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沒有制空權

印度為什麼沒有制空權

發布時間:2022-05-31 19:22:11

A. 中國與印度發生戰爭的話,誰的制空權更高,戰鬥力更強

不出意外我覺得是中國,當然是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中國在內陸的防空,遠射,可以組織印飛機在我們這里長時間佔領,這樣可以為空軍爭取時間,這樣有了基本的保護,我們可以進一步攻擊,並且,中國空軍裝備已佔上風,空軍訓練水平大為提升,雖然印在急速的購買戰機,但是飛行員的思想還是很重要,中國做的就很好,不管怎麼看,是防禦還是進攻,印度都有很大缺陷,所以我認為中國會比較有優勢。

B. 第三次印巴戰爭為什麼印度用一艘航母就能奪巴基斯坦沿海取制空權

因為巴基斯坦海軍缺乏反制手段

航母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動性,通過高機動,可以任意選擇進攻時機和地點

對方很難搜索和組織攻擊

C. 印度從建國以來不斷的擴張領土,為何沒有受到歐美國家的制裁呢

因為印度牽扯到的利益很大,所以就沒有人想動它。尤其是俄羅斯和美國,他們在東南亞的戰略部署都和印度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就放任印度不管。

美國和俄羅斯就是大哥,其他國家多多少少都是他們的小弟。大哥都沒發話,小弟也只有選擇沉默,所以印度一直沒被制裁也是有這個原因。

D. 印度宣布即將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為什麼很多人都拿印度和我國做對比

首先在把中國和印度拿來對比的一直是印度人民,中國一直是埋頭苦幹發展好我們自己以超越美國為目標,對於印度來說我們沒有必要去和他們對比。首先印度這次發射「月船2號」探測器准備登陸月球,我認為也是面子大於實力,自從中國2018年「嫦娥4號」飛船登陸月球以後,對於印度人民來說刺激很大,印度媒體更是爭先恐後的報道,認為中國可以成功印度也一定能夠成功,民眾的呼聲正是高漲時期,正逢印度總理莫迪選舉關口,因此我認為印度總理莫迪利用人民的呼聲為自己造勢拉選票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印度的這個「月船2號」探測器原本定於今年4月發射的可是臨時計劃被取消,改成今年7月9日至16日發射也就是在莫迪大選以後,這個時間段不管有沒有發射成功對於莫迪來說都是一種成功。


三、城市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鐵路截止2017年正在運行的長度達到了12.7萬公里,足矣繞地球三圈多(地球赤道40008公里)也是全球最長的鐵路網,印度鐵路全長1.6萬公里,至於高鐵方面就不比了,因為印度壓根沒有,其它城市建設方面我們也是各有領先,對於一個廁所都缺乏的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就不多做比較了。

E. 中印軍事實力對比(海陸空全方面分析)

一、空軍。中國空軍與印度空軍戰斗機對比。

1.中國三代戰機應該有600-700架;[戰時中國在一年內能製造1000-2000架戰斗機(J10、J11B、FGB-II、FC-1、獵鷹)。]

2.預警機10架,[戰時增加50架]

3.二代半戰機有2000架。

4.無人偵察機500架;[戰時可提供30000-50000架]

5.無人攻擊機,20架;[戰時可提供2000-5000架]

6.在中印邊界修建100-200條800米-1KM戰斗機混凝土簡易機場,未開戰前全部偽裝隱蔽起來。或以按修建高速公路的方式修建。包括油料和彈葯庫等。

7.印度空軍三代戰機約300架。二代半戰機約400架。印度一年最多隻能造200架。

此項中國占居絕對優勢。我國為進攻方,准備已久,蓄勢待發。通過過3-5年的高速精心准備,三代戰機可達2000-3000架(J10、J11B、FGB-III),四代戰機應有400架。H6K約400架,H8約100架。只要四代機有幾百架,就完全可壓制印度的SU30MKKI、SU35BM。

附註:空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在二炮的配合下一舉全部打掉其空軍60個軍用機場,全殲印度空軍,控制印度領空。配合陸軍攻擊印度陸軍重裝甲和重火炮。

二、海軍。中國和印度海軍戰艦對比。

1.中國有各種水面戰艦800多艘,潛艇60-70艘。印度有各種戰艦200多艘,三隻航母,16-18艘潛艇。但印度的航母沒多大的作戰能力,艦載機也不怎麼先進。中國核動力攻擊潛艇完全可將其摧毀,中國以潛艇戰術就的取得作戰勝利。

