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西瓜
印度的氣候適合西瓜的生長,因為印度大部分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就這么簡單。
Ⅱ 西瓜的果肉的顏色為什麼是紅的
西瓜表面的綠色是一種保護色,是因為西瓜表皮內含有葉綠素,可以使西瓜混雜在藤葉之中,相對於其它顏色更不容易被發現,同時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而裡面是果實的果肉,含有葉紅素,只儲存養分不製造養分,因為被包裹起來見不到陽光,所以光合作用得不到發揮.
Ⅲ 西瓜為啥是紅色的
影響西瓜瓤色的因素,即影響細胞色素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溫度。色素的形成與溫度有關。同一品種在不同季節栽培,由於果實發育期所處的溫度不同,瓜瓤的深淺有一定差別。另外,果實的向陽面較著地面(陰面)著色較好,這是因為果實陽面的溫度高於陰面之故。紅瓤西瓜品種,其果肉顏色受茄紅素的含量所支配。在秋季栽培條件下,因為西瓜變瓤期瓜氣溫較低,影響紅瓤品種中所含茄紅素的形成,致使瓤紅色變淡。 2、栽培管理條件。在西瓜生長過程中,施肥、澆水不適時,或施肥過程中偏施氮肥等,都可能造成色素形成受阻。 3、留瓜節位。留瓜節位過低,此時功能葉較少,造成果實發育不良,果實空心或著纖維增多;留瓜節位過高,由於光合效率降低,呼吸消耗增加,果實含糖量降低,果肉變軟著色不良。此外,授粉受精不良,不能形成種子,沒有形成種子的部位胎座發育不良,質地較硬,著色不佳,品質低劣。 以上幾點是影響西瓜瓤色的主要因素,針對上述幾點,我們在栽培西瓜的過程中就應該: ⑴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澆水,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三元素肥料比例協調。 ⑵合理的留瓜節位,以第二至三雌花留瓜為主,加以人工授粉,使其授粉均勻。 ⑶西瓜生產過程中,一般在採收前10-15天,每隔2-3天翻瓜1次,保持商品瓜的果皮色澤均勻 西瓜果實為瓠果,由子房受精發育而成。整個果實則由果皮、果肉、種子三部分組成。其中,果皮由於房壁發育而成,果肉由胎座發育而來,種子則由受精後的胚珠發育而成.不同品種的西瓜,其形狀,大小、皮色、花紋、瓤肉顏色表現多種多樣。這些特徵常用作辨別品種的主要依據。第一,果實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子房的大小和開花後20天左右果實的發育。在雌花剛開放的4~5天,是果實能否坐住的關鍵時期;在其後的15~ 20天,是果實體積增大的主要時期,增長量為整個瓜重的 90%左右;果實成熟前1O天,體積增加緩慢,主要是果實內部成分的變化。因此,開花前後應及時整枝打杈,加強肥水,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圓球形,高圓形、短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等。通常生長初期以縱向生長為主,中後期則橫向生長占優。果實發育初期若遇低溫、乾燥、光照不足、營養生長過旺時,常產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種優劣的重要指標。除品種不同外,還和留瓜節位有關,留瓜節位低的果實小、扁於、皮厚、空心、纖維多。這與果實發育初期葉片數少,養分積累不足及低溫引起植株長勢較弱有關。對此,生產上多摘除第1個瓜,選留第2~3個瓜。其中尤以第3個瓜較好,瓜大皮薄。但考慮到早熟性及保險性,仍以留第2個瓜為宜。第四,瓜瓤色澤關繫到品質及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其色澤不同與瓜內所含色素不同有關。紅瓤含茄紅素和胡蘿卜素,且主要由茄紅素含量多少決定,由此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黃瓤則含各種胡蘿卜素;白瓤含黃素酮類,與各種糖結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於細胞液中。
