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軍隊的現在綜合戰力如何
印度軍力 印度共和國,領土面積297.47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10億,1999年國民生產總值為4422億美元,1998年國防預算為99億美元。 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障實現印度「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等強國』」。1998年5月,印度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 印度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總統通過內閣總理對全國武裝部隊實施領導。現行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內閣政治事務委員會,國防咨詢機構有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長委員會、國防生產與供應委員會、國防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國防計劃委員會和最高情報委員會等。1998年新設國家安全顧問,由總理首席秘書擔任。國防部長是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直接向內閣總理負責。印度海、陸、空三軍統一作戰指揮權平時直屬內閣總理,通過內閣秘書處協同國防部行使,戰時通常由主要軍種參謀長實施統一指揮。 印度實行募兵制,服役年限:兵17年,軍士21~28年,低級委任軍官(海、空軍准尉)26~33年。 印度軍隊節日:武裝部隊節12月7日,陸軍節1月15日,海軍節12月4日,空軍節10月8日。 印度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17.5萬人 陸軍 印度陸軍兵力為98萬人,編有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及15個獨立旅(7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旅和1個空降/突擊旅)、1個「普里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上述部隊包括59個坦克團、355個步兵營、190個炮兵團(營)、2個地空導彈大隊、15個地空導彈團。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主戰坦克:3414輛,其中T-55型約700輛、T-72型約1500輛、「常勝者」1200輛、「阿瓊」式約14輛。 步兵戰斗車:БМП-1型350輛,БМП-2型1000輛。 裝甲輸送車:OT-62/64型157輛。 牽引火炮:4175門(估計有600門庫存)。其中75毫米1115門,105毫米約1350門,122毫米約550門,130毫米750門,155毫米410門。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130毫米100門。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門。 迫擊炮:120毫米500門,160毫米700門。 無座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1000門。 高炮:約2400門。 地地導彈:普里維特若干。 地空導彈:薩姆-6型180枚、薩姆-7型620枚、薩姆-8B型50枚、薩姆-9型400枚、薩姆-3型45枚、薩姆-16型500枚。 直升機:199架。 反坦克導彈:「米蘭」式等若干具。 海軍 印度海軍兵力為5.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 裝備各型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67架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團(含3個大隊),約1200人。 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為14萬人。裝備作戰飛機772架、直升機170架(含武裝直升機32架)。 