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廁所,為何都是露天的有何隱情
印度之所以廁所都是露天的,其實也是因為生活所迫。印度的人口太多,而他們本國的衛生設施並不健全完善,簡單一句話就是說,印度太窮了,而且他們人口又多,政府無法顧及這么多人,建立廁所,就必須得建立化糞池,而建立化糞池,又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龐大的工程,就是得耗費很多錢,而印度的政府難以支出這么多的錢。也就象徵意義的建立一下,露天的廁所就算完事兒了。都無法保證他們基本的衛生設施。在2019年9月份所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印度的總理還專門對於本國的廁所問題向全世界做了詳細的闡述,他宣布在5年時間內將在印度建立起超過1億間廁所。但是是否能夠成功,這還是個問題。因為擋在他們面前的不僅是經濟的問題,還有宗教方面的問題,印度同時又是一個宗教大國,在他們的傳統宗教文化中認為這些排泄是污穢的,不能夠出現在家中。
Ⅱ 我去了兩次印度,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在印度上個廁所有多
一個朋友即將啟程前往印度旅行,走前她一直憂心忡忡,在微信上詳細咨詢了我關於住宿、交通和餐飲等信息,最後拋給我一個問題:你在印度旅行的時候,都去哪上廁所?
說起在印度上廁所,一把辛酸淚。
作為一名遊客,在一些長途汽車站或火車站及大城市的旅遊景點附近,可以找到有專人看管的收費公廁,給看門人遞上10到20盧比就可以進去方便了。屋內是單獨隔開的小間,全為蹲坑。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廁不用手紙,而是用水沖洗,所以一般廁所地面都會積滿了水。第一次去公廁的我,完全沒有經驗,穿著人字拖剛邁著大步走進去,就險些滑一跟頭。等我小心翼翼方便完,又小心翼翼用水裝滿旁邊的塑料小桶,倒進坑內,再打開門走出來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地上的臟水沒准兒就是人們沖廁所的時候濺出來的,想到這兒我感到有點惡心,趕緊提著褲子踮著腳尖跳了出去,旁邊的印度婦女對我怪異的舉止紛紛側目。
過了幾天,我坐著大巴到了一個小城鎮,下車後我四處尋覓廁所,只見專供男人使用的廁所——牆上貼有幾塊白色瓷磚,地上有幾個坑,再用水泥一抹一砌,把象徵著隱私的空間分隔開,就成了有印度特色的露天廁所了。男人們只要轉過身去就可以方便,完事兒之後神態自若的離開。
去年最火的印度電影之一,也是關於廁所問題的:《廁所,一個愛的故事》(IMDB7.5分),影片講述了一對印度男女青年,自由戀愛後步入甜蜜婚姻,新婚當晚,新娘賈耶發現丈夫家竟然沒有廁所。無法忍受戶外解手的她,向丈夫凱沙夫提出必須要有廁所,否則就離婚……
這個讓人聯想到異味且充滿魔幻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納利不堪忍受戶外如廁的折磨,婚後第四天從丈夫家逃走,聲稱如果沒有一個獨立廁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機構聞訊後,為她建了一個廁所,廁所啟用之日,她回到了家裡。
但是現實中,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和她一樣幸運,有慈善機構出手相助。在野外如廁的過程中,很多婦女遭到來自異性的騷擾和侵犯。在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兩名年齡在14歲和15歲的少女在野外如廁時遭到多人強奸致死,隨後,女孩們的屍體被強奸犯掛在一棵芒果樹上;警方也給出了具體數字,每天接到10起強奸案報案,60%的案件發生在女性外出如廁時。比哈爾邦一名警官說,當地400多起強奸案就發生在女性外出如廁時。如果受害人家中有獨立廁所,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
在遊客看不到的另一面,荒誕時刻上演著。
那麼在印度建個廁所真的就這么難嗎?是的,還真就這么難,原因有三:
首先,印度教對「潔凈」有著非常偏執的理念。
在印度,進寺廟必須脫鞋,進屋也必須拖鞋,因為鞋子踩滿了污穢,被視作不潔之物。而廁所一個裝著人類排泄物的地方,可要比鞋子臟上一百倍,這樣的地方印度教徒是不能允許出現在自己家裡的。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雖然早在1940年代已經明文廢除了,但是想從人們的心裡徹底根除卻沒那麼容易。在印度教徒們看來,打掃糞便是賤民的工作,一些高種姓的人們是絕對不會乾的,所以即使在家裡修了廁所,誰打掃、誰清理在我們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印度也成了大問題。