此項中國占優勢。經過3-5年高速准備。常規潛艇可達120艘,核動力(093、095)攻擊潛艇可達40艘;054A級驅逐艦40艘;導彈(C803)護衛艦100艘,022導彈快艇200艘。5-10萬噸級登陸、補給、運輸艦各50艘。掃雷艦30艘。20-40-60-80萬噸級航母或准航母各4隻(20萬噸的和其它滾裝船、商船用於海軍陸戰隊直升機起降、30萬噸的主要用於戰斗機起降(SU27SK、SU30MKK2、J10、FGBI-/II、J11B、J13、J14,60-80萬噸兩只可以連接起來長大2500-3000KM,主要用於H6K、H8、YU8、YU9、YU10、YU12、YI76、YI78、KJ2000起降)。

2.海軍增加20個水陸兩棲陸戰師,加上原來的兩個共22個。主要用於海上登陸。奇襲登陸主攻方向是,坦焦爾至巴德臘克、孟買兩線多點登陸。

附註:海軍的主要任務有四:一是,全殲印度海軍;二是,配合陸軍從海上夾擊印度陸軍,減輕陸軍壓力,最大的關鍵是22個師的兩棲裝甲和5000輛ZTZT99坦克、約20萬陸戰隊和、20萬偵察特種作戰對部隊從海上登陸印度,快速夾擊其陸軍。打它一個措手不及。三是,航母艦載機從空中夾擊印度空軍奪取制空權;空軍對陸攻擊,打擊印度全境所有軍事目標。四是,堵截西方國家對印度的海上登陸支援及後勤供給。同時確保我海上進出口物資貿易的安全。

三、二炮。

1.中國二炮DF中遠程彈道導彈(核彈頭)估計500枚;[DF21、DF25各增加300-500枚]

2.洲際彈道導彈估計200枚。[DF31A、DF41增加各約100枚]

3.DF中遠程常規彈頭估計1500枚;[戰時增加300枚反艦彈,]

4.DH10、HN估計1000枚。[戰時HN1/2/3、DH10各增加2000-3000、3000枚。]

5.加強空、天、電、磁的全面建設,增加幾套強激光反導系統,致盲印度的偵察衛星、通信衛星、GPS經過印度就完全被干擾大案型電磁干擾使其境內無法發射所有衛星、導彈、飛機無法正常起飛。

6.在現有基礎上增加094約8-12艘,。附註:二炮三大任:一是首戰核彈突擊,預計首輪300-400枚核彈就能打掉它所有核設施和軍民機場。給一個措手不及的毀滅性打擊。二是專打機場、軍港、三軍指揮、防空反導彈基地、橋梁、通訊、物資集散地、重裝甲、重火炮。使印度無重裝甲和重火力可用。三是防美、俄、歐核突襲。如有這個打算和意圖,戰略潛艇(JL2)就得增加到12-16艘方可阻嚇美、俄、歐三股核勢力的冒險。可減少核動力攻擊潛艇數來增加戰略潛艇。

7.印度烈火核彈頭60枚,最多100枚。常規彈頭約100枚;在發射架上不超過10-20枚。1-2艘核攻擊潛艇為租用俄羅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印度幾乎沒有。

四、陸軍。

1.現有陸軍約100萬作戰部隊;[中國戰時陸軍暗渡陳倉,聲東擊西之策略。表面是對越南小打小鬧,包括打南海,實則練兵為全面打擊印度。暫增10倍精兵1000萬人訓練三五年,另3000萬預備役、3000萬民兵加緊體能訓練、摩托、汽車訓練、通訊、電子戰訓練2-3年,開戰前進行戰術、兵種戰術配合和個人射擊訓練。]100-200萬偵察和特戰種兵,訓練5年。印度是一個10人口大國,80%的窮人很渴望當兵,其兵員潛力不亞於中國。所以,對印作戰必須作好特大規模兵員准備。同時做好全汽車化、全摩托車化步兵運動作戰。決不搞低效率步行作戰。

2.坦克10000輛,ZTZ99坦克1000輛;[戰時增加10000輛]

3.攻擊直升機200架(實在太少);[戰時增加2000-3000架]

