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怎麼也敢在中國頭上拉屎,扣留中國貨船
咱中國是大國已一人好和平為主。印度得寸進尺。中國也不是好惹的。
⑵ 獐子島益豐公司的船為何被印度尼西亞扣押不放,所有的船員也留在印尼
漁船被扣押的常見原因是超區捕撈
水產也是重要的資源
超區就是違法的
⑶ 印度為什麼扣押中國貨船的最新相關信息
根本原因是浙江那個中國公司(船東公司)是個垃圾公司.這個公司擁有那艘貨船.公司資不抵債,破產注銷了,股東跑了,拖欠全世界海港港口停泊費,甚至船員工資都拖欠了5個月!
被他們拖欠港口停泊費的港務管理局(肯定不止一家/一個國家),獲悉此貨輪駛往印度,就起訴到印度海事法院,要求扣押貨輪.印度人收到訴狀,待貨輪正常卸貨之後,在錨泊地,進行了扣押.這種扣押是海事法院的正常行為,屬於國際海事慣例.接下來的流程,就是要拍賣船舶,然後償付債務.
由於中國船東公司是個老賴,拖欠很多債務,所以港口保障服務,肯定拒絕給他們提供垃圾回收,淡水供應,給養補充等等港口服務,那不是明擺著往水裡扔錢嗎?
按照國際海事慣例,中國船員不能棄船.一旦棄船,就變成了無人漂浮物,就是個大的鐵殼垃圾,印度人只能拉走賣廢鐵賣垃圾.何況,船員們被拖欠了5個月工資,過年都是在船上過的!
這件事最恨人的就是資本家!那些黑心的中國公司股東把公司解散了,跑了,沒有人出頭負責貨輪的拍賣事宜.造成只能按部就班,走印度的法律程序.而印度的法律程序在被告方缺席的情況下,又十分漫長!
時間很漫長,但是別忘了,貨輪現在正停泊在印度海港的錨泊地,本身每天都在發生著"錨泊費"!每天一萬美元.如果中國公司無人出頭,光是這每天一萬美元的錨泊費,就會吃掉所有賣船的錢!
我從中得到的教訓:1.做人,做個男人,一定要有擔當!不要做縮頭烏龜!
2.找工作,一定要找個好公司,好老闆,好僱主,好的船公司......
⑷ 印度扣押中國貨船有結果了嗎這么長時間了沒有任何消息到底怎麼了
印度的實力增長較快,但和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2、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3、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4、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5、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⑸ 印度扣中國船怎麼中國就沒治了
不是,這次是在印度港口扣押的
和昔日銀河號不同
按照國際公法,懸掛一國國旗的商船視為該國領土,在公海上不得隨意扣押
但駛入一國港口後,所在國有管轄權。印度是依據這條的
船早就放行了,從船公司網站信息上看,早就在巴基斯坦卸貨了
⑹ 印度支持韓國還是朝鮮就目前的東北亞安全問題而言、主要圍繞「天安艦事件」
印度誰都不支持的,在亞洲,有典型的2個代表,就是韓國和朝鮮,各自代表著一個實力,一個是美國圍繞的資本主義國家,朝鮮是以中國,俄羅斯,偏激的說也可以說是巴其斯坦,伊朗等國吧,而印度是跟中國敵對的,而且目前跟俄羅斯合作的項目特別多,針對中國。顯然不會支持朝鮮,更不會是韓國,因為中國,俄羅斯,朝鮮這三個地方很敏感,朝鮮得了便宜。印度支持誰,都會惹到誰,支持了朝鮮那就跟中國站在一起,抵抗美國,要是跟韓國合作,又得罪了中國,又得罪了自己合作夥伴俄羅斯。顯然,對於天案件時間,保持中立吧。哪怕嘴上說說,印度也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⑺ 為什麼中國官方一直對印度扣船事件保持沉默
答:因為目前中國還不想引發戰爭。
⑻ 印抓扣中國籍船隻,外交部:希望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對於中國國際局面你會關心么
肯定關心!!其實並不只印度會扣押中國船隻,韓國、菲律賓、越南也經常會扣押中國的船隻,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國內的人都會說我們外交部只會抗議而不採取實際行動,其實我們如果登陸國外網站看一下、就知道中國雖然表面上面都是採用官方語態,但是暗地裡往往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應對,比如說針對這些漁船扣押的情況,我們多漁政船等執法船會頻繁的出海,保護我漁民安全,而且遇到對抗的時候往往都是霸道回應,不過這些在國內其實都是很少報道的。
⑼ 江蘇貨輪在印度被扣押月余是怎麼回事
據江蘇新聞廣播消息,最近,江蘇一艘叫做「聯合女神號」的萬噸貨輪在印度被扣押,該船船長強調,他們是公司經濟糾紛的無辜受害者。他聽說,「聯合女神號」是因為船東方——南京遠浩船務公司的其它船隻拖欠了國外油商的加油款,導致「聯合女神號」受到牽連,被印度孟買高等法院扣押。而就在被扣押的2016年12月,船東公司宣布破產。現在船上23名人員不但回不了家,還被拖欠了5個月共計150萬元的工資。
⑽ 印度扣押中國貨輪想干什麼是不是瘋了,難道我們的國家就不能扣押印度的船嗎
你傻啊。
中國做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