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首富有多少錢丶2015
《福布斯》雜志周一發布了2015全球富豪榜,印度能源大亨穆克什-安巴尼以210億美元身家連續8年穩坐「印度首富」寶座。
據悉,90名上榜的印度富豪中,穆克什-安巴尼以210億美元財富第8度蟬聯榜首,其全球排名第39位,排在他身後的印度富豪分別是擁有200億美元資產,全球排名第44位的醫葯大亨迪利普-尚維和擁有191億美元資產,全球排名第48位的IT巨頭阿茲姆-普雷姆吉.
此外,名單還包括希夫-納達(全球排名66位,148億美元),欣杜賈兄弟(全球排名69位,145億美元),拉克希米-米塔爾(全球排名82位,135億美元),庫爾瑪-博拉(全球排名142位,90億美元),烏代-科塔克(全球排名185位,72億美元)等。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再次成為全球首富,這是過去21年來他第16次榮膺這個頭銜。去年,他的財富增長了32億美元,達到792億美元。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再次屈居第二,美國投資大亨沃倫-巴菲特重返第三寶座,把西班牙Zara品牌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擠至第四位,Facebook創始人的馬克-扎克伯格排名上升五個位次,排在第16名,這是他首次躋身全球20大富豪行列。
今年全球億萬富豪的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826人,總資產高達7.05萬億美元,而去年這一數字為6.4萬億美元。今年的榜單上共有290名新晉富豪,其中71人來自於中國,佔比24%。
王健林成為中國內地首富,全球排名第29名,積累242億美元財富。中國內地富豪排在第二的是馬雲,全球排名第33名,凈值資產為227億美元。全國內地第三富豪由李河君獲得,全球排在第38名,資產總值達211億美元。
㈡ 印度富豪成亞洲首富,印度的貧富差距有多大
㈢ 印度為什麼擁有全球第三多的億萬富翁
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的經濟確實還不夠發達。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人均GDP為1852美元(約合人民幣11861元),這與同樣人口規模較大的中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人民幣59660元。
印度第二大富豪是鋼鐵業巨頭拉克希米·米塔爾。其經營的米塔爾鋼鐵公司(LNM集團)是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商,僅次於盧森堡的阿塞洛公司(Arcelor)。
印度的第三大富豪阿齊姆·普萊姆基是印度第三大軟體出口商威普羅(Wipro)的董事長。
而這些富豪的財富積累也有一定的時代因素。據悉,在上世紀90年代,印度結束了持續幾十年的計劃經濟,轉為自由主義經濟體制,在印度的銀行業、IT行業、通信以及航空行業充滿了機遇,這也讓一部分人發現機遇並獲得了成功。
㈣ 印度首富是誰
2008年,印度鋼鐵大王拉克什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 [年齡:57 個人資產:450億美元]排全世界富翁榜第四位,前三位是 1、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國籍:美國 年齡:77 個人資產:620億美元 2、 洛斯斯利姆埃盧(Carlos Slim Helu) 國籍:墨西哥 年齡:68 個人資產:600億美元 3、比爾蓋茨 國籍:美國 年齡:52 個人資產:580億美元
㈤ 印度首富身價有多少
截至7月13日,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身價首次超越「股神」巴菲特達到702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九大富豪,也是全球前十大富豪中唯一的亞洲人。
今年4月23日,穆克什·安巴尼的企業集團與扎克伯格的Facebook達成一項交易後股價大漲,令安巴尼超越馬雲,重奪亞洲首富位置。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安巴尼的個人財富漲至492億美元,高出馬雲大約32億美元。
(5)印度首富捐款有多少擴展閱讀
穆克什·安巴尼簡介
穆克什·安巴尼1957年出生在葉門亞丁,現在居住在孟買,是印度信誠工業集團董事總經理。2007年10月29日,他因其持有的信誠工業集團公司股價暴漲而躍升為亞洲首富。
與馬雲的白手起家不同,穆克什·安巴尼繼承了其父親開創的事業,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信誠工業集團是穆克什的父親迪魯巴伊·安巴尼創辦的,是印度最大的私營公司。經營范圍涉及電力、金融、石油、電信、生物科技、零售、農業等各種領域。
