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龍蝦主要品種是哪幾種
中國產的龍蝦至少在8種以上。主要的有:
1、中國龍蝦,呈橄欖色,產於廣東沿海一帶,體形較大,產量也較大;
2、波紋龍蝦,色形均似中國龍蝦,產於南海近岸區;
3、密毛龍蝦,色形均同上兩種,產於海南島和西沙群島;
4、錦綉龍蝦,有美麗五彩花紋,最大可達4~5公斤,產於浙江舟山群島一帶,產量不大。
此外,還有日本龍蝦、雜色龍蝦、少刺龍蝦、長足龍蝦等,但產量都很少。美洲螯龍蝦和挪威龍蝦價值最高,常常以活龍蝦的形式市售;可食部分為多肌肉的腹部和螯。真龍蝦見於除極地外的所有海洋和較深的水域。歐洲龍蝦呈綠色,見於歐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岩石質的海底。
(1)印度當地什麼種類龍蝦擴展閱讀:
龍蝦品種中的錦綉龍蝦,為龍蝦科龍蝦屬,別名龍蝦、花龍蝦。體色多彩明亮。廣泛分布於日本、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種。生活在珊瑚外圍的斜面至較深的泥沙質地。浙江沿海漁民有的將這種龍蝦叫「青龍」,也有不少漁民稱呼它為「七彩龍蝦」。
有研網友稱,在古代錦綉龍蝦被稱為「神蝦」。在太平縣志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宋天聖元年(北宋時),漁者得於海中,長三尺余,前二鉗可二寸許,末有紅須尺余,首如數升器,若繪畫狀,雙目,十二足,文如虎豹。大率五彩皆具,而狀魁梧尤異。中使吳仲華繪其像以聞,詔名神蝦。」
② 龍蝦品種有哪些
如下:
一、波士頓龍蝦
波士頓龍蝦生活於加拿大東海岸和美國東海岸海域,全身黑綠的波士頓龍蝦特徽為一對大龍蝦鉗,鉗因活動過多而肉質較粗,相比之下蝦身沒有膏,但肉較嫩滑細致。因生活於寒冷海域,所以生長特別緩慢。有別於其它種類的龍蝦,波士頓龍蝦有兩個碩大、肉質豐厚的前螯,其重量約占龍蝦體重的15%。
③ 印度有一種「拖鞋蝦」如今泛濫成災,這種蝦子可以食用嗎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紛紛來到中國旅遊,看看中國的秀麗美景,體驗體驗中國的習俗,品嘗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對於中國美食,老外贊不絕口,紛紛表示中國人真的很會吃啊。什麼都敢吃,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水污染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恆河的污染,而蝦都是長在有水的地方,生長環境被破壞,這樣的蝦也不知道安全不安全。
這種拖鞋龍蝦,本身價格也並不便宜,就算我們想吃也要從國外運輸過來,價格肯定也會翻上幾倍,這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有這個錢在國內還不如買幾只小龍蝦來的爽快呢,可能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是有吃過這種海鮮,不過,愛吃的人卻不多。
④ 龍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龍蝦是蝦家族中最大的一種,其中的綿綉龍蝦是龍蝦中的最大類。龍蝦戴盔穿甲,「盔甲」非常堅硬,頭胸上生有許多棘刺,兩條長長的帶刺的觸角,還有十條粗壯的腳。龍蝦除了頭胸部有棘刺外,再沒有其他武器,行動緩慢,又笨拙,比較容易捕捉到。龍蝦生活在溫暖的海洋中,它棲息海底,白天隱匿在礁石縫,夜晚才出來覓食。
龍蝦體長一般有20—40厘米,體重500克上下。我國有八種龍蝦,最大的錦綉龍蝦體重可達5千克。
龍蝦包括龍蝦和螯蝦兩個不同大類。龍蝦全部是海產的,而螯蝦有海產的,也有淡水產的。海產的螯蝦稱為海螯蝦或螯龍蝦,淡水產的稱為螯蝦或?蛄,但國外把它們統稱為龍蝦。
龍蝦(又稱刺龍蝦或岩龍蝦)生活在溫暖海洋的多岩礁淺水地帶,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它們行動緩慢,白晝常潛伏在海底岩礁縫隙里,夜出覓食。它們的卵孵化後,幼體呈一片樹葉狀,所以叫「葉狀幼體」。葉狀幼體要在海洋中漂浮半年以上,經數次蛻皮後才成為龍蝦的模樣,經過一段游泳生活再定居於海底,行爬行生活。
大西洋北部產的挪威海螯蝦以及北歐、北美產的螯龍蝦中,有些種類個體很大。1934年,深海拖網船「赫斯勃」號在北美採到一隻長達1.22米(連兩個大螯在內)的螯龍蝦,重19千克,現陳列在美國波士頓科學館內,是世界上所採到的最大的螯龍蝦。
螯龍蝦有三對螯足,尤以第一對螯足特別粗大,極容易和龍蝦相區別,因為龍蝦沒有螯足。美洲螯龍蝦和歐洲螯龍蝦的螯足重量約為體重的一半,有的甚至可占體重的2/3。螯龍蝦和龍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螯龍蝦的幼體和成體差異很小,也就是說卵孵出後的幼體很像成體,沒有經過葉狀幼體期。
