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印度社會存在的禁忌有哪些
由於嚴格的種姓制度的隔離,古印度社會中存在許許多多禁忌,這些禁忌是包括婆羅門在內所有的人們都不敢僭越的。如婆羅門所做的食品其他種姓的人都可以吃,但首陀羅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各種姓也不能合用一口井,他們認為水井會被其他種姓污染。如果首陀羅犯了禁,可能會被痛打或處死,而婆羅門犯了禁也不會好過。在《佛本生經》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青的婆羅門外出學習,他整整一天糧水未進,又累又餓。後來遇到了一個首陀羅,後者看到他飢餓的樣子,由於好心便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了飢餓的婆羅門年輕人。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已餓得幾乎連思考的氣力都沒有了,狼吞虎咽地把東西吃進了肚子里。吃完後,這個婆羅門才想起該問清楚施捨者的身份,那位首陀羅如實相告。一時婆羅門青年只覺如睛天霹靂,他翻腸倒胃地把剛吃進去東西吐光,仍覺自己骯臟不堪,最後直到把鮮血也吐了出來。他悲不自禁,獨自走進密林深處,不再見任何人,不吃不喝,直至悲傷地死去。
⑵ 有關古印度的寓言故事
古印度有一個國王,很喜歡下棋.每日都要大臣們陪他下棋,一來國王的棋藝很不錯,二來大臣們都懼怕國王,因此,國王從來沒有遇到過敵手,只贏不輸.
一天,國王覺得總跟手下敗將下沒有意思,就下令:誰能贏了他,就可以滿足這個人提出的一個願望.手下一位從未跟國王下過棋的大臣走上前來,要求與國王下一盤棋.國王根本沒有把這位大臣放在眼裡,可是結果,聰敏的大臣贏了.國王雖然輸了,但很大度地說:「提出你的要求吧,我會信守諾言,滿足你的要求的.」大臣輕輕地說:「我只想要一些麥粒,能把棋盤放滿.這個棋盤共有64個方格,陛下,請在第一個格子里放一顆麥粒,第二個格子里放2顆,第三個格子里放4個,第四個格子里放8粒……依此類推,把64 個格子都放滿.」 國王一聽,不假思索地說:「這樣小小的要求,我立刻就滿足你.」
⑶ 誰再給我說下古印度都有什麼大事記
額句,2姐,這太多了。你要哪個部分的,大事記有很多分類的,比如律例、神話、歷史文獻、刑罰。2姐,你要什麼,我給你找。
⑷ 古印度的神有那些
濕婆(Shiva):雖然濕婆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創造和毀滅之神,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佛教中的大自在天,這有點如伊斯蘭教義中也承認耶穌一樣的有趣。作為破壞神的濕婆負責在舊時代結束時毀滅世界以便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備,而他毀天滅地的偉大力量據說來自於來自於刻苦修煉瑜伽。神話中的濕婆皮膚白皙,有著藍色喉嚨,五個面孔,四條手臂和三隻眼睛。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而言,日本國寶級漫畫家高田裕三的《3X3隻眼》中那位鬼眼王濕婆可能更令他們有熟悉的感覺吧?濕婆的第三隻眼睛是一件強大的武器,當濕婆用它盯住敵人時,它能噴火燒死他們。在宇宙周期性的毀滅之際,他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另外的武器還有一柄稱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標志著濕婆是風暴之神;有一口劍;一張稱作阿賈伽瓦的弓和一根底端有一個骷髏的棍棒,被稱作卡特萬伽。另外的武器是三條蛇,它們纏在他身上,能飛快地沖向敵人:一條蛇纏在他束起的頭發中,在他的頭上揚起頭兜;一條蛇纏在他的肩上或頸上;另一條蛇構成他的聖線。除了這些武器之外,濕婆的大部分狀貌特徵都強調此神凶暴的方面,這些特徵包括他用蛇作的頭飾和骷髏的項鏈,伴隨他的公牛南迪或者是南迪的新月形標志。
⑸ 古印度有什麼神話傳說
古印度神話的源頭來自一個叫「梵天」的人物,與中國神話里的「盤古」極其相似,他在混沌天地金黃色的蛋中誕生,將蛋殼一分為二,上半部為天,下半部為地,在天地之間安排了空間,確定東南西北方向,和年月日時概念。梵天是萬物的始祖,在東南亞佛教國家裡,有一尊四面佛,就是梵天的本尊,尤其在泰國,擁有無數信徒、其中不泛許多港台明星、如劉嘉玲夫妻、謝賢一家等。
梵天創造了萬物,但是卻沒有創造一個女人出來和自己結婚、生兒育女,他的眾多兒女都是從身體某部位變化出來,並且在梵天孫子那一代分成了正邪兩派,一派是天神,另一派是阿修羅,一直戰爭數千年之久。日本有一部《天空戰紀》漫畫,故事背景就是天神與阿修羅之間的戰爭。
