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UWC.簡介.多謝
除了在新加坡設立的東南亞聯合世界學院,聯合世界學院(United World College)也在英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香港、印度、挪威、南美洲及南非設有分校。10所學校以促進學生的國際認識為教育使命。
培養學生對不同種族文化、國家社會的認識及包容性,以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關懷活動,是聯合世界學院教育理念的一大特色。
新加坡東南亞聯合世界學院分幼兒班、小學、初中、中學及高中5個部門,目前共有2400名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其中以英國、美國、澳洲、印度及日本學生佔了多數。學校教師來自世界各地,進一步加強了多元種族多元文化交流的環境特色。
各國學生的文化交流並不限於言談的認識,而是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深入的體驗。就以學校的藝術節為例子,Claire告訴記者,巴基斯坦學生表演日本舞蹈,非印度族學生跳印度舞,學生可以不受本身文化的限制,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所要表演的項目。通過「身分對調「的親身經歷,想必比當個旁觀者來得更有趣。
聯合世界學院非常重視激發學生課業以外的潛能,因此學校的運動設施十分完備,以讓學生培養對各種活動的興趣。除了設有泳池、體操館、網球場、健身中心、供各式球類活動使用的運動場,學校還在新加坡外島設有戶外活動中心,進行露營、爬山及各式水上運動項目。
學校的美術、音樂及戲劇表演也十分活躍。一年一度的藝術節,便是學校的年度盛事,吸引了各級學生的踴躍參與。
UWCSEA的學級分小學4年、初中3年、中學3年及高中2年。學生上了中學後可根據興趣選修至少8門學科,升上中三就得參加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考試。
另一個大考則是高二生參加的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考試。考試范圍包括規定科目英語、英國文學及數學,以及學生自選的科目如經濟、物理、化學、生物、電子設計等。另外,高中生還得用半年時間完成一分跨學科的特別作業,以及修讀一門知識理論課(Theory of Knowledge),掌握不同知識領域的學習方法。
IB學制的另一特色是「CAS hours」,也就是高中生平時除了上課交功課,還得在兩年的時間里抽出50個小時參與涉及創意(Creativity)、行動(Action)及公益(Service)的活動。許多學生都選擇在高一時完成50小時的「CAS」活動,以便上了高二可以專心應付考試。
創意活動包括參與表演、創作的活動。行動項目則包括任何 運動及戶外活動。公益活動的范圍非常廣泛,照顧低年級的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義務幫忙,參加校外的公益活動等等。
② 等級特色教育制度!在印度上學到底是怎樣的感受
在印度上學的感受:富人小孩風生水起,窮人小孩低到塵埃。
印度小孩從6歲開始進入「5+3+2+2」學制的基礎教育階段,也就是5年初級小學,3年高級小學,2年初中,2年高中,其中前8年屬於義務教育。但是實際情況是貧民窟的小孩一般只讀初級小學,加上印度女生地位較低,家裡不讓讀書,所以印度貧民窟小孩平均受教育的年齡只有8歲。
嗝嗝老師
在印度上學,如果是富人家的小孩,就是風生水起,可以上大學受到高等的教育。生活在上流社會。如果是貧民窟的小孩,可能就會讀三四年的小學,長大以後就重復著父母的勞力工作。以上兩種現象得不到改善的話,會一直延續到下一代!
