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唐朝時印度怎麼樣

唐朝時印度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14 18:17:32

❶ 誰能告訴我唐朝時期印度的經濟狀況

不可能,當時印度處於分裂時期,列國紛爭,國家混亂,經濟蕭條,歷史書上說印度的貿易額佔世界的22%,中國佔36%

❷ 唐朝文化給印度帶來哪些影響

本來印度一開始是不接受唐朝的,他們看不起其他國家。但是後來唐太宗時唐朝使節訪問印度被扣留,使節逃走又被追殺,所以激起了邊兵的不滿,所以唐朝總兵李將軍率松州五千精銳,加上吐蕃的三千援軍,對印度宣戰,這支由八千人組成的軍隊勢如破竹,擊敗了印度號稱的百萬大軍,直搗天竺國(即印度)都城,天竺皇帝又驚又怕,於是開城投降,但唐朝沒有責怪他,而是為他封了王,之後就撤軍了。此後,印度知道了唐朝的強大,於是開始不停的派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先進文化,唐朝的思想文化和先進技術也就都傳到了印度。但是由於後來唐朝動亂,吐蕃又洗劫了印度,印度本身也是古國,已經有自己的文化,所以唐朝的文化在還沒有對印度造成很大影響時就在印度消失了,但是唐朝先進的技術和一些民族工藝卻在印度不斷的流傳發展,對印度有不小的影響。

❸ 唐朝與印度的關系如何

中印交往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唐時統稱為天竺。唐初,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戒日王)征服了天竺五部,以後就不時遣使來通好,唐太宗也一再派出使者報聘。當時兩國的貿易往來極為頻繁。孟加拉、印度半島東西兩岸,經常有中國商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經常到廣州、泉州來貿易。唐朝輸往印度的商品有麝香、絲織品、瓷器及銅錢等。從印度輸入的物品有寶石、珍珠、棉布、胡椒等。 長期的友好往來促進了中印的文化發展。在文學方面,由於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國產生了與佛教有密切關系的變文。在藝術方面,敦煌、雲岡、麥積山以及洛陽龍門石窟的壁畫和雕塑,都保留著印度北部犍陀羅藝術風格的影響。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天文、歷法、醫學、音韻學、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也陸續傳入,對中國產生較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在7世紀末葉,中國的紙經中亞傳到了印度,以後又經尼泊爾傳去了造紙術。從此,印度結束了用白樺樹皮和貝葉寫字的時代。 高僧玄奘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兩國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的高僧玄奘和義凈。 玄奘姓陳,河南緱氏(河南偃師縣南)人。627年,他從長安啟程去天竺游學。途經今天的新疆及中亞各國,飽經風霜,歷盡艱險,最後到達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他游學十九年,走遍了五天竺各地。 645年(貞觀十九年),玄奘結束了歷時十九年、跋涉五萬余里的偉大行程,回到長安,帶回了梵文佛經六百五十七部。他在長安慈恩寺專心譯經,二十年間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這些佛經後來在印度大部分失傳,中文譯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學、科學的重要文獻。在印度留學時,玄奘把秦王破陣樂介紹到了印度。回國後,他又把老子《道德經》譯成梵文,送往印度。此外,玄奘還將這次所經歷的各地區的風土、人情、物產、信仰和歷史傳說等等,撰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成為研究中古時期中亞、印度半島等國的歷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寶貴資料。

❹ 吐蕃耗時兩百餘年侵擾大唐而不勝,為何不轉戰去攻打較弱的印度

其實吐魯番應該是在唐朝時比較有名的西夏國。而西夏國位於西北地區,對於在我國東南地區的印度很難進行入侵!

吐魯番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其實有一點是真的,那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沒有一個有力的經濟水平的條件下,很難發展軍事和政治,而軍事是完全依賴於政治的,所以政治不強盛也無法進行侵略,吐魯番之所以侵擾我們的大堂,主要是吐魯番就在大堂的旁邊,而吐魯番不侵擾印度,主要是它沒有足夠的戰線長度和它足夠的經濟基礎!

