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經濟排第幾!!
第12位 2008年
名次--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面積-----------人口----------人均GDP------增長率
00----世界--------503632.54億美元--面積-5100.72萬Km2--人口-661312萬--人均--7616美元--5.2%
00----歐盟--------145079.23億美元--面積--432.48萬Km2--人口--49043萬--人均-29582美元--3.0%
01----美國--------137532.87億美元--面積--982.66萬Km2--人口--30116萬--人均-45668美元--2.2%
02----日本---------51034.63億美元--面積---37.78萬Km2--人口--12741萬--人均-40055美元--2.0%
03----德國---------30243.34億美元--面積---35.70萬Km2--人口---8241萬--人均-36698美元--2.6%
04----中國---------28792.26億美元--面積--959.70萬Km2--人口-132253萬--人均--2177美元-11.4%
05----英國---------24718.72億美元--面積---24.48萬Km2--人口---6078萬--人均-40669美元--2.9%
06----法國---------22439.57億美元--面積---54.70萬Km2--人口---6088萬--人均-40072美元--1.8%
07---義大利--------18624.83億美元--面積---30.12萬Km2--人口---5815萬--人均-32029美元--1.9%
08----巴西---------12688.64億美元--面積--851.20萬Km2--人口--19003萬--人均--6678美元--4.9%
09---俄羅斯--------12513.82億美元--面積-1707.52萬Km2--人口--14138萬--人均-10266美元--7.6%
10---西班牙--------11527.57億美元--面積---50.48萬Km2--人口---4045萬--人均-28498美元--3.8%
11---加拿大--------11440.60億美元--面積--998.47萬Km2--人口---3390萬--人均-33478美元--2.5%
12----印度----------8941.42億美元--面積--328.76萬Km2--人口-113109萬--人均---791美元--8.5%
13----韓國----------8238.31億美元--面積----9.85萬Km2--人口---4905萬--人均-16796美元--4.8%
14---墨西哥---------7846.45億美元--面積--197.26萬Km2--人口--10872萬--人均--8045美元--3.0%
15--澳大利亞--------6879.33億美元--面積--768.69萬Km2--人口---2044萬--人均-33656美元--4.2%
16----荷蘭----------6446.25億美元--面積----4.15萬Km2--人口---1657萬--人均-38903美元--2.8%
17----波蘭----------4181.31億美元--面積---31.27萬Km2--人口---3852萬--人均-10855美元--6.5%
18----瑞士----------4077.23億美元--面積---4.129萬Km2--人口----756萬--人均-53932美元--2.6%
19----瑞典----------3945.46億美元--面積---45.00萬Km2--人口----903萬--人均-43693美元--3.4%
20---土耳其---------3886.26億美元--面積---78.06萬Km2--人口---7116萬--人均--5462美元--5.1%
21---比利時---------3883.74億美元--面積---3.053萬Km2--人口---1039萬--人均-37380美元--2.7%
22--中國台灣--------3713.30億美元--面積---3.598萬Km2--人口---2307萬--人均-16096美元--4.6%
23---奧地利---------3284.17億美元--面積---8.387萬Km2--人口----820萬--人均-40051美元--3.3%
24-沙烏地阿拉伯-------3023.16億美元--面積--196.06萬Km2--人口---2760萬--人均-10954美元--4.7%
25-印度尼西亞-------2873.90億美元--面積--191.94萬Km2--人口--23469萬--人均--1225美元--6.1%
26----挪威----------2840.37億美元--面積---32.38萬Km2--人口----463萬--人均-61347美元--4.9%
27----丹麥----------2688.41億美元--面積----4.31萬Km2--人口----547萬--人均-49148美元--1.7%
28---阿根廷---------2456.48億美元--面積--276.69萬Km2--人口---4030萬--人均--6059美元--8.5%
29----希臘----------2378.52億美元--面積---13.19萬Km2--人口---1071萬--人均-22208美元--3.7%
30---愛爾蘭---------2197.07億美元--面積----7.03萬Km2--人口----411萬--人均-53457美元--5.3%
31----南非----------2165.22億美元--面積--122.00萬Km2--人口---4402萬--人均--4919美元--5.0%
32----泰國----------2111.32億美元--面積---51.40萬Km2--人口---6507萬--人均--3245美元--4.3%
33----芬蘭----------2105.43億美元--面積---33.81萬Km2--人口----524萬--人均-40180美元--3.9%
34----伊朗----------2066.63億美元--面積--164.80萬Km2--人口---6540萬--人均--3160美元--4.3%
35--中國香港--------2045.02億美元--面積----0.11萬Km2--人口----698萬--人均-29298美元--5.8%
36---葡萄牙---------1841.75億美元--面積----9.24萬Km2--人口---1064萬--人均-17310美元--1.7%
37--委內瑞拉--------1660.29億美元--面積---91.21萬Km2--人口---2602萬--人均--7098美元--8.3%
38--馬來西亞--------1431.34億美元--面積---32.98萬Km2--人口---2482萬--人均--5767美元--5.7%
39---菲律賓---------1423.05億美元--面積---30.00萬Km2--人口---9108萬--人均--1562美元--6.3%
40---新加坡---------1342.11億美元--面積----0.69萬Km2--人口----455萬--人均-29497美元--7.4%
