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哪些領先中國的軍事技術

印度哪些領先中國的軍事技術

發布時間:2022-05-13 15:56:57

㈠ 印度在哪些方面勝過中國

從兵力現狀來說,印度絕不亞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分兵種來看的話,其海軍力量特別突出。印度一直懷有成為印度洋霸主的雄心,在印度洋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即將擁有多於一艘航空母艦的國家。
陸軍是其主力,在其130萬軍隊中,90萬是陸軍,在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在駐扎人數和兵器總量上都擁有戰術優勢,且可以迅速從平時狀態調整為戰時狀態。
空軍方面,印度購買了世界各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實力上除了美軍以外並不亞於其他國家。
但印度也有一些劣勢。第一,其國防基礎工業能力一般。武器進口的多,但消化整合能力不強。其武器國產化率不但低於中國,也遠遠低於美、俄、英、法等大部分主要軍事強國。這意味著,其戰時的可持續作戰能力不高。
最為重要的一點:印度目前是一個趕超型的國家,立志要做印度洋上的霸主,其最大的戰略假想敵就是巴基斯坦和中國,應對這兩個國家可以傾盡全力。但對中國來說,首要戰略重點肯定不是印度,在這一點上,中國和印度並不對等,中國只能用自己的一部分力量來應對所謂的印度威脅,在進行戰略評估時必需將中國的戰略總體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扣除」,才能和印度進行有意義的比較。拿中國的全部國防潛力和印度的全部國防潛力直接比較,對中國和印度都是不公平的。

㈡ 中印軍事實力對比(海陸空全方面分析)

印軍陸軍除了山地師有一定戰鬥力,完全不是中國的陸軍的對手,但印度境內水網密布,雨季來臨後降雨量跟中國南方的降雨量完全不是同一級別,一方面如果中國與印度交手,我們可以打氣象戰,但另一方面也為後勤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深入印度境內作戰,如果曠日持久,全軍覆沒的幾率超過一半,印度海軍韜光養晦,在印度洋的實力僅次於美國,中國沒有航母,即使有,短期內也無法跟印軍在印度洋抗衡,空軍方面,印軍與俄羅斯合作開發5代(西方說的4代)戰機,而且可能從美國購入戰機,基本跟中國相差無幾,但其配套性差,依賴進口方面比中國更甚,中國和美國的軍事上的角逐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交方面,俄羅斯由於地緣原因,只要美國不退出歐亞,而且其本身實力不超過中國,中俄就能精誠合作,而日本則是非常務實的,誰強大他就靠誰,所以只要又拉又打,尚可控制,印度是最難揣摩的國家之一,一方面,他有大國野心,另一方面,他很自卑;一方面,他是21世紀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另一方面其有復雜的國內問題。甚至某種意義上說,未來不是中國的就是印度的,中美兩敗俱傷,俄羅斯和印度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我們和美國的斗爭陷入焦灼狀態,這時候印度採取3種措施,1 坐觀成敗,無疑這對我們不利,我們最終為印度火中取栗 2 印度幫助美國暴我們的菊花,中國腹背受敵,步德國的後塵 3 印度幫助我們一起瓦解美國的霸權主義 ,也就說第三種情況對我們有利,但問題是印度被英國長期殖民,對外國普遍有懷疑抵觸的心理,怕被傷害,怕被出賣,屬於悶騷類的國家,其在維護主權上的意志是極其頑強的,他會想,我幫你中國幹掉了美國之後,你會不會轉手收拾我呢,所以他會猶豫不決,他會跟中國和美國同時保持距離,這樣一來,中國崛起就面臨一個不可預測的因素,就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3年前的想法是,先經營好中西亞,取信於伊斯蘭國家,然後聲東擊西,假意收復藏南,真實中亞借道巴基斯坦,攻擊印度,對巴基斯坦就說幫助其收復克什米爾南部,然後,實際上花3年的時間完全肢解印度,初期快速拿下新德里後,在新德里東北殲滅其之前部署在東北的主力部隊,通過毛主席式的公社化運動解決佔領區的各種以教派沖突為代表的社會問題,根據不同邦的風俗讓他們自治,各邦發行新幣,通過金融戰,經濟戰瓦解剩餘地區的力量,兵鋒推進到加爾各答和孟買後撤軍,效法諸葛亮七擒七縱將政權還給印度政府,將其軍隊中1/5的精銳部隊編入人類安全委員會直屬,剩餘的軍隊歸印度最高軍事機關指揮,原則上服從南亞都護府和人類安全委員會統轄,這樣,政權在原先的印度政治集團手裡,地方政府一部分是改造過的,一部分是原先的,軍權實現了分而治之,南亞就可以得以持久的安定,推之到世界,就可以得到世界持久的和平。但這個計劃從最初在我腦袋形成之初,我就一直很不安,第一是風險性問題 第二是,可行性問題(這個計劃要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施行,首先就要考慮美國和俄羅斯的問題。一方面美國必須已經退出亞洲,另一方面俄羅斯要麼很虛弱,要麼被擊敗,要麼和中國同心同德,第三是會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如果是持久戰,輔以經濟戰,其間要在印度大規模的堅壁清野,會造成大規模的平民傷亡,我於心不忍,所以這個方略我覺得不可行,對於印度,還是走軟實力路線好,他不信任別國,我們就給他們交心,讓他們信任,他缺乏安全感,我們就給他安全感,一旦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就再也分不開了,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軍事准備要做,我覺得可以再廣西境內專業訓練一支針對印度地形補給和作戰的部隊,順便可以震懾越南,省得他跟美國卿卿我我