4.各種近、中、遠程火炮155MM等約10000門;戰時155MM數字火炮增加5000-10000門;

5.105-300火箭炮約6000管;[中國重型汽車製造量大,戰時300MM增加5000管]

6.WS1/2/3/3D、神鷹400共300套,炮兵師約12個;[戰時增加3000-5000管]

7.直升運輸機Z8等抓緊時間造3000-5000架,引進米26技術造1500架。

8.跨境油料供給辦法:一是,柴油、汽油管道(口徑500MM)通達前線,准備兩條1000-1500KM,每500公里設一加壓泵站。二是用50噸級重型油罐汽車30-50萬輛。三是用米26約1000架跟隨供供油和供彈。

9.8X8輪式突擊炮。20萬輛。標准配備:100MM火炮一門(攜彈200-400發)。高射機槍一架(攜彈3000-4000),6枚HJ7/8/9,(備彈12)[戰時可加速製造出5-20萬輛;]

10.猛士、勇士、梟龍三種突擊車戰時加速製造各100萬輛。配備:高射機槍一架,重機槍一架,1/3配備重型榴彈槍、1/3配備火箭筒、120拍擊炮、1/3部分攜帶型防空導彈6-8枚。

11.三輪和兩輪摩托車(500CC)各2000萬輛。步兵全戰車化和摩托車化。三輪為二人配備重機槍一架(備彈1000-2000發),火箭筒10枚,95步槍兩把。兩輪配備腳踏式射擊輕機槍一架(備彈2000-3000發)沖鋒槍一把(備彈1500-2000發)。

12.200萬動力傘。用於跨越要隘、險境、、河流、雷區、搶灘登陸作戰。

13.2000萬輛重型運輸車提供後勤供給。每個人自備7天干糧。另每個連隊備20天糧食。

14.印度陸軍約60萬,[戰時印度即便是全民皆兵,但火炮、槍支彈葯一時無法解決,自己不能造炮和炮彈,重裝甲企業首輪攻擊將被摧毀,任何援助也來不及。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被封堵。所以,不足為懼。]

15.坦克3000輛,

16.火炮5000門,購買俄羅斯的龍卷風射程100KM約100套,炮兵師現在只有2個,戰時可增加到4-6個。

17.武裝攻擊直升機300架,現役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比中國多一點。

F. 讓日本攻列印度的希特勒,英國擊潰10萬日軍,這是為何

希特勒讓日本攻擊印度是想要讓日本將東南亞戰場徹底拿下,希特勒自己牽制美蘇,希望能夠扭轉戰爭局勢。但是希特勒顯然是太看起的日軍了,因為當時日軍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美國和英國對日本實行了經濟封鎖戰略,導致日本的石油一直供應不足,前線部隊的補給品根本沒有辦法送達。

越到後面日軍就越難受,因為長期沒有補給,日軍只有餓著肚子和敵人戰斗,因為長期和屍體待在一起,日軍很多人都患有疾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全部都痛苦的死去,最後日軍沒有辦法只有從印度戰場撤退,最後牟田口廉回到日本後也被革職。

G. 除開五常,還有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能壓制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地區性的強國,其綜合實力在世界上還是非常強的,雖然是地區性的強國,但是除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外,還有以色列和日本是完全可以壓制印度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是能夠打敗印度軍隊的。

H. 印度自獨立以來侵佔了不少土地,為何沒有國家對其制裁

因為印度抱上了美國和俄羅斯的大腿,只要美國和俄羅斯不開口別的國家就不會對印度進行制裁。

在印巴沖突中,俄方表示:“莫斯科將繼續支持印度,並將派遣大批精銳部隊與印度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意味著在領土問題上,俄羅斯完全支持印度。因為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武器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武器,在短短幾年內,俄羅斯和印度簽署了一項9億美元的協議。印度80%以上的武器和裝備來自俄羅斯,另外,由於俄羅斯近年來經濟一直都在下滑,因此選擇支持印度是其最佳選擇。

