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不能和諧相處

印度為什麼不能和諧相處

發布時間:2022-05-27 13:12:54

A. 印度內部矛盾那麼多、貧富差別大,為什麼還那麼和諧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GDP經濟方面的增長迅速,但是印度的貧富差距依然巨大,在印度的首府就有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即使這樣平民與富豪生活在這樣一個區域里,還是那麼的和諧,之所以這樣,我覺得是和印度人先天樂觀的心態有一定的關聯。

回頭看一看我們自己就是因為沒有信仰的約束,所以人變得非常的自私,凡事都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不會為別人著想,遇見一些事情便放在心中耿耿於懷,自己都無法原諒,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學習,而不是一味的來挖苦人家,印度這個民族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B. 為什麼印度和巴基斯坦不能實現和平相處

是因為在印度人的眼裡面,他們認為自己的宗教派別還有文化都是自己的歸屬,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在他們眼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反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運動裡面,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以及價值體系卻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導致了他們的民族和宗教的矛盾一點點的惡化,所以慢慢的就變成了各自利益的組織和集團,在隨後就演變成非常尖銳的矛盾,最後就體現在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以及建國理念和政治實踐這些方面上面。

兩國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湊巧卻也可以說是刻意而為之,巴基斯坦好像在尋求任何形式上面的和解,在他們的處境上面,只有對話才可以帶來和平,畢竟印度和巴基斯坦處於鄰國的關系,唇亡齒寒,所以說他們不得不從民生領域上面挪用資源,把錢花在軍隊上面,既是為了捍衛和平,也是為了抵禦戰爭。

可以說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矛盾完全就是取決於克什米爾問題。當時的印度政府通過武力鎮壓了那次恐怖襲擊,但是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說雙方矛盾才越來越尖銳,想要真正的緩解尷尬的雙邊關系,只有兩位總理和平的坐下來談一談,雙方都去安慰自身的民眾情緒,才有可能達到和平。

C. 中國和印度和平相處了幾千年 怎麼現在不行

中國從來沒有將印度看作是必除之而後快的對手。
中國與印度有領土爭端的歷史並不長久。

D. 巴基斯坦印度關系為什麼不好

宗教願意、民族原因、地緣政治原因。

E. 印度為什麼和中國過不去

歷史雖然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引過來的,可是在那些朝代上,中國跟印度也沒什麼過不去的,印度的釋加摩尼佛是我們中國的如來佛。可如今呢,特別是在近代。中印同樣被侵略過的,同樣是人類歷史文明做出貢獻的國家,本應該是同病相憐。可如今的中印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事鬧別扭!本來我們應該是2個國家一起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強大的西方軍事壓力。可惜啊!印度是軟體上是全求有名,中國是世界工廠,如果能好好相處的話。相信美國的亞洲特別是中印周圍的國家的干涉或者進入是很難的,可是呢,你以為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就是針對中國,難道就沒有想壓制你們印度嘛。難道中國在那場戰爭中反讓你們印度認為中國怕了你們嘛難道你們以為你們的餓那烈火導彈真的能打贏中國的導彈,難道。。。。。。。,最後一個,難道你們真以為跟中國打仗,中國的三軍是象你們的佛一樣是吃素的嗎??別把你們的國內政治因素,而把中國當作你們的籌碼。你們記住了,中國人起碼別的不敢說,陸軍戰,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沒怕過誰!!!!!!!!!可憐的阿三民族。考慮好你們自己的民族前景。再來跟中國比拳頭。真以為自己那麼厲害的話,那來吧!我們等待著這場戰爭。誰輸誰贏打了再說吧!
同為發展中的大國(包括領地與人口),和中國的領土劃分存在爭議,印度人好張揚,不務實,不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國防自產能力、公路學校等公共設施極不健全,雖然有廉價勞動力,但相較中國四通八達的道路,一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外企還是傾向於中國投資。舉個例子,印度國防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後,武器自產能力嚴重不足,卻拿那麼多錢搞航母。
中印崛起使世界向東轉是當前輿論的一個熱點。從目前的國際地緣政治現象上來看,確實有這樣一種可能性。然而,目前的現象只是一種表象,並不能從根源上說明問題,更不是未來的預演。
誠然,現今的中國和印度都處在一個崛起的過程中。由於中印兩國國家規模巨大,這個崛起的過程對於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有著不可忽視的改變。只是,僅僅這樣並不足以使世界向東轉,充其量也就是讓世界向東看。至於是不是向東轉,還得看未來兩國的走向。