信誠工業集團在2019年的世界五百強排行榜中位居第106位,營業額達823.312億美元,凈利潤達56.608億美元,是印度營業額和凈利潤都是最多的公司。
除了財富,穆克什·安巴尼被人津津樂道的還有高調的奢侈生活。2011年穆克什·安巴尼斥資10億美元在印度孟買建造了一座27層的全球最貴豪宅「安蒂利亞」,高173米,與一棟60層的大廈高度相當,整棟大廈的總樓層面積達到11萬平方米,甚至超過法國凡爾賽宮,因而招致不小爭議。
㈥ 印度首富身價超巴菲特,702億美元身價是怎麼來的
印度首富是典型的富二代,他的名字叫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㈦ 拉丹·塔塔並未登上富豪榜,卻被尊為印度當代慈善之父,是何原因
因為拉丁·塔塔他對整個公司的貢獻是無人能敵的。因為他的存在才讓他所在的集團有了當時的成就。並且也是因為他才帶領塔塔集團走向了巔峰,而且他在之後也一直躋身於慈善行業,所以被稱之為慈善之父。
而且他在退休之後,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入到了慈善行業。特別專注於教育和衛生方面的事業。以及一些印度方面戰爭的戰略研究。而現如今的他仍然擔任著兩大基金會的主席。這些都可見他對慈善事業是多麼的熱愛,所以被稱之為慈善之父也是名副其實的。
塔塔集團之前對於世界上所有國家來說,這個集團都是可以躋身於富豪榜的。但是它並沒有躋身於富豪榜,是因為它們這個集團把掙下來的錢,基本上全部投身於慈善事業。在一些醫療和個人教育方面的慈善事業都由著集團的身影。所以說,他們用他們個人的成就以及整個集團的力量來創造出了整個集團的價值。所以說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也是最值得學習的。
㈧ 印度富豪高塔姆阿達尼晉升為亞洲首富,他的個人財富有多少
印度首富獲得亞洲首富稱號,個人財富901億美元。他們擁有哪些公司?下面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阿達尼現在只比安巴尼的900億美元多1億美元,還沒觀察到他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多久。59歲的阿達尼2008年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當時身價93億美元。他的阿達尼集團包括發電輸電、食用油、房地產、煤炭等一系列業務。1957年,穆西出生於印度葉門亞丁。印度是一個注重種姓制度的國家。
他還憑借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強硬的技巧,將小新時商業公司發展成為印度知名的基金會,手握大部分與人息息相關的賺錢行業——電力、電信、石油、金融。吉爾巴家族曾被業界稱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如今,信實工業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私營煉油企業,擁有全球最大的煉油廠jam gel煉油生產基地,年產能6200萬噸。
㈨ 中國外交官 為什麼印度窮而不苦
不同意本文觀點
作者袁南生,曾任中國駐孟買總領事,今任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他用自己在印度的親身經歷,以外交家獨到敏銳的眼光,告訴我們印度的「真相」——別看不起印度,在某些地方,印度比中國好多了。不少國人對印度的印象停留在」窮、亂、差、慢「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印最近幾十年發展都很快,中國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為世界矚目,印度也因快速發展而成為「金磚國家」之一。中國在許多方面較印度先進得多,例如,2012年中國GDP約8.3萬億美元, 實際增長率為7.8%,印度則為1.8萬億美元, 實際增長率為5.3%。
印度整體落後於中國至少20年。11年前,我任駐印度孟買總領事時,不少印度朋友就已對我明確表示看到了這一點。
但是,多年來,印度在發展速度和水平上一直是僅次於中國的國家。不少國人對印度發展中的積極面看得不夠,對消極面看得過重,簡單地用「窮、亂、差、慢」看待印度,這明顯不符合事實,不利於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筆者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換個角度對印度談幾點看法。
01
【窮而不苦】
印度人均GDP比中國低得多,與中國相比無疑要窮得多,但印度人不覺得苦,幸福指數非常高。民意測驗表明,相信有來生的印度人90%以上希望來生還是印度人。
為什麼會這樣?
