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軍費都是600多億,為何俄羅斯節衣縮食,印度卻像中了彩票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大,軍事發展必不可少。根據目前各世界強國的發展狀態可以知道,一旦能在國際上占據主要地位的國家,其軍事實力的強大都必不可少,畢竟只有軍事實力足夠強大,其他國家才不敢輕易進行挑釁。中國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處於動盪戰亂狀態的國家,隨著幾十年的不斷戰斗和奮勇拼搏之後,中國逐漸實現軍事實力的強大,發展至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世界第三的穩定地位。可見,一個國傢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多麼重要。
㈡ 俄羅斯為何更支持印度呢
其實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關系,並不能說特別好,但是印度和俄羅斯卻沒有根本上的利益沖突,這就使得這兩個國家越走越近。並且這幾年,印度發展迅速,綜合國力成為僅次於中美俄的世界大國,因此俄羅斯如果和印度站在一條戰線上,對於俄羅斯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而這只是其一,更是表面現象。
還有就是印度軍工體系不完善,所以印度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買的。在印度建國初期,整個武裝力量幾乎都是依靠蘇聯建立起來的,之後多數武器裝備也是購買俄羅斯的。僅去年以來,印度就花費了145億美元購買了一大批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包括S400導彈系統,11356導彈護衛艦以及大量陸海空軍所用的彈葯。俄羅斯還幫助印度發展軍工產業,兩國合作研發了布拉莫斯導彈、卡266——直升機以及最新式的蘇——57戰機,合作生產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所以兩國的軍事關系是一個有錢,一個有武器,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因此,俄羅斯和印度的關系是靠利益紐帶連在一起的合作關系,印度要依靠俄羅斯,可以說,印度一旦失去俄羅斯的支持,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就要嚴重受阻,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更是白日做夢。
㈢ 印度所擁有的萬國武器一旦與中國發生戰爭,中國和印度勝利率各佔多少
印度:地區大國,擁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大軍事體系裝備,光講常規武器性能總體比我國先進。但印度國防工業非常不完善,戰爭可持續性非常弱,加上兩大軍事體系裝備磨合難度大,裝備操作復雜等都是制約戰鬥力的因素。
1.如果印度與我國發生局部戰爭,則印度未必會吃虧。我認為至少我們沒有明顯的優勢。
分析:邊境軍事沖突或規模限制的局部戰爭由於時間短促,范圍限制所以對國力的要求相對小,也沒有相對戰略上的限制,上面說的因素一時還不會顯現出來。而印度空軍的戰機較為先進,陸軍的裝甲淵源與俄羅斯,北極熊的玩意還是有些威力的,況且地理位置上印度實際霸佔爭議區域多年,從上次的慘敗沖突中學到了一些教訓,調整了一些措施,構件了不少軍事建築、工事,因此在戰術上佔有一定優勢。
2.全面戰爭或規模大的戰役:我國完全有能力從一而終的控制住戰爭的主導權。
