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癌症的預防原理
1)癌症的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指促進健康及減少危險因素。從引起癌症的病因入手,進行預防。
不要:吸煙、過量飲酒,吃已發霉的花生和糧食,食用發霉花生榨成的油,吃熱燙煙熏食品及過分刺激性食物。
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鹽類等食品。如火腿、熏腸、熏魚、午餐肉、炸土豆片等。高脂肪食品,可降低消化道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玻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動物內臟、蛋黃、奶油、人造奶油、黃油、豬油。
避免接觸:石棉、苯胺染料、苯等致癌物質、離子射線和大量的紫外線。
預防感染:乙肝病毒、人乳頭瘤病毒、血吸蟲等感染。
多吃: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品,並提倡生食。如西紅柿、深綠色蔬菜(如芹菜、甘藍,顏色越深,防癌能力越強)、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甘藍、花椰菜、洋白菜、西蘭花、芥菜及蘿卜,這類蔬菜最好生食)、大豆製品、柑橘類水果、麥芽與麥片(可有效預防直腸癌與結腸癌的發生)、蔥、姜、蒜(對腸癌、胃癌、肝癌、肺癌的發生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酸奶(對腸道癌有預防作用)。
4)癌症的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是篩檢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發現淺表和檢查方便部位的腫瘤。檢查方法主要是手模、鏡子照。可以檢查口腔、皮膚、皮下、頸部、乳房、外生殖器、肛門等一切可以摸到的部位。腹部檢查可在清晨起床前自上而下逐一按摸,按摸時,雙腿要屈膝,檢查內容主要是有無腫快,有無與平時不一樣的狀
況和感覺,如有異常可到醫院檢查。此外,了解一些常見癌症的早期徵兆,也可幫助你早期發現癌症。
膀胱癌:經常性血尿,但小便不痛,吃葯不見效。
胃癌:長期心口痛、胃口不好、惡心、嘔吐、嘔血、黑便。
鼻咽癌:長期鼻塞、並有耳鳴、頭痛、流鼻血現象,或伴有單側性頜下無痛性腫快。
食道癌:進食有梗塞感,時有嘔吐、進食後胸骨後疼痛但無其他原因可找。
乳腺癌:乳房出現腫快,擠壓乳頭有血水流出,乳房皮膚粗糙象橘子皮。
肝癌:原患有慢性肝炎,右上腹長期刺痛或漲痛,胃口不好。
宮頸癌:月經不正常,白帶增多且有臭味,同房後陰道常有少量流血。絕經者有不規則無痛性出血。
咽喉癌:聲音長期嘶啞,吃葯也不管用。
肺癌:長期吸煙、乾咳、痰中帶血絲,間歇性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熱、惡寒。
腸癌:長期便密、腹瀉、或兩者交替出現,大便帶血、變形,腹部疼痛或摸到腫快,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
癌症的自我檢查:
1、每日:注意大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大便的形狀是否變細,是否呈柏油色或帶血。注意小便時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有無不適感等。女性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是否帶有腥臭味。
2、每月: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有無腫大的淋巴結(小於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於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腫痛,生長的速度。注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痔,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男性注意尿道口處有無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有無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3、每年:由專業醫師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或參加一次癌症普查。
癌症的普查:
腫瘤普查或稱篩檢,其目的是人群中檢出患某病的病人。早期發現腫瘤病例
主要靠篩檢措施。篩檢是指用快速的檢查、實驗或其他方法,將表面健康的人群分為可能患病者(實驗陽性)和可能無病者(實驗陰性者),對未被識別的疾病的發現提出推斷的依據。篩檢實驗不具有診斷意義。篩檢陽性者必須經醫師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腫瘤普查包括:
1、由醫生進行的體格檢查。
2、甲胎蛋白(AFP)用於肝癌普查。
3、B超檢查。用於檢查腹部腫瘤。
4、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此法並已被充分肯定在宮頸癌普查方面的價值。宮頸塗片陽性者宮頸癌的確診率為95.5%,可疑陽性者確診率亦近70%。
5、糞便潛血試驗,有陽性結果者做纖維胃鏡或鋇灌腸檢查。用來檢查消化道腫瘤。
6、線胸片或透視,做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作為肺癌普查的方法。
7、對乳腺癌的普查首先由婦女自行檢查,發現可疑的病人,由醫師進行檢查。可採用熱圖像,乳腺鉬靶X線攝影等檢查。
總之,目前的腫瘤普查方法大多尚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如發現血管上皮重度增生、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結腸息肉,支氣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應引起高度重視,密切隨訪,積極治療。
3)癌症的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是對已患癌症患者,減少並發症,防止致殘,提高生存率,康復率,以及減輕由癌症引起的疼痛。
一旦得了癌症,首先需要的是盡快得到治療,治療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等。治療後的病人需要康復。康復中需要營養支持,需要心理治療,需要體育鍛煉。在腫瘤晚期可能遇到非常嚴重的疼痛問題,腫瘤科醫生會給予專業處理。
