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消費率是什麼意思

印度消費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5-20 05:50:57

❶ 印度的消費水平

印度的消費實際和我國的二線城市差不多,東西是便宜,但是加上消費稅就跟國內差不多了。
房租,看在哪個城市,在新德里的話,三房的公寓,要10000RS左右,跟二線城市的房租差不多;
餐飲嘛,如果是自己買來煮就不貴,如果是去餐廳吃印度餐,也不貴,但是要吃中國菜,就貴多了,特別是葷菜貴份量不足。

❷ 印度消費水平如何

既得利益集團花天酒地,剩下的不如狗。

❸ 我國2011年GNP,GDP各是多少

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反映全球經濟發展形勢。按照國民經濟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由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的,三者在 GDP中所佔的比重分別構成投資率、消費率和凈出口貢獻率。由於世界各國人均收入水平和經濟制度等方面的差異,世界各國消費率高低不一、特點各異。與此同時,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化的影響,世界各國消費的相互聯系也在日益加深,並在總量上和結構上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和趨勢。總體上看,世界各國消費率的增長與GDP同步或略高於GDP的增長,平均世界各國消費率穩中趨升。絕大多數國家在經濟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後消費結構升級加速,消費率通常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後穩定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國際消費率比較,我國的消費率顯然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並長期呈下降趨勢,明顯偏離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和標准結構。因此,積極擴大消費需求,逐步提高消費率,是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世界各國消費率變化的基本趨勢與特點

縱覽世界各國消費率的演變,大體呈現以下基本趨勢與特點:

一是消費同步或略高於GDP增長,消費率穩中趨高。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986-1995年,發達經濟體實際GDP年均增長3%,私人消費增長3.1%;1996-2005年,發達經濟體實際GDP年均增長2.8%,私人消費增長2.9%。在這兩個10年中,私人消費均高於實際GDP增速0.1個百分點,反映了私人消費略微超前於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同樣,在前後兩個10年中,最終國內需求分別增長3%和2.9%,也都保持同步或略高於實際GDP的增長速度。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也呈現了類似的趨勢。由於私人消費占據全部最終消費的絕大部分,其增長速度整體上快於GDP的增速,世界平均消費率因此總體趨於上升。近年來,這一趨勢更為明顯:2000年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7.2%,2001、2002年分別上升到78.3%和 79.6%。

世界投資率的變化也可以反襯出消費率上升的趨勢。1990年以來,世界平均投資率已從24%降至2002年的19.9%,按照世界最終國內需求基本同步於GDP增長的趨勢可以判斷,此期間世界平均消費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在14個代表性國家中,只有中國投資率呈不斷提高趨勢,澳大利亞、紐西蘭、奈及利亞、巴西和美國等5國基本穩定,而英國等其他8個國家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同樣,儲蓄率指標也可以反襯即期消費傾向和消費水平的變化趨勢。世界平均儲蓄率總體上同樣在低走,2000年為22.8%,2001、2002年分別降為21.7%和20.4%。

二是居民消費增長快於政府消費。發達經濟體在1986-1995年和1996-2005年期間,私人消費即居民消費年均增速比公共消費即政府消費分別高0.9和0.8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居民消費增速更高於政府消費,即分別高1.4和1.8個百分點;歐盟居民消費增速也分別比政府消費高0.6和 0.4個百分點。只有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以後,居民消費疲軟,而政府為振興經濟極力擴大公共消費,導致政府消費年均增速分別高於居民消費0.1和1.3個百分點。發展中經濟體總體上居民消費增速也快於政府消費。正是由於居民消費增速較快,其佔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費率穩中趨高,大多數經濟體都達到較高水平,成為最終國內需求的主體或絕對主體。

