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疆和田市屬於哪個地區
和田地區,隸屬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抵 昆侖山與 西藏自治區交界,北臨 塔克拉瑪干大 沙漠與 阿克蘇相連,東部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 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 喀喇昆侖山為界,同 克什米爾接壤,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57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和田地區屬典型的內陸乾旱區,位於 歐亞大陸腹地,屬乾旱荒漠性氣候。
和田地區是以 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主要有維吾爾族、漢族、回族、 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等22個民族;境內有 尼雅遺址、 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 喀拉墩古城、 安迪爾古城、阿薩古城堡以及 約特干遺址等旅遊景點。
截至2015年,和田地區轄1個 縣級市、7個縣。2017年末,全地區戶籍總人口為252.28萬人。[1]
2018年6月,和田地區入選「中國十大探險旅遊目的地」。
和田地區位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南端,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越 昆侖山抵 藏北高原,東部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部深入 塔克拉瑪干腹地,與 阿克蘇地區相鄰,西部連 喀什地區,西南枕喀喇 昆侖山與 印度、 巴基斯坦接壤,有邊界線210公里。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和田地區
地形地貌
和田地區南越 昆侖山抵 藏北高原,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
和田地區
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和田地區南部昆侖高山成弧形橫貫著東西,峰巒重疊,山勢險峻。北坡為淺丘低山區,峽谷遍布,南坡則山勢轉緩。山脈高峰一般海拔為6000米左右,最高達7000米以上。由於氣候乾燥,荒漠高度一般達3300米,個別地段可達5000米,南北坡雪線分別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侖與喀喇昆侖的地理分界處斷列形成林齊塘窪地,發育著現代鹽湖與鹽鹼沼澤,形成高山湖泊。
和田地區自山麓向北,戈壁橫布,各河流沖積扇平原綠洲繼續分布,扇緣連接塔克拉瑪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脈殘留於北部沙漠區西北,海拔430米。
和田地區地貌單元可分為:
1、最高山帶:海拔5200~5500米,是現代冰川和永久積雪帶,多由堅硬的變質岩、花崗岩等古老岩石組成,山勢雄偉。
2、高山帶:海拔4200~5200米,一般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遺跡。如策勒亞門的古冰磧、馬庫卡爾塔西河源頭的冰斗區及克奇克庫勒冰磧湖。
3、亞高山帶:海拔3400~4200米,有較深厚土層,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顯的侵蝕切割,山勢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帶:海拔3000~3400米,山勢起伏較大,山峰明顯,但山頂輪廓渾園具有準平原地貌,復有很厚的黃土發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類型。分布著遼闊的優良草場,是和田地區重要牧業基地。
5、低山帶:海拔2200~3000米,山勢平緩,覆蓋土層很厚,大量堆積著昆侖黃土,在河流沿岸階地上分布著農田,是農牧結合區。
6、山麓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為粗沙及礫石覆蓋的戈壁,著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為 裸的粗礫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綠洲分布區,長期灌溉淤積,土壤不斷熟化。
7、沙漠區: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區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著生耐旱植被。
㈡ 中國西藏和印度的邊境線有多長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為東、中、西三段。
雙方爭議地區面積共約125,000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0,000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000平方公里。
1、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2、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
3、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中國不承認爭議)。巴里加斯地區部分由印度佔領,其餘控制在中國手中。
另外,根據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國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巴控克什米爾的部分地區(喀喇昆侖走廊)主權屬於中國。