防癌的日常食物
合理飲食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防癌措施,在此基礎上,可適當補充一些防癌食物,以下供參考。
玉米:其營養價值超過麵粉、大米,經常食用能預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並癌症、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等玻
紅薯: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賴氨酸、植物纖維、去氫表雄酮,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
南瓜: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還含有鈣質和纖維素、色氨酸-P等,可預防肥胖、糖尿並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是預防癌症的好食品。
麥麩:麥麩是小麥主要營養成分的倉庫,含有B族維生素、硒、鎂等礦物質,很多植物纖維。有利於防治大腸癌、糖尿並高脂高膽固醇血症、便秘、痔瘡等。
蘿卜及胡蘿卜:含有大量維生素C,胡蘿卜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所以它們具有極好的防癌作用。
蘑菇: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的礦物質,含硒和豐富的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利於預防胃癌和食管癌。
蘆筍:它含有硒和植物纖維等,可用來防治多種癌症。
苦瓜:苦瓜的抗癌作用是由於它含有一種類奎寧蛋白,能激活免疫細胞的活性,苦瓜種子中含有抑制細胞侵襲、轉移的成分。
茄子: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含有龍葵鹼、葫蘆素、水蘇鹼、膽鹼等物質,其中龍葵鹼和葫蘆素被證實具有抗癌作用。
大蒜:實驗已證實,大蒜素、大蒜辣素對許多癌細胞具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大蒜素還能阻斷在體內合成亞硝胺。大蒜富含硒、鍺,鍺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海帶:海帶提取物對多種癌細胞有抑製作用。
豆類及豆製品:在豆類中,大豆、豌豆、扁豆、綠豆和刀豆等都含有可以防癌抗癌的核酸。
百合科(蔥、洋蔥、蒜等)和十字花科(元白菜、白蘿卜、蕪菁等)蔬菜:它們含有多量的硫化合物,能夠增強肝臟對異物解毒時所需酶的作用,能增強人體預防癌症的效果。
綠茶:據國內外廣泛研究,認為茶葉,尤其是綠茶具有非常明顯的防癌作用。
其它:如大棗、山楂、獼猴桃、葡萄、烏梅、大白菜、包心菜、多種海產品等。
『貳』 癌症一般是怎麼查出來的
你在體檢時可,要求醫生在查血時增加腫瘤指標項目的檢查。如AFP,CEA等很多項目
一般人最常見的抽血檢查通常是查血常規,看是否發炎等,不大會幫助判斷腫瘤。
另外,B超,CT,X光等都能幫助診斷腫瘤。
腫瘤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對於預防癌症,美國國家科學會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議:
1)飲食上少吃油和脂肪、糖和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帶麩的米面(粗糧)。最好能吃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肝臟的負擔。
2)保持樂觀愉快的生活態度。遇事找好處。不抱怨。心情的不愉快,會影響身體的各種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發生糾紛和矛盾時,千萬不要壓抑煩惱,最好和親人談開。中國的俗語是千年智慧的結晶:「花錢消災」、「生死有明,富貴在天」。如果相信因果報應的道理,則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萬事如意,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隨時懺悔以前的錯誤。進一步想想人生如夢,一切的一切都變化無常,何必太鑽牛角尖?昨日的英雄今日又何在?這樣想就會心平氣和。
另外,要積極的去積福,多做利益他人的事,特別是不殺生,並且還要放生,多多益善。放生是救其他動物的性命、給其他動物以平安,獲得的果報是自己的健康和長壽。
『叄』 請問,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呢
癌症檢查,尤其是自體無症狀時的早期檢查,現在仍是很有爭議的領域。主要是因為早期檢查的研究難度大,現有方法的准確度低,對被檢查者的好處有限。檢查出有癌症的幾種情況:1. 感到有症狀,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出來。2. 因為其它病症去醫院檢查,結果附帶查出來有某種癌症。3. 常規體檢,查出有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症。 4. 有針對性的癌症檢查,像常規體檢一樣定期檢查,檢出異常。當我們被檢查出有癌症的時候不要慌,這時候就應該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的治療。醫生一般會讓你服用一些葯物,在葯物上使用人參固本口服液對抑制癌症有著很好的療效。除此之外在飲食習慣上做出改變,少吃油炸食品,腌制的食品等。
『肆』 印度一家癌症醫院集體感染,造成疫情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奧里薩邦克塔克一家救治癌症患者的醫院日前被曝包括患者、服務員和醫護工作者在內約100人確診新冠肺炎。
當地官員的解釋,這大約100人是在過去僅10天內確診的,目前該院已被封鎖並進行消毒。克塔克地方官員表示,事件正在調查中,如若發現任何失誤,將採取適當行動。
三、人們防範意識不到位
克塔克官員表示,目前該市已報告19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4例是在過去3天內發現的,其中大部分來自這所癌症醫院。當地政府已宣布關閉市政區域,並進行密切接觸者的後續追蹤工作。官員還稱,如果情況在未來幾天沒有改善,將進一步擴大封鎖范圍。 該市的感染病例較少,在之前並沒有採取適當的措施防範,也沒有引起人們警覺,大部分人防範意識不夠。
以上的這些方面造成了印度這家醫院的集體感染,希望新冠疫情能夠過去,人類早日戰勝病魔!