輿論對於中印的看法很多。有說雙方對抗,也有說雙方合作,但大多數似乎多對中印兩國的前景非常樂觀。因此龍象共舞往往被世人津津樂道。甚至於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基本要素,即封閉實力體內的必然斗爭。

從地理角度而言,中印是封閉實力體系內的一二號國家。因而,當雙方強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發生實力的碰撞。這種碰撞不一定是戰爭,而是一種分出勝負的過程。政治、軍事、經濟的全方位比拼,直到一方確信自己不再有可能贏得這場較量,並向另一方輸誠。畢竟,在亞洲這個原本廣褒的空間內,很難容下兩個世界超一流國家。如果有一方登頂,另一方必然只能仰望神壇。好比歐洲,在美國真正崛起前戰亂不斷。狹小的歐洲確實很難容納那麼多世界超一流強國。總得角逐出誰登頂,誰成為神壇下的墊腳石。當美國崛起成為超級大國之後,歐洲國家倒是能夠更為平和地相處。歐洲走向和平的本質是歐洲國家的實力溢出慾望變小了,更為可控了。

因而,當中印能夠使世界向東轉的時候,他們就將不得不面對這種決定性的較量。不會有兩個主導者同時存在。否則,其結果只會是誰都成不了主導者。雙方的精力都集中在狹小的利益空間之內,就不會有更多的力量去影響世界。不能對世界發揮不可替代主導作用,世界就不存在向東轉這一說。

正因為當前中印的實力還沒有真正到達能夠使世界向東轉的層面,才會有中印崛起使世界向東轉的構想。這種構想,不可能以人們想像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果說,中印崛起會使世界向動轉,美國也不可能扶植印度對抗中國。主觀意圖看似可變性極大,卻不得不受到客觀因素的極大制約。換言之,不是中國和印度向要合作就能夠合作的。誰忽視歷史規律的車輪,誰就得為此付出代價。

就當前而言,印度實力的每一分增長都是對於中國成為世界主導力量的牽制。同時也可以認為,印度的崛起拖累了世界向東轉的進程。世界的中心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概念,而是綜合了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軟硬因素而共同構成的政治影響力。而一個國家是否感到安全,是否具有優越感,又恰恰是看其與周邊國家的力量對比。由此,中印兩個國家,很難找到一條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如果說,生存權是互不相乾的,發展權是可以和諧共存的,那麼繁榮權,就幾乎不可能同時存在於中印兩個如此大規模的相鄰國家。就他們互相之間的對比來看,只會有一個國家取得最終的繁榮,而另一個國家,將不得不等待下一輪的戰略契機到來。

未來應該是這樣,要麼中國崛起使世界向東轉,要麼印度崛起使世界向東轉。中國和印度共同崛起,還要使世界向東轉的說法,最好當成一個美妙的童話。體系內只需要一個核心進行力量整合。現今歐盟在整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是前車之鑒。

美國人也很清楚中印的力量對比。因此,在與中國進行競爭加合作的同時,對於印度,美國就是幫助了。美國需要在亞洲地區,在中印之間出現一種均勢。印度在實力上落後太多,自然就需要美國的幫助。當然,這種落後並非單靠美國的幫助就能夠實現趕超。美國還會讓印度感覺到他願意借力給印度。在這個前提下,綜合美國的物質幫助,印度產生一種油然的自傲情緒也就不奇怪了。他忽然覺自己確實有資本挑戰中國的潛在主導權,於是便選擇與中國就未來的歸屬權進行一番較量。