(2)和田和印度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產生原因: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軍遭到重創,但是當中國軍隊撤軍後印軍既開始在東段繼續向麥克馬洪線挺進,到1963年開春後中印兩軍重新在麥線附近形成對峙。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認為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發展長期睦鄰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於一九九三年九月七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2013年,印度一直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㈢ 印度靠近中國哪些地方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昆侖山口,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3)和田和印度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一、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二、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㈣ 新疆和田在哪裡
和田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南端。南枕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東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縣相接,西連喀什地區的葉城、麥蓋提、巴楚縣,北與阿克蘇地區的沙雅、阿瓦提縣接壤,南鄰西藏自治區;西南與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區毗鄰,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邊界線264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佔33.3%,沙漠戈壁佔63%,綠洲僅佔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塊。
㈤ 新疆與印度接壤的地方在哪裡
新疆與印度接壤的地方在阿克賽欽。
阿克賽欽位於中國新疆與西藏交匯地帶,與印度霸佔的中國故土拉達克地區的邊界東方,大部分在和田縣南部(劃於喀什塔什鄉和郎如鄉)、小部分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總面積4萬2685平方公里,有新藏公路通過(北方是康西瓦)。
主權為中國,不存在主權爭議(而且其西方的拉達克地區是中國故土、應歸還中國,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期印度很擔心中國收回拉達克,但中國還是維持1959實控線),且一直在中國政府實際控制之下,絕大部分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很小一部分屬於西藏阿里地區管轄。
重要意義
阿克塞欽的重要意義是它是從新疆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如果中國失去阿克賽欽,新疆和西藏的陸地聯系就中斷了,所以,中國絕對不可能讓出阿克賽欽。
從地理上來說,阿克賽欽並不是中亞的制高點,中亞的制高點在蔥嶺(帕米爾高原)上,占據阿克賽欽,要威脅印度,還需要過兩個大山(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所以,所謂占據阿克賽欽可以威脅印度的說法,不太成立,這個地區對於中國的意義遠大於對於印度的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克賽欽
㈥ 中印邊境線有多長啊急!!!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
㈦ 中國與印度邊界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與印度接壤的城市有西藏自治區的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林芝地區、拉薩市。新疆自治區的和田地區。
目前與中國在陸地邊界上存有爭端的國家只剩印度。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一般被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是印控克什米爾與中國的邊界;中段為尼泊爾和印控克什米爾之間的兩國邊界;東段為不丹以東的兩國邊界。
中印兩國在邊界走向上存在著廣泛分歧。西段,中方主張邊界在喀喇昆侖山,印方則主張在北面的昆侖山,涉及領土2萬多平方公里;中段,兩國都認為邊界應沿喜馬拉雅山山脊,但對很多地區存爭議,涉及領土2000平方公里;
在東段,中國主張邊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印度認為應在沿喜馬拉雅山山脊的「麥克馬洪線」,涉及爭議領土達9萬平方公里。
(7)和田和印度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主要是西藏地區的邊界。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清末民初之際,英國乘中國內亂之際,劃「麥克馬洪線」,私自侵佔西藏南部的疆域。這個地域,中國稱之為藏南。
