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烤雞

印度人怎麼烤雞

發布時間:2022-06-02 13:28:00

⑴ 印度美食種類不遜我國,為何印度美食依然上不了檯面

說起印度的美食相信很多的外國人是不能接受的,也只有本國人才能吃得下這樣的美食呢,不僅外觀不好看,味道也是不怎麼樣,看到最後你會覺得印度人愛吃的美食簡直跟我們自己吃的不能相提並論,差距太大。都說印度的食物讓人提不起食慾,但是看完下面這幾種印度食物,你覺印度食物讓你有食慾嗎?

Samosa

沙摩沙是三角形的咖哩炸餃,它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印度街頭快餐。它的餡是由土豆、扁豆、洋蔥、乳酪碎羊肉、雞肉等製成的,再搭配香菜醬和羅望子醬,就變成了印度人們喜歡的食物。


看完你還覺得印度的食物沒食慾嗎?

⑵ 看看印度人從殺雞開始,怎麼炒一鍋雞肉,感覺炒

用料
雞胸(絞碎) 一片(200克左右,多一點少一點不影響)
中號洋蔥,切碎 1個
中號番茄(我用的罐頭番茄,已去皮,用新鮮番茄注意去皮) 3個
長青椒 1根
蒜頭7-8瓣
姜黃(可以用咖喱粉替代,不過五香粉就少放一點) 1小勺
五香粉1大勺
辣椒粉1大勺
完整黑椒粒 1小勺
姜1指長(中指,嘻嘻)
香菜葉 少許(可不要)
鹽適量

步驟 1
洋蔥切碎,番茄、青椒統統切碎放一個碗里,香料(姜黃、辣椒粉、五香粉、黑椒)混在一個碗里,雞肉絞碎,蒜頭和姜切碎放一個碗。我喜歡把材料都放在小碗里准備好,看起來很專業的樣子,嘻嘻。

步驟 2
少許熱油炒洋蔥,炒至稍稍有點金黃,加姜與蒜炒香

步驟 3
下雞肉炒至變色。注意雞肉下鍋前用少許料酒拌一拌,比較容易炒開

步驟 4
倒入香料大火繼續翻炒均勻

步驟 5
加番茄、辣椒丁,倒入1杯半水,可以酌情增減,喜歡吃干一點的就少加點,我喜歡湯湯水水,就加得多一些。

步驟 6
蓋上蓋子小火燉40分鍾,燉好後如果水分過多,開蓋大火燒一會,蒸發掉部分水分。千萬別蒸幹了,咖喱的精華都在湯汁里呢

步驟 7
找個漂亮的碗裝起來,一定要把碗沿擦乾凈,嘻嘻
小貼士
1. 切洋蔥不流淚的小訣竅:洋蔥讓人流淚主要是因為氣味刺激,所以剝掉洋蔥外皮馬上要用冷水沖洗,水膜可以減少氣味的刺激,很敏感的人可以每切幾刀就用水沖一下刀。
另外就是切洋蔥要快,不要把洋蔥切成幾大塊再去切丁,要整體切。首先把洋蔥豎著對切成兩半,一半放遠點(離得遠氣味輕一點),加一半豎著劃三刀切分成四份,但注意洋蔥頭的那一端不要切斷,就像是開花一樣,一頭分開,另一頭還連著。然後橫著切,切出來就是洋蔥丁了,切得也快。(下次切洋蔥再傳點圖上來)
2. 咖喱就是講究一個香料配比,用什麼肉倒是不那麼講究,大塊肉或肉末也是隨意,印度人有的連肉都不放,直接放印度小扁豆,味道也很好

⑶ 關於印度菜 北京那有印度菜飯店

印度菜
印度共和國有十多個民族。居民多信印度教,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在飲食上一般以稻米、麵食為主。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並善於調制奶製品.在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成菜湯寬,重油重色。烹調方法以燒、煮、燴、炸、炒、為常見。飲食時人們喜用手抓食,高層人物多用刀、叉、勺食之。葷菜烹制,喜用掛糊,不善用漿,丁香、八角、小茴、豆蔻、辣椒粉、黃姜粉、格拉瑪什拉粉用量驚人。紅茶為印度一大特產,飲用時需燒煮,並加入白糖和奶粉。在眾多的印度菜餚中,咖喱類菜為其最大特色。

