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方希望怎麼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對於中印邊境對峙,當地時間周五(4日),印度外交部重申,印方的目的是通過外交手段實現和平。印方消息人士稱,印度希望和平解決危機,但也很清楚地不允許中方修路。
中國國防部:剋制不是沒有底線
對於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國防部8月3日深夜發布重磅聲明,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盡快妥善解決此次事件,恢復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國防部聲明指出,中印邊境對峙事件發生以來,中國本著最大善意,努力通過外交渠道解決當前事態。中國軍隊從維護兩國關系大局和地區和平穩定出發,始終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剋制不是沒有底線。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變的幻想。任何國家都不應低估中國軍隊履行保衛和平之責的信心和能力,都不應低估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和意志。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
⑵ 印度越界事件怎麼著了
8月28日下午兩點半,印度軍隊撤出中國領土! (中方在邊境線後部的部隊都沒撤回大概也不太放心當備用吧)
外交部消息,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問:據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的印度邊防人員及裝備已經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印軍越界事件已得到解決。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中國通過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說明事實真相,闡明中方嚴正立場和明確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時,中國軍隊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
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望採納
⑶ 中國與印度邊界問題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問題。
中印有爭議的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由於錫金段不存在爭議,故不含錫金段) 。西段長600公里,中段長450公里,東段長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級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
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2018年11月,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
(3)印度邊境危機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的由來:
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但自從英國佔領印度後,英印政府試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裂出去,為後來的中印爭端留下隱患。
1914年,由英國政府代表亨利·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制定了「線」,即著名的「麥克馬洪線」。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
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給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佔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膽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佔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1954年10月,尼赫魯訪華回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議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沖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系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沖突的各項建議,繼續侵佔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⑷ 要是南海發生戰爭,印度又在邊境搞事該怎麼辦
要是南海花生戰爭,印度在邊境搞事,我們應該還手並且予以堅決的回擊,在我們的鄰國當中,應當注意印度,日本和韓國,如果發生戰爭,這些國家是我們重點防禦的對象。
⑸ 印度邊境為何再次爆發沖突
印度邊境之所以會再次爆發沖突,主要是因為印度方面不斷挑釁而引起的。眾所周知,印度在邊境上一向小動作頻頻,印度和幾乎所有的邊境國都有沖突和矛盾。而且印度屬於實力一般,卻偏偏非常喜歡找事的那種類型。在邊境不斷地挑釁,卻賺不到任何便宜的印度,除了造成自己士兵的傷亡,再也沒有什麼對自己有益處的地方。不得不說,印度方面真的是很難以理解。明明可以採取對話來解決爭端,卻偏偏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他國的原則和底線,真的是毫無信義可言。
印度方面不僅和中國有摩擦,和巴基斯坦以及尼泊爾也有邊境沖突,甚至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都曾經為了領土不被侵犯,都和印度在邊境地區有過交火。印度在沒有賺到任何便宜的基礎上還不思反省,在邊境屢屢挑起事端,不知意欲何為。明明賺不到便宜,傷亡都是自己的士兵,印度方面真的應該好好看看自己的實力。
