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主要節日
印度主要節日有:共和國日、獨立日、灑紅節燈節、元旦。
1、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建立共和國。
2、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
3、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4、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5、元旦(New Year),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6、普什卡駱駝節:普什卡博覽會或普什卡嘉美拉是一年一度的為期五天的駱駝和畜牧展,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普什卡鎮舉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駱駝交易會之一,除了買賣牲畜之外,它已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其亮點已成為諸如「matka pod」,「最長的胡須」和「新娘比賽」等競賽。
② 印度最大的節日是什麼節
燈節 燈節在公歷10或11月間,是印度教最大的節日,在印度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春節
③ 印度有沒有類似於中國的春節的節日 啊
在印度有一個節日叫做Dewali,這個節日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放爆竹,有點像中國的新年,很熱鬧的.
④ 印度節日有哪些,印度排燈節,印度春節是什麼時候
燈節在公歷10或11月間,是印度教最大的節日,在印度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部分人認為燈節起源於《羅摩衍那》。羅摩王子最終打敗十首魔王拉瓦那,攜妻子悉多返回京城,進城時恰逢傍晚,全城百姓為了慶祝羅摩凱旋就點亮了所有的燈火。此後,每年的同一天都要點燈慶祝羅摩的勝利。另外一種最流行的說法是,這一天財富女神拉克希米要巡遊人間,她的慧眼望見哪一家,哪一家就會財源廣進。於是,人們紛紛點起燈光將房子照亮,期盼著能吸引財富女神的目光。事實上,根據燈節的日期來看,它很可能是古代印度人民慶祝收獲的節日。每年燈節的晚上,德里都要變成不夜天。家家戶戶的門口、窗前、陽台都擺著一排排的燈或蠟燭。不少房前還掛著各式各樣的彩燈,有錢人家會把一串串的燈掛滿整棟樓房。商人們在這一天要更換賬本,開始商鋪新一年的經營。商業區更是燈火通明,有的市場甚至會用彩燈在街道上搭起天棚,望能招財進寶。即使在貧民窟或街邊窩棚里居住的窮苦人,也要設法在門前點一盞油燈,期待著拉克希米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天,人們要打掃干凈房屋,置豐盛的菜餚和傳統甜點,全家吃團圓飯。飯後還要燃放煙花爆竹,直至深夜。那場景分明就是中國的除夕。灑紅節大致在公歷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僅次於燈節。這個節日一過印度的天氣就變得炎熱起來,所以它是印度的春節。關於灑紅節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希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惡國王,強迫臣民尊他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卻依然堅持對毗濕奴的信仰。國王為此讓他的妹妹、不怕火燒的霍利嘉(HOLIKA)抱著普拉拉德跳進火堆之中,妄圖除掉小王子。然而事與願違,霍利嘉被燒為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毗濕奴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撒紅顏色的水。灑紅節來臨時,人們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以向對方潑紅水,或是用各種顏色的粉潑撒對方,用各色顏料把對方塗成大花臉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車也不能倖免。那架勢很像我國傣族的潑水節。因此,同事們出席灑紅節慶祝活動時都會選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後,人們還會播放音樂,載歌載舞。如果是在鄉村,還要點上一堆篝火,象徵燒死霍利嘉和摧毀邪惡。
⑤ 中國過春節,你知道印度過什麼節嗎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每年的3-5月為旱季,公歷3、4月間,為印度教的四大節日之一,灑紅節(Holi)。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印度的春節。
⑥ 印度人有什麼節日傳統
印度節日: 印度的節假日名目繁多,但各地情況不一。有全國性的,也有地區性的,有政治性,也有民俗性的,但更多的是宗教性的,富有民族色彩。 全國性節日全國性節日全國性節日全國性節日:
•元旦 1月1日
•國慶節 1月26日
•獨立紀念日 8月15日
•甘地逝世紀念日 1月30日
•宗教性節日
•印度教燈節 10月-11月
•印度教十勝節 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節 5月-6月
•伊斯蘭教開齋節 2月
•伊斯蘭教古爾邦節 4月
•基督教復活節 4月
•基督教聖誕節 12月25日
•錫克教那納克誕辰節 11月
•耆那教摩訶毗羅節 每逢15年一度的3月舉行
元旦
公歷1月1日。這是世界性節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戶都要喜慶一番。只 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點本國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時,要在親朋好友的額頭正中點上紅點,以示吉祥國慶節國慶節國慶節國慶節 公歷1月26日。1929年,印度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國大黨在其年會上通過決定,規定1930年1月26日為獨立節。此後,這一節日每年都過。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獨立後,1月26 日被正式定為國慶節。 1950年1月26日,印度頒布了共和國憲法,1月26日具有了更為重大的意義。每年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總統府前的廣場上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
甘地紀念日
公歷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運動的偉大領袖、當代印度國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後,這一天便成了人們參拜甘地陵墓、紀念他偉大人格的日子。
薩拉斯瓦蒂節
一般在公歷1月到2月間,是印度教節日。在此期間,印度教徒要紀念知識女神薩拉斯瓦蒂。
灑紅節
公歷2、3月間,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全國性的大節日。此節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細節下面另述。
開齋節