幾乎無法確定梵天究竟有多少個兒女,據現在資料整理,有名有姓的兒子有十七個,女兒有三個,衍生出來的孫子、玄孫、曾孫則更多,形成一幅大大的家族關系圖,而且關系錯綜復雜。可能古印度人沒有亂倫的概念,或者上古時代實在是人口稀缺,數來數去就是那幾十號人,而且全是梵天的親戚,所以梵天的兒女們經常搞同親通婚,如梵天有一個女兒叫毗里妮,她嫁給了七兒子達剎、然後這夫妻倆有十三個女兒嫁給了梵天的大孫子迦葉波。達剎其中有一個女兒叫薩蒂嫁給了梵天的第九個兒子魯德羅(哥哥成了弟弟的岳父,比日本人的關系還要亂)。
⑹ 古印度文明有什麼秘密
很多人都在想像中把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混同起來,其實它們幾乎是兩碼事。古印度因其神秘,使得人們很難看到它的真實面目!
百年之誤
公元前443年,已過不惑之年的哈利卡爾納索斯人希羅多德告別了文化之都雅典和好友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人,來到義大利南部的新城圖里奧伊。他一踏上這塊美麗安靜的土地,就暗暗對自己說:我再也不願過四處飄泊的生活,我要把自己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研究寫出來,以「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於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
沐浴在地中海海風和亞平寧半島燦爛陽光下,希羅多德文思奔涌。自30歲起,他就開始了長時間的游歷和考察,足跡遍及希臘、義大利、埃及、兩河流域及小亞細亞……每到一地,他都潛心鑽研當地的歷史、傳說,認真觀察古跡文物。現在,是到了該把它們都記下來的時候了。
在書中,希羅多德寫道:
有這樣一條印度河,這條河裡面有許多鱷魚,據說在全世界是占第二位的。
印度以東的全部地區是一片砂礫地帶,在我們多少確實知道的所有亞細亞民族當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東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為由印度再向東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無人了。印度人有許多民族,他們所說的語言都不一樣。他們中間有一部分是游牧民,一部分不是;有一部分住在河邊的沼澤地帶並以生魚為食,這魚是他們乘著一種藤子做的船捕捉來的,每一隻船都是用一節藤子造成。這些印度人穿著燈心草的衣服,他們從河上把這種燈心草取下來,然後把它們組成席子樣的一種東西,再像胸甲一樣地穿起來。
……
看起來,世界上最邊遠的那些國家卻是得天獨厚的地方,就彷彿希臘的氣候是世界上最溫和宜人的一樣。……印度位於世界上最東部的地方,印度的一切生物,不管是四條腿的還是天空中飛翔的生物,都比其他地方的生物要大得多,例外的只有馬(印度的馬比美地亞的所謂內塞亞馬要小);此外,那裡的黃金,不管是從地里開采出來的,還是河水沖下來的……都非常豐富。那裡還有一種長在野生樹上的毛,這種毛比羊身上的毛還要美麗,質量還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從這種樹上得來的。
希羅多德自己並沒有親自到過印度,他記下的是自己所聽到的東西,因此有些荒謬內容不可避免。但在他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富庶,這里的人民栽種棉花(長在野生樹上的毛),人們穿著棉織品:他還告訴我們,大流士皇帝在派人調查了印度河的入海口之後,征服了這塊土地,將這里分割為一個行省和另一個行省的一個部分,並要求這里的居民繳納黃金。希羅多德雖然沒有記下大流士征服印度的准確時間,但卻提示後人,早在波斯帝國興起之前,印度文明就已存在,印度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富饒之國。
10世紀時,一位阿拉伯學者比魯尼到達南亞次大陸,他發現,眼前的繁榮程度大大超過了過去所能見到的文字記載的繁榮程度。這一切大大激發起他探索這一文明源頭的慾望,可是在經過一番尋訪賢者、探查古跡之後,他悲觀地寫道:「印度人不十分重視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國王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喜歡講故事。」他的看法成為後來許多接觸古印度文明的學者的共識,文明之源的探索便這樣長期停留在希羅多德的水平上。
