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炮兵怎麼操作

印度炮兵怎麼操作

發布時間:2022-05-30 14:53:50

Ⅰ 印度士兵的刺殺訓練,為何如此浮誇

印度軍隊刺殺操是傳統,印度軍隊至今仍保持刺殺訓練,是必修科目。說到印度,一定會想到瑜伽,但印度不是武術之鄉。嚴格來說,印度人不喜歡練習武術。印度武術是武術的卡拉里帕亞特,卡拉里這個詞是軍事訓練的意思。這種武術訓練在印度軍隊很常見。

不僅刺殺術特別,印度軍隊所有科目的動作都特別,比如炮兵訓練也很機械,蹦蹦跳跳,有些動作根本就是花架子。因此,如果你有機會參加印度軍隊的訓練,你會發現,有許多訓練科目比刺殺術更誇張。舉例來說,特種部隊應該非常認真,印度一定會讓你發笑的。事實上,看印巴兩國邊境升旗儀式就知道了,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印度士兵入伍後首先要接受聯隊中心的訓練,什麼是聯隊中心?這是印度各邦的徵兵訓練基地,不屬於部隊編制,相當於武裝部,是根據民族、宗教組成的作戰營,例如,傑特聯隊第X營;旁遮普聯隊第X營;錫克聯隊第X營,馬德拉斯聯隊第X營等等。

因此,印度軍隊的營地是根據民族宗教組成的。經過9~12個月的聯隊中心訓練,他們將成為戰士,並繼續在部隊中心進行1~2年的訓練。此時分為專業,訓練結束後分為作戰單位,作為新兵繼續訓練,根據印度軍隊的要求,印度軍隊每年將65%以上的時間用於軍事訓練。

印度軍隊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軍隊士兵的服役期為21年至28年,所以印度士兵基本上可以退休,當兵幾年就是新兵。

在閱兵式上,印度軍隊基本上都是新兵,五六十歲的老兵很少訓練,養肥。訓練場上也是老兵訓練新兵,印度士兵個子不高,訓練時講究大開大合,動作誇張是一種普遍現象。自然而然地,刺殺操是最能體現氣勢的科目,因此,印度士兵表現誇張,張牙舞爪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仔細看,誇張的動作卻沒有什麼技術可言,而且違背了猛准狠的技術要求,缺點穩重,也缺乏突然,過於誇張,進而呆板,或許這就是他們在戰爭中喜歡跑步的原因,外強中干。

Ⅱ 炮兵是怎樣用手目測目標物的位置、距離以及經緯度的

目測距離的方法向前伸直手臂樹起拇指,閉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標形成直線,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記住左眼、拇指延長直線目標右側那一點,目測那一點與目標的距離並乘以10,即你到目標的大概距離豎起大拇指。手臂放平目光通過指尖是與水平線的夾角約120密位,看目標高度估算出視線經過目標頂部和目標底部的兩條實現的夾角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標高度(憑經驗)即為目標距離 例如,日軍身高約1.5米,視線通過其頭頂和腳底的夾角約100密位,距離為150米測距離的方法

Ⅲ 中國和印度炮兵的精確打擊能力誰更強印度

中國。

2017「馬拉巴爾」肩並肩聯合軍演(美,日,印)後。
美國司令部雖然在之後的官方發布會上對印度贊賞有加。
但軍演期間美、日雙方差點沒讓印度折磨死。
尤其不少美軍將領在之後都開啟了「瘋狂吐槽」模式,表示印度毫無現代化軍隊的樣子。
裝備保養維護差,軍艦上屎尿齊流。不少低種姓的士兵甚至連個好好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而高種姓的軍官完全活在「另一個世界」。
在Party上用英語和美方談笑風生。
底層士兵則說著你完全聽不懂的印度語。
不同種姓的士兵,就連領取武器裝備的時候都要分開。令美、日雙方「大開眼界」。

Ⅳ 對印反擊戰中,龐國興率三人小組佔領印軍三個炮兵陣地,是如何做到的

1940年,龐國興出生於陝西子洲縣裴家灣,於195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在一年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63年,他被國防部授予了全軍戰斗英雄的稱號。不過在兩年後,也就是1965年5月卻不幸於軍事訓練中犧牲。

在戰後作報告的時候,龐國興還說道:“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還擊”。

從中可以看出其膽量與氣魄。

龐國興在仗打完後,還被授予了“戰斗英雄”的稱號。

而這個時候他才23歲,本來是未來可期,前途無量的。但兩年後,也就是1965年,龐國興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為撿起民兵因緊張而掉落的手榴彈,卻不幸被炸彈碎片擊中,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25歲。

Ⅳ 印度組建多個「豪華」炮團,單炮價值高達500萬美元,作用能有多大

人們總是眼鏡盯著印度的坦克、戰斗機、航母,感覺這個排名真的不離譜,也能理解印度總是覺得委屈,排名全球第三才符合印度的心理。媒體報道印度炮兵部隊要鳥槍換炮了,花巨資計劃采購先進火炮,火炮價格可謂豪華,一旦計劃完成,印度軍隊的實力必將極大的躍升。實際上,印度的炮兵太落後了,落後到印度自己都不好意思對外展示。