Ⅳ 印度「神奇買瓜法」,中國大媽模仿後立刻售罄,為何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吃瓜大國」,中國的西瓜產量和西瓜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有數據顯示,全球70%的西瓜都被中國人吃掉了。
2018年,中國的西瓜產量為79269592噸,凈進口還有20萬噸,而產量第二名的土耳其,一年才生產393萬噸,即使是從第2到第10名加起來,西瓜產量只有中國的1/4。而中國在吃西瓜上,也是世界第一,根據統計,中國人人均每年要吃掉100斤西瓜。
雖然在吃西瓜上和生產西瓜上,中國都是世界第一,但在賣西瓜上,中國卻不敢自稱世界第一,中國的西瓜售賣方式大概只有三種,一種是整個買,一種是切開賣,主要是切塊或者切半個,還有就是榨汁賣,但中國的鄰國印度賣西瓜的方式卻非常奇特。
Ⅳ 西瓜為什麼是紅色的
影響西瓜瓤色的因素,即影響細胞色素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溫度.色素的形成與溫度有關.同一品種在不同季節栽培,由於果實發育期所處的溫度不同,瓜瓤的深淺有一定差別.另外,果實的向陽面較著地面(陰面)著色較好,這是因為果實陽面的溫度高於陰面之故.紅瓤西瓜品種,其果肉顏色受茄紅素的含量所支配.在秋季栽培條件下,因為西瓜變瓤期瓜氣溫較低,影響紅瓤品種中所含茄紅素的形成,致使瓤紅色變淡.2、栽培管理條件.在西瓜生長過程中,施肥、澆水不適時,或施肥過程中偏施氮肥等,都可能造成色素形成受阻.3、留瓜節位.留瓜節位過低,此時功能葉較少,造成果實發育不良,果實空心或著纖維增多;留瓜節位過高,由於光合效率降低,呼吸消耗增加,果實含糖量降低,果肉變軟著色不良.此外,授粉受精不良,不能形成種子,沒有形成種子的部位胎座發育不良,質地較硬,著色不佳,品質低劣.以上幾點是影響西瓜瓤色的主要因素,針對上述幾點,我們在栽培西瓜的過程中就應該:⑴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澆水,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三元素肥料比例協調.⑵合理的留瓜節位,以第二至三雌花留瓜為主,加以人工授粉,使其授粉均勻.⑶西瓜生產過程中,一般在採收前10-15天,每隔2-3天翻瓜1次,保持商品瓜的果皮色澤均勻 西瓜果實為瓠果,由子房受精發育而成.整個果實則由果皮、果肉、種子三部分組成.其中,果皮由於房壁發育而成,果肉由胎座發育而來,種子則由受精後的胚珠發育而成.不同品種的西瓜,其形狀,大小、皮色、花紋、瓤肉顏色表現多種多樣.這些特徵常用作辨別品種的主要依據.第一,果實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子房的大小和開花後20天左右果實的發育.在雌花剛開放的4~5天,是果實能否坐住的關鍵時期;在其後的15~20天,是果實體積增大的主要時期,增長量為整個瓜重的 90%左右;果實成熟前1O天,體積增加緩慢,主要是果實內部成分的變化.因此,開花前後應及時整枝打杈,加強肥水,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圓球形,高圓形、短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等.通常生長初期以縱向生長為主,中後期則橫向生長占優.果實發育初期若遇低溫、乾燥、光照不足、營養生長過旺時,常產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種優劣的重要指標.除品種不同外,還和留瓜節位有關,留瓜節位低的果實小、扁於、皮厚、空心、纖維多.這與果實發育初期葉片數少,養分積累不足及低溫引起植株長勢較弱有關.對此,生產上多摘除第1個瓜,選留第2~3個瓜.其中尤以第3個瓜較好,瓜大皮薄.但考慮到早熟性及保險性,仍以留第2個瓜為宜.第四,瓜瓤色澤關繫到品質及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其色澤不同與瓜內所含色素不同有關.紅瓤含茄紅素和胡蘿卜素,且主要由茄紅素含量多少決定,由此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黃瓤則含各種胡蘿卜素;白瓤含黃素酮類,與各種糖結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於細胞液中.