I. 中國和巴基斯坦真實的關系,為什麼印度不敢

巴基斯坦與中國關系變化分為兩個階段,中國剛建國時,巴國完全走親美路線,與中國關系並不是很好,但是也絕非很壞,巴國一直在舉棋不定的搖擺中。60年代,巴國親眼目睹了中國是如何以「數萬邊防軍」即痛擊印度的,就此發生轉變。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國家官方表述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是我國對外關系中最高、最親密的一種形式了,離盟國表述就差一步(因為我國奉行不結盟政策)。印度不敢打巴基斯坦,原因多樣,主要有:1巴基斯坦國力雖不及印度,但也絕非小國;2巴基斯坦的外交關系非常好,主要是中國,巴鐵可見一斑,這是其外交支撐,當然還有美國,印度與美國的關系不及巴基斯坦與美國的關系;3,巴基斯坦背後有穆斯林國家支持。4在軍事上,巴基斯坦採取了不對稱的發展戰略,雖然整體實力不及印度,但在空軍、潛艇等方面比印度具有優勢,至少不相上下,導致印度不敢輕舉妄動。5還有,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J. 印度航天怎麼樣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將發展空間技術視作邁向世界大國和加快科技發展的重要步驟。歷經3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空間技術總體水平發展迅猛,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六空間技術大國,其航天實力不容小視。

日臻成熟的航天技術

1963年,印度開始發展本國航天事業。印度開展航天研究起步雖晚,但是進展迅速,今天的印度已經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在火箭和衛星的製造、衛星的發射、跟蹤、制導及控制等方面具備了相當強的實力。

運載火箭 上世紀90年代,印度運載火箭技術進入了成熟時期。1994年10月,印度首次成功地發射了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1999年5月,印度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發射三顆衛星。2001年4月,印度自行研製的配備有低溫火箭發動機的新型運載火箭 ——地球靜止衛星運載火箭(GSLV)-D1發射升空,成功地將1顆重達1.5噸的試驗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印度已經擁有低溫火箭技術,這是實現載人航天的關鍵技術。

印度目前正在研製推力更大的地球靜止衛星運載火箭,該火箭可將運載火箭的發射能力提高2—3倍,並於2007年投入使用。印度已經成功研製出衛星運載火箭 (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 (ASlV)、極地軌道運載火箭 (PSLV)和地球同步軌道運載火箭 (GSLV),足以滿足發射各種航天器的需要。

航天發射場 印度的火箭發射場主要有斯里哈里科塔和頓巴赤道兩個發射場。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位於印度東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島上,佔地145平方公里。發射場擁有大型多級火箭和衛星運載火箭的試驗、組裝和發射設施,並修建有衛星跟蹤、遙測和通信站。印度空間研究中心還在此擴建了固體助推器工廠,可為多級火箭發動機生產大尺寸的推進劑葯柱。

頓巴赤道發射場位於阿拉伯海海岸,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城以北6公里的地方,是進行低高度上層大氣和電離層研究的理想場所。這些研究在地磁赤道區(在頓巴正北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所以,該發射場在美國、前蘇聯、法國等國支持下已成為探空火箭的國際發射場。

航天員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印度就在蘇聯的幫助下,開始培養宇航員。1984年4月,一名印度宇航員就乘坐蘇聯的「聯盟」T—11飛船進入了蘇聯的「禮炮」號空間站,並在空間站上停留和工作了7天。目前,印度把兩名宇航員送往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進行培養,他們分別只有14歲和16歲,並且俄羅斯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也接收了6名印度宇航員。印度希望為未來的載人航天儲備宇航員。

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

印度大力發展航天技術的最終目的是在太空建立空間站和星際基地,發展空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

空天飛機 上世紀90年代,印度曾提出過一個「超級飛機」計劃。2001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全球動力推進大會上,印度設計的新型空天飛機模型首次露面。這種空天飛機稱為「先進跨大氣層吸氣式研究飛行器」(AVATAR,簡稱「艾瓦塔」,意為「復活」)。「艾瓦塔」是一種小型可重復使用載人航天器,也是一種高超聲速飛機。它採用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超燃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是高超聲速飛機技術和可復用航天器技術相結合的空天飛行器。「艾瓦塔」僅重25噸(其中60%是液氫燃料),據稱能單級進入100公里的軌道,可發射重達1噸的衛星。此外,艾瓦塔還可用作軍用偵察機進行情報搜集、監視和偵察。

「艾瓦塔」將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利用渦輪風扇、沖壓噴氣和超燃沖壓噴氣發動機組合達到10公里的巡航高度後,低溫火箭發動機接替工作,最終將飛行器推入軌道。任務完成後,「艾瓦塔」離軌再入大氣層,像飛機一樣依靠自己的動力著陸。一架「艾瓦塔」在其壽命期內可執行100次這樣的任務。這也就意味著它可將100噸的有效載荷送入空間。