印度陸軍炮兵部隊現狀:說到印度炮兵,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火炮(牽引、帶輔助自走能力)、韓國K9自行火炮、美國M777155毫米口徑牽引火炮、俄羅斯龍卷風火箭炮、印度國產皮娜卡火箭炮等等,看著很先進。其實,印度的自行火炮不過200門,155毫米口徑牽引火炮數百門,剩下的基本都是老舊的105毫米、130毫米牽引榴彈炮,以及大量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擊炮。

印軍印軍的炮兵團分為三種:中型炮兵團、野戰炮兵團、輕型炮兵團。其中的中型炮兵團裝備155mm榴彈炮(瑞典博福斯FH-77B型39倍徑自走加榴炮),或者是130mm加農炮(蘇聯M46加農炮)、以及印度在蘇聯M46加濃炮基礎上改進的型號(以色列幫助,數量不多,約180門左右)。

野戰炮兵團主要裝備的是105毫米和122毫米榴彈炮,105毫米型號是印度仿製英國L13榴彈炮而來的IFG榴彈炮;一種是仿製英國L118榴彈炮而來的LFG榴彈炮;122毫米榴彈炮則是蘇聯的D30型榴彈炮。

輕型野戰炮兵團的火炮主要是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擊炮,運輸方式採用騾馬化運輸。媒體大肆渲染的印度精銳的山地師就裝備這種騾馬化運輸的大殺器。

印度炮兵部隊中還有混合火箭旅的編制,主要裝備龍卷風300毫米遠火團(俄羅斯制),皮那卡214毫米火箭炮團(印度自己搞的),另外還有老式的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

印度炮兵部隊的火炮數量不少,約有3000門各種火炮,不過,指揮、信息化程度差,印度炮兵打擊模式自然是過時的前線炮兵觀察所指揮模式,印度炮兵師、旅有專門的SATA部隊,也就是炮兵指揮連之類的,戰時需要配置在前線,給炮兵指示目標,校正射擊諸元。印度炮兵師配屬一個SATA營,旅配置一個SATA連,說明信息化水平很差。

印度炮兵自行火炮數量很少,多數都是牽引火炮,印度炮兵部隊沒有卡車炮,說明其其炮兵不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雖然印度花費巨資打造炮兵,但由於信息化程度差,單靠火炮的先進是不會出戰鬥力的。印度的國產火炮基本都是樣子貨,全靠花錢買的少量先進火炮支撐臉面,因此,即便是花錢買了點先進火炮,對於提升印度炮兵實力意義有限。火炮是戰場上的純消耗品,戰鬥力的體現要看持續補充能力,而印度這方面基本就是零。

Ⅵ 炮兵的日常訓練是什麼

炮兵的日常訓練是炮兵為掌握遂行作戰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而進行的訓練。

1.技術訓練:射擊、兵器與操作(包括火炮、彈葯和技術裝備的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維護保養),炮兵偵察(包括觀測、聲測和雷達偵察,無線電技術偵察,校射飛機偵察,測地、氣象和照相勤務),炮兵通信,工程保障,駕駛,馭術等。

2.戰術訓練:合同戰術原則、炮兵戰斗基本原則、戰斗指揮、戰斗保障,攻防作戰中炮兵戰斗行動(高射炮兵還包括掩護戰役後方時的行動)和專業兵之間、兵種之間的協同動作,炮兵行軍、宿營、輸送、變更部署、換班等。

(6)印度炮兵怎麼操作擴展閱讀

炮兵日常訓練的意義

1.現代作戰對火力的要求不斷提高,炮兵在陸軍中的比例日漸增大,所以在未來戰爭中仍將起到重要作用。炮兵將進一步發展火箭、導彈,改進裝備性能和體制編制,實現指揮、操作自動化,提高命中精度和彈頭威力,不斷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2.炮兵的威力強大到足以連續猛擊最堅固的防禦工事後方的敵軍,炮兵也能夠迅速地從一個發射位置移到另一個發射位置。所以在一個機動式的戰爭中作戰或是躲避敵軍的火力攻擊時,炮兵的作戰效果當然就不失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戰術性能了。

Ⅶ 印巴炮戰中,為何有人說印度總是吃虧的一方

在現代戰爭中,雖然有原子彈氫彈這樣的大殺器,但是這樣的大多情況下戰略威懾作用的而存在變數,世界上挨過原子彈轟炸的也只有日本一個國家,印度軍隊中炮兵是非常重要的兵種,每一個作戰師都會有一個炮兵旅,從數量上來說是非常可觀的,但是印度炮兵的質量確實不能恭維,不僅裝備五花八門,而且有很多炮都是作廢的。所以說印度總是吃虧的一方。

