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高密度養魚技術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5
❷ 養魚要注意些什麼
魚缸的生態系統
前言:
以下是新設缸的時候,一些會重復發生的問題,雖然不是高手,但還是把自己知道的整理一下,提供給各位想設缸又不知從何下手的同好參考,若有任何疑問及不妥,歡迎各位回覆討論。
1.養魚所需的設備:
缸的大小與過濾器的流量是決定魚缸是否乾凈的重要因素,過濾器流量太小,魚缸的水流循環次數不夠,魚缸會臟的很快,若水流過強,不善游泳的魚會因此而破尾或累死。一般而言,八吋缸至少使用60(L/h)的過濾器,若大於一尺缸則選用180(L/h)~240(L/h)的過濾器較佳。
魚缸是需要加溫的,但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魚不是因為氣溫太低而冷死的。大多數的家庭,都將魚缸放置在家中,家中的溫度不會低於12度,12度幷不會讓大多數的魚只致死。真正需要加溫的原因是台灣多變的氣候。以三四月的氣溫為例,日夜溫差可以高達10~12度。這樣的劇烈溫差變化會導致魚生病,進而致死。故需加溫來減緩此溫度變化。
基本上,只要有適合的缸與過濾器,就可以養魚了,若定要少其中一樣,去掉加溫器,但春秋就要小心了。過濾器是必要的,因為死水能養的魚類及魚只少的可憐,其相對限制也會很嚴格。其他的東西,都是多的(當然草缸還要燈)。但多的幷不代表沒有用,每種東西在缸中都有其作用,也都是生態平衡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接下來就草缸的程序做一個說明:
1.先期程序
洗沙:沙子是臟的,內部有微小灰塵,不洗直接丟下去,水會霧霧的。
煮沉木:沉木要煮,將內部的黃色煮出來,不煮直接丟下去,水會黃黃的,而且會維持很久。
2.期間程序省略
期間所經過的放水,造景是比較技術層面的問題,不影響缸子的穩定,只是好不好看而已,所以就不討論啦,有問題的話再提出來。
3.完成
完成之後,惡夢才真正開始,因為有人就開始死魚了,買多少死多少,毫無倖免,然後水草長的很快,看起來綠意盎然,但幾個星期之後,藻類也跟著冒出來了,到底為啥會降子呢?將在接下來中說明(以一尺缸為例):
2.設缸的程序:
[完成0天]
剛完成的缸子,因為裡面什麽都沒有,所以很乾凈。此時如果你使用的是自來水,請先放置打氣兩天,順便做曝氣的工作,你的水草營養劑,黑水,水穩之類的,都不要加,原因之後會再說明,硝化菌先依照劑量加一半。
[完成2天]
水穩定了,水中的氯已經揮發乾凈,可以放活體了,先放老鼠一隻,或黑殼
蝦5~10隻,不放魚,若老鼠死掉,撈起來再曝氣兩天,若黑殼蝦死掉一兩只,擺著不撈起,若黑殼蝦全死,撈起繼續曝氣兩天。
[完成4~7天]
換水1/3,新加入的水什麽都不加,觀察老鼠跟蝦子的情況,若隔天沒死,就可以准備放魚了,依照個人忍耐力,撐到忍不住就可以放魚了^^。
[完成14天]
假設你真的很厲害能撐到14天還不放魚,那可以准備去放了….呵呵。放魚也是一門大學問喔。
3.適合草缸的魚:
大家養的,燈魚,球魚,神仙,孔雀,老鼠等等,除了孔雀適合鹼性水質之外,大都適合酸性水質。草缸也是酸性水質,所以一般水族館賣的魚只,都適合放在草缸裏飼養,只要注意到是否互相攻擊的問題即可。至於孔雀適合嗎?孔雀魚那麽耐,只要pH值沒有過度震盪,都沒有問題,過度震盪會造成溶尾或爛尾,所以在新購孔雀時,適水的動作變的非常重要,不是只適溫就可以的,若缸是以孔雀為主的草缸,可以在水中加入1~2顆咕咾石(珊瑚石),可讓水變成鹼性。
4.營養品,黑水,水穩,硝化菌的使用法
設缸一開始,魚缸不加任何葯劑,只加硝化菌,是因為讓硝化菌繁殖生長,
此時加入水草營養劑,會導致水質的優氧化讓藻類大量生長,劑量減半是對於不知道品牌的做法,對於第一次使用及不知道效果的葯劑,減半使用是較安全的方法。到了15~30天之後,水中微量元素消耗的差不多後(可由水草生長速度及顏色判斷),每星期換1/3水時可加入1/3~1/4劑量的水草營養劑,若因此而使缸中藻類生長過快,可減少用量。水穩及黑水是加在自來水中稀釋之後曝氣1~2天,再加入魚缸中的,不是直接倒進魚缸裏的,直接加入魚缸中也會造成pH震盪使魚只緊迫,尤其是劣質的水穩。
5.完整的生態系統
一個魚缸絕對不是把水跟魚放一起就可以的,當一個擁有完整生態系統的魚
缸成型之後,可以完全不用換水,大型魚缸甚至可以完全不用餵食,只需要打燈即可,但這一個生態系統的成型及維持穩定也是很麻煩的。前文的步驟就是讓每個步驟以正確的順序前進,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新手的第一個魚缸通常以下列程序來進行:
設缸→放魚→死魚→重復放魚死魚的過程→藻類細菌滋生→倒缸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因為細菌看不到,所以常常會忽略。期間重復放魚死魚的時間,就是前文所提到0~14天時所提到的培養硝化菌的時間,而此時魚所累積的便便,因為沒有硝化菌分解,所以會累積在缸底,其餘的細菌及硝酸鹽大量產生,約至30天之後,即使硝化菌培養完成,水質也已經優氧化,開始滋生大量藻類,而水中除了硝化菌只外,亦有其他的細菌,造成魚只容易生病、死亡,飼主通常會採取大量換水的步驟,在換水的過程中,又加入了一些不必要的葯劑,要成 pH震盪及水質的不穩定,又重復了放魚死魚的步驟,最後導致生態崩潰(大概3~5個月吧),當然只有倒缸。正常的程序應該是:
設缸→培養硝化菌→放魚→藻類產生→穩定
既然是正確的程序,為什麽會有藻類的產生呢?我覺得,一個穩定的缸,有藻類才是正常的,缸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就是便便、二氧化碳等。我們不討論詳細的化學式,因為我懶得查,只說明其程序:
魚產生便便(大)→蝦把便便像切臘腸一樣切碎→硝化菌將碎便便分解→便便分解後被水草吸收,水草成長→多的養料被藻類吸收,藻類成長
所以藻類的成長代表意義即是水中已經有多餘的養分可以讓藻類成長了,至於藻類數量的控制,可以使用餵食次數或除藻動物來控制,如果你的段數很高,的確有可能控制到只有微量藻類。至於水草營養劑也可以依此來判斷,但液肥及微量元素是不同的,若藻類過多,好像可以不加液肥,但微量元素仍然要添加,詳細的原因可能要請有研究水草缸的大大說明一下。
6.取代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依照前文所言,魚只、水草、蝦子的量一旦固定,就不能再換了,以免破壞穩定,那多麽無趣啊!其實,當你了解了整個循環過程之後,不管做什麽改變,都不會改變生態平衡。喜歡熱鬧,多買點魚,那就縮短換水時間,加強過濾器的流量;若工作忙,沒時間換水,就只放一隻魚,營造個千山萬水我獨行的氣氛也不錯,方法千變萬化操之在你,哪有什麽固定的方法與公式。養魚是快樂的,別讓魚缸把你弄得焦頭爛額,那就不好玩了。
熱帶魚怎麼養
養熱帶魚的必需用裝備
(1)魚缸:是熱帶魚生長和活動的場所。飼養熱帶魚的魚缸必須選用規格稍大的長方形玻璃魚缸。
(2)吸水管:用於換水時吸出魚缸底面的臟物,用軟橡膠管和玻璃管連接而成。長度根據魚缸的高度而定。一般取一米二到一米五。
(3)溫度計:用來測量和調節魚缸的水溫。
(4)魚網:用來捕撈和轉移熱帶魚。
(5)玻璃燈桶:將燈泡放入玻璃燈桶內沉入魚缸中起加溫和照明作用。玻璃燈桶的口必須高出水面100MM,防止魚跳入。
(6)電熱管:冬天用來增加魚缸內的溫度。
(7)氣泵:驅除魚缸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的容氧量。
(8)過濾器:過濾出魚缸中的污物,保持水質清潔,起增加氧量凈化水質的雙重作用。
(9)恆溫器:用來自動控制魚缸中的溫度,可以長期保持溫度恆定。
(10)食斗:防入魚食漂浮在水面,有利魚的捕食。又能防止魚食落入水底鑽入水草中,使水草沙子變黑,敗壞水質。
(11)除污液:用塑料板作成。用來颳去魚缸水面的灰塵和油污。
初養熱帶魚首選孔雀魚
孔雀魚是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類,一般體長為3至5厘米,魚體嬌小玲瓏,游動矯捷活潑,體色斑斕多彩。它主要產自南美洲的巴西、委內瑞拉、蓋亞那以及西印度群島等地,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又分為普通孔雀魚、燕尾孔雀魚、長尾孔雀魚、琴尾孔雀魚和黃孔雀魚等。