三是消費率在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階段會有顯著上升,此後基本趨於穩定。根據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等在《發展的模式 1950-1970年》中採用多國模型所給出的標准結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水平時的消費變化呈動態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來衡量,居民消費率在人均GNP低於100美元時(中值70美元)為最高,達到77.9%,為貧困型高消費。此後,隨著人均GNP提高到1000美元,居民消費率開始直線下降,累計下降16.2個百分點。但是,當人均GNP邁過1000美元門檻以後,居民消費率的圖景出現了轉折性變化,開始步入上升階段。本文分析中大多採用GDP數據,由於人均GNP與人均GDP的數值差距不大,因此一般認為,消費率與人均GDP的關系與上述結論接近。通過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實證考察,在人均GDP從1000美元通向3000美元左右的工業化中期階段,通常都伴隨居民消費率一定程度的攀升。比如,美國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過 1000美元,到1962年達到3144美元,20年間年均經濟增長4.9%,GDP總量相應從1618億美元提高到5865億美元,增長2.62倍;同期,人口增加5167.8萬人。按照支出法核算,同期美國居民消費率從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間提高了8個百分點,從占 GDP的一半多一舉上升到接近2/3的水平。

四是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以後,消費結構升級顯著加快。根據錢納里等的標准結構,在人均GNP超過1000美元以後,食品和衣著類等生存型消費比重下降,發展享受型消費比重迅速上升。代表居民食品、飲料、煙草等消費支出比重的恩格爾系數,從100美元以下時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時的28.4%,降幅達24.8個百分點。在人均GNP達到1000美元以上(中值1500美元)時,恩格爾系數降幅趨緩,僅下降1.6個百分點。另據對17個主要國家、地區數據的分析,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階段,恩格爾系數平均從41%下降到32%。其中衣著類消費小幅下降,平均下降 1.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發展享受型消費總體上呈上升趨勢。

五是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大多消費率偏低。多數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是明顯的例外,其消費率居於較低水平,而且沒有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明顯提高。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03年韓國、香港地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消費率與1985年各自的消費率相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中泰國和馬來西亞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只有印尼和菲律賓消費率居較高水平,並總體呈上升趨勢。日本盡管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消費率有明顯上升,但在人均GDP處於 1000-3000美元階段,消費率也不升反降。日本人均GDP從1965年的1071美元增至1973年的3372美元,年均增長15%;但 1965-1973年,日本消費率卻下降了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率也同步下降了5個百分點。

消費率變化的國際比較

通過與國際平均水平和各國消費率的廣泛比較,可以發現我國消費率居於世界較低水平,明顯偏離了世界消費率變化的一般趨勢和標准結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近20年我國最終消費與居民消費年均增速低於GDP年均增速,與此期間世界消費同步或略高於世界GDP增長的基本趨勢相悖。據計算,1986-2004年,我國名義GDP年均增長15.74%,而最終消費和居民消費年均名義增長僅為14.55%和14.48%,最終消費和居民消費分別低於GDP年均增長1.19和1.26個百分點。考慮價格因素,1979-2004年最終消費實際增幅更低於GDP增幅2.4個百分點;進入20世紀 90年代後,消費增長低於GDP增長的幅度進一步擴大。

第二,我國消費率大大低於國際平均水平。與國際平均消費率高位穩定並趨於微升的趨勢相比,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我國消費率僅在 1978-1981年有一定幅度上升,即從62.1%上升到67.5%,居民消費率從48.8%升至53.1%;此後長期趨於下降,1997年最終消費率降至58.2%,居民消費率降至46.5%;2003、2004年最終消費率又進一步降至55.4%和53.6%,居民消費率則降至43.3%和 41.9%。與此同時,世界平均消費率卻從2000年的77.2%上升到2003年的79%。與錢納里等的標准結構中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消費率65%相比,我國目前消費率也要低12個百分點。