總的來說,印度就是購買的地方錯了,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在美國這個地方買軍事裝備,不僅僅沒有得到相合適的裝備,還不保修,還發揮不出合適的效果,自然就太吃虧了。

Ⅷ 炮兵戰術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說到炮,「龍的傳人」可以引為自豪——中國是火炮的故鄉。早在公元前5世紀,我國就發明了古代炮——拋石機。拋石機是用皮子包著石頭拋射出去,所以古代將石字旁加一個包字則為「砲」。《戰國策》中記載,齊將田單曾巧用「火牛陣」大破燕軍。但當齊軍連續收復70餘城之後,卻在攻打狄族的一座山寨時碰了「釘子」,連攻3月,未能攻克。這個狄族山寨的壁壘森嚴之處在於布設了數架拋石機,准備了很多飛箭。每當齊軍兵臨城下,寨內士兵便齊拽拋石機。狂飛的亂石和弓弩手們發射的飛箭,使齊軍驚恐不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敗下陣來。這種原始炮在古戰場上一經使用,就大顯身手。隨著火葯的問世並用於軍事後,火炮成為冷兵器時代後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火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炮兵火力殺傷的敵人佔70%,被譽為「戰爭之神」。戰後幾十年.炮兵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得到長足的發展。目前軍隊中火炮的數量之多,僅次於沖鋒槍。

現代戰斗,將以火力交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炮兵作為陸軍中最大的兵種,已成為現代合同戰斗中的主戰力量之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能夠參加各種戰斗的廣泛實踐,伴隨著軍事科學的進步,不斷發展和豐富著自己的戰術。

炮兵戰術的基本原則,是指導炮兵戰斗行動的准則。合同戰斗中,炮兵戰術在總體上應遵循合同戰術基本原則,並受其影響和制約。二者在內涵上有許多共同性。諸如「知己知彼,因勢利導」。炮兵指揮員及機關必須熟知部屬的戰斗素質和所支援部隊的情況,並同敵軍特別是敵人的火力單位進行對比,只有弄清敵情乃至目標的具體位置,炮兵才能有效地發揚火力、地形、氣象等條件對炮兵的行動特別是射擊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每戰必須熟悉戰斗環境。炮兵是以火力打擊敵人的攻擊型戰鬥力量,反之也是敵人火力打擊的重點。「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合同戰術原則,對指導炮兵戰斗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包括其他合同戰術基本原則,都是炮兵戰術運用的依據。

此外,炮兵作戰還有體現其特點的一系列原則,主要是:

集中兵力,集中火力

炮兵的威力體現在具有比槍彈大得多的殺傷力和強烈的精神震撼作用。

早在古代攻守城寨的戰斗中,人們就發現了火炮的這些特殊功效,冠以「霹靂炮」、「震天雷」的美稱。當炮兵普遍使用於戰場不久,軍事家們很快發現集中使用炮兵是充分發揮炮兵威力的奧秘所在。炮兵戰術就初始於集中使用,發展至今,集中使用炮兵已形成一套法規性的做法。如炮火准備就是集中使用炮兵的具體體現。它通常要求大部或全部炮兵參加,必要時還可臨時使用第二梯隊的炮兵參加炮火准備,以保證形成優勢的炮兵火力,支援步兵、坦克兵一舉突破敵防禦。

在編組上的炮兵群,可以對包括不同建制的炮兵火力單位實施統一的指揮,有利於集中使用炮兵於主要方向和重要時機。拿破崙創造的炮兵預備隊,以及爾後為對付裝甲集群編組的反坦克預備隊,已成為現代作戰中常用的編組形式,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能在重要時機增強和保持炮兵火力的優勢。

炮兵的集中使用,包括集中兵力和集中火力兩個方面。集中兵力是集中火力的基礎,集中火力是集中兵力的目的。炮兵兵力的集中使用,在進攻作戰中,一是,要求在總兵力的對比上,構成對敵優勢。二是,在戰斗部署上,應將大部炮兵使用於主要攻擊方向,形成絕對優勢的炮兵兵力,從而保證炮兵火力的絕對優勢。1951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馬良山戰斗中,炮兵兵力達5倍於敵,而在主要方向上又集中使用74%的兵力,有效地保證了順利殲滅防禦之敵。

防禦作戰中,在總的兵力對比上難以構成優勢的情況下,應將炮兵的主要力量集中使用於主要防禦方向,並將反坦克炮兵集中使用於敵坦克的主要威脅方向。在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的同時,還要注意兼顧次要方向,因為現代戰場上軍隊機動能力大大提高,情況變化急劇,當主次方向發生變化時,要能適時集中兵力於新的主要方向。

炮兵集中火力尤為重要。強調集中炮兵兵力,目的是為了集中火力。而兵力集中,並不等於火力集中。特別是現代戰場上需要火力打擊的目標很多,即使集中了優勢的兵力,要想處處打擊,也是不可能達到集中火力的。而當炮兵兵力沒有構成優勢時,更需要將有限的火力使用於要害之處,撒胡椒面的打法,往往處處不得力。

