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說人文精神起源於古代印度,你的依據是什麼
人文精神的產生(公元前5C古希臘)——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的思想。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對人的價值的闡述,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如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第一次將人置於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蘇格拉底提出了人要「美德即知識」, 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❷ 人文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一是人文精神是「對人的價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與科學性的相容性,關懷的中心是現實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價值的體現。
二是人文指「區別於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其核心是貫穿於人們思維與言行中的信仰、理想、價值取向、人文模式、審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認為人文精神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活動的內在靈魂與生命。
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貫注於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強調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揚和人的文化世界的開拓,促進人的進步、發展和完善。
四是人文精神是人類不斷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從「自在的」狀態過度到「自為」的狀態的一種本事。
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種關注人生真諦的和人類命運的理性態度,它包括對人的個性和主體精神的高揚,對自由、平等和做人尊嚴的渴望,對理想、信仰和自我實現的執著,對生命、死亡和生存意義的探索等。
(2)印度的人文精神指什麼擴展閱讀:
一、核心思想
1、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
2、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
3、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
二、人本觀念
即「人本位」。人是社會的中心,人是衡量社會的尺度,「本位」者,標准也,人是衡量一切的標准。從君王為標准,到人為標准,或者說,從「君本位」到「人本位」是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革命,是人類價值觀的一次偉大轉變,是約翰·洛克尋求社會規律的第一個偉大的發現。改變標準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約翰·洛克用了《政府論》的整個上篇,差不多100頁的筆墨,以詳盡的事實,犀利的邏輯,打破了桎梏人類幾千年的傳統觀念:「君權神授」。
正如哥白尼、牛頓把顛倒了的「地心說」顛倒過來,建立了「日心說」一樣,洛克則把顛倒的「君本位」顛倒過來,建立了「人本位」的偉大學說。從此,確立現代人文思想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