1784年,離希羅多德撰寫《歷史》已過去了2000多年,一輪新的嘗試開始了。英國梵文學家、比較語言學家威廉·瓊斯倡導成立了「孟加拉亞洲學會」,對印度存在的大量古代梵文古籍進行翻譯和研究,「吠陀學」由此誕生。瓊斯對包括古梵文在內的東方語言有很深的造詣,在對《薄伽梵歌》、《吠陀》等文獻和西方古文字進行對比研究之後,瓊斯宣布這些遠隔千山萬水的居民使用的語言文字之間有著「姑表之親」的淵源關系,這激起了許多西方學者對古印度文明研究的熱情。
1806年,33歲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詹姆斯·穆勒喜得貴子(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功利主義思想家約翰·穆勒),不過此時詹姆斯·穆勒並沒有因喜悅而忘乎所以,他開始了一項艱苦的工作——撰寫《不列顛印度史》。11年之後,這部凝聚著他心血的3卷本著作出版了。在這部巨著中,穆勒指出古印度文明的源頭可上溯到約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時期,這種觀點被西方學者普遍接受。但有不少西方學者怎麼也擺脫不了「西方中心」的思想,他們提出了古印度文明外來論。1922年出版的《劍橋印度史》就明白地寫道:「史前印度沒有什麼值得人們注意的考古發現,……南印度並不存在銅器時代,這一事實證明,當雅利安人攜帶銅器進入印度時,本地居民還基本上處於石器時代。」
由穆勒明確提出的古代印度文明始於吠陀時代的觀點是當時這一領域研究的一個重大成果。因為希羅多德稱印度河流域以東已經沒有其他國家,這顯然是錯誤的。吠陀文明早在希羅多德生活年代之前1000年就已興起,並興旺於恆河流域。因此,盡管許多印度民族主義學者堅決反對古印度文明外來說,但仍同意穆勒的古印度文明發端觀點。一百多年間,這種觀點一直占據著權威的位置。
然而神秘的印度又一次向人們隱藏了自己的真面目,以恆河流域為中心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文明是以印度河命名的次大陸文明之始,這一名稱上的矛盾是否暗喻著一種錯誤?當20世紀20年代人們把目光從恆河移向印度河的時候,世界才明白:所謂的權威觀點原來卻是一個百年之誤!
發現「死亡之丘」
印度河的上游有五條大河,它們像五個指頭並列於旁遮普平原上,這里土壤松軟,原是一片富庶的土地,但由於過度開發,氣候乾熱,植被稀少,放眼望去,滿目蒼涼。當五條河流終於合而為一之後,便奔騰而下,直貫入海。印度河及其支流年復一年定期泛濫,把過去的一切都掩埋在洪水帶來的泥土之下。
在今日巴基斯坦城市拉合爾西南不到200公里處,有一個叫哈拉巴的地方。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里的居民發現只要從松軟的浮土上挖下去一點,就能找到一塊塊規則的長方形「石塊」,用來建築房屋真是再會適不過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挖掘這種免費建築材料的行列。
隨著開挖范圍的擴大,有人察覺這里是一個過去居民區的遺址,那些「石塊」是用火燒製成的泥磚。1826年,英國探險家查理·馬森在沿印度河探險時來到這里,當他看到那些殘牆斷壁時,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座已經死去的古城,並猜想這可能是古羅馬歷史學家曾經提到的東方之城桑加拉。然而他的想法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5年後,另一位英國人亞歷山大·伯恩斯運送英國國王贈送給錫克族首領的5匹馬途經哈拉巴,對印度古代文化興趣濃厚的他特意停下來進行了一番考察,但除了得出和查理·馬森一樣的結論之外,他也沒有提出什麼引人注意的看法。
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對埃及和兩河流域地區的考古大發現,激發了人們對古代東方文明的濃厚興趣,人們開始從新的視角去看待那些存於泥土之下的東西。考古學在英國被十分看重,當大英帝國最終將印度納入自己的版圖,使這個海外省成為「英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之後,他們還在印度設立了考古局。
1853年,亞歷山大·坎寧安作為考古局長來到印度。坎寧安在對哈拉巴的發掘中發現了一些手工藝品,特別是在廢墟中找到了石制的印章。1875年,《印度考古年鑒》刊登了他撰寫的題為《哈拉巴》的文章,文章中他論述了對這一遺址考察的結果。坎寧安稱哈拉巴是拉維河岸地區眾多遺跡中最大的一處,並首次繪出在這里發現的印章圖。他指出這不是印度現代文字,但卻錯誤地認為是「外國傳入印度的」,偉大發現的機遇便這樣從他的手中一滑而過,他也被後人譏為「有眼無珠」的考古局長。