❺ 唐朝文化對印度影響

唐朝(618年—907年[1]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國公認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是第一個未修建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范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征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在詩、書、畫各方面涌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時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1、在行政上最開始有了省的概念。

2、促進了周邊民族、國家的融合。

3、有唐詩流傳後世。

❻ 唐朝時 中國也和印度打過嗎

個人認為印度只是存在的一個「印度風俗」不存在一個「印度文明」。印度從古至今,一直被外族統治或者分裂,就連印度人引以為傲的阿育王朝也沒統一印度全境。印度真正出現國家概念是在20世紀,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成立國家的。我們所說的文明是建立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基礎上,對於一個連統一國家都沒出現過的地區風俗能叫文明嗎?也正是由於長期的外族統治和近代的殖民統治,連自己的語種都成為英語的國家能繁榮嗎?宗教信仰,土地爭端,民族沖突,印度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恐怖分子的集中營,這樣連國家都不安定前途真是令人擔憂。
唐朝時期的印度同樣處於分裂和被外族統治的情況下,當時支配印度地區的最大勢力應該是阿拉伯人,唐朝與阿拉伯也就是大食曾經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區交戰過。

❼ 唐朝對印度的戰爭堪稱傳奇卻為何不被重視

其實說是唐朝滅了印度並不準確。其實唐朝並沒有針對印度的國家戰爭行為。所說的滅了印度完全可以說是一次個人行為。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朝的強盛和對周邊國家的震懾力。

這裡面其實是一個關於唐朝時期一個猛人王玄策的故事。所謂的「一人滅一國」正是這個故事的主體部分。而且彼時的印度也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一個四分五裂的狀態。

關於王玄策滅印度的故事,網上流傳著很多的版本,故事內容大同小異。我只簡單地說一下這個過程。

這個失誤直接導致了吐蕃的坐大。其後唐朝喪失西域的大片領土跟吐蕃的坐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這一切,王玄策是看不到了。

總得來說,還是王玄策的官階太低,以這樣一個低級官吏出使印度,他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李世民的戰略意圖。這也是李世民最大的失誤。

歷史沒有假如。不過即便是如此,在一定時間內,王玄策攻滅印度的輝煌戰績給吐蕃帶來的震撼,還是讓吐蕃人對大唐心生畏懼,直到安史之亂後,才敢向西域擴張,並吞滅了大唐在西域的領土。

我是凌風說事。了解更多國際歷史知識,歡迎關注我。

❽ 中印第一戰:看我大唐如何以一人之力吊列印度

大家都知道1962年,中印兩國爆發過一場戰爭,最終以中國的大勝收場。

其實,在千年之前的大唐,中印之間就曾有過一場「火星撞地球」般的激烈對抗,此一戰差點讓天竺從地球上除名

那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大唐帝國國力強盛,周圍的國家爭相遣使出使長安。

印度北部有個國家叫做天竺國,國王戒日王也不甘人後,在貞觀十五年派手下訪問唐朝。

作為回禮,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命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為副使,聯袂出使天竺國。

至於曾經資助過戒日王的東天竺,王玄策也絲毫不客氣,滅一國是滅,滅兩國也是滅,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東天竺一起結果得了

這可把東天竺的屍鳩摩嚇得半死,趕緊送來了牛馬萬頭、金銀財寶無數,並向王玄策獻上降書,才倖免於難

其他的印度邦國見狀,紛紛向王玄策請降,願意歸附大唐帝國。

找回場子後,王玄策才帶著阿羅那順及其老婆孩子等一干俘虜返回長安,獻俘於闕下。

此一役,王玄策「單槍匹馬」平天竺,壓服印度諸國,揚威異域,彰顯大唐雄風。

遙想王玄策當年的風采,我輩神往。

❾ 印度曾經真的是唐朝的宗主國嗎

首先,我們要清楚「宗主國」是什麼意思,宗主國是指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統治,可以在其附屬國進行政權統治,這么說大家對於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雖然後面經歷了「安史之亂」導致國家衰弱,但這也僅限於唐朝內部,和印度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所以印度不可能是唐朝的宗主國。

玄奘西天取經,不僅是個人信仰也是傳播兩國文化,為唐朝和印度建立一種良好的外交關系,後來唐朝就和印度開始文化交流,印度學習了中國的種植和瓷器,中國學習了印度的佛教文化。

❿ 唐朝時期阿拉伯帝國侵略統治古印度沒

沒有。阿拉伯人統治印度是中國宋朝至明朝時期。笈多帝國在中亞白匈奴人的入侵下逐漸解體,中國唐朝時期的印度處於四分五裂的時期,只有戒日王曾建立短暫的霸權。

閱讀全文

與唐朝時印度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可以看印尼電影 瀏覽:801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錢 瀏覽:104
印尼ice是在哪裡 瀏覽:442
印度最貴的魚叫忘什麼魚 瀏覽:326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49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2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1
如何注冊中國外交部郵件 瀏覽:57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5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