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麼
印度主要河流是分布在波特瓦高原上有3條,即索安河、哈羅河和錫蘭河,流量都比較小;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支流有5條,即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拉維河、薩特萊傑河和比阿斯河。
其中傑赫勒姆河和拉維河是傑納布河的支流,比阿斯河是薩特萊傑河上游的支流。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
印度河流域的生物:
印度河流域氣候與植被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上信德和旁遮普,過度放牧和伐木作燃料已經導致許多自然植被的毀滅。此外,人類長期干預自然水系,在希瓦里克斯,毀林已經導致地下水和植被覆蓋狀況明顯惡化。
中印度河地區在史前和歷史初期似乎比如今樹木繁茂∶有關亞歷山大大帝在印度征戰的記述和16世紀及其後蒙兀兒狩獵隊的記錄都顯示這里曾有相當多的森林存在。
即使今天,在離河不遠的印度河平原,還有著金合歡熱帶旱生林、灌木及罌粟、巢菜、薊和繁縷等林下植物。雖然河附近有一片片蒲葦似的高草,河流和運河兩邊往往檉柳成行,且有一些茂密的灌叢,但不再有天然森林。在印度河流域的北部地區,針葉林分布豐富。
② 為何莫迪不讓印度的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這樣「爭水」有必要嗎
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印度現在的發展很迅速,無論是在工業方面還是農業方面以及城市居民對於水資源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再加上因為大量開采水資源已經使得印度地下水的水資源水位已經不斷下降了。水資源已經是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莫迪更是直接說這些水資源不會有一滴水流像巴基斯坦,因為這些水資源都是屬於印度農民的。
其實兩個國家爭水都沒有多大的意義,它們最應該意識到的問題就是水資源是真的短缺。要如何控制水資源以及再發現水資源那才是重中之重。
③ 地下水是從哪來的,是取之不盡的嗎
廣泛埋藏於地表以下的各種狀態的水,統稱為地下水,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的。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滲、灌溉水入滲、地表水入滲補給,越流補給和人工補給。在一定條件下,還有側向補給。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潛水蒸發、向地表水體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
地下水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地下水可開發利用,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的水源。
地下水具有給水量穩定、污染少的優點。含有特殊化學成分或水溫較高的地下水,還可用作醫療、熱源、飲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在礦坑和隧道掘進中,可能發生大量涌水,給工程造成危害。
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平原、盆地中,潛水蒸發可能引起土壤鹽漬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長期過濕,地表滯水地段,可能產生沼澤化,給農作物造成危害。
④ 為什麼印度大規模缺水,卻不把恆河的水取來飲用呢
印度有用恆河水來作為飲用水的,他們並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因為長期的缺水,即使是恆河水這樣臟的水,他們也有選擇去飲用。否則如果是只利用純凈的地下水,他們是很難生活的。
印度當地人對待恆河是特別虔誠的,他們認為這條河水是給予他們最好的財富。與我們相反,我們喝水是將水得到凈化之後,然後再進行燒開,將水中的細菌消除,才可以飲用。但是印度當地的百姓卻不這樣,他們直接飲用恆河水,也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
他們喝了恆河的水不生病也與他們的飲食相關,因為他們吃著可以抑制細菌的一些食物,所以將恆河水喝入肚中,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此看來,印度這樣大規模的缺水,他們也是會採用恆河水來飲用的。
⑤ 為什麼印度大規模缺水,地下水資源不足,卻不把恆河水取來飲用
印度作為其他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原本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水資源,不論是分布在國內的各個洋流,還是深深埋藏在地下的水資源,都是十分豐沛的。照理說這樣的一個國家不應該受到缺水的困擾才對,然而實際上他們不僅缺水,而且總共14億人中,竟然有1/2左右的人都沒有水喝,連印度這個國家的財政部長也曾經宣布過困擾著印度人民的問題,除了艾滋病之外就是缺水,不由得讓人感覺非常奇怪,印度株洲的河流都還不夠滿足他們的飲水需求的話,那麼流經國內的這條恆河水為什麼不能夠成為他們的飲用水來源呢?
