不僅對宗教不恭,而且對法律不敬,那種佔便宜的人應該得到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