41---以色列---------1325.37億美元--面積----2.08萬Km2--人口----643萬--人均-20612美元--5.1%
42----捷克----------1288.72億美元--面積----7.89萬Km2--人口---1023萬--人均-12597美元--5.7%
43---匈牙利---------1184.12億美元--面積----9.30萬Km2--人口----996萬--人均-11889美元--2.1%
44---阿聯酋---------1218.30億美元--面積----8.29萬Km2--人口----271萬--人均-45122美元--8.5%
45--哥倫比亞--------1164.23億美元--面積--113.89萬Km2--人口---4438萬--人均--2623美元--6.5%
46----智利----------1077.16億美元--面積---75.70萬Km2--人口---1628萬--人均--6616美元--5.2%
47---紐西蘭---------1040.34億美元--面積---26.87萬Km2--人口----412萬--人均-25250美元--3.0%
48--巴基斯坦--------1063.48億美元--面積---80.39萬Km2--人口--16474萬--人均---646美元--6.3%
49-阿爾及利亞--------959.34億美元--面積--238.17萬Km2--人口---3333萬--人均--2878美元--4.6%
50----埃及-----------936.51億美元--面積--100.15萬Km2--人口---8034萬--人均--1166美元--7.2%
51--奈及利亞---------905.22億美元--面積---92.38萬Km2--人口--13503萬--人均---670美元--6.1%
52---烏克蘭----------901.33億美元--面積---60.37萬Km2--人口---4630萬--人均--1947美元--6.9%
53--羅馬尼亞---------868.42億美元--面積---23.75萬Km2--人口---2228萬--人均--3898美元--5.9%
54----秘魯-----------845.30億美元--面積--128.52萬Km2--人口---2867萬--人均--2948美元--7.5%
55---孟加拉----------751.74億美元--面積---14.40萬Km2--人口--15045萬--人均---500美元--6.0%
56---摩洛哥----------691.03億美元--面積---44.66萬Km2--人口---3376萬--人均--2047美元--2.1%
57---科威特----------649.36億美元--面積----1.78萬Km2--人口----251萬--人均-25871美元--5.6%
58-哈薩克--------600.31億美元--面積--271.73萬Km2--人口---1528萬--人均--3457美元--9.5%
59----越南-----------535.61億美元--面積---32.96萬Km2--人口---8526萬--人均---628美元--8.2%
60--斯洛伐克---------531.40億美元--面積----4.88萬Km2--人口----545萬--人均--9750美元--8.8%
61--克羅埃西亞---------509.63億美元--面積----5.65萬Km2--人口----449萬--人均-11350美元--5.6%
62-斯洛維尼亞--------411.93億美元--面積----2.03萬Km2--人口----201萬--人均-20494美元--5.6%
63---盧森堡----------371.23億美元--面積----0.26萬Km2--人口--48.02萬--人均-77307美元--5.0%
64---卡達----------339.34億美元--面積----1.14萬Km2--人口--90.72萬--人均-37415美元--7.8%
65--保加利亞---------304.13億美元--面積---11.09萬Km2--人口----732萬--人均--4155美元--6.1%
66----阿曼-----------293.83億美元--面積---21.24萬Km2--人口----320萬--人均--9182美元--5.3%
67----朝鮮-----------257.80億美元--面積---12.05萬Km2--人口---2330萬--人均--1106美元--1.6%
68----冰島-----------145.19億美元--面積---10.30萬Km2--人口--30.19萬--人均-48092美元--1.8%
69----汶萊------------95.31億美元--面積---0.577萬Km2--人口--37.46萬--人均-25443美元--0.4%
70-列支敦斯登---------28.83億美元--面積---0.016萬Km2--人口--34252人--人均-84170美元--3.1%
附:預測
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300670億元,那麼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為6.8左右。所以2008年中國GDP摺合美元為4.42萬億美元左右,全國13億人,人平約3401美元/年。
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進一步放緩,實際增長預計10%左右,CPI指數預計3-4%(樂觀估計),那麼2009年中國GDP的名義增長在15%左右,因此,2009年中國GDP總量為333244億元,人民幣對美元繼續升值5%左右,2009年年平均匯率為6.45,那麼2009年中國GDP摺合美元為5.17萬億美元。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9.5%,CPI指數3%,名義增長率保持在14%,那麼,2010年中國GDP總量為379898億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年平均匯率為6.26,那麼2010年中國GDP摺合美元為6.07萬億美元。
再來看下日本2008-2010年GDP的預測情況,由於日本的數據不大好獲取,所以只能簡單的加以估算。日本2006年GDP為4.46萬億美元,實際增長2.1%,名義增長1.3%,2007年日本GDP為4.69萬億美元,實際增長1.3%,名義增長也差不多是1.3%左右。按美元計算的GDP的增長率為5.2%,也就是日元對美元升值了3.9%左右。
2008年,日本政府預測GDP實際增長2.%,名義增長2.1%,如果日元對美元保持穩定,那麼2008年日本GDP為4.79萬億美元,如果日元對美元繼續升值3%,那麼日本GDP為4.93萬億美元。
2009年,日本GDP估計名義和實際增長也就在1.5-2.3%之間,如果日元對美元匯率保持不變,那麼,2009年日本GDP為4.86-4.91萬億美元。如果日元對美元繼續升值2%左右,那麼日本GDP為4.96-5.01萬億美元。
2010年,日本經濟增長繼續保持2%左右的增長率,日元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那麼2010年日本GDP為4.96-5.01萬億美元,或者是5.06-5.11萬億美元。
