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第二次綠色革命開始時間是哪一年
2002年,印度遭遇一場嚴重旱災,糧食產量銳減3000萬噸,全年農業生產出現5.2%的負增長,拖了當年國民經濟發展的後腿。印度貧困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4,其中大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因而,龐大的貧困群體一日不脫貧,印度就一日無緣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進「第二次綠色革命」.
⑵ 印度為什麼要掀起「綠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簡要回答)
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60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略——「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麥」育成,單產每公頃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賓「奇跡稻」,單產每公頃達22500kg。「墨西哥小麥」和菲律賓「奇跡稻」的引種成功和大面積的推廣,加上灌溉面積的顯著擴大,化肥、農葯的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糧食單產和總產量成倍增加,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綠色革命」以來,平均每年增長3.95%,1981年印度糧食產量達134×106t,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三糧食生產大國。
印度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農業重要的生產資料,印度教徒反對殺牛,不少教徒買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為「神牛」為了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從1977年起,印度開展「白色革命」。他們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水牛品種,建立牛奶生產合作社,停止進口一切商品性奶製品,使牛奶產量有很大提高,現在,印度牛的存欄數達2.7億頭,名列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養牛頭數的20%,全國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頭牛。全國每年牛奶產量達4×107t多,平均每人每天佔有牛奶150g多,80年代後期印度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產奶國。
80年代後期印度又推行「藍色革命」的構想。所謂「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匯收入。
⑶ 印度的兩次「綠色革命」的時間及意義
20世紀60年代,印度進行了第一次「綠色革命」,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2004年開始,印度進行了第二次「綠色革命」.這次「綠色革命」,不僅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
故答案為:20世紀60年代,印度進行了第一次「綠色革命」,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2004年開始,印度進行了第二次「綠色革命」.這次「綠色革命」,不僅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
⑷ 近現代歷史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出現了哪兩場革命運動
近現代歷史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出現了哪兩場革命運動?近現代歷史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出現了哪兩場革命運動?近現代歷史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出現了哪兩場革命運動?
⑸ 地理題;印度為什麼要掀起綠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一步一步的說
綠色革命是:將高產穀物 先進農業技術推廣到農村 印度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提出"白色革命",鼓勵國民多喝牛奶。政府無償提供奶牛,使奶業成為農業中的支柱產業。印度人均奶類產量迅速提高,奶類消費量直線上升,不僅改善了印度國民的身體素質,同時也使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了12年。 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匯收入。
⑹ 什麼是白色革命,藍色革命,綠色革命
是指的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60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
「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匯收入.
「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水稻
從1977年起,印度開展「白色革命」.他們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水牛品種,建立牛奶生產合作社,停止進口一切商品性奶製品,使牛奶產量有很大提高
⑺ 近現代歷史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出現了哪兩場革命運動
一個是不抵抗運動,一個是19世紀中期的印度人民起義。
⑻ 印度的兩次綠色革命
印度的兩次「綠色革命」。
20 世紀60年代,印度進行了第一次「綠色革命」,印度政府為解決糧食問題而推行的農業發展新戰略,引進並培育新品種,使用化肥,改進灌溉技術,推廣機械化生產,「綠色革命」的進行。
使印度基本上實現了低水平的糧食自給 (1984年人均達到180公斤),某些地區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也有較大提高。但貧苦農民獲利甚少,兩極分化加劇,農業內部結構亦不平衡。
2004年開始,印度進行了第二次「綠色革命」,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葯,完善水利灌溉系統,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等,這次「綠色革命」不僅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
(8)印度實行兩次什麼革命擴展閱讀
綠色革命主要內容為
1、引進高產良種,加強水利、化肥、農葯、農業機械等方面的投資。
2、 政府擴大農業信貸、吸收外國農業貸款,對農業投入給予財政補貼。
3、成立國營糧食公司,實行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
4、加強農業科研和農業教育,選擇一些雨量充足、水利設施較好的地區重點推行一攬子農業現代化技術。
印度農業發展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⑼ 印度的綠/白/藍色革命是怎麼回事
印度農業革命是指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的"綠色革命"、以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為目標的"白色革命"和以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為目標的"藍色革命"
綠色革命
背景
南亞古國印度,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因長期受英國殖民者的殘酷掠奪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農業生產水平低,曾是舉世聞名的"飢饉之國",有些地區曾出現過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僅1900~1947年就餓死2600餘萬人。
目的及成果
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60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略--"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麥"育成,單產每公頃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賓"奇跡稻",單產每公頃達22500kg。"墨西哥小麥"和菲律賓"奇跡稻"的引種成功和大面積的推廣,加上灌溉面積的顯著擴大,化肥、農葯的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糧食單產和總產量成倍增加,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綠色革命"以來,平均每年增長3.95%,1981年印度糧食產量達134×106t,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三糧食生產大國。
問題
"綠色革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化肥、農葯和農業機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大量投資,不僅生產成本高,還會加重國家財政負擔。由於大量灌溉,長期使用化肥、農葯,造成土地板結和鹽鹼化,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另外,一些農村舊的生產關系及落後勢力,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也起著阻礙作用。
白色革命背景
背景
印度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農業重要的生產資料,印度教徒反對殺牛,不少教徒買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為"神牛",目前,印度有難以計數的"神牛",在大小城鎮的街道上游盪或躺卧。汽車司機為等待"神牛"慢吞吞地穿過馬路,不得不減速、停車,造成交通阻塞,有時為避讓突然出現的"神牛",往往釀成車禍,如1993年8月21日,在印度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一輛長途客車為避讓一頭"神牛"而沖入湖中,造成28人喪生。
開展
為了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從1977年起,印度開展"白色革命"。他們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水牛品種,建立牛奶生產合作社,停止進口一切商品性奶製品,使牛奶產量有很大提高,現在,印度牛的存欄數達2.7億頭,名列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養牛頭數的20%,全國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頭牛。全國每年牛奶產量達4×107t多,平均每人每天佔有牛奶150g多,80年代後期印度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產奶國。
藍色革命
80年代後期印度又推行"藍色革命"的構想。所謂"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匯收入。
印度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7500km,並且有眾多海灣、海角和海峽,可供捕魚的海域面積達2020000km2,具有發展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的良好條件。此外,印度內陸長達2900km的河流系統以及170多萬公頃的水庫和池塘,也具有發展淡水養魚的可觀潛力,80年代中期魚類捕撈量達28×105,1993年底為4365000t,本世紀末將達6×106t,投資為170億盧比。
為了加快對江河湖海資源的開發,籌集資金和培養技術人員,印度成立了漁業開發署和專門發展養魚的國家合作開發公司,與此同時,還在科欽建立了海洋研究院,中央水產、航海工程學院,在馬德拉斯建立了國家養殖中心。另外,還計劃在喀拉拉邦、安德拉邦和孟買等地區興建4個大型漁港和23個小型漁碼頭,在沿海地區興建水產加工廠,建造冷藏庫。目前,印度有293座水產品加工廠,現有冷藏庫367座。據統計1992~1993年度,印度水產品賺取外匯近6億美元,1993~1994年度,將提高到8億美元。
為爭取實現"藍色革命"提出的下一個目標,即到本世紀末,魚類捕撈量達6×106t,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千方百計推動各項計劃的實施。
⑽ 印度進行了兩次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什麼
提高糧食產量,改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