印度人不怎麼喝湯,且以各式餅類取代米飯為主食。但是有一種印度式炒飯,米粒飽滿纖長,咬勁松軟,放多些水蒸煮也不會粘糊,呈現出潤澤的金黃色。而說到其主食膳餅,則有些類似台灣的炒餅,但薄了許多,且僅為炸與烤二種。像以芥麥粉加入沙拉、油、糖、鹽、牛奶,揉成球狀後鏟平,立即置入鍋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麥餅,再沾上酸酸甜甜的芒果醬或咖喱泥入口,當脆嫩的餅皮碰上那用芒果、水蜜桃、姜絲、菜果醋混合煮成的冰鎮糊醬,口感極佳。另外還有一種奶油煎餅,平鋪上揉入香奶油的面團,塗各式口味泥末食之,外酥內軟頗為可口。

說起印度菜中開胃菜的特色,比起主菜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用機器壓製成的黃豆泥,由於泥中添加胡椒粒和鹽巴,吃時不妨以油炸方式使薄片上部分鹽分流失,口感較不咸且符合健康原則。嗜辣者不妨撒點辛香粉和稠咖喱,別有風味。香酥的咖喱脆餃素有「孟買蝴蝶」之稱,外皮似越式春卷皮,內包二種口味,馬鈴薯或肉醬,且吃得出青豆仁、青辣椒丁和洋蔥香,若沾上特製的綠醬一起食之,口感則豈只是單純驚奇而已。因為這綠醬可是用香菜末、洋蔥、鹽、檸檬汁、青辣椒作成的泥狀蘸料。另外,印度人最愛吃的除了洋蔥、咖喱、膳餅之外,還有各式乳酪製品。最特別的吃法分為甜與咸兩餅,潤顏又助消化。如黃瓜奶露,在新鮮檸檬糊狀乳酪里放入小黃瓜、洋蔥及番茄,酸咸開胃。另一種液態飲品酸乳,裡面可隨個人喜好添加糖、鹽或者甜巧克力粉。

由於宗教信仰的緣故,印度菜多羊肉、魚、雞肉與鮮蔬菜養生素(指可吃蒜、洋蔥)。各食材依不同香料烹調出「指」頰留香的美醇原汁燴菜。最典型的就是干燒咖喱蝦。先以鮮蝦浸入燙咖喱汁中除腥,再加入香料爆香塊炒,瀝汁後起鍋,肉質彈性特佳。另外就是有名的咖喱雞,不油、不辣、淡咸適中入味,需有信手拈來的火候功夫才行。

不喝湯的印度民族,餐後來杯乳酪飲料可去飽脹感。或者來杯印度的大吉嶺奶茶。印度茶是直接將茶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慢火細煮二分鍾。或者直接加入煉乳即可。另一道極品「玫瑰奶油茶」,柔滑純郁的玫瑰香味撲鼻先醉,含入舌尖,純香微蘊,更易醉人。馬薩拉茶要添配生薑與小豆寇。飲水是從上面滴下來用嘴接,飲茶是倒入盤中用舌舔。習慣於分餐制多系席地圍坐,右手抓食。

印度菜概括而言就是一種「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而印度菜神奇之處就在於它多種多樣的調料。印度人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簡單食材

早就聽聞印度菜的神奇,最神奇就在於它的調料--據說,印度菜所使用的調料幾乎達到了「世界之最」的地步,每道菜的調料都不下10種。其實,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他們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真讓印度人自己來解析印度菜,他們往往說不出什麼門道,反倒是一些精於美食的中國饕餮客,總結出了印度菜的最大特點:「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當然,品嘗一個國家的菜餚,並不只在滿足口腹之慾,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印度菜在菜式創造和就餐禮儀上,都已經逐漸變得更加國際化,但是有一些細節仍然需要外國食客們注意,否則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貽笑大方。

Tip1:就餐也要拿捏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點以後。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Tip2:「手抓飯」的樂趣和忌諱

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特別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他們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用餐結束,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Tip3:不辣、微辣、辛辣

印度菜看起來品種繁多,大體可以分為不辣、微辣和辛辣三個類型:

不辣(KOMAR)--用洋蔥泥、杏仁等來調味,味道微甜,完全不辣,比較有營養。

微辣(CURRY)--用咖喱調味,最典型的印度菜。紅咖喱、綠咖喱、黃咖喱在印度菜中都很常見,味道屬於微辣或中辣,比中國川菜辣味稍弱,但是仍然感覺比較刺激。

辛辣(VINDALOO)--屬於印度菜中最辣的一種,加辣椒粉製作而成,味濃汁辣,是印度西部沿岸地區的名菜。通常說來,印度北方菜的味道微辣,而南方菜味就很辣,這也是由於印度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Tip4:解讀OLC的秘密

印度人在就餐時,通常還會點一道名叫「OLC」的小菜,即洋蔥(ONION)、檸檬(LEMON)和辣椒(CHILLI)。廚師把這三樣東西切成片狀,放在盤中,食客隨時用手抓著放入口中。由於印度人特別愛吃咖喱菜,所以需要有「OLC」來中和咖喱過於濃重的味道。

Tip5:最宜搭配紅酒和啤酒

吃印度餐,最好飲紅酒或啤酒,因為這兩種酒都比較清口。特別推薦「印度啤酒」(KING FISHER)--印度最有名的啤酒,與濃烈味道的印度菜搭配起來感覺剛剛好。

Tip6:不可不喝的「印度拉茶」

首次吃印度菜,有幾樣東西一定要品嘗,比如「開胃小吃」(PAPAD)、「印度爐燒烤」(TANDOOR)、「酸奶甜品」(GAHI),最後還一定要點上一杯「印度拉茶」(MASALA CHAI)。

「印度拉茶」也叫「香料印度茶」,主要是因為它裡面放有馬薩拉調料(MASALA)。「印度拉茶」的製作方法是:先把水燒熱,加入立頓紅茶和姜燒開,再加奶燒開,最後放入馬薩拉調料。廚師如果想「作秀」,還可以將茶水在兩只茶杯間來回傾倒,展示「拉茶」的製作。

「印度拉茶」冬夏皆宜,冬天飯後熱飲,更有助於暖身。

印度小廚
人均:¥64
地址: 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北小街2號2樓
電話: 010-64609366 64627255
推薦菜 :
咖喱(33) 瑪沙拉奶茶(15) 瑪沙拉(12) 瑪沙拉魚(11) 千層薄餅(10) Lassi(6) 燒春雞(5) 烤餅(4) 咖喱燒春雞(4) 瑪沙拉牛腩(3) 椰汁咖喱蝦(2)

天都里印度餐廳
人均:¥252
別名: Tandoor
地址: 北京朝陽區工體北路2號兆龍飯店1樓
電話: 010-65972211 65972299-2112
推薦菜:
咖喱雞(12) 芒果酸奶(12) 馬來可巴雞(4) 烤雞(3) 烤羊肉(2)

恆河印度餐廳(世貿天階店)
人均:¥73
別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朝陽區光華路9號世貿商業中心1號樓
電話: 010-65872999
推薦菜
酸奶(11) 印度薄餅(8) 燴蔬菜(4) 鷹嘴豆(2) 芒果酸奶(2) 咖喱羊肉(2) 咖喱蔬菜(2)

恆河印度餐廳(成府路店)
人均:¥69
別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海淀區成府路160號三才堂寫字樓1樓
電話: 010-62627944
推薦菜
腰果燴雞肉(6) 瑪莎拉燴羊肉(5) 咖喱雞(5) 芒果酸奶(4) 各種沙拉(4) 印式燴嫩羊肉(3) 印度烤雞肉(3)

馬沙拉之香印度餐廳
人均:¥73
地址: 北京西城區南鑼鼓巷60-2號
推薦菜
芒果酸奶(13) 菠菜咖喱炒印度豆腐(4) 咖喱角(4) 咖喱羊肉(2) 咖喱土豆菜花(2) 藏紅花烤米飯(2)

拉茲印度音樂餐廳(鼓樓店)
人均:¥95
別名: RAJ Indian Restaurant
地址: 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31號
電話: 010-84037462 64011675
推薦菜:
咖喱羊肉 烤菜花 酸奶

泰姬樓印度餐廳(國貿店)
人均:¥125
別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西樓1樓L128
電話: 010-65055866 65052288-80116
推薦菜:
咖喱角

