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按購買力,越南和印度的GDP總量、人均GDP都是多少呢
按照越南當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9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6293.14萬億越南盾,摺合2712億美元。按不到1億人口計算,越南人均GDP依然未能突破3000美元大關。
印度的人均GDP也已經達到了6460美元,也是匯率法計算的人均GDP的3倍多。由於IMF並未公布購買力規則的詳細細節,我們不能得知具體的換算過程,但從公開的數據來看,越南和印度被低估程度較大。
那咱們中國呢?按購買力,我們的經濟總量約為24.1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穩居世界各國之首。我們的人均GDP在購買力規則下,約為1.719萬美元——與美國人均的6.3萬美元相比,差距還是很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B. 印度經濟這幾年增長很快,其背後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印度這幾年來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經濟不斷提高,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受到其他國家的關注。主要原因有世界格局的穩定,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強,還有和諧健康的外交關系,主要還是國家制定的發展計劃符合當下的形式,各種條件的相互協調,才能夠使印度的發展越來越好。
在國際上,現在主張公平和諧的外交關系,印度作為一個重要交通位置的國家,很好抓住了這個契機,大力發展國外經濟,以此拉動經濟增長。而且效果很明顯,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了很多。
C. 印度國民生產總值世界排名多少位人均是排多少位
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最權威的報道,2008年底印度GDP居世界第13位。世行於2008年4月11日發布《2008年世界發展指標》,2008年世界人均GDP排名印度在第132位,965美元。
D. 1995年印度人均GDP排名全球160位,中國排名143位,現在呢
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就是經濟實力,經濟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命脈所在。只有經濟得到了發展,才能更好適應國際市場,綜合國力的水平方才能得到增長。在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十分的迅速。在度過了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全球性疫情的影響之後,今年我國前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依然得到了穩步增長。
國民生產總值,即是我們平時口中所說的GDP,而人均GDP是一相對宏觀的經濟概念,經常被作為經濟發展當中用來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國的GDP總量在近年來一直都保持著穩步上升的趨勢,但其實還有一個國家,在近乎30多年之前,經濟發展就跟我國相差不大,當時我國排名143位而印度排名160為,並且還一度揚言要超越我國,那麼如今該國的近況如何?排名又相差多少?
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的改革,雖然我國在經濟發展中也將面臨著一些非常復雜的問題,例如像是人口結構老齡化等。但是通過國家對於經濟體制以及社會體制的不斷調控,相信不會出現類似印度的經濟受創情況。並且我國的科技已經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變得更為多元,人民經濟體制已經開始實現初步的信息化。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這一點將會變得更好。
四、小結經過了將近30年的發展,印度的GDP總量現在已經占據全球第六,而我國排名第二。雖然兩國的排名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實際上的數據卻還是相差甚大的。中國跟印度的經濟發展從剛剛開始的相互持平到現今的差距巨大,分別都反映了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其實只有將這些特點全面的分析,抓住經濟發展體制的漏洞,方才能夠更好的發展本國的經濟。這一點不僅僅是對印度而言,我國也是如此。相信在未來的經濟發展當中,我國和印度都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E. 各國gdp排名2021最新排名
美國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位,從1894年美國工業產值首登世界第一,到二戰後哈佛大學教授提出了GDP的概念,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確立了GDP的地位,直到今天美國依然是全球GDP最高的經濟體。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GDP初值為23.03萬億美元,美國GDP從2020年的20.89萬億邁向了2021年的23萬億美元,GDP名義增速超過10%,在拋開物價上漲因素以後,美國GDP同比增長5.6%,美國GDP大約佔全球經濟的四分之一,總體佔比趨勢是逐年下滑。
我國目前依然位居全球第二,去年GDP增速為8.1%,保持領先地位,GDP總量摺合美元為17.7萬億美元,與美國GDP的差距只有5.3萬億美元,我國GDP增量超過3萬億美元,相當於一個法國的經濟體量,同時我國GDP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提升了1%,至18%。
