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每年大量購買先進裝備,巨額資金從哪裡來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印度有些人富得流油,但是大部分印度人卻依然生活在貧民窟當中。該國貧富差距極大,這就導致了印度窮的人很窮,富的人卻很富。印度原本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的耕地,但是每年卻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飢餓,有大量的兒童發生了營養不良。
當然這GDP裡面也有印度幫人家製造裝備武器的錢,有的時候印度買軍用裝備還會貸款。這時候印度人就會把生產線帶到回自己國家,然後幫別國生產武器。這樣多少也能賺點,不過印度生產的武器質量有點堪憂,曾經發生了導彈退貨事件。印度還經常會對外界宣布印度有巨額訂單,其實都是沒有的事情,因為印度真的買不起那麼貴那麼多的武器。
印度這種做法也是在令人哭笑不得,雖然GPD的總量不低,但人均GDP的數值也不高,就能夠說明印度的經濟情況還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B.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都從俄進購,為何它不選擇從美國進口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並不都是從俄羅斯進購的,從美國也進購過很多武器。印度現在不僅僅從俄羅斯進購,也從美國進購。而且印度與俄羅斯和美國都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外交關系。因為印度的戰略地位對於俄羅斯和美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再加上印度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客戶,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個大客戶。
印美俄三家的關系比較微妙,印度由於擁有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地緣政治上美俄對印度都有需求。印度也需要美俄的軍火來武裝自己,軍火貿易也就成了非常大的現實利益。
C. 印度政府將採取什麼樣的軍事采購策略呢
近期印度政府在軍購上不斷的實行大手筆,采購了很多最新的軍事裝備,這些軍事裝備很多都已經開始裝配到印度軍隊了。根據媒體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打算改變自己以往的軍事采購政策,開始實行新的軍事采購政策,印度的新軍購政策就是租借,印度現在開始考慮向外租賃軍事設備了,其實在很早以前印度政府就向美國政府租借了無人機和海軍艦炮。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政府目前對於海陸空三軍都打算採取租借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近期印度的空軍的戰鬥力就嚴重缺乏,雖然印度政府購買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但是也很難說印度政府不會為了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壓力而進行租借戰機。不過這也是印度政府的聰明之舉,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中盡可能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不過印度日後萬國造可能就會更加響亮了。
D. 印度為什麼能買到那麼多世界上先進的軍事裝備
眾所周知,印度幾十年來一直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大買家」。該國通過從多個不同渠道引進裝備,成功武裝了一支員額超過百萬、裝備有3000餘輛主戰坦克、100多艘各型艦船、700餘架作戰飛機的軍事力量,這種規模的國防軍在世界上並不多見。而憑借這些「雜七雜八」且很難認為形成系統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自印度建國以來竟然先後經歷了歷次印巴戰爭、中印邊境軍事沖突和多次反恐作戰行動,雖然印度軍隊本身的表現實在難以恭維但期間各類武器裝備的表現尚算正常,除印度國產武器一直處於「拉後腿」的地位以外基本上很少出現因武器裝備性能問題導致的重大軍事失敗(除對印自衛反擊戰外),這種情況實屬世界罕見。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障實現印度「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等強國』」。1998年5月,印度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
總體上,印軍蘇式裝備為主,美式裝備為輔,歐洲裝備也不少。原因自然是他跟這些國家關系都不錯。印度是南亞地區的霸主,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當今美俄中三強對其競相拉攏,可見一斑。而且當年中印邊境戰爭時正值中蘇交惡,蘇聯對其在軍事上的援助,也始於此。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續與印度保持良好關系,也是擔心一度完全倒向美國,使俄在南亞的多年來的戰略利益,化為泡影。另一方面印度是俄武器的最大出口國,對俄經濟的影響也不可小視,從這方面來講,俄印關系也非常緊密。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備市場之一,在西方國家眼裡就是一塊肥肉,不忍心失去這個賺取暴利的機會成為他們的基本共識。為此西方國家願意拿出一些先進裝備出口到印度。總體而言,印度能夠從全世界買來各種先進裝備是以上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E. 印度再次購買美國的軍事裝備,印度這是拋棄俄羅斯了么
提起俄羅斯和印度,我們總是能想起一句話,那就是一個敢坑,一個敢被坑。俄羅斯人做生意不厚道這是世人皆知的,而印度人沒心眼也是世人皆知的。不過印度這段時間問俄羅斯買武器買的少了,難道印度回過味來了?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這個樣子。而是美國對於印度開始看重了。