因此,大概在2009年,也就是明年,中國GDP總量可能就可以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在2010年,中國則有可能將領先日本的優勢擴大到1萬億美元左右。前提是日元對美元無大幅度升值趨勢。
排名 國家 總值(億美元) 人均(美元)
1 美國 141500 46320
2 日本 54800 42480
3 中國 44170 3380
4 德國 33800 39810
5 英國 24700 41430
6 法國 24200 40900
7 義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羅斯 12100 8930
11 韓 國 9960 20340
12 巴 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 蘭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亞 7460 3590
17 比利時 4470 43010
18 瑞 典 4470 48950
19 瑞 士 4310 57040
20 中國台灣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亞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 威 3760 80960
24 波 蘭 3750 9840
25 奧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烏地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 麥 3060 56380
28 希 臘 2630 23970
29 南 非 2560 6090
30 伊 朗 2520 3560
31 愛爾蘭 2480 58020
32 芬 蘭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 國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國香港 2300 29650
37 委內瑞拉 2020 7360
38 捷 克 1690 16560
39 馬來西亞 1620 5950
40 智 利 1570 9450
41 以色列 1500 20880
42 新加坡 1410 32030
43 羅馬尼亞 1370 6340
44 奈及利亞 1350 926
45 巴基斯坦 1280 790
46 匈牙利 1270 12740
47 哥倫比亞 1270 2710
48 菲律賓 1260 1380
49 埃 及 1160 1510
50 阿爾及利亞 1050 3090
51 烏克蘭 1020 2200
52 紐西蘭 1020 24420
53 哈薩克 900 5830
54 越南 800 870
55 斯洛伐克 650 11850
56 克羅埃西亞 500 11050
57 斯洛維尼亞 420 21260
58 保加利亞 360 4820
59 伊拉克 360 1190
60 立陶宛 370 10350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提供的數據,2008年各國初步核算的GDP前十五位是(單位:萬億美元):
歐盟 18.93
1. 美國 14.33
2. 日本 4.844
3. 中國 4.222
4. 德國 3.818
5. 法國 2.978
6. 英國 2.787
7. 義大利 2.399
8. 俄羅斯 1.757
9. 西班牙 1.683
10. 巴西 1.665
11. 加拿大 1.564
12. 印度 1.237
13. 墨西哥 1.143
14. 澳大利亞 1.069
15. 韓國 9.535
預測2009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1、美國 14萬8千億美元
2、中國 5萬8千億美元
3、日本 5萬5千億美元
4、德國 3萬5千億美元
5、法國 2萬5千億美元
6、義大利 2萬億2美元
7、英國 2萬億美元
8、西班牙 1萬5千億美元
9、 加拿大 1萬4千億美元
10、俄羅斯 1萬3千億美元
11、印度 1萬2千億美元
12、巴西 1萬億美元
附:世界城市經濟總量排名
1東京-7848億美元
2紐約-4070億美元
3倫敦-2847億美元。
4洛杉磯-1960億美元
5大阪-1910億美元
6香港-1640億美元
7芝加哥-1460億美元
8多倫多-1419億美元
9墨西哥城-1250億美元
10蒙特利爾-1131億美元
11橫濱-1119億美元。
12名古屋-1060億美元
13柏林-1017億美元。
14休斯敦-1010億美元。
15漢城-980億美元。
16馬德里-970億美元。
17漢堡-960億美元。
18新加坡- 941億美元
19上海-940億美元
20巴黎-924億美元
21米蘭-860億美元。
22費城-823億美元。
23羅馬-814億美元。
24悉尼-712億美元。
25台北-709億美元
26溫哥華-700億美元
B. 世界各國測量通貨膨脹的物價指數具體包括哪些
不過,現在常用的是消費價格指數,在價格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生活標准)水平所需要的最小支出之比。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歡迎。
當CPI>3%的增幅時稱為通貨膨脹,消費者會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達到消費行為的最優化,有時也稱為不變效用指數(constant
utility
index)。生活費用指數理論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是理性的.8%;12月當月CPI同比漲幅為6零售物價指數
是反映城市、農村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經濟指數。
批發物價指數
根據商品批發價格變動資料所編制,反應不同時期生產資料和消費品批復價格的變動趨勢與幅度的相對數,會帶來經濟不穩定,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會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消費者為達到某一效用(或者福利。
生活費用價格指數
在不同時點、不變滿意度指數(constant
satisfaction
index)、福利指數(welfare
index)等,英文縮寫為CPI。反映居民生活中的產品和勞務價格所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過渡。中國2007年全年CPI同比上漲4
C. 印度歷史上的通貨膨脹
過去幾年,印度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但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受通貨膨脹上升、美國次貸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放慢。
