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位於東南亞的什麼海峽
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位於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管。
海峽呈西北-東南走向,全長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處達370千米,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千米,水深25~150米,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是亞洲與大洋洲的「十字路口」,被譽為「海上生命線」。
㈡ 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是什麼海峽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太平洋的南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達國家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里運出。
㈢ 印度洋的五個主要海峽
保克海峽(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島)、霍爾木茲海峽(伊朗-阿拉伯半島)、曼德海峽(阿拉伯半島-非洲大陸)、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
㈣ 印度洋的五個主要海峽及所在位置
主要海峽:東邊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十度海峽;馬爾地夫。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紅海與亞丁灣的曼德海峽。莫三比克海峽,馬達加斯加島。
㈤ 溝通四大洋的分別是什麼海峽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什麼海
印度洋與地中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
地中海與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
印度洋與太平洋:馬六甲海峽
太平洋與北冰洋:白令海峽
太平洋與大西洋:巴拿馬運河。
㈥ 印度洋里的海峽及地圖
暫無地圖。
印度洋里的海峽主要有:
巽他海峽,巴厘海峽,龍目海峽 ,阿拉斯海峽 ,松巴海峽 ,巴斯海峽,馬六甲海峽,十度海峽 ,保克海峽 ,八度海峽 ,一度半海峽 ,明打威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曼德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 ,奔巴海峽, 桑給巴爾海峽 等等。
㈦ 溝通紅海和印度洋的是什麼海峽
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也稱巴布-埃爾-曼德,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的邊緣海灣)的海峽,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95千米,水深 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
㈧ 哪個海峽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
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有一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海。這就是馬六甲海峽。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馬六甲海峽,因沿岸的馬六甲古城而得名。馬六甲城原是個小漁村,位於馬來半島南岸,從15世紀中期起,開始興旺起來,建立了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到16世紀初,馬六甲城已十分繁華,不亞於當時的威尼斯、亞歷山大和熱那亞等地中海名城。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
㈨ 印度洋分為幾個海域
第一,東部海域區。這個海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恆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連接著深海溝,而東南部則被海嶺、海丘和海台分割,形成復雜的海底地貌。
第二,西部海域區。這個海域的海底地貌最為復雜,海嶺和島嶼將其分割,主要分為索馬裏海盆、莫三比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區。這個海域的海底地貌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
㈩ 什麼海峽溝通了什麼洋和什麼洋,該海峽的東面是什麼洲的什麼國
白令海峽溝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東面是美洲的美國(阿拉斯加州)
德雷克海峽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東面沒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