印度哪些方面領先中國

印度在葯品研發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還有軟體領技術行業也是處於領先的,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軟體工程師都是印度人,印度的電影業也在世界上也是領先排名的。

印度電影,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印度孟買的寶萊塢如今已風靡全球。

印度火星探索,印度是第一個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而中國搭俄羅斯火箭升空的火星探測器因火箭墜毀而損壞後,就基本上把注意力放在深度的探月上了,所以印度在火星探索上領先於中國。


(3)印度哪些領先中國的軍事技術擴展閱讀: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

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㈣ 印度真的無法超越我們別再被騙了!這幾項技術已領先中國,哪幾項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我國和印度都在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列,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同時還是當今世界上人口基數最大的兩個國家。我國盛行一時的佛教就來自於印度,歷經數年的演變同化發展成了今天的樣子。而且這些年以來,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飛速增長,與中國不相上下。完全可以說,從某一程度上來講,中印兩國具有很多相似點。長久以來,印度都將中國當成對比和超越的國家,而西方媒體也會時不時刊載「印度超越中國」的言論。但是在一眾國人的認知中,印度始終都是一個集合了臟亂差的國家,而整個印度的經濟水平與我國的城鄉結合部有異曲同工之妙。

㈤ 印度哪些方面強於中國

第一點是雄心,古人雲非志無以成學,印度不遺餘力的希望控制印度洋以及像東發展,毫不掩飾其稱霸南亞的決心;
第二點是兵員,印度的人口結構更能支持持續長期的戰爭;
第三點是軍事投入,印度花大價錢將其軍隊武裝到牙齒,其真正的軍事實力絕不止我們在網路上看到那些翻跟斗的文藝兵能夠概況的;
第四點是地緣,印度比中國的戰略環境要好的多,進可掌控「世界島」的中央,退可聯合日俄以自守;
第五點是地理,其國土平坦,補給迅速,北方有喜馬拉雅山系為天然屏障,南方德干高原與恆河平原自成天府,其雨季降水量非常大,物種豐富,氣候濕熱,利於本土防禦而不利於進攻;第六點是其政治傳承穩定,除了少部分共產主義勢力和伊斯蘭勢力,其政治基本傳承聖雄甘地一脈,長期穩定;
第七點是經濟發展迅速,可以預見的是印度將來的經濟規模與中國不相上下;
第八點是人才,印度65年來,循序漸進的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教育制度,印度人才遍布全球,在軟體服務業等行業具有相當優勢;
第九點是外交,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出於制衡中國的考慮尤為扶持印度,且印度周圍,錫金以被滅,不丹、尼泊爾、緬甸、東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過與印度基本沒有嚴重的利害沖突;
第十點是價值體系,中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而印度印度斯坦人雖然只佔四分之一強,但其國民多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民族凝聚力強於中國

㈥ 中國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

中國軍事實力比印度強。

中國擁有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軍事科技在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並且有很多創新,擁有較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和武器整和仿製吸收能力。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領先歐洲。軍隊再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正邁向外層空間 。

中國是世界少有的幾個能夠單獨設計製造飛機和坦克的國家,單憑這一點中國的戰爭潛力就是無窮的 因為戰爭打起來如果你的武器飛機都是從外國進口的而本國不能獨立製造,那樣的情況將是很悲慘的。二戰中為什麼蘇聯的坦克越打越多,美國的航母越打越多,其超強的戰爭潛力根本不是德國和日本所能比擬的 。

