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的智商真的很低么
印度人都是一般都是勤勞勇敢類型的吧,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怎麼能說智商低呢?智商低經歷上千年,還不早就絕種了!
㈡ 有時候我會罵國內的一些人智商低,我看了印度人之後,我猛然發現他們的智商是負數!!
居然覺得印度人智商負數,看問題太片面了吧,隨便舉個例子,美國矽谷技術人員中印度人比例比中國人要高
㈢ 誰知道印度人的智商真的很低嗎
哪個國家都有高智商的和低智商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個國家,印度種姓制度導致經濟發展不好,下層人太多接受不了好的教育,導致智商低,不過大學生都還是高智商的。
㈣ 印度人的智商真的很低嗎
哪個國家都有高智商的和低智商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個國家,印度種姓制度導致經濟發展不好,下層人太多接受不了好的教育,導致智商低,不過大學生都還是高智商的。
㈤ 印度人比中國人聰明嗎
世界上哪裡有有人敢說自己的民族就是比別的民族聰明?說這話的人基本都是狹隘的民族激進分子或者種族歧視者。
沒有哪個民族是智商上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的。
印度的一些方面比中國做得好,但是我們也有許多地方做得比他們好,比別人好,也有許多別的國家在許多方面做得比我們好,比印度好,只有在各領域內取長補短,無法確定誰更聰明。
印度教育不重視歷史,他們的青少年一代沒有受過銘記本國歷史的教育,逐漸丟棄了本國原本的歷史淵源和許多文化。而我們雖然沒有全部繼承和發揚我們自己的傳統歷史文化,但是我們都受歷史教育,銘記我們的尤其是近代的侵略史,使得後人肩負使命牢記使命,不會忘記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本質。
印度的社會制度可以說是種族姓氏制度。直到現在,他們仍然用姓氏來區分國民,將之分為六大等級,最高級最尊貴,最下層最低賤,只能做社會清潔工作和一些比較吃力的工作。貴族與下層民眾不允許通婚和在一起接受教育,在印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現在仍然有超過百分之60的人完全贊同這種制度,認為最高的姓氏和最低的姓氏之間差異天定,不能改變。
印度人篤信宗教,佛教和印度教都非常普遍,使得他們在思想上更加趨向於消極避世享樂而不是直面社會激烈競爭,如果佛祖保佑我今天賺了足夠的錢,那麼我就停下來享樂知道下一次貧困的降臨。
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不如我們積極和勤奮,他們國家的工人拿著工資造大樓,大橋等大型社會公共設施,都會拖拉很久,基本上都是超期好幾年才完工,從來不會考慮耽誤時間,時間越長反而能多菱幾年工資。在印度,工程的完工期限拖欠很嚴重。
印度在近代歷史上曾經和中國一樣是半殖民國家,但是我們從半殖民社會開始抗爭奮斗,又經過許多戰爭和犧牲,無數志士獻出生命換來了現在的和平。而印度沒有經過全國的大規模的反帝反殖民戰爭,他們在甘地的領導下是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與殖民統治談判加上國際形勢的變化,在殖民地紛紛反抗的大背景下爭取的民族獨立,他們沒有經過戰爭,這使得他們對曾經的殖民者和西方一些國家十分友善,從而又結成盟友,跟在一些國家後面,轉而成為美國等遏制中國的棋子,他們用自己做棋子的身份換的西方國家的盟約和保護。
綜上所述,他們固然有比我們強的地方,但是誰有比誰差呢?
㈥ 印度人智商為什麼那麼低
因為大部分人民的生活還比較貧困,印度就開始在軍事力量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本來經濟水平就不高,還把大把資金用在研製武器裝備上,導致印度發展更加不平衡,所以印度智商看起來低。
如果說,印度在花費大把精力和資金之後,能在研製國產武器方面有所成效的話,最起碼能發展成一個頂級的軍事強國,可是無奈印度在研製國產武器方面始終離不開拖沓的魔咒,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實在沒有幾件,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印度人的自信。
由於印度與我國一樣,同樣屬於人口大國,而且國家發展的起步時間也相差不遠,所以印度一直都把中國當作一個潛在對手,凡事都喜歡與中國比較一下。事實上,印度起點很高,但是卻憑自己的實力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模樣,與他們盲目的自信脫不了關系。
當然印度人的自信還不僅僅在這一方面,許多人認為印度人的平均智商不高,但是這樣的言論卻引來印度人集體不服,他們覺得印度人最聰明。
(6)怎麼看印度人的智商擴展閱讀:
印度這個國家,大家最先想起的一定是關於印度軍隊的各種搞笑事件或中印戰爭那奇葩的損失比,這些歷史在軍迷圈中口口相傳,讓很多人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讓人潛意識的認為印度人智商堪憂。
但現實證明,印度人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心機的。比如印度派出的維和部隊全亞洲規模第二,一些人想當然的認為這又是印度愚蠢的展示國力行為,但其實,這還真是印度少見的智商上線的事情,不但沒有虧本,反而因此大賺了一筆聯合國的維和補貼費。
2017年,印度一共有7000人在全世界四個地區內執行維和任務,僅次於中國的8000人,是全世界派出維和部隊數量第二的國家。撐起這么多人在海外執行任務需要相當的國力,以印度的水平來看,派出如此多的部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不明智的過分炫耀國力的行為。