1856年,英國當局修建一條與印度河走向相同、縱貫這一地區的鐵路,當鐵路伸延到印度河中游地區時,一個難題擺在了英國技師們的面前:這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掘地數尺,仍是松軟的土壤,到哪裡去找石頭來鋪設路基呢?這個問題不久就被「聰明的」英國人解決了。他們根據當地人的介紹,在一個被稱為「死亡之丘」的地方挖出了數不盡的方形「石塊」。歷史又一次重演,不過此次這些「石塊」並沒被用來建房,而是被搗成道砟鋪在路上,成為從拉合爾到卡拉奇這條大鐵路中的一段輔軌石。
1902年,印度考古局來了一位新總監約翰·馬歇爾。這位出生於1876年的英國人從著名的劍橋大學畢業之後,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考古事業。他先後參加了在希臘和土耳其的考古發掘工作,當一件件沉睡千年的器皿和那些古城重見天日,一段段被人們遺忘的過去再現光彩的時候,馬歇爾總監體會到巨大的喜悅,同時又產生新的沖動:什麼時候能再有一個新發現,給世界一個新的轟動?所以,他一踏上印度這塊古老的土地,就躍躍欲試。可是。從何處下手呢?在主持犍陀羅文化遺址和佛教遺址發掘工作的同時,一則來自印度河流域的信息引起了馬歇爾的注意。他的印度助手報告說被搗碎鋪鐵路的並不是石塊,而是古代人用來建城的磚塊。
敏感的馬歇爾憑直覺預感到這些道砟後面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1911年冬,他指令考古局西部地區主任班達卡爾對「死亡之丘」摩亨佐-達羅進行全面考察。可是,在第二年提交的報告中,班達卡爾認為,這是一座真正的死城,其歷史不過200年左右,談不上有太大的考古價值,眼看這件事就要最後被擱置起來了。」
然而,就在這一年,另一位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弗利特又把馬歇爾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這里,並從此沒有移開。弗利特對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出土的三枚印章進行了研究,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過多地注意印章上的圖形,而是認真地研究了那些古樸的刻畫符號。在經過與其他地區發現的古文字比較之後,弗利特提出這是一種在其他地區從末發現過的古代文字。
一石激起千層浪,考古學界被震動了,經過考慮和籌劃,馬歇爾的印度助手拉·巴納吉於1920年率領一支考古發掘隊進駐摩亨佐-達羅,1922年,馬歇爾也到達哈拉巴,親自領導了對該遺址的發掘。
系統的考古發掘全面展開不久,馬歇爾就欣喜地發現他腳下是一個足以讓他揚名百世的寶地。1924年9月,在經過認真研究之後,他向外界宣布,這是一個久遠的未知年代的人們所創造的高水平的文明,「沒有理由認為,這一地區的文化是從其他地區傳入的」。後來,歷史證明了他的判斷是正確。
從那時開始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河流域的發掘工作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被稱為考古學大師的惠勒在1944~1948年擔任印度考古局總監時,將細致嚴謹的工作方法運用於發掘和研究,使對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水平。
除了英國人之外,美國、法國等國的考古學家也積極參加了考古發掘和研究。
印度河流域文明首先發現於哈拉巴,所以又稱哈拉巴文明,研究表明,它是約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00年間存在於印度北部的一支高度發展的古代文明,比吠陀文明早了約1000年。從分布的范圍看,屬於這一文明成熟時期的遺址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薩雷·科拉和堅戈,南至瀕臨阿拉伯海的坎貝爾海灣附近的坎吉塔爾,東達今日印度共和國首都新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普爾,西抵今巴基斯坦與伊朗交界地區的蘇特卡根·杜爾,其覆蓋地域在50萬平方公里以上,文明遺址達250多處,遠遠超過與這一文明同時存在的西亞地區的另一個文明——蘇美爾文明的地域。
馬歇爾看到的古代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很快就成為輝煌的文明之星,照亮了對這一文明的探索之路!