所以總的來說,印度絕對沒有拋棄俄羅斯的意思。相反,印度還對俄羅斯非常的依賴,畢竟航空母艦還得俄羅斯人去修。
F.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G. 印度軍費和軍購問題
我說句大實話,中國的軍費透明度在世界上算是非常高的了,所謂的「隱性軍費」,美國絕對比中國多,而中國公布的軍費水分就少得多。比如說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開支的就是軍費,而美國的航天開支一律都是算NASA的賬。再比如美國的核武器,核動力設施的開支一律算能源部的賬。情報部門是秘密開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費用乾脆單列,但是研究機構一般會幫他們算進去。
在一些西方國家還存在一些「慣例」,例如退役軍人的安置費,傷殘死亡軍人醫療撫恤費用,算作社會福利,文職軍人工資算作政府雇員或公務員開支。准軍事部隊(類似中國的武警,美國的國民警衛隊)算作警察或安全部隊。這些開支都會被統計為民用開支。同時許多與國防有關的工程建設開支,如國防標準的公路,機場,通信設施等都是不列入軍費的。
中國今年軍費增長主要用於幾個方面,第一,給軍人漲工資。第二支付大量裁軍退伍軍人的安置遣散費用。第三,大量的國防工程和軍民兩用工程建設。第四,大量替換,裁減老舊裝備。第五,提高訓練強度和水平。買先進飛機的錢並不算多,為全軍更換07式新軍服,95式步槍卻是天文數字。
印度的情況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印度有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印度不是合法的核國家,它的核武器開發,核材料生產都不會列明賬。它的航天技術幾乎全部是以民用技術名義從國外引進的,它的導彈項目也不會光明正大的列出來。
它用有數量龐大且名目繁多的准軍事部隊,他們的開支多半不會列入軍費。
印度內部的反政府武裝多如牛毛,而持續了幾十年的剿匪行動多半是由准軍事部隊執行的,這樣的開支是算社會治安開支還是軍費?
從另一方面來說,印度在軍隊的基礎裝備上的開支是很貧乏的,例如步槍,火炮,彈葯,服裝等等都非常落後,甚至二戰時期的裝備還在使用。而且基礎的國防設施也很跟不上,軍隊的訓練,裝備的維護都存在問題。他們的錢都集中在買高精尖武器上了。
第三方面。印度的裝備采購釣魚工程居多,一個項目往往拖延多年,預算三年的錢十年都花不出去並不奇怪。例如說印度的126架「先進中型戰斗機」購買計劃,從2005年1月開始招標,原計劃6個星期簽完合同。結果眼看著6年過去了,也沒有下文,現在又有消息說要拖到年底,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再拖幾年。
H. 常與沙特爭奪世界第一武器購買國的印度,哪來的這么多錢呢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一定會發現,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印度在國際上購買的武器裝備總金額,還要超越著名的土豪沙烏地阿拉伯。然而,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火貿易活躍的印度,在經歷連續數年10%的軍費增長背後,它還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據多數、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盡管印度在21世紀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印度本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勢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那麼,印度買武器的這些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印度軍人
第四:印度這個單純的“國際軍火采購商”,從表面讀到的軍事新聞來看,它似乎一直出手闊綽,其實,印度也只是表面土豪而已,因為印度真正成交的軍購武器訂單,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水分。印度這個國家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有一個特點,在購買之前總會連續不斷的放出他們即將入手一批新武器的特大新聞。
在接下來武器購買成交過程中,印度還總喜歡搞一個全球招標,折騰好久以後,到最後補貼訂單也不一定成交,甚至還經常出現放水的現象。但是這樣一來,特別喜歡“自吹自擂”的印度,就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它總在“買買買”的現象,讓人們無不贊嘆印度的軍備購買能力。
I. 印度為何要下數百億美元的軍事訂單
據報道,印度被爆砸數百億美元下軍事訂單,專家表示印度是欲用國防促經濟增長。
據悉印度現在正面臨經濟增長的巨大壓力,2017年的前三個月,經濟增速已經放緩至6.1%,預計之後還會因商品服務稅而受到更大影響,每個月幾乎都有數十萬人加入就業市場,印度政府將目光放到國防工業上,意圖通過軍事訂單來吸引外資企業在印度的建設,從而推動經濟的增長。
希望印度只是為了經濟增長而不是別有用心!
J. 又要買買買,為何印度軍隊只能依靠買裝備來打仗呢
提起印度軍隊,除了多次摔飛機,摩托車運一個連之外。還能想到的就是全球軍火的收購商。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號稱世界第四的南亞大國。印度不僅需要購買大量的坦克和飛機,甚至連自己的步槍和子彈都是進口的。其實總的來說,作為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這種操作著實比較丟人。但是也是出於無奈,畢竟國內的工業不行,所以造不出來更好的武器,只能買買買了。
如果說技術和工業上的問題都不算是大問題,假以時日還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印度國內的教育問題就是阻礙這個過程的核心問題。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高素質的人才,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就不可能推動高端製造業和工業的發展。而且印度軍方也並不是很配合,因為對外購買武器有機會吃回扣,而且買來的武器作戰性能比自己家生產的好很多。一舉兩得,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