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有三億五千萬中產階級,中國只有八千萬,這是什麼樣的差距
這也太誇張了吧,不知道樓主哪裡得到的消息,我是英國留學生我的室友就是印度人據我所知印度和中國有很大差距。就哪你的數據說吧,中國的中產階級的標準是年收入6W~50萬之間。就哪6W來算3.5億X6W=21萬億人民幣!大約是3.2萬億美元! 而2009年印度的GDP總量才1.3萬億美元,這簡直就是扯淡啊。
2. 印度人民政察有多少人
真不知道「印度人民政察」是什麼東西。
3. 印度大概有多少人
據最近的數據統計目前的印度人口是:12億7590人 中國是:13億6780人。
4. 印度有多少人
13.24億人,不過這是2016年的統計結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5. 什麼是低保,哪些人可以入低保,低保一年有多少錢
低保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目前全國城鄉低保對象達7487.4萬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萬人,月標准240元,同比增長7.1%,人均補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長15.9%;農村低保5179.6萬人,年標准1136元,同比增長8.8%,月人均補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長22%。
今年以來,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相繼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並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的「並軌」。
(一)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條件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三)農村低保待遇申請審批程序
1、申請。由戶主通過村民委員會向居住生活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2、初審。村民委員會收到申請書後,組織村民代表開展民主評議,並對申報對象的家庭情況進行初審,將初審結果在村公示3—5天,並指導其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連同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報鄉鎮人民政府。
3、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在校驗申請人上報材料齊全後,正式受理申請人的申請,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對於符合條件的對象,提出補助意見,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第二榜公示3—5天,對不符合條件的由鄉鎮人民政府通知申請人,對符合條件的上報縣級審批管理機關。
4、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收到上報申請材料後,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復審,進行依法審批,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員會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對無異議的對象發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及保障金領取存摺,對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城市低保:
一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條件持有本市非農業戶口的居民,無論在本市何地居住,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四城區165元、縣市130元)的,均有從居住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系,且共同生活的人員。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所有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含繼承、接受贈與、遺屬補助費、偶然所得等);
二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辦程序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由戶主通過社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以下證明材料:居民戶口本、身份證、收養證、婚姻證書、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以及其他相關的證明材料。
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由戶主在居住地申請,戶籍所在地出具戶籍證明。社區接到居民提交的申請材料後,應當對申請人的家庭成員、家庭收入等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張榜公布,徵求群眾意見,經初審合格後,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查審核審批表》,經辦人簽署書面意見後報街道辦事處(鄉鎮)審核。
街道辦事處(鄉鎮)自受理申請材料之日起20日內,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進行調查,經辦人簽署書面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後,將所有材料和審核意見報送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縣級民政部門自接收到街道辦事處(鄉鎮)報送的有關材料和審核意見之日起1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在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調查核實中,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
申報材料
一、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居民; 二、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三、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四、 凡符合保障人員條件的居民,本人寫出申請到所管轄的居委會申報。 五、 居委會根據申請情況到申請人家進行實際調查,是否符合保障條件。 六、 居委會把調查結果及相關證明報送辦事處民政科核實。 七、 對符合條件的保障人員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填寫,報區民政局審批。 八、 審批後對保障人員建檔、建卡管理,方能領取低保金。
辦理流程
一、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居民;
二、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三、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四、 凡符合保障人員條件的居民,本人寫出申請到所管轄的居委會申報。
五、 居委會根據申請情況到申請人家進行實際調查,是否符合保障條件。
六、 居委會把調查結果及相關證明報送辦事處民政科核實。
七、 對符合條件的保障人員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填寫,報區民政局審批。