文明之門
1954年11月,坎貝爾海灣附近的新一輪考古發現又一次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印度河流域。印度學者子S·R·拉奧宣布,他所領導的考古發掘隊在距坎貝爾灣19公里的波戛瓦和薩巴馬提河之間發現了一個屬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古代港口城市——羅塔爾。「羅塔爾」是當地的古吉拉提語,意為「死亡之家」,與摩亨佐-達羅「死亡之丘」之意相同。
對羅塔爾的發掘一直持續到1960年,共發掘出各種物品1.7萬多件。拉奧和他的同伴發現,羅塔爾和其他遺址一樣,也存在著至少5個文化層,而且時間的下限可能持續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如果這個觀點得到確證,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存在時間就將延長約700年。
在羅塔爾,我們看到了與文明古都同樣的情景,城市規劃嚴謹,在四條主要街道和其他街巷邊排列著各式建築物,排水系統四通八達,不過羅塔爾最吸引人之處是它的港口。在城南有巨大的船塢和港口平台、已發掘出來的船塢用磚塊砌成,高約5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人們還發掘出一條長約2.5公里的已經乾涸了的河床,這可能是當時的人們開挖的通往坎貝爾灣的運河。在河道的邊上,排列著不同時期建造的碼頭,可以停靠長18~20米,寬4~6米的大船,每當漲潮時,人工河道中可並排行駛兩艘大船。來自西亞、北非以及更遙遠地方的商船將各種寶石、工藝品、食油、礦產籌運到這里再輸往各地,次大陸出產的紡織品、象牙製品、木材等也從這里經海路運往世界各地。
正如許多人所指出的那樣,羅塔爾就像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道海上大門,它使全世界了解這里,也使古老的南亞次大陸對外開放。
盡管發現了哈拉巴、摩亨佐-達羅、羅塔爾等古印度的城市,歷史學家們仍不敢確認,古印度的真正面目已完全揭示出來……
⑺ 古印度有哪些喪葬習俗
古印度存在一種非常罕見的習俗,當人們認為自己要死時,如年老病重,甚至在一切如意但為了怕將來的不幸時,他們都會自焚,以求早登極樂。人們把死當做一件幸福的事,認為「死只不過是從一個不愉快的夥伴即身體的糾纏之下得到了解脫」。有這樣一段故事說,亞歷山大離開印度時,勸說印度的智者卡蘭那斯去波斯。卡蘭那斯到了波斯但卻因不適應那裡的生活而一天天消瘦下來,但他堅決拒絕治療,最後他下定決心要自焚,任憑亞歷山大怎麼勸說都無濟於事。於是,亞歷山大隻好按卡蘭那斯的要求准備火堆,並安排子一個儀仗隊。自焚那天,卡蘭那斯頭戴印度式花環,在萬人注目下從容地登上柴堆。當柴堆點火時,按照事先的安排,喇叭吹響,軍人吶喊,以向死者致敬。
有祭禮圖像的印章在古印度文明中,還存在另一種較為文明的喪葬習俗——土葬。在哈拉巴古城發掘時,發現了個人墓葬和家族墓葬。這些墓葬為我們研究古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
根據考古發掘,個人墓葬的往往是較為上層的人物,棺材也很講究,是用當地珍貴的青龍木和雪松製成。而普通老百姓則一般葬於公墓。古印度人相信,人死後到了另一個世界,墓地就是死者另一種生活的地方。幾乎在所有墓葬中都有隨葬品,根據生前地位的高低,決定隨葬品的多少。在隨葬品中,有天青石、玉髓或銅珠等裝飾品。
在哈拉巴文明時期,墓的形狀通常是長方形的,挖得比較深。在出土的男性隨葬品中,有日常用的各種陶器,估計當時裡面盛滿了水和酒,准備給死者享用;而女性隨葬品中,則少不了首飾、鏡子等美容用品。
在哈拉巴文明衰落後的幾千年中,這種習俗仍在延續。1978年,烏茲別克考古學家維克多·薩里爾尼第在阿富汗的泰里爾·泰普發現了七座墓葬。經過考證,年代為公元1世紀左右,當時這里由印度的貴霜王朝所統治。每座墓中都有一口無蓋的木棺、一具骷髏和大量的金匾、珠寶及其他隨葬品。在一個女性墓中還發現一頂可折疊的王冠,由此推斷,此墓的主人地位很高,可能是王妃之類的人物。
⑻ 跪求有關古印度的歷史小故事