形態特徵
(1)外形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是世界上最大的蝦。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2)附肢
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須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
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棲息習性
①底棲
龍蝦喜棲息於水草、樹枝、石隙等隱蔽物中。該蝦晝伏夜出,不喜強光。在正常條件下,白天多隱藏在水中較深處或隱蔽物中,很少活動,傍晚太陽下山後開始活動,多聚集在淺水邊爬行覓食或尋偶。若受驚嚇,迅速逃回深水中。該蝦多喜爬行,不喜游泳,覓食和活動時向前爬行,受驚或遇敵時迅速向後,彈跳躲避。
②趨水
龍蝦有很強的趨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養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進水口周圍。下大雨天,該蝦可逆向水流上岸邊作短暫停留或逃逸,水中環境不適時也會爬上岸邊棲息,因此養殖場地要有防逃的圍欄設施。
③好鬥
龍蝦生性好鬥,在飼料不足或爭棲息洞穴時,往往出現凌強欺弱、欺小怕大現象。
幼體的再生能力強,損失部分在第2次蛻皮時再生一部分,幾次蛻皮後就會恢復,不過新生的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這種自切與再生行為是一種保護性的適應。
④掘洞
龍蝦喜歡掘洞,並且善於掘洞。
第一,掘洞深度與速度
龍蝦掘洞的深度是決定其危害程度的關鍵因素。據我們對35例龍蝦洞穴的實地測量,大多數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約占測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過1米,我們測量到最長的一處洞穴達2.1米。通常,橫向平面走向的龍蝦洞穴才有超過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縱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較淺。龍蝦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中尤為明顯。大豐龍蝦試驗池甲,放入龍蝦經一夜後觀察,在砂質土壤條件下,大部分龍蝦所掘的新洞深度超過30厘米。
第二,龍蝦洞穴的位置
龍蝦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選擇在水平面處,但這種選擇常因水位的變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於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處,龍蝦洞口最多。但龍蝦掘洞的位置選擇並不很嚴格,在我們試驗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淺水區的池底部都有龍蝦洞穴,較集中於水草茂盛處。
第三,生存環境對龍蝦掘洞的影響
水體底質條件對龍蝦掘洞的影響較為明顯,在底質有機質缺乏的砂質土,龍蝦打洞現象較多,而硬質土打洞較少。在水質較肥,底層淤泥較多,有機質豐富的條件下,龍蝦洞穴明顯減少。但是,無論在何種生存環境中,在繁殖季節龍蝦打洞的數量都明顯增多。
適應性
①環境要求龍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各種水體都能生存,無論是湖泊、河流、池塘、河溝、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生存的水體也能存活。龍蝦耐低氧能力較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可以爬上岸進行鰓呼吸以維持生存。水質的PH值在5.8-9范圍內,溶氧低於1.5mg/L時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長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②水溫
龍蝦生長適宜水溫為24℃-30℃,當溫度低於20℃或高於32℃時,生長率下降,水溫15℃以下時幼體成活率極低。飼養水域晝夜溫差不能過大,仔蝦幼蝦晝夜溫差不要超過3℃,成蝦不要超過5℃,否則會造成重大損失。
