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發揮好經濟引擎的作用實現經濟強國夢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民間投資較快發展。要深入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政策和42項實施細則,進一步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積極實施促進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投資發展。
1、拓寬民間投資進入渠道。鼓勵民間投資以獨資、控股、參股、合作或參與國企改制等方式,進入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等行業。通過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吸引民間投資進入交通、能源、電信等國有資本占優勢的領域,減少民間投資可能遇到的隱性阻力。
2、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新的領域。如在頁岩氣、地熱能開發等領域,民間資本進入阻力相對較小。政府應營造有利於民間資本參與發展的平等競爭環境,並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科技研發等方面給予支持。
3、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繼續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出入境檢驗檢疫費標准,嚴格控制設立新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加大金融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4、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支持力度。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繼續擴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並向小型微利企業傾斜。鼓勵引導股權投資企業、擔保公司等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投資發展。拓展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加大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
(二)保持政府投資合理規模,發揮好結構導向作用。
1、加大中央重大項目投資力度。推進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建設,加快「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著力拓寬鐵路等重大項目的投融資渠道,協調好中央與地方的資金配套關系,引導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有效配置。
2、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加大政府投資對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社會事業、節能減排、生態環保、自主創新、欠發達地區等領域和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為適應我國老齡化趨勢,政府要加快規劃和建設一批公益性養老設施,帶動相關社會投資和經營發展。
3、優化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要合理發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積極作用,探索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方式,並根據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明確投資的重點方向和領域。加快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鄉結合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小城鎮道路、供水、供氣、排水等市政公用設施和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4、加強對社會投資方向和質量的調控。繼續嚴格控制「兩高」項目投資,防止重復建設和落後產能擴張。加強對政府投資尤其是基建項目的監管和督查,切實保障重大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
(三)優化製造業投資結構,促進產業調整升級。這是推進我國投資結構調整優化,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1、提升製造業整體發展水平。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和固定資產更新,推動傳統製造業技術、工藝、產品上新台階。進一步提高能耗、環保等方面准入門檻,嚴格控制「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進傳統產業節能環保改造。優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結構,加大對企業兼並重組、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2、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障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進金融領域的改革和創新,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和融資服務,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升金融企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優化發展的服務水平。
