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生活的習性是什麼
印度人生活的習性:
1、主食
大米及麵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
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而佛教教徒的教規是最嚴格的:不可殺生,不可食肉,不可食用「五辛」,飲水前必須用濾水囊過濾……
2、語言文化
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
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突厥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
印度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使用的達羅毗荼語雖然與印地語、梵語、吐火羅文有聯系,但不屬於印歐語系,而是自成一派,屬於達羅毗荼語系。
3、宗教信仰
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
4、婚嫁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
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余燼投河。
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
5、服飾
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
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
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紗麗——就是一塊四五米長的布,或素雅、或鮮艷,或相近、或對比,圍裹之中顯得恰到好處。
泰戈爾有一句形容紗麗的詩:「長發飄柔的婦人,把紗麗從屋頂欄桿上掛下來……」印度的婦女大多體態豐腴,她們穿著紗麗,半遮半露,顯得綽約美麗,一如神秘的印度。
圍巾——夏天,無論天氣多熱,印度婦女凡是穿傳統服裝紗瓦克米茲的,都要配一條同色紗巾。到了冬天,各式圍巾幾乎是男女老少的必備品。
6、職業分工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
玉米、 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刺綉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8、生活習慣
1)、大便以後用水沖洗屁股,而不用手紙
印度的居民一般廁所都有沖洗設備,普通百姓大便時則手拿一口杯水,習俗規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這其實是一個好習慣。其好處首先痔瘡的發病率大大減低;其次可以大量節約紙張,對保護地球資源、綠色工程的保護和發展,都極為有利。光這一項,就能節約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僑胞,認為有傷大雅,大都還不習慣,至今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習慣,仍然用手紙。而我卻採用了這個方法,用紙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衛生,不習慣了。
2)、樹葉當飯盆板凳
印度人在集體用餐時,吃飯用的飯盆常常是樹葉做成的。這種盆兒由幾片很大的整片樹葉相拼疊而成,內外兩層,樹葉和樹葉之間用比火柴棍還小的小枝條「縫」起來,葉盆呈圓形,周圍還有一個翹起來的邊緣,所以其模樣和金屬飯盆一樣,而且所有葉盆的形狀和大小一致,顯然是由一個模子壓制出來的。開始我以為用這玩意兒會不大衛生,而且老擔心它會漏,因此不大樂意用。但後來我完全改變了這種想法,因為我發現它有明顯的優點:首先,僅由幾片樹葉製成,而熱帶地區大葉片多著呢!所以取材極容易,造價很低。其次,這種餐具很輕,且不怕摔碰,搬運方便,很適合集體和野外用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飯後處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問題。至於衛生方面,其實,根本不用擔心,本地人常常用這種葉盆吃飯並不鬧肚子,外國人(包括筆者)用了之後也沒什麼問題,所以大可以放心享用這種獨具風情的樹葉快餐盆!
3)、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場,還能買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來有很濃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印度餐最傳統的甜食也是用兩種乳酪和糖製成的。
4)、側頭表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們表示贊同或應允時,不是點頭,而是將頭向右邊側一側。外國人起初常常誤會。有的書上說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國人)用搖頭表示同意。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側頭和搖頭畢竟是不同的動作。印度人側頭表示同意時,有時動作幅度很大,連整個上半身都側向了右邊,這就跟搖頭有更明顯的區別了。
5)、用右手付款
印度人買東西付款時只用右手遞錢,對方找零錢時也只用右手,絕不用左手。有人告訴我,一個當地人若用左手付錢,那是很不禮貌的。我用了很長時間才在某種程度上培養了只用右手遞錢的習慣。之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有時候忘了這一規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為我是「老外」吧,我還沒遇上對方在我用左手付錢時生氣的。
其實,不只是付錢時有這個講究,在一些較為正式的場合遞送其他東西(特別是禮品之類),若不用雙手而只用一隻手時,也應該用右手。
6)、飲用的是生水
因為這里氣候炎熱,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蔥等,此類食物具有良好的殺菌能力。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他們喝生水的習慣。就是到了大飯店、大賓館,首先給客人也是杯生水。一般人,尤其西方人聽來感到是太不講衛生了。但印度人民卻像茹毛飲血時代的人類一樣,適應了環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蔥等,可以有很強的抵抗力。如果人類鍛煉到這樣的地步,該為地球節約多少能源啊!