我國2021年製造業總量超過31萬億元,仍然位居世界第一,我國自從2010年工業產值超過美國以後,至今仍是全球第一工業大國,工業及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之首,而且2021年我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首次出現回升,這意味著製造業轉型效果顯著。
日本、德國GDP分別排名全球第三、第四,日本GDP的特點是20多年幾乎不增長,2021年日本GDP為4.9萬億美元,1995年GDP為5.55萬億美元,反而不如20年前的水平,這也直接導致日本人均GDP跌破4萬美元,快要被韓國反超。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原本被稱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可是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德國經濟的表現卻不如人意,去年GDP增速只有2.7%,反而在拖歐盟GDP增速的後腿,就連英國、法國GDP增長都超過7%,日本GDP停滯這么多年,德國也沒超過。
英國、印度、法國GDP分別位居全球第五、第六和第七,其中印度作為增速較快的經濟體,還是沒有超過英國,雖然2019年實現了反超,首次成為世界第五,可是2020年由於疫情沖擊GDP大幅下滑,跌至全球第六,2021年雖然GDP增長較快,但仍是第六。
英國2021年GDP為3.19萬億美元,印度為3.08萬億美元,法國為2.9萬億美元,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增速分別是:7.5%、7.0%,英國脫歐之後,反而成為了歐洲GDP增速最高的經濟體之一,法國GDP增速的表現也不差,至少要好過德國。
F. 印度GDP總量是多少人均是多少
2016年印度GDP總量為2.256397萬億美元,人均1723美元
G. 中國和印度的GDP各是多少人均GDP呢
中國1-10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5836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99億元,增長7.5%。其中,中央本級收入31330.23億元,同比增長 4.9%;地方本級收入27033.57億元,同比增長10.8%。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51317.65億元,同比增長4.7%;非稅收入 7046.15億元,同比增長33.8%。全年有望達到70000億人民幣,按美元1:6.83計算為10248億。明後年中國經濟全面復甦,GDP平均增長能達到10%,財政收入增長一般比GDP增長高,有望達到15%以上。因此2011年財政收入可達92000億元人民幣,加上人民幣升15%以上,按美元1:6,2011年財政收入將達到1.5333萬億美元。
而印度2008年GDP為12000億美元,到2011年平均增長7.5%,只有1.5萬億美元。
到2011年中國GDP將達6.2萬等於印度GDP的4倍。人均GDP你除一下就知道了
H. 2019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是怎樣的
201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預測:
1、盧森堡:117160.71美元(摺合7627162.221元人民幣)。
2、澳門:92492.19美元(摺合6021241.569元人民幣)。
3、冰島:89388.88美元(摺合5819216.088元人民幣)。
4、瑞士:84665.28美元(摺合5511709.728元人民幣)。
5、愛爾蘭:77742.08美元(摺合5061009.408元人民幣)。
6、挪威:76817.74美元(摺合5000834.874元人民幣)。
7、卡達:68254.58美元(摺合4443373.158元人民幣)。
8、美元國:63809.64美元(摺合4154007.564元人民幣)。
9、丹麥:62616.68美元(摺合4076345.868元人民幣)。
10、澳大利亞:61250.7美元(摺合3987420.57元人民幣)。
11、瑞典:59852.58美元(摺合3896402.958元人民幣)。
12、新加坡:56679.16美元(摺合3689813.316元人民幣)。
13、荷蘭:53666.48美元(摺合3493687.848元人民幣)。
14、奧地利:51375.45美元(摺合3344541.795元人民幣)。
15、芬蘭:51018.72美元(摺合3321318.672元人民幣)。
16、聖馬利諾:50541.3美元(摺合3290238.63元人民幣)。
17、加拿大:49196.49美元(摺合3202691.499元人民幣)。
18、德國:49180.54美元(摺合320.154元人民幣)。
19、比利時:47811.55美元(摺合3112531.905元人民幣)。
20、香港:47512.01美元(摺合3093031.851元人民幣)。
21、紐西蘭:45834.38美元(摺合2983818.138元人民幣)。
22、法國:43830.65美元(摺合2853375.315元人民幣)。
23、以色列:41377.49美元(摺合2693674.599元人民幣)。
24、日本:41314.41美元(摺合2689568.091元人民幣)。
25、英國:40800.48美元(摺合2656111.248元人民幣)。
26、阿聞酋:39342.31美元(摺合2561184.381元人民幣)。
27、義大利:34671.17美元(摺合2257093.167元人民幣)。
28、馬爾他:32347.79美元(摺合2105841.129元人民幣)。
29、韓國:32154.02美元(摺合2093226.702元人民幣)。
30、西班牙:32023.79美元(摺合2084748.729元人民幣)。
31、波多黎各:30664.67美元(摺合1996270.017元人民幣)。
32、科威特:29259.32美元(摺合1904781.732元人民幣)。
33、汶萊:29152.13美元(摺合1897803.663元人民幣)。
34、塞普勒斯:27623.22美元(摺合1798271.622元人民幣)。
35、斯洛維尼亞:26480.79美元(摺合1723899.429元人民幣)。
36、巴林:26166.9美元(摺合1703465.19元人民幣)。
37、巴哈馬:26040.05美元(摺合1695207.255元人民幣)。
38、中國台灣:25539.14美元(摺合1662598.014元人民幣)。
39、捷克:23771.4美元(摺合1547518.14元人民幣)。
40、愛沙尼亞:23532.85美元(摺合1531988.535元人民幣)。