八、 審批後對保障人員建檔、建卡管理,方能領取低保金。
6. 為什麼印度的貧富分化比我們小呢
印度的貧富差距比中國大多了。我在印度生活了3年多。
窮人窮的要死。要飯的滿地都是。
富人區全是大型別墅。豪華。24小時保安。。
哎。。鬼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印度人沒信用。
7. 印度有多少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
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
印度的經濟: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8. 國家最低的低保是多少錢一個人
1000
9. 印度全國低保高我們十倍,為什麼中國人自信很高
低保算什麼實力,中國拿低保的有幾個是真正需要低保的,還有你們大城市的人沒到過中國西部的別真以為中國的西部很落後很差,我就是中國西部的雲南文山州馬關縣的,我們這還是邊界,別說別的好地方了,在我們縣該有的都有,其實也不要罵公務員了,公務員的工資在我們這也只是一般水平,更別說在那些大城市了,連趕小街子的一個月都可以掙7.8千(趕小街子 就是開車在每個鄉鎮流動賣農具產品的) 但是也不得不說還是有一部分人剛剛溫飽的,至少餓不著,在我們這愛賭錢,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隨便拿得幾百塊錢就賭完的,很多人說西部很差的想法都是看電視看的, 想真正了解西部,來自融入這的生活一個月你就可以體會了, 但是不得不說我們這亂到時真的,砍死人這種事倒是每個月都有2.3起,天天晚上都有人打群架,這是不爭的事實,公安實在不得力。 如果想真正感受你們所謂的落後地區,不要光看資料,必須自己來感受,這樣你才有說話的權力,
10. 我國低保線和貧困線是多少
一、關於我國貧困線標準的上調:
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09年這一標准為1196元,24年來增長約5倍;而在此期間,中國GDP由7780億元增至33萬億元,增長42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沈雯在遞交給全國兩會的提案中稱,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建議現有貧困線應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沈雯說,中國在2009年將貧困線上調至人均年純收入1196元之前,貧困線標准為785元,按2005年匯率折算每天收入只有0.57美元,與世界銀行確定的1.25美元標准差距懸殊。
沈雯了解到,中國貧困線標準的制定,長期都依據每人每天攝入熱量2100大卡路里來推算。「中國貧困線仍只是一條保障『吃飯權』的貧困線。」
沈雯認為,當前中國的貧困線劃分標准制定模糊不合理,和國際標准距離長期偏低,扶貧投入過少,有過億人沒有被劃分在貧困人口內,人為地「被脫貧」。
面對物價飛漲,提高貧困線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沈雯表示,「不但要考慮吃飯,還要考慮教育和醫療保障。」
2011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1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貧困線」標准將肯定上調。未來,「低保」和「扶貧」這兩項制度將得到有效銜接。目前,中國的「貧困線」是1196元人民幣,而「低保線」已在去年底上調至1404元。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這個標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比2010年提高了80%。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元人民幣計算,中國新的國家扶貧標准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按此標准,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3.4%,佔全國總人口(除港澳台地區外)的近十分之一。
二、我國低保線相關:
農村低保
中國對農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實際上還早於城市。只不過受傳統農村集體福利思維定式的束縛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此項制度建設一直進展緩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後,民政部開始重新部署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全面摸清農村特困戶底數的基礎上,決定在未開展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建立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形成了農村低保制度和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雙軌並行」的局面。也正是因為這一創新性的制度安排,為順利實現「全民低保」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低保
黨的十六大以來,尤其是確立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大戰略目標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普遍被調動起來,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僅有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和浙江、廣東2省,且維持了較長時間。
2004年以後,發展態勢有了明顯變化。當年,福建、遼寧、江蘇3省出台了相關文件,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達到了1206個;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陝西、海南5省,建立此項制度的縣(市、區)總數增加至1534個;2006年前11個月,又有內蒙古、黑龍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肅、湖南、山東、重慶9省(自治區、直轄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數則達到了1791個。目前,中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人數達1262餘萬人,月人均保障標准70餘元,1至9月份人均補助差額41元,1至10月份農村低保支出達到28.5億元。
2.城市低保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至1999年9月底,中國668個城市1638個縣級 低保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已經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特別是2001年下半年以後,由於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持續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2]制度的覆蓋面迅速擴展,保障標准也隨之較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2227餘萬人,人均月保障標准為162元,1至9月份的人均補助差額為76元。應當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蓋了全體城鎮居民,符合條件的城鎮困難群眾基本得到了應有的保障。
註:建議網上找更多的資料,或者到當地的民政局去了解更詳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