在印度獨立之後,中印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19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在西段地區,中國實際控制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和闐縣)。新藏公路從這一地區經過,所以這一地區對中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印戰爭的起因之一就是印方發現中國在這一地區鋪設公路。另外1963年根據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協議,巴方將一部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喀喇昆侖地區)的主權移交給中國。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
此外,西藏與尼泊爾的多處交界山口,中華人民共和國盡屬劃屬尼泊爾。聖母峰改由與尼泊爾共享。將西藏邊境(今不丹東南角)讓與不丹。原亞東以南的狹長地區也已放棄。
㈧ 印度和中國哪個省交界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昆侖山口,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8)和田和印度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一、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二、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㈨ 和田地區的近況如何
新疆歷史上曾以三條閃耀著絲綢之光的商業通道而名揚天下,和田則是絲綢之路上光彩奪目的絹都。其南枕昆侖、北卧大漠;東南和西藏為鄰,西南與印、巴相接,總面積近25萬平方公里,雄踞於古西域的南部。和田市位於喀喇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是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和田古稱於闐,今天所轄的七縣一市的和田地區,古時為皮山、於闐、疏勒、精絕諸國地,這足見和田有過顯赫的歷史,也經歷了滄桑巨變,那埋沒於茫茫瀚海中的精絕故址、疏勒故址、民豐東漢古墓以及熱瓦克佛塔、桑株岩畫就如同一幅幅歷史畫卷,仍在喚起人們追憶那絲路南道的繁榮、佛國於闐的昌盛、伊斯蘭教東漸等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真實故事。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所記"傳絲公主"的故事,更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和田與祖國中原地區的血肉聯系極其作為絲路絹都植桑養蠶、繅絲織綢的悠久歷史。如今的和田的絲織業依然享有盛譽,一座現代化的絲綢廠,生產各種精美的絲織品,不僅滿足區內各族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國外客商的青睞。
和田同時也是新疆地毯的故鄉、盛產玉石的寶地:所產圖案古樸,做工精細;和田玉石更是馳名中外,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於闐",多做供品輸往內地。溫潤明潔的脂玉、晶瑩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貴材料。現故宮博物館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和田綠洲歷來為塔里木盆地南部糧、棉、桑蠶的重要產地,杏、葡萄、桃、石榴、無花果等果類繁多,品質優良,薄皮核桃更是果中精品。掩映在果木林中的農舍、獨具特色的各種手工業品巴扎又使人在領略絹都風採的同時感受到古樸淳厚的絲路風情。
位置:和田市地處東經79°50′20??-79°56′40??,北緯36°59′50??-- 37°14′23??,位於新疆最南端,地處喀喇昆侖山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間,全市南高北底,北寬南窄,由南向北傾斜。是喀拉喀什河與玉龍喀什河的沖積平原。
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全年乾旱少雨,多風沙。年平均氣溫11.1℃-13℃,年降水量34.8毫米,全年日照充沛。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兩季。
面積: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160多萬。
行政區劃分:和田地區轄和田市、和田縣、皮山縣、墨玉縣、洛浦縣、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1市7縣,86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28個居委會,1404個行政村,6094個村民小組,還有兵團和田農場管理局及所屬奴爾牧場、四十七團場、皮山農場。
景觀:尼雅遺址、買力可阿瓦提遺址、阿爾金自然保護區等。
在歷史的長河中,和田人曾創造出璀璨奪目的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和田有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和包括昆侖神話在內的極其豐富多樣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眾多的神話古堡、古戰場、古烽火台、古寺院、古庄園、古錢幣,無不記載著歷史老人走過的深深腳印,閃爍著光彩照人的歷史光輝。和田是中西經濟文化技術交流的樞紐、著名的三大絹都和西域四鎮之一。
哈和田不通鐵路,進出只有依靠飛機和長途汽車。
航空:和田機場位於市區南12公里處,每周有航班往來於和田和烏魯木齊之間,你可以先到烏魯木齊,再轉飛和田。