③ 我想出國 去印度讀書
首先說:印度留學的優勢
1-熱情友好的環境:印度是一個開放的國度,歡迎世界各地的同學來這里學習。能夠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2-費用合理:相比較美英這樣的國家,印度的教育收費非常吸引人。印度留學的學費,生活費用同國內基本持平或更低,一般每年的總費用只需2到3萬元人民幣
3-學院與企業的密切聯系:印度的工業企業眾多,在IT和相關領域內的課程安排完全符合現代工業發展的要求,廣泛而又有針對性。
4-全英文環境: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英語國家。使用英語授課。對於來自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術課之前開設有為期一年的語言基礎課程。
5-安全的環境:印度政府一貫推行無歧視、人人公平一視同仁的社會原則。
6-一對一指導:遵從個性化的輔導方式。平均每10名學生中,就會指定一位教員作為指導老師從學習到生活對其進行關心和指導。
7-全球認證:在世界500強中,有200個著名公司每年都在印度有招生計劃。印度是世界軟體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輸送基地,諸如TOYOTA(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甲骨文、GM(通用公司)、微軟、GOOGLE、IBM,英特爾等來爭奪印度有限的軟體人才資源。
8-世界教育中心: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印度已逐漸成為全球教育中心之一。
9-高品質的教育:印度的教育以其質量受到全球贊譽。
10-全方位發展:每年都會舉辦文化節、運動會、工商業實習、學術研討等各類活動,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1-留學生享「超國民待遇」,「四免」入讀印度名校:印度大學是典型的「寬進嚴出」,不需要托福、雅思英語成績,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具備相應學歷就可以向大學申請。免經濟擔保,3萬存款即可辦理。
其次說印度好的大學:
必須先強調一點:中國政府不承認印度的大學文憑!!!!
印度大學排名
1-INDIAN INST TECHNOL 印度理工學院
2-BANARAS HINDU UNIV 印度巴納拉斯大學
3-UNIV DELHI 德里大學
4-PANJAB UNIV 旁遮普大學
5-ANNA UNIV 印度安那大學
6-JADAVPUR UNIV 加爾各答大學
7-UNIV MADRAS 馬德拉斯大學
8-UNIV HYDERABAD 海得拉巴大學
9-ST JOHNS MED COLL 聖約翰醫學院
10-MANGALORE UNIV 門格洛爾大學
11-UNIV RAJASTHAN 拉賈斯坦大學
12-IND TOXICOL RES CTR 印度理工學院的毒理學研究
13-ALIGARH MUSLIM UNIV ALIGARH穆斯林大學
14-POSTGRAD INST MED EDUC & RES 醫學教育研究學院
15-NATL INST TECHNOL 印度國立理工學院
16-GURU NANAK DEV UNIV 古魯那納克開發大學
17-KARNATAK UNIV 卡納塔克大學
18-SHIVAJI UNIV 史瓦吉大學
19-COCHIN UNIV SCI & TECHNOL 科欽科學技術大學
20-PUNJAB AGR UNIV 旁遮普農業大學
21-UNIV BOMBAY 孟買大學
22-MAHATMA GANDHI UNIV 印度聖雄甘地大學
最後說如何申請印度大學:
第一節:高中生申請印度大學
1.入學申請表一張
2.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2寸白底照片2張
3.高中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4.高中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第二節:大專生申請印度大學
1. 入學申請表一張
2. 2寸白底照片2張
3. 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
4. 大專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5. 大專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第三節:本科生申請印度大學
1. 入學申請表一張
2. 2寸白底照片2張
3. 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
4. 本科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5. 本科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注意:
大學申請費1700人民幣左右視匯率而定(此費用為大學外國人辦公室收取的申請費)
如果只是申請預科的或,那麼只准備高中的成績和畢業證的公證就可以了。如果還想申請研究生的課程,那麼高中的和大學本科的都需要公證。記住公證的三個條件:中文公證,英文公證,中英文一致的公證
申請學校的時候不需要學位證的公證件,只需要畢業證的公證件
如果申請奧斯馬尼亞大學,專科生和本科生需要另准備一套高中畢業證公證及高中成績單公證原件。在讀生不能申請奧斯馬尼亞大學專業課。
④ 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學子的「終極殿堂」,難考程度遠超哈佛,為何這么說
做人難,做學生難,做高考生更難,做印度高考生超級難,作為要考印度理工學院的高考生最難!有多難呢?難於上青天!
印度人口數量在近15年內急劇增加。長此以往,對印度而言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不是一件難事。人口過多與之伴隨而來的就是學齡兒童人口數量激增,生存空間緊張,資源短缺,就業壓力大,升學壓力更大!
雖然印度的學齡人口增加很多,但是印度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甚至學校數量並沒有太大提升與發展。由此可知,在印度上學的難度一定是相當之大。
一、印度娃咋上學?