蒙兀兒第5代君主 — 沙.賈汗(Shah Jahan) 有一個心愛的皇後慕塔芝.瑪哈(Mamtaz Mahal)。他們在一起廝守了十九年,但是紅顏薄命,最終皇後在第十四次生產中難產死亡,沙.賈汗在他的皇後彌留之際答應為她修建一所舉世無雙的陵墓,皇後逝世後他便耗資500萬盧比,以2萬名工匠,花了22年時間,完成了一座震驚世人的大理石藝術建築,作為愛妃長眠之所。而且這項工程的製造者,工程師也都被砍去了雙手,以保證這項工程的不可復制,這就是泰姬陵。
還有關於釋迦摩尼的故事,他其實是一個王子,因為厭惡世間的丑惡,關心黎民的疾苦而離家出走,苦苦思索大道,最後在一株菩提樹下參悟,創立了佛教。
其實佛教的十八金剛都是印度人,他們的故事也都很精彩,你可以去查查。
⑼ 古印度有哪些仁君和暴君分別做了些什麼事呢
印度在歷史上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內部邦國林立從沒形成大一統,唯有阿育王差點完成這項功績。印度歷史上屢次在西北部遭遇外侮的輪番入侵,因此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如果要問印度人,歷史上哪位國王能代表印度?不同種姓、民族、宗教都會不假思索回答是阿育王!
阿育王締造了人間佛教、非暴力、寬容的盛世,在歷史的長河裡是唯一!
“護法明王”阿育王得此殊榮,實至名歸!這盛世,名副其實!
⑽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
印度文明
印度是南亞國家,以印度河的梵文名稱「信度」或其變音「興都」,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從遙遠的西方帶有先進技術的農民遷徙到肥沃的印度河流域,他們在此修建了運河,沿河的部落逐漸發展成為城市。公元前1500年左右,位於俄羅斯南部的雅利安人侵入此地,成為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印度河流域最大的城市遺址是哈拉巴,因此也稱這一時期的文明為「哈拉巴文化」。
印度文明的搖籃
恆河,印度文明的搖籃。印度人民尊稱它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在印度神話中,恆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馬華特。印度教徒視恆河為聖河,認為以恆河聖水沐浴可以凈罪。恆河流域孕育著印度——月之國的民族。
約公元前2500年,由印度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建立的奴隸制國家開始在印度河流域產生。公元前2000年中葉,屬於印歐語系的一支游牧部落(即雅利安人)從中亞高原南下,他們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開始向國家過渡。公元前6世紀,印度的恆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有20多個小國,這就是印度歷史上的「十六國時代」,又稱列國時代。
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到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在古印度,盛行原始的宗教崇拜,尤其是崇拜牛,常把戰爭稱為「渴望得牛」,為此還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而這些儀式非常復雜、神秘,因此僧侶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於是,以祭司為職業的僧侶集團便形成了,即婆羅門種姓。後來,這些掌管宗教大權並為武士出謀劃策的婆羅門,享有大量的財富和權利,成為第一種姓;剎帝利則是國王、武士和官吏等軍事貴族,他們儀次於婆羅門,是第二種姓:從事農、商和手工業等的自由民,他們屬於第三種姓吠舍;第四種姓稱首陀羅,他們是那些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貧困破產和喪失土地的人,其中有許多人是奴隸。很明顯,第一、二種姓是統治階級,第三、四種姓是被統治階級。為了使雅利安人永遠凌駕於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之上,婆羅門剝奪了首陀羅參加「薩特拉」的資格。「薩特拉」是宗教的再生禮,因此,位列前三的雅利安人被稱為「再生族」,而首陀羅則被稱為「一生族」。除了這四種姓以外。土著少數民族和不同種姓之間所生的子女被視作第五種人,即「賤民」。他們是最低層的人。