Ⅵ 在中國叫西瓜,外國叫什麼
外國叫水瓜,寒瓜,夏瓜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的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這說明西瓜在我國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在夏天,躲在屋裡吹空調、吃西瓜是很多人渴望的「幸福」生活,可是大家知道西瓜為什麼叫西瓜呢?而不是叫東瓜或者北瓜呢?西瓜是中國特產,還是從外國引進的呢?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西瓜的由來。
一看:外形規則,紋路清晰,帶有光澤。瓜蒂、瓜臍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貼近瓜皮,近蒂部粗壯青綠,這樣的西瓜就是熟的。
二摸:瓜皮硬而光滑,就是好西瓜,而外皮軟、粘的西瓜基本上都不是新鮮的西瓜。
三掂:同樣大小的西瓜,越輕的成熟度越高,而特別重的西瓜,很有可能是生的。
四聽:將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輕輕彈,托瓜的手感覺有些顫動,是熟瓜;如果是「噗、噗」聲,西瓜就熟過了;如果是「嗒、嗒」聲西瓜還沒有熟。
Ⅶ 為什麼西瓜是紅色的
裡面所含的色素不是花青素,而主要是茄紅素。
西瓜果實為瓠果,由子房受精發育而成。整個果實則由果皮、果肉、種子三部分組成。其中,果皮由於房壁發育而成,果肉由胎座發育而來,種子則由受精後的胚珠發育而成.不同品種的西瓜,其形狀,大小、皮色、花紋、瓤肉顏色表現多種多樣。這些特徵常用作辨別品種的主要依據。第一,果實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子房的大小和開花後20天左右果實的發育。在雌花剛開放的4~5天,是果實能否坐住的關鍵時期;在其後的15~
20天,是果實體積增大的主要時期,增長量為整個瓜重的
90%左右;果實成熟前1O天,體積增加緩慢,主要是果實內部成分的變化。因此,開花前後應及時整枝打杈,加強肥水,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圓球形,高圓形、短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等。通常生長初期以縱向生長為主,中後期則橫向生長占優。果實發育初期若遇低溫、乾燥、光照不足、營養生長過旺時,常產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種優劣的重要指標。除品種不同外,還和留瓜節位有關,留瓜節位低的果實小、扁於、皮厚、空心、纖維多。這與果實發育初期葉片數少,養分積累不足及低溫引起植株長勢較弱有關。對此,生產上多摘除第1個瓜,選留第2~3個瓜。其中尤以第3個瓜較好,瓜大皮薄。但考慮到早熟性及保險性,仍以留第2個瓜為宜。第四,瓜瓤色澤關繫到品質及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其色澤不同與瓜內所含色素不同有關。紅瓤含茄紅素和胡蘿卜素,且主要由茄紅素含量多少決定,由此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
Ⅷ 西瓜為什麼是紅的
紅色的西瓜是西瓜品種里最常見的。
現代生活重金屬多,餐廳飯菜和超市零食口味重,特別是薯片等膨化零食。所以多吃紅色西瓜好哦。紅色水果對利尿特別好,還有草莓和櫻桃等。
水果成熟後變成紫色或者紅色,主要是因為表皮受到充足的光和作用造成的。
青綠色是果實成長中的保護色,是果實的表面現象,它內含高濃度果酸,且皮厚,可防止蟲咬,起到保護它自身內在待可食部位。青綠色時果皮毛孔明顯,可吸收水份和養份,還有光和作用。水果成熟時會釋放出揮發性的化合物,而且隨著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濃度也會有所變化。隨著成熟季節的到來,受陽光照射的時日積累,內在的營養積累,慢慢的它的皮薄了,表皮的顏色就會變化,花青素增多,酸性的表皮就會變紅。就象有的樹葉會由綠變黃或紅一樣。
西瓜在五代引種中國,當初稱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則有待考證。西瓜品種很多,不只現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綠,其瓤則有紅、白品種,其種子有黃、紅、黑、白色等品系,現在西瓜品類更無可計數了。西瓜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葯用。
籽殼及西瓜皮製成「西瓜霜」專供葯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西瓜皮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治腸風下血、血痢。
Ⅸ 西瓜是什麼形狀顏色味道的
西瓜通常為球形或橢圓形,果皮通常為綠色或黃綠色、墨綠色,上面布滿了不規則的波浪形綠色花紋。
成熟的西瓜內瓤通常為紅色、也有少數品種為黃色,里有黑色或褐色西瓜籽。成熟時的西瓜多汁,味甜,花果期夏季。
(9)印度的西瓜為什麼那麼紅擴展閱讀:
公元前2000年或者更早,埃及人就在尼羅河流域栽培西瓜,因為考古學家在那個時代建造的法老墓穴中發現了西瓜種子。在《聖經》中,西瓜也被提到,古代猶太人在埃及被奴役時,西瓜曾經是他們的食物之一。
有學者認為是北非濕潤時期,西瓜自己走過去的;也有學者認為是隨著人類的活動,西瓜的種子被帶到了金字塔旁邊。不管怎樣,西瓜種子伴隨著美味多汁的果肉,就從來沒有停下過傳播的腳步。
公元7世紀的時候,隨著不同地區的人類開始頻繁的穿梭與交流,西瓜的種子被帶到了印度,並在那裡得到廣泛栽培;之後,又經過了大約300年,到了10世紀,也就是中國歷史上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西瓜的種子終於傳播到了中國。今天,中國成為世界上西瓜產量最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