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真的要分為三國嗎
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及之後一系列的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利用東巴基斯坦(孟加拉)發生動亂的局勢,佔領其首府,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求,中國、不丹、印度三國關系詳解。
1,迄今未建交的表面原因是中不600公里邊界的劃界爭議,實際是1910年就被迫和英印簽署了《卡普那條約》,就是不丹國家防務受印度保護,外交受印度指導。這種不平等關系在1949年通過《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得以繼承,印度在不丹駐軍,郵政和交通電訊也由印度控制。兩國還實現了自貿區一體化。所以不丹不想在中印之間矛盾沒有解決之前和中國建交,以免陷入中印之間為難。
2,印度在中不之間處於一個實際決策者的地位。
3,三國當然接壤。但是中不之間的實際分界線由印度軍隊駐守。
4,在中印之間,不丹是兩不得罪,迫於現實,更偏向於印度一方。但總的來說,在絕大多數問題上不挑戰中國。
5,不丹領導層的對華態度在前述幾項已經表述過了,即使算不上友好,起碼也算心懷善意吧。至於民眾,談不上好惡。但是畢竟不丹從7世紀起就是吐蕃的屬國,所以對西藏還是很關心的。
6,不丹和印度相處融洽,2007年2月,不丹第五世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訪印,雙方簽署經過修訂的《不印友好條約》。雙邊關系進一步強化和深化。目前還看不出對印度的介入和控制有反彈和抵制。
7,不丹對外交往重點放在南亞,目前和所有南亞國家都建交了。不丹是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南盟)成員,積極主張加強南亞區域合作。2004年,不丹加入「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BIMSTEC)。2010年4月,不丹主辦第十六屆南盟峰會。2011年2月南盟峰會部長級會議在不丹召開。 在印度的支持下,從1985年開始,不丹開始發展跨地區外交,已同荷蘭、歐盟、丹麥、瑞典、瑞士、挪威、日本、芬蘭、科威特、韓國、奧地利、泰國、巴林、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巴西、比利時等國建交。
8。關於中不邊界問題。從1984年起,中不兩國輪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舉行中不邊界會談。1998年,兩國在第12輪邊界會談期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府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這是兩國第一個政府間協定。雙邊貿易往來規模很小,2009年猛降50%,2010年雙邊貿易額為160萬美元,同比下降61.9%。
Ⅲ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坦為什麼分裂成了三國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東巴基斯坦)原本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印度(以印度教徒為主)和巴基斯坦(以伊斯蘭教徒為主)獨立。
孟加拉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是和巴基斯坦的領土並不接壤,中間隔著印度。民族成分也不一樣,雙方的聯系僅僅在宗教信仰(伊斯蘭教)上,這也為後來的分裂留下隱患。
因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的時候,英國殖民者並沒有劃分兩個國家的邊界,所以兩國在邊界的劃分上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是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及之後一系列的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利用東巴基斯坦(孟加拉)發生動亂的局勢,佔領其首府。並成功佔領該地區並扶植自治政府,孟加拉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Ⅳ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是什麼關系
上述三國都同屬於原來的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二戰勝利後,印度鬧獨立,英國迫於壓力,同意印度於1947年獨立,但英國怕地域廣大的印度成為大國,就制定了印巴分治來肢解印度,即按宗教信仰將印度教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立印度,穆斯林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成巴基斯坦,早先的巴基斯坦由東巴和西巴組成,東巴大體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由於巴基斯坦內部經濟發展部平衡,並且在政治上長期是西巴占控制權,導致東巴日益離心,加之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分家時候不是很均勻,主要是在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故長期與印度對峙,打了三次戰爭,終於在1971年導致東巴獨立,建國名為孟加拉國,所以三國的關系就一直很復雜,印巴長期敵對,印度想要在孟加拉國加大影響力,巴基斯坦對孟加拉國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孟加拉國一直想獨立自主,但無奈其他兩國都相對比其強勢,所以他基本是想拉攏中國,來平衡印度,巴基斯坦的影響
Ⅳ 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這些國家的人都是同一個民族嗎
不是同一個民族,這幾個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
1、巴基斯坦主要民族:
旁遮普族、信德族、帕坦族、俾路支族。
2、印度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馬拉地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
3、孟加拉國主要民族:
孟加拉族。
4、斯里蘭卡主要民族:
僧伽羅族、泰米爾族。