編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裝備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戰飛機),20個戰斗機中隊(裝備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蘇-30MKI型作戰飛機), 3個攻擊直升機中隊(裝備32架米-24型直升機), 2個偵察機中隊(裝備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偵察機), 12個運輸機中隊(裝備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運輸機), 1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裝備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機), 1個要員專機中隊(裝備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運輸機),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擊機、4架HS-748型電子戰飛機、6架伊爾-78型加油機、6架電子偵察機、4架海上偵察與測量機、約400架各型教練機和22架教練直升機。 印空軍還編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裝備薩姆-2、薩姆-3、薩姆-5和薩姆-10型導彈若干枚。 准軍事部隊 兵力約109萬人,其中: 海岸警備隊6000人,隸屬國防部,裝備有52艘各類艦艇和30餘架飛機; 國家安全衛隊74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特別保安部隊3000人; 中央後備警察部隊16.53萬人,隸屬內政部; 邦武裝警察40萬人(包括24個營的印度後備警察); 邊境保安部隊18.5萬人,約有150個營; 阿薩姆步槍隊5.25萬人,隸屬內政部; 特種邊境部隊90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中央工業保安部隊8.86萬人,隸屬內政部; 國防安全警衛隊3.1萬人,隸屬國防部; 鐵路保安部隊7萬人。 後備力量 印度自稱為第1線預備役和第2線防務力量,共有240餘萬人。第1線預備役由印度海陸空三軍退役官兵組成,現有兵力約50萬人。第2線防務力量主要是民間軍事組織,現有實力約190萬人。 駐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駐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軍事觀察員;在伊拉克與科威特邊境派駐5名軍事觀察員;在非洲獅子山派駐6名軍事觀察員;在西撒哈拉派駐10名軍事觀察員。
『貳』 中印軍事實力對比(海陸空全方面分析)
一、空軍。中國空軍與印度空軍戰斗機對比。
1.中國三代戰機應該有600-700架;[戰時中國在一年內能製造1000-2000架戰斗機(J10、J11B、FGB-II、FC-1、獵鷹)。]
2.預警機10架,[戰時增加50架]
3.二代半戰機有2000架。
4.無人偵察機500架;[戰時可提供30000-50000架]
5.無人攻擊機,20架;[戰時可提供2000-5000架]
6.在中印邊界修建100-200條800米-1KM戰斗機混凝土簡易機場,未開戰前全部偽裝隱蔽起來。或以按修建高速公路的方式修建。包括油料和彈葯庫等。
7.印度空軍三代戰機約300架。二代半戰機約400架。印度一年最多隻能造200架。
此項中國占居絕對優勢。我國為進攻方,准備已久,蓄勢待發。通過過3-5年的高速精心准備,三代戰機可達2000-3000架(J10、J11B、FGB-III),四代戰機應有400架。H6K約400架,H8約100架。只要四代機有幾百架,就完全可壓制印度的SU30MKKI、SU35BM。
附註:空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在二炮的配合下一舉全部打掉其空軍60個軍用機場,全殲印度空軍,控制印度領空。配合陸軍攻擊印度陸軍重裝甲和重火炮。
二、海軍。中國和印度海軍戰艦對比。
1.中國有各種水面戰艦800多艘,潛艇60-70艘。印度有各種戰艦200多艘,三隻航母,16-18艘潛艇。但印度的航母沒多大的作戰能力,艦載機也不怎麼先進。中國核動力攻擊潛艇完全可將其摧毀,中國以潛艇戰術就的取得作戰勝利。
此項中國占優勢。經過3-5年高速准備。常規潛艇可達120艘,核動力(093、095)攻擊潛艇可達40艘;054A級驅逐艦40艘;導彈(C803)護衛艦100艘,022導彈快艇200艘。5-10萬噸級登陸、補給、運輸艦各50艘。掃雷艦30艘。20-40-60-80萬噸級航母或准航母各4隻(20萬噸的和其它滾裝船、商船用於海軍陸戰隊直升機起降、30萬噸的主要用於戰斗機起降(SU27SK、SU30MKK2、J10、FGBI-/II、J11B、J13、J14,60-80萬噸兩只可以連接起來長大2500-3000KM,主要用於H6K、H8、YU8、YU9、YU10、YU12、YI76、YI78、KJ2000起降)。
2.海軍增加20個水陸兩棲陸戰師,加上原來的兩個共22個。主要用於海上登陸。奇襲登陸主攻方向是,坦焦爾至巴德臘克、孟買兩線多點登陸。
附註:海軍的主要任務有四:一是,全殲印度海軍;二是,配合陸軍從海上夾擊印度陸軍,減輕陸軍壓力,最大的關鍵是22個師的兩棲裝甲和5000輛ZTZT99坦克、約20萬陸戰隊和、20萬偵察特種作戰對部隊從海上登陸印度,快速夾擊其陸軍。打它一個措手不及。三是,航母艦載機從空中夾擊印度空軍奪取制空權;空軍對陸攻擊,打擊印度全境所有軍事目標。四是,堵截西方國家對印度的海上登陸支援及後勤供給。同時確保我海上進出口物資貿易的安全。
