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地球與印度有什麼區別

地球與印度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5-21 02:03:01

① 地球是什麼東西

【地球數據】

軌道長半徑(天文距離單位) 1.000
軌道長半徑(百萬公里) 149.6
公轉的恆星周期(日) 365.26
公轉的會合周期(日) 無
軌道偏心率 0.0167
軌道傾角(度) 0.0
升交點黃經(度) 0.0
近日點黃經(度) 102.3
平均軌道速度(公里) 29.79
赤道半徑(公里) 6371 (此數據為最新數據,此前數據為6,378)
極半徑(公里)6350 (此數據為最新數據,此前數據為6,357)
地球周長(公里)40030
扁率 0.0034
質量(地球質量=1) 1.000
密度(克/立方厘米) 5.52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轉周期(日) 0.9973
黃赤交角(度) 23.44
反照率 0.30
最大亮度 -
衛星(已確認的) 1

【板塊】
目前全球有八個主要板塊:

歐亞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 (印度除外);歐亞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印度除外);
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
印澳板塊-印度、澳洲、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印澳板塊-印度、澳洲、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
納斯卡板塊-緊臨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側;納斯卡板塊-緊臨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側;
北美板塊-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北美板塊-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
南美板塊-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南美板塊-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極板塊-南極洲與南大洋。南極板塊-南極洲與南大洋。
此外還有至少二十個小板塊,如阿拉伯板塊、科克斯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等。此外還有至少二十個小板塊,如阿拉伯板塊、科克斯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等。 在板塊邊界的地震發生異常頻繁,將震央—點出即可明顯看出板塊的邊界何在。

地球上29%是陸地,71%是海洋.全球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全球的海洋可以分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各圈層結構】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地球內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布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大氣圈
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它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空氣,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份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SUP>21</SUP>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對流層范圍內。根據大氣分布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的藍色海洋,它使地球成為一顆"藍色的行星"。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66×10<SUP>24</SUP>克,約為地球總質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質量約為陸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層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麼全球將被深達2600米的水層所均勻覆蓋。大氣圈和水圈相結合,組成地表的流體系統。
生物圈
由於存在地球大氣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礦物,在地球上這個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形成了適合於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據估計,現有生存的植物約有40萬種,動物約有110多萬種,微生物至少有10多萬種。據統計,在地質歷史上曾生存過的生物約有5-10億種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滅絕了。現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層部分、大氣圈的下層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構成了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圈層,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個獨特圈層。
岩石圈
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系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軟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個明顯的地震波的低速層,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稱之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在洋底下面,它位於約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陸地區,它位於約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位於60~250公里處。現代觀測和研究已經肯定了這個軟流圈層的存在。也就是由於這個軟流圈的存在,將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區別開來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處,屬於地幔圈。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過此界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在此界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這個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發現的,所以也稱為古登堡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圈的分界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層,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層,也稱過渡帶層)、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的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外核液體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構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層稱為F層,它是外核液體圈與固體內核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
固體內核圈
地球八個圈層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謂的固體內核圈了,它位於5120至6371公里地心處,又稱為G層。根據對地震波速的探測與研究,證明G層為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是均質的,平均地球密度為5.515克/厘米<SUP>3</SUP>,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僅為2.6~3.0克/厘米<SUP>3</SUP>。由此,地球內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並隨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溫度隨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在100公里深度處溫度為1300°C,300公里處為2000°C,在地幔圈與外核液態圈邊界處,約為4000°C,地心處溫度為 5500 ~ 6000°C。

② 印度處於地球的哪個半球,氣候特徵

印度,從經度看位於東半球,從緯度看位於北半球。

有著蜿蜒曲折海岸線的印度,位於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總體屬於熱帶季風型,但卻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年主要分為四季,每年的4到6月是熱季,7到9月是雨季,10到11月是西南季風撤離季,12月至第二年的3月則是冷季。

印度的熱季和雨季都比較極端,熱季炎熱無比,雨季陰雨連綿,西南季風撤離季和冷季則是印度最好的旅遊季節,相比較之下,冷季的印度大部分地區花團錦簇,氣候清涼舒適,但如果是要去北部的山區和喀什米爾區則在4到6月的熱季去比較好。在印度旅遊時,熱季時要注意當地蚊蟲,當地講究不殺生,所以人們多隻是轟蚊子,並不打死,所以在印度瘧疾和霍亂等傳播疾病比較多。

③ 印度人認為地球是什麼樣的

印度人認為地球是個球體。
但古代印度人認為大地是由四隻大象馱著,下面是烏龜,在下面是大蛇.。

④ 古印度人對地球的認識十分有意思,請說說古印度人是如何形容地球的

古印度人認為世界是半球體。站在龜背上的大象們背負著整個世界。

⑤ 印度在地球南北球

印度位於北半球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印度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 ,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⑥ 古代印度人和中國人對地球的關點是什麼印度人的觀點

太陽是球體,月亮是球體,沒有人懷疑,因為大家都確確實實地遙望到了.可是人們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觀察太陽和月亮那樣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類的視野又是如此地廣大,人們佇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達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線所限制約以4.6公里為半徑范圍內的一塊平地——視地平,因而對地球的形狀產生過種種從直覺出發的推測.我國古代就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狀,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圓罩子.古俄羅斯人想像大地是馱在三條鯨魚背上的盤子,這三條鯨魚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認為大地是一個隆起的圓盾,由三條大象扛著,這三條大象站在龜背上,而這個龜又是浮游在廣闊海洋之中的.這些都是人類對地球的最原始的認識.