登月計劃 2001年,印度向外界透露其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此計劃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是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裝置,對月球表面的情況和大氣層進行探測和研究;第二步是向月球發射登月機器人,模擬宇航員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第三步就是憑借自己的力量將印度宇航員成功送上月球。

根據該計劃,印度計劃2007年開始嘗試發射和回收無人航天器,2008年嘗試向月球軌道發射無人航天器,首次載人航天飛行預計2014年實施,首次登月初步安排在2020年。印度載人航天器將重達3噸,可載2名宇航員,由GSLV Mark.II火箭發射。載人航天器在升空16分鍾後與火箭分離,爾後進入距地球400公里的環地球軌道,其初次飛行時間可能是1天,之後將延長到1周,而「登月之旅」可能需要15天或1個月。

火星計劃 盡管載人航天和登月仍在計劃中,印度人卻又瞄準了太空探測的下一個目標:火星。據報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准備在2012年至2013年間發射一個火星無人探測器。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馬達范·奈爾在接受采訪時稱,印度計劃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重約500公斤,上面配有高解析度遠程感測解析裝置。預計整個探測過程將持續6至8個月,耗資30億盧比(約合6700萬美元)。

首次發射太空艙 印度今年1月10日使用一枚極地衛星火箭,成功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同時送上了太空。該太空艙圍繞地球飛行了13天,其間將進行有關微重狀態的各種實驗,然後於1月22日重返地球。首個返回式太空艙的成功發射,標志著印度已經初步掌握了對太空艙進行指揮和控制的能力,在載人航天飛行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初具雛形的印度天軍

21世紀制天權將成為了比制海權、制空權更高的制權。可以說,誰搶佔了太空,擁有了制天權,誰就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印度航天自發展之初就有明顯的軍事色彩,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也在緊鑼密鼓進行著。

發展軍用衛星系統 印度於2001年10月已成功發射首顆軍用偵察衛星——試驗評估衛星(TES),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軍用偵察衛星的國家。該衛星解析度可達到1米,可覆蓋全球60%的地區。TES軍用衛星系統由6顆衛星組成,其它5顆衛星還將陸續發射升空,組成偵察衛星星座,並使圖像採集解析度提高到50厘米。

開發天戰武器 印度國防部長高級顧問透露,印度在研發天戰武器領域已取得重大進展,將在5年內擁有用於太空作戰的激光武器。當前印度還在加緊開發反衛星技術,包括粒子束武器、射頻武器和軌道攔截器以及信號干擾器,並計劃於2010年部署動能攻擊飄浮攔截器、無方向限制的射線火炮陣列和高級跨大氣層空中飛行器。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名為「卡利」—5000的強大電子加速器也處於後期安裝之中,預計到2020年可當作粒子束反衛星武器投入使用。

加緊組建天軍 在美、俄相繼組建天軍後,印度加緊組建自己的天軍。2003年10月,印度空軍參謀長宣稱,已開始著手組建航宇司令部,以管理印度全國的空間資產,並對天戰武器進行研究。目前,印度已建立了完備的航天組織機構,僅空間研究組織就有1.68萬人,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間體系。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沒有制空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舞前腿二級班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738
沒有越南你什麼都不是 瀏覽:219
印度地毯有哪些 瀏覽:364
印尼地震及海嘯死亡多少人 瀏覽:531
越南大學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131
印度脆卷餅怎麼做 瀏覽:257
去印尼坐飛機行李箱限制多少寸 瀏覽:54
中國哪裡出生的明星最多 瀏覽:741
如何製作印度綜合香料 瀏覽:416
中國古代有哪些巨艦 瀏覽:582
柳州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37
越南教師年薪多少 瀏覽:816
印度黑公交什麼原因 瀏覽:888
印尼煙有黃點是什麼 瀏覽:725
印度歌得呀得是什麼歌 瀏覽:781
義大利人游中國哪裡最方便 瀏覽:794
印度製造業崩潰對全球有什麼影響 瀏覽:658
二戰義大利做了什麼名字 瀏覽:408
娶英國女人什麼體驗 瀏覽:88
印度最大謊言是什麼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