三、二炮。
1.中國二炮DF中遠程彈道導彈(核彈頭)估計500枚;[DF21、DF25各增加300-500枚]
2.洲際彈道導彈估計200枚。[DF31A、DF41增加各約100枚]
3.DF中遠程常規彈頭估計1500枚;[戰時增加300枚反艦彈,]
4.DH10、HN估計1000枚。[戰時HN1/2/3、DH10各增加2000-3000、3000枚。]
5.加強空、天、電、磁的全面建設,增加幾套強激光反導系統,致盲印度的偵察衛星、通信衛星、GPS經過印度就完全被干擾大案型電磁干擾使其境內無法發射所有衛星、導彈、飛機無法正常起飛。
6.在現有基礎上增加094約8-12艘,。附註:二炮三大任:一是首戰核彈突擊,預計首輪300-400枚核彈就能打掉它所有核設施和軍民機場。給一個措手不及的毀滅性打擊。二是專打機場、軍港、三軍指揮、防空反導彈基地、橋梁、通訊、物資集散地、重裝甲、重火炮。使印度無重裝甲和重火力可用。三是防美、俄、歐核突襲。如有這個打算和意圖,戰略潛艇(JL2)就得增加到12-16艘方可阻嚇美、俄、歐三股核勢力的冒險。可減少核動力攻擊潛艇數來增加戰略潛艇。
7.印度烈火核彈頭60枚,最多100枚。常規彈頭約100枚;在發射架上不超過10-20枚。1-2艘核攻擊潛艇為租用俄羅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印度幾乎沒有。
四、陸軍。
1.現有陸軍約100萬作戰部隊;[中國戰時陸軍暗渡陳倉,聲東擊西之策略。表面是對越南小打小鬧,包括打南海,實則練兵為全面打擊印度。暫增10倍精兵1000萬人訓練三五年,另3000萬預備役、3000萬民兵加緊體能訓練、摩托、汽車訓練、通訊、電子戰訓練2-3年,開戰前進行戰術、兵種戰術配合和個人射擊訓練。]100-200萬偵察和特戰種兵,訓練5年。印度是一個10人口大國,80%的窮人很渴望當兵,其兵員潛力不亞於中國。所以,對印作戰必須作好特大規模兵員准備。同時做好全汽車化、全摩托車化步兵運動作戰。決不搞低效率步行作戰。
2.坦克10000輛,ZTZ99坦克1000輛;[戰時增加10000輛]
3.攻擊直升機200架(實在太少);[戰時增加2000-3000架]
4.各種近、中、遠程火炮155MM等約10000門;戰時155MM數字火炮增加5000-10000門;
5.105-300火箭炮約6000管;[中國重型汽車製造量大,戰時300MM增加5000管]
6.WS1/2/3/3D、神鷹400共300套,炮兵師約12個;[戰時增加3000-5000管]
7.直升運輸機Z8等抓緊時間造3000-5000架,引進米26技術造1500架。
8.跨境油料供給辦法:一是,柴油、汽油管道(口徑500MM)通達前線,准備兩條1000-1500KM,每500公里設一加壓泵站。二是用50噸級重型油罐汽車30-50萬輛。三是用米26約1000架跟隨供供油和供彈。
9.8X8輪式突擊炮。20萬輛。標准配備:100MM火炮一門(攜彈200-400發)。高射機槍一架(攜彈3000-4000),6枚HJ7/8/9,(備彈12)[戰時可加速製造出5-20萬輛;]
10.猛士、勇士、梟龍三種突擊車戰時加速製造各100萬輛。配備:高射機槍一架,重機槍一架,1/3配備重型榴彈槍、1/3配備火箭筒、120拍擊炮、1/3部分攜帶型防空導彈6-8枚。
11.三輪和兩輪摩托車(500CC)各2000萬輛。步兵全戰車化和摩托車化。三輪為二人配備重機槍一架(備彈1000-2000發),火箭筒10枚,95步槍兩把。兩輪配備腳踏式射擊輕機槍一架(備彈2000-3000發)沖鋒槍一把(備彈1500-2000發)。
12.200萬動力傘。用於跨越要隘、險境、、河流、雷區、搶灘登陸作戰。
13.2000萬輛重型運輸車提供後勤供給。每個人自備7天干糧。另每個連隊備20天糧食。
14.印度陸軍約60萬,[戰時印度即便是全民皆兵,但火炮、槍支彈葯一時無法解決,自己不能造炮和炮彈,重裝甲企業首輪攻擊將被摧毀,任何援助也來不及。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被封堵。所以,不足為懼。]
15.坦克3000輛,
16.火炮5000門,購買俄羅斯的龍卷風射程100KM約100套,炮兵師現在只有2個,戰時可增加到4-6個。
17.武裝攻擊直升機300架,現役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比中國多一點。
『叄』 印度軍事實力如何遠非你想的那樣弱,沒理由嘲笑人家,理由是
當提到印度的軍事實力時,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印度軍隊在1962年被我軍所全面碾壓的歷史。事實上,印度在戰爭中除了輸給過中國外,幾乎就沒打過敗仗。而在軍隊的整體實力上,我軍海陸空三軍的兵力總計為127萬,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第四。這裡麵包括了陸軍103.5萬,和海軍7萬,還有空軍17萬。除此以外,還包括了50多萬的預備役軍以及100多萬的准軍事部隊。另外,一旦戰爭打響,印度還可以立刻召集300萬兵力的臨時軍隊。不得不說,在兵力方面是尤為充足的,並且在軍費投入上,印度也是非常大方的。