3、調整優化製造業區域布局。引導東部地區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推動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為區域之間資源流動和有效配置、產業布局調整優化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
⑵ 印度想成為超級大國背後的宗教因素
印度經濟正處於數十年來最快速增長期,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大幅提升。正當印度人誇口說他們是全球第二大最具影響力國家之際,美國兩大媒體則不約而同告訴印度人一個事實,印度要當超級強國,還遠著呢!
美聯社9日文章指出,雖然印度經濟取得可觀成就,但超過十億人口的印度,人民健康卻沒有因為經濟發展而得到顯著的改善。最新的官方數字顯示,印度有46%的兒童營養不良,情況與世界最窮的國家諸如布吉納法索、柬埔寨一樣的糟。
而最新一期美國《財富》雜志(Futurn)題為「印度叫超級強國?再想想看!(India the Superpower? Think again)」的文章,更是對印度人的「強國夢」,來了一記當頭棒喝。
印度人近年來要把自己與超級強國拉上邊,當然可以理解。印度有史以來出現了連續四年達到8%的經濟成長率。印度自1991年開放經濟以來,平均每年成長率達到6%,雖與中國非屬同一級,卻是獨立後最初45年平均成長率的二倍。近來位於孟買的TATA鋼廠以113億美元並購了CORUS廠,也創下了印度公司最高額的並購記錄。
此外,印度已經具有核子能力,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印度的電影更走出了國門,邁向了國際。這些成就,難怪印度將是下一個超級強國的說法,成為印度國內的主流觀點。
不過,文章告訴印度人:「抱歉,印度絕非超級強國,印度與超級強國並不匹配。」
⑶ 印度自己吹噓了很久的「航天強國夢」,為什麼會在月球2.1公里處失聯
北京時間9月7日凌晨4點20分左右,印度「月船二號」的月球著陸器嘗試在月球南極區域著陸(南緯70.9度,東經22.8度),但遺憾的是,著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里的時候與地面失去聯系。後續的分析表明,著陸器失聯時,
著陸器還攜帶了一個小小的月球車,這輛月球車依靠太陽能動力在月球行走,對月球進行科學勘探,這與咱們的「玉兔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類似。月船二號重要節點回顧7月22日,發射升空,執行發射任務的是印度目前最強的運載火箭GSLV MarkIII。8月22日,「月船二號」進入繞月球100公里高的軌道,隨後軌道器和著陸器進行了分離。
⑷ 如何實現中國的強國夢
一﹑政治制度必須先進。
搞政治本來是中國民族的強項,例如老祖宗就搞過不少花樣,什麼禪讓制,什麼天子分封制,什麼中央集權郡縣制等等都挺好用,在當時世界上都數一數二,中國歷史上強大過,得益於當時中國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的完善。西方發達國家後來強大並一直領先世界,靠的也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先進和完善。後來經過鴉片戰爭等失敗,中國人的頭腦一下子被打懵了,一時分不清東南西北,有病亂投醫起來。中國的政治智慧不分黑白好壞全都放棄了,盲目向西方後生學了一百多年,至今也沒看見學到什麼高招,依然落後,按官方二零零五年最新說法,中國到了二零八零年才趕得上西方發達國家,簡直是一派昏話。叫我看,按現在的搞法,一萬年也不行,因為人家也要發展,不會坐等你前進。正如西方當時學中國封建專制永遠趕不上中國一樣,現在中國學西方也不行。正如乘坐同樣速度的車,搞的都是資本主義,中國和發達國家已相差萬里,你憑什麼趕上人家?是你官不腐敗還是民眾鬥志昂揚?是你風調雨順還是地寶物豐?都不行,空做什麼美夢?要想趕超,就要學東西方的創新精神,只有改坐更快的社會交通工具飛機一類才成,也就是說必須創新社會政治制度才行。中國現代主流精英們一個心眼搞民主,學美國,無視毛澤東為代表的現代中華民族的創新,老祖宗的東西一點也不要,患了非常嚴重的崇洋媚外症,是領導不好偉大古老的中國的,只能是誤國﹑誤民﹑誤了自己,要我說這些新自由主義精英們,趁著懷里有點美金,邊境開放,趕快走人,否則,幹了那麼多壞事,將來下場會很慘的。
對於如何搞好中國的政治制度,我的看法是西方先進的東西要學,老祖宗的寶貝也要用,但更重要的是走毛澤東的強國之路,把民主和集中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以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為本質,以徹底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結合為形式的政治制度才是上策。
二﹑要有好的經濟制度。
中國近百年來好談什麼主義,各種主義交鋒,已成水火不相容。一談主義,容易冒火,頭腦不冷靜,所以先把主義放一放,將來再談主義問題。搞經濟,不論左派還是右派,首先要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需要大資本,大工業,大農業,大商業思路。如果不喜歡毛澤東的資本集中和計劃經濟集體化國有化辦法,至少要學西方資本家高級壟斷階段的帝國主義辦法,千萬不能走幾百年前自由經濟那一套,純自由經濟西方早就放棄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
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走毛澤東全國一盤棋、培養自立更生的能力、以公有制為核心的大工業、大農業、大商業之路;中策是走國家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之路,是以大資本為核心,大搞自主創新型的大工業、大農業、大商業的資本全球擴張的風險之路;下策是走亞當斯密自由資本和哈耶克新自由主義之路,搞小農經濟、小資本、小商業、買辦經濟的弱國之路。
縱觀世界,自由經濟早就被西方老大哥拋棄了,他們贊成小弟弟發展國家用,完全是包藏禍心,為他們帝國利益服務。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偏走最差的路走,如果說當家的精英都出於賣國發財動機,可能有的精英喊冤,如果說他們智商低,他們也不會承認,他們一定拿出一堆嚇人文憑叫你看,表示他很聰明。反正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解出一個明確答案,那就是中國再也不應該聽中國新自由主義精英的叫喊了,再聽下去,中國不但經濟不能騰飛,而且要亡國滅種。可愛的國人們,清醒一些吧,且莫把亡國之路當成強國之路。