因此,炮兵必須在集中兵力的基礎上,將火力形成拳頭,實施重點打擊。這里講的重點,一是重要時機,二是主要目標。所謂重要時機,既包括關繫到戰斗全局的重要時機,如進攻戰斗的炮火准備;也包括戰斗某時節中的重要時機。所謂主要目標,既指對整個戰斗有重要影響的要害目標,如敵指揮系統、核襲擊兵器等;也指各個戰斗時節需要重點打擊的目標,以及同時出現數個目標時首先取其重。在緊張激烈的戰斗中,如何使用好炮兵的火力,是炮兵戰術最關鍵、最精彩的地方。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其要旨就在於能否善於適時集中火力打在點子上。

現代戰斗中的地面、空中火力突擊能力大大增強,炮兵往往是對方火力打擊的重點。加之,火力突擊任務繁重,彈葯保障困難,必須節約使用。這些情況,對炮兵的集中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兵力集中要合理,火力集中要適度,而不是越多越好。

統一部署兵力,疏散隱蔽配置

炮兵戰斗部署,是為送行作戰任務,對炮兵兵力進行的統一區分、編組和配置。它是合成軍隊戰斗部署的組成部分。總的要求是,將主要兵力部署在主要作戰方向上,形成重點;便於發揮各種火炮、導彈的特長,充分發揚火力;便於利用地形作縱深梯次、疏散隱蔽地配置;便於指揮,有利於與其他兵種特別是步兵、坦克兵的協同;便於實施兵力、火力機動。

1.炮兵的區分

炮兵的區分,就是將建制和加強的炮兵進行統一的分配,並規定其配屬和支援關系。區分炮兵時,通常給主要作戰方向上的兵團、部隊較多數量炮兵的加強,使其具有較強的火力突擊力量。在次要方向上,主要以其自身建制內的炮兵完成任務,根據瓦可適當加強。對第二梯隊通常不予以加強,待其進入戰斗時由上級炮兵予以支援,也可將第一梯隊的炮兵轉隸給二梯隊。反坦克炮兵要多加強到主要方向上第一梯隊的部隊和分隊。

2.炮兵的戰斗編組

炮兵的戰斗編組,就是根據戰斗需要,將建制和加強的炮兵編成各種戰斗組織。通常有炮兵群、反坦克預備隊、炮兵預備隊,防禦時還有機動炮隊。

炮兵群是團以上各級戰術兵團均可建立的戰斗編組,它是本級合成軍隊指揮員掌握的火力骨幹力量,由本級炮兵指揮員直接指揮,在攻防作戰中執行主要的火力突擊任務;團炮兵群主要用於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作戰;集團軍炮兵群由射程遠、威力大的火炮編成,主要用於壓制敵縱深內的炮兵及其他重要目標;師炮兵群則兼有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戰斗和打擊縱深內目標的任務。

根據各級戰術兵團在攻防作戰中所處的地位和擔負的任務,戰斗樣式及炮兵數量,可三級編群、兩級編群或一級編群,多數情況下是師、團兩級或一級編群,集團軍只建立炮兵預備隊。在次要方向,當炮兵數量不多時,也可一級編群,通常是編組師炮兵群。步兵團在未編組炮兵群時,為保障某一重要戰斗行動,可將團、營屬炮兵集中使用,編組臨時輕便炮兵群,主要用於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戰斗,完成任務後歸建。

反坦克預備隊是各級合成軍隊的反坦克機動力量,以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導彈為主編成。在攻防戰斗中,團以上各級戰術兵團均應建立反坦克預備隊。需要時,臨時展開執行與敵坦克作斗爭的任務。

炮兵預備隊是合成軍隊指揮員掌握的炮兵預備力量,兵力不少於1個營。集團軍通常建立炮兵預備隊,師在炮兵數量多時也可建立。它主要用於必要時增強主要方向上的炮兵力量,或接替受損失的炮兵以及擔任反空降等臨時任務。

防禦時,集團軍和師還可以機動性能好的炮兵編組機動炮隊,在防禦縱深內機動作戰,隱蔽、突然地打擊敵人。

3.炮兵戰斗隊形配置

炮兵戰斗隊形,是炮兵為執行戰斗任務,按部署展開成的隊形。包括指揮所、觀察所、炮陣地,是合成軍隊戰斗隊形的組成部分。炮兵指揮所通常分為基本指揮所、預備觀察所、前進指揮所,其性質與合同指揮所類同。