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中一種以階級為基礎的特有的等級制度。印度從古至今,歷經了幾種不同的社會形態,但是種姓制度在宗教和法律的保護下一直延續下來,並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所發展。種姓制度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直到今天都沒有完全消除。
印度古代的歷法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隨著灌溉農業的發展,印度已經有了相當精確的歷法。在早期的吠陀中有零星的記載,例如在《梨俱吠陀》中有十三月的記載。《鷓鴣氏梵書》將一年分為春、熱、雨、秋、寒、冬六季;還有一種分法是將一年分為冬、夏、雨三季。《愛達羅氏梵書》記載,一年為360日,十二個月,一個月為30日。但實際上,月亮運行一周不足30日,所以有的月份實際不足30日。印度人稱為消失一個日期。大約一年要消失五個日期,但習慣上仍稱一年360日。印度古代還有其他多種歷日制度,彼此很不一致。在印度歷法中有望終月和朔終月的區別。望終月是從月圓到下一次月圓為一個月:朔終月以日月合朔到下一個合朔為一個月。兩種歷法並存,前者更為流行。印度月份的名稱以月圓時所在的星宿來命名。對於年的長度則用觀察恆星的偕日出來決定。《吠陀支節錄——天文篇》已發明用諧調周期來調整年、月、日的關系。一個周期為五年,1.830日62個朔望月。一個周期內置兩個閏月。一朔望月為29,516日,一年為366日。公元一世紀以前大約一直使用這種粗疏的歷法。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他的母親摩耶王後年近五十時才懷孕。按照印度的習俗,她應該回娘家分娩,結果途經蘭毗尼,在樹下乘涼時生下了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悉達多出世7天之後,母親去世,父親凈飯王就把釋迦牟尼交給摩耶王後的妹妹摩訶波閣波提王妃撫養,王妃對他悉心照料。給予了無微不至地關懷。16歲時,他和拘利城公主耶輪陀羅結婚,後來生子羅怙羅。29歲時,他放棄了王宮的安逸生活,棄家外出尋道。
最初,釋迦牟尼向一些著名的婆羅門學者求教,後來依照他們的說法,成為一名苦行僧,進行了長達6年的艱苦修行。由於過分勞累和營養不良,甚至暈倒在地。醒來後,他意識到苦修並不能帶來任何成效。他慢慢走進尼連禪河,用河水將身上多年的積垢洗凈,然後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給他的乳粥,等到體力恢復以後。他離開了尼連禪河,准備前往婆羅捺斯,在行進的路上,釋伽牟尼來到了一個叫做伽耶的地方,在那裡他看到了一棵菩提樹。於是,他便坐在樹下打坐,想以此獲得解除人生苦難的終極辦法,並發誓「不獲佛道,不起此座」。經過49天的冥思苦想,他終於大徹大悟,創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
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的思索,構成了以四諦說為核心的佛教最基本的教義。四諦說,即苦諦(人生皆苦)、集諦(苦的原因)、滅諦(徹悟苦的原因,達到「涅槃」的境地)和道諦(通過修道達到「涅槃」的途徑)四種真理,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槃,最終成為阿羅漢(「不生」的意思),而不再墜人人世的輪回。此外,佛教要求其徒眾終身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修行的男子稱「比丘」,女子稱「比丘尼」,他們必須剃去頭發,身著僧袍,從家庭生活中完全脫離出來:在家修行的男子稱「鄔波索迦」,女子稱「鄔波斯迦」。出家的信徒組成社團,稱作「僧迦」。參加社團的人只能靠布施生活,不得擁有私產。每一個佛教徒都有遊方傳教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