本傑比印度餐廳
人均:¥106
別名: Punjabi
地址: 北京朝陽區朝陽公園西路好運街2樓C-8號(21世紀飯店西)
電話: 010-58670221 58670223
推薦菜:
蒜蓉餅 燴茄子 烤羊肉件 脆薄餅

泰姬樓印度餐廳(麗都店)
人均:¥148
別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陽區將台路6號麗都假日飯店3樓
電話: 010-64367678
推薦菜:
lassi 酸奶 咖喱羊肉 蒜泥薄餅和黃油薄餅

⑷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鏈接介紹的更詳細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⑸ 印度特色美食

10種不可錯過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發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乳酪將雞塊腌過,再塗上燒烤汁,然後放入圓筒形的陶泥烤爐內燒烤。燒烤汁由多種香料調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葉及丁香等,令味道層次更豐富。烤雞出爐後,略帶焦香,令人胃口大開。

⑹ 印度人不愛吃豬肉,也不吃牛肉,那他們吃什麼肉呢

印度人不愛吃豬肉,也不吃牛肉,他們主要的肉食還是以魚肉海鮮和雞肉為主。

印度的信仰

印度是一個非常注重信仰的國家,他們不喜歡吃肉,偏好於素食其實就跟印度人的信仰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根據印度的信仰,其實他們是不能殺生的。肉類食物肯定已經算是殺生了,所以大部分的印度人其實不僅不吃豬肉和牛肉,其實所有的葷菜都是不能吃的,只有極少一部分的印度人是可以開葷的。

而魚肉中的蛋白質的含量很豐富,白肉也比紅肉更加健康,所以說印度人逐漸就放棄了紅肉,如果不吃魚肉的話,也可以選擇雞肉。所以可以看到在印度很少有非常肥胖的人,大部分的印度人身材都是保持的很好的,這也跟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要麼是吃素的,要麼就是吃魚肉和雞肉的,這跟很多人的減肥餐有得一拼。

⑺ 你覺得印度菜好吃嗎

吃印度菜可以說就是吃咖喱味。在印度餐館,常常會發現印度人餐畢盤中幾乎不留一點湯汁,而肉倒會被剩下。其實印度菜的精華就是咖喱,而為了更好地體會咖喱的美味,點菜時最好點一碗白飯,將咖喱汁拌著一起吃。至於到印度餐館點菜,最好避免點多樣同一種咖喱製作的菜,因為每一種咖喱都有不同的風味,所配的菜也不盡相同,仔細嘗試每一種咖喱的精妙,才能夠真正領略印度菜之辣。

印度人飲食南方以大米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餐館有米飯、烙餅和面條供應。就米飯來說,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進許多配料,一種名叫「拜思尼」的拌飯,裡面有肉、蔬菜,還有葯草,吃過一次的人永遠不會忘記它的,那個感覺是飄飄然,無比的舒暢,像做了神仙一樣。

印度麵食也極有特色,愛吃烤餅的遊客應該品嘗一下「賈巴迪」,這種烤餅松軟而香,北方來的遊客一買就是一大疊,舌頭一打卷,一個餅就不見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夠甜,甜得你回國後吃甘蔗覺得還需再蘸糖才夠味!最值得推薦的是舊德里的「敦都里雞」,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紀時莫卧兒人帶進印度的食品。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烤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做激光多少錢 瀏覽:671
英國護照加急多久 瀏覽:921
英國倫敦7月什麼季節 瀏覽:663
伊朗的一塊金幣是多少錢 瀏覽:629
2013年伊朗發生了什麼 瀏覽:50
二十千越南幣是多少錢 瀏覽:477
中國行政區劃圖是怎麼劃分出來的 瀏覽:507
英國卡如何充值包流量 瀏覽:596
中國什麼是神獸 瀏覽:269
在越南買輛轎車多少錢 瀏覽:670
印度大蝦多少一斤 瀏覽:434
印尼都有什麼代工廠 瀏覽:696
越南文字輸入法怎麼打 瀏覽:827
中國古玩拍賣哪裡最好 瀏覽:424
英國為什麼叫二百年之戰 瀏覽:182
印尼語男女怎麼說 瀏覽:847
印度三哥有什麼用 瀏覽:214
印度這次參加東京奧運會有多少人 瀏覽:877
海爾為什麼選擇印尼 瀏覽:780
伊朗為什麼山多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