炮兵觀察所是炮兵指揮員和指揮分隊觀察戰場、指揮射擊的機構和場所。通常分為基本觀察所、預備觀察所、前進觀察所和側方觀察所基本指揮所執行主要的觀察與指揮射擊的任務;預備觀察所用於接替基本觀察所;前進觀察所由基本觀察所派出,跟隨所支援的步分隊指揮員行動,以密切與步的協同,負責報告情況、呼喚火力,必要時指揮射擊;側方觀察所用於加強翼側的觀察。炮兵群及其以上各級炮兵,均應建立基本指揮所和預備指揮所,必要時建立前進指揮所,並在主要方向上開設觀察所。炮兵營應建立基本觀察所、預備觀察所,必要時派出前進觀察所和側方觀察所。

炮陣地是火炮為准備戰斗進行射擊所佔領的位置。通常分為基本基本陣地、預備陣地、臨時陣地;火箭炮還有待機陣地。其本陣地是主要的射擊陣地,應有較好的條件和比較完善的設施;預備陣地是在基本陣地遭破壞或其他情況需要時,用於繼續執行射擊任務,有條件時可多選擇幾個預備陣地;臨時陣地是為了不過早暴露基本陣地位置,在執行臨時任務時佔領的射擊陣地,依所擔負的射擊任務來確定其位置和數量,應盡量避開基本陣地。

炮兵戰斗隊形的選擇及配置,應根據合成軍隊的戰斗部署、火炮的性能和地形情況,按陣地分散、火力集中、縱深梯次、疏散隱蔽的要求統一地進行配置。

一方面,要做到能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之力和向上機動火力,即有利於消滅敵人。另一方面,由於炮兵陣地是集團配置,加之火炮體積較大,發射時火光、煙塵明顯,易暴露陣地的位置,炮兵必須注重保存自己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兩方面的矛盾,是炮兵戰斗隊形部署的關鍵和難點。把握的要點是適當分散。

通常要求炮兵群內營與營、連與連之間要相對分散,其間隔以敵人的一枚小型核彈不致同時毀傷兩個營、敵人一個炮兵營的集中射擊火力不致同時壓制兩個炮兵連為參考尺度。而基本射擊單位的炮兵連內炮與炮之間不宜過於分散,以便於射擊指揮和保證射擊精度,炮與炮的間隔要能避免敵人的一發炮彈同時毀傷兩門火炮及人員,並採取不規則的配置隊形和其他措施,提高其生存力。

炮兵是以火力執行戰斗任務的,對炮兵火力運用的要求,歷來成為炮兵戰術的重要原則之一。各國軍隊普遍強調炮兵火力的集中、准確、快速、突然和猛烈,以期獲得最佳的火力突擊效果。我軍炮兵在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就提出了「快、准、猛」地運用火力。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取得勝利後,毛澤東在為中央軍委起草的致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的賀電中指出:「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准確,實為制勝要素。」50年代,我軍炮兵在總結以往作戰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快、准、狠、省」四字要求,其中的「狠」主要指炮火的效果,也是猛烈的意思;「省」是指節省彈葯。60年代,又正式將「迅速、准確、突然、猛烈」作為炮兵火力運用的原則性要求。

迅速,就是要抓住戰機,快速反應及時開火。由於現代技術裝備的發展,使軍隊的機動性大大提高。坦克、步兵戰車可以隨時機動、自行火炮連佔領陣地的時間是牽引火炮連的1/5。大量目標的不穩定狀態,使得炮兵射擊的時間非常短暫。繁重的火力突擊任務,又要求炮兵必須快速機動火力,增加火力打擊頻率。

因此,現在許多國家的軍隊都十分注重提高火力反應的速度。如北約軍隊使用的炮位偵察雷達能在對方發射出第一發炮彈後20~30秒鍾內測定其陣地位置。蘇軍炮兵營的火力反應時間已由6~8分鍾縮短到1分鍾內。這些都表明,現代戰場上敵對雙方的火力戰斗處在搶時間、比速度的競爭狀態。誰的火力反應速度快,就能爭得先機之利,否則將被動挨打。

鑒於此,近幾年我軍炮兵將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作為全面提高炮兵作戰能力的突破口,在狠抓訓練改革的同時,研製裝備了炮兵射擊指揮自動化系統等先進的技術裝備,炮兵的火力反應時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有效地增強了炮兵的戰斗效能。

准確,就是射擊要准,力求首發射彈命中目標或首群射彈覆蓋目標。這里講的首發射彈命中目標,主要是指對運動目標行直接瞄準射擊時第一發即命中;首群射彈覆蓋目標,是指間接瞄準射擊中,不經試射對目標直接行效力射時首群射彈按規定標准覆蓋目標。炮兵射擊達到這兩點要求,並非易事。特別是間接瞄準射擊,要在炮陣地上將彈丸射向若干公里遠的目標上,受到目標位置射擊諸元計算的精確度、火炮技術和操作水平以及彈道、氣象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過去為了保證對目標的射擊效果,經常採用的一種較為可靠的方法是對目標先行試射,用實彈求取並修正偏差後再對目標進行效力射。這種方法耗時長,且易暴露企圖,不符合戰術要求,目前僅作為保留項目。