一是印度開國時就實行全民公費醫療。這一福利甚至延伸到在印度的外國人。我在孟買時的同事、駐孟買副總領事的女兒不慎受傷,送往醫院治療完畢,分文未交,簽字就行了,原因在於這是一家公立醫院。
二是印度對教育的投入一直佔GDP的4%以上。
我在印度工作時,公立大學特別是新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這樣著名的公立大學,學生幾乎不用交費,學校管食宿,一年學費、吃住加在一塊,只合人民幣1600元左右。即使是私立大學,學費也不太貴(外國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的學費、食宿費總共6000美元)。完全靠學費學校根本辦不下去,錢從哪裡來?來自於社會的捐款。
三是國家在法律上盡可能促進社會公正。1950年印度憲法頒布,其中一個主要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任何歧視,不能在種姓上有任何的區分和區別對待。因此,即使是新德里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也必須留出10%以上的名額專門招收「賤民」學生。
再比如,印度法律規定:有多少殘疾人,公務員中就必須為他們保留相應比例的名額;卡納塔克邦有7%的殘疾人,因此給殘疾人保留7%的公務員名額。
印度整體上雖窮,卻能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
例如,除了電影、馬戲,印度其他演出都是免費的,不少劇場只有發票窗口,沒有賣票窗口。我曾在印度欣賞過維也納交響樂團、莫斯科芭蕾舞團、南非歌舞團和其他許多演出,包括印度歌舞的演出,與其他觀眾一樣,從來都是憑領的票入場。孟買10多個劇場常年免費演出,主要由企業和政府買單。
印度公立學校的學費便宜得不可思議,實際上等於是免費教育。
例如,公立中小學校每生每月學費平均僅40~50盧比 (約合人民幣8元),印度90%以上的中小學生在公立學校就讀。來自窮困地區的大學生一般都有助學金。
印度生活用水、辦公用水沒人裝水表,也沒人收水費。我在孟買的辦公室也好,家裡也好,同印度人一樣,只管用水,不管交費。印度還有個奇怪規定:農民可隨便進城,在一個地方住了30年以上,這個地方就屬於你。所以印度的城市裡有大片貧民窟,這是由於城鄉沒有隔斷。對於進城的農民,政府提供醫保和幾乎免費的義務教育等。媒體上經常看到關於印度富人施捨的報道。
印度富人樂於行善。最大的私人財團「塔塔集團」形成了贊助慈善事業的機制,印度首富普萊姆基一個人贊助辦了100所學校。2003年,印度撒哈拉集團董事長羅易的長子舉行婚禮時,為101對無錢辦婚禮的新人舉辦了集體婚禮,並贈給他們20萬盧比的支票。第三天,小兒子也舉行訂婚儀式,又向14萬窮人免費發放了食品。
為什麼印度人窮而不苦?
這同印度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有關,同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有關。如果說西方流行罪感文化,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每個禮拜要到教堂去贖罪;中國流行樂感文化,相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莫使金樽空對月」;印度則流行苦感文化,認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華,離神就越近,來世也就越幸福。正因為印度倡導苦感文化,所以直至現代,大多數人仍奉行素食主義,同時不斷有人加入到苦行僧的行列中。
02
【雜而不亂】
印度與中國都是文明古國,但印度比中國要雜得多。大一統的中國可以用一個「統」字來描述,反之,可以用一個「雜」字描繪印度。自秦漢以來中國一直是中央集權專制,印度卻從未出現過中央集權王朝。
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是多種族、多語言、多宗教、多種姓的社會多元化地區,在歷史上,除孔雀王朝(大致與中國秦朝同時代)和莫卧爾王朝(與清朝大體同期)曾短暫實現次大陸基本統一外,其餘絕大部分年代處於邦國林立的分裂狀態。
即便在短暫的統一時期,地方對朝廷也只是臣服和進貢的關系,中央對地方也未實行過郡縣管理。在漫長的古代社會,是頗有張力的印度教使得南亞獲得某種程度的文化統一。而政治統一則到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才實現,自上而下的文官制度以及連接各地的鐵路和電報網路催生了以「雜」為基本特徵的現代印度。