中國經濟網報道,印度財政部長帕拉尼亞潘-奇丹巴拉姆3月底曾表示,在2008至2009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至8%左右,為四年來增速最慢的一年。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公布的最新預測也顯示,今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預計為8.0%,低於去年的8.7%。
分析人士指出,通貨膨脹壓力上升是印度經濟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薩米特拉日前表示,本財年印度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控制通貨膨脹。
CPI升至兩位數 通脹成最大挑戰
今年以來,印度的通脹壓力不斷加大,自2月份通脹率突破5%的警戒線後一路攀升。截至6月14日的一周,通脹率已經達到11.42%,為14年來的最高。印度政府將本財政年度的通脹目標定在5%,而印度的通脹率實際已連續18周超過這一目標。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是造成印度通脹迅速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印度有75%的原油依靠進口。由於價格控制,這些公司無法將油價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過去兩年來,隨著原油價格漲了一倍,政府財政受到了嚴重沖擊。一些印度經濟學家認為,國際油價高漲導致印度石油企業出現巨額虧損,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在內的一些國有企業都面臨著7月份沒有現金支付進口原油費用的困難局面。隨著國際油價的飆升,印度政府表示,需要削減使政府財政日益吃緊的燃油補貼。
6月5日,印度政府將燃油價格上調了約11%,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價,由此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東部西孟加拉邦的情況尤為嚴重,抗議導致當地學校停課,商鋪關門停業,航班和火車班次取消。這次抗議活動幾乎席捲了印度全境,西孟加拉邦執政黨共產主義黨派組織的抗議活動幾乎導致該邦完全癱瘓,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也出現了街道空無一人和店鋪停業的情況。
2007年國際油價持續上行,今年6月份更突破140美元/每桶大關,這對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的印度來說,是一大挑戰。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印度油價上漲帶來的新一輪物價全面上漲才剛剛開始。由於通脹嚴重,原材料價格上漲,銀行又不斷加息,印度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高企的通脹率也造成印度百姓實際購買力下降,消費需求減弱,企業運營陷入困境。印度工商聯合會6月29日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64%的印度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比去年要差。
半年暴跌36.8% 股市雄風不再
在印度經濟面臨考驗的同時,前兩年高度繁榮的印度股市也雄風不再。6月30日,印度主要股票指數BSE Sensex指數收於13396.47點,較上一交易日輕微下跌,但較今年初的高點下挫了36.8%。而在過去7年裡,印度股市剛剛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BSE Sensex指數過去五年平均年漲幅為43%。該輪牛市自2001年下半年開始啟動,當時BSE Sensex觸底2600點後開始回升,從此走上牛市征途,一漲就是六年多,2008年初更是創下21207點的歷史新高,最大升幅達7.16倍。
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和國內經濟下行影響,印度股市雖在年初有所表現,但最終轉入跌市,最大跌幅超過了三成,5月還曾兩度出現大盤跌停的事件。5月17日和22日,由於跌幅過大,印度股市均在盤中停盤,尤其是22日,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大盤開盤僅幾分鍾便下跌10%,觸發了停板機制而暫時停止交易。最近幾周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在印度股票市場上投入的資金,已經從凈流入轉為凈流出,這還是自2000年以來的第一次。
央行雙管齊下遏制通脹 盧比連創新低
為遏制通脹,印度央行奏響了從緊進行曲,頻頻上調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繼6月11日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8%後,6月24日再次升息50個基點至8.5%,同時還大幅上調現金准備金率至8.75%。印度央行表示,如果通脹繼續惡化下去,央行將進一步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來保證貨幣和宏觀經濟的發展。印度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當前關頭,貨幣政策的當務之急就是避免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並嚴格控制通脹預期。」
就在印度央行宣布加息前兩日,即6月22日,印度盧比創下14個月來新低至42.97盧比兌1美元。今年以來盧比兌美元累計貶值達8.3%。印度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也拖累了盧比,其經常性項目赤字從07年開始便日益惡化,今年一季度更出現了204.86億元逆差,較去年同期飆升近一倍。分析人士稱,印度央行最新的緊縮貨幣政策難以阻擋印度盧比兌美元的下跌步伐,鑒於該國經常性項目赤字擴大以及股市下挫,未來數月內印度盧比實際上還可能加速下跌。
印度金磚的光澤漸漸褪去
過去三年裡,得益於外國資本的持續流入、企業盈利快速增加、全球經濟處於景氣周期等,印度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8.8%,與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一道被並稱「金磚四國」。