為了增大首次火力突擊的效果,許多國家的軍隊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從火炮、彈葯及射擊保障手段等方面解決提高炮兵射擊精度的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美軍80年代裝備的銅斑蛇制導炮彈,採用半自動激光制導技術,對幾十公里外的目標射擊,其圓公算偏差僅1米。擊毀一輛坦克平均只用2發,而用常規炮彈平均耗彈250發。多年來,我軍炮兵通過改進技術裝備和訓練改革,已較大幅度地提高了首發射彈的命中率和首群射彈的覆蓋率,提出了「首發命中,首群覆蓋」的射擊標准,作為炮兵火力運用的要求之一,以適應現代戰斗的需要。

突然,就是要出敵不意地打擊敵人。出奇攻敵,歷來是軍事上制勝的高招,炮兵的火力運用亦如此。突如其來的火力,使目標來不及規避,射擊效果倍增。據有關資料統計,對暴露有生力量殺傷的80%以上是在火力突擊開始後的15秒內。突然,在戰術上有利於隱蔽行動企圖。進攻開始的炮火准備,無不是突然實施,以求打敵措手不及,便於迅速突破。

猛烈,就是要在短促時間內,以稠密的火力,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和強烈的震撼。時間短促和火力稠密這兩個要素的結合,除了能對敵人的物體毀傷產生更為明顯的效果外,還能給敵戰斗人員以強烈的精神震撼,常常使其暫時喪失戰鬥力。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我軍步兵在炮兵射擊精度有保證的情況下,有時將進攻出發陣地盡量靠近敵人陣地,利用炮火突擊的效果,在倖存敵人未能恢復戰斗狀態時一舉佔領陣地。為了在作戰中達成炮火的猛烈:

一要多增加戰場上火炮的投入量。現在,炮兵連編制普遍由4門增加到6門,蘇軍實行了8門制炮兵連。在軍隊編制中,合成軍隊各級直至步兵連都編有炮兵,所佔比重越來越大,致使炮兵成為陸軍中最大的兵種之一。二要加大單位時間內對目標射擊的火力密度。如在裝備上,現代火炮採用全自動或半自動裝彈系統,加快了射速。新式火箭炮的管數增多,有的火箭炮營一次齊射,在20秒左右可發射40噸炮彈,單位時間內拋射到目標的彈葯量比過去增大了10至15倍。戰術上,強調集中火力於主要目標。不打則已,打則打痛,是炮兵火力使用的要則之一。

迅速、准確、突然、猛烈,是互為作用,緊密相關的。只快不準,難以奏效;過於求准,則往往不利戰機;欲達突然,就必須迅速准確,並以猛烈的火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消耗,獲取最佳的突擊效果。

適時、迅速、隱蔽地機動

機動,作為現代戰斗的基本要素之一,對炮兵戰術的運用極為重要。

因為炮兵除了通常的兵力機動外,火力機動更是炮兵進行作戰任務的特有方式。可以說,炮兵的戰術最終都是通過機動火力來完成的。火力機動,是以不變換陣地位置而實施的火力轉移,將火力適時迅速地指向需要壓制、殲滅的目標。它可以使配置在不同位置的炮兵將火力集中到某一重要目標上,火力機動具有比兵力機動快得多的反應速度,能夠一個接一個地對不同方位的敵人實施猛烈的打擊。通過火力機動實施火力假轉移、火力佯動,常常將敵人消滅在不意之中。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我軍炮兵靈活地實施火力機動,迷惑、誘殲了大量敵人,並為步兵創造了很多有利的戰機。現代戰斗中,炮兵的兵力機動也更加頻繁。為了適時形成炮兵戰鬥力量的聚合,在主要方向和重要時機達成火力優勢,實施靈活多樣的機動作戰,已成為炮兵戰術的重要內容。

為此,出現了機動炮隊這一新的編組形式。過去作戰中,炮兵依賴火力機動可以在佔領陣地後一打到底,而現在為了減少敵人的火力殺傷,在戰斗過程中必須經常變換陣地,在動中求生存。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隊的炮兵在一個陣地上停留的時間通常不超過半小時。機動,是炮兵作戰中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基本途徑。

組織炮兵機動要做到適時、迅速、隱蔽,實現兵力的集中和完成任務後的兵力分散,都不能過早或過民主黨。行動起來必須迅速、隱蔽。長途行軍須如此,短距離變換陣地更要如此,特別是火箭炮,發射時火光大,易暴露陣地,更要快打快轉移。戰場上頻繁的火力突擊行動,也須講求時機,快速反應,突然開火,及時將火力從一個目標轉移到另一個目標,靈活高效地打擊敵人。