『伍』 癌症是怎麼檢查出來的
診斷癌症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①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各種常規檢驗及具有一定特異性的化驗。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②體格檢查:由於約有75%的癌症發生在身體容易發現的部位。因此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望診、觸診、叩診、聽診等十分重要,常常能發現相當一部分腫瘤,並能對其性質做出初步的判斷。
③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常規透視、拍片、各種造影、各種體層檢查;CT、ECT、核磁共振檢查;B型超聲檢查,核醫學檢查等。
④病理學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
⑤內窺鏡檢查:食管鏡、纖維胃鏡及纖維結腸鏡、支氣管鏡、膀胱鏡等。
⑥放射免疫學檢查:如胎甲蛋白測定、癌胚抗原檢測,EB病毒抗體檢測等。
⑦醫用激光診斷。
另外,開展區域性預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較大價值的早期發現途徑。通過普查,能夠發現早期癌症病人,對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關注癌症早期檢查
隨著科技進步,種種防癌治癌的手段層出不窮,但一些癌症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卻未降反升。這是由於早期防癌意識不強和常規體檢項目上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對於癌症,早期正確診斷是施行合理治療及以後治療成功的關鍵。那麼,對於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檢測?癌症早期檢查包含幾個部分?多長時間做一次健康檢查?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怎麼辦?記者就早期癌前檢查的相關問題采訪了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的黃守清副主任。
認識癌症早期檢查
據黃主任介紹,健康體檢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傳統檢查、腫瘤檢查和重要器官檢查,而癌症早期檢查是腫瘤檢查中最重要的一項。
腫瘤檢查包括影像學和血液標志物檢查,這兩項檢查的對象不同,對於內臟器官,就要藉助影像學檢查,既包括眼觀手摸等簡便易行的方式,也有 X線、 B超、 CT、彩超等影像學手段。另外,血液標志物的檢查也很重要,可以有助於發現肝癌的甲胎蛋白( AFP),空腔臟器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乳腺等腫瘤標志物( CEA), VCA-IGA則是 EB病毒,是對胃炎的檢查,還有一些廣譜的腫瘤標記物可作為篩查用。專家指出,確定做防癌體檢的對象,應從年齡上進行考慮。癌症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對某一癌症特別危險的特定人群。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每天吸煙 20支吸了 20年的男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家族中母系親屬中已有乳腺癌病人的女性;肝癌的高危人群,是遷延不愈而且表面抗原陽性的肝炎病人。大量的統計數字已表明,大部分癌症的高發年齡是在 40歲以後,因此, 40歲以後的人,就要加倍小心自己的身體了,也應把自己列入「高危人群」。
對於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過自查和進行特定的防癌體檢來檢測。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應多做幾次體檢,早發現早治療。人一步入 40歲,一年內至少要做一次專業性的防癌體檢,還有化驗、病理學、窺鏡等常規措施及血液標志物檢查。目前技術水準不斷提高,通過種種手段,危害人類的常見腫瘤基本都可及早被檢查出來。而屬於「高危人群」中的市民更要適當地增加檢查次數。
癌症早檢刻不容緩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死於癌症的患者約 200萬,已佔我國各種疾病死因的第二位。黃主任說,大眾對癌症防治參與熱情不高及癌症防治知識的匱乏等是重要原因。市民要麼害怕、要麼沒錢、要麼有錢也沒時間做定期健康體檢,其實查與不查,病症都是客觀存在的,心存僥幸或是麻痹大意都可能讓自己後悔莫及。
在采訪過程中,黃主任與記者提起一件事:前些日子位律協一位同志前來體檢,體檢結果是早期膀胱癌,這種病癌常規的檢查是很難查出的,因及時發現,現在治療得相當好,如果再延一年可能癌細胞就會擴散到了其它部位。