從2004年開始,印度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GDP實際增長率高達8.8%。2007-2008年財政年度(從4月1日起到第二年3月31日),印度實際GDP增長率高達8.7%,雖然比上一個財政年度9.6%的增速有所回落,但印度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但是在高熱的經濟「炙烤」下,這塊「金磚」從2006年底開始出現過熱跡象。印度通脹率自從1995年5月攀升至11%的高點以後,逐年下滑,近幾年一直保持在5%左右的適度范圍,不過從2007年開始,印度國內通貨膨脹有所抬頭。到今年上半年,印度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光澤已經漸漸褪去。
前景仍被看好
受高通脹現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影響,今年印度的高經濟增長將難以維持。為此,許多國際機構最近紛紛下調對印度經濟增長的預期。6月25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氏將印度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9%下調到7.6%。6月27日,另一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將今年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從8.6%調低至7.8%。
盡管如此,看好印度經濟發展前景的依然大有人在。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盡管今年印度的經濟形勢比過去幾年都要嚴峻,但由於印度國內市場龐大,目前印度經濟只是增速有所放慢而已,其整體增長勢頭依然比較穩固。隨著印度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和經濟刺激計劃產生效果,印度經濟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亞洲開發銀行也預計,明年印度經濟增速將有所加快,有望達到8.5%。
D. 拿啥超越中國2016GDP排名中國第2為印度5倍
日前,韓國銀行(央行)9日發布了由世界銀行(WB)以美元統計的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美中日分列前三位。曾經在各種場合發表要「超越中國」言論的印度排名第七位,總量僅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
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
印度綜合PMI指數從6月的52.7暴跌至7月的46,創下了2009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核心服務業活動從53.1驟跌至45.9% ,為2013年9月份以來最低,2009年以來次低。
印度6月CPI增幅放緩至1.54%,為逾五年低點,這遠遠低於印度央行4%的通脹目標。根據媒體匯總的分析師觀點,至少到2018年底,印度的政策利率都將維持在6%的水平,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或達到6.9%,低於此前7%的預期。
實際僅為4.1%!印度經濟遭遇雪崩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印度2017年第一季度GDP也僅增長6.1%。據路透社,印度6.1%的經濟增長率遠遠低於36位分析師同比增長7.1%的預估中值。反之,分析師預估的增長數據貌似與中國的更為相近,中國2017年第一季度GDP數據增長6.9%,中國經濟「穩」字當頭。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如果沒有政府支出的影響,印度經濟增長將僅為4.1%。
除此之外,據彭博,目前,印度的信貸增長已跌至25年低點。換言之,過度杠桿化和存在大量呆壞賬問題的銀行已經不願意提供新的貸款。而私人投資受此影響也開始縮水。
這些數據一致表明,這個亞洲第三大的世界新興經濟體經濟狀況可能十分脆弱。有分析稱,由於消費稅改革導致國內供給鏈和分銷鏈出現紊亂,印度的商業情況極度惡化,達到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水平。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8-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E. cpi的正常指數是多少
cpi的正常指數是多少,不同的國家可能定義有差距。但是主流的觀點是溫和型的CPI指數大約在:3%~6%。太高就有風險了。
定義: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計算: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
F. 都有哪些經濟指數如CPI\PPI等
不少知識參考了網路知道
采購經理指數(PMI)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宏觀經濟景氣指數
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包括預警指數,一致指數(1996年=100)
先行指數,(1996年=100)
滯後指數,(1996年=100)
貨幣供應量(M0 M1 M2)
基尼系數(研究貧富差距)
恩格爾系數(研究生活水平)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考慮外部指標後算出來的經濟效益指標)
經濟敏感指數(彈性指數)
發達國家經濟指數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美國領先指數
中國領先指數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世界所有國家指數(MSCI ACWI)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太市場(除日本外)指數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自由指數(MSCI EM)
道瓊斯商品指數(DOW JONES AIG)
路透商品指數(REUTERS/JEFFERIES CRB IX)
黃金期貨(美元/盎司)(Gold Future)
原油現貨(美元/桶)(WTI Cude Spot Price)
各地指數
道瓊斯工業指數(DOW JOMES INDUS.AVG)
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巴西股市指數(CIBR Index)
道瓊斯歐洲50指數(DJ Euro STOXX 50=Pr)
俄羅斯股市指數(Russian Traded Index)
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
恆生指數(HANG SENG INDEX)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 INDEX)