應該說,在眾多的熱帶觀賞魚品種中,孔雀魚並不算高貴的魚種,無論是其售價還是對周圍生活環境的要求都不高,但它卻因為活潑、美麗而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雄魚更美麗,在綠褐色的身體上摻雜著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色彩,彷彿天上的彩虹一般,因此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彩虹魚。同時,又因為它的腹部有數塊藍色的小圓斑,圓斑周圍有色澤較淺的輪環,很像孔雀開屏上的眼狀斑,故又有"孔雀魚"的美稱。
一些買魚人告訴記者,孔雀魚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性情溫和而活潑,不會和其他魚發生爭斗,適合與一些沒有攻擊性的魚類混養;而且它對食物的選擇性也不大,蛋黃、饅頭渣等都可以餵食,不過人工飼養時最好投喂魚蟲、線蟲等活餌;同時它對水質、水溫的要求也不高,非常易於飼養和存活。
一般純種的孔雀魚個體較大,尾鰭及背鰭大而舒展,花色比較純,特點也較鮮明,售價也較高,因其品系好壞大約在每對10元至50元不等;而雜交種或退化種則與其相反,售價也比較便宜,一般每對只要幾元錢就可以買到。但對於初養熱帶魚的人,購買雜交種及退化種還是比較合算的,因為這樣可以在養殖中積累許多的養魚經驗。
另外,最好先確定你買魚的目的是用於觀賞還是繁殖。如果僅僅是為了觀賞,可以挑選顏色艷麗、尾鰭長大、各鰭發育正常的個體;而如果是為了培育良好的孔雀魚品種,最好挑選年輕有活力的孔雀魚,因為完全成熟的孔雀魚雖然尾鰭大、花紋艷麗,但是不適合繁殖。
一般來說,挑選孔雀魚的原則和選購其他魚沒什麼大的分別,無非是要求體表無異常、無傷口、鰭肢無破損、各鰭都沒有緊縮、無白毛和白點等增生物、有進食慾望、反應敏捷,而且最好選擇整缸里都沒有受傷或死亡的個體。但是選購孔雀魚的一個關鍵之處是在雄孔雀魚的挑選上,應該盡量選擇個體較大、尾鰭較大且舒展、游泳活潑的雄魚個體。 一般購買兩三個月大的孔雀魚。
此外,在選購孔雀魚的同時,別忘了再買一個水族箱。飼養孔雀魚的水族箱最好不要太大,一般以長60公分,寬30公分,高40公分為宜,而且購買之前一定要注意試水,確保不漏後方可購買。
選完孔雀魚後,接下來就是餌料問題。孔雀魚對餌料的要求不高,一般可採用水蚤、水絲蚓或配合顆粒飼料。
待一切選購妥當,就到了養殖孔雀魚的過程了。
初養熱帶魚的"禁區"
剛買來的魚,在習慣新的環境之後,可以開始餵食,一般把魚放在水缸半天後,若發現魚開始啄食缸壁或缸底所鋪的沙粒,即說明可以開始餵食了。有的魚在轉變環境時,拒絕進食,因此要喂養魚喜歡的飼料,可均衡餵食人工飼料和生活飼料。要注意分量,避免出現吃剩的殘渣,因為殘渣會腐敗,破壞水質。
導致熱帶魚生病、死亡的幾個原因:
1、水溫激烈變化———適合熱帶魚存活的最佳溫度為25℃,但是不同種類的溫度要求還有差別,有的要高至30℃左右,也有些喜愛20℃。因此全體平均起來,25℃是普遍可接受的溫度。此外,還要避免水溫的急劇變化,一般允許變化的溫度范圍為2度.
2、放養密度太大———很多人看見水族館能把很多可愛的魚放在一個魚缸里,所以也在家中魚缸內飼養很多魚,這種飼養方法,不論是哪一種魚都會死去。如果在飼養多種不同種類的魚時,必須考慮每種魚適存的空間,減少魚的數目。不管什麼種類,缸小魚多,決不是好事。飼養熱帶魚的原理與飼養金魚很相似,要求飼養水面比較寬闊,並且要與飼養的數目保持正常的比例,以保證熱帶魚具有充足的氧氣供應。
3、飼料的種類———熱帶魚的食性因種類而異,大致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雜食性3種類別。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水缸內的魚,是何種類型,喜歡吃什麼食物,分類飼養。
4、疾病———熱帶魚生病原因很多,包括由買來的病魚傳染,因溫度太低引發的白點病及水質因殘食腐敗或魚糞污物分解變壞所致等。
新購的熱帶魚往往會帶有病菌或寄生蟲,因為病情較輕,還沒有出現較明顯的病症,購買時不易察覺,如果不採用葯物處理直接放入魚缸中,快則2-3天,慢則1周至2周就會發病,甚至造成死亡。新購的熱帶魚即使是健康的,通過捕捉和路途運輸,有時也會造成魚體受傷而引起細菌感染。因此,對新購熱帶魚進行防病消毒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較常用的防病消毒葯物有兩種,第一種是食鹽,食鹽比較安全、有效,並且來源方便。每10公斤水加100-300克,即配成1-3%濃度的鹽水,消毒5-20分鍾左右,浸浴時間長短根據水溫高低而定,可殺滅大多數病菌和寄生蟲。
第二種是高錳酸鉀,可以直接加入魚缸中。用葯濃度是10公斤水用0.03克高錳酸鉀。0.03克重量高錳酸鉀的秤重不方便。因此,先秤1克高錳酸鉀充分溶解在1公斤水中,即配成千分之一濃度的葯液,儲存在可口可樂瓶中備用,再用吸管或針筒吸取30毫升高錳酸鉀葯液加入10公斤水中,用葯後24小時進行換水。不過需要注意,對於小型熱帶魚。高錳酸鉀的毒性較大,用葯後要注意觀察熱帶魚的活動狀態,一發現有異常,立刻進行搶救,即大量換水或將熱帶魚撈出。
魚缸中殘餌和排泄物等有機物的積累會引起水質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尚未溶解的顆粒狀固體有機物,另一種是已溶解於水中的有機物。已溶解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會變成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如果水體中生長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細菌(如硝化細菌)就會把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成無毒的物質(硝酸鹽)。因此,水質凈化有兩個目的:①把尚未溶解的固體有機物過濾丟;②培養足夠數量的硝化細菌,分解水體中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
具體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使用水處理循環設備。大型、中型魚缸使用循環過濾設備,小型魚缸可使用生化棉。商品化的水處理循環過濾設備的種類很多,有內置式,外置式等,也可以自己製造,大致的結構由三部分組成。①不銹鋼或塑料製成的圓筒形外殼;②圓筒內放過濾棉、石英砂、塑料生化球或生化陶瓷環等;③小型水泵及道管。過濾棉、石英砂的作用是把水體中大顆粒有機物截留下來,因此經常需要清洗。
生化球和陶瓷環的作用是作為培養有益細菌的載體,用專業的術語來說是培養生物膜,主要是培養足夠數量的有益細菌,把水體中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為無毒的硝酸鹽。
小型魚缸可配備1-2隻生化棉和一個充氣泵。生化棉兼有過濾固體有機物和培養細菌的功能。
第二種,是定期添加有益細菌。有益細菌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光合細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大多數是復合菌。如一種日本產的叫EM的產品,有四大類80多種菌種組成。
有人做過試驗,定期添加有益細菌,魚缸中的水可以一年不換水
養殖熱帶魚的一些必備條件
一、水
1、 水質
自然界里所有的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的化學成分,有些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生存,熱帶魚對水的要求比較高。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養金魚,但是卻不能用來直接養熱帶魚,否則魚就會得病以至死亡。