在珠江三角洲及華南沿岸地區,一般均能自然越冬,為防較大寒潮襲擊,可將越冬成蝦放在較深的養殖池中,並在養殖池西北角搭擋風牆或防寒棚。胚胎發育適宜水溫為22℃-32℃,若保持28℃-30℃,孵化時間可大為縮短。
③PH值
龍蝦適宜PH值范圍為5.8-9,但在繁殖孵化期要求PH值為7.0左右,溶氧量3mg/L以上。但它的抗逆力很強,能生活在一些生活污水、輕度工業廢水中,在農葯施用地區的田溝、渠道中也有分布。
食性與生長
1.食性
龍蝦是偏動物性的雜食性動物,但食性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稍有差異。剛孵出的幼體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黃為營養,之後不久便攝食輪蟲等小浮游動物,隨著個體不斷增大,攝食較大的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植物碎屑,成蝦兼食動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動物屍體,也攝食水蚯蚓、搖蚊幼蟲、小型甲殼類及一些水生昆蟲。在人工養殖情況下,幼體可投喂豐年蟲無節幼體、螺旋藻粉等,成蝦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或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動、植物碎屑。
2.蛻殼與生長
龍蝦是通過蛻殼實現生長的,蛻殼後的新體殼於12-24小時後硬化。在水溫25℃-30℃條件下,飼養6-8個月,體重可達60-150克。龍蝦生長總的趨勢是:從孵化後到體重20克這一階段內,生長速率是加速度的增長;在達到50-100克的階段,其生長的速率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超過這個階段,生長速率便呈下降的趨勢。因而形成一個倒u字形的生長曲線。蛻皮分長蛻皮和生殖蛻皮兩種,幼蝦脫離母體後,很快進入第1次蛻皮,換上柔軟多皺的新皮,並迅速吸水增長,此乃生長蛻皮,由幼體到成體共蛻皮11次。雌蝦性成熟後便開始生殖蛻皮,以後每次交配產卵前都要進行生殖蛻皮。
⑤ 岩龍蝦,棘刺龍蝦這些「真龍蝦」有什麼不同,請@龍蝦
「真龍蝦「十足目無螯下目的龍蝦科,又包含龍蝦屬、真龍蝦屬、岩龍蝦屬和脊龍蝦屬四個屬下的19個品種。1.棘刺龍蝦 2.紐澳多刺岩龍蝦 (澳龍)3.雜色龍蝦 4.日本龍蝦(伊勢海老) 5.眼斑龍蝦 6.錦綉龍蝦(花龍)7.斷溝龍蝦(加州龍蝦)8.黃斑龍蝦 9.密毛龍蝦 等等。
與螯龍蝦不同,龍蝦是世界上珍貴的大型食用蝦類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洲,品種繁多, 其味道鮮美 、 營養豐富 , 如今倍受美食愛好者的青睞。龍蝦作為名貴蝦種,在中國與鮑魚、海參等海味曾經代表著一個階層的奢華,今天小編帶大家領略下,這些龍蝦的風姿。
紐西蘭龍蝦
New Zealand Lobster
檔案解密
產 地:紐西蘭
俗 名:紐龍、新龍、紐西蘭岩龍蝦、紐西蘭紐龍
捕撈區域:FAO81
捕撈季節:全年捕撈
產品特點:紫紅色的外殼,橘紅色的腿部,殼薄肉厚肉質滑嫩,口感鮮甜
莫三比克龍蝦也叫玫瑰龍,產於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莫三比克海峽,生長於莫三比克純凈的原始海域500米以下的深水區域,通體暗紅、有點玫瑰色,所以又稱為玫瑰龍蝦。
⑥ 龍蝦品種有哪一些
1、錦綉龍蝦
俗稱青龍蝦、花龍蝦、山蝦、大和蝦、沙蝦等。體長可達60厘米,是龍蝦屬中體型最大者。腹部、第一觸角和步足有黑褐色和黃色相間的斑紋。觸角的基部有四對疣刺,後面的一對較小。體色多彩明亮。
分布范圍:從東非到日本、澳洲和斐濟群島,甚至從紅海進入地中海地區。為印度-西太平洋區的重要品種。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南海和台灣海域。生活在珊瑚外圍的斜面至較深的泥沙質地。
龍蝦的行動看起來有點緩慢,但是一察覺危險臨頭時,它們卻能迅速收縮身體往後面跳,時速可達28公里。
盡管龍蝦具有逃命的本事,終究還是無法逃離人類的獵捕。通常棲息在1至5公尺水深處,而最深可達90公尺,多在沖浪區和水質稍濁的岩礁有沙地帶。
⑦ 印度的「蝦姑排」,價格便宜肉味鮮美,為何外來遊客都不喜歡吃
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印度貧困落後,資源短缺。但實際上,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漁業資源生產國,海鮮不僅種類廣泛,產量更是豐富,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不過有個驢友在印度看到一種大蝦,據說在當地已經泛濫成災,但外來遊客基本都不愛吃,這是為何呢?