從學生角度看,出國尋求出路是很合理的。但是從國家角度看,就十分痛心。人才流失,國家發展受阻,社會建設缺乏優質人才。所以,近幾年印度造飛機摔飛機,造橋橋塌,好不容易自主研發的高鐵,交通部長想要發視頻慶祝還得把視頻二倍速,"手動"給高鐵提速。
⑤ 印度的教育是否也分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呢
印度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
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全國現有177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你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等。
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
⑥ 請問印度尼西亞的蘇臘巴亞(泗水)和雅加達都有幾所華人高中
具體來說,印尼沒有純華文學校,所以不知道您所謂的華人高中是什麼意思?
自從印尼在1965年排.華時代一夜之間消滅了所有的華校以後,目前在印尼更多被推崇的是「三語學校」,也就是教華語+印尼語+英語的學校,就好象鼎鼎有名的「八華三語學校」,還有剛滿一年的巴中三語學校...
⑦ 印度中學
印度理工學院:百萬富翁製造機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分鍾」節目,曾經花了一整集的時間來介紹它,說:「把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加起來,就是它在印度的地位。」美國《商業周刊》則大膽下了這個定論: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是「印度史上最熱門的出口產品」。
這就是印度理工學院(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它沒有老牌名校那種宏偉亘古的建築,也沒有新興大學那些昂貴豪華的先進設備;它的歷史不長,不過50多年;可是它的「產品」,卻個個是蓋上正字標記的質量保證。如今,它已從一所咖喱味濃郁的印度學校,成為一個光芒耀眼的傳奇品牌,還因此創造了「IITian」(IIT人)這個英文名詞。
如果沒有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深謀遠慮,就不會有今天名揚國際的IIT。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赫魯預見印度的現代化,科技將扮演重要角色,委派實業家薩卡爾(N.R.Sarkar)率領22人的委員會,研究成立一所按照國際標准設置、以麻省理工學院為藍本的高科技學院,並在印度東西南北各設分校。IIT系統於焉誕生,至今在印度各地共有7個學校。
「IIT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成為印度的驕傲。」IIT德里校區的學生訓練與輔導處主任塞恩強調。55年前創設第一聽IIT時,之所以選址在卡拉普爾這個英國殖民者專門關印度政治犯的監獄,就是希望學校永遠要記得「人才是印度富強之本」。從創校之初,IIT的定位和目標就非常明確,為印度科技發展以及國家現代化工程,培養第一流的人才。印度政府把國家大部分的高教資源,集中在這所銜著國家使命出生的學校身上:不但基礎設施和條件都比其它大學好,為了讓學校更快發展起來,印度政府還特別制定一個為它量身打造的獨立法案,宣告IIT是「國家級重要機構」,允許學校高度自治,舉凡課程設計、招生、教職員招聘,全由教師組成的學術議會裁定,不必受到非學術勢力的干擾與壓力。用腦力來重建國家,這是IIT的校訓和國家的戰略。正是這一理念促使了IIT和印度的崛起。
「我們有絕對自由,可以選擇要教誰、誰來教、教什麼。」孟買校區學術發展處處長辛格(A.K.Singh)分析IIT成功的三大關鍵。
一流:只有2%的錄取率
IIT7個分校,每年共招4000多名新生,印度上千萬中學生要擠進這扇窄門,就只能通過一個管道——參加聯合入學考試(JEE)。
IIT難考程度在世界是出了名:每年超過30萬名成績優異的中學生報考JEE,錄取率不到2%,比哈佛大學的13%還要低。因此,在印度流行這么一種說法:一流的學生進IIT,二流的才出國念美國名校。
JEE考試只考物理、數學和化學,而且要考兩次,第一次先刷掉後面的40%,第二次則挑出最後能夠入學的考生。能夠從IIT出來,往往就是creme de la creme(精英中的精英)。一位從IIT坎普爾分校畢業、如今在美國矽谷擔任工程師的校友肯定,JEE真正能夠篩選出好學生,不考選擇題,只會死背的考生,絕對考不好。他以自己的經驗說明,JEE考試得分排名,幾乎跟4年後從學校畢業的學科成績排名一模一樣。
IIT校門雖窄,卻是成功人生的入場券,即使一年學費合成人民幣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學的100倍(印度重點國立大學尼赫魯大學,2006~2007學年本科生和碩士生一年學雜費為330.5盧比,約合人民幣57元——編者注),仍是數億印度父母與學生「夢想之所系」。
專研印度傑出教育機構的尼赫魯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勞奧指出,印度小孩從11歲起,就開始為考進IIT做准備,日夜補習苦讀,只為了進入這所「人人夢寐以求」的學校。勞奧點出,印度其它大學或理工學院,只能頒發工程學士,IIT卻可以單獨授予 B.Tech.(科技學士)學位,凸顯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優勢:政府大力栽培