(5)印度和三國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三國之間聯系:
三國都同屬於原來的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二戰勝利後,印度鬧獨立,英國迫於壓力,同意印度於1947年獨立,但英國怕地域廣大的印度成為大國,就制定了印巴分治來肢解印度,即按宗教信仰將印度教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立印度,
穆斯林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成巴基斯坦,早先的巴基斯坦由東巴和西巴組成,東巴大體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由於巴基斯坦內部經濟發展部平衡,並且在政治上長期是西巴占控制權,
導致東巴日益離心,加之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分家時候不是很均勻,主要是在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故長期與印度對峙,打了三次戰爭,終於在1971年導致東巴獨立,建國名為孟加拉國。
印巴三國關系的曲折變化。孟加拉國建立兩年多後,1974年4月,印、巴、孟三國外長就遣返戰俘問題達成協議,三國關系趨於正常化。1975年10月孟巴兩國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軍事政變。
新政府一反對印度的親密態度,大力發展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並開始恢復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之後孟印兩國之間又相繼發生了關於法拉卡河水分配糾紛、印度停止對孟軍援、兩國邊界沖突、非法移民問題等一系列事端,孟印關系發生嚴重逆轉。
Ⅵ 評論中國、俄羅斯、印度三國互相的關系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今天俄羅斯因為「北約」在「門前」步步為營,後院決對不能再出問題,而中國作為後院附近的大國家,因此搞好中俄的關系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但是俄羅斯又怕中國提強,因此在軍事上偏袒印度來遏制中國!都是為各自利益考慮的,,,中俄,中印關系再好,以前不也打過嘛,,,,,而中國與印度的關系則是「對立」。。中國與印度有領土糾紛,而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緊張,因此中國扶持巴基斯坦來對付印度,,,
總體來說是這樣:俄羅斯+中國,是因為「北約」!俄羅斯+印度,是因為中國!中國+巴基斯坦,是因為印度!
Ⅶ 印度是怎麼分裂為印巴和孟加拉三國
印度的最後一個王朝莫卧兒王朝戰敗後,三國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屬東印度公司所統治。1947年6月3日英國的蒙巴頓勛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別獨立,1971年印度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東巴基斯坦獨立,即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1、從統一到分裂
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時,巴基斯坦的領土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部分組成。東巴與西巴相距兩千多公里,中間還隔著一個印度,而且兩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也不盡相同。
雖然東巴的面積比西巴小得多,可人口卻比西巴多。由於中央政府的大權長期控制在西巴人手中,東巴人憤憤不平,東巴與西巴之間的隔閡日漸加深。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舉行首次全國大選。以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主張東西巴完全平等,得到大多數東巴人的擁護。仰仗東巴人口上的優勢,人民聯盟在選舉中獲得了國民議會的多數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面對大選結果,東巴人欣喜若狂,西巴人則憂心忡忡。拉赫曼與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商討東巴自治問題,以期改變東巴長期遭受的不平等的對待。可是雙方分歧太大,會談最終破裂。
第二年的3月初,東巴各地掀起罷工和示威的浪潮,紛紛要求實行東巴自治,局勢一片混亂。3月25日,駐守吉大港的軍隊嘩變,佔領了全城。3月26日,人民聯盟宣布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為了阻止分裂,葉海亞總統急忙宣布取締人民聯盟,並且派遣大批軍隊開赴東巴,鎮壓人民聯盟的獨立運動。一時間,東巴火光沖天,槍聲震耳,拉赫曼和其他獨立運動領導人紛紛被捕。從此,東巴基斯坦的民族自治運動變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斗爭。經過幾個月的戰斗,西巴軍隊雖然控制了東巴的局勢,但造成一百萬孟加拉人喪生,一千萬孟加拉難民逃往印度。
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的領土主權,已經在1947年、1965年兩次刀兵相見。現在削弱和分裂巴基斯坦的機會來了,印度哪肯放過。就在此時,印度與蘇聯簽訂了合作友好條約,得到了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更助長了印度對巴基斯坦大動干戈的決心。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宣布全力支持孟加拉獨立,好讓「不斷逃亡印度的難民重返家園」。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策劃,11月21日,印度軍隊向東巴發動了海陸空全方位的攻擊,一輛輛印軍坦克越過國界,旋風般殺向巴軍陣地;一架架印軍戰機騰空而起,呼嘯著撲向預定目標。印度陸軍迅速向前推進,直逼東巴首府達卡。12月3日,印軍又越過克什米爾軍事分界線,猛攻西巴,試圖牽制巴軍主力,不讓他們騰出手來支援東巴戰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了。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立刻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全力抗擊印軍的入侵。