雖然拖鞋龍蝦的價格便宜,但花那個錢去買沒什麼肉、又可能被污染過的東西,誰會願意呢?有這個錢在國內還不如買幾只小龍蝦來的爽快呢?大家對此又抱有什麼看法呢?如果讓你花錢去買拖鞋蝦,你願意去試一試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⑧ 龍蝦品種有哪些呢
龍蝦品種有如下:
一、波士頓龍蝦
波士頓龍蝦生活於加拿大東海岸和美國東海岸海域,全身黑綠的波士頓龍蝦特徽為一對大龍蝦鉗,鉗因活動過多而肉質較粗,相比之下蝦身沒有膏,但肉較嫩滑細致。
⑨ 小青龍是什麼龍蝦
小青龍龍蝦又叫做波紋龍蝦、青龍、青殼仔、沙龍等,產地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自非洲東岸至日本,澳洲,馬貴斯群島,台灣沿岸,主要產地在越南,在印度,另外西非、迦納、毛塔等均有分布。
小青龍龍蝦的外表一般呈青色,因此而得名。頭胸部較粗大,外殼堅硬,市場出售的規格一般為2-3兩每隻,大的為5-7兩。小青龍龍蝦外殼堅硬,色彩斑斕,腹部短小,肉質鮮嫩無比。
龍蝦的營養
龍蝦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對於身體的重要性就無需小編贅述啦,它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所在,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龍蝦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8%,比一般的魚類產品高出許多。
營養學家指出,按體重計算,每千克體重每天至少需要攝入1g的蛋白質,也就是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大約在70g。
龍蝦所提供的蛋白質富含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氨基酸。龍蝦中含有的8中氨基酸成分均是人體所必須且無法自身合成的,其所含分量比肉類所含的要高出許多,是我們平時所吃的豬肉、雞肉等所不能代替的。
⑩ 龍蝦可以分為幾個類別
龍蝦是蝦家族中最大的一種,其中的綿綉龍蝦是龍蝦中的最大類。龍蝦戴盔穿甲,「盔甲」非常堅硬,頭胸上生有許多棘刺,兩條長長的帶刺的觸角,還有十條粗壯的腳。龍蝦除了頭胸部有棘刺外,再沒有其他武器,行動緩慢,又笨拙,比較容易捕捉到。龍蝦生活在溫暖的海洋中,它棲息海底,白天隱匿在礁石縫,夜晚才出來覓食。
龍蝦體長一般有20—40厘米,體重500克上下。我國有八種龍蝦,最大的錦綉龍蝦體重可達5千克。
龍蝦包括龍蝦和螯蝦兩個不同大類。龍蝦全部是海產的,而螯蝦有海產的,也有淡水產的。海產的螯蝦稱為海螯蝦或螯龍蝦,淡水產的稱為螯蝦或?蛄,但國外把它們統稱為龍蝦。
龍蝦(又稱刺龍蝦或岩龍蝦)生活在溫暖海洋的多岩礁淺水地帶,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它們行動緩慢,白晝常潛伏在海底岩礁縫隙里,夜出覓食。它們的卵孵化後,幼體呈一片樹葉狀,所以叫「葉狀幼體」。葉狀幼體要在海洋中漂浮半年以上,經數次蛻皮後才成為龍蝦的模樣,經過一段游泳生活再定居於海底,行爬行生活。
大西洋北部產的挪威海螯蝦以及北歐、北美產的螯龍蝦中,有些種類個體很大。1934年,深海拖網船「赫斯勃」號在北美採到一隻長達1.22米(連兩個大螯在內)的螯龍蝦,重19千克,現陳列在美國波士頓科學館內,是世界上所採到的最大的螯龍蝦。
螯龍蝦有三對螯足,尤以第一對螯足特別粗大,極容易和龍蝦相區別,因為龍蝦沒有螯足。美洲螯龍蝦和歐洲螯龍蝦的螯足重量約為體重的一半,有的甚至可占體重的2/3。螯龍蝦和龍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螯龍蝦的幼體和成體差異很小,也就是說卵孵出後的幼體很像成體,沒有經過葉狀幼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