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幾天印度的反導實驗成功
先說中國的導彈攔截試驗。
中國導彈攔截試驗,一般估計目標彈為東風3或者東風21。由於有人拍攝到導彈攔截產生的光暈,攔截地點距離發射地點約1300km,而發射場距離靶場約2100km。應該屬剛剛越過頂點不遠的下降段。經過簡單估算,若靶彈為射程2500千米的東風21,則此次飛行為全彈道飛行,攔截點的高度應為250km左右,目標速度為4000m/s左右。若靶彈為射程為3500千米的東風3,而且採用高彈道飛行,則目標高度和速度都會有明顯增加。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導彈攔截產生的碎片其實只要達不到第一宇宙速度,則無論攔截高度多高,都會在幾十分鍾內落回地球,這也就是「不會產生太空碎片」的科學基礎。而事實上即使是洲際導彈,速度一般也不會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也就是說,只要打的不是衛星,基本上都不會產生太空垃圾。至於某些網友甚至「專家」以不會產生滯留太空的碎片來估計攔截高度很低,這一點是非常荒唐的。
作為類比,我們還可以拿出中美兩國07年的打衛星競賽的目標參數進行比較。
中國,高度820km,速度約7.5km/s
美國,高度230km,速度約7.9km/s
順便戳穿一個美國人說的故事。所謂的衛星高度越高,速度越慢,攔截越容易,所以中國打衛星比美國容易,其實並不成立。上面的高度差4倍,實際速度只差不到5%。美國打衛星的技術含量是高,但是並不是高在這里。
可見就目標本身而言,打衛星比打導彈要難。當然,打導彈需要更復雜的預警和制導系統。
印度一共進行了5次攔截試驗,三次成功,但每一次都存在三個嚴重的問題。
第一,沒有合適的靶彈。印度實際具有戰鬥力的彈道導彈只有大地1,大地2,烈火1。其他所有導彈的試射次數都是個位,甚至於都不超過5次(烈火1也是個位數),至於什麼烈火2,烈火3,潛射導彈,甚至於大地3,都不存在實際的戰鬥力。就連大名鼎鼎的「布拉莫斯」試射也不過區區10次而已。沒有足夠的試射,不成熟的導彈顯然是不能作為靶彈的,否則打上去都不知道往哪飛。而第三次反導實驗失敗的事實證明,作為靶彈的大地2的可靠性也非常有限。目前作為靶彈的大地導彈,其飛行彈道和目標特徵與東風11差異太明顯,其飛行高度偏低,飛行速度偏慢,特別是彈頭不能分離這一點十分要命,相當於體積增大了十倍,機動力卻下降了十倍。可以認為印度目前根本沒有任何一種可以模擬中國或巴基斯坦導彈的靶彈。同時也說明印度目前有實戰能力的地對地導彈與巴基斯坦相比有一代以上的差距。一面發展洲際導彈,另一面卻連短程導彈都搞不好,外表威猛強大,其實挎的都是玩具槍。
第二,沒有合適的靶場。印度三次攔截實驗都是在惠勒爾發射場,而靶場和攔截彈發射場則在70公里外的昌提普爾。靶場距離發射場實在太近。正常的攔截試驗,發射場,靶場,攔截點需要三個測控基地,然而印度把整個彈道壓縮在70公里之內,很有可能只用一個測控基地就盡收眼底了,用一台雷達就能同時實現全程跟蹤,測控,預警,制導,倒是便宜。然而惡果就是目標將是明顯的「非典型」彈道,畢竟300千米射程的導彈打70公里的射程,還要用到高彈道,那基本就是直上直下了。更何況無論是中國還是巴基斯坦,70公里的射程一般是不會用到彈道導彈的,用火箭炮足夠了,類似的非典型目標是沒有任何實戰意義的。而且發射方,攔截方,監控方,離得實在太近了,很可能大家就在同一個基地裡面,搞不好就在同一個辦公室面對面工作。考官,考生,監考,同一撥人完全可以包辦,作弊實在太容易了。基礎設施差,是公認的印度病,當然印度人常常說他們的發展方式更先進,不需要太好的基礎設施,然而沒有靶場,總不能在圖紙上攔截導彈吧?