澳大利亞作家SarahMacdonald曾經在《神牛》一書中提到,由於種姓制度,她不得不僱傭兩個傭人,賤民傭人負責打掃廁所,高種姓傭人打掃房間和其他區域,且堅決不踏入廁所一步。
印度人對廁所毫不妥協的態度,更使得建造廁所難上加難。
其次,野外如廁是放鬆、社交的好機會。
在鄉村地區,人們其實是非常排斥去廁所的,男女去野外如廁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印度男人喜歡去野外方便,主要是因為節約自家用水;隨時呼吸新鮮空氣;趁著上廁所的機會可以和哥們兒廝混,順便逃避老媽的叨叨。
發生了女性在野外如廁被強奸的悲劇後,一些大打貞操牌的公共機構呼籲如果家裡修了廁所,那麼女性就不會被強奸了。但其實野外如廁對於女性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究其原因,印度的女性地位一直及其低下,在一些偏僻保守的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女性不允許聚集在村頭閑聊或者討論社會問題及交換觀點,而結伴去野外如廁就給了她們片刻的喘息和放鬆。
最後,莫迪的「廁所行動」面臨很多挑戰。
早在2014年10月,為了紀念甘地誕辰145周年,印度總理莫迪發起了「干凈印度行動」,這一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在印度農村建造1200萬個廁所,預算高達200億美元,2019年之前徹底消除隨地大小便的陋習。它的口號是:有廁所,上廁所,安心廁所。
但是這個目標能否實現仍很難說。從目前來看,這場轟轟烈烈的「建廁所」運動不僅進度嚴重滯後,而且很多隻是「面子工程」——地方政府為了顯示政績,盲目建造了很多沒有連上排污系統或化糞池的「偽」公廁,而根本不管廁所是否能夠實際使用。這樣的公廁通常導致排泄物堆積,骯臟不堪,成為瘧疾等一些傳染疾病的溫床。
另一個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很多廁所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便荒廢了,都是因為豆腐渣工程或者設計比例出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政府機構開設了建造培訓課程,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衛生系統的標准課程。
此外,修建廁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泥瓦匠,並不願意參與到課程培訓中,他們更願意通過實操或者學徒制學習,這也導致了修建的廁所質量層次不齊。
甚至在廁所建成之後,很多有著頑固思想的村民仍舊拒絕使用,這里有習慣原因,也有宗教因素,前期欠缺的宣傳工作也讓廁所能否最大化的使用打上了問號。
其實,不僅僅是戶外如廁,印度社會中的很多頑疾與惡習,都在短時間內難以根除。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說,這也表明了印度向現代文明靠攏中的困境,印度幾千年的傳統與文化是財富,但同時也是羈絆。
Ⅲ 印度一大「特色」——「露天廁所」你了解嗎
印度人覺著上露天廁所是一種享受,常常成群結隊地在野外找個地方隨便大小便,就像上學的時候,同學們課間總要一起去衛生間一樣,印度人也常常是“以大小便會友”。蹲成一排,不僅可以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還可以藉此機會彼此聊天,拉著便便聊著天,真是其樂無窮。這使得野外大小便一度成為他們喜歡的日常社交活動。
這是印度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在2019年9月份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印度總理莫迪還專門就廁所問題全世界做了詳細闡述。他曾經還在印度聖雄甘地誕辰150周年之際,宣布在五年的時間內建造超過一億間廁所的“宏偉計劃”。但是,外國專家毫不客氣地指出,以印度人以往的作風看來,這個計劃能夠如期執行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所謂的“清潔印度”運動,任重道遠。