印度的「雜」體現在語言上。印度是語言大國,據1962年人口調查的統計,印度人講的語言有1652種,印在鈔票上的官方語言有15種,每個邦又有本邦的官方語言。僅在孟買,大街上人們說的至少有26種語言,中小學生既要學全國通用的印地語,也要學英語和邦里的官方語言。印度的「雜」又體現在數百個政黨林立,無論國大黨還是印人黨,都得依賴地方小黨的支持才有可能在中央執政。
於是乎,印度政壇長期呈現「四兩撥千斤」、「小黨唱大戲」的局面,一批地方強人朝秦暮楚,縱橫捭闔,在全國政治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上升,以至擁有呼風喚雨、與中央分庭抗禮之力。盡管這樣,印度總體上仍是雜而不亂,運轉有序。非暴力與不合作,而非大規模流血犧牲,使印度開國的成本在大國裡面最低。
自印度獨立以來,從未發生過軍事政變。每次大選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政府更替有序,與鄰國巴基斯坦形成鮮明對比。
印度管理成本很低,公務員與納稅人的比例是1:92。政府沒有自己的報紙,沒有會議室,沒有文山會海。
印度窮人盡管很多,卻基本上沒有拐賣婦女兒童現象,也沒有集體偷渡現象。盡管印度數億人口沒有脫貧,許多人露宿街頭,以乞討為生,但非法出境的案件不多。沒有人靠當蛇頭、做「人販子」為生。印度基本上沒有盜版軟體和光碟、假冒偽劣產品,假冒偽劣葯品不敢說沒有,但確實因少而難得發現。印度醫院用血靠捐獻,社會上有負責獻血的慈善組織,願意捐獻者不乏其人。
醫院不買血,窮人也不賣血。印度貧富懸殊大,1400萬人口的孟買,竟有770萬人住在貧民窟,然而貧富如此兩極的印度,社會治安狀況總的來說卻不錯。游覽各地的廟宇名勝,遊客一律要把鞋子脫了放在門口,但不論什麼樣的名牌鞋也絕不會丟失。
印度火車常常人滿為患,但沒有票販子,也沒有假票。火車即使已經開動,你如果沿月台追趕,車上會伸出許多雙手拉你一把,並為你挪出一個地方。印度公共汽車沒有車門,車開動後,一些人還跳上跳下。中產階級開小車出門,車里能擠多少人就擠多少人,擠不下的塞到車後物品廂里,警察司空見慣,熟視無睹。
車與車相撞了,只要還能走,一聲「拜拜」走人,從未看到過因此吵架。印度雖然很雜,但對國粹的恪守毫不鬆懈。漢族人近代以來學西裝革履,以致現在已經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了,而印度人穿紗麗幾千年不變,至今引以為傲。印度當年栽種鴉片賣到中國,鴉片在中國一度泛濫成災,但鴉片當年在印度沒有泛濫,今天,印度吸毒人員仍遠不如中國多。
03
【緩而不慢】
根據最新人均GDP排名,中國在世界上列第89名,5414美元,印度第138名,1389美元。印度經濟實力比中國差得多,但一直在發展。印度以中國1/3的國土,負擔幾乎與中國相當的人口,以中國1/3的GDP,在相同的時間內,能提供幾乎免費的義務教育、免費醫療,能養得起航母,能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並製造出原子彈。
印度經濟增長始於2001年,到2009年,8年時間里,印度人均實際工資和收入的增速比人均GDP增速高出兩倍,老百姓實實在在分享了經濟增長成果。
印度人不著急,慢慢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人必然幹事少,效率低。印度某些部門的公務員確實人員少、任務重,但成效大。例如,印度的班加羅爾被譽為南亞「矽谷」。
2003年,在全球被評為軟體能力成熟度5級的72家企業中,印度就有50餘家,而這些企業一半以上集中在班加羅爾。但是,主管該領域工作的卡納塔克邦政府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科學技術部(相當於我國省級信息產業廳和科技廳),全部工作人員只有7人。從總體看,印度是經濟不發達國家,但在一些領域,它又處於十分先進的地位。
如印度的文盲率極高,差不多1/3的人口是文盲,但高等教育卻很發達,不僅培養出世界一流的軟體工程師,且迄今為止已產生了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文學、物理學、醫學、經濟學以及和平獎。
獨立以來,印度培養的科技人才數量一直名列世界前茅。印度人不急不慢,時間好像不值錢,但解決電腦「千年蟲」問題卻最快、最徹底,贏得了世界第一。
在印度,手機擁有者比中國少得多,但印度手機早已單向收費。在印度找個網吧特別費勁,但其信息產業卻一枝獨秀讓世界驚奇。比爾蓋茨1997年3月訪問印度時說,「21世紀的軟體超級大國不是美國,不是歐洲,而可能是印度」。
