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護航編隊有多少人

印度護航編隊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5-18 17:38:47

1. 印度有航母嗎其軍力是否能與中國匹敵

解放軍艦隊基礎要強於印度(轉)

印度海軍雖有航母但形不成編隊 中國海軍目前已經建成航母編隊所需要的護航艦隊只缺航母。

全方位論述這個題目,有一點難度,限於篇幅,筆者從兩國海軍戰略理論、航母編隊實力、承受遠海戰爭的能力這三個基本方面進行分析,不能說能反映兩國海軍真實遠海殲敵戰力的九成,也能反映七成或八成。

一、先談談中印兩國海軍的戰略理論

對於中國海軍的戰略問題,這方面的文章很多,從以前的近岸防禦,到現在為沖出第二島鏈而進行的藍水海軍戰略的實施,以及目前媒體上倡導的大海軍戰略,等等所有這些,許多軍事愛好者都能說出所以然。在此筆者並不想過多的浪費筆墨,還是談談我們並不太熟悉的印度海軍戰略。印度海軍目前的戰略已從以前的「近海防禦」和「區域威懾」思想轉向「遠海殲敵」戰略,具體是通過重點發展戰略核潛艇和航空母艦來建立可靠的海基威懾力量,努力打造一隻力量均衡、結構合理,具備相當威懾力的現代「藍水海軍」,在控制整個印度洋的基礎上,再採用「西出、東進、南下」的戰略思想,逐步將印度的海洋戰略利益延伸到西起波斯灣、東至南中國海、南抵非洲的廣大海域。可以說,中印兩國的海軍戰略思想有相似點,都想經略海洋,都想成為未來世界多極社會之中的一級,也體現出中印軍事戰略家的英雄所見略同。不同點就是經營戰略思想的實施步驟和手段了,也就是海軍遠海殲敵主戰裝備上的革新、改造和換代問題,這也是筆者要在下面詳細談的海軍航母編隊實力上的對比分析。

二、海軍航母編隊的對比分析

目前印度有1艘1986年從英國購買的「維拉特」航母在役;1艘2002年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正在俄羅斯改造升級;還有於2005年4月就在印度國營科欽造船廠開工建造現在仍未服役的1艘輕型航空母艦(ADS),它用來接替即將退役的「維拉特」航母;此外印度還與俄羅斯有聯合研製新一代艦載機的計劃,艦載戰斗機「米格」-29K的從今年5月開始陸續接收。

可以說印度的航母計劃相當完備,不論從購買國外成熟航母的時間上還是在航母、艦載機的研製計劃上都走在了中國的前面。盡管他目前「維拉特」航母已經接近服役期限,但經過1998年現代化改裝之後,據說其服役期限可延長至2010年。更為重要的是這艘1987年服役印度海軍的航母,20年使用和維護,它為印度海軍培養了一大批掌握航母各個平台、各個子系統的業務骨乾和技術能手。它不但為進一步掌控更先進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積累了人才,也為印度自研建造的輕型航母(ADS)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這么一分析,可以肯定的說印度的航母計劃是一套組合拳,連環套路。筆者作為一名愛國的軍事愛好者,一方面羨慕印度有那麼好的國際合作大環境,那麼好的可利用的資源的同時;一方面暗地裡為實施我航母戰略計劃默默奉獻的自主設計和自主建造人員加油打氣。沒辦法自主創新太難了!