所謂水質,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鹼度。
水的硬度是根據水中含鈣、鎂、鐵鹽的含量多少而定的。分為硬水、軟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屬於硬水;自來水、河水則大多數屬於中性水;雨水屬於軟水。養殖熱帶魚應該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來水雖說酸鹼度基本合乎熱帶魚生活的要求,但由於水廠在處理水時經常要加一些化學成分的消毒劑和凈化劑,應此水中常含有⒘康穆繞�圖畹某煞鄭�美囪�惚匭虢�寫�恚�S米羆虻サ陌旆ň褪橇郎狗ǎ�唇��諏胰障律?/span>2~3天,或者是在陰涼缺光處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換水
魚在生存中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要不斷排泄糞便,喂魚的餌料也在不斷的氧化和腐爛,這些都會影響水質,所以要經常及時地給魚缸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換水分為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部分換水也交兌水。兌水就是從魚缸中抽出多少水就應補充多少水,兌水不需要將魚和水草等從缸中撈出,一般兌水多少以每次不超過魚缸總水量的四分之一為宜。兌水時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溫,盡可能地和原魚缸的水溫一致。兌水的次數,秋冬季節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節每周二到三次,具體次數多少要根據魚缸中的水的渾濁度而定,過濾條件好的水質清晰的可適當減少次數,過濾條件差的可適當增加次數,但不能過於頻繁,否則魚會生病。
二、溫度
溫度是熱帶魚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沒有合適的水溫魚就無法生存,熱帶魚對水的溫度要求比較苛刻,熱帶魚對水的溫度也極為敏感。
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一般在20~30℃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要求也有差異。如孔雀魚、紅劍魚、黑瑪麗等魚種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溫而不死亡,而燕魚、虎皮魚等水溫低於18℃時就會死亡。絕大多數熱帶魚對水溫及其敏感,水溫變化±2℃與就會得感冒,水溫長期上下波動不穩定,魚就會患各種疾病,因此,要盡量地保持水溫的恆定。水溫也不能過高,水溫高水中的菌類會繁殖過快而影響水質。大多數魚生活的正常溫度在20~24℃為宜,繁殖水溫在25~28℃為宜。控制水溫常用兩種方式,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置在朝陽的房間里,讓魚缸接受陽光,以增加水溫。魚缸體積的一些水溫變化相對小一些,反之,魚缸小水就少水溫變化就大,在房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魚缸大一些為好。
人工控制水溫主要是利用火爐、火炕、暖氣等加熱措施來加溫,近些年市場是用電加熱的器具不斷增多,是一種較好的加熱方法,多數產品具有自動控溫功能,應該優選此類產品。
三、氧氣
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氣,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熱帶魚生存同樣離不開氧氣。魚生存所需要的氧氣,是通過魚鰓部的微血管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氣來得到的,再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帶到與提個部分,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進行的。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響魚生長的好壞,因此要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除靠兌水和換水獲取外,也可以利用水中水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市場有專用的加氧器具——氣泵,利用氣泵加氧即方便又簡單,可根據魚缸大小選擇合適的氣泵。價格比較便宜。
四、魚食
熱帶魚雖然種類繁多,習性差異較大,但它們的食性卻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肉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的絕大部分;雜食性魚類,占熱帶魚的一小部分;素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極少部分。這里提供肉食性魚類常見的魚食做一介紹:
1、 水蚤(又稱紅蜘蛛蟲)
魚蟲顏色艷紅,個頭適中,在水中群集游動,具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鈣質。分布較廣各地均有,但這種魚蟲的壽命短,撈回後一般只能活一至二天。喂魚前,應將魚蟲洗凈後再喂。
2、 劍水蚤(又稱青蹦)
這種魚蟲個體較小,營養價值較低,容易死亡,它們在水中一蹦一停,速度較快,行動遲緩的熱帶魚,尤其是幼魚往往追不上,是一種較差的餌料。
3、 紅線蟲(又稱水蚯蚓、線蛆)
這種魚蟲身體細長,顏色暗紅,生活在水質較臟的水泡、水溝邊的淺水中,蟲的身體一半在淤泥中,一半在水中不停擺動。紅線蟲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是成年魚的理想食物。
五、光線
光線對於熱帶魚生存十分重要,沒有光線熱帶魚就無法生存。光線對飼養熱帶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植物也就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但植物對光照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光線過強或者光照時間過長,水草也就會生長綠苔,會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變黃甚至枯死。
合理的光照應該是,在有陽光的室內不要接受陽光的直射,及不要擺在窗檯上和窗下,利用早晚的陽光照射1~2小時即可,當然利用窗的散射光時間可以適當放長一點。在沒有陽光或陽光不足的室內,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照射,可以用60瓦白熾燈或40瓦的日光燈每天照射6小時左右即可。
熱帶魚生長繁殖也需要光照,有光照的魚生長更快,魚體會更加絢麗,繁殖周期會縮短。
光照的第三個作用,是便於觀賞。如果在黑暗的屋子裡或光線太暗的屋子,人們是無法看清魚缸里的景物,看不清也就談不上觀賞了
熱帶觀賞魚的飼養技術關鍵是水質和飼料的選擇和處理,其基礎就是對所養魚種來源地自然生態的了解和模擬,也就是說養熱帶魚時一定要注意,所養對象的故鄉的水域特點。經驗再三表明,要養好熱帶魚,尤其是名貴嬌生的高檔品種,一定要在水族箱內營造出與它原產地自然生態、條件相同或接近的環境。
1、水質處理