印度一直以來都在謀求世界大國的地位,而派出維和部隊就是一種表現自己積極參加世界事務的手段,同時也是一種勢力的擴張方式,不然中國就不會派出核潛艇去打海盜了。對於印度來說,派出大量維和部隊參加聯合國事務,以此展現自己的國力水平,是一種可以理解的行為。
㈦ 中國人平均智商105,印度人82,差別為何如此之大
中國人的平均智商能夠達到105,印度人的平均智商達到82,這只是網上所查到的一些資料而已,而且所謂的智商測試題真的有很大的水分,因為他並不能完全的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智商,他與學習的經歷與個人的思維方式都有一定的聯系。
印度有一些生活習慣確實是不科學合理的也是不足夠衛生的,但是並不代表人家智商就有問題不要在網路上受到一些虛假信息的影響,真的假的,我們沒有辦法判斷這個數據到底是來源於哪一個機構,有沒有足夠的權威性和科學性,我們都不清楚。
㈧ 老外不理解:為什麼印度人的平均智商遠遠低於中國
印度的IT人才在美國矽谷都處於上層(華裔都是底層,最多中層,上層的鱗毛鳳角);
印度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很多(參看下圖及資料)。有這些成就的印度人怎麼可能說是智商低呢!
印度的問題是教育落後,文盲率太高(一百年前中國也是這樣的,當時歐美人認為中國人是愚昧無知的),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制度問題!
1.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
2.喇曼 (1930年獲物理學獎 )
喇曼(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 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喇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3.特雷薩修女 (真福加爾各答的德蕾莎,1979年獲和平獎)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一生奉獻給解除貧困,而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4.阿馬蒂亞·森(1998年獲經濟學獎) 對福利經濟學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998年),後獲得印度政府頒發巴域·維納獎(1999年)
㈨ 不是說印度人智商高么
從整體上來說,任何人種、民族、區域人群 的智商都差不多;
智商是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只是對小孩子智力發育程度的一種不完整(片面)的衡量指標,能夠科學的說明問題的范圍極小。
智力(智商)和 掌握知識、獲得科技成果、正確決策、……,沒有直接關系。
1960年代時,能夠完整說明什麼是DNA的,在中國可以成為科學院院士(那時叫學部委員)(可惜中國沒有);如今一個相關學科的本科生,可以隨手寫出一段人體DNA片段。你不能以此說明過去的人比現在的人笨。
現代中醫的理論經典,是兩千年前寫的《傷寒論》,你不能說據此來說明古代人比現代人聰明。
㈩ 印度人聰明嗎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10多年前有兩位外國教授專門做過研究後表示,限制印度發展的其實就是智商了。印度平均智商82左右,全球排名第25。這樣一看大傢伙就明白了,要說如今印度的國際地位可比他們的平均智商高啊。
2002年到2006年期間,來自英國的心理學教授查德·林恩和芬蘭教授塔圖·溫漢南對全球80個國家進行了智商調查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我國香港地區平均智商以108的指數摘得這些測試桂冠,大陸地區則以100分拿下了世界第七名,印度則排名為25,指數為82,而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為23位,指數為84。看到這一報告,有位自稱是來自印度的網友就有意見了,他說,印度的智商水平之所以比不過中國完全就是英國惹的禍。這位網友表示英國殖民期間的經濟政策嚴重損害了印度孩子的平均智商。其實82就挺不錯了,基本都進入80——120這個中等智力區間了。
那麼這項十多年前進行的智商測試現在是否還能體現出真實的水平呢?當然,十多年前的數據如今可能也發生了些許變化。不過這個變化只會是差距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該地區人口的平均智商水平。經濟富裕地區的人口相比於貧窮地區,生活水平必然會更好。而生活水平的高低與否直接就會在當地人口智商水平上體現出來。就比如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前,美國人嚴重缺碘,隨後美國引入了碘鹽,這大大的提高了美國人的平均智商。
得益於最近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以我們中國人的智商水平處在世界領先地位更是自然而然的。然而輪到印度就不怎麼樣了?為啥這么說呢?雖然印度如今在國際上也算個強國,經濟總量也已經進入了世界前十。但佔印度絕大多數人口的普通老百姓生活質量還是特別的低,原因就在於偉大的印度教留給現在印度人的種姓制度徹底將整個印度的社會固化起來,讓各個階級之間的流動變為不可能,在這種背景下絕大多數的賤民還有什麼動力去奮斗,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呢?這個問題我們能看到,印度政府自然也能看到?早在1947年印度剛剛脫離英國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就被從法律上廢除。然而這也僅僅是法律上的廢除而已,要想真正把這變成現實有太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