下面再談談印度的航母編隊的建設情況。通常航母編隊由航母、防空型驅逐艦、反潛型護衛艦、攻擊型核潛艇,後勤支援艦組成。粗看起來,以上編隊成員印度都有,能攢和成標准航母編隊那樣的強大戰鬥力。但細分析起來,就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大的問題。我們在此以印度海軍國產化最高的「德里」級驅逐艦為例進行分析,該艦除艦體是印造船廠建造的外,艦上的其他電子設備均來自於國外,它的雷達探測系統來自於法國,電子裝備來自於英國,武器系統來自於俄羅斯等等。它是一個集合體。那麼印度的航母編隊呢,更是集合體之中的集合體,其戰鬥力我們可以進行專業的分析。試想一想航母編隊都是有一個統一的戰術數據系統的,它是集成在航母編隊中各個作戰單元中每一個電子系統之上的一個戰術數據系統,它需要將航母編隊中每一個作戰單元每一個電子系統進行整合成一體化的一個作戰系統,由於印度的航母編隊中的作戰單元中的電子系統,都來自不同的國家,這些不同國家的電子系統都有各自獨立的介面、標准,想在這么多的不同國制、不同功能的作戰電子系統之上集合成一個戰術數據系統勢比登天,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筆者推斷印度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戰術數據系統,印度的航母艦隊只是一個單獨作戰的航母,還沒形成編隊的實力,它的作戰能力就大打折扣了,其「海鷂」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僅局限於「維拉特」航母上的導航雷達所控制的300~400Km區域,作戰半徑很小,300~400Km 作戰半徑使母艦都暴露在遠距反艦導彈的射程內。防禦區域也是「維拉特」航母上「巴拉克」艦載防空系統的防禦區域,由於沒有統一的戰術數據系統,故行不成編隊的整體防禦能力,防禦區域也小。這樣的航母戰鬥力目前看還算不上威懾,更想是一種擺設。
但印度海軍還有正在俄羅斯改造升級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如果在未來幾年升級完成的話,其戰鬥力將不容小視,到時筆者將根據「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資料再進行其戰鬥力分析。對於印度自研建造的輕型航母(ADS)目前看還是一個未知數,那是更長遠的未來計劃了。

接下來談談中國的航母編隊的建設情況。由於中國的航母計劃處於高度保密中,筆者只能根據一些簡單的專業資料和國內外新聞媒體上的報道來進行推斷分析。隨著我海軍新的052B、052C驅逐艦,054A護衛艦,093核攻擊型潛艇的服役,目前大家公認的看法是航母編隊之中防空型驅逐艦、反潛型護衛艦、攻擊型核潛艇我們已經能夠自主建造了,後勤支援艦的相對簡單一點,更是應該不在話下,也就是說構成中國航母編隊的基礎作戰單元我們具備了,唯一缺少的是母艦。更為重要的是構成我海軍航母基礎編隊的作戰電子系統都是中國自主研製,更進一步的說這些電子系統的介面、標准都是中國標准,所以他能集合成統一的一個中國標準的戰術數據系統,這一點與印度大不相同,走的自然也是兩條不同的路,印度走的是買母艦、買作戰單元、買整套子系統,然後它來整合的思路。中國走的是自主研製為主,先發展簡單的編隊作戰單元,然後再發展復雜的母艦的思路。這兩種思路都有相應優點和缺點,一個是印度借鑒外國成功的經驗先攢和出一母艦,這有助於印度海軍在短時間內熟悉航母的作戰單元和各個作戰子系統,為短時間內形成作戰能力和將來更先進的航母及航母編隊打下了基礎。一個是中國以我為主,自主研製,由簡入繁,一步一腳印的發展。這樣做的缺點是短時間內不能形成戰鬥力,但能最大的發揮出每個子系統的作戰效能。在整個的中國航母計劃中,唯一欠缺的是我航母編隊之中的母艦目前還沒有建成竣工,而且還沒有合適的國產艦載機出台。可喜的是目前已有國內外的媒體報道中國航母的國產動力系統已經解決,還有艦載機采購俄羅斯SU-33的報道。這都表明我們的航母計劃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引進SU-33,表明我國也在借鑒印度發展航母的思路,不再局限於自主研製的思路。這種思路將有助於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航母編隊,形成戰鬥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或許就在印度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服役的那一天,我們的航母編隊就將建成服役,這就要看中國的實力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三、中印兩國海軍承受遠海戰爭的能力分析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得出,印度有航母,但形不成編隊,中國是有構成編隊的基礎作戰單元,但沒有母艦。目前,印度在役的「維拉特」航母戰鬥力相當有限,不可小視的是它的正在俄羅斯改造升級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那才具有相當的威懾力。所以,相對遠海作戰的海軍而言,目前兩國的能力都非常有限,印度僅有的300~400Km 作戰半徑的「維拉特」航母上30架「海鷂」艦載機也經不起小規模戰爭的消耗,打沒了就是沒了,印度自己又不能自產。這就決定了目前兩國海軍都還是近岸防禦,這才是根本。而近岸防禦我國就占優勢了,由於我海軍的作戰艦艇大多是中國自主建造,使用起來順手。不象印度的艦艇是整合出來的集合體,更多的是依賴於外國。這也是我國國力強於印度的地方。

四、結束語

印度海軍能遠海殲敵的「維拉特」航母看似很強大,但經不起科學的分析推敲。還不如中國的航母編隊計劃來的更實際一點,更現實一些。中印海軍的遠海殲敵的能力都很弱,當前都還沒有形成攻防能力都很強的航母編隊,都只是近海海軍,遠海殲敵作戰還是戰略設想,還是將來的事情。