『肆』 印度軍隊的規模
印度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17.5萬人
陸軍
印度陸軍兵力為98萬人,編有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及15個獨立旅(7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旅和1個空降/突擊旅)、1個「普里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上述部隊包括59個坦克團、355個步兵營、190個炮兵團(營)、2個地空導彈大隊、15個地空導彈團。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主戰坦克:3414輛,其中T-55型約700輛、T-72型約1500輛、「常勝者」1200輛、「阿瓊」式約14輛。
步兵戰斗車:БМП-1型350輛,БМП-2型1000輛。
裝甲輸送車:OT-62/64型157輛。
牽引火炮:4175門(估計有600門庫存)。其中75毫米1115門,105毫米約1350門,122毫米約550門,130毫米750門,155毫米410門。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130毫米100門。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門。
迫擊炮:120毫米500門,160毫米700門。
無座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1000門。
高炮:約2400門。
地地導彈:普里維特若干。
地空導彈:薩姆-6型180枚、薩姆-7型620枚、薩姆-8B型50枚、薩姆-9型400枚、薩姆-3型45枚、薩姆-16型500枚。
直升機:199架。
反坦克導彈:「米蘭」式等若干具。
海軍
印度海軍兵力為5.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
裝備各型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2艘、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67架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團(含3個大隊),約1200人。
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為14萬人。裝備作戰飛機772架、直升機170架(含武裝直升機32架)。
編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裝備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戰飛機),20個戰斗機中隊(裝備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蘇-30MKI型作戰飛機),
3個攻擊直升機中隊(裝備32架米-24型直升機),
2個偵察機中隊(裝備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偵察機),
12個運輸機中隊(裝備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運輸機),
1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裝備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機),
1個要員專機中隊(裝備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運輸機),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擊機、4架HS-748型電子戰飛機、6架伊爾-78型加油機、6架電子偵察機、4架海上偵察與測量機、約400架各型教練機和22架教練直升機。
印空軍還編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裝備薩姆-2、薩姆-3、薩姆-5和薩姆-10型導彈若干枚。
准軍事部隊
兵力約109萬人,其中:
海岸警備隊6000人,隸屬國防部,裝備有52艘各類艦艇和30餘架飛機;
國家安全衛隊74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特別保安部隊3000人;
中央後備警察部隊16.53萬人,隸屬內政部;
邦武裝警察40萬人(包括24個營的印度後備警察);
邊境保安部隊18.5萬人,約有150個營;
阿薩姆步槍隊5.25萬人,隸屬內政部;
特種邊境部隊90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中央工業保安部隊8.86萬人,隸屬內政部;
