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蘋果為什麼要向印度投資10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蘋果將向印度投資10億美元,其主要目的是完成蘋果公司全球「印度製造」的計劃,同時開發印度iphone市場。
根據報道,起初,印度製造的產品是為本土銷售而保留的,但蘋果在7月份開始向其他國家出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計劃進一步擴大這些努力,並正在尋求印度政府「明確」它可以從出口中獲得什麼樣的激勵。無論是出口還是本土銷售,蘋果都有在印度本地生產的主要動機。此外,蘋果還尋求通過擴大印度本土生產規模,滿足印度對於采購30%製造原材料的要求,從而開設首家零售店。
2. 蘋果向印度投資10億美元,為什麼被說只是九牛一毛
《印度時報》引用官方消息稱,蘋果將通過其合作夥伴向印度投資10億美元,產能將被用於滿足全球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富士康將成為蘋果這一最新舉措的投資合作夥伴,其欽奈(Chennai)工廠將被用於製造蘋果為全球市場供應的產品。此外,一系列蘋果組件供應商也將在印度投資,推進印度製造。
據了解,一開始蘋果是通過另一家代工工廠緯創資通的班加羅爾工廠在印度進行有限的特定機型本土化生產,而現在決定將擴大生產產能的任務交由富士康負責。消息稱,已經在印度生產的產品目前「正在接受測試」。」
3. 在印蘋果代工廠遭員工暴力打砸,事件起因是什麼
人們都知道蘋果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自己的市場,為了確保市場在當地的供應需求蘋果公司會在當地設立代工廠生產,來滿足當地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需求。之前蘋果最大的代工廠是在中國地區後來因為疫情原因,再加上印度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所以蘋果將更多的選擇放在了印度市場上,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節約開支。但是讓蘋果公司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印度剛剛設立的工廠就遭遇了2000人的暴力打砸事件。
其實很簡單就能看出來能夠引發這么多人的暴動行為,肯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蛋糕,假如真的是單純的暴動行為,那麼這群人實施組織這次暴動的意義又是什麼?如果不是員工工資被剋扣拖欠,正常的生活難以支撐,除了這個原因能讓這么多人短時間內聚集在一起,行動起來,還會有什麼其他原因呢?
4. 蘋果在巴西和印度建廠,到底能不能讓蘋果公司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與美國許多公司一樣,蘋果公司依賴中國代工企業為其製造大量產品。對於這家iPhone製造商而言,「在中國組裝」產品的范圍從iPhone、iPad、Apple Watch和MacBook等旗艦設備到配件和非核心設備。
正如路透社所指出的那樣,富士康在中國境內的合同工廠從2015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29個,而和碩在同一時期從8個擴展到12個。報告稱,蘋果公司的其他供應商 - 銷售晶元,玻璃,鋁制外殼,電纜,電路板等等的公司 - 在中國變得更加集中。數據顯示,在所有供應商中,2015年有44.9%在中國,這一比例在2019年升至47.6%。
5. 蘋果7p是印度製造的嗎
IPhone7plus也是在中國鄭州富士康這是製造的。
蘋果在印度沒有工廠,就算有也是剛剛開始建,還沒有投產。所以啊,大部分的蘋果都是在中國生產。
6. 蘋果投印度10億美元擴產 iPhone,「印度造」真的比「中國造」好嗎
[PConline資訊]據《印度時報》,蘋果將通過其合作夥伴向印度投資 10 億美元。富士康將成為蘋果這一最新舉措的投資合作夥伴,其欽奈(Chennai)工廠將被用於製造蘋果為全球市場供應的產品。此外,一系列蘋果組件供應商也將在印度投資。蘋果希望通過本土化生產擴大在印度智能機市場的佔有率,同時試圖滿足印度對於采購 30% 製造原材料的要求,從而開設首家直營店。
總之,受中國人工成本和貿易戰等諸多因素影響,蘋果投資印度的步伐會越來越快,傾入的資源也必然越來越多。有了蘋果這一重量級企業做代表,很多外企如今也在陸續效仿蘋果,以產線外遷的方式來應對各種宏觀壓力,這勢必會對中國製造業格局造成較大影響。
反過來看,這也將倒逼國內製造業做出更多的創新和轉型。編者相信,依託國內龐大的市場以及高效的產業鏈配套,加之越來越多本土創新力量的涌現,中國製造必將在重重壓力下趟出一條明路。但這一切的前提,正如曹德旺在《美國工廠》中所述,「中國製造必須解決盲目圖快導致的根基不穩的問題!」
7. 蘋果代工廠為什麼現在都愛往印度跑
據相關媒體報道,蘋果第二大組裝代工廠和碩將在印度、印尼以及越南三個國家投資興建工廠,數據顯示,和碩現在能拿走30%的iPhone組裝訂單,本次投資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蘋果的代工策略。眾所周知,庫克是一位供應鏈管理高手,他長期致力於iPhone產業鏈的建設,十年來從未間斷。
具體到蘋果的業務,印度還有一些其他特殊優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蘋果的中高層管理者中有一個很大的「印度邦」,為iPhone產業鏈的建設做出著重要的貢獻。如前文所述,庫克是一個管理供應鏈的高手,經年累月地要求供應商降價,去年蘋果500多億美元的利潤,有很大一部分是供應商貢獻的,但眾所周知,蘋果的代工商中不乏「有頭有臉」的大型企業,包括三星、台積電、夏普、富士康等等,顯然,讓這些企業降價,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常常需要劍拔弩張的談判、殘酷的心理戰,甚至破口大罵。
8. 蘋果喜迎「印度製造」時代了嗎
一直以來我國被稱為世界加工廠,為世界各國的產品組裝等活動提供勞動力。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有些外商已經不適應這個“世界加工廠”的節奏了。就拿三星來說,2002年三星進入中國市場之後開設了大量的工廠,不過之後生意逐漸慘淡,最終投入了勞動力價格更低、福利更高的越南的懷抱。
不過照目前的情形來看,還未面世的新旗艦iPhone12仍在中國進行生產製造,但是不排除此次印度順利製造iPhone11後蘋果會做出相應調整的可能。有網友並不看好made in india的蘋果手機,認為其質量可能無法得到保障,你認同他們的說法嗎?
9. 蘋果公司將在印度設廠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生產總值略有不同,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想獲得大量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尤其是包含著各種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國家。他們不僅要保證公司生產科技產品過程中不會因為缺少原料而停工,他們也要保證每一家科技公司生產的商品都具備很大的利潤。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比較大的科技產品生產公司,該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不同的加工廠。現如今,蘋果公司將要在印度建立分工廠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印度的勞動力資源十分充沛,並且這些勞動力的價格比較低,從而確保蘋果公司生產的各種科技產品都有很大的利潤。
總的來說,我認為蘋果公司將在印度建廠的目的十分明確。首先,蘋果公司需要佔領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印度人口眾多,便成為蘋果公司想要佔領的市場之一。其次,蘋果公司也要控製成本價格,印度超低的勞動力價格也會降低蘋果公司旗下科技產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