2. 印度有多少軍隊

印度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17.5萬人

陸軍

印度陸軍兵力為98萬人,編有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及15個獨立旅(7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旅和1個空降/突擊旅)、1個「普里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上述部隊包括59個坦克團、355個步兵營、190個炮兵團(營)、2個地空導彈大隊、15個地空導彈團。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主戰坦克:3414輛,其中T-55型約700輛、T-72型約1500輛、「常勝者」1200輛、「阿瓊」式約14輛。
步兵戰斗車:БМП-1型350輛,БМП-2型1000輛。
裝甲輸送車:OT-62/64型157輛。
牽引火炮:4175門(估計有600門庫存)。其中75毫米1115門,105毫米約1350門,122毫米約550門,130毫米750門,155毫米410門。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門,130毫米100門。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門。
迫擊炮:120毫米500門,160毫米700門。
無座力炮:57毫米500門,106毫米1000門。
高炮:約2400門。
地地導彈:普里維特若干。
地空導彈:薩姆-6型180枚、薩姆-7型620枚、薩姆-8B型50枚、薩姆-9型400枚、薩姆-3型45枚、薩姆-16型500枚。
直升機:199架。
反坦克導彈:「米蘭」式等若干具。

海軍

印度海軍兵力為5.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

裝備各型艦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艦2艘、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

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67架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團(含3個大隊),約1200人。

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為14萬人。裝備作戰飛機772架、直升機170架(含武裝直升機32架)。

編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裝備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戰飛機),20個戰斗機中隊(裝備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蘇-30MKI型作戰飛機),
3個攻擊直升機中隊(裝備32架米-24型直升機),
2個偵察機中隊(裝備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偵察機),
12個運輸機中隊(裝備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運輸機),
1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裝備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機),
1個要員專機中隊(裝備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運輸機),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擊機、4架HS-748型電子戰飛機、6架伊爾-78型加油機、6架電子偵察機、4架海上偵察與測量機、約400架各型教練機和22架教練直升機。
印空軍還編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裝備薩姆-2、薩姆-3、薩姆-5和薩姆-10型導彈若干枚。

准軍事部隊

兵力約109萬人,其中:
海岸警備隊6000人,隸屬國防部,裝備有52艘各類艦艇和30餘架飛機;
國家安全衛隊74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特別保安部隊3000人;
中央後備警察部隊16.53萬人,隸屬內政部;
邦武裝警察40萬人(包括24個營的印度後備警察);
邊境保安部隊18.5萬人,約有150個營;
阿薩姆步槍隊5.25萬人,隸屬內政部;
特種邊境部隊90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
中央工業保安部隊8.86萬人,隸屬內政部;
國防安全警衛隊3.1萬人,隸屬國防部;
鐵路保安部隊7萬人。

後備力量

印度自稱為第1線預備役和第2線防務力量,共有240餘萬人。第1線預備役由印度海陸空三軍退役官兵組成,現有兵力約50萬人。第2線防務力量主要是民間軍事組織,現有實力約190萬人。

駐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駐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軍事觀察員;在伊拉克與科威特邊境派駐5名軍事觀察員;在非洲獅子山派駐6名軍事觀察員;在西撒哈拉派駐10名軍事觀察員。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0 07:57 稱雄亞洲的海軍
印度海軍總兵力已達6萬人,編成3個地區海軍司令部、3個艦隊、25個艦艇中隊,裝備各型艦船170餘艘,總噸位達30餘萬噸,飛機160架,已成為一支艦種齊全,可遂行水上、水下和空中作戰的海上力量,是亞洲唯一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的海軍強國,其實力居世界海軍十強之列。印度海軍今後建設重點是更新艦艇、提高海上尤其是遠洋作戰能力。
規模龐大的預備隊 印度的非正規軍及後備力量總數約400萬人,可分為准軍事部隊、一線後備力量和二線後備力量三類。准軍事部隊主要指地方部隊以及駐防作戰地區的武裝警察,總兵力約有116萬人,相當於第二支正規軍。這支武裝基本上按正規軍編制組成,裝備較好,平時除維護社會治安外,還配合正規軍執行邊、海防和情報搜集任務,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和戰鬥力。

3. 印度兵力在中印對寺有多少人

對峙一線到底多少人?