41、葡萄牙:22495.16美元(摺合1464434.916元人民幣)。
42、沙烏地阿拉伯:21764.39美元(摺合1416861.789元人民幣)。
43、希臘:21358.05美元(摺合1390409.055元人民幣)。
44、斯洛伐克:20239.37美元(摺合1317582.987元人民幣)。
45、烏拉圭:19765.6美元(摺合1286740.56元人民幣)。
46、貝勞:19756.51美元(摺合1286148.801元人民幣)。
47、立陶宛:19634.13美元(摺合1278181.863元人民幣)。
48、巴貝多:18769.11美元(摺合1221869.061元人民幣)。
49、拉脫維亞:18406美元(摺合1198230.6元人民幣)。
50、阿曼:18263.5美元(摺合1188953.85元人民幣)。
I. 印度GDP是多少
印度在2018年的GDP為2.726萬億美元。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
2016年印度經濟首次超過英國,按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在成長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9)印度的人均gdp佔世界多少位擴展閱讀:
印度2019-2020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經濟增速預計為5%,低於上一財年的6.8%,與印度央行去年12月的預測值一致。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為5%,第三季度增速為4.5%。分析人士認為,去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速可能觸底回升。
不過,由於外需疲弱,國內投資意願不強,增速回升幅度預計不會很大。印度本財年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製造業明顯下降,預計本財年製造業增速將從上財年的6.9%降至2%。此外,農業、建築業等行業增速也有所下滑。
J. 印度gdp和中國gdp對比
據《印度斯坦時報》援引印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再創新低,同比僅實際增長4.7%,從而將整個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拖累至5.3%,並再次低於中國,失去了大國中增速最高的頭銜。
圖片
印度當局修正了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速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僅實際增長4.5%,遠比第四季度的4.7%更低,那怎麼能說「第四季度再次新低呢」?原因就是印度當局上調了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實際增速——將2019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5%,提升至5.6%。
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4.5%,上調至5.1%。所以2019年第四季度,4.7%的經濟增速才是當前最低,而不是第三季度。給出的上調理由是「消費有所輕微上漲」,但製造業、投資、出口依然是拖累經濟的主要因素。
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5萬億美元
2019年全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按照2019年全年盧比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85萬億美元,略微超過英國(2019年GDP約為2.83萬億美元),上升至全球第五名。
這意味著繼中國之後,全球又有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可以和「老牌發達國家」相媲美,使得全球經濟格局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同時,我們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時」又多了一個參照和借鑒,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此外,隨著印度、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不斷崛起,全球經濟、政治、貿易、金融等領域已不再是由發達國家完全主導,新興發展中大國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國際治理中也有利於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中國、印度的GDP、人均GDP對比
在當前發展中國家裡,中國與印度的經濟實力最強,那兩國的差距又如何呢?先看GDP總量——2019年中國大陸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4.36萬億美元,約為同期印度經濟總量的5.04倍。
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剛剛突破14億,印度當局給出的數據是接近13.5億(比人口時鍾的13.89億低了很多,本文就採用13.5億官方數據)。簡單計算下,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就約為1.03萬美元。
圖片
印度的2019年人均GDP則剛剛突破2100美元——約為同期中國人均水平的20.4%,或者說中國人均GDP是印度人均的4.9倍。這意味著,雖然中國與印度雖是發展中國家裡經濟綜合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但兩國的差距其實非常大。
南生注意到,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與印度的差距縮減至1萬億美元。按照當前兩國的經濟增速來推測,很有可能在2024年或2025年印度就會實現對德國的趕超,上升至全球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