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人口數量是什麼
印度人口數量是:13.9 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8月更新顯示) 。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人口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⑵ 尼泊爾是印度的嗎
印度和尼泊爾是兩個獨立的國家,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簡稱尼泊爾,是南亞山區內陸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屬青藏高原南底),北與中國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喜瑪拉雅山脈是中尼的天然國界,包括珠峰在內,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中尼邊境。全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850萬人。
⑶ 泥泊爾土地面積多少人口是多少經濟收入是多少
尼泊爾土地面積147181平方公里,截止到2020年6月29日,尼泊爾的總人口大致為三千萬。
尼泊爾的全稱是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全國分為背部高山、中部溫帶以及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氣溫差異巨大。尼泊爾一農業發展為主,經濟水平底下,但是這里物價便宜,景區眾多,是旅遊的好地方。
拓展資料:
一、尼泊爾全稱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它是南亞內陸山國,全國分為北部高山、中部溫帶以及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氣溫差異巨大。尼泊爾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因此經濟水平十分底下,但是這里環境優美,且充滿了宗教色彩,這里的居民86%左右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還有3.8%信奉伊斯蘭教等等。而尼泊爾也非常值得前來旅遊的國家,這里物價便宜,景區眾多,其中加德滿都谷地是尼泊爾世界遺產最集中的地方,又有斯瓦揚布佛塔、老皇宮等7處著名的景點,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參觀。
二、尼泊爾,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東、西、南三面均與印度相連。從地理位置上看,它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與世界其他國家隔絕,對外出口嚴重依賴印度,並且印度文化嚴重影響尼泊爾。尼泊爾有「寺廟之國」之稱,此般稱呼與它的宗教文化緊密相關,主要是印度教。 人們說,在尼泊爾「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這話雖然有些誇大,但足以說明宗教文化在尼泊爾的盛行程度。
三、加德滿都是尼泊爾首都,且最大城市,有「寺廟之城」美譽。加德滿都谷地是首都的所在地,自古以來歷代王朝均在此建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馬拉王朝舊王宮和遍布穀地的無數寺廟建設以及其他文物古跡。該谷地主要城市有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但走在加德滿都街頭巷尾,寺廟神_多得舉目可見。尼泊爾流行著多種宗教,印度教作為國教,信奉的人非常多,影響力也很大。其次是佛教,由於傳入時間比較久,其影響力也不容忽視,一般分布在北部靠近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和加德滿都地區。許多較小的民族則信奉薩滿教,此外還有人少數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和耆那教等。
四、在尼泊爾的古代歷史上,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文化在尼泊爾最具有自由性的是在沙阿王朝拉姆·沙阿時期。後來廓爾喀王國能夠成功的統一尼泊爾,與此緊密相關。當時民間還流行著這么一句話:「瓦拉納西尋求知識,去廓爾喀尋求正義。」(瓦拉納西,印度的印度教聖城)但印度教和種姓制度文化依舊嚴重影響了尼泊爾,並牢牢穩固了地位。當我們在加德滿都街頭隨意走動時,關於印度教神_和寺廟,舉目可見。它們不僅是集中在某一塊,如杜巴廣場,包括在街巷之內,居民住宅之間,都緊密交織,遍布著紅牆廟宇的宗教聖地。
⑷ 泥泊爾土地面積多少人口是多少經濟收入是多少
應該是尼泊爾,國土面積約147000km²,人口約3000萬(2020年),GDP總計304億美元(2018/2019財年)。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簡稱尼泊爾(Nepal)。是南亞的內陸國,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
尼泊爾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種姓、多語言國家。國語尼泊爾語,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居民86.2%信奉印度教。
氣候特徵
尼泊爾的氣候基本上只有兩季,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三月是乾季(冬季),雨量極少,早晚溫差較大,晨間10℃左右,中午會升至25℃;每年的4-9月是雨季(夏季),其中四、五月氣候尤其悶熱,最高溫常達到36℃;五月起的降雨常作為雨季的前奏,一直持續到九月底,雨量豐沛,常泛濫成災。
尼泊爾南北地理變化巨大,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為高寒山區,終年積雪,最低氣溫可達-41℃;中部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熱,夏季最高氣溫為45℃。
⑸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印度人口:13.24億,國土面積:約2980000km²。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⑹ 尼泊爾有多少人 尼泊爾人口數據