淡水熱帶魚一般都出生於地球赤道兩側的熱帶淡水水域。其中,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東南亞的泰國和馬來半島等地、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熱帶魚的三大寶庫。絕大多數熱帶魚只有在水溫超過20℃時才能生存,一般都喜歡26℃左右的水溫。非洲的土壤屬微酸性紅土壤,加之地表水中腐殖質較多,一般水質pH值為6~7的微酸性,因此,非洲產的熱帶魚多喜微酸性的水質。生長在南美洲水域中的品種,也大多喜歡棲息於pH值於7的弱酸性水質中。而生長在東南亞、南亞水域中, 包括生長在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魚種則多喜歡pH值為7的中性水。 生長於中南美洲的花科魚類如孔雀魚、劍尾魚、摩利魚、月光魚等卵胎生魚類也都喜歡生活在弱鹼性的硬水中。中美洲產的熱帶魚,因出生地聽水質為微鹼性,因而要求飼養用水為微鹼性。另外一些半海水魚如蝙蝠鯧、黃鰭鯧及大洋洲的五彩金鳳等則更喜歡弱鹼性水質。實際上有些喜中性或弱鹼性水質的魚類,如蝙蝠鯧、象鼻魚等,在弱酸性水質中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喜歡酸性水質的魚類,一般在弱鹼性水質中很難存活。
我國淡水資源中,一般屬微鹼性水,但北方比較偏鹼性,而南方有些湖泊、水庫、河流的水質屬微酸性。例如我國南方廣州等地的飲用水pH值小於7, 是養殖七彩神仙的理想水質;而北京的水pH值在7左右屬中性。另一方面, 我國華南地區雨林帶河川的水硬度低,多為軟水;北方雨量少,土壤含鹽鹼量高,水的硬度也高。此外,一般地表水硬度低,地下水、井水硬度高,而雨水、雪水為軟水。在我國南方城市,如廣州,佛山的水質較軟,對七彩神仙、紅蓮燈等南美產的嬌小魚種,有著得天獨厚的繁殖條件。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的水質稍硬,繁殖此類魚種很困難。
因此,要成功地飼養和繁殖熱帶觀賞魚,首先應查明該魚種的原產地( 這可通過學名查閱有關專業書刊),得知其適宜生存的pH值、硬度、 水溫及鹽度等水質因子范圍,然後測試當地用水水質,這可用市售簡易水質比色盒 進行,發現某些項目不合適時則要人為調節。在城市中一般使用自來水養魚,這首先要中和余氯:加入大蘇打(蘇波)即硫代硫酸鈉或維生素c(抗壞血酸),然後測試。 水質偏鹼時加增酸劑:磷酸、磷酸二氫鈉或放置沉木或在濾水器中加活性炭過濾24小時等。水質偏酸時可加增鹼劑:小蘇打即碳酸氫鈉、碳酸鈣物質(珊瑚砂、貝殼砂或粉)或硅砂、麥飯石,並加強打氣。水質過軟時可加石灰水(生石灰或氯化鈣)。但水質較硬要軟化則相對較困難,可向水族箱加入適量雨水、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如果在水族箱或過濾器中放置"泥碳苔",因其具有離子交換功能,且會釋出腐植酸,所以可軟化水質同時降低pH值,草泥也有此作用。另外,磁化器也可軟化水,而離子交換樹脂過濾器及逆滲透水處理機都可生產出不同硬度的水,其中,余氯、pH值及硬度都可應用簡易的比色合測試。至於鹽度,可用浮管式比重計、指針式比重計或折射式鹽度計測量。若需增加鹽度,則可用市售"人工海鹽"調配。經過以的水質處理即行曝氣,同時為加速飼養新水的熟化可人工接種"硝化細菌"、"光合細菌"及"牙胞桿菌"等微生物凈水劑,如此過幾天就可放入新魚。如果新魚名貴, 亦可先放1~2尾"闖缸魚",試水後再放新魚就更為保險。
在養魚過程中,在定期換添少量飼養水的同時,也應添加少量微生物凈水劑以維持優良水質,達到養魚先養水的目的。不但在養魚過程中要求水質適宜和穩定,而且魚只的轉缸也要求新舊兩缸水質不能相差太大,尤其是pH值。例如,對於七彩神仙魚的換水或轉缸,新舊水之間的pH值差不可超過0.5溫度差不可超過1~2℃。 對於繁殖水質還要考慮硬度,部分河口 卵魚千萬不要疏忽鹽度問題。
2、飼料投喂
熱帶觀賞魚的飼養,若水質處理好就已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主要問題就是飼料。目前,常用的鮮活餌料有水蚯蚓、水蚤,較為價高及有催熟作用的是血蟲( 搖蚊幼蟲)和豐年蟲無節幼體及成體。比較方便的是人工飼料,有片狀和顆粒狀。 還有一類就是鮮配飼料"人工漢堡",主要成分為牛心、蝦肉、蔬菜、復合維生素及葯物等,用家用拌肉機打碎混合成漿,鋪成薄片冰凍切粒投喂,漢堡飼料已成為五彩、七彩神仙魚的主食。
❸ 觀賞魚的種類及養法和養魚注意事項
觀賞魚的種類。觀賞魚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通常有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觀賞魚的種類。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日本錦鯉。熱帶淡水觀賞魚有三大系列,一是燈類品種,二是神仙魚,三是龍魚。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印度洋、太平洋中珊瑚礁水域,品種多、體彩怪異,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
觀賞魚的種類。淡水觀賞魚按其外部特徵不同大致分為:脂鯉科、花鱂科、攀鱸科、慈鯛科等等。
觀賞魚的種類一、脂鯉科
該科主要是各種燈魚,如:紅綠燈、三角燈魚、寶蓮燈魚、剛果扯旗等。
一般燈科魚適合的水溫為22-28攝氏度之間,燈魚喜好微酸的軟水,PH值約6-7之間,一般的自來水就可養殖,燈科魚性情溫和,可與孔雀、斗魚、七彩混養。
1、紅綠燈:紅綠燈成魚體長4厘米。全身籠罩著青綠色光彩,從頭部到尾部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帶,體後半部藍綠色帶下方還有一條紅色帶,腹部藍白色,紅色帶和藍色帶貫穿全身,光彩奪目。在不同的光線下或不同的環境中,其色帶的顏色時深時淺。
2、寶蓮燈魚:體長4~5厘米。體色絢麗,體側從眼後緣到尾柄處有兩條並行的色帶,上方是一條較寬的藍綠色帶,下方是一條較寬的紅色帶,紅綠相映,色彩奪目。在光線照射下從不同角度觀察,時藍時綠,不斷變換;激光切割機從胸鰭到尾柄基部的腹面則完全呈鮮紅色。
3、三角燈魚:魚體呈紡錘形,稍側扁,尾鰭呈叉形,體長可達5厘米,其背鰭、臀鰭、尾鰭均為紅色,並有白色的邊緣,胸鰭和腹鰭為無色透明,身體中部自腹鰭至尾鰭基部有一塊黑色的三角形圖案,因此又稱為藍三角或黑三角魚。
4、剛果扯旗:魚體長達8-10厘米,紡錘型,頭小,眼大,口裂向上。背鰭高窄。腹鰭、臀鰭較大。尾鰭外緣平直,但外緣中央突出。體色基調青色中混合金黃色,大大的鱗片具金屬光澤,在光線的映照下,絢麗多彩,非常美麗。
觀賞魚的種類二、花鱂科
該科是以孔雀魚為代表的卵胎生魚類,常見種類有:孔雀魚、劍尾魚、瑪麗等等。
1、孔雀魚:又叫鳳尾魚,因腹部有數塊藍色小圓斑,或紋,飄逸似孔雀而得名,是初學飼養的首選品種。孔雀魚性情溫和而活潑,喜在水的中上層游泳覓食,對水質,水溫要求不高。尾鰭的形狀各異,雄魚色彩鮮艷,極富變化,體色褐綠色,間有紅、藍、紫、黃色,尤如彩虹。雌魚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艷。雌魚的各鰭均較雄魚的短,但體長約為雄魚的2倍。
2、劍尾魚:劍尾魚體長12厘米,體似紡錘形。雄魚體細長、體色鮮艷,尾鰭下緣延伸出一針狀鰭條,俗稱劍尾,雌魚體肥大,體色稍遜雄魚,無劍尾。劍尾魚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品種。通過人工育種,其體色更加豐富。劍尾魚食性雜,食量大,體強壯,易飼養,無論是弱酸性水或弱鹼水都能適應,適宜飼養的水溫是24-26攝氏度。
3、黑瑪麗:全身漆黑如墨。雄魚體較小,後半身扁平,游動訊速,金屬激光切割機臀鰭演變成棒狀的交接器;黑瑪麗是卵胎生魚類中較難飼養的一個品種,在無日光照射的水族箱中很難飼養,對水溫的變化很敏感,不喜歡一次性全部換水,應經常部分的換水。黑瑪麗屬雜食性魚類,日常飼養中以投喂幼蟲等活餌為主,也可投喂一些新鮮的菠菜,喜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綠苔。
4、金瑪麗魚:體呈寬紡錘形,側扁,尾鰭呈扇形,魚體為金黃色,全身布滿金紅色的小點,魚體從鰓蓋後端開始有十條縱向的由金紅色小點組成的條紋,一直延伸到尾柄基部。背鰭寬大,展開時其寬度與魚體高差不多。體長可達100毫米。金瑪麗飼養比較容易,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鹼性的硬水,適宜水溫為20-24攝氏度,性情溫和,從不攻擊其他魚,是混養的好品種。