對此,專家鄭重提醒大家:有的患者諱疾忌醫,在很早的時候身體就有徵兆,可是有的因為自身經濟的原因,有的是害怕檢查結果出來自己難以承受,就聽之任之了,最後等病痛到了無法忍受的時候才來就醫時已經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期。癌症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癌症病人有 90%是可以治癒的,治療費用也會大大降低。只要我們重視癌症的早期症狀和體征,及時進行檢查,或定期進行普查,大部分癌症可以做到早期發現。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是單位出錢的集體體檢,還是自費的個人體檢,都出現了迅猛增長的勢頭。我國長年累月形成的體檢,其側重點在於心血管疾病、肝炎和糖尿病等方面,與癌症檢查關系不大。所以,醫院建議,個別患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主動增加防癌的檢測項目。
『陸』 怎麼檢查是否得了癌症
二級預防是篩檢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發現淺表和檢查方便部位的腫瘤。檢查方法主要是手模、鏡子照。可以檢查口腔、皮膚、皮下、頸部、乳房、外生殖器、肛門等一切可以摸到的部位。腹部檢查可在清晨起床前自上而下逐一按摸,按摸時,雙腿要屈膝,檢查內容主要是有無腫快,有無與平時不一樣的狀
況和感覺,如有異常可到醫院檢查。此外,了解一些常見癌症的早期徵兆,也可幫助你早期發現癌症。
膀胱癌:經常性血尿,但小便不痛,吃葯不見效。
胃癌:長期心口痛、胃口不好、惡心、嘔吐、嘔血、黑便。
鼻咽癌:長期鼻塞、並有耳鳴、頭痛、流鼻血現象,或伴有單側性頜下無痛性腫快。
食道癌:進食有梗塞感,時有嘔吐、進食後胸骨後疼痛但無其他原因可找。
乳腺癌:乳房出現腫快,擠壓乳頭有血水流出,乳房皮膚粗糙象橘子皮。
肝癌:原患有慢性肝炎,右上腹長期刺痛或漲痛,胃口不好。
宮頸癌:月經不正常,白帶增多且有臭味,同房後陰道常有少量流血。絕經者有不規則無痛性出血。
咽喉癌:聲音長期嘶啞,吃葯也不管用。
肺癌:長期吸煙、乾咳、痰中帶血絲,間歇性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熱、惡寒。
腸癌:長期便密、腹瀉、或兩者交替出現,大便帶血、變形,腹部疼痛或摸到腫快,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
癌症的自我檢查:
1、每日:注意大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大便的形狀是否變細,是否呈柏油色或帶血。注意小便時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有無不適感等。女性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是否帶有腥臭味。
2、每月: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有無腫大的淋巴結(小於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於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腫痛,生長的速度。注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痔,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男性注意尿道口處有無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有無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3、每年:由專業醫師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或參加一次癌症普查。
癌症的普查:
腫瘤普查或稱篩檢,其目的是人群中檢出患某病的病人。早期發現腫瘤病例
主要靠篩檢措施。篩檢是指用快速的檢查、實驗或其他方法,將表面健康的人群分為可能患病者(實驗陽性)和可能無病者(實驗陰性者),對未被識別的疾病的發現提出推斷的依據。篩檢實驗不具有診斷意義。篩檢陽性者必須經醫師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腫瘤普查包括:
1、由醫生進行的體格檢查。
2、甲胎蛋白(afp)用於肝癌普查。
3、b超檢查。用於檢查腹部腫瘤。
4、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此法並已被充分肯定在宮頸癌普查方面的價值。宮頸塗片陽性者宮頸癌的確診率為95.5%,可疑陽性者確診率亦近70%。
5、糞便潛血試驗,有陽性結果者做纖維胃鏡或鋇灌腸檢查。用來檢查消化道腫瘤。
6、線胸片或透視,做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作為肺癌普查的方法。