分析:機械時代戰爭打的是消耗,信息時代打的是科技。但不管是機械化戰爭好還是信息化戰爭好,一個國家國防軍事工業和戰爭保障體系是決定戰爭走向的決定因素。國防科技是買不來的!買來的只是一堆用的完的產品!印度與我國的軍隊都處於機械化轉向信息化建設中。一但戰爭爆發不可能有直接以標准信息化的思路進行,畢竟戰爭是務實的,要靠結合實際的來。印度既然沒有一個完整的信息化戰爭平台,那光靠幾件信息化的武器就向抓住戰爭主動權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伊拉克戰爭中如果美國大兵背後沒有強大的信息平台,那他身上那一堆寶貝玩意可能還不如反美伊軍手裡的唯一破舊AK呢。同樣的道理,印度的空軍俄制、美製、法制戰機先進,搭上多國造的雷達、預警機,連基本的數據鏈都非常困難,何況這些連個零件自己都造不出來,一旦被消耗掉那就很難恢復戰鬥力。
講到這,還不得不注意一個問題,要拖誇印軍那就得海上封鎖。印度一面接臨我國,一面接臨巴基斯坦。巴國是印度的敵對國,印度不可能從巴國開辟出一條物資生命線。唯一的途徑就是海上。然而印度海軍看起來有些唬頭,二手航母、俄制潛艇、英制海軍航空飛機。。。等,但一樣跟前面講的道理,何況數量還不多,特別潛艇方面非常的薄弱!軍艦可不是坦克,打壞一艘,造都要一年半年的,何況還造不出啥象樣的。更何況和印度洋離美國第一島鏈較遠,我國完全可以依照國際法慣例封鎖印度領海外的國際公海區域。美國有能力監聽我國海軍的行動,我們也無法不讓美國給印度通情報,但大戰既然爆發,就沒有美國人會傻到為棋子而捲入戰爭,既然戰爭到了不可避免,那我們也不會懼怕任何藐視中華民族的勢力。只要牢牢控制住制海權,切斷印度的海上供給線,不出半年印度就會失去一切優勢。
最後值的提醒的是,這些年印度的發展全盯著我國,從這里看的出,印度人自信的缺失。我們可以想像到:那支在60年代被解放軍擊潰的烏合之眾依舊沒有該掉自己特有習性。依舊走在東並西湊,能買則買的道路上,依舊沒明白自己的信心只是在依靠人家手上棋子分量而支撐著。
㈣ 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為何總要價格翻倍
印度總兵力高達120多萬,但軍工基礎卻很薄弱,很多先進裝備無法自行生產,只能靠進口,目前印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2017年印度的外匯儲備只有3757億美元,而印度外債總額高達1.4萬億美元,光是今年的外債利息就高達1120億美元!
印度購買戰斗機、潛艇、軍艦以及其他武器裝備都可以貨比三家。但印度基本沒有任何議價能力,所以印度常有天價采購協議。印度70%的裝備都來自俄羅斯,俄羅斯也喜歡高價出售武器給印度,並以改裝、升級、附件另算等方式從印度軍方手上掙錢不少,可以說是印度拯救了俄羅斯的軍工企業。
從采購蘇-30MKI戰機,再到高價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還有最近的S400軍購,俄羅斯開給印度的價格差不多是在賣給其他國家價錢的基礎上翻倍賣。雖然軍購抬價在全世界都常見,但為啥俄羅斯人就咬定了印度人一家猛坑呢?
一方面自然是印度對新式裝備的極度渴求,自身又缺乏研發能力,只能買買買,而俄羅斯可以成體系地賣出最新式裝備,這是很多西方國家都做不到的,可謂獨家生意,漲點價也正常。但另一方面,俄羅斯人還是為了報20多年前的仇,那事情的起因到底是怎樣的呢?
當年印度接受了蘇聯約102億盧布的貸款,當時盧布與美元是1:1.1。蘇聯解體後盧布價值暴跌,盧布貶值一度超過3000:1,印度用當時的盧布來還債,100億美元秒變300多萬美元,等於印度白得了蘇聯的99.97億美元的武器,印度人就鑽了這么個空子。當時,俄軍內部的一名將軍憤怒地宣稱:等著吧,未來我們要讓你們10倍地吐出來!
從那之後,印度人向俄羅斯作的每一筆軍火生意,俄羅斯人自然都要宰印度一頓。印度人自然也知道這么個點,但其甚至連仿製、維修都無法完成,基本的備件、升級都要完全依賴俄羅斯,只能被對方長期放血。另外,俄方還吸取教訓,基本拒絕了印度貸款買武器的請求。如今印度是否為當初自己的一念之差而感到後悔呢?