優勢:幅員遼闊的國土,讓我們有能力和有信心不懼怕任何國家的任何打擊 ;

「有限的核力量」 能夠有效喝阻「核訛詐「;

5000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們再與外敵抗爭中有更加深厚的底氣 ;

超強的戰爭承受力無與倫比 (為祖國統一為人民犧牲,為打敗侵略者犧牲舉國認同);

「人民解放軍」是老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 ;

而我們更加不能忽略的是現在的政府不是媚外割地的「滿清政府」不是親美賣國的「國民政府」是一個說話算數,威嚴的有影響力的大國政府!一個敢於為了國家統一不怕任何犧牲的政府 。

劣勢:海軍 ,空軍的劣勢再短期內無法徹底改變;

軍隊長期沒有現代化作戰的經驗, 能否打贏一場高科技戰爭有待實戰檢驗;

印度地大人口多,可其戰爭潛力卻很差,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系統,多數都依賴進口。打一個克什米爾戰爭,竟然要從外國緊急進口炮彈!其軍工產業可見一般,但畢竟印度戰略縱深大,任何一個大國想一下子吃掉印度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其短期的軍力在南亞地區仍可稱雄 ;

並且再對陣小國上絕對不處下風 但要對陣「大國」實力稍遜 ;

但其政府對軍事的熱衷和投資是一些國家所無法比的 。

優勢:1;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地大物博 人口眾多 3;印度民眾的戰爭承受力強(可能與其宗教有關)4;優越的地理位置。

劣勢:1,武器多為進口 沒有自己成熟的軍工業 2;其獨特「民主體制」對於一些決策性的東西總是猶豫不決 。

中國的軍事實力強

㈦ 中印軍事實力全面對比

你是想知道如果中印打仗誰能贏嗎?(1)中印都有核武器,但用到的可能性很小。(2)中印海軍對比:印度雖然有航母,但是二手貨,壞了還不知道他怎麼辦。中國的攻擊型核潛艇配上海面軍艦完全可解決。(3)陸軍方面:全世界都知道中國陸軍牛。(4)空軍方面:中國和印度的主戰飛機都是來自俄羅斯,但中國可以自行研製,未來中國的飛機中國應該可以自己解決,不在靠外國。但印度在近10年還要靠外國。除非他們的間諜盜到哪個國家的軍事秘密。所以說空軍中國應該勝過印度。(5)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底牌,而且現在中國最主要的是經濟建設,錢有了,武器自然就上來了。 。。。。。。我接觸軍事時間不長,說的不好,別見怪。呵呵。

㈧ 介紹一下中印軍事實力對比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1800架飛機,除了80架老掉牙的HPT-32"風神"教練機外,沒有一種是自己搞出來的。在其800架一線戰機中,全部是進口。中國和印度是同一時間獲的米格-21的,到如今中國在米格-21基礎上改制的殲-7系列不僅供自己使用,還大量出口400架之多。而印度連提升米-21的性能都要靠俄國人來幫助。 平心而論中國的殲8-系列或FBC-1與西方同類比起的確不夠優良,但就這印度也搞不出來。那個自製的"風神"還是在30年前造出來的,之後就沒搞出什麼東西了。大肆吹噓的LCA首架原形機95年就出廠了,到98年中國的殲10完成首飛他還沒上天。LCA還沒搞完,現在又提出了所謂的MCA計劃,什麼隱型,無尾隨控布局好像挺先進的,結果在印度航空工作的以色列專家表示,所謂到2025年保持領先技術優勢的LCA比殲10差了一個檔次,最多與專用出口的FC-1相當。如今中國都搞出了兩款隱身戰機J20 J31.而印度連自己的三代還沒有搞好。實在是可悲。 對海軍來說,雖說印度海軍引進了兩艘航母,其它艦艇也不少,可印度的造船業卻不爭氣,到如今中國已是繼日本,韓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且大有超越前者之勢。連德國人不敢造的高科技船,也把定單交到中國人手上。 中國已經研製出了自己的神盾艦。3號艦已經入列服役,150艦,4 5 6 7 8 號艦已經在建。9號艦分段已經到位。專業人士認為7 8 9號艦應為最新的052D型驅逐艦,7 8 9號艦目前已全部曝光,會裝備國產最新通用型垂直發射系統。排水量應在9500噸左右,裝有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中國產航母臨近服役而印度還跟在俄羅斯屁股後學習呢。陸軍武器方面,中國自70年代以來就大量出口了各種常規武器,而印度至今仍需進口。中國研製的85式坦克早已出口巴基斯坦,最新的90式在不久後也將裝備巴基斯坦陸軍。而印度自製的"阿瓊"式坦克發展了20多年至今仍是問題多多,成了國際社會的一個笑柄。 在航太領域,印度的"烈火"導彈運載力只有中國DF-5型的1/5,最新型的DF-31/41要比"烈火"先進10到15年以上。中國即將發射宇宙飛船而印度這一領域尚未起步。印度海軍計劃在2007年獲得自製的第一艘核子潛艇,而到了2010年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才下水,而且只是個空殼子。而中國自製的第二代攻擊核潛艇093型早已服役,094也在加緊建造之中。該潛艇採用的高溫冷核反應技術是當代最先進的核動力系統,就連美俄也是剛剛掌握這一技術。 冷戰時期為了拉攏印度對付中美的戰略目的,前蘇聯給予印度大量的軍事援助,使的印度在短時間內裝備了俄制的先進武器。但冷戰結束後,俄國人說什麼也經不起這樣的窮大方了,俄國軍火商也不願做賠本生意了。既然是市場經濟了,就得按市場行情來辦。新德里一看俄國人的賬單就傻了眼。有一陣子飛機上不了天,坦克開不起來,軍艦出不了港口,因為沒有零部件。其實這也是老天給印度一個反思的機會,以便走上發展經濟的正路,但印度不但不知悔改,還變本加厲,仍了幾顆核子武器來撐門面,同時又給俄國人下了上百億美圓的定單。可以想像這對印度這個發展中國家是個多大的負擔。 印度人自認為他對俄只武器有優先購買權,某些不知內情的軍事專家也跟著瞎起鬨。其實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有人買他的東西就已阿彌陀佛了。