除非中國讓出未來,否則這種較量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就是宿命。換言之,這不僅僅是一場中國與印度的較量,更是一場中國與美國的較量,不能突破美國的均勢戰略,中國也沒有資格站在世界的舞台的頂端。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均勢戰略在印度身上實行還有其特殊性。印度龐大的國家規模決定了其對美國同樣是一個威脅。同時,印度從意識形態層面來說是處於西方體系內的。這就意味著,印度實際上也可以算做西方封閉體系的一員。由此讓美國產生了一個比中國更大的顧忌。即印度的實力發展到一定層面,其不僅僅是在地理范疇的封閉體系內挑戰中國的主導權,其同時還將在意識形態范疇的封閉體系內挑戰美國的主導權。如果說中國崛起,對美國來說是世界主導權的分割,那麼印度崛起,對美國來說就是世界主導權的更替。中國的挑戰是代表一個新的體系的崛起。印度的崛起,則是追求集成當前的美國分配體系。這一問題,在當前看來並不明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加,美國繼續執行均勢戰略的風險將以幾何倍數的形式增長。如果確實要在中國崛起與印度崛起之間進行一個選擇的話,相信美國寧願選擇中國而非印度。

印度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硬傷。他牽制和挑戰中國,事實上在阻礙實力流自大西洋流向太平洋。由於當前世界的主導者是美國,實力流也必然選擇美國周邊流動。與實力流向太平洋方向流動相比,美國不可能接受實力流向印度洋方向流動。如果這種假設發生,則美國將淡出世界主導者的行列,而不僅僅是當前面臨的主導權被分割的可能性。從實力流規律上來說,中國不首先成為世界的主導者,印度就無從成為世界的主導者,一點機會都沒有。當今世界的主要經濟交互平台是海洋,以海洋為基礎才能實現實力流的大規模轉移。實力流的孕育和轉移絕對不會是憑空的。印度試圖挑戰中國的主導權,換句話說甚至是在挑戰客觀規律,挑戰美國的底線。即便印度於不可能中找到可能,在沒有新的主導者分割美國主導權之前,美國絕對有能力也有決心去阻止上述假想成為現實。

由此可見,印度成為世界向東轉這個歷史進程主導者的想法,至少在當前一個歷史階段下是沒有機會的。來自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共同限制了印度崛起的程度。他沒有什麼機會在這個時期成為世界超一流的政治核心。如果說中國能夠使世界向東轉,並成為超一流強國,那麼印度的最高成就,也僅僅是世界一流國家。中國不能拉開這樣一個差距,就無從談起世界向東轉。反之亦然,印度要使世界向東轉也必然要拉開與中國的差距。

F.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都不能和睦相處,兩國究竟有什麼解不開的結

那就是歷史的問題,因為兩國都想要克什米爾地區,誰都不退讓,還有印度教和穆斯林不合,雙方民眾都相互懟對方,所以雙方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平相處,實在是結太深了,也許時間久遠點雙方可能有和好的一天。

就在穆斯林遷移過程,雙方還發生激烈爭斗,大有老死不相往來感覺。久而久之,就在雙方民眾心理留下恨,覺得對方都是自己的敵人,這輩子都看不得對方好,都想收拾對方,試問在這樣的情況,雙方怎麼可能和平相處呢?

G.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為什麼一直不太好

你需要知道的30個理由(為什麼印度人討厭中國)
1、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佔有一席之地,而印度卻沒有
2、中國能主辦2008北京奧運會,印度還沒有這能力
3、中國=共產主義
4、中國與巴基斯坦聯系密切
5、中國發展並試驗了反衛星導彈,印度落後於中國
6、中國在太空計劃中遙遙領先
7、中國是經濟的領導者
8、中國已經有了上海F1賽道,印度還在計劃建造中
9、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開始學習講漢語寫漢字
10、中國人不相信瑜珈,印度人則認為太極是胡扯
11、印度人認為功夫純屬捏造,飛檐走壁是無稽之談
12、西方家庭收養中國孩子,印度人說,他們的孤兒更可愛
13、中國女人比印度女人更受西方男人青睞,印度人希望他們排在中國人前
14、很多混血孩子擁有中國血統,印度人覺得這些孩子並不漂亮,印度人抵制smallville,因為她是半個中國人
15、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想擊敗中國
16、唐人街越來越多,印度必須建更多的寺廟
17、女孩們在舞會場合更喜歡穿中國的傳統服飾,印度人則希望他們愛上印度服飾saree
18、印度人在新加坡受歧視
19、很多奧運會金牌被中國人奪得,印度從來不被認為是奧運比賽的競爭者
20、中國人討厭cicket。印度人不認為姚明可以扣籃
21、中國題材出現在好萊塢電影和戲劇中,而印度人相信寶萊塢才是世界的驕傲
22、中國只是半殖民地,而印度被完全征服並淪為殖民地長達兩世紀
23、中國的體操很強,印度人說,體操只是為了共產主義
24、中國的領土比印度大,但是誰關心這個呢,雞的大小一樣就可以了
25、中國比印度擁有更多的士兵
26、中國國旗比印度好畫並且顏色少,印度人厭倦畫他們那輪子
27、只有中國有熊貓
28、中國通過郵購銷售了更多的姑娘,印度婦女遠不如他們說的那樣搶手
29、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引起了美國和歐洲的注意,印度也想得到那樣的地位
30、中國/亞洲面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西方的商業廣告中,印度想取代中國面孔!