至於最大的河流恆河,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為什麼恆河的水不能直接取來飲用,因為恆河本身遭受著非常嚴重的污染,別人在裡面洗衣服都很困難,就更不要說飲用恆河的水了。去印度旅遊必去恆河,自然也會看到恆河嚴重的污染景象。有許多的印度人還在恆河的水中洗澡。污染的這么嚴重的水源,凈化成本也非常高,所以當地人幾乎不可能在飲用這條河流中的水。因此我們才會看到現在的印度出現如此嚴重的乾旱和缺水現象。
⑥ 印度橫河水流經中國嗎
你問的是恆河吧,這個怎麼說呢?通俗易懂的說就是只是源頭少部分流經中國西藏,絕大部分沒流經中國境內,它的另一條主要支流,也就是雅魯藏布江,是流經中國的。
⑦ 印度河的發源地是哪裡
印度河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
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
農業經濟
印度次大陸及其他地方的經驗表明,除非小心控制,水渠灌溉可以導致對耕地的許多損害。未經抹砌的灌渠中的水透過土壤滲出並抬高水位,以至土壤變得水澇,不可耕種。
由於水渠灌溉在印度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已經擴展,一些地區的地下水已經上升到地表形成淺湖。在其餘地方,水在夏季強熱下蒸發,留下一層層的鹽,使得作物無法生產。已經採取措施提供足夠的排水系統,以避免水澇和鹽的蓄積。
⑧ 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中多,為何卻十分缺水
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中多,為何卻十分缺水?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在印度,能便利地享用干凈的飲用水對於當地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可是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眾多,又為何十分缺水呢?
想知道的小夥伴快和咔醬一起了解了解吧!
就連世界有名的環境律師都題意說,「喜馬偕爾邦有足夠的水,我們有河流、冰川。問題不在於缺水,而在於缺乏遠見和意志力的政府。」
印度人民表示,在整個印度,我們在水管理方面都處於無政府狀態,悲劇將在印度的城市和村莊重復上演。
可見,印度就算一部分水資源遭到破壞,印度也不應該是缺水的國家。印度的水資源極其豐富,但是當地政府卻事不關己。
⑨ 世界各國水資源概況
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
中國排世界第四位。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中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9)印度地下水來自哪裡擴展閱讀:
水不僅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而且還有許多生理功能。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INTERNATIONAL GLOSSARY OF HYDROLOGY》(國際水文學名詞術語,第三版,2012年)水的定義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詞(科學出版社,1997)中有關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數量和可用質量能從自然界獲得補充並可資利用的水。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千萬 立方公里。但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⑩ 地下水是什麼
地下水可以通過降雨或者河流補給,然後隨著重力的作用流到低處。假如我們在一個地區長時間抽出來的水量大於補給的水量,那就是超采,超採的表現就是地下水位在下降。
每年抽出來的1萬億立方米的水裡面,1/4是超采。兩個最突出的典型案例,一個是印度的干河谷,另外一個就是華北平原。這說明華北地區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地區。以華北地區舉例:華北地區是中國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主產區,同時也是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由於用水量遠超水資源承載能力,華北平原是我國地下水超采最嚴重的地區。據測算,每年華北地區超采55億立方米左右,目前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累計虧空1800億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區。
地表水大量缺失的原因:80年代中國有超過10億的人口,糧食緊張。農民最開始用地表水灌溉,後來因為生產需求大,地表水不夠就開始抽地下水。由此開始,地下水就以每年0.5到1米的速度在下降。圖中可以看到,水位線從1964年到1993年一直在下降。
GRACE是觀測地球重力場變化的衛星。現在超採的量甚至大到可以從衛星上監測到它。由圖可知在2002年到2012年之間,各地方的重力變化情況。重力變少了就是藍色的,也表示質量變少了。
地下水超採的問題
抽水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從水位很低的地方抽水上來需要更多的電能
井的抽水量會越來越少。水量不斷減少就難以維持現在的糧食產量。
在缺糧之前,超采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後果,包括濕地變干,河流枯竭,地面沉降,還有海水入侵,這些問題會導致地下水的水質持續惡化。這些現象在河北省就已經非常普遍了,甚至有的地方地面沉降有兩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