觀賞魚的種類三、攀鱸科
該科魚多為肉食性,部分品種會吃小魚。適宜弱酸性軟水,PH值5 .5-6.5之間,適宜水溫為20-30攝氏度。常見種類有:泰國斗魚、吻嘴魚等等
1、泰國斗魚:體長50~80毫米,側扁;頭背部淺弧形,背部與腹緣均平直。背鰭位置較後,鰭條較長;腹鰭位於胸鰭的下方;臀鰭基甚長,鰭發達,前部鰭條短,向後逐漸延長。經人工長期培育的泰國斗魚,形成目前飼養的眾多品種,其體色五彩繽紛。
2、吻嘴魚:體卵形,側扁。體色銀白,略帶粉紅色,吻部淡紅色。性情溫和,可與其它品種魚混養。吻嘴魚有十分奇怪的行動,常用有鋸齒的嘴親吻同伴,這並非是愛情,可能是一種較量。時常用嘴食缸壁的藻類。
觀賞魚的種類四、慈鯛科:
通常我們在觀賞魚市場上見到的神仙、七彩、鸚鵡等等,都是屬於慈鯛科。慈鯛科種類及外觀上都有許多特色,即使同科種類,也有很大差別。
1、神仙魚:又名燕魚。體呈菱形,極側扁,尾鰭後緣平直,背鰭、臀鰭鰭條向後延長,上下對稱,似張開的帆。腹鰭特長,呈絲狀。從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的燕子,故又稱其為燕魚。神仙魚沒有艷麗的色彩,原種魚體基色是銀白色,激光切割背部為金黃色,體側有四條黑色橫向條紋,第一條穿過眼眶,第二條在背鰭和臀鰭基部前緣,第三條從背鰭未端至臀鰭未端,第四條在尾柄基部。其背鰭和臀鰭為淺黃色,尾鰭透明,布滿黑色縱向條紋,眼眶為紅色。神仙成魚體長可達150毫米,體高可達200毫米。
神仙魚喜生活在pH6.5-7.0的弱酸性軟水中,適宜溫度26-30攝氏度。神仙魚喜歡經晾曬過的新水,經常換水會減少其患病機會。神仙魚不挑食,但喜食蚯蚓等較大的鮮活餌料,一般每天喂兩次就可以了。
神仙魚的分類:神仙魚是養殖的比較早的熱帶魚,到現在經過人們長期的雜交馴化,神仙魚本身出現了很多變化,人們又將神仙魚按尾鰭的長短、魚體的斑紋、色彩的不同、體型的大小分成更細的種類。
就每個種類來說,各種後天培育的特徵越強的,越是上品。例如:鑽石仙魚:紅眼似寶石般鮮紅、明亮,中長尾似飄帶般隨波飄灑,全身潔白無雜色為最佳;腹鰭、臀鰭略短,向後平展,像船槳。全身閃爍著鑽石般的光彩,在光照下面,每個鱗片就像一粒晶瑩剔透的鑽石,反射光芒;玻璃神仙:紅頭、紅眼具有白神仙魚的優點,區別在於全透明,能看到魚骨、內臟者為上品;黑神仙(墨燕兒):中長尾,鰭條寬厚、形狀似蝶,全身墨黑無雜色、在尾鰭基部出現透明的方框,體型大者為此類魚當中的佼佼者;雲石神仙:體型大、中長尾、鱗片閃爍著雲石般的光澤、紅眼或紅眼圈就是此類神仙中的高檔品。這些知識可以供你在選購神仙魚時作為參考。越是上品的神仙魚,飼養難度就相對大一些。比較容易飼養的品種為:黑白神仙、熊貓神仙、雲石神仙、玻璃神仙、鑽石神仙等等。
2、七彩魚:稱「七彩」,該魚是市場上廣受喜愛的中型魚。成魚體長達20厘米左右,體形近圓形,側扁,尾柄極短,背、臀鰭對稱,分別起於背部和腹鰭基處,甚至尾柄、鰭條均往後延伸與尾鰭相靠貼,尾鰭外緣淺弧形。在體色上有紅、黃、白、紫紅等等;花紋上,主要有豹紋、蛇紋、珠點的差別。這些花紋從背鰭、頭、體至臀鰭,形成不規則的、彎曲的或波浪形狀等等。
七彩魚屬於高溫高氧魚,對水質和餌料的要求都較為苛刻,飼養起來非常不容易。不但要水質清潔、含氧量豐富、光照適宜,水溫需常年保持在26~30℃。七彩喜歡的水是弱酸性軟水,pH值在6.5以下。另外,水中的離子含量也不能過高,這兩項指標我們都需要專業的水質監測儀器檢測。如果水質、水溫出現突然變化或條件稍差,七彩魚很可能出現爛鰭、長白斑等疾病。
一般來說七彩是雜食魚,餌料主要是冷凍的蟲類,現在常餵食的飼料是冷凍的紅蟲,CO2激光切割機豐年蝦和牛心漢堡等。投喂時,取適量餌料直接投入魚缸內。投喂的量以10分鍾左右吃凈為好。
3、鸚鵡魚:成魚體長10-12cm,橢圓形,體形似金魚。頭部鮮紅色,頭頂有少許肉瘤,體色粉紅色或血紅色,體態豐滿,滿身透著紅寶石般的光澤,胖嘟嘟的,十分惹人喜愛。由於是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種,所以雄性血鸚鵡是不具備生殖能力的。
由於是雜交產生,鸚鵡本身也有很多品種:1、血鸚鵡:體色血紅,體幅寬厚尾柄短。嘴臉象鸚鵡:大眼,嘴巴小巧,最大體長20厘米,幼魚期體色灰白,成年魚體體態臃腫,粉紅或血紅色。2、金剛鸚鵡:血鸚鵡的變種,頭頂有肉瘤隆起,大紅色、體長可達30厘米以上,壽命8年左右。3、一顆心鸚鵡:利用手術的方法剪掉仔魚尾巴的血鸚鵡,倒立時看象心的形狀。
選購鸚鵡的時侯,應該特別注意它們的嘴巴和鰓蓋。完美的鸚鵡應該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同時,鰓蓋部分不應該外翻,眼睛越大越好,體型則越短越好。
鸚鵡魚可與其他品種混養。飼養水溫22~28℃,需弱酸性軟水,喜清澈水質。愛食小型活食,也可食人工合成飼料。象人工餌料、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
觀賞魚的種類五、附:目前市場上的大型觀賞魚類
1、龍魚:龍魚、一種很古老的魚,市場上常見的為亞洲龍魚,主要有三大類,即金、紅和青龍。金龍又可再分為紅尾金和過背金。紅龍也有辣椒紅、血紅和橙紅之分。
龍魚通常體呈長帶形,側扁,尾呈扇形,背鰭和臀的呈帶形,向後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顎比上顎突出,長有一對短而粗的須。在其寬大的魚體上整齊地排列著五排大鱗片,在光線照射下,閃爍著銀色的光。各鰭在光照下,反射出暢紅或橙色的光澤。紅龍,搶眼的紅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乃吉祥的象徵,這也是紅龍受歡迎的原因。金龍鱗片邊緣呈金黃色,各鰭均為金黃紅色。紅龍體色為金黃色,鱗片邊緣呈金紅色,口及鰓蓋均有深紅色斑塊,各鰭均為深紅色。銀龍體呈銀白色。黑龍體色為銀白色而略帶淺青紫色,備峪均為籃黑色:龍魚體長可達50~90厘米。過背金,過背金的魅力和美麗之處在於其鱗片的亮度。成熟的過背金全身都長了金色的鱗片。
紅尾金龍魚體長可達55公分,魚體的上部包括魚鰭的上部顏色較深,沒有光澤,其它部分鱗片呈金黃色,尾鰭下半部為鮮紅色。
龍魚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硬度要求軟水。PH值6.5-7.5之間,DH值3-12。水溫24-28攝氏度都可以。可以餵食的餌料有:小魚、小蝦和小型的昆蟲等等。
2、地圖魚:地圖魚屬大型熱帶魚,全長可達30cm。體型寬大,側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嘴大。背鰭基部很長,起自胸鰭上方背部直達尾鰭基部,鰭條前部是鋸齒狀短硬棘,後部軟鰭條較長,與臀鰭成對稱狀。腹鰭胸位,結端尖條形。尾鰭後緣圓形。體側散布著不規則的金色斑塊,間鑲紅色條紋,狀似地圖而得名,尾鰭基部有鑲金邊的紅色圓環,閃閃發光,酷似夏夜的星星,故又叫尾星魚。地圖魚根據身體色澤的不同,又可分為白地圖、花地圖、紅板地圖和連板地圖等等。
地圖魚耗氧量較大,一般在水族箱飼養中,以稀放為宜。地圖魚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兇猛魚類,不宜和小型魚類混養。
地圖魚生活的適宜水溫為22—28℃,最適合水溫為24—26℃,水溫低於18℃,地圖魚就會死亡,高於30℃,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地圖魚對水質要求雖不十分嚴格,但水質新鮮,可以大大促進魚的生長速度。
3、羅漢魚:羅漢魚,又名花羅漢,屬於慈鯛科魚類。成魚體型碩大、花紋斑斕、頭型突出。羅漢魚品系多,種類豐富。一般可分為三大品系:即花角品系、金花品系、珍珠品系。不論哪種品系的羅漢魚都有雍容、豐滿的體態,游動起來卻靈活、可愛。尤其他頭頂的肉瘤,在東南亞許多國家都被人們想像成為長壽和財富的象徵。還有每條羅漢身上獨一無二的墨斑,也被人們想像成各種吉祥的符號。正是如此,長著壽星腦袋的羅漢魚,被認為是驅災避邪、招財進寶的吉祥物,正逐漸成為觀賞魚中又一新貴。那麼,該如何挑選羅漢魚呢?