7、對乳腺癌的普查首先由婦女自行檢查,發現可疑的病人,由醫師進行檢查。可採用熱圖像,乳腺鉬靶x線攝影等檢查。
總之,目前的腫瘤普查方法大多尚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如發現血管上皮重度增生、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結腸息肉,支氣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應引起高度重視,密切隨訪,積極治療。
『柒』 怎麼查癌症,比如檢查什
一般的健康體檢較難查出癌症,這是由它的檢查項目所決定的,所謂一般的健康體檢,主要項目是醫生進行一般性體檢,比如視力檢查,聽力檢查,聽診,腹部觸診等,量血壓,抽血化驗肝腎功能,乙肝兩肝,血脂,血糖等,化驗大小便,拍胸片,做心電圖等。
這些檢查主要還是發現一些諸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糖血病)、高血脂」、乙肝攜帶等,但由於有醫生的觸診,有的體檢還可能會順便查一查CEA這些腫瘤標志物。
所以,有時會有意外收獲,偶然發現癌症,但它的目的並不是發現癌症,檢查項目也不是針對癌症,很顯然,它發現癌症的可能性是極低的,即便發現癌症,也是偶然,就像有的人偶然自己發現身體某個地方長了包塊,然後到醫院檢查確診了癌症,但這種概率是非常低的,別指望靠這種方式檢查出癌症,那太被動了,也往往會錯過最佳時機。
『捌』 癌症到底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體檢可以檢查出來嗎
一、在沒有症狀的人身上檢查癌症(或可能變成癌症的異常細胞)稱為篩查。
已知罹患癌症風險高於其他人群的人包括患有以下任何一種疾病的人:
1、有個人癌症史。
2、有家族癌症史。
3、某些與癌症有關的基因突變(改變)。接觸致癌物質,如煙草煙霧或工作場所的化學物質。
4、有不明原因形成的血塊。
5、老年人。
科學家們正試圖更好地了解哪些人可能得某些類型的癌症。他們研究我們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們周圍的事情,看看它們是否會導致癌症。定期體檢有助於醫生確定哪些人應該接受癌症篩查,應該使用哪種篩查測試,以及應該多久做一次篩查。
『玖』 如何看待印度衛生部長說「牛尿可用於治療癌症」
癌症是人人談之色變的話題,因為如果有醫生告訴你,你生病了,而且還是癌症時,那麼這就意味著你沒什麼救了,等於是宣判了你的死刑,因為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項醫術,可以完全的抑制癌症的發生,治不了這個病,而在有一段時間,印度衛生部卻告訴人們說他們找到一個可以治療癌症的東西,那就是牛尿,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當初印度衛生部在說出牛尿可以治療癌症之後,有的國家是去進行了驗證的,他們用小白鼠做實驗,給它喝了一定量的牛尿後,發現當小白鼠喝到一定量的牛尿時,大部分小白鼠都死亡了,所以由此可以看見,牛尿其實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所以對牛尿可以治療癌症這件事,可能是不可信的。
『拾』 癌症是怎樣被檢查出來的,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普通的體檢是可以檢查出一些的,比如說甲狀腺的癌症,可以通過觸診摸出來甲狀腺的形狀和大小有改變,乳腺癌和宮頸癌也是可以通過普通體檢查出來的,還有肝癌和卵巢癌都是可以通過B超看到的,但是有的也並不能查出癌症來,所以說我們每年體檢的時候,對於一些部位是需要著重去增加一些檢查項目的。其實很多癌症都是可以通過拍片子看出來的,但是有的人對於體檢來說,他想的只是抽個血花驗一下就完事,這樣的話是絕對查不出來,一定要進行拍片子,做B超之類的,如果發現有異常,一定要再對單一的部位,再進行檢查,不要覺得醫生讓你再去檢查,就是騙你錢,醫生也是為了幫你排除隱患,所以說不要隨便上網,一搜覺得沒事就回家了。很多人得癌症,一般查出來的時候都是晚期了,並不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身體不重視,他們每年有的人也在按時體檢,但是就是沒有查出來自己有癌症,所以說常規的檢查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只是適合大多數人罷了,如果說自己身體哪裡有異樣?只是去做了一個普通體檢,沒問題,就覺得沒問題的話,是不對的,要對單一的部位進行檢查。每年的體檢都要有自己的著重檢查項,比如說經常胃疼的話,就需要在我們的體檢項目里多加一份關於胃的檢查,如果經常抽煙的,就一定要去拍一個胸片看看自己的肺部有沒有結節?或者說是小腫瘤,女孩子一定要每年做一個乳腺篩查和宮頸癌篩查,最後再做一個b,超看一下自己的子宮裡面有沒有子宮肌瘤,男孩子呢也一定要去做一個前列腺b超,看一下自己的前列腺有沒有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