第三,世界銀行關於各大洲26個代表性國家的數據顯示,1985-2003年間我國消費率不僅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多數歐洲國家平均消費率在70%-80%之間,由於它們均屬於高收入國家,其最終消費率的一般趨勢是高位穩定或略有提高。比如,英國從1985年的 80.71%提高到2003年的86.63%,提高將近6個百分點。只有盧森堡是例外,其消費率從1985年的77.93%降到2003年的 61.11%,下降近17個百分點,從較高水平行列降到中低水平行列。北美洲三國都在高位穩定的基礎上略有提高,其中同一時間美國和墨西哥的消費率分別提高2.35和8.1個百分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都穩居高位並略有提升,2002年消費率分別達78.47%和78.17%。非洲的埃及和南非也是穩中趨升,2003年消費率分別達到84.77%和81.43%的高位。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四國的平均消費率也分別在70%-80%之間,雖有一定波動,但始終穩定在高於70%的水平。與上述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率大約要低10-20個百分點。

第四,我國消費率在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中位列較低。2003年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我國內地最終消費支出在GDP中所佔比重為53.05%,比日本的74.43%低21個百分點,比韓國、香港地區和泰國分別低15個百分點左右,比馬來西亞低4.6個百分點,比新加坡低0.26個百分點。

第五,與印度相比消費率也有較大差距。印度同是人口大國,其消費率絕大多數年份一直穩定在77%-78%之間的較高水平,最低為1995年的74.67%,最高為1998年80.31%。而同一時期,我國平均水平不超過60%,比印度低近20個百分點左右。

幾點啟示

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一般趨勢和標准結構反映了各國經濟的普遍規律和要求。在如何對待和培育消費需求方面,世界各國各地區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我們從中可以吸取很多有益的啟示:

第一,逐步提高消費率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我們應當遵循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工資性收入,優化消費的制度環境,使消費保持同步或略高於GDP的增長率,穩步提高消費率,使居民消費逐步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第二,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過於依賴外需和投資,其本身明顯的脆弱性不利於經濟的持續發展。盡管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在一定歷史階段內,由於出口高增長和高投資率的支撐而實現了更快的經濟增長,但亞洲 金融危機 的教訓表明,單純依賴高投資率,國內消費需求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必然加重經濟增長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一旦國際金融市場出現風吹草動或出口下降,就有可能引發國內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乃至金融經濟危機。

第三,經濟貿易大國尤其應該內需外需同時並舉。日本採取"貿易興國"戰略,在經濟高速成長階段,形成了"高積累、高投資、高出口"的增長模式,國內居民消費處於受壓抑狀態,消費率不升反降,加重了對外需的依賴。由於過於依賴外需,日本在日美貿易談判中被迫步步退讓。"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下降,並引發泡沫經濟。泡沫經濟破滅後,由於擴大內需政策前後反復,收效甚微,居民消費更趨疲軟,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陷入"失去的10 年",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通貨緊縮的泥潭。而德國,由於市場開放度較高,高出口與高消費率並舉,其受外部打壓和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自身適應和調整的靈活性大,所以貿易摩擦相對較少,馬克升值並未給德國經濟帶來大的沖擊。

第四,擴大居民消費有利於增強經濟的穩定性。2000年美國在"新經濟"泡沫破滅後,次年又遭遇"9·11"事件的巨大沖擊。為了應對危機,美國一方面連續多次降低利息,另一方面大幅度減稅,有力地促進了居民消費,在投資和出口下降的情況下,居民消費的較快增長為支撐美國經濟走出危機、實現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他發達國家也有類似的促進消費以穩定經濟的經驗,值得借鑒。

第五,低消費率不一定與人口大國直接相關,關鍵取決於工資收入水平和消費制度環境。印度消費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高,伴隨經濟的增長勞動工資水平增加較快;二是其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制度較為健全,政府公共消費發展相對平穩,勞動者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較完善。

第六,順應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階段,居民吃穿類消費比重顯著下降,住用類比重顯著上升,住房、汽車、交通、通信、教育、旅遊、文化娛樂和服務性消費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應當順應這一趨勢,促進住房、汽車等產業的健康發展,大力發展服務業,使上述新興消費熱點成為拉動居民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❹ 什麼是指最終消費率