挑選羅漢魚首先是看他的頭,羅漢魚有肉頭、水頭和硬頭。目前羅漢的頭最受歡迎的是水頭。除了頭型以外,選羅漢還要看的是體色。羅漢體色多是花色,而最受歡迎的就是代表喜慶、吉祥的純紅色的魚。然後我們還要看魚體上的亮片和珠點,最好的是全身、甚至鰭都被亮片和珠點包圍。這樣的魚顏色豐富,而且珠點多了,顯得魚體很亮、引人注意。再有就是與身體上的墨斑,也是評選羅漢魚比較重要的標准。
❹ 關於養魚的知識 技巧
其實養魚的話要看養什麼魚,有的魚是不太好養的,但是有的魚是很好養,比如說通常情況下一般的金魚就很好養,養魚主要是溫度要保持好,還有就是水質,水質一定要保持新鮮,不要有蟲。
觀賞魚只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世界的魚類,據說有3萬-5萬種,其中可供觀賞的包括海水魚,淡水魚有2-3千種,而實際普遍飼養和常見的只有500種左右。
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它們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
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它們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觀賞魚主要包括海水魚、熱帶魚、我國金魚、錦鯉魚、其它淡水魚、在分類上依照習慣叫法,分類不一定正確。
熱帶魚:包括脂鯉科、鯉科、魚科、慈鯛科、攀鱸科、鰍科、鯰科等
龍魚:屬熱帶魚中的古代魚類
七彩神仙魚:本屬熱帶魚中的慈鯛科
我國金魚:本屬我國的「國粹」,但已在國外培育出許多新品種。
錦鯉魚:許多國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產的品種最好。
海水魚:品種極多,能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只有數百種。
其它魚類:冷水魚和汽水魚
金魚
觀賞魚
金魚的家化經歷了池養和盆養兩個階段,經過數代民間藝人的精心挑選,由最初的單尾金鯽魚,逐漸發展為雙尾、三尾、四尾金魚,顏色也由單一的紅色,逐漸形成紅白花、五花、黑色、藍色、紫色等,體形也由狹長的紡錘形發展為橢圓形、皮球形等,品種也由單一的金鯽魚,發展為現在豐富多彩的數十個品種,諸如龍睛、朝天龍、水泡、獅頭、虎頭、絨球、珍珠鱗、鶴頂紅等。據史料記載,我國金魚是在明朝首次傳入日本,並於1615-1623年再次傳入日本。
日本錦鯉的原始品種為紅色鯉魚,早期也是由我國傳入日本的,經過日本人民的精心飼養,逐漸成為現在馳名世界的觀賞魚之一。日本錦鯉的主要品種有紅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
海水魚
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種很多體型怪異,體表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於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常見產區有菲律賓、南海、日本、澳大利亞、夏威夷群島、印度、紅海、非洲東海岸等。
熱帶海水觀賞魚分布極廣,它們生活在廣闊無垠的海洋中,許多海域人跡罕至,還有許多未被人類發現的品種。熱帶海水觀賞魚是全世界最有發展潛力和前途的觀賞魚類,代表了未來觀賞魚的發展方向。
❺ 印度養魚為何能那麼密集
摘要 印度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養魚方式,他們在魚塘的一端注水,另一端放水。
❻ 魚塘怎樣養魚
池塘養魚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靜水池中從事的魚類養殖,又稱內塘養魚。池塘水體較小,易於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採用綜合技術措施進行精養,以提高單位水域的產量。生產過程分四個階段,通過人工繁殖取得魚苗,當年或翌年將魚苗培育成魚種,魚種養一定時間成商品魚,部分魚繼續培育成親魚,也可根據需要專門從事其中一個階段的養殖生產,中國池塘養魚的養殖面積、單產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進行池塘養魚的國家主要有印度、東南亞諸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池塘養魚主要飼養技術包括混養和密養、輪捕輪放、日常管理和綜合經營。
❼ 怎樣養金魚
欣賞著玻璃缸里上下浮沉的金魚,果真是樂趣無窮。難怪這小金魚不僅游進了千家萬戶,而且還成為城鄉農村脫貧致富、增加就業的新門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金魚究竟怎麼養吧。也許有人會說,這小金魚有什麼難養的?沒錯,從1986年以來,有位姓徐的先生所養的金魚就先後銷往香港、新加坡、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這位徐先生就是北京宮廷金魚飼養世家第十代傳人徐立才。經過一番養魚經的討教我們才曉得,這金魚養倒不難養,養好了可不容易。
現在好多養殖戶,都經濟實惠,愛用土池子飼養金魚,可殊不知用這種方法飼養金魚,會使某些金魚的體型,尾型,和色彩上發生變化,品質下降,所以想要用土池子養金魚的人們就要注意了,在養殖品種的選擇上,一般應以龍晴,獅頭,琉金這樣的品種為主,不宜飼養那些比較嬌嫩的品種,像水泡,珍珠等。和土池子相比,用水泥池子飼養金魚,雖然在數量上相對少些,但金魚的品質比較好,品種的特徵也比較突出。當然為進一步提高金魚的觀賞性,盆養呢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盆養不僅便於飼養者觀察和選種,而且還限制了金魚的混亂雜交,使特異的優良品種得到保護。
紮好的水草,應該放在水的中央,並且水草的頂端,必須被水埋上,這樣可以讓金魚把卵全部產在上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興奮的雄魚鍥而不舍地追逐著大腹便便的雌魚,這就是平時所說的「追星」。這種現象,由少到多,時間呢也由短到長。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雄魚對雌魚的追逐求愛,幾乎已經達到了極度狂熱的狀態,這時雌魚會不停地往巢里鑽,邊用尾鰭擊水邊產卵,而雄魚也隨著排出精液,這樣受精卵就能在我們做好的水草上安家落戶了。產完卵的雌魚,自然沒了力氣,當您看到,它們趴在池子底部,一動不動時,就可以輕輕地把水草提出來了。仔細觀察,這時的水草表面,布滿了魚卵,這時我們就可以將沾有魚卵的水草,放入孵化池中進行孵化了。
其實在金魚的繁殖過程中,為了防止金魚的品質退化,使大家能欣賞到更多的新品種和好品種,愛養魚的您還應該採用人工繁殖的方法。人為進行適度催情,可以促進雌魚大量產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金魚倒盆,讓變化的水溫刺激一下。仔細觀察,當雄魚和雌魚有明顯的追逐現象時,就可以先檢查一下雌魚,輕輕地往壁鰭方向壓擠,如果有成熟的卵,就會有卵子擠出,當您將雌魚的卵子擠出後,要把卵攤開,不要讓卵重疊擠在一起,以免它們吸收不到充足的氧氣,胚胎發育不良而死亡。接著以同樣的方法,輕輕擠出雄魚的精液,並且您最好可以慢慢晃動水,來幫助卵子授精,這樣人口授精的工作就完成了。
無論您是採用自然繁殖,還是人工繁殖,授精卵要想發育成苗,還需要進行細致而耐心的觀察。金魚經過授精的卵,應該是黃色半透明的,而像這樣不透明的卵,則是未受精的卵,當溫度在19到22攝氏度之間,小魚苗就能安全順利的從受精卵里破卵而出了。
很多人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那麼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水養金魚呢。像井水,泉水溫度偏低,需要日曬加溫後,才可以使用。而生活中我們常用的自來水,一定要放曬沉澱兩三天,將氯去掉後再用。誰養魚不用干凈點兒水?可在徐老師的養殖場里,我們奇怪地發現,有幾個池子的水,可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干凈,難道這樣看似渾濁的老水,也能養好金魚嗎?
了解了金魚養殖的方方面面,最後不妨讓我們靜靜地欣賞一下,這品種繁多,色彩各異的小金魚吧。不過呢,在欣賞之餘可不要忘了,要想培育出這樣高品質的金魚,取得良好的養殖效益,靠的可是您科學的飼養方法。
❽ 有誰知道魚怎麼去養 、 本人有想養魚的想法 、 有那位人士懂的、 請說一下拉 、
你參考看看吧!
http://user.qzone.qq.com/318050115/infocenter
熱帶魚怎麼養
養熱帶魚的必需用裝備
(1)魚缸:是熱帶魚生長和活動的場所。飼養熱帶魚的魚缸必須選用規格稍大的長方形玻璃魚缸。
(2)吸水管:用於換水時吸出魚缸底面的臟物,用軟橡膠管和玻璃管連接而成。長度根據魚缸的高度而定。一般取一米二到一米五。
(3)溫度計:用來測量和調節魚缸的水溫。
(4)魚網:用來捕撈和轉移熱帶魚。
(5)玻璃燈桶:將燈泡放入玻璃燈桶內沉入魚缸中起加溫和照明作用。玻璃燈桶的口必須高出水面100MM,防止魚跳入。
(6)電熱管:冬天用來增加魚缸內的溫度。
(7)氣泵:驅除魚缸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的容氧量。
(8)過濾器:過濾出魚缸中的污物,保持水質清潔,起增加氧量凈化水質的雙重作用。
(9)恆溫器:用來自動控制魚缸中的溫度,可以長期保持溫度恆定。
(10)食斗:防入魚食漂浮在水面,有利魚的捕食。又能防止魚食落入水底鑽入水草中,使水草沙子變黑,敗壞水質。
(11)除污液:用塑料板作成。用來颳去魚缸水面的灰塵和油污。
初養熱帶魚首選孔雀魚
孔雀魚是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類,一般體長為3至5厘米,魚體嬌小玲瓏,游動矯捷活潑,體色斑斕多彩。它主要產自南美洲的巴西、委內瑞拉、蓋亞那以及西印度群島等地,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又分為普通孔雀魚、燕尾孔雀魚、長尾孔雀魚、琴尾孔雀魚和黃孔雀魚等。
應該說,在眾多的熱帶觀賞魚品種中,孔雀魚並不算高貴的魚種,無論是其售價還是對周圍生活環境的要求都不高,但它卻因為活潑、美麗而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雄魚更美麗,在綠褐色的身體上摻雜著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色彩,彷彿天上的彩虹一般,因此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彩虹魚。同時,又因為它的腹部有數塊藍色的小圓斑,圓斑周圍有色澤較淺的輪環,很像孔雀開屏上的眼狀斑,故又有"孔雀魚"的美稱。
一些買魚人告訴記者,孔雀魚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性情溫和而活潑,不會和其他魚發生爭斗,適合與一些沒有攻擊性的魚類混養;而且它對食物的選擇性也不大,蛋黃、饅頭渣等都可以餵食,不過人工飼養時最好投喂魚蟲、線蟲等活餌;同時它對水質、水溫的要求也不高,非常易於飼養和存活。
一般純種的孔雀魚個體較大,尾鰭及背鰭大而舒展,花色比較純,特點也較鮮明,售價也較高,因其品系好壞大約在每對10元至50元不等;而雜交種或退化種則與其相反,售價也比較便宜,一般每對只要幾元錢就可以買到。但對於初養熱帶魚的人,購買雜交種及退化種還是比較合算的,因為這樣可以在養殖中積累許多的養魚經驗。
另外,最好先確定你買魚的目的是用於觀賞還是繁殖。如果僅僅是為了觀賞,可以挑選顏色艷麗、尾鰭長大、各鰭發育正常的個體;而如果是為了培育良好的孔雀魚品種,最好挑選年輕有活力的孔雀魚,因為完全成熟的孔雀魚雖然尾鰭大、花紋艷麗,但是不適合繁殖。
一般來說,挑選孔雀魚的原則和選購其他魚沒什麼大的分別,無非是要求體表無異常、無傷口、鰭肢無破損、各鰭都沒有緊縮、無白毛和白點等增生物、有進食慾望、反應敏捷,而且最好選擇整缸里都沒有受傷或死亡的個體。但是選購孔雀魚的一個關鍵之處是在雄孔雀魚的挑選上,應該盡量選擇個體較大、尾鰭較大且舒展、游泳活潑的雄魚個體。 一般購買兩三個月大的孔雀魚。
此外,在選購孔雀魚的同時,別忘了再買一個水族箱。飼養孔雀魚的水族箱最好不要太大,一般以長60公分,寬30公分,高40公分為宜,而且購買之前一定要注意試水,確保不漏後方可購買。
選完孔雀魚後,接下來就是餌料問題。孔雀魚對餌料的要求不高,一般可採用水蚤、水絲蚓或配合顆粒飼料。
待一切選購妥當,就到了養殖孔雀魚的過程了。
初養熱帶魚的"禁區"
剛買來的魚,在習慣新的環境之後,可以開始餵食,一般把魚放在水缸半天後,若發現魚開始啄食缸壁或缸底所鋪的沙粒,即說明可以開始餵食了。有的魚在轉變環境時,拒絕進食,因此要喂養魚喜歡的飼料,可均衡餵食人工飼料和生活飼料。要注意分量,避免出現吃剩的殘渣,因為殘渣會腐敗,破壞水質。
導致熱帶魚生病、死亡的幾個原因:
1、水溫激烈變化———適合熱帶魚存活的最佳溫度為25℃,但是不同種類的溫度要求還有差別,有的要高至30℃左右,也有些喜愛20℃。因此全體平均起來,25℃是普遍可接受的溫度。此外,還要避免水溫的急劇變化,一般允許變化的溫度范圍為2度.