印巴兩軍出動戰機你轟我炸,並發生了激烈的空戰。12月8日,印度的兩架蘇-7戰斗轟炸機企圖偷襲西巴的空軍基地,不料,被高度戒備的巴軍發現了。隨著三顆信號彈騰空升起,兩架中國製造的殲-6戰斗機沖入天空朝敵機撲去。駕駛殲-6的哈斯米中校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巴軍飛行員,當飛機爬升到兩千米的高空時,根據地面通報的情況,他立刻在機頭左方發現了敵機。哈斯米隨即來了個大坡度轉彎,繞到敵機後方,占據了有利的攻擊位置。印軍飛行員猛地發現自己被殲-6盯上了,慌亂之下,企圖加速甩掉殲-6。哈斯米十分沉著,死死咬住蘇-7,隨後按下導彈發射按鈕,一枚響尾蛇導彈直沖敵機而去,蘇-7躲閃不及,頓時凌空炸得四分五裂。另一架蘇-7見勢不妙,剛想掉頭逃走,這時另一架殲-6趕到,做了幾個漂亮的空中動作,迅速把敵機鎖定在射擊光環中。炮彈像雨點一樣射向敵機,第二架蘇-7戰斗轟炸機應聲落地。
雖然巴空軍的表現十分出色,但是巴陸軍卻不爭氣,在印軍的猛攻下,接連敗下陣來。葉海亞總統心煩意亂,趕緊派外交部長布托前往聯合國,要求安理會制止印度對巴基斯坦的侵略。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一百零四票的壓倒優勢通過了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的決議。可是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宣布印度將「打到孟加拉國獲得解放為止」。
孤軍奮戰的東巴守軍雖然從戰爭一開始就在數量上和武器上處於劣勢,但是他們頑強地抵抗著。印軍速戰速決的意圖受到了挫折後,立刻使出了撒手鐧,出動無數飛機,在達卡周圍空投了大批傘兵,使東巴守軍首尾不能相顧,順利完成了對達卡的合圍。與此同時,印度的海軍和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卡斷了東巴與西巴的任何聯系。
決戰在即,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十分清楚,失敗是不可避免了,他授權東巴指揮官尼亞茲中將「有權最後決定是否向印軍投降」。12月16日,印軍向達卡發起總攻。尼亞茲見大勢已去,決定無條件投降。他在達卡的賽馬場向印軍遞交了投降書,然後交出了軍旗和手槍。印軍攻佔達卡的消息傳來,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欣喜若狂,她趕到新德里的議會大廳,激動地宣布:「現在達卡已是一個自由國家的自由首都了。」12月17日,印度在西線宣布停火。葉海亞總統無可奈何,只得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議。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巴基斯坦的失敗而告終。
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得到釋放的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
Ⅷ 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有什麼關系
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國原本屬於同一個國家。印度的最後一個王朝莫卧兒王朝戰敗後,三國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屬東印度公司所統治。1947年6月3日英國的蒙巴頓勛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別獨立,1971年印度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東巴基斯坦獨立,即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Ⅸ 印度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關系怎樣
上述三國都同屬於原來的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二戰勝利後,印度鬧獨立,英國迫於壓力,同意印度於1947年獨立,但英國怕地域廣大的印度成為大國,就制定了印巴分治來肢解印度,即按宗教信仰將印度教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立印度,穆斯林佔主要人口的地區建成巴基斯坦,早先的巴基斯坦由東巴和西巴組成,東巴大體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由於巴基斯坦內部經濟發展部平衡,並且在政治上長期是西巴占控制權,導致東巴日益離心,加之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分家時候不是很均勻,主要是在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故長期與印度對峙,打了三次戰爭,終於在1971年導致東巴獨立,建國名為孟加拉國,所以三國的關系就一直很復雜,印巴長期敵對,印度想要在孟加拉國加大影響力,巴基斯坦對孟加拉國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孟加拉國一直想獨立自主,但無奈其他兩國都相對比其強勢,所以他基本是想拉攏中國,來平衡印度,巴基斯坦的影響
Ⅹ 俄中印三國的關系
根據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15日批準的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俄將加強俄羅斯與中國各領域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
俄塔社當天公布了俄對外政策構想。俄羅斯對亞洲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方面,是發展與中國和印度的友好關系。在對國際關鍵問題的原則性態度相吻合的基礎上,加強俄中各領域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並將其作為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根據對外政策構想,俄羅斯希望建立俄中印三國有效的對外政治和經濟協作,主張與日本建立睦鄰和創造性的夥伴關系,認為過去遺留的問題不應當阻礙俄日兩國關系的發展。俄羅斯將努力參與尋找政治
解決朝核問題的辦法,與朝鮮和韓國保持建設性關系。
俄羅斯認為,進一步加強上合組織具有特殊意義。在俄羅斯多元化對外政策中,亞太地區對俄具有重要意義,俄將繼續參加亞太地區的主要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