新華富時25指數(Xinhua FTSE Index)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SHANGHAI SE COMPOSITE IX)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SHENGZHEN SE COMPOSITE IX)
韓國交易所指數(KOSPI INDEX)
印度指數(CIIN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CRB)
高盛商品指數(GSCI
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RICI)
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
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
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DBLCI)
大宗商品指數
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
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市場成交價格指數(SMMI)
高盛中國商品指數(GSCCI)
G. 世界各國2019年CPI排名
世界經濟信息網
首頁
國家和地區
排行排名
商品價格
首頁 > 排名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金額扣除從量的商品和服務所產生的國內生產活動的原料和其他中間投入量的增加值。
該國的經最重要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乘以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量相比今年的市場價格計算的金額(包括通貨膨脹的影響)。
2019年CPI通貨膨脹率世界排名 預測
CPI排名 國家名稱 CPI通貨膨脹率
排名第1 委內瑞拉 3474.73%
排名第2 利比亞 26.958%
排名第3 蒲隆地 23.482%
排名第4 葉門 21.037%
排名第5 蘇丹 16%
排名第6 奈及利亞 14.256%
排名第7 阿根廷 14.177%
排名第8 安哥拉 13.994%
排名第9 埃及 13.515%
排名第10 蘇利南 10.855%
排名第11 烏茲別克 10.293%
排名第12 伊朗 9.529%
排名第13 獅子山 9.225%
排名第14 厄利垂亞 9%
排名第15 土耳其 8.804%
排名第16 賴比瑞亞 8.7%
排名第17 辛巴威 8.349%
排名第18 馬拉維 8.093%
排名第19 幾內亞 8%
排名第20 尚比亞 8%
排名第21 衣索比亞 7.5%
排名第22 白俄羅斯 7.232%
排名第23 尼加拉瓜 7.114%
排名第24 迦納 7%
排名第25 烏克蘭 6.992%
排名第26 烏拉圭 6.675%
排名第27 馬達加斯加 6.51%
排名第28 緬甸 6.5%
排名第29 土庫曼 6.227%
排名第30 阿富汗 6%
排名第31 賴索托 6%
排名第32 亞塞拜然 6%
排名第33 塔吉克 6%
排名第34 甘比亞 5.804%
排名第35 尼泊爾 5.8%
排名第36 蒙古 5.793%
排名第37 納米比亞 5.75%
排名第38 莫三比克 5.75%
排名第39 哈薩克 5.702%
排名第40 孟加拉國 5.523%
排名第41 南非 5.5%
排名第42 牙買加 5.497%
排名第43 史瓦濟蘭 5.382%
排名第44 玻利維亞 5.123%
排名第45 摩爾多瓦 5.061%
排名第46 肯亞 5.021%
排名第47 斯里蘭卡 5%
排名第48 巴布亞紐幾內亞 5%
排名第49 坦尚尼亞 5%
排名第50 巴基斯坦 5%
排名第51 海地 5%
排名第52 盧安達 5%
排名第53 茅利塔尼亞 4.974%
排名第54 烏干達 4.962%
排名第55 吉爾吉斯斯坦 4.954%
排名第56 印度 4.839%
排名第57 不丹 4.805%
排名第58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Sao 4.744%
排名第59 多明尼加
H. 發展中地區cpi指數應為多少
1.經濟增長率(i)。 2020年前的經濟增長率應如何確定?首先,縱向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成長,1978-2000年平均增長率達9.52%(《就我國經濟增長率的幾點思考》,劉國光,2002)。其次,橫向看,根據各國的發展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後,國民經濟將迎來一個持續的快速增長期。日本1966年人均GDP沖破1,000美元大關,到1984年就超過了1萬美元,中間只用了18年。與之相仿,香港、新加坡、台灣和韓國越過這兩大台階中間都只用了16年(1971年和1987年)、18年(1971年和1989年)、16年(1976年和1992年)和17年(1978年和1995年)。在此期間,「四小龍」的增長速度都在8%以上。再次,根據黨的十六大部署,2020年我國GDP將比2000年「翻兩番」,即年均增長7.2%。 基於我國經濟增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比照其他東亞國家的經驗,筆者認為,將未來17年的經濟增長率設定為7-8%是比較合理的。 2.通貨膨脹率(f)。 衡量貨幣的通貨膨脹率,一般用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表示。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1982-1997年間,我國年均CPI是8.65%(《中國地區通貨膨脹研究》,王明艦,1999)。此後逐漸降低,2001-2002年甚至降到了-0.6%。經濟學界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不宜為負值,也不宜過高;當其位於1- 5%的區間時,屬於「溫和的」通脹,對經濟增長有利。按照貨幣經濟學原理,貨幣匯率受通貨膨脹影響: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若人民幣的通貨膨脹率高於美元,則人民幣將相對貶值;反之亦然。1990-2002年,美國的平均CPI為2.6%(《世界發展報告2004》,世界銀行)。為了確保人民幣兌美元不再貶值並保持上漲空間,應將其通脹率控制在與美元相仿的區間,即2-3%。 3.人民幣匯率升值率(d)。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以貶值為總體趨勢,兌美元匯率由1981年的1.53:1一路降到1995年的8.28:1,總共貶值5.41倍。目前,人民幣匯率大大低於其實際購買力。《世界發展報告2004》指出,按PPP法(即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2年我國GDP應為56,250億美元,人均4,390美元,購買力平價匯率為1.773RMB:1$,與現行匯率有4.67倍的偏差。