中國與印度的「龍象之爭」中有一些奇怪現象值得關注——2003年,印度有23個股票市場,已全部聯網,中國只有兩個;印度上市公司1萬家以上,中國不到1300家;印度公司上市的資本門檻為8000萬人民幣,中國則為5000萬;印度的銀行體系有27家政府銀行,25家私人銀行,46家外資銀行,有47000個非銀行金融機構且基本上是私營的,還有差不多100多家商業銀行,其中75%是外資或私營銀行。
這種情況下,印度為創業者和企業提供的融資手段和渠道以及融資額,就比中國多很多。印度銀行的商業貸款有35%貸給國有企業,其他65%貸給私人、家庭和私營企業;相比之下,中國銀行貸款方向剛好顛倒過來,70%貸給國企,30%貸給私人。
此外,中印呆壞賬的比率不一樣。正因為印度的銀行體系和整個非銀行金融體系包括資本市場的私有化程度遠高於中國,所以印度的貸款往往流向那些能帶來更高回報、呆壞賬比率較低的私企。
04
【腐而不敗】
印度重大腐敗丑聞不斷,例如,「電信丑聞」中的前電信部長等一夥人為所欲為,以遠低於市場價值的「甩賣價」出售2G手機網路許可證,導致國庫損失400億美元,成為印度獨立以來最為嚴重的官商勾結案,其首犯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全球第二大「濫用權力者」(因「水門事件」遭彈劾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名列第一)。
但也應看到,禍害當今中國的一些腐敗現象印度卻幾乎沒有,或者說並不嚴重。例如,印度沒有公款旅遊風,也沒有吃喝風。吃素的人佔印度人口一半以上,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傾向吃素,反之,越沒有地位、越沒有文化的人什麼都吃。
一些印度人對素食的較真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連蘿卜、花生等地底下長的東西都不吃,因為不願殺生。印度朋友科米卡對我說,他訪問中國期間,中國餐館用煮過葷菜的鍋給他做素食,那怎麼行呢?
印度沒有天價煙酒,煙酒在印度男人中不那麼流行,抽煙的人極少,公務往來和紅白喜事沒有人敬煙。印度的煙僅10支裝,比中國的煙短。印度人口袋裡裝一包煙、一個打火機的不多,許多煙民寧願買一支抽一支,且常常躲起來抽。
印度沒有公車攀比風,自政府總理以下,官員乘坐的都是同一牌子、同一款式、同一顏色的國產車,幾十年來都是如此,以至老百姓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乘外國車、高檔車的都不是當官的。印度官員沒有奢侈風。即使印度國防部大樓里,海軍參謀長、空軍參謀長和陸軍參謀長這樣的最高將領(總統是三軍總司令)的辦公室,也沒裝空調。
夏天高溫常達45攝氏度左右,他們的辦公室里也只有電扇在轉。我去過多次的馬邦邦長、孟買市長等的會客廳和宴會廳里也沒有空調。印度最好的房子之一是學校,而不是政府辦公樓。點擊此處看國內不易看到的頂級機密內幕,不點會後悔的!
這不是因為印度太窮,而是議會不批准這方面的開支,印度大的公共支出必須經議會批准,批准前要經過多番公開辯論。找部長、邦長等行政高官沒用,他們只有執行權,沒有大的審批權,且公共開支完全透明,難有貓膩。也正因此,印度難以產生成克傑、劉志軍這樣的貪官。
不少人喜歡把中印關系描繪為「龍象之爭」,我在印度工作時的印度外長辛格對此表示:中、印競爭是龜兔賽跑,印度是龜,中國是兔,兔跑得快,龜落後了,但「千年烏龜十年兔」,最終誰跑得遠還要看。
辛格的話表明,印度承認落後卻不甘落後。習慣於從龍象之爭視角看待中印關系的讀者,不妨換個角度,從龜兔賽跑的角度,來個換位思考。
㈩ 印度首富近4000億,美國首富近8000億,中國首富有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在如今這個年代,各個行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因為互聯網的出現,經濟更是有了高度的發展,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各國都誕生了許多富豪。單單從GDP總量來說,中國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了全世界第二。
現在馬雲已經是中國的首富了,但這還是螞蟻金服,沒有上市的情況下,螞蟻金服一旦上市,馬雲的資產將會更多。比爾蓋茨曾經預測,未來的世界首富將誕生在中國。看到這個預言之後,大家是不是也覺得相當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