是政府不遺餘力的栽培,才造就IIT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國際的水平來看,IIT絕對稱不上資源豐富,7所分校、3萬多名學生,每年經費共10億元左右。但是從印度的角度來看,IIT卻「有錢的」讓他校眼紅,政府每年給其它幾千所理工學院的補助,加起來也不過是3000多萬元,只有IIT的3%。
在這種「特權享受」的環境中,IIT的學生不免有「天之驕子」的傲氣,自信心十足。「只要能夠進IIT,去哪裡都會成功。」來自北印度、在IIT孟買計算器繫念大二的阿斯納尼還記得,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後,父母親喜出望外,幾乎是傾家盪產,連續幾天請全村鄰居吃飯。「我們都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幾個月,家裡對我的一切投資,就能全部回收。」阿斯納尼從不懷疑自己的未來將一帆風順。
當國外大學為了在全球大學排行榜爭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師寫論文時,IIT卻在強調評估教師績效,並不側重論文發表量。因此,在以論文數量為評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大學排名,IIT只勉強擠進前500名;但是,在以同業評分學術聲望為根據的倫敦《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上,IIT卻名列前50大;其工科領域,排名甚至是全球第三,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和柏克萊。
教學:讀書讀書再讀書
除了政府不吝的扶植,IIT近乎「斯巴達式」的教育模式,訓練學生理論、實務兼備,深受各界歡迎。
學生畢業前要修滿180個學分,其中必須有20個基礎科學學分;每5個星期舉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績全校排名。從大一開始,每學期都要修6門理工課程,以及兩三門實驗課;在學校的安排下,所有學生至少要到一家企業實習過。「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上課,下午5點半下課,每星期5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在德里IIT念電機工程的卡拉即使已經讀到大四,還是天天滿堂,忙得沒有時間玩。
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老師會教給學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解答問題。考試題目不多,但是要求獨立思考。也許一個題目學生並不能解答出來,但是只要思考過程條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評價。在這里數學和化學是國家重點培養的,老師會給你很多復雜的問題,讓你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當然要求也是特別高,有的甚至要求學生答案精準到小數點後第四位。然而IIT的學生卻很少抱怨功課太重,他們已經練就一身「解決最刁鑽問題的能力」。「不必逼他們讀書,IIT人知道用功一定會成功。」
正是因為IIT學生有一流的專業實力和扎實的英語能力,每年12月,各跨國公司紛紛進駐7所校園徵才,通常在兩個禮拜之內,所有學生都會被「搶購一空」。「在離開校園之前,IIT人一定會知道自己將到哪裡。」德里分校學務長夏瑪爾指出。
矽谷:IIT的最大受益者
2003年,IIT在美國矽谷盛大慶祝創校50周年,微軟創力人比爾·蓋茨盛贊它是具有全球影響力、「令人不可思議」的學校,並稱它對計算機產業幫助匪淺。矽谷是IIT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據柏克萊教授薩克森尼恩研究統計,矽谷2000家新創公司中,有40%由印度人創立,絕大部分都是從IIT畢業。
曾有人計算過,在全世界所有大學中,IIT學生成為百萬(美元)富翁的比例最高。信息系統創辦人、升陽計算機共同創辦人、麥肯錫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沃達豐集團執行長、網威科技長等,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IIT校友。
IIT的成功傳奇,從美國企業的董事會議上,傳頌到華爾街股票市場,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像是傳說IIT學生在學會開車之前,就已經能夠解開各種復雜的科學難題。
不論是大學或企業,美國人瘋狂著迷這些「咖喱腦袋」。例如,美國華盛頓特區的George Mason大學,每年主動奉送60個全額獎學金給IIT畢業生,另外還補貼住宿費,付錢讓他們到美國企業去實習。
在這段科技產業騰飛的黃金時期,IIT每年70%的畢業生會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過去50年,IIT總共產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印度曾經有一則笑話,說進入IIT,是一隻腳踩在印度土地,另外一隻腳踏進印度航空。
IIT的一位老教授說過,印度要發展,除了我們的奮斗舍我其誰。IIT的一位學生說過,我們在這里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和家庭,我們每個人都在想著為國家做貢獻。如此的雄心壯志和付出,一個國家怎麼會不迅速崛起呢?