⑦ 古印度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1、本質的不同

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曾經最早文明發源時期,印度很長一段時間代表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地理名詞,現代印度國家就是指1947年獨立的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深的聯系,卻又有本質的不同。

2、統治者的不同

古印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期發源於印度河的文明,而後擴展到恆河流域,形成了恆河文明,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來自於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了印並成功成為了統治者,把古印度原住民貶為奴隸,為了固化統治者和奴隸關系,就形成了等級嚴森的種姓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

現代的印度則脫胎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後來由甘地、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而來,繼承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資產,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叫印度的現代國家,並確立了英語為官方語言。

3、人種的不同

雅利安人佔領印度而後的漫長的歷史中,陸陸續續又來了和雅利安一樣的侵略者,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來,這其中有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游牧民族、蒙古人等,而且都和雅利安人一樣來到印度地區就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統治者。

由於幾千年來,印度多個勢力博弈,從屬於原古印度文明地區根本沒有真正統一過,分裂成大大小小邦國,偶爾出現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最牛的時候也只是做這一地區的宗主國。

⑧ 印度在地球的什麼方位

你好,讓我來告訴你最正確的答案吧:南亞中間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西面是巴基斯坦,東部是孟加拉國南邊是印度洋。明白了吧。

⑨ 印度、巴西、中國、俄羅斯有何共同和不同的地理環境特徵

印度位於北半球,有熱帶,高山等氣候,除高山外,其餘地方終年炎熱,平原廣布,地勢平坦
俄羅斯位於北半球高緯度,有高山,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有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等,疆域廣闊,跨進度100多度,橫跨亞歐,夏季暖和,冬季寒冷
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樣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氣候,地勢成階梯狀,分3級,第一級為青藏高原,第二級與第一級分界線為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三級為平原,與第二級分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太行山脈,巫山 雪峰山,有東北 華北 長三角 珠三角等沿海平原,有四川,塔里木,准仡爾 柴達木 吐魯番等盆地,青藏高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的高原,有黃土,內蒙古,雲貴高原
推薦於 2016-10-14
查看全部3個回答
研究生申請留學俄羅斯 俄羅斯在職碩士留學費用大全

研究生申請留學俄羅斯 俄羅斯碩在職士留學招生,在線解答俄羅斯碩士留學費用+申請條件+熱門專業等問題,專科及以上均可申請,點擊查看2020俄羅斯碩士留學招生詳情...
北京圓之夢創富教育..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一道高中地理題,有關南北美洲
用a代表北美洲,b代表南美洲. 1.經度:a在80W--180,b在40W--80W. 2.地形:a是東部是山地,中部平原西部山地,b是高原平原山地相間分布 3.氣候:a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形對氣候和天氣的影響大;b以濕熱氣候為主,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地形和緯度對氣候的影響較大 4.河流湖泊:a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冰川作用形成;b亞歐大陸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5.人口:a是外來移民為主白人佔80%以上,當地居民以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為主;b是混世魔王血種人為主種族復雜 6.語言:a以英語為主,b以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為主 7.經濟:a經濟發達;b以初級產品為主,發展中的確民族經濟
9 瀏覽1034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您好 都是金磚國家 也是金磚國家最早的元老級的國家 經濟上都是新型的經濟體 有著廣闊的社會發展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相對世界其他國家更加龐大的人口 軍事上 四國的軍事排名都在前20位之內 政治上 都有自己獨立的外交政治體系和思想 都有一個相對穩定在政府 文化上 四國的文化軟實力都處於高速低水平的發展階段 沒有達到更大范圍的文化傳播 地理上 四國有著遼闊的領土和領海 以及豐富的資源 希望幫到您 望選為滿意回答 謝謝
30 瀏覽514
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四國地理特徵
一、中國①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②河流眾多、類型齊全③中國的五個不同的氣候區有不同的植被,(相對應...你應該知道吧。)④氣候也有五個,分別有不同的特徵⑤不同的氣候區一般也有相應的土壤。①農業:種植業佔了較大份額,農業結構較不合理。②礦產資源:說太細了又字多,總的就是世界上有的礦產資源,中國基本上有,一些還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③工業:門類齊全。覆蓋工業生產的各個行業,以及形成新的工業布局。④交通:總體布局比較合理的綜合運輸網。二巴西:東北低西南高,是拉美人口經濟大國,工農業發展迅速,世界上的農業大國,工業體系完整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鐵礦等,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像氣候、植被、土壤都是相關聯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以紅壤和磚紅性土壤為主三、印度: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水旱災害對農業生產影響大,糧食能自給。高新產業發展迅速。主要有鐵礦等境內有印度河和恆河 四、俄羅斯:地形東西差異大。河流的水能豐富,經濟富有潛力。自然資源豐富,多種資源居世界前列。工業基礎好,重工業發達,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闊。交通以鐵路為主。多凍土和黑土。森林面積廣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1 瀏覽82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國土比較大
1 瀏覽572017-11-05
美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的地理環境特徵
美國:地理環境 黃石國家公園大稜鏡溫泉:全球首個國家公園 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海岸線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西部沿海地區分布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1]全國最低點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最高點為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 氣候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 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Nor'easter),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寸(38厘米)。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爾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雨。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吸收了充足的濕氣,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喀斯喀特山脈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但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降雪不多。 水系 從芝加哥約翰·漢考克中心俯瞰密歇根湖 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屬冰川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生物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俄羅斯:俄羅斯整個地形有如梯級,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2000多公里的烏拉爾山脈好似俄羅斯地圖的中軸線,將俄羅斯的歐洲和亞洲部分分開,同時又把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連接起來。 俄羅斯分為俄羅斯平原,高加索山區,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遠東五大自然地理區。 巴西:巴西 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為世界第五。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巴西稱亞馬孫河為世界第一長河 巴西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橫貫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素有「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總面積達750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於巴西境內。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為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閱讀全文

與地球與印度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2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89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6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5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9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31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9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301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5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3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5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6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72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