7)、活埋兒童驅魔
這種讓常人不可思議的「活埋」儀式在佩拉於爾村沿襲了已經足足57個年頭了。參加這一祭祀儀式的兒童首先失去知覺,然後再被放入預先准備好的臨時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後,再將他們挖出來。據說這是當地一種傳統的宗教習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祭祀兩位能夠驅趕妖魔的女神。
那些村民們為了讓心中的願望早日實現,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孩子「活埋」。按照當地習俗,被埋的女孩必須是青春期以前的女童,男孩子則不被強求參加這種儀式,所有孩子的年齡從4歲到20歲不等。
令人稱奇的是,「活埋」儀式進行的整個過程中,被埋孩子的父母以及來自省里的政府官員也在一旁「神色從容」地觀看。目光慈祥的住房和城市發展官員杜雷拉吉平靜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這位祭祀儀式的主要嘉賓這樣告訴記者,「我是應本次活動組委會的邀請出席這個盛典的,其他我也沒有什麼太多好說的。」
❷ 印度竊賊偷錢,開挖掘機挖走自動取款機,當地人到底有多硬核
提起印度,相信大家對於這個神奇的國度都有一些了解,不過大部分人對於印度的了解只是局限於電視上演的那樣,從我們看電印度的電影作品來看,不難看出印度是一個非常熱情並且做事有些大膽的國家,可是現實生活從印度人也是比較的硬核的,這不,印度竊賊偷錢的時候都不用什麼工具的,是直接開著挖掘機挖走了自動取款機,真的是非常的霸氣,這也能看出當地竊賊的囂張,希望抓緊將他繩之於法。
三、印度人硬核的地方還有很多。
印度人硬核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他們殺雞不用開水燙,直接剝皮,還有直接喝恆河的水,街頭的小吃直接用手抓等,這些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這一次印度竊賊直接開挖掘機挖走自動取款機也不足為奇,不過每個國家的文化和觀念不同,我們雖然覺得他們的做法有些奇特,可是也尊重他們的文化,不過這個竊賊實在是太囂張了,希望當地政府抓緊逮住這個竊賊,給予他一定的教訓。
❸ 火車上扒滿人,摩托車坐十幾個人,印度人還能做到哪些神奇的事
印度給我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別的國家進行軍事演習的時候,都是飛機大炮,或者步兵列陣。而在印度除此之外,它們還會有摩托車特技表演,所以除了印度之外,我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見過這種嘩眾取寵的行為。
而且印度人上廁所是不用衛生紙直接用手來清洗。也就是說他們上廁所之後是用手來清潔衛生,但是有一點大家不知道,有沒有了解,印度人吃飯是不用任何餐具也是用手直接來抓,他們所說的行為用右手吃飯,用左手來上衛生間。仔細想想兩者也沒有什麼直接性的關系,但是他們做飯的時候不可能只用一隻手,想想還是非常的奇葩。
❹ 印度人民在閑暇時間主要做什麼事情
印度人民在閑暇之餘主要是做的事情就是消閑於娛樂工作與休息
❺ 印度人為什麼能做出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
首先是印度人比較樂觀,屬於樂天派,因為多數印度人是文盲,而且是窮人,只能自娛自樂,久而久之就會做些別人驚訝的事出來。
再則印度人喜歡被關注,這與他歷史上遇到的災難有關,因為它一直是英國殖民地,被奴役太久,自己文化中斷太久,獨立後呢,又發現旁邊還躺著中國這條巨龍,而且全世界一天到晚都在談中國,這讓好面子的印度人很不爽,所以經常會搞些奇葩事情來博取世人注意。
最後就是這個民族太隨意,印度甚至規定開飛機的時候,機長有三十分鍾的自由活動時間……上個月不是還有新聞么,一個印度機長喝醉酒去開飛機,被投訴了,我去……做什麼事印度人都是懶懶散散,鬆鬆垮垮的,卻又愛吹噓,好面子,加上基建太差,人口壓力巨大,所以只能拚命做一些常人覺得危險的事來圖方便(比如爬火車……)。
❻ 經常看到香港的街邊站著很多印度人他們是做什麼的
去過香港旅遊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香港的街邊會有很多的印度人,無論是從事於小型的經商,或者是一些工作人員,印度人還是存在一定的人群。當然這些人群還是以印度男性為主,他們頭上有著印度人特有包裹頭巾的一種裝扮,所以也給人一個非常直觀性的認識。
無論是任何人群在一個地方,他所在的行業以及他個人的工作,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有一定性的作用,所以香港有今天的繁榮,無論是對於英國人,印度人還是香港本土人,大家都有著一定的努力,才促使香港今天經濟騰飛的樣子。
❼ 印度人在行為舉止和飲食上有哪些習俗
印度人認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他們認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孩子浴後會遭災、夭折的。印度人喜歡談論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和外國人的生活。
印度婦女喜歡在前額中間點有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印度男女多有佩戴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印度人身份懸殊,有等級制度,他們很重視身份。甲某的地位高於乙某,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當嚴格。
在印度的孟買,60%的人是素食主義者。因此,宴請印度人時,事先必須確認對方的習俗,看他是不是素食主義者。
❽ 印度遇122年來最強熱浪,當地居民是如何在這樣的天氣下生活的
印度當地居民抵禦炎熱天氣的方式,除了使用空調等電器或者勤洗澡以外,當地人還有一種獨特的降溫方式。
印度的人口數量十分龐大,但基礎設施卻比較落後,所以許多地區到了夏天經常會停電。而受印度特殊氣候條件的影響,這里的夏天格外地炎熱。為了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印度人才大開腦洞,想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法。
夏天待在空調房裡的滋味總是格外地暢快,但一來購買空調的成本較高,二來夏天停電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對於大多數的印度人來說,使用空調降溫是比較奢侈的,一般只有條件比較好的印度家庭才用得起。灼熱的紫外線容易灼傷皮膚,因此許多人出門會通過面罩保護裸露的皮膚。
你知道夏天印度人通常會做些什麼來打發枯燥又炎熱的時光嗎?
❾ 為什麼印度人總是能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事
因為印度是宗教大國,大部分國民多信奉宗教,相信神力。所以會做些我們認為很離譜他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
❿ 蛇節是印度的傳統文化節日,印度人在那天會做些什麼慶祝
蛇節在印度也很被看重,每到蛇節的時候,都會引來世界各地的遊客。印度人把蛇當作神來看待,也因此會有很多的蛇廟,每年的7月6日的時候印度人都會在蛇廟舉行蛇節大典。同時,也有很多耍蛇的表演來吸引遊客,從中可以賺一大筆錢。在蛇節當天,蛇就會被帶上特別的裝飾品,然後進行牛奶沐浴,這是印度人對蛇的一種尊敬和愛戴。使用牛奶給蛇沐浴之後,蛇的皮膚就會乾裂,也因此這樣,在蛇節之後會有很多蛇死亡。
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盡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