公歷2月前後,是穆斯林節日。這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穆斯林開齋節沒什麼兩樣,開齋節前,穆斯林要封齋一月,白天不得進食,到了開齋節,穆斯林們到清真寺禮拜,爾後宰牲擺宴,歡欣慶祝。
豐收節
也叫「龐格爾節」,在公歷3月中左右,盛行於南印度。節日期間,家家戶戶要打掃清除,人們要穿戴一新,燒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陽神,爾後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團聚。人們還要舉行敬牛儀式,給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牽牛遊行或舉辦賽牛會等。
⑦ 印度的酒紅節相當於中國的什麼節日
灑紅節是印度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源於古人期盼豐收的活動。灑紅節里人們互相在臉上塗抹顏料,祝福對方吉祥幸福。灑紅節(又名胡里節),代表著色彩單調的冬天終於結束,並預示著春天土地的豐饒。每年印度歷12月的月圓之夜(公歷的2月底或3月初)就是灑紅節開始的日子,人們會在自己的臉上和身上塗上顏料,還向別人身上塗抹各種顏色。
⑧ 中國的鄰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緬甸:獨立節:1月4日;建軍節:3月27日;潑水節:4月13日。
俄羅斯:
新年 1月1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 6月12日
東正教聖誕節 1月7日 哀悼日 6月22日
祖國保衛者日 2月23日 人民團結日 11月4日
宇宙航行日 4月12日 和諧和解日 11月7日
衛國戰爭勝利日 5月9日 憲法日 12月12日
謝肉節 復活節過後的第八周
阿富汗:
阿富汗新年:每年3月21日
阿富汗獨立紀念日:每年8月19日
開齋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歷變化)
古爾邦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歷變化)
印度: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
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元旦(New Year),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
元旦:每年1月1日;
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源於古代成人禮,1948年定為國家節日;
建國紀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時稱為「紀元節」;
憲法紀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廢除明治憲法,開始實行新憲法;
男孩節:每年5月5日,端午節,也是日本的兒童節,1948年定為國定節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於1941年;
敬老節:每年9月15日;
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紀念1964年東京奧運會;
文化節:每年11月3日;
勤勞感謝日:每年11月23日;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
盂蘭盆會:每年8月15日左右;
乞巧節:每年7月7日。
⑨ Holi是什麼節日
1、Holi是印度人的霍利節,也叫胡里節。Holi Day,或者Holi Festival。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份,是印度陰歷的元旦,也是印度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Holi是色彩的意思,漢語中把霍利節又譯作「灑紅節」,就是潑灑紅色的意思。
2、霍利節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重要節日,其地位僅次於燈節,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在印度、尼泊爾、蘇利南、蓋亞那、特立尼達、英國、模里西斯和斐濟等地都是重要節日,特別是對年青人而言。
3、到了這一天,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相互潑灑、塗抹五顏六色的彩粉、互相往身上淋墨汁甚至投擲水彈,無論是親人、朋友、同事還是陌生人,也不論長幼、男女、膚色和種姓。
4、holi接的由來是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毗濕奴神,但兒子卻忤逆他而堅持信奉,於是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Holika)在某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隔日清晨,當人們帶著盛水器具趕去營救時,卻發現他安然無恙,反而是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便是毗濕奴神保佑的結果,於是人們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5、色彩節英文中的「Holi」,便是由女妖名字「Holika」演變而來,所以在慶典中,當地人還會用草、木頭或紙扎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
(9)印度有什麼中國的節日擴展閱讀
色彩節起源
1、Holi是印度語「顏色」的意思,色彩節不僅在印度,甚至尼泊爾、巴基斯坦、英國、南非、斐濟和模里西斯等印度教盛行之地,皆視為重要節日。
2、色彩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源自於印度教神話。印度教的維護之神「毗(音同啤)濕奴神」(Vishnu)的分身之一「奎師那神」(Krishna)生性調皮,喜歡在牧羊女身上灑彩色粉末,神話流傳千年後,形成印度當地特有的習俗。也有人說,因為奎師那神不滿自己膚色黝黑而妻子皮膚白皙,母親便建議他用彩色粉末塗抹妻子的臉。
3、另一種說法,在遠古時代,有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毗濕奴神,但兒子卻忤逆他而堅持信奉,於是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Holika)在某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隔日清晨,當人們帶著盛水器具趕去營救時,卻發現他安然無恙,反而是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便是毗濕奴神保佑的結果,於是人們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4、色彩節英文中的「Holi」,便是由女妖名字「Holika」演變而來,所以在慶典中,當地人還會用草、木頭或紙扎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
⑩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
過春節的國家,主要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深遠的亞洲國家,例如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法定假日。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