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繞道西域,卻不走中南半島或海路是什麼原因
因為古代海陸運輸並不發達,沒有適宜的船隻。在古代陸路運輸比較成熟,海陸運輸還並不完善,船隻水平不高,所以沒有選擇不走中南半島或海路。
❷ 為什麼要加強國際經濟合作
國際經濟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同主權國家政府,國際經濟組織和超越國家界限的自然人與法人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產領域中以生產要素的移動與重新配置為主要內容而進行較長期的經濟協作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中,國際經濟交往最主要的形式是商品貿易,第二世界大戰以後,國際經濟聯系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國際經濟聯系,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 (一)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是國際經濟合作產生和發展的原動力 (二)戰後國際分工的新發展是國際經濟合作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三)經濟生活國際化和各國經濟依存度的加深是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跨國公司迅猛發展是國際經濟合作產生和發展的直接推動者 (五)各類國際經濟組織在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❸ 皎漂的中緬鐵路計劃擱淺
據緬甸「11(ElevenGroup)」新聞網站2014年7月20日報道,緬甸鐵道運輸部日前正式發布消息,稱中緬皎漂-昆明鐵路工程計劃擱淺。據稱,雙方於2011年簽署的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已經到期,但「中方沒有續談,緬甸鐵道部也無實施計劃」 。
中緬皎漂-昆明鐵路工程項目最早於2010年公開。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國資委、商務部、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網站都曾刊文對該項目進行宣傳。相關文章稱,皎漂-昆明鐵路是中緬共同實施的皎漂-瑞麗通道計劃的一部分,這一工程難度小,可行性較高。鐵路貫通後,將成為中國運送物資到海外的大通道,緬甸曼德勒和皎漂市將興建許多貨場,中國將在皎漂港投資興建開發區。
上述中方權威人士告訴記者,2011年4月,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緬甸鐵道運輸部簽署該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規定工程建設須在簽署之日起的3年內啟動。工程原計劃投資200億美元,2015年前建成,中方負責籌措大部分資金,相應擁有50年運營權。
2014年7月20日,「11」網站援引緬甸鐵道運輸部官員敏瓦的話說,工程目前仍未進入啟動階段,備忘錄3年期限已到。而且,緬甸一些公民組織反對聲音較大。今年3月備忘錄到期前,緬甸交通運輸部曾多次對外表示,正在對皎漂-昆明鐵路工程的進行調查和重新評估,「雖然中國是主要出資方,但畢竟相關建設、運營權利長達50年」。此外,緬甸公民組織和鐵路途經地區居民多次向緬甸政府抗議,稱工程將給地方造成負面影響。緬甸一些政黨也稱,議會未就該項目取得一致。緬甸媒體還曾發出中國可能藉由基礎設施建設「干涉緬甸內政、威脅緬甸國家安全」的警示。
2014年7月21日,上述中方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方面也是從傾聽緬甸人民呼聲、尊重緬甸人民意見出發,決定暫緩推動有關項目。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發言人辦公室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對該事件沒有回應,按程序將經由董事會討論後進行相關信息披露。
根據「11」網站2014年7月20日繪制的工程示意圖,原計劃中,皎漂-昆明鐵路起於緬甸若開邦面對印度洋的皎漂深水港,從西南向東北貫穿緬甸中北部,經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直通昆明。《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該鐵路走向基本與中緬油氣管道平行,該線路此前曾被稱為中國西南戰略大通道。中緬天然氣管道2013年10月建成。2014年1-6月,雲南經中緬油氣管道進口天然氣達61.3萬噸,貿易額達22.7億元。
❹ 滇緬輸油管線簡介
滇緬輸油管線即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氣。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油。
200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能源部簽署了中緬原油管道權利與義務協議,明確了中石油作為控股方的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在中緬原油管道建設運營上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協議規定,緬甸聯邦政府授予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中緬原油管道的特許經營權,並負責管道的建設及運營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同時還享有稅收減免、原油過境、進出口清關和路權作業等相關權利。協議還規定,緬甸政府保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管道的所有權和獨家經營權,保障管道安全。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後又一條重要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跨越馬六甲海峽,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
中緬天然氣管道
中緬油氣管道境外和境內段分別於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5月30日,我國第四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將全線貫通。屆時,海上進口原油和緬甸天然氣資源將繞過馬六甲海峽輸送至國內。
管道長度
緬甸境內全長771公里。
原油管道國內全長1631公里。
天然氣管道國內全長1727公里。
運送能力