㈨ 中國與印度的各方面比較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說實話印度這些年發展很快,尤其是軍事方面。但是我認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1.當前中印兩國經濟不存在過多沖突。中國經濟製造業較強,而印度經濟軟體和金融較強。根據馬克思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系、也包括政治基礎),軍事是政治斗爭的延續」,中印兩國目前不存在太激烈的對立;

2.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國家主要矛盾都是人民內部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間的矛盾,說白了就是人民要先解決好衣食住行的問題(.印度人貧富差距世界第一,同一座城市,有人擁有直升機機坪。有人餓死,是地地道道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目前世界的主題是「和平」、「發展」,而且各國都想搭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快車發展自己的經濟,而不希望被戰爭托住發展腳步。在這一點上,中印兩國是相通的;

3.現代戰爭比拼的是綜合國力。印度的GDP是中國的1/3,而軍費開支是中國的幾倍,長此以往,印度沒准會像蘇聯一樣倒在自己的槍口下。

4.雖然印度和美國、韓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關系良好,但是和美國、韓國、日本加強關系的目的是牽制中國,想方設法讓對方為自己火中取栗,可以說他們是同床異夢。至於俄羅斯就更有意思了,印俄雙方是戰略夥伴關系,但中印也是戰略夥伴關系,如果中印之間出現不愉快,俄羅斯只能保持中立。一旦中印開戰,作為印度宿敵的巴基斯坦一定會在印度後院放火,一個巴基斯坦印度都難以搞定,再加上中國,那就……

5.中印兩國都是有核國家,雙方雖然會相互防範,但雙方不會發生大規模戰爭,最多隻是邊境沖突,這就要看常規力量了,一般認為,中國常規力量強於印度;

6. 雖然目前中印邊界印度佔中國很多領土,但是制高點都在中國手上。一旦開戰,印軍將失去地利;

7.中國青藏鐵路的修建,讓內地與西藏的運輸大大加強,一旦開戰,中國將大量向西藏方向集結兵力、運輸物資,這對我軍作戰十分有利(由於青藏高原的高原效應明顯,在西藏養一個士兵是內地費用的五倍);

8.由於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中國在西藏部署的戰術武器對於印度來說就是戰略武器,只此一項就能抵消印度工業十年的艱辛努力。(中國在西藏部署的火箭炮、中程導彈能輕易打到距中國邊境500公里的印首都新德里,新疆的su30一個俯沖就能到達新德里)。;

9.由於當年對印反擊戰把印度打疼了,所以印度懷恨在心,就像我們對日本耿耿於懷一樣。印度與中國攀比的心理非常嚴重,但是印度工業水平不高、辦事拖沓世界第一(阿瓊坦克研製了30年,還沒有量產就要淘汰了),我認為這樣一直下去,吃虧的是印度。

㈩ 比較一下中國與印度綜合實力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閱讀全文

與印度哪些領先中國的軍事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