三﹑要有好的民族優秀文化生態。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沒有了,民族也滅亡了,雖然軀體還在,那隻不過是行屍走肉,供他人開胃的東西。
最近幾十年來,有那麼一批所謂精英,極力貶低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燦爛文化,極力吹捧才有數百年文化史的美國文化,不以連一篇中國古文都看不明白為恥,反以烏里哇拉說幾句外語為榮,就是這類這幫人的生動表現。他們本是中國人,心裡卻老想為外國人服務,造成吃西葯,穿西服,吃西餐,住洋房,講洋話,畫碧眼,染金發的風氣,令人作嘔。
中國要強大要發展要騰飛,必須改變自卑的文化心態,必須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弘揚愛國文化,讓全民族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光榮歷史,都明白偉大的中華民族不但歷史上能搞政治﹑搞經濟﹑搞文化搞出世界最高水平,而且在當代也一定能搞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一定要把西化風壓下去,最終做到對西方文化去偽存真為我所用,建立以利它主義文化為導向,以中國文化為中心的百家爭鳴文化。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會增強自尊心,自信力,自豪感;才能發揚愛國主義,才能不懼強敵,敢於同敵人斗爭,決戰決勝,無敵於天下。
四﹑領土要完整,財政要統一。
未來的大中國,不但要保持現有領土完整無損,收回台灣,而且要逐步做到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在內的政令統一,財權統一,以作大文章,以備不測。特別重要的是還要考慮是否收復失地,中國在前蘇聯瓦解之機未能抓住機會收復失地,實為歷史敗筆。在筆者看來,無論用收買辦法還是其它辦法,在條件成熟時收回外蒙古,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頁島等中國領土,應該是中華兒女不應放棄的神聖目標。須知強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領土的廣闊,資源的豐富,在未來世界強國竟爭中,小國稱霸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五﹑加強民族大團結。
中華民族大團結是建立大中華強大國家的又一個必備條件。因此,真正構建和諧社會,消除嚴重的兩極分化是十分必要的。在民族政策方面要嚴格區分政治和經濟文化,從經濟上和文化上要扶持少數民族,在此前提下在政治上逐步取消自治制度或者減少自治權力,以防止民族分裂,被敵對國家所利用。
六﹑建立一支強大國防軍隊。
強大的中國最終能否建立鞏固和發展,最直接的取決於軍事實力,那種和平掘起論調是自欺欺人的,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強國是和平掘起的。所以,中國要不斷增加國防投資,進行軍事教育,使中華民族鑄成既熱愛和平又不怕戰爭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重新使古老的中國再次全方位領先世界,成為名符其實的現代強國。
七、要清洗國病。
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人一樣,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帶病強國是不行的,所以要去國病。國病千條萬條,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條是自卑祟洋心理,此心理反映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諸方面,是最難清除的國病。另一條是風頭很盛的新自由主義賣國份子,這些賣國的新自由主義份子,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以精英自居,干盡了禍國殃民的勾當,是中國的心腹大患,必須掃盪干凈,否則,中國不但不能強大,反而被他們賣掉謀取私利了。對此,國人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八﹑當代中國外交要有重大調整。
目前世界格局,美國要稱霸世界應該說是一目瞭然。
美國世界戰略分幾個層次:
以推行民主制,反恐怖主義為幌子,分階段完成世界霸權。
美國建立了三級統一戰線,為稱霸世界服務。以美﹑英和以色列為核心組成第一級統一戰線,以歐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主體組成第二級戰線,以臨時戰略目標,分別拉攏不確定的國家組成第三級戰線。
控制世界經濟命脈,爭取主導權。對伊拉克戰爭就是為達到此目標的第一步。
先取得對第三世界霸權,然後再分化瓦解第二世界,統治歐洲,最後消滅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抵抗。
由此不難想像,美國是中國強大的戰略對手而不是什麼戰略夥伴,中國要想強大,必須削弱而不是加強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
對美國此稱霸世界計劃,日本及歐洲和俄羅斯等各國有不同的打算。
日本國最為狡詐。其無稱霸全球的能力和野心,卻有地區霸權夢想,至少建立東亞霸權和稱雄亞洲是日本的目標。為達此目的,一方面積極偽裝投靠美國,利用美國;另一方面積極打壓中國,把中國作為頭號敵人,是非常老道的地區稱霸方略,非常值得中國警惕。
歐洲目前處境最為尷尬,一方面歐洲法國和德國等多數國家不甘心美國控制歐洲和世界,另一方面又不具備遼闊領土,無與美國爭高下的地理條件,所以加緊歐洲和平統一計劃,試圖完備與美國較量的客觀條件,但由於歐盟各國認識不一,很容易被美國分化瓦解,難以實現其雄心壯志。
俄羅斯命運最為不濟。其本有最有利領土和人口及軍力與美國爭奪世界霸主條件,卻因戈爾巴喬夫一類叛徒出賣,內外交困,只求自保而不能做到。所以,從目前看,尚無稱霸世界的野心,對美國威脅不大。但從長遠上看,俄羅斯東山再起也絕非是不可能的,誰想稱霸世界都不可小視俄羅斯,普京的強國方針正在引導俄羅斯掘起。
中國戰略。
目前中國應冷靜分析世界大勢,抓住美國與歐洲必然分裂,俄羅斯不甘人下,第三世界日益覺醒的有利時機,制定正確方略,做出最佳外交選擇。
中國有三種選擇。
第一個是採用連橫政策,積級謀劃與美國和日本公開或隱蔽地進行斗爭,追求華人最大利益。堅決領導第三世界爭取獨立領土完整發展生存權,積極修好俄羅斯和歐洲各國關系,結成中俄歐聯盟,共同粉碎美國稱霸世界計劃和日本區域稱霸計劃,爭得世界和平。