這條管道每年能向國內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原油管道的設計能力則為2200萬噸/年。
配套煉油廠
雲南
中石油雲南石化煉油工程項目即雲南省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設地點在昆明市安寧草鋪鎮。
重慶
中緬輸油管道在重慶的「出口」,很可能位於長壽化工園區內。中石油重慶方面的高管說,「我們一直以來的考慮是,將千萬噸煉油廠和管道『出口』都放在長壽化工園,不過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根據此前的初步計劃,重慶市有望爭取到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輸入,從而實現重慶自己的「煉油夢」。
總投資額
25.4億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資額為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投資額為10.4億美元。
❺ 緬甸和中國關系好不好
過去中緬關系近似盟友關系,美國推出重返亞洲政策後,對緬甸放鬆制裁,中緬關系已有所變化,雖基礎仍在,但已面臨考驗。
一、緬甸,對於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
緬甸虎視著馬六甲海峽出口,西可以壓縮印度向南海、東南亞一線伸展的空間,北可以切斷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陸地聯絡。也是中國的南大門。
1、緬甸是我西南最佳戰略出海通道。有利於打破「馬六甲困局」。我國的出海通道處處受人圍堵,東面有三道島鏈,南面有馬六甲海峽。建立從緬甸方向進入印度洋的出海口就顯得特別迫切。
2、有利於打破美日台的圍堵。現在美國、日本對我國的圍堵已漸漸合攏,我們的出海通道受到了嚴重威脅。而一旦我國建立了西南戰略出海通道,將為我國打開一個重要戰略戰略缺口,使我國立於不敗之地。美日對我國的圍堵將迎刃而解。
3、有利於制衡印度。盡快從緬甸方向建立西南戰略出海通道,可有效地制衡印度。從軍事上來看,建立西南戰略出海通道,可使我國軍力前出,進可攻,退可守,獲得極大的便利。在政治上,如果我國順利打通此戰略通道,無疑明確表明了我們已經為可能的戰爭作好了反封鎖的准備,可威懾台海、東海和美日台,具有顯著的政治意義。
緬甸重要性不言而喻。搞好中緬關系是每一屆領導者執政期所必需做的。
緬甸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始國之一,是第一個與中國簽訂邊界條約及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國家。除了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受到干擾外,中緬雙方一直保持睦鄰友好、和平合作的關系。這主要是60年代後期,中方由於「文化大革命」「左」傾思想干擾了其對外政策,向外輸出革命,公開支持緬甸國內共產黨的斗爭。緬甸對中國疑慮增加,出現反華排華傾向,雙方關系惡化。1969年3月,緬甸照會中方,《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於1970年5月14日期滿後予以終止,至此,中緬關系跌入低谷。但是,這種狀況為時不長,70年代初,中緬雙方各從本國利益出發,恢復了雙邊睦鄰友好關系。
近年來,中國對緬甸的經濟技術援助主要是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重型機器和成套設備。援助的項目主要是建廠、修建公路、橋梁、水力發電站、衛星通訊地面站等,並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緬兩國關系發展突出問題
1、 邊界問題
中國和緬甸兩國之間邊界的形成和最後確定(劃定),有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緬邊界中國一側全在雲南省境,又是少數民族地區。邊界問題的形成過程中,還曾發生過轟動一時、震驚全國的中緬界條北段的片馬事件和南段的班洪事件。直至1960年,中緬兩國邊界才得以最後確定。中緬兩國山水相連,民族相通,今天兩國邊境線長2186公里。緬甸的10多種民族與中國雲南境內的景頗、德昂、佤、傈僳、哈尼、拉祜、阿昌、獨龍、布朗、傣族以及克木人等是跨國而居的同一民族。互為近鄰的地理位置和民族親緣關系,為中緬兩國密切往來提供了條件。
2、毒品問題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以「金三角」聞名於世界。來自中國的犯罪分子與緬甸當地的黑社會分子狼狽為奸,進行各種跨國犯罪活動。其中最為嚴重的是賭博與跨國綁票,不過幸好中緬兩國關系密切,在中緬兩國警方的合作下,打擊跨國犯罪問題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中緬兩國間的友好關系
一個明顯事例:2007年1月12日,中國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高舉右手,對美英說「不」! 否定了美英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關於制裁緬甸的緬甸議案。為此,緬甸電視中斷正常播出節目,專門感謝中國等國家對緬甸的支持。
1、中緬經濟關系
從經濟上看,中國已經是緬甸的最大貿易國,中國還主導著緬甸三個巨大海上礦區和19個沿岸礦區的天然氣、石油開發事業。
2、中緬軍事關系
現在緬甸的政府軍武器裝備主要是由中國提供,中緬軍事合作關系良好。緬甸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兄弟國家,其三軍部隊也一直有裝備中國武器的傳統。例如緬甸空軍就主要裝備了中國殲7戰機、強五攻擊機、K-8教練機、運-8運輸機等,另外,緬甸空軍還裝備了少量的俄歐制戰機,如,俄制米格-29戰機、英制鷹式教練機。
中緬兩國關系發展的前景展望
回顧中緬關系,我們的胞波情誼已經深入到民眾心中。也就是說,中緬關系發展的社會民意基礎仍然是堅實的。這是我們全面發展各領域合作的重要前提條件。我們可以看到,緬甸各民族對中國都是非常友好的。
從經濟合作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投資,是有利於緬甸社會經濟發展的。這種互利合作應該說都是兩國政府和人民希望看到的。所以說,雖然我們現在個別項目因為各種復雜因素,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但只要兩國從長遠考慮,從戰略高度看待這些問題,建立必要的溝通協調機制,任何困難是可以解決的。
❻ 中緬關系怎樣
挺好的
❼ 讀圖分析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中遇到的不利自然條件有哪些
地質條件復雜2.地形起伏大,地勢崎嶇3. 中段多沙漠,多風沙氣候4.中段深居內陸,乾旱少雨5.經過地震帶,地質活動活躍,多火山地震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