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近公布的《人類發展報告2004》也表明:2002年中國GDP(PPP法)為58,609億美元,人均4,580美元。也就是說,聯合國認為,人民幣與美元的合理匯率應該為1.788RMB:1$,比現行匯率高4.63倍,與世界銀行看法雷同。 其實,發展中國家貨幣匯率低於其實際購買力是一個普遍規律。《世界發展報告2004》的數據還顯示:印度盧比的現行匯率比其購買力平價匯率低5.35倍,越南盾、菲律賓比索、印尼盾、俄羅斯盧布分別低5.21倍、4.2倍、4.21倍和3.65倍。 隨著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匯率與購買力之間的偏差將逐漸縮小並趨於消失。例如,1945年日本投降後,日元與美元的匯率為360:1,這大大低於日元當時的實際購買力。隨著該國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日元自1971年起持續升值,到1995年升到80日元兌1美元,升值幅度達4.5倍。 此外,眾所周知,由於人民幣匯率偏低,致使我國外匯儲備超高速增長,人民幣正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 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與美國之間肯定還有差距,屆時匯率偏差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但無疑會大大縮小。我們假定這期間人民幣升值3倍,由於8.28元兌1美元上升為2.76元兌1美元,年平均升值6.7%,取其區間即為6-7%。 4.GDP統計口徑的調整系數(g)。 我國的GDP核算方法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有許多方面尚不完善,比如第三產業遺漏較多(這也是我國GDP中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偏低的原因之一)。今年,國家開展大規模的「經濟普查」,即為了「保障經濟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減少以往統計中的遺漏和偏差。 另外,近幾年來,我國各省市自治區GDP之和已經大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GDP數值。2003年,31個省市自治區(不含港澳台)發布的GDP匯總數為134,853.1億元,比國家統計局的數值高15.56%;2004年,各省市自治區公布的GDP總和達163,097億元,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136,515億元,兩者相差近20%。這是個十分不正常的現象,未來兩者必然要一致起來。在此過程中,預計國家統計局的數值將會向各省市自治區GDP之和靠近。保守估計,因統計口徑變化,未來17年我國GDP將調增0-20%。 根據以上分析,對GDP增長率、人民幣通貨膨脹率、匯率升值率及統計口徑調整系數確定了一組取值區間,即:GDP增長率為每年7-8%,通貨膨脹率為每年2-3%,匯率升值率為每年6-7%,統計口徑調整系數為0-20%。分別取低位、中位和高位值,即可預測2020年我國的GDP規模。 低位預測。四個變數分別取7%、2%、6%和0,則2020年GDP是16.79萬億美元,與當時的美國相仿;人均11,741美元,相當於目前台灣或韓國水平。 中位預測。四個變數分別取7.5%、2.5%、6.5%和10%,則2020年GDP為23.69萬億美元,人均16,566美元。 高位預測。四個變數分別取8%、3%、7%和20%,則2020年GDP將達32.81萬億美元,約當屆時美國的兩倍;人均22,944美元,與目前香港或新加坡相彷彿。 下面是未來17年我國的GDP預測值(單位:萬億美元): 年份低位預測中位預測高位預測20031.411.411.4120041.631.661.7020051.891.972.0420062.182.322.4620072.532.742.9620082.923.233.5620093.383.824.2820103.914.515.1520114.525.326.2020125.236.287.4620136.067.418.9820147.008.7510.820158.1010.3313.020169.3812.215.64201710.8514.418.83201812.5517.022.65201914.5220.0727.26202016.7923.6932.81多數人可能認為這一結果令人難以置信。其實,只要稍加了解就會發現,一個經濟體在幾十年內增長幾十乃至上百倍的現象並不罕見:日本1950年GDP為278億美元,1996年達到44,730億美元,增長了160倍;台灣1960年GDP不足25億美元,1999年達到2,686億美元,增長了107倍;韓國1970年GDP只有80億美元,1996年達到5,206億美元,增長了65倍。德國、香港、新加坡等都存在類似發展歷程。 2003年3月,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在首屆中國競爭力論壇上指出,如果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到2020年,中國GDP將佔全世界的22%。華裔經濟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鄒至庄2003年12月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時認為,在人的素質、市場經濟制度和後發展優勢等「三大動力」的推動下,只要能保持6%的年增長率,到2020年,中國的GDP就將超越美國。 當然,「任何諸如此類的預測都存在種種缺陷,最明顯的缺陷是機械地依靠統計數字作預測」(《大棋局》,布熱津斯基)。上述預測僅僅表明:在未來17年裡,我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並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是有可能的。當然,這種美好的憧憬不會自動到來。只有舉國上下齊心協力,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大業,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才能最終實現近兩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目標: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I. 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比較
太有難度了{不過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的貨幣價值判斷.}
世界各國CPI漲幅比較