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的最終消費(用於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的總額)占當年GDP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生產的產品用於最終消費的比重,是衡量國民經濟中消費比重的重要指標。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其公式為: 消費率=消費基金/GDP×100%。其中,消費基金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其解析:

在國內生產總值一定且凈出口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資本形成總額和最終消費額是此消彼長的。一個國家(或地區)的GDP如果用於投資的部分多了,投資率就會提升,那麼可用於消費的部分就減少了,消費率就相對降低了。

一般來說,投資是擴大再生產、提高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較高的投資率不僅可以直接帶動生產的增長,還會帶動居民消費的增長。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為保持經濟較快地增長,都維持較高的投資率水平。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投資率會逐步趨緩,消費率逐步提升。

此時,經濟增長也由投資拉動為主轉為以消費拉動為主,此後,消費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消費率的提高同時可以刺激生產的擴大,增加投資,對GDP產生雙軌拉動。

❺ 怎樣查世界銀行里的數據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居民消費率是指居民消費需求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我國1981年至1998年17年間居民消費率基本以平均每年0.33個百分點的幅度持續下降已經由1981年的53.1%下降到47.5%
我國最終消費率的升降基本由居民消費率的升降決定,2000年居民消費達到創水平的48%,最終消費率也達到近幾年的最高值61.1%,2001年以來,雖然政府消費率保持高位,但由於居民消費率下降,最終消費率也隨之回落。

而屬於中下等收入國家行列的我國2008投資率為43.2%,最終消費率為54.3%,居民消費率39.8%。

過去不少企業重城市根據對1996—2010年我國國民收入增長率消費率等因素的測算和相關分析,2010年我國居民的年消費水平將達1441元左右(其中城鎮居民約達2459元,農村居民約達1004元)。
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日前表示,我國居民消費增長較慢,居民消費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較低。據悉,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12月3日《上海證券報》)

消費量占生產量即GDP的比例,就是消費率。一般說來,經濟結構的科技含量越高,社會的消費率也越高。而總的消費率,又可以分為居民消費率與公共消費率兩大組成部分,即居民消費量與公共消費量分別佔GDP的比例。公共消費,基本落實為政府消費。同等物資前提下,居民消費率高則公共消費率低,反之亦然。

美國的居民消費率已經為70.1%,總消費率之高令人艷羨,正與其世界第一的科技水平相匹配。而中國的居民消費率如此之低,卻不能完全歸於科技水平的差距,因為科技水平並不佔優勢的印度,居民消費率也超過了中國近20個百分點。粗略一點說,美印之間在居民消費率上的差距主要反映了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而中印之間在居民消費率上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公共消費率上。

中印皆為發展中國家,比之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福利體系建設都不夠完善,決定了公共消費率會高於發達國家。近些年來,中印兩國之間在基礎設施上越拉越大的差距為世人所共見,在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公共消費率高的合理性。然而,在另一個方面,以「三公」支出、樓堂館所建設、灰色交易盛行為代表的靡費支出,毫無公共意義之支出的巨大也是為世人共見的,則反映了中國公共消費率高的不合理性。

時下強調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可以分作兩個方面看:一方面,中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需要繼續發展生產,用豐富的產品來滿足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確保公共消費率中合理部分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壓縮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分配率提高的空間應主要從這里壓縮出來。

其實,刺激消費本主要為刺激居民消費;擴大內需,本主要為擴大居民內需。在路徑上,就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壓縮公共消費中之不合理部分,保證公眾能分配得更多、能夠有錢去消費。現在居民消費率不高、居民內需不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眾沒錢。中國居民存款總額不過20萬億,人均也就一萬元多點,對應於保障體系的不健全真的是沒錢;對應於現時的物價水平,自我保障能力也相當脆弱。倘若忽略了這些,非把公眾這點「壓箱錢」擠出來不可,顯然是鑽了為經濟而經濟的牛角尖。