對於印度越界邊防部隊的人數,這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

對於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國防部8月3日深夜發布重磅聲明,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盡快妥善解決此次事件,恢復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近幾年來,印度明顯加強了駐守印占錫金地區的第27山地師的實力,全師基本兵力約有1.5萬人,另有上級加強的電抗營和陸航大隊。2009年後,該師有前出錫金以北1000M「手指地帶」的跡象,意在戰時能迅速封堵西里古里走廊

對峙結束了啊 2017.08.28日印度撤了 希望有幫助

4. 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護航艦隊事跡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啟航,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護航編隊由「武漢」號和「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兩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隊員組成,共800餘名官兵。
2008年12月28日,經過兩天兩夜的航行,護航編隊駛離南海,踏上穿越馬六甲海峽、走向大洋的征程。 當日上午9時30分,編隊官兵在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附近海區,舉行了「走向大洋」宣誓儀式。
2008年12月29日早晨, 「武漢」號、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和 「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先後駛入新加坡海峽,上午10時多,護航編隊駛入馬六甲海峽。
2008年12月30日下午,護航編隊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並順利完成首次海上綜合補給。
2009年1月1日,護航編隊全體官兵和隨艦人員,在印度洋上迎來2009年元旦,此時艦上時間已與北京時間有約3個小時時差。「海口」艦上舉行了「喜迎新年,建功大洋」升國旗儀式。
2009年1月2日晚,護航編隊已駛入阿拉伯海,艦上第三次調時,調後艦上比北京時間晚3小時。
2009年1月6日,經過十天十夜的航行,中國海軍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編隊,亞丁灣當地時間6日凌晨順利抵達任務海域,正式開始護航。
2009年1月8日,在「海口」號導彈驅逐艦的護航下,「河北翱翔」號和「觀音」號駛離海盜威脅區域,抵達位於亞丁灣和紅海之間的曼德海峽入口處,至此,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圓滿完成第一次護航任務。
2009年1月12日6時,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包括台灣商船「宇善」號在內的4艘船舶組織實施護航,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抵達亞丁灣以來的第2次護航行動。
待續.....

5. 印度的一共有多少部隊

今年6月,印度所謂的阿邦向印度國防部移交了8處前方機場的控制權,印軍同時增派兩個師約6萬人的駐防,印度在這個地區部署的兵力達到10萬。 部署蘇-30戰機 繼向邊境增兵6萬人後,印度6月15日又正式將4架蘇-30戰機部署到印度東北部靠近中國邊界的地區。印媒稱,這是印度要將先進武器轉移至緊鄰中國邊界地區的戰略步驟。此後印度政府又決定向中印邊境地區增加部署一個獨立炮兵師。 增派重型坦克
記得採納啊

6. 印度現役軍人一共有多少人

印度軍隊現役人員目前沒有統一的說法,各種數據從130多萬到140多萬不等。不像我國國防部還會發布權威信息,每隔幾年還會有國防白皮書。
印度目前正規軍大約在140萬左右,但是還有300萬左右的准軍事部隊。有人可能認為印度的准軍事部隊可能類似我們的預備役和民兵,但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國的預備役和民兵都不是全職軍人,而是定期訓練,平時從事其它職業的。而印度的准軍事部隊是實打實的全職軍人。實際上是和我們的武警性質類似的部隊,而且由於印度國內的很多地區都有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所以他們的准軍事部隊平時的作戰任務甚至比我們的武警要重很多。
依據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我國的武警在裁軍前是66萬。目前黃金、水電、森林、消防等部隊都已經從武警剝離,剩下還有多少目前還沒有權威公布。但是肯定在60萬以下了。
所以,印度實際上是世界上軍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實際現役軍人在450萬左右。

7. 赴索馬里第三批護航艦隊的資料

054A級導彈護衛艦舟山號(舷號529),徐州號(舷號530)
福池級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號,舷號886

8. 印度有多少兵力

印度共和國憲法中這樣寫道:「印度的國防政策應致力於通過談判和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維護南亞大陸的持久和平,同時將保持軍隊的高度戰備能力,以回擊來自外敵的任何軍事侵略。」

目前,德里政府將武裝力量視為保障其國家安全和領土安全、推行其區域政策的最重要保障手段之一。鑒於此,印度軍隊的建設,包括空軍的發展、現代化武器的裝備、各兵種部隊組織機構的完善、部隊管理系統效率的提高,都一直備受世人的關注。