對全球多數國家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是反映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尤其前者,更是各國通脹調控的風向標。
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增幅回落,歐元區、英國、日本、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穩中趨緩,CPI水平變動不是很大。但從國家分類看,發達國家和其他類型國家CPI漲幅的變化各有特點,其中,發達國家CPI漲幅集中表現為同比回落趨勢,且而新興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CPI則漲跌不一。此外,發達國家的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要低於新興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
多數發達國家CPI漲幅回落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看,美國核心CPI漲幅仍然偏高,歐元區、英國核心CPI開始趨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據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CPI維持在0.3%,核心CPI維持在0.2%。10月PPI由9月的1.1%大幅下降至0.1%,低於市場預期,而核心PPI上升0.1%,大體和9月持平。今年1-7月,美國CPI月平均上漲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美國核心CPI漲幅從1月的2.7%,降到7月的2.2%,為200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的控制目標。
據英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英國CPI 2.1%,為6月份以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2.0%的目標水平,也超過了經濟學家的預期。9月份CPI年漲1.8%。另外,英國10月份 PPI升幅達到1995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10月法國CPI月增0.2%,年增1.9%,核心CPI月率增0.3%,年增2.1%。歐元區今年1-7月CPI月平均上漲1.9%,比去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略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英國CPI漲幅從1月的2.7%降至7月的1.9%,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在高收入國家,食品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雖然較低,但是這些國家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較大,且呈逐月上升趨勢,這對CPI上漲的貢獻仍不容忽略。
其他國家CPI漲幅變化不一
在經濟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CPI變化趨勢不一。
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CPI漲勢平緩,漲幅低於去年同期。印度CPI從1月的7.4%,降至7月的6.5%;印尼從1月的6.3%降至7月6.1%,但8月升至6.5%;馬來西亞從1月的3.2%,降至7月的1.6%;巴西1-7月CPI月平均上漲3.2%,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韓國、墨西哥、南非、俄羅斯等國家CPI漲幅均有擴大,且高於去年同期。韓國CPI漲幅從1月的1.7%,提高到7月的2.5%;墨西哥CPI月平均上漲4.0%;南非從1月的6.0%,上漲至7月的的7.0%,以及8月的7.0%;俄羅斯從1月的8.2%,升至7月的8.7%。
在新興市場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食品消費價格上漲是當前通脹風險上升的直接要素。食品消費支出在中低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很大,印度佔56.5%,俄羅斯佔43%,土耳其佔32%,匈牙利、墨西哥在20%-30%之間,南非佔三分之一左右。今年以來這些國家食品消費價格漲勢十分明顯,對CPI貢獻較大。今年1-7月,匈牙利、土耳其食品消費價格同比均上漲12%;墨西哥上漲6.9%;南非上漲8.7%。韓國食品價格漲幅從去年12月的1.5%上升至今年7月的3.6%,高於去年同期水平,8月與去年同期持平。俄羅斯食品消費價格漲幅也較大。
J. 各國cpi指數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看,美國核心CPI漲幅仍然偏高,歐元區、英國核心CPI開始趨升,日本核心CPI在下降。
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美國CPI月平均上漲2.5%,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美國核心CPI漲幅從1月的2.7%,降到7月的2.2%,為200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的控制目標。
根據英國統計局最新數據,10月份英國CPI2.1%,為6月份以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2.0%的目標水平,也超過了經濟學家的預期。今年1~7月,英國CPI漲幅從1月的2.7%降至7月的1.9%,明顯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在高收入國家,食品消費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雖然較低,但是這些國家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幅較大,且呈逐月上升趨勢,這對CPI上漲的貢獻仍不容忽略。
在經濟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CPI變化趨勢不一。
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CPI漲勢平緩,漲幅低於去年同期。印度CPI從1月的7.4%,降至7月的6.5%;印尼從1月的6.3%降至7月6.1%。
而韓國、墨西哥、南非、俄羅斯等國家CPI漲幅均有擴大,且高於去年同期。韓國CPI漲幅從1月的1.7%,提高到7月的2.5%;俄羅斯從1月的8.2%,升至7月的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