Ⅳ 找不到化糞池位置怎麼清理化糞池! (找不到建築圖紙)
只有採取開挖的辦法,在衛生間周圍先找排水管,根據排水管的走向找化糞池
Ⅳ 化糞池裡的糞去哪裡了
化糞池裡面的糞便一般都是由城市的吸糞車拉走處理了,這些糞便是很好的有機肥,可以用來灌溉那些大棚里的農作物,有些蔬菜種植戶還特地去購買化糞池裡面的糞便。
另外,也可以通過厭氧降解的方法將糞便里的有機物轉變成可以燃燒的沼氣,在農村地區,很多農戶都將家裡的化糞池改造成沼氣,這樣就大大節省了天然氣的使用。其實大部分的糞便都是通過特殊處理的方式轉變成污水,排放到自然水體中去了。
化糞池(huàfènchí)是處理糞便並加以過濾沉澱的設備。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糞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時間水解。化糞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澱,及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築物。
Ⅵ 印度下水管清道夫,他們做著怎樣的工作
世界上的勞動工種千千萬,但並不是每一項都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印度的一份工作。這份工作需要人們打開污水蓋、或者路邊的井蓋,爬入臭氣熏天的下水道中,徒手打撈出穢物,達到清理的目的。
也許它說不上有多奇葩,但是這份工作仍然存在印度社會,甚至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孟買都還有,這才是最讓人大開眼界的地方。這些親自下管道內打撈污物的人們,被人們稱為"下水管清道夫",也有人蔑稱他們為"撈屎佬",他們做的是最臟最累的活,一天工資最高卻只有32元。
這里多提一句,印度的"撈屎人"多為男性,至於那些處在種姓制度最底層的女性,則多為旱廁的清道夫。雖然印度整體的城市化水平不高,但是以他們大城市的發達程度來說,用機器取代人工撈屎其實並不是問題。換句話說,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而是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所以解決的進展非常緩慢。
Ⅶ 化糞池該建在哪裡
1,化糞池必須建在室外吸糞便的渣的那種專用大車可以到達的地方。
2,距離便所排污管道口,不能太遠。(越遠則化糞池就要埋得越深,其排水口也就越深,施工難度也就越大。)
3,劃好用地紅線的,只要從紅線處垂直往下挖,就沒有違規。
Ⅷ 首都街頭還是露天的廁所,在印度修個廁所究竟有多難
印度總理莫迪在2014年就發出豪言壯語,要在5年內解決印度人民“拉撒”問題,他的目標是:讓99%的農村民眾實現“廁所自由”,讓露天如廁的現象在印度成為歷史。
不知道是不是理解偏差,有一中國小伙在印度“體驗生活”,就在印度首都馬德里的古城區,想要找地“方便”一下,好不容易“尋著味”找到一個公共廁所,卻發現,這個廁所沒有門?!
莫迪是位“鐵拳”總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確實改變了不少現狀。但是他高估了印度人民的整體素質,就好比他們想要蘋果,卻硬塞給他們一堆梨,最後也是堆在角落爛掉了,而這事的根源是什麼呢,解決這個問題的要點是什麼呢?你我都懂的,他莫迪也懂的,只不過實在做不到罷了。
很多人說,印度這輩子是不想去的,白給錢也是不想去的,但是碰到印度的事,總還是忍不住想要看一眼,不管是真的“奇葩”還是被“妖魔化”,都挺有感覺的,畢竟印度一直說德里很快能超過上海呢!
Ⅸ 化糞池多半用在什麼地方
很多朋友都在問,自己房子建化糞池,排污要怎麼弄比較好?如果像農村過去弄一個臭烘烘的糞坑肯定是不行的,新建的房子弄一個糞坑誰都會不舒服,排水管要設計好,要合理方便,那麼農村化糞池挖在房子什麼位置比較合適呢?
沼氣池經壓氧發酵,可以產生一部分沼氣,用它變成燃氣我們可以做飯燒水,化糞池可以建到院子里,然後再用管連接屋內馬桶,化糞池一般建三格,化了後出來的已是污水,再做個小沙井,可以和平時生活污水一起排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水跟廁所污水最好分開排放,因為洗澡水量一般比較大,很容易造成化糞池溢滿,或者導致化糞池內的污水還沒來得及完全發酵降解直接外排,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