本文結束,二師兄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討論,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
㈤ 俄羅斯是怎麼聯手中國在武器上坑印度的
這是一個國際間的連環套。例如,中國和巴基斯坦研發出梟龍戰機,這款戰機最多隻能算輕型的三代機,但巴基斯坦有了這個飛機,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對頭,印度在武器裝備上要想超過巴基斯坦,就要有比梟龍更先進的戰機,放眼世界,有能力造出來更先進的戰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以色列等國家,而願意賣給印度飛機的只有俄羅斯和法國,法國要價太高,看上去印度只能選俄羅斯,而俄羅斯更黑,後面的配件,維修都是天價,而印度只能被宰。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堅持自主發展航空工業體系的原因,雖然造出來的,現在不算最好的,但真要打起來,還是自己生產的是最可靠的。說白了,中國政府就是以支持巴基斯坦所付出的小代價,換來在南亞方向牽制住印度對中國的挑戰這一大回報。就像美國支持以色列,牽制了中東那麼多國家,回報大大滴
㈥ 明明是大國寵兒,武器來源萬國牌,印度為何偏偏喜歡被俄國坑
印度不是喜歡被俄國坑,其實這就是一個站隊的問題。印度自身的國防軍工基礎並不牢固。但是他追求先進的軍事力量,於是只好卻向全世界各國買武器。印度和俄羅斯實際上是屬於相互扶持的關系。兩國互相在政治和外交上給予了對方相當多的支持。
而軍事上,俄印之間的合作早都已經根深蒂固。蘇聯實際上是印度軍隊發展起來的最主要支持者,印度當年的武器都是蘇聯來幫忙。
㈦ 都說俄羅斯軍售坑印度,為何印度沒有終止與俄羅斯軍購
俄羅斯想坑印度是肯定的, 但印度是否覺得被坑 ,這個是另外一回事。其實總而言之 一句, 無論是艦島還是關於這艘艦的購買, 都是不得已 。現在都是中國人在講, 這里還有就是中國人的虛榮心作祟, 為了證明印度人比中國差, 所以說其被坑。 這是一種心理的優越感造成的, 不論印度航母的作戰能力如何 ,光憑造價 ,外貌就可以評定其的性能。
不論如何,只要這個武器有殺傷力 ,覺得適合這個國家, 就是好武器。
㈧ 俄羅斯對印度輸出先進技術,為何不擔心丟掉生意
俄羅斯對印度輸出了核心技術卻不擔心丟掉生意,主要原因有三點——看到了印度巨大的人口市場,軍事技術共存,印度綜合國力強盛!
看到印度國力的強大
不可否認近幾年印度的國力在持續增強,尤其這一次印度戰機世界更是向世界證明了印度的軍事實力在不斷增強。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則變相的驗證了印度的經濟才不能增強,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物理和財力上的支持,軍事經濟體育文化的方面是不會得到長足的發展的!在以上種種原因的情況下。歐美國家大多支持印度,而且包含了世界強國俄羅斯。因此俄羅斯看到了印度國家的潛力巨大,因此才願意把自己的核心技術輸出到印度!
㈨ 為什麼說印度武器裝備只能嚇唬人
印度的武器其實就厲害在指標上,武器裝備真正的戰鬥力,要看三件,硬體、軟體、活件。
硬體就是武器裝備本身,戰技指標高不高、壽命多長?可靠性多高?
軟體指的是戰術合成能力。不同裝備之間能不能相互配合,讓武器性能發揮最大化。
活件就是人,現代戰爭是自動化戰爭,下一個階段是智能化戰爭。在智能化戰爭來臨之前,自動化戰爭當中,人對於武器裝備的戰術指標影響越來越小,但是武器仍然是由人來操控的。所以戰斗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心理素質都直接影響戰局。
印度買了幾艘三流航母,就覺得自己是海軍大國了
㈩ 如何看待俄羅斯支持印度,願意為印度兩肋插刀
俄羅斯並非是真正的為印度兩肋插刀,只是因為印度是俄羅斯的軍火大客戶,所以俄羅斯才會在一些地方性沖突上偏向於印度一方。在國際石油價格不斷降價,俄羅斯經濟發展水平不斷衰退的大前提下,俄羅斯的軍火貿易也成為俄羅斯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支柱,而世界上購買俄羅斯武器最多的國家就是印度。
雖然印度是俄羅斯的大客戶,俄羅斯卻從沒有給過印度任何優惠。印度租借俄羅斯核潛艇的價格,幾乎比潛艇的造價好要高,印度進口俄羅斯生產的武器,花的錢也絲毫不比俄羅斯的小客戶少。只能說印度的確是有錢任性,而且還願意充當軍售市場的冤大頭。而俄羅斯的老舊裝備正愁沒有地方處理,,當作廢鐵賣掉還需要支付拆解費,賣給印度卻能夠賺到幾倍的價錢。面對著這樣一位給自己送錢的客戶,俄羅斯自然不敢輕易的怠慢印度。實際上俄羅斯本質上只是想要從印度的手中賺錢,而不是真正的想要全力幫助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