居民消費率的計算方法在我國是有缺陷的,你可以查找國外有關數據自己計算,比較結果就清楚了

❻ 什麼是消費率

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的最終消費(用於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的總額)占當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生產的產品用於最終消費的比重,是衡量國民經濟中消費比重的重要指標。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其公式為: 消費率=消費基金/GDP×100%。其中,消費基金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❼ 印度消費水平大概怎樣呢 兩個人出差印度新德里一周,帶多少盧比現金夠用呢

新德里的消費水平挺高的,尤其住宿,比國內高很多。建議住IBIS,相對比較經濟,環境也還行。吃飯的話,中餐館很少,價格很高。CP那個地方有一家中餐館,做川菜,非常不錯,但是價格高,是國內價格的幾倍。古爾岡的新辦公區,也是化為中興的辦公樓附近,有中餐館,價格還行。印度本地的餐館,小的就不要進了,吃完拉肚子。本地飲食分干濕兩種,濕的就是各種糊糊,看著都倒胃口;干就是烤雞類、炸的食品,還有湯,還不錯。

出差期間,不好找餐館,就選擇KFC,麥當勞、必勝客之類的吧。價格比國內便宜點,還干凈些。
交通方面,正規計程車要提前打電話叫,可以讓酒店幫忙提供號碼或者安排。
黑出租的司機,一般英語很差,而且可能亂收費。

一周的話,一千美金足夠了,用不了。機場換一點(1000盧比就行),可以夠打車就行了。從機場到IBIS, 700盧比以內。可以到新德里換盧比。那裡有一些商店可以換錢,匯率比銀行好很多。
有其他問題可以問我。

❽ 中國人口第一,但消費還不如印度,原因出在哪裡

中國人口第一,但消費還不如印度,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傳統的消費觀念以及過快上漲的房價。

隨著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出爐,我國又一次穩居了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但是跟人口數量最多不成正比的是我國的消費率只有39%,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甚至連印度都達到了60%多,而我國的消費率遠遠低於印度,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而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很貧窮的地方,這里貧富差距極大,就算是在首都也可以隨處見到有人大小便,在火車上總是擠得滿滿當當,甚至有人坐在火車頂上,這樣的一個國家居然消費率要比我們國家高,這有些讓人無法相信,下面就來說一說原因:

你知道中國人口第一,但消費還不如印度,原因出在哪裡嗎? 歡迎留言討論。

❾ 印度的消費水平怎麼樣到那邊旅遊,要准備多少資金

如果單講旅遊,費用主要是吃住行。因為印度是等級社會,各階層都有自己的活法。具體分析如下:
吃:印度吃方面還算可以吧,KFC,必勝客等都和國內差不多略微便宜點。還有很多地攤也可以吃,每餐2-3塊錢應該可以吧。
賓館:印度賓館整體比過內貴2倍左右,但是各等級賓館都有。中國人一般傾向於住40-50美刀的,類似國內七天連鎖那樣的級別。如果非一般人,請酌情上下浮動,王菲每年來這里住的地方估計會好不少,咱不知道多少錢。
行:如果租車,在印度偏貴。但是如果作為背包客在印度旅遊還是很便宜的,火車可以選擇3等一下的便宜車廂。飛機票因為kingfisher倒閉可能漲價不少,不過還不算貴,和國內一個水平吧。

❿ 印度這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和我國有什麼區別

對於印度的消費水平和我國的消費水平有什麼不一樣的話,真的是像我的美女導游那樣說,區別還是很大的!不過旅遊就是為了體驗生活,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和事,都有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閱讀全文

與印度消費率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種怎麼樣 瀏覽:422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2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8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5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
人民幣兌多少越南錢 瀏覽: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中國銅儲備能維持多久 瀏覽:336
伊朗這狀態怎麼跟美國斗 瀏覽:205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4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7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6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