第二個是不稱霸,不樹敵,不結盟,自立單干,堅持和平崛起。但這只能是中國的一廂良好願望,美國和日本的國家利益不允許中國和平崛起,條件成熟時,必定利用台灣等問題發難,肢解中國,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目前美日對華是以和平演變為主,務必發展到以戰爭為主,對此陰謀,國人不可不察。
第三是採用合縱政策,向美國一邊倒,取得美日諒解,心甘情願做小伙計,以求自保,爭取美國發善心,分一點好處。此種選擇很難成立,因為中國不是小國而是人口最多的大國,美國和日本想的是吃掉而不是養起來,想養也養不起。
以上三種外交政策,前者是上策,中者是中策,後者是下策。中國外交政策調整,應以上策為基石。
筆者以為,以上八個條件,如能全部實現,最終建立大中華國家的民族主義目標是完全可能的。也可能有不少人會嘲笑筆者是在做美夢,但筆者認為,連個美夢都不敢做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的。偉大的中華民族絕對不是這樣的民族,他們不但有做好夢的勇氣,而且有把好夢變成現實的卓越能力。
⑸ 為什麼印度「強軍強國夢」會破碎,其原因是什麼
印度的國防工業基礎仍然很薄弱,造不了先進武器,這個國家百分之七十的武器裝備只能依靠外購,可以說印度就是依靠外購走上了強軍之路。
由此看來,莫迪是深陷這個軍購丑聞了,一旦被證實參與其中,那麼真會有倒台的危險。而且這事情還涉及到了印度空軍,本來采購陣風戰機就是換裝一些老舊的米格戰機,現在這么一鬧,這筆單子可能就黃了。當然這只是印度軍購丑聞的冰山一角。
⑹ 談談幾我國應該怎樣才能實現"強國夢"
中國已經很強大了
⑺ 當下我們的強國夢是什麼
我們的強國夢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博遠,武術是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古代,人們靠武術來保家衛國,但是到了清朝晚期,子孫們表面身強力壯,但手無縛雞之力,在列強踏進中國領土的時候,無力抵抗,不得不簽署一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得到一時的穩定,真是可悲!
在鴉片戰爭中,林則徐實行了一次虎門銷煙,打壓了列強的囂張氣焰,為我們中國人爭了一口氣。但個人的能力改變不了腐朽的政治面貌,只有整個民族強大起來,才能實現強國夢。
在世界國民身體素質調查中顯示,中國人民的身體素質遠遠落後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由此使我們想到要想實現強國夢,就必須增強中國人民的身體素質,在世人面前證明自己,從而摘掉列強們曾拋給我們「東亞病夫」的帽子。
而我們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更應該加強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為實現祖國的強國夢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這使我想到了某校舉辦的春季運動會上,有一名男同學報了200米的跑步項目,但在跑到不足100米的時候就停了下來,並且再也沒有跑下去,由此看出當代的中學生平時缺乏鍛煉,身體素質太差了。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實現強國夢的主力軍,更應該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加強盛。
當然要想實現強國夢,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還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例如:在一些旅遊景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XXX到此一游」的字樣,這件小事在外國人看來是素質低的表現,並造成外國人對中國人形成了較差印象,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提升品質,改變世人對我們中國人的看法,使中國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實現祖國的強國夢。
⑻ 印度的哪個數據又超越中國了,印度人怎麼高興不起來
根據最新的相關軍事刊物報道,如今印度的陸軍已經超過了140萬,這一數據高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朝鮮的100萬陸軍,第三則是中國。對於印度陸軍的如此龐大規模,美俄等國都紛紛表示了認可,因為近些年來隨著印度軍事大國夢的愈發強烈,不斷擴充軍隊也成為了印度的首要之選,美俄等國也是看在了眼裡。
所以在重重壓力之下,印度也宣布了要進行裁軍,然而由於印度的國情所致,這樣的政策也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實現。而且印度的陸軍人數雖多,但人口素質卻相當不足。由於印度教育資源的匱乏,導致了印度男性有超過20%屬於文盲。在現代化戰爭中強調軍人素質的態勢下,印度的陸軍戰鬥力也會因此大打折扣。所以,雖然印度陸軍超過了中國,但他們卻高興不起來。
⑼ 印度強硬和狂妄源自哪裡是哪些因素在支撐著印度的大國強國夢呢
印度被嘲笑為有帝國主義的病,卻沒有帝國的命。印度一向對自身的軍事力量自信滿滿,在處理與鄰國的關系與邊境糾紛時,常常表現出超乎常理的強硬,不管是對待軍事力量弱小的不丹、尼泊爾,還是軍事力量較強的巴基斯坦,甚至對陣世界公認的軍事大國中國,也照樣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印度的極度膨脹,除了對自身實力的認知差異之外,也不可否認,印度也有許多自信的資本。
所以,印度的軍事自信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和毫無根據,印度也確實具有令人羨慕和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裝備。對此,我們應有正確的認識,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刻意貶低,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好應對的戰略戰術和技術手段就好!“國雖大,好戰必亡”,印度在軍事上的過於狂妄自大,遲早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