2、放養密度太大———很多人看見水族館能把很多可愛的魚放在一個魚缸里,所以也在家中魚缸內飼養很多魚,這種飼養方法,不論是哪一種魚都會死去。如果在飼養多種不同種類的魚時,必須考慮每種魚適存的空間,減少魚的數目。不管什麼種類,缸小魚多,決不是好事。飼養熱帶魚的原理與飼養金魚很相似,要求飼養水面比較寬闊,並且要與飼養的數目保持正常的比例,以保證熱帶魚具有充足的氧氣供應。
3、飼料的種類———熱帶魚的食性因種類而異,大致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雜食性3種類別。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水缸內的魚,是何種類型,喜歡吃什麼食物,分類飼養。
4、疾病———熱帶魚生病原因很多,包括由買來的病魚傳染,因溫度太低引發的白點病及水質因殘食腐敗或魚糞污物分解變壞所致等。
新購的熱帶魚往往會帶有病菌或寄生蟲,因為病情較輕,還沒有出現較明顯的病症,購買時不易察覺,如果不採用葯物處理直接放入魚缸中,快則2-3天,慢則1周至2周就會發病,甚至造成死亡。新購的熱帶魚即使是健康的,通過捕捉和路途運輸,有時也會造成魚體受傷而引起細菌感染。因此,對新購熱帶魚進行防病消毒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較常用的防病消毒葯物有兩種,第一種是食鹽,食鹽比較安全、有效,並且來源方便。每10公斤水加100-300克,即配成1-3%濃度的鹽水,消毒5-20分鍾左右,浸浴時間長短根據水溫高低而定,可殺滅大多數病菌和寄生蟲。
第二種是高錳酸鉀,可以直接加入魚缸中。用葯濃度是10公斤水用0.03克高錳酸鉀。0.03克重量高錳酸鉀的秤重不方便。因此,先秤1克高錳酸鉀充分溶解在1公斤水中,即配成千分之一濃度的葯液,儲存在可口可樂瓶中備用,再用吸管或針筒吸取30毫升高錳酸鉀葯液加入10公斤水中,用葯後24小時進行換水。不過需要注意,對於小型熱帶魚。高錳酸鉀的毒性較大,用葯後要注意觀察熱帶魚的活動狀態,一發現有異常,立刻進行搶救,即大量換水或將熱帶魚撈出。
魚缸中殘餌和排泄物等有機物的積累會引起水質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尚未溶解的顆粒狀固體有機物,另一種是已溶解於水中的有機物。已溶解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會變成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如果水體中生長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細菌(如硝化細菌)就會把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成無毒的物質(硝酸鹽)。因此,水質凈化有兩個目的:①把尚未溶解的固體有機物過濾丟;②培養足夠數量的硝化細菌,分解水體中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
具體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使用水處理循環設備。大型、中型魚缸使用循環過濾設備,小型魚缸可使用生化棉。商品化的水處理循環過濾設備的種類很多,有內置式,外置式等,也可以自己製造,大致的結構由三部分組成。①不銹鋼或塑料製成的圓筒形外殼;②圓筒內放過濾棉、石英砂、塑料生化球或生化陶瓷環等;③小型水泵及道管。過濾棉、石英砂的作用是把水體中大顆粒有機物截留下來,因此經常需要清洗。
生化球和陶瓷環的作用是作為培養有益細菌的載體,用專業的術語來說是培養生物膜,主要是培養足夠數量的有益細菌,把水體中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為無毒的硝酸鹽。
小型魚缸可配備1-2隻生化棉和一個充氣泵。生化棉兼有過濾固體有機物和培養細菌的功能。
第二種,是定期添加有益細菌。有益細菌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光合細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大多數是復合菌。如一種日本產的叫EM的產品,有四大類80多種菌種組成。
有人做過試驗,定期添加有益細菌,魚缸中的水可以一年不換水
養殖熱帶魚的一些必備條件
一、水
1、 水質
自然界里所有的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的化學成分,有些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生存,熱帶魚對水的要求比較高。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養金魚,但是卻不能用來直接養熱帶魚,否則魚就會得病以至死亡。
所謂水質,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鹼度。
水的硬度是根據水中含鈣、鎂、鐵鹽的含量多少而定的。分為硬水、軟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屬於硬水;自來水、河水則大多數屬於中性水;雨水屬於軟水。養殖熱帶魚應該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來水雖說酸鹼度基本合乎熱帶魚生活的要求,但由於水廠在處理水時經常要加一些化學成分的消毒劑和凈化劑,應此水中常含有⒘康穆繞�圖畹某煞鄭�美囪�惚匭虢�寫�恚�S米羆虻サ陌旆ň褪橇郎狗ǎ�唇��諏胰障律?/span>2~3天,或者是在陰涼缺光處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換水
魚在生存中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要不斷排泄糞便,喂魚的餌料也在不斷的氧化和腐爛,這些都會影響水質,所以要經常及時地給魚缸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換水分為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部分換水也交兌水。兌水就是從魚缸中抽出多少水就應補充多少水,兌水不需要將魚和水草等從缸中撈出,一般兌水多少以每次不超過魚缸總水量的四分之一為宜。兌水時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溫,盡可能地和原魚缸的水溫一致。兌水的次數,秋冬季節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節每周二到三次,具體次數多少要根據魚缸中的水的渾濁度而定,過濾條件好的水質清晰的可適當減少次數,過濾條件差的可適當增加次數,但不能過於頻繁,否則魚會生病。
二、溫度
溫度是熱帶魚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沒有合適的水溫魚就無法生存,熱帶魚對水的溫度要求比較苛刻,熱帶魚對水的溫度也極為敏感。
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一般在20~30℃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要求也有差異。如孔雀魚、紅劍魚、黑瑪麗等魚種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溫而不死亡,而燕魚、虎皮魚等水溫低於18℃時就會死亡。絕大多數熱帶魚對水溫及其敏感,水溫變化±2℃與就會得感冒,水溫長期上下波動不穩定,魚就會患各種疾病,因此,要盡量地保持水溫的恆定。水溫也不能過高,水溫高水中的菌類會繁殖過快而影響水質。大多數魚生活的正常溫度在20~24℃為宜,繁殖水溫在25~28℃為宜。控制水溫常用兩種方式,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置在朝陽的房間里,讓魚缸接受陽光,以增加水溫。魚缸體積的一些水溫變化相對小一些,反之,魚缸小水就少水溫變化就大,在房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魚缸大一些為好。
人工控制水溫主要是利用火爐、火炕、暖氣等加熱措施來加溫,近些年市場是用電加熱的器具不斷增多,是一種較好的加熱方法,多數產品具有自動控溫功能,應該優選此類產品。
三、氧氣