第三,沒有合適的攔截彈。印度首次攔截在48千米高度,然而印度沒有能夠打到這一高度的防空導彈,而印度的技術實力又不允許他們在較短時間內研製一款合適的導彈。因此只能用笨重的大地導彈作為第一級,把攔截彈作為第二級送上去。但是可能意識到用那麼笨重的導彈來做反導不太靠譜,因此第二次攔截的高度立即就下降到15千米高度。等於放棄了高空攔截的目的,轉而回到一般防空導彈的作戰范圍。也就是說,第一次實驗屬於愛國者3的水平,後兩次試驗屬於愛國者2的水平。
大地2導彈和飛毛腿B導彈的對比:
飛毛腿B型
全重5900kg
彈頭重550~989kg
射程275~300km
精度180~610米
1500米/秒(最大),1130米/秒(遠地點),1400米/秒(彈道末端),最大彈道高度86公里,最小彈道高度24km。
大地2
全重約4000kg
彈頭重約500kg
射程250~300km
飛毛腿是60年代的產品,但總的技術水平較之大地還是不低的。而且很重要的是,飛毛腿在做近距離射擊時是使用提前關機的方法,用中間彈道飛行。而印度反導實驗中的靶彈卻是採用高彈道飛行。可見印度試驗中的目標彈道除了印度人自己,恐怕全世界都不會有人採用的。
由於大地導彈的巨大彈翼,可以認為,它的正常飛行彈道類似於俄羅斯的圓點,都屬於較低平的滑翔彈道。因此它在飛行的後半段的飛行速度肯定明顯比飛毛腿要慢。即使是高彈道飛行,但是大彈翼帶來的阻力卻不可忽略,因此它後半段的速度會明顯比飛毛腿慢。加上大地導彈巨大的,不可分離的彈翼和彈體,它的末端機動性也不見得會比飛毛腿高。要知道,現代戰術導彈都是把彈體扔掉,用相對較小的彈頭進行末段機動的。因此說,大地導彈很可能比飛毛腿還要好打。
在印度的導彈攔截試驗中,目標彈道為,最高點110千米,射程70千米,攔截高度48/15千米。攔截點都在彈道的最末段,因此,目標的飛行速度應該低於1200m/s。這速度和超音速巡航導彈差不多,比超音速戰斗機要快一些。考慮到目標彈體積巨大,因此攔截難度,特別是後三次的攔截難度實際是很低的。導彈的技術水平不會比目前的普通防空導彈高多少。
有的網友說,印度的反導實驗純粹是靠作弊,這一點不好評論,因為畢竟我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況且對於反導來說,在初期做雙向透明也不丟人。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說,印度的反導實驗,比90年海灣戰爭中愛國者打飛毛腿容易得太多了,人家還是實戰呢。
甚至於這種反導實驗還有一個讓印度人更加臉紅的版本:在80年代中蘇邊境緊張的時候,為了應對蘇軍的逆火和超音速巡航導彈,特別是反輻射巡航導彈的威脅,中國曾經進行過對於此類高速目標的攔截實驗。由於蘇聯的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速度可達3馬赫以上(1000米/秒),考慮到目標的機動性,這樣的目標的參數,實際上攔截難度已經不低於大地2了,或者說二十多年前中國已經進行過難度不低於目前印度的反導實驗了。只不過中國從來沒有把這種水平的反導當回事罷了。具體的實驗細節我就不知道了,但確實是做過的,而且據說後來還列入了軍事演習的項目,可見是出了一定的成果的——雖然未必有多高的命中率。而在這種實驗中,真正讓印度人臉紅的是:中國是用紅旗-2打的~~
所以說,認為印度目前的反導水平相當於80年代的美國實在都是抬舉他們了。這種級別的反導攔截,在其他國家恐怕都不能稱之為「反導」。目前世界上的防空導彈一般都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只不過這種能力主要針對的是巡航導彈,對於高空高速的彈道導彈,防禦能力還是有限的。但是,對於大地2這樣相對好打的目標而言,普通防空導彈的作用雖然有限,但也不是真的就打不中的。特別是重型防空導彈,可以形成很大的有效殺傷半徑,大不了多打幾發。例如愛國者就是二打一,紅旗二經常是三打一。
我現在還納悶一件事,反導嘛,打中了就中了。導彈掉下來了,那就肯定是命中了嘛,為什麼印度人還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去「驗證」是否命中?除非說「命中」之後目標導彈仍然飛行正常,然後印度人跑過去一看殘骸,哎呀,真的有個洞——。
❷ 甘地的人設是崩掉了,今天為什麼很多印度人都在批評甘地
甘地是印度的聖雄,在某種程度上,他是給印度影響最大的近現代人物,他被奉為印度的國父,以「非暴力不合運動」聞名於世,如果他沒有在1948年遇刺,他很有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甘地不僅對於印度的解放沒有多大的貢獻,他於印度富強所做出的貢獻也堪稱是負數,甘地認為現代社會不好,他主張大家倒退到手工坊作業的時代,這未免過於不切實際和落後。從某種程度上說,甘地是反進步,反科學的,他的妻子身患重病,醫生要為她注射青黴素這種在當時屬於特效葯的神葯,但是甘地卻認為「注射是暴力的」。
對於印巴沖突,甘地也有一定的責任,身為一位威望超高的人物,他沒有承擔起林肯那些維持統一的責任,而是在面對巴基斯坦獨立的時候做出了妥協。
❸ 印度有人拿滅火器當氧氣瓶來賣,這個神奇的國度有哪些讓人無法理解的事
印度被人認為是臟亂差的國度,而這樣一個國度也有著許多讓人無法理解的事,甚至是一些讓我們惡心的事情。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來列舉一下這個國度都有些什麼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吧:
這個國家最先令我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根據一部電影,叫做《廁所革命》。
在農村每一個家庭裡面都不準有茅廁,男性們非常好解決。
而女性們則是要大清早起來到很遠的郊外上廁所,並且這一天之中都只能夠憋著,所以喝水也只能夠很少。
第四點印度滿大街只有很少的公共廁所,所以印度的男人們都是靠牆尿尿。
當他們解決完這些事情之後,然後用手抓飯吃,也是一件不用大家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❹ 佛教它是封建迷信嗎
不屬於迷信.佛教是佛陀教育,是教人如何處世待人接物最徹底最圓滿的方法.如何你錯解其意,那你就迷了.不是單純的表面現象.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無量意.比如:供養花代表因,供養水果代表果. 因果關系等等.佛教是教人破迷開悟的方法,了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探索真理的渠道.不可錯解如來真實意.
❺ 印度議員稱喝牛尿防新冠,有科學依據嗎