國防安全警衛隊3.1萬人,隸屬國防部;
鐵路保安部隊7萬人。
後備力量
印度自稱為第1線預備役和第2線防務力量,共有240餘萬人。第1線預備役由印度海陸空三軍退役官兵組成,現有兵力約50萬人。第2線防務力量主要是民間軍事組織,現有實力約190萬人。
駐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駐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軍事觀察員;在伊拉克與科威特邊境派駐5名軍事觀察員;在非洲獅子山派駐6名軍事觀察員;在西撒哈拉派駐10名軍事觀察員。
『伍』 大家覺得印度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目前,印度擁有大約140萬現役軍人,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三大軍種,總兵力在全世界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三。印度自己認為自己的海軍排名世界第五,空軍排名世界第六,陸軍排名世界第三。
印度軍隊實力還是相當不凡的,論海軍的話,英國一艘已經覺得毫無使用價值的航母,居然被印度海軍拉回去修修補補使用起來,而且還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起到重大作用,並使印度海軍成為二戰後首個擁有航母的亞洲國家,僅憑這一點,印度軍隊實力就是不容小覷的。
『陸』 印度的海陸空三軍里,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是哪個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來說,其科技含量最高的軍隊都是空軍和海軍,印度也不例外。在印度國防軍的序列中,印度空軍和印度海軍的現代化程度最高。
最後再看看印度的海軍部隊,印度海軍部隊是印度軍方投入最大的部隊,沒有之一。但是由於糟糕的工業水平,印度海軍的艦船水平一直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畢竟一個國家的海軍再強大,但是沒有先進的艦船作為支撐,戰鬥力也不會特別高,所以印度海軍的現代化程度雖然不錯,但是沒有空軍高。
『柒』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軍事實力相比較哪個國家的、更強
巴基斯坦在空軍方面占優,印度在海軍方面占優,由於巴基斯坦多年來國防自主化的深入推進,國防體系更加完善。印度雖然擁有多種先進武器,但是其國防體系建設推進不是十分順利,多種先進武器的整合存在難度,但實力仍不可小覷。
巴基斯坦空軍4.5萬人。各型飛機約590架(其中作戰飛機約410架)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0部、海軍2.2萬人。各型艦艇40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2O艘,常規潛艇1O艘)、海航飛機25架。巴軍平時非常注重軍事訓練,實戰經驗相當豐富。
『捌』 世界人口已達75億,過百萬軍隊的都有哪些國家,各自軍力如何
軍隊過百萬的國家在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的,光是亞洲就有三個。首先我們按照軍隊實力和人口排行榜來說的話: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北朝鮮。其實如果論軍事實力的強勁的話,在亞洲的日本我們也是不能忽視的,雖然現在的日本沒有軍隊,但是他們有工業藍圖,只要發生了戰爭,日本可以迅速地投入戰斗狀態。
然後就是我們國家了,我們國家的軍隊人數有230萬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人,我國軍人作風優良,而且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大。最後就是韓國北方,這個國家雖然經濟、軍事發展都比較落後,但是他們確實也是一個擁有百萬大軍的國家。
『玖』 印度說到2020年打造一支僅此於美國的海軍,可能性大嗎
印度說到2020年將打造一支僅此於美國的海軍,相信那一定是現代版的印度北洋水師!
印度人在2009年的《印度日報》中曾自豪宣稱:「印度海軍的增長速度將是世界上最快的之一。現今擁有120艘軍艦的印度海軍是世界第五大海軍。但在10年之後,印度海軍的實力將僅次於美國。
《印度日報》曾披露過印度龐大的造艦計劃,文章中宣稱:印度海軍將在未來10年內增加125艘現代軍艦和多艘潛艇,涵蓋了國產的核潛艇、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等等。其中的32艘戰艦和潛艇已經開始建造。
屆時,印度海軍至少擁有三個航母編隊,即維拉特號航母編隊,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編隊,印度自已建造的小型航母編隊。這是印度自認可以當世界老二的理由。