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氣,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熱帶魚生存同樣離不開氧氣。魚生存所需要的氧氣,是通過魚鰓部的微血管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氣來得到的,再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帶到與提個部分,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進行的。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響魚生長的好壞,因此要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除靠兌水和換水獲取外,也可以利用水中水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市場有專用的加氧器具——氣泵,利用氣泵加氧即方便又簡單,可根據魚缸大小選擇合適的氣泵。價格比較便宜。
四、魚食
熱帶魚雖然種類繁多,習性差異較大,但它們的食性卻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肉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的絕大部分;雜食性魚類,占熱帶魚的一小部分;素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極少部分。這里提供肉食性魚類常見的魚食做一介紹:
1、 水蚤(又稱紅蜘蛛蟲)
魚蟲顏色艷紅,個頭適中,在水中群集游動,具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鈣質。分布較廣各地均有,但這種魚蟲的壽命短,撈回後一般只能活一至二天。喂魚前,應將魚蟲洗凈後再喂。
2、 劍水蚤(又稱青蹦)
這種魚蟲個體較小,營養價值較低,容易死亡,它們在水中一蹦一停,速度較快,行動遲緩的熱帶魚,尤其是幼魚往往追不上,是一種較差的餌料。
3、 紅線蟲(又稱水蚯蚓、線蛆)
這種魚蟲身體細長,顏色暗紅,生活在水質較臟的水泡、水溝邊的淺水中,蟲的身體一半在淤泥中,一半在水中不停擺動。紅線蟲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是成年魚的理想食物。
五、光線
光線對於熱帶魚生存十分重要,沒有光線熱帶魚就無法生存。光線對飼養熱帶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植物也就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但植物對光照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光線過強或者光照時間過長,水草也就會生長綠苔,會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變黃甚至枯死。
合理的光照應該是,在有陽光的室內不要接受陽光的直射,及不要擺在窗檯上和窗下,利用早晚的陽光照射1~2小時即可,當然利用窗的散射光時間可以適當放長一點。在沒有陽光或陽光不足的室內,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照射,可以用60瓦白熾燈或40瓦的日光燈每天照射6小時左右即可。
熱帶魚生長繁殖也需要光照,有光照的魚生長更快,魚體會更加絢麗,繁殖周期會縮短。
光照的第三個作用,是便於觀賞。如果在黑暗的屋子裡或光線太暗的屋子,人們是無法看清魚缸里的景物,看不清也就談不上觀賞了
熱帶觀賞魚的飼養技術關鍵是水質和飼料的選擇和處理,其基礎就是對所養魚種來源地自然生態的了解和模擬,也就是說養熱帶魚時一定要注意,所養對象的故鄉的水域特點。經驗再三表明,要養好熱帶魚,尤其是名貴嬌生的高檔品種,一定要在水族箱內營造出與它原產地自然生態、條件相同或接近的環境。
1、水質處理
淡水熱帶魚一般都出生於地球赤道兩側的熱帶淡水水域。其中,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東南亞的泰國和馬來半島等地、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熱帶魚的三大寶庫。絕大多數熱帶魚只有在水溫超過20℃時才能生存,一般都喜歡26℃左右的水溫。非洲的土壤屬微酸性紅土壤,加之地表水中腐殖質較多,一般水質pH值為6~7的微酸性,因此,非洲產的熱帶魚多喜微酸性的水質。生長在南美洲水域中的品種,也大多喜歡棲息於pH值於7的弱酸性水質中。而生長在東南亞、南亞水域中, 包括生長在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魚種則多喜歡pH值為7的中性水。 生長於中南美洲的花科魚類如孔雀魚、劍尾魚、摩利魚、月光魚等卵胎生魚類也都喜歡生活在弱鹼性的硬水中。中美洲產的熱帶魚,因出生地聽水質為微鹼性,因而要求飼養用水為微鹼性。另外一些半海水魚如蝙蝠鯧、黃鰭鯧及大洋洲的五彩金鳳等則更喜歡弱鹼性水質。實際上有些喜中性或弱鹼性水質的魚類,如蝙蝠鯧、象鼻魚等,在弱酸性水質中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喜歡酸性水質的魚類,一般在弱鹼性水質中很難存活。
我國淡水資源中,一般屬微鹼性水,但北方比較偏鹼性,而南方有些湖泊、水庫、河流的水質屬微酸性。例如我國南方廣州等地的飲用水pH值小於7, 是養殖七彩神仙的理想水質;而北京的水pH值在7左右屬中性。另一方面, 我國華南地區雨林帶河川的水硬度低,多為軟水;北方雨量少,土壤含鹽鹼量高,水的硬度也高。此外,一般地表水硬度低,地下水、井水硬度高,而雨水、雪水為軟水。在我國南方城市,如廣州,佛山的水質較軟,對七彩神仙、紅蓮燈等南美產的嬌小魚種,有著得天獨厚的繁殖條件。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的水質稍硬,繁殖此類魚種很困難。
因此,要成功地飼養和繁殖熱帶觀賞魚,首先應查明該魚種的原產地( 這可通過學名查閱有關專業書刊),得知其適宜生存的pH值、硬度、 水溫及鹽度等水質因子范圍,然後測試當地用水水質,這可用市售簡易水質比色盒 進行,發現某些項目不合適時則要人為調節。在城市中一般使用自來水養魚,這首先要中和余氯:加入大蘇打(蘇波)即硫代硫酸鈉或維生素c(抗壞血酸),然後測試。 水質偏鹼時加增酸劑:磷酸、磷酸二氫鈉或放置沉木或在濾水器中加活性炭過濾24小時等。水質偏酸時可加增鹼劑:小蘇打即碳酸氫鈉、碳酸鈣物質(珊瑚砂、貝殼砂或粉)或硅砂、麥飯石,並加強打氣。水質過軟時可加石灰水(生石灰或氯化鈣)。但水質較硬要軟化則相對較困難,可向水族箱加入適量雨水、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如果在水族箱或過濾器中放置"泥碳苔",因其具有離子交換功能,且會釋出腐植酸,所以可軟化水質同時降低pH值,草泥也有此作用。另外,磁化器也可軟化水,而離子交換樹脂過濾器及逆滲透水處理機都可生產出不同硬度的水,其中,余氯、pH值及硬度都可應用簡易的比色合測試。至於鹽度,可用浮管式比重計、指針式比重計或折射式鹽度計測量。若需增加鹽度,則可用市售"人工海鹽"調配。經過以的水質處理即行曝氣,同時為加速飼養新水的熟化可人工接種"硝化細菌"、"光合細菌"及"牙胞桿菌"等微生物凈水劑,如此過幾天就可放入新魚。如果新魚名貴, 亦可先放1~2尾"闖缸魚",試水後再放新魚就更為保險。
在養魚過程中,在定期換添少量飼養水的同時,也應添加少量微生物凈水劑以維持優良水質,達到養魚先養水的目的。不但在養魚過程中要求水質適宜和穩定,而且魚只的轉缸也要求新舊兩缸水質不能相差太大,尤其是pH值。例如,對於七彩神仙魚的換水或轉缸,新舊水之間的pH值差不可超過0.5溫度差不可超過1~2℃。 對於繁殖水質還要考慮硬度,部分河口 卵魚千萬不要疏忽鹽度問題。
2、飼料投喂
熱帶觀賞魚的飼養,若水質處理好就已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主要問題就是飼料。目前,常用的鮮活餌料有水蚯蚓、水蚤,較為價高及有催熟作用的是血蟲( 搖蚊幼蟲)和豐年蟲無節幼體及成體。比較方便的是人工飼料,有片狀和顆粒狀。 還有一類就是鮮配飼料"人工漢堡",主要成分為牛心、蝦肉、蔬菜、復合維生素及葯物等,用家用拌肉機打碎混合成漿,鋪成薄片冰凍切粒投喂,漢堡飼料已成為五彩、七彩神仙魚的主食。
❾ 請教養魚的方法
孔雀魚,黑瑪麗,紅劍都可以一起養,很漂亮的,想要養好魚過濾泵是必不可少的,養魚先養水,把水困三天,再用循環泵過濾三天,最好用三合一的泵,邊過濾邊吐氣,形成硝化系統後你的水會變得清澈無比,換水不要全部換,只抽出缸底臟東西在加入同溫同質困好的新水就可以了,一般三四天抽四分之一,你的魚會非常活潑,再也不會死掉了!
❿ 印度大型水庫和淡水湖泊政策允許網箱養魚嗎
摘要 允許,他們那裡管的比較松一點,沒事可以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