這肯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甚至覺得這件事情有一點荒謬。其實這件事情發生在印度也是不奇怪的,因為畢竟在印度有很多事情是不被外界所理解的。在疾病面前,有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抵抗。現在印度疾病也越來越多了,而印度的議員說,他每天都在喝牛尿。說牛尿是可以治療感染的,並且也是可以預防感染的,自己沒有被感染就是因為喝牛尿。之前就有議員呼籲民眾喝牛尿,說這樣就可以戰勝病毒,然後還上傳了自己喝牛尿的一段視頻。
大規模的聚集,讓印度一發不可收拾
之前還有個萬人一起撇牛糞的活動,在印度,牛糞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東西,大家對牛的敬仰是非常高的,它的牛糞是可以作為富有的象徵。如果你到村子裡發現有一戶人家,他的房頂上全部都是牛糞餅的話。那麼就說明這家是非常富,有的是一個地位的象徵。然後就聚集了撇牛糞的活動,當時是有上萬人來參加這次的活動,而也是通過這些大規模的聚集,讓印度的意見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看到了這樣的新聞,真的覺得是非常的莫名其妙,也覺得很可惜,人的生命就這樣慢慢的一個一個消失了。
❻ 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一、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人生理想的實現,就是把理想從觀念轉變為現實。所以要實現人生理想,就要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創造理想向現實轉變的條件。 (一)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 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是:一是理想和現實是一對矛盾,它們之間的關系既對立又統一。二是理想來源於現實,是對現實的反映,但它不等於現實,而是現實的升華。理想的材料來源於現實,理想的可能性來源於現實,理想的動機也來源於現實。一句話,「理想只能是現實的某種反映。」三是理想高於現實,是現實的升華,但它並不脫離現實,與現實是相互統一,必然聯系的。理想是未來的現實,現實是理想的基礎。但理想畢竟不是現實。人們在理想中追求的東西,在現實中還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總是美好的,可是現實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醜陋的一面。理想與現實的這種差別,必然引起理想與現實的對立和沖突。如果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沖突超過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產生懷疑自己的力量,對理想發生動搖,陷入苦悶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條件下,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舊的理想實現了,又會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勵著人們。理想轉化為現實,現實產生理想的過程會循環往復,無終無止,由此,人類才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但理想轉化為現實是有條件的,是一個艱苦奮斗的實踐過程,需要人們全身心地去開拓進取。 解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現實理想向現實的轉變,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學性,要在正確認識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樹立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確認識社會,必須全面了解社會。既要了解社會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會發展的光明前途。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沖突,放棄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這樣做只能使人消極、平庸,不是一個有為青年的選擇。只有堅持遠大理想,通過變革現實,使現實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才是解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的正確辦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認識上的誤區 1.走出「渺茫論」的認識誤區 在認識社會政治理想問題上,「渺茫論」認為,共產主義沒有經過實踐檢驗,這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願望,是渺茫的幻想。這種錯誤認識的產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對共產主義的科學含義沒有把握准確。共產主義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指關於共產主義的科學理論和思想體系;二是指由共產主義科學理論所揭示的社會制度;三是指在共產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以建立共產主義制度為最高奮斗目標的現實運動,即共產主義實踐。共產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從產生到現在已有150 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國也有80多年的歷史。我們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是在共產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為最高目標的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第二,對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長期性、艱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確的認識,一遇到挫折便動搖、懷疑,失去信心。