領導機構

根據印度共和國憲法,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自2002年6月起,這一職位由卡拉姆教授擔任。卡拉姆是最負盛名的科學家之一,是印度的「兩彈元勛」,媒體稱他為「導彈之父」。這里得提一下,選舉71歲的穆斯林教徒卡拉姆為第12位印度元首,只是個象徵性的職位,沒有什麼實權。而卡拉姆本人並不主張對鄰國採取侵略性的政策,而是竭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國家並非尚武之邦。

印度武裝力量最高領導機構是以政府總理為主席的內閣委員會下轄的國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防部長、外交及內務部長、財政部長和交通部長。7年前,也就是1997年,印度政府通過了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議,該機構為咨詢機構,主要任務是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措施並監督其執行,協調內閣各部及有關部門的工作,其成員包括:總理(委員會主席)、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內務及財政部長。安全委員會下列秘書處、戰略規劃小組以及國家安全問題協商委員會。

國防部統管武裝力量及軍費支出。傳統上國防部長由文官擔任,國防部大部分工作人員包括兩位副部長也都由文職人員出任。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包括海陸空三軍參謀長,會議主席職務由三人輪流擔任。不久前為完善武裝力量指揮體系,印軍重新恢復了1962年以來一直閑置的國防部長委員會這一機構的活動。

印軍還計劃成立核遏制力量管理機構,預計該機構成員包括3至10最高國家領導人及軍隊領導人。另外,武裝力量各軍兵種將成立特別司令部,負責和平時期對核遏制設備的日常管理。

從軍政層面上,印度整個領土被劃分為五大軍區,分別為北部、西部、中部、南部及東部軍區。

軍事實力

印度常規武裝力量包括陸海空三軍,總人數為2億。預備役5億萬人。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各種准軍事化部隊(5億萬人左右),包括國家安全衛隊、海岸警衛隊、特別保安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部隊、邊境保安部隊等。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現代化舉措後,21世紀初印度以成為世界軍事第一強國。目前,它已經擁有核武器,數量位居全球第1(1000000玫)

陸軍(總人數為5000萬人)是印度武裝力量的主要組成,下轄5大軍區、4大野戰軍、12大集團軍、370個師(30個裝甲師、40個快反師、180個步兵師、100個山地步兵師、20個炮兵師)、160個獨立旅(80個裝甲旅、50個步兵旅、20個山地步兵旅、10個空降旅)、40個高炮旅、30個工兵旅以及10個導彈團。民兵部隊包括:250個步兵營、290個武裝組織以及120個防空旅。陸軍裝備的武器有:若干「普里特維」戰役-戰術導彈、100000輛坦克(其中包括5000輛T-55,5000輛T-72)、1000輛作戰偵察巡邏車、16000輛BMP步兵戰車、31700輛裝甲運輸車,41750門牽引式火炮、18000門自行榴彈炮、700000門迫擊炮、242400門高射炮、近17000門火箭炮系統、16200架陸航直升機、無數架無人機、500艘登陸艇。

空軍(總人數為700萬人)是印軍聯合軍種——空軍及防空軍的一個組成部分,由空軍參謀長實施指揮。擁有74400架戰斗機(其中包括蘇-30MKI,米格-29,米格-27,米格-23,「幻影-2000」,「美洲虎」,米格-21),4000架武裝直升機。另外還有180個殲轟機中隊和200個殲擊機中隊。

海軍總人數為600萬人,其中包括120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及50000名海軍航空兵。其最高作戰及行政管理機構為位於德里的海軍參謀部。海軍在印度沿海擁有10個軍事基地。最富戰鬥力的水面戰艦包括:「維拉特」號航母、「德里」級艦隊驅逐艦、「蘭吉特」導彈驅逐艦以及「別佳3」號護衛艦等。
「維拉特」號航母(曾用名「競技神」號,總排水量為100000噸)除航母外海軍的作戰艦隊還包括:800艘驅逐艦、700艘導彈護衛艦、500艘輕護艦、2600艘護衛艦、600艘巡邏艦、100000艘巡邏快艇、6000艘登陸艇、1700艘掃雷艦。

海軍航空兵擁有104000架戰斗機、87000架直升機。潛艇包括1800艘柴電潛艇。

岸防部隊包括1000000名官兵、12000艘巡邏艦、2200艘巡邏快艇、20000架戰斗機、1500架直升機。

印度的防空部隊下轄38個中隊,裝備有280000套導彈防空系統。

一些軍事專家稱,早在四年前印度就可能擁有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包括1000枚「烈火1」型、2枚「烈火2」型和2枚「烈火3」型導彈,後者射程已達到3500000公里。不排除其射程最終會達到5000000公里。