公路:315國道經過和田,沿這條國道從和田往西北可以到葉城、喀什;往東可到民豐、若羌等地。民豐往北有一條筆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達輪台,該路路況較好,從民豐到庫爾勒的長途車多數走這條路,繼續北上可到烏魯木齊。
區內交通:由於和田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區內的大部分景點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來各景點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車,為了旅途順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車。
哈和田的住宿條件一般價格也比較便宜,有天鵝賓館、和田賓館、和田地區迎賓館、伊里其鄉招待所、於田縣糧食招待所、民豐縣運輸站招待所、民豐縣委招待所、民豐尼雅賓館。
和田美食有:
烤全羊:烤全羊,是維吾爾族的一大傳統名餚。和田七縣一市等地的巴扎爾都可聞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僅是街頭的風味小吃,而且也是維吾爾人招待貴客的上等佳餚,現在也成為高級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睞。饢坑烤肉凡是用囊坑烤制的各種烤肉統稱囊坑烤肉,分為豎烤肉、懸掛烤肉、貼烤肉等種類。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來和田旅遊觀光的中外賓客,幾乎沒有不吃烤羊肉串的。烤羊肉串是在特製的烤肉鐵槽上烤灸而成的。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木炭作燃料。烤肉串除烤羊肉串外還烤羊肝串、羊腰串、羊脾串、羊腸串等。和田的烤羊肉串要數和田市肖爾巴克鄉的最為可口,這里不僅有傳統的烤羊肉串,而且還有烤羊排骨,吃著更過癮。
抓 飯:抓飯是新疆維吾爾民族逢年過節、婚嫁喜慶日子裡,招待親朋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抓飯與漢族八寶飯相近似。從味道上分有甜咸兩種。甜抓飯多為素抓飯,主要原料為米、雞蛋、黃蘿卜、葡萄乾、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飯多為肉抓飯,主要原料為米、牛羊肉、黃蘿卜洋蔥等。
薄皮包子:薄皮包子,維吾爾族叫"皮提曼塔",選用上好的羊肉作餡,以皮薄著稱。是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美味食品。薄皮包子的特點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紙,肉嫩油豐,伴有新疆洋蔥(皮牙子)濃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拉麵:拉麵是維吾爾族人的主食之一。做拉麵的方法分為手拉麵和把子面兩種。手拉麵依形狀不同,又分為細面、粗面、扁條面等,把子面由於所摻佐料不同分為白皮面和黃面兩種。
烤包子:麵皮是用上等白面加新鮮酵面和成稍鹼的面團,揪成一兩百克的劑子揉好後做成麵皮。肉餡用新鮮羊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加上少量的水,再放上切碎的羊油、洋蔥,調上胡椒粉和鹽捏成餡,用麵皮包上餡包成圓團,皮上蘸上水,用手掌將面團封口的一面貼在囊坑壁上,所有的面團依次貼完後,再給烤包子表面上噴灑少量的水,蓋住坑口,燜烤20~25分鍾,通開通風孔,囊坑中的火炭立即發紅再烤一會,待到烤包子表皮發紅發亮時即可取出食用,熱烤包子掰開後,油湯四溢,濃香噴鼻,切營養價值高,是維吾爾族人特別喜愛的食物。
饢坑麵食:囊坑麵食是拷饢業的產品,統稱為饢。囊坑是烤制食品的爐灶,一般為圓台壯,即上部口小,下部內肚較大,用硭硝做成。囊坑外填土做成平台,坑底留一通風孔。拷饢以前先將面和好,同時用柴禾燒烤囊坑,囊坑內部全部燒白以後壓火,將火炭堆積在坑的中間,堵住通風孔,然後將囊坑的內壁噴灑鹽水以調節溫度,隨即把做好的饢餅放在饢托上用手伸入坑口使勁貼在坑壁上,待拷熟後用鐵鉤勾出,一個個熱氣騰騰噴香誘人的饢,即可食用。
嫩玉米飯:這是維吾爾族人別有風味的一種飲食。做法是先把鮮玉米棒上的嫩玉米用刀子削下來放置木盆中,用一塊石頭砸,砸至玉米粒變成糊糊狀,倒入鍋中加水,小火慢熬兩三個小時後,放些切好的肉片、白菜、南瓜、西紅柿、青辣椒、鹽,再熬一會兒即成。
油塔子:顧名思義,油塔子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點配合粉湯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紙,層次很多,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老少皆宜。
和田地區山區麥西萊甫的山區麥西萊甫值得一看,山區麥西萊甫主要是在原始的音位互不相連的三弦彈奏樂器牧民熱瓦甫(也稱阿勒奇熱瓦甫)和小手鼓的伴奏下,參加者以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熱情奔放的舞蹈和集各種笑話為一體的娛樂活動。
去新疆少數民族眾多,風情風俗各異,宗教色彩濃厚,主要是對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要注意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民族同志在一起飲食一定要清真,即不吃豬肉,狗肉等,也不要說。這是他們在生活中的禁忌,不能違反。但也不要絕對改變自己飲食習慣,注意葷素搭配、多喝水,多食水果。各地都有風味小吃,特產瓜果,大家吃時勿忘考慮服不服水土問題。和田旅遊,因行程較長,氣候差別過大,旅遊者一時難以適應,可能回出現水土不服症狀,旅遊者應攜帶有關葯物及一些常備治病葯物,如創可貼、感冒葯或治療腸胃不適葯物等。和田是瓜果之鄉,到和田吃水果是一大樂事,但千萬不要在吃完水果後再喝熱茶,以免造成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