⑹ 印度邊境沖突能通過聯合國解決嗎
不可能,聯合國本身就是大國為了制定世界規則所建立的組織,是為大國利益說話的。印度本身並非小國是不可能接受調解的,中國同理,雙方誰先退讓就是在國際上丟掉顏面。印度要保障西古里走廊安全,同時一洗62年敗給中國的恥辱(所以才有這個新聞印度某高官宣傳印度已經不是62年的印度了,同時印度一直對國民宣稱62年印度軍隊英勇的打退了解放軍,所以這件事上印度不可能退兵),中國也一樣,這是領土問題不能退讓,如果印度不退必有一戰(62年那場戰爭中國政府忍讓了90天,終究還是打了),現在也是正值中國倡導一帶一路計劃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把印度收拾服了,別的國家怎麼肯能甘心跟中國走。
⑺ 尼泊爾不丹都在斷水,莫迪該怎麼解決呢
上天賦予了印度平原優越的地理優勢,同時也為這個國家的水資源短缺埋下了隱患。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如何滿足13億人口的生產和生活需求,確保國民經濟不受影響,已成為歷屆印度政府不可迴避的障礙。莫迪遇到了這樣的尷尬和麻煩。莫迪只能寄希望於中國。
援引外國媒體的話說,由於疫情,不丹封鎖了邊境,使得印度農民無法進入不丹取水,這極大地影響了印度阿薩姆邦25個村莊約6000名農民的生活。面對這種局面,印度媒體有一種“生活在恐慌中”的感覺,這在輿論層面上極大地誇大了“印度危機理論”,將不丹的斷水行為與尼泊爾對新德里的反制措施混為一談,認為莫迪的外交政策遭遇了重大失敗,導致印度的盟友背棄了自己。如果有人要為印度-丹麥的相互排斥負責,莫迪政府首當其沖。
幸運的是,中國一直堅持仁愛和正義,重視和平,努力避免與鄰國發生摩擦,只是為了告訴世界一個真理:和平可以賺錢,而分歧不能通過武力解決。我希望印度能夠聽取各方意見,早日與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和不丹達成和解,為自己留一條出路。
⑻ 印度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到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按照當今的說法,算是「破冰之旅」了。過去印度總把邊界問題和兩國關系捆綁在一起,邊界問題沒有解決,兩國關系也發展不了。拉吉夫.甘地提出了一個新思路,他說,中國不是說要互利互讓嘛,那我們也要互相調整,應把邊界問題和兩國關系分開,兩條腿走路,並行不悖。這個思路就和中方吻合了。於是,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也是副外長級別的,繼續邊界問題談判,一共進行了15輪談判。 在邊界問題上,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在此過程中,雙方領導人多次互訪,兩國關系得到長足發展。1993年,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1996年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這兩個協定後來執行得很好。即便在1998年印度核試驗後,中印關系陷入低谷,邊境也沒有發生大事。
⑼ 如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 東線邊界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在會晤之前,印度軍方卻接連作出不利於兩國友好的舉動:除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的藏南地區)組建一支5000人偵察兵部隊外,22日,印軍宣布再向中印邊境新增派兩個山地師,且公然宣稱這兩個師是為了「拱衛」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上一次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雙方同意繼續推進對話的框架。中國與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別簽署了維護中印兩國邊境安全與穩定的相關協議;2003年,兩國領導人指定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中印邊界劃定工作的談判准備;2005年,中印兩國簽署了邊界劃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東線爭端及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炮製了一條新的印藏邊界線,將中國藏南約 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也未予承認。所以,這是一條非法的邊境線。
西線爭端及約翰遜線的由來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清朝政府,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
⑽ 世衛稱印度疫情向周邊擴散,該如何防範印度疫情
其實不得不說,是世界衛生組織稱印度疫情向周邊爆發,確實讓人們擔憂,而且由於印度政府監管不力,所以導致印度大規模爆發疫情,也正是因為如此勢必會給鄰近國家帶來潛在的風險,所以一方面要做好國內與國外的格局,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很有必要加強監管,切實加強治理,避免疫情繼續擴散,而對於國內來說對印度萊克進行限制,取消不必要的航班,切實保護國人的安全,所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考慮問題。
3,對於印度印象來說,確實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印度政府更應該引起重視,通過國際社會提供的幫助,積極的應對疫情。這不得不說是印度疫情確實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正是因為如此,印度政府更應該積極的應對疫情,確實,給印度百姓一火山的治理,同時給人家進行監管,做好疫情管理,防範避免疫情,再一步擴散。
印度疫情向周邊擴散,確實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不要加強監管,尤其是對邊境安全至關重要,同時更應該取消,印度蘭花航班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對印度政府來說不應該加強疫情的監管,積極的防護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