第三,僅從個人角度出發,認為自己「看不見,摸不著」,就懷疑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現實共產主義理想的社會制度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艱苦奮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認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可能性,放棄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 2.走出「懷疑論」的認識誤區 持有「懷疑論」觀點的人,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宣傳共產主義理想存在種種疑慮。毫無疑問,進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層次性,要考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狀況和人們的思想覺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來動員、團結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但是,這一切與宣傳共產主義理想並不矛盾。既然共產主義是科學真理,既然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就宣傳共產主義理想,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為什麼反倒不能宣傳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理想是在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產生在物質條件和生產力水平並不發達的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事實證明,理想的產生和傳播不僅可以高於一定階段的社會關系,高於一定階段的社會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於一定階段的大多數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認這種高於和超越,完全拘泥於現實,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就只能放棄共產主義理想的宣傳,人們也就失去了長遠的、根本的、明確的奮斗目標。鄧小平強調指出:「現在我們搞經濟改革,仍然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年輕一代尤其要懂得這一點。」 3.走出「實惠論」的認識誤區 在對待人生理想的態度上,「實惠論」認為發展市場經濟就是「一切向錢看」,講理想,解決不了現實問題,太空洞,還是講「實惠」好,說什麼「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實惠論」的錯誤,表現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棄或輕視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實用型理想人格;表現在職業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傾向嚴重,選擇職業時過分強調個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掙錢,又能輕松工作的職業;表現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戀拜金主義,只追求眼前的物質享樂,羨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費生活方式。這種「實惠論」在大學生中頗有市場,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對崇高社會理想的追求。必須指出,共產主義者絕非拋開物質利益空談理想,而是要為了人類享有更高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講眼前的「實惠」,忘記了對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麼國家和民族就沒有了希望。 (三)正確看待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由於現實生活的復雜性,人們在確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特別是青年大學生剛剛走上社會的時候,往往會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從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緒上的波動,對理想問題還存在著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現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因此,正確看待這種矛盾是很必要的。 1.走出「以理想來否定現實」的誤區 在社會生活中,當人們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時,是因為看不到二者的統一性,把二者對了立起來。其中一種傾向就是用理想來否定現實。有的人用理想的標准來衡量和要求現實,當發現現實並不符合理想的時候,就對現實大失所望,甚至極為不滿。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對社會現實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逃避或反對現實社會。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就告誡人們,「不要迷信,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裡一切都是好的。」