截止到2020年6月29日,尼泊爾的總人口大致為29,624,035。
尼泊爾人口指標:出生率 19.498/1000,死亡率 6.232/1000,預期壽命(男女)70.77,男性平均壽命69.14,女性平均壽命72.42,生育率:2.083/1;出生性別比例1.065男性/女性,嬰兒死亡率26.247/1000,平均生育年齡25.787歲,自然增長率13.266。
(6)印度尼泊爾地區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尼泊爾人口僅次於印巴孟三國,人口規模位於南亞第四位。南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區域,達到了18.14億人,比東亞還多了2.14億人。南亞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主要得益於南亞的地形和氣候。南亞次大陸多平原,肥沃的熱帶黑土和沖擊土壤都非常適宜農業生產。
此外,南亞地處熱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這里的農作物一年四季都可生長,有的地區甚至可以一年三熟。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都使得南亞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
⑺ 尼泊爾面積和人口
面積147181平方公里,2020年尼泊爾人口3000萬。
尼泊爾是南亞內陸山國,位置在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與中國西藏接壤,東、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圍,國境線長2400千米。尼泊爾是一個近長方形的國家,從東到西長度為885千米,從南到北在145-241千米之間。
2013年,尼泊爾總人口為26687912人,其中男性佔48.50%,女性佔51.5%。2016年,尼泊爾人口約2898萬。2020年,尼泊爾人口約3000萬。
交通情況:
尼泊爾交通以公路和航空為主。截至2016年,公路約29157公里,有各類機場56個,直升機停機坪約120個。除首都有一國際機場外,其餘為地區中心或小規模機場。全國有一家國營的尼泊爾航空公司、6家私營航空公司和一家私營直升飛機公司。國內主要城鎮有班機通航。同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孟加拉國、汶萊、新加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德國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通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尼泊爾
⑻ 尼泊爾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尼泊爾面積和人口如下:
尼泊爾國土面積僅有14.7181萬平方公里,人口2900萬左右。它是是南亞的內陸國,在喜馬拉雅山南麓。雖然土地小,人少,但是該國擁有卡斯族這樣的戰斗民族,作為尼泊爾最主要的民族,卡斯族占人口總數的1/3,他們驍勇善戰,不懼強敵,樹立了尼泊爾人民勇敢頑強的國際形象。
尼泊爾的特點:
尼泊爾是一個近長方形的國家,從東到西長度為885千米,從南到北在145-241千米之間。尼泊爾國旗是世界上唯一的非矩形的國旗,外形由兩個三角形組成。尼泊爾是世界上少有的廢除君主制最晚的國家,一直到2008年,尼泊爾才廢除君主制。
⑼ 尼泊爾人口2020總人數
2020年尼泊爾人口總數為3000萬,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簡稱尼泊爾(Nepal)。是南亞的內陸國,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
尼泊爾是南亞內陸山國,位置在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與中國西藏接壤,東、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圍,國境線長2400千米。尼泊爾是一個近長方形的國家,從東到西長度為885千米,從南到北在145-241千米之間。
自然環境:
一、地形地貌
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地區,海拔高度在4877米-8844米之間。世界上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區,包括珠穆朗瑪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道拉吉利峰、馬納斯魯峰和安納布爾納峰。
二、氣候特徵
尼泊爾南北地理變化巨大,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為高寒山區,終年積雪,最低氣溫可達-41℃;中部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熱,夏季最高氣溫為45℃。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尼泊爾
⑽ 印度2022人口總數是多少
印度人口14.1565億人。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氣候,印度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年降雨2000-4000毫米不等,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
印度的民族:
1、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2、泰盧固族(TELUGU)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又稱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歡喝茶。
3、孟加拉族(BENGAL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等,操孟加拉語,大多數人信印度教。主要從事農業。
4、馬拉地族(MARAT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