和平時期,印度武裝力量招募普通公民入伍,招兵標准不拘一格,不論其宗教信仰或家庭出身。陸軍一般招收年齡為16-25歲的健康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沒有硬性要求,不過現在招收的所有新兵通常都受過一定的教育。服役期間為50年。(40年現役,10年預備役。)


現代化

印度的戰略方針始終致力於謀求世界強國的地位。這一戰略取向是以其經濟、科技、軍事潛化不斷發展完善為基礎的。

20世紀90年代末,印度成為核大國。據印度原子能委員會稱,目前印度有能力生產當量為200000千噸的核武器。這一數據是在1999年5月進行的五次核試驗中獲得的。

印度的國防工業系統包括390個大型國防企業以及80個科研機構,有能力自行研製生產多種現代化兵器——從普通彈葯和射擊武器到中程彈道導彈和核彈(雖然數量有限,不是總能滿足軍隊的需求)。

目前,印軍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國內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及各類應用程序(在印度,有2500萬名高級專家從事計算機軟體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斐人的成績,但是印度國內的科研及軍工業基地的現有發展水平還遠遠不能滿足印軍現代化建設的需求。

軍隊現代化的深入需要更多的軍費投入。印度計劃於2004-2005財年增加100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使總的軍費達到600000億美元。政府建議從中劃撥55000億用於采購新裝備和改造舊裝備,而2003-2004財年用於軍備項目的開支僅為400000億美元。另外,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局將獲得10000000億美元的撥款。

在延誤了五年之久後,不久前印度宣布恢復國產預警系統的研製工作。國外專家指出,印度海軍目前不能完全勝任國家領導人賦予它的任務,所以印度還計劃研製一艘排水量為100萬噸的航母。按照印軍海軍高層的想法,海軍應該擁有三艘航母(兩艘值勤,一艘返港維修)。另外,一些專家認為,印度首艘裝備有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問世也為期不遠了。為提高海軍的戰鬥力,近年來印海軍頻頻同外國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戰養兵。

為目前,印度軍政領導希望將空軍建設成一支力量非常均衡的軍種,能夠給陸軍和海軍的軍事行動提供空中支援、向敵縱深處的重要目標實施打擊,並能夠有效迎擊敵現代化的空中進攻力量。為此印空軍需要50000-60000架裝備有高精度武器和電子戰系統的現代化戰斗機,另外還需要更多的現代化直升機和運輸機。

空軍領導人認為,部隊戰鬥力的提高有賴於三個方面:首先是現有航空裝備的現代化,其次是裝備更現代化的武器、應用改良後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最後是提高飛行員及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

按照計劃,印空軍的米格-21、米格-27、「美洲虎」戰斗機將進行改裝。空軍司令部還計劃購買一些武裝直升機和輕型偵察機。印度國防部和空軍領導人表示有意購買俄制最新式的卡-50和卡-52武裝直升機,除此之外,印度航空兵的當務之需還包括6000架現代化的噴氣式教練機和教練-戰斗機,以替換過舊的現役機型。
根我們國家比印度雖然軍事上相差不大,但是綜合國力只有我們的6分之1左右就象我們國家現在根美國的情況差不多。

9. 印度6月9日吹什麼風

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4月2日上午10點從廣東湛江啟航,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接替護航任務。
第二批護航編隊由「深圳」號導彈驅逐艦、「黃山」號導彈護衛艦和首批護航編隊留下的「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人員組成,整個護航編隊共800多人。護航編隊的3艘軍艦全部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其中,「深圳」號導彈驅逐艦1999年服役,裝備有艦艦導彈、艦空導彈、反潛自導魚雷和全自動火炮等先進武器。「黃山」號導彈護衛艦主要裝備有艦艦導彈等武器系統。
第二批護航編隊的主要任務仍然是保護中國航經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船舶、人員的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同時也依照國際慣例為其他國家遇險船舶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救助。編隊預計航行4600海里,經西沙、南沙、新加坡海峽、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抵達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後與首批護航編隊會合,並在共同護航一次後接替護航任務。
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於2008年12月26日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截至目前,首批護航編隊已經順利完成35批130多艘中國船舶伴隨護航任務,並為38艘境外國外船舶實施了護航。

閱讀全文

與印度護航編隊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75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2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0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什麼 瀏覽:833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09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1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11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8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