眾所周所,在所有的軍種中,建設大海軍所花費的錢財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軍種,印度人不惜血本的大規模的擴張海軍,其目地是什麼?很簡單,那就是為了中國。印度方面曾明確表示,購買新航母將主要用於對抗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威脅。
印度人深知,由於藏南問題,中印之戰隨時可能爆發戰爭,陸軍與空軍與中國相比,印度自感難言勝機,於是想在海上擊敗中國,截斷中國的海上石油通道,從而在持久戰中戰勝中國。
印度人甚至狂想到,中印開戰之後,印度海軍還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攻擊中國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從而給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迫使中國政府做出妥協,這與鴉片戰爭中英國人從海上戰勝清帝國的戰略如出一轍。
現實是中國海軍已被視為世界第三大海上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與俄羅斯,無論從質上來看,還是從量上來看,都遠超印度。他們的前海軍司令曾經也公開有承認,印度海軍實力其實不如中國的海軍。
事實上,印度人的說法,也僅僅是數量上的比較。且前提是中國不發展海軍了。以印度現有的國力,及其發展趨勢,印度的說法有些天真,也太過狂妄!印度始終不能認識到1962年的敗因到底是什麼!數量並不是海軍的實力的唯一標志。
一、印度的財力,將讓其計劃實現起來不堪重負。
印度造船業太過落後,唯購買一途,一條軍艦往往造價驚人,發展海軍實在是燒錢,特別是航母的維護耗資巨大,印度卻不能掌握航母的核心技術,包括艦載機的核心技術,即使有航母,也是受制於人,而在財政上卻近似是個無底洞。
二、印度海軍發展局限眾多,外購其實又是個死胡同。
維拉特號航母,實在是爺爺級的老艦了。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是俄羅斯的垃圾品,俄羅斯還通過印度的錢培養了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印度自己的航母,有什麼核心技術是他自己的?單說航母的防空,美國海軍有宙斯盾系統,中國海軍有中華神盾系統,印度海軍又有什麼?
三、中國的海軍力量與印度的海軍力量結構並不相同。
中國的海軍力量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在水下,中國有非常可怕的潛艇力量,潛水艇對付航空母艦其實有著不對稱的優勢,只看到水面艦艇的數量比中國海軍的多,就認為與中國為敵就可獲勝了,印度人是不是太樂觀了?況且質量上,印度所建的艦艇質量明顯不如中國。戰端一啟,兩國的戰爭潛力,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印軍損耗後,難道繼續在全世界采購?聽聽都是一個笑話!
今日,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這是一個空天為王的世紀。
可憐的印度還在做著與中國在海上搿搿手腕的想法,中國卻從來不把印度作為假想敵!即便印度的計劃順利實現,印度的海軍之實力也永遠無法達到世界第二的高度。歸根結底,軍隊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為後盾,以印度的國防工業基礎,要實現其計劃,唯有外購一途,這個世界,能買來一個世界第二的海軍嗎?印度的大國雄心,應當得到尊重,印度終想走捷徑的想法,讓它永遠只能是欲速而不達啊!印度始終認識不到1962年失敗的戰略錯誤!
歷史終將證明,印度不惜血打造的大海軍,終究不過是一支現代版的印度北洋水師而已。
『拾』 印度的特戰部隊有多強戰鬥力如何
一般而言,特種部隊成員都是優中選優,萬里挑一。能夠進入特種部隊的軍人,大多是全軍中的精英官兵。因此,特種部隊的戰鬥力,也遠遠超過普通部隊。一支卓越的特種部隊,往往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能夠在千鈞一發之間,直取敵軍首級。但也有一些特種部隊,一頓操作猛如虎,殺敵兩人自損二十!這就是神奇的“戰五渣”印度最精銳“黑貓”特種部隊。
連業余級武裝分子都打不過,“黑貓”特種部隊的戰鬥力可見一斑。從此以後,“黑貓”變“白象”。在印度,白象被視為珍貴動物。飼養一頭白象,需要消耗大量金錢,但白象是沒有戰鬥力的。正如印度“黑貓”特種部隊,在投入巨資完成訓練後,還是個“戰五渣”。
為了提高“黑貓”特種部隊的戰鬥力,印度軍方特批,從美國引進先進的特種作戰武器裝備,同時強化海陸空三軍的特種作戰能力。僅僅這批裝備,就耗資1000億盧布,摺合約98億人民幣,主要用來采購突擊步槍、精確彈葯、特種信息系統、夜視儀以及武裝直升機等。在軍力沒有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優先引進國外先進武器裝備,是印度近些年來一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