如果印度還未認識到它的地區力量,它如何才能成為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就是在國際體系中居於領導地位,並能在一些全球性規模的事件和項目中有影響的國家!
中國強奸了非洲的經濟和政治?蘇丹??
印度對全球的影響力在哪??
問題:為什麼中國人討厭印度?
答案:就是因為這30個印度人討厭中國的可笑荒謬的理由!
那就只好當老二了!!!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08-6-26/603658.aspx

H. 為什麼亞洲這四個社會主義國家都不和平相處

中國,越南,朝鮮,寮國四個國家都是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四個國家恰恰是領土相連的,歷史上的原因,導致有許多的領土爭端,現代社會領土是第一資源,在這個前提下,所謂的意識形態到的次要的了,過去可能如毛一樣,為了統一的意識形態,比如劃分白頭山一部分給朝鮮,江心坡給緬甸,就算62年打越南也是為了防止蘇修,為了團結第三世界主動撤出藏南(印度也不領情)。
但是隨著蘇聯,東歐劇變,毛的翹辮子,解放全世界「受苦的人們」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既然如此那麼就應該親兄弟明算賬,所以為了領土資源就不和睦了。

I. 印度和鄰國以及南亞周邊國家也是很不好

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印度在國際舞台的發聲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想通過其他國家的幫助,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那麼,除了中國人所熟知的印度與中國關系,印度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如何呢?為此,小編來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與一些印度留學生探討了這個問題。
印度在國際上吃得開。就目前的三個超級大國來說,不僅與中國關系不錯,而且與美國和俄羅斯都是朋友,這從美國和俄羅斯爭相將先進的軍事裝備賣給印度就可以看出來。從上世紀50年代起,印度就與多個非洲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在中東,以色列是我們最好的支持者;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是印度文化的追隨者;在歐洲,英國總是在國際問題上與我們站在一起……這樣的清單我還可以繼續下去。
除了中國,印度文化一直主導著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因此,這些地區的國家幾乎都堅定地跟隨著印度。這些國家包括尼泊爾、緬甸、不丹、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孟加拉……
盡管印度奉行「不結盟」的理念,但是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試圖成為世界的和事佬,並在世界舞台上改變對任何事情都持中立的態度。印度外交的改變,為它圈了一大批的粉,尤其與一些諸如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打得火熱。
印度向來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朋友,包括與中國,也有著悠久的友誼。作為金磚五國之一,印度應該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加大與非洲和南美洲各國的援助和聯系,以獲得他們在國際上對印度的支持。
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同時與中美俄三個大國保持友誼的國家,只有印度。此外,我們向很多欠發達地區援助食品,並在聯合國的授權下派遣維和部隊。印度與其他國家相處不僅僅是以印度的利益為基礎,還有著人道主義、做負責任國家的考慮。因此,印度在世界上的口碑非常好,與很多國家關系融洽。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不能和諧相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生接機注意什麼 瀏覽:853
印度摩托車怎麼上去的 瀏覽:120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61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6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
印尼國木是什麼 瀏覽:108
印尼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487
美國和伊朗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4
伊朗在什麼大洲 瀏覽:479
在英國沒有永居身份怎麼辦 瀏覽:774
英國三五牌是什麼牌 瀏覽:613
100日元在越南能買什麼 瀏覽:362
和平精英國際主播公開賽哪裡能看 瀏覽:415
越南整條魚怎麼處理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