「在我們的社會里,一定有好的東西,也有壞的東西,有好人,也有壞人,有先進的,也有落後的。正因為是這樣,我們才要進行改造,把壞的東西改造成為好的東西。」 毋庸諱言,我國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不少消極腐敗等丑惡現象,對此不能視而不見。但同時也要認識到,社會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由於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消極腐敗和其他丑惡的現象。但這些畢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麼能因為看到這些東西,而對社會主義社會不滿或失去信心呢?而且,這些消極腐敗和其他丑惡現象正是社會主義社會要努力克服的東西。應該同這些現象作斗爭,而不應逃避現實,更不應把對這些東西的怨憤發泄到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身上。一個真正有理想的人,應當辯證看待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做一個有理想的現實主義者。 2.走出「以現實來否定理想」的誤區 在把理想與現實對立起來的誤區中,還有一種偏向,就是用現實來否定理想。當他們發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時,不加分析地全盤認同當下的現實,對於現實中一些消極乃至丑惡的現象不憤怒、不鬥爭,甚至與之同流合污。有的學生在開始走向社會的時候,對社會上的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時間長了就不以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敗來,失去了自己的理想。還有的人由於看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而對理想失去信心和熱情,「告別理想」、「告別崇高」,熱衷於「實惠」,,陷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誤區,從思想方法上講,就是由於不能辯證地看待和處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理想與現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它們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它們是對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觀的,現實是客觀的;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來的,現實是當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們又是統一的。現實中孕育著理想,形成著理想,包含著理想實現的條件和因素。理想來源於現實,包含著現實的因素,並且將來會變成新的現實。因此,不僅要看到理想與現實矛盾沖突的一面,還要看到它們相一致的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關系,不會因為現實中遇到這一矛盾而產生偏頗的思想認識和態度。
❼ 印度街頭的「神力者」,為什麼能漂浮在半空中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千零一夜》中一個著名的童話故事——阿拉丁神燈,在故事中,只要獲得了阿拉丁神燈,可以召喚出里頭的燈神,燈神一旦被召喚,就會從壺里頭出來,漂浮在空中,接收你的願望。可童話終究是童話,現實是不存在的。
不過遊客看到後表示,這種其實就是一種騙人的招數,靠這種方式來賺錢不是讓人更加不思進取嗎?還不如去學一門真正的手藝活。但在小編看來,這種表演也算是一種街頭藝術吧,增加看客們的樂趣,能看個開心也就夠了。不知道大家對此現象又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留下你的看法!
❽ 印度的牛對人是什麼態度
朋友,你的問題是不是說反了:印度人對牛是什麼態度?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特別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歡。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擁有的牛達到3億多頭,人均擁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經濟上的作用並不大。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❾ 印度官員用什麼理由公開質疑達爾文進化論
印度近期不斷有政府官員冒出一些有關科學知識的謬論。據《印度斯坦時報》1月21日報道,印度一名政府高官日前參加一場活動時發表令人吃驚的言論稱,由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所提出的人類進化論「在科學上是錯誤的」,印度的小學及大學教學時,都需要對此做出相應更改。
據報道,1月20日,印度人力資源部國務部長薩蒂亞帕爾•辛格在參加一場活動時發言稱:「自從人在地球上被看到的那天起他就一直是人。包括我們祖先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說過他們看見猿變成了人。我們讀過的書或是前輩給我們講的故事也都沒有提到這一點。」
這位政府高官還要求印度的小學及大學老師教學時都應避免再傳授這個「在科學上是錯誤的」的知識。
不過,薩蒂亞帕爾•辛格的言論迅速引發科學界的口誅筆伐。科學界人士寫的一封信已經變為網上請願活動,該信中寫道:「我們強烈要求你立即收回你所發表的言論,並且澄清人力資源部部門於進化論教學的方針政策。」
無獨有偶,今年1月份印度拉賈斯坦邦教育部長瓦蘇德夫•德夫納尼也曾發表質疑科學歷史的言論。該官員稱,最先發現萬有引力的並不是英國科學家牛頓,而是一名印度數學家,而且這位印度科學家發現萬有引力的時間要比牛頓早一千多年。當時這番言論也曾在印度國內招致抨擊聲音。
說不定以後,新的科學會推翻舊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