IIT一貫培養的是能從零開始思考產生新的構思的人才,以及能成為領袖的人才,所以畢業生們不僅能在科學領域,在商業領域也能取得成功占據首要地位,這是IIT孟買分校校長的原話。
世界很多大的公司在這里都設立的研發基地,為了利用IIT的人才資源。
世界是平坦的,這本書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說,頭腦決定一切。未來理性的概念,距離,科技,基礎設施等幾乎都會差不多,那麼不一樣的只有頭腦------經過充分鍛煉的頭腦。
美國等一些國家已經感受到印度在威脅自己了,托馬斯。弗里德曼就呼籲美國政府要為化學、工學教育等提供不加限制的預算。
印度雖然出現了IIT這樣的學校,但印度大學的入學率為7%,比較低。所以印度政府決心到 2015年把這個數字提高一倍。另外印度的小學和中學的入學率也比較低,相比之下中國要好很多,但是我們也不能慶幸。中國現在雖然入學率比較高,但教學質量如何,這一點大家心裡有數。所以教育部才會進行本科教學質量檢查和博士質量檢查,但我希望有更大的改革出現。
⑧ 印度留學
首先,多數教育部認可的中介公司是不做印度留學的,特別是那些大型的有名氣的,更不做了。所以你在國家教育部的網站上看不到有關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印度的學歷啊,那要看是什麼層次的學歷了,因為只要你看過很多不同國家的大學或者碩士生的入學要求就知道,其實語言是第一位的,其次你念的是那個國家合法的學校就沒有問題了,但是如果是想直接找工作的話,還是最好去落實一下比較安全。
印度留學目前就跟北歐留學一樣是新興的留學目的地,相對的現在去印度的人也不少,因為不需要語言成績,但是合法的學生簽證比較難辦理,一般都是給個臨時的,然後讓你去印度等正式的。能不能適應印度,其實主要是看你現在生活在哪裡,要知道中國有比較多的城市的整體生活水平高於國際很多地區,這種適應不適應的話題就很難講了。
建議你找找私人中介,或者等那種大型的留學招生會,一般情況下都可以得到留學印度方面的消息。
⑨ 印度的哪一所著名大學,考上了就是世界精英
印度現有人口近13億,是僅次於我國的世界人口大國。由於其人口體量太大,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導致其高考競爭異常慘烈。因此,印度的高考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高考難度甚至超過了中國。
據統計,印度25歲的年輕人數量佔了整個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高中畢業的學生近千萬,但最後能順利進入大學學習的考生還不足三分之一。
(微軟行業的印度精英)
據統計,像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他們的年薪通常是是普通院校畢業生的20多倍。而且大都就業於大型信息技術公司,比如微軟、英特爾等。許多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成為了公司里技術上的領頭人。
因此,印度學生為了能考上一流大學,也會拚命地參加各種補習班,上各種形形色色的補習學校。他們不得不每天早上3點就起床,在參加完各種補習班後匆忙趕到學校,應付一天的學習生活。
由於補習市場需求旺盛,因此,印度學生的補習費用並不便宜。在一些大城市裡,理科一年的補習費用高達4000美元,這筆昂貴的開銷,就連印度的中產階層都不堪重負,更不用說家境貧寒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