發揮運動戰優點和長處,實施縱深打擊

炮兵的射程由古代的百十米發展到今天的上千公里,其火力之手越伸越長的發展趨勢,給炮兵戰術帶來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由於現代遠程襲擊兵器的普及和軍隊高速機動的性質,使縱深打擊成為現代作戰的重要內容。蘇軍進一步發展了大縱深立體進攻的理論,其中強調以強大的炮兵火力支援裝甲集群的機動作戰,配合空降兵行動,實施大縱深、高速度進攻。美軍提出的空地一體作戰理論,也強調了作戰的縱深性,並將炮兵的任務區分為近接火力支援、遮斷射擊和反炮兵戰,後兩項任務主要是縱深打擊。

我軍在以往戰爭中以劣勢裝備戰勝敵人的傳統戰法之一是近戰殲敵。近戰,也是炮兵過去強調的戰斗原則。這是因為過去我軍炮兵的裝備差、數量少、彈葯缺,技術水平低。主要靠敢於在近距離上開火,採用直接瞄準射擊和抵近射擊,以保證火力的准確性。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方面,我軍炮兵裝備的遠戰性能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炮兵實施縱深打擊的能力增強了。另一方面,現代戰場上,軍隊採取縱深部署,摩步師在距對方4~25公里的縱深內的目標占目標總數的50%以上,特別是指揮、火力、後勤和技術保障系統以及諸預備隊等重要目標都配置在縱深內。

鑒於此,炮兵戰術必須改變過去只著重前沿對抗,從前沿打起,層層向縱深打擊的方法,而必須前沿縱深同時打擊。包括支援步兵、坦克兵的戰斗,除了以火力直接保障其當前的行動外,還要注重壓制敵縱深內的火力系統,以減少敵火力對我步兵、坦克兵的威脅。

由於縱深打擊的需要和可能,現代炮兵不僅要完成大量支援步兵、坦克兵戰斗的任務,還要單獨以火力完成某些作戰任務。如我軍在50年代末,進行的隔海炮擊金門作戰和8O年代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經常實施的炮擊作戰,都是在步兵未與敵人直接沖突的情況下山炮兵以火力達成一定的作戰目的。兩伊戰爭後期,交戰雙方進行的「導彈襲城戰」,就是以地地戰役戰術導彈為主展開的一場遠程火力交戰。炮兵具有的遠戰優點和長處,將在強調縱深打擊的現代戰場上大顯身手。

主動配合,密切協同

炮兵與步兵的協同是最早的兵種協同。而隨著歷史的演進,炮兵又總是與新生的各個兵種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世紀,騎兵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兵種,當時就出現了騎炮兵與騎兵結為運動戰中的好夥伴。坦克大量使用於戰場之後,又有了自行火炮,與「鐵甲騎兵」一並縱橫沙場。炮兵與航空兵的火力常常你引我導,密切配合,不時對敵方構成立體性打擊。必要時,炮兵可以用火力破壞障礙物,協同工兵開辟通路。炮兵與電子對抗兵協同,能夠對敵實施「軟」、「硬」結合的殺傷破壞。如可以用火炮發射箔條干擾彈,甚至可將小型通信干擾機裝在炮彈內發射到敵縱深進行抵近干擾等等,炮兵與各個兵種都有著密切的協同關系。

由於裝備技術的發展,在炮兵內部,除了戰炮分隊外,還有各種專業分隊。只有與這些專業分隊密切協同,才能使炮兵展開行動,並將炮彈准確地射向目標。就炮兵的整體而言,也需要將各種直瞄火炮和間瞄火炮、牽引火炮和自行火炮、遠程火炮和近程火炮以及火炮與導彈之間有機地協調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形成合力效應。

不難看出,炮兵是一個具有復雜的戰技協同性能和與其他兵種之間廣泛聯系的作戰力量。在高度合同化的現代戰斗中,協同,是炮兵最普遍的戰術動作。

作戰中,炮兵與步兵、坦克兵之間的聯系最為密切。協同動作通常以步兵、坦克兵的行動為主,使炮兵的火力與步兵、坦克兵的行動按目的、時間、地點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協同的方法一般按計劃實施火力支援,或由步兵、坦克兵在戰斗過程中臨時召喚炮兵火力支援。由於步、坦、炮之間的協同是大量的、經常的,炮兵指揮所通常與合成軍隊指揮所配置在一起或在其附近。

為了密切配合步、坦行動,有時還將炮兵群內的炮兵營與主要方向上的一線步兵營建立直接支援關系,以便及時支援其行動。炮兵與轟炸航空兵和強擊航空兵協同的特點是區分。一是區分目標,炮兵射程以遠的目標,一般由航空兵實施火力突擊;二是需要共同突擊同一目標時,則區分時間。時間的區分要以分秒計算並嚴格執行。區分的目的是為了使炮兵與航空兵的火力既互相配合,又不相互妨礙。

炮兵與其他兵種的協同通常是在合成軍隊指揮員統一組織下進行。當炮兵加強給其他部隊時,應以所加強部隊的行動為主,密切配合。在戰斗前,應根據所支援或配屬部隊的戰斗行動方案制定炮兵火力計劃。戰斗過程中,要與其他兵種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主動地配合和支援其行動。

由於火力是現代戰斗中殺傷敵人的主要手段,所以戰場上,組織各種火力之間的協調以及火力系統與步兵、坦克兵之間的協同動作,無疑是現代合同作戰指揮工作的一個重心。炮兵作為合成軍隊火力突擊的主要力量,其指揮員有責任協助合成軍隊指揮員組織好有關火力行動的協同動作。應當通過及時了解作戰意圖和戰場情況的變化,在決策形成過程中積極參與運籌,計劃組織火力協調的一般性業務,來當好合成軍隊指揮員運用火力的助手。

這樣做,一是能夠發揮炮兵指揮員熟諳火力的專長,有利於各種火力的協調一致,形成合力。二是能夠減輕合成軍隊指揮員的負擔,特別是現代戰斗中大大增加的諸多火力手段,都各有其復雜的戰術技術性能,合成軍隊指揮員直接指揮和協調大量火力行動的具體使用問題,既難以做到,也不利於提高合成軍隊指揮員對戰斗全局的總體指揮效率。美軍在作戰中,從連到軍各級都建立火力支援協調機構。其陸軍野戰條令中規定:「各級作戰部隊中職位最高的野戰炮兵軍官被指定為火力支援協調員」,並擔任火力支援協調機構的負責人。

其條令還指出:「作戰部隊指揮官和他的火力支援協調員密切合作,可產生最大限度的戰鬥力。」並要求「為了充分發揮現有的火力支援手段的作用,指揮官在其定下決心過程的每一個步驟中都要讓火力支援協調員參加。」這種做法,對兵力行動與火力支援之間的密切協同,不無益處。

除了上述炮兵戰術基本原則外,還有關於炮兵戰斗指揮、戰斗准備和組織各種保障等方面的戰術原則,從而構成了互相關聯的有機整體,作為全面指導炮兵戰斗行動的准則。

——引自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世界軍事網路之作戰謀略》

Ⅸ 《帝國時代3》印度國家攻略解析怎麼使用印度部隊

一般是開局起一個住房,英雄探路打寶藏,所有農民全部打獵采肉到800升級時代,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5分鍾以內到殖民時代,以便發兵卡開戰,或者造兵營,市場發展經濟),第1卡送農民,第2、3卡發兵卡(快攻別人或者留著自己保命)或者發資源箱子發展經濟,不要斷農,8分鍾之後自行開發戰術。

印度比較奇葩,農民吃木頭,所以開局需要4-5個農民伐木來生產農民。其他農民還是打獵采肉到800升級時代,第1、2張卡都發木材資源流。第一個奇觀用阿格拉堡壘搶占對方的肉區還能控圖,殖民時代主力兵種用印度火槍手,堡壘兵卡推薦發軟劍兵(血防高,群攻),領事館3張卡都帶上。堡壘時代可以建勝利塔,勝利塔是強化軍事的奇觀,軍事路線可以用大象強攻+駱駝騷擾+印度火槍兵+領事館兵+卡片送兵很給力的。如果要發展經濟就建老鼠神廟,印度大部分卡片都送1個農民,初期經濟還可以。查米納塔門主要是強化曼沙達爾兵種,後期才用得上,泰姬瑪哈陵可以停戰陰人,後期對經濟補充不錯,看著辦吧。(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出象夫就可以了)

請參考:各國開局打法詳解兼帶錄像版本收集貼
http://tieba..com/p/2056369769

文件下載到「我的文檔\My Games\Age of Empires 3\Savegame(WINXP系統)或WIN7系統中你所使用的賬號的文件夾中與上面相對應的目錄中」
之後即可在游戲中選擇【其它選項】-【游戲記錄】里點擊觀看。

Ⅹ 東印度公司開炮麻煩怎麼玩

這個要看你船長的技能~
還有就是視你的普通水手載員是否夠多~人多~炮多~裝填也快~
貌似加農炮裝填最慢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炮兵怎麼操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提速包是如何計費的 瀏覽:512
沒有哪個國家向中國疫情 瀏覽:430
印度空調怎麼清洗視頻 瀏覽:913
英國宮房價需要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417
中國憑什麼尊重美國 瀏覽:341
印尼中型公司注冊資本多少錢 瀏覽:505
旅遊去迪拜和義大利哪裡好玩 瀏覽:626
印度普通大米口感如何 瀏覽:722
伊朗簽訂條約意味什麼 瀏覽:90
印尼插頭轉換器怎麼用 瀏覽:960
伊朗人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430
英國銀行存款多少 瀏覽:287
中國物流大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786
越南美女要多少人民幣彩禮 瀏覽:230
駱家輝老家在中國哪裡 瀏覽:812
伊朗賣出的石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883
西安至越南火車票多少錢 瀏覽:717
去越南買什麼紀念品 瀏覽:246
到越南旅遊可買什麼 瀏覽:588
越南紫檀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