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蛋糕的不同顏色奶油怎麼做
奶油
奶油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代印度人就已掌握了原始的奶油製作方法。把牛奶靜放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層飄浮的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印度人把奶皮撈出裝入皮口袋,掛起來反復拍打、搓揉、奶皮便逐漸變成了奶油。但這種方法頗費時間,而且從牛奶中產出的奶油量也很少。
在中世紀時,歐洲出現了手搖攪拌器,提高了從牛奶中提取奶油的效率。1879年,瑞典的德·拉巴爾發明了奶油分離機,這是藉助滾筒產生的離心力,利用奶油與脫脂奶的不同比重,使奶油得到分離。拉巴爾在1882年又發明了由內燃機帶動奶油分離機,進一步提高了分離效率,奶油分離機的誕生,為奶油生產的機械化開辟了道路。
至今西亞的某些山區,居民仍使用著延續了5000多年的製作奶油的方法。將加熱的乳脂放入木桶內,用木棍攪拌和拍打半個小時)
全脂鮮奶含有4%的脂肪,如將全脂奶靜靜放置,奶中脂肪微粒便浮聚在牛奶的上層,這層略帶淺黃色的奶就是奶油;將牛奶煮沸,離火稍停,奶油就在牛奶上結一層奶皮;將全脂鮮牛奶經離心攪拌器的攪拌,便可使奶油分離出來。
黃油是從奶油產生的,將奶油進一步用離心器攪拌就得到了黃油,黃油里還有一定的水分,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也極少。
B. 奶油是怎樣做成的
C. 印度奶茶的配方及做法
原料:鮮牛奶300毫升、紅茶12克、焦糖適量、豆蔻一粒、肉桂一小片、丁香二粒、鮮奶油一匙。
做法:焦糖放進奶鍋,加少量的水煮至糖汁呈金黃色並冒出焦香味,到入鮮牛奶,不斷攪拌,加紅茶入鍋煮沸後,加入香料,改用小火煮1分鍾,然後放入奶油攪拌幾下,再以小火煮約2分鍾,過濾裝杯。也可依照各人口味,添加少量的胡椒或巧克力醬。
D. 奶油蛋糕上的奶油怎麼做才能像商店賣的那樣
自製奶油:
材料:食用油一公斤
奶粉/鮮牛奶二公斤
做法:
兌在一起 攪拌
制奶油膏:
將雞蛋、砂糖放入鍋內攪拌,加進牛奶,邊加溫邊用蛋帚攪拌,待燒開後連同白脫油放入打蛋機內打發,再加入朗姆酒即成復制奶油。
奶油
奶油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代印度人就已掌握了原始的奶油製作方法。把牛奶靜放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層飄浮的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印度人把奶皮撈出裝入皮口袋,掛起來反復拍打、搓揉、奶皮便逐漸變成了奶油。但這種方法頗費時間,而且從牛奶中產出的奶油量也很少。
在中世紀時,歐洲出現了手搖攪拌器,提高了從牛奶中提取奶油的效率。1879年,瑞典的德·拉巴爾發明了奶油分離機,這是藉助滾筒產生的離心力,利用奶油與脫脂奶的不同比重,使奶油得到分離。拉巴爾在1882年又發明了由內燃機帶動奶油分離機,進一步提高了分離效率,奶油分離機的誕生,為奶油生產的機械化開辟了道路。
至今西亞的某些山區,居民仍使用著延續了5000多年的製作奶油的方法。將加熱的乳脂放入木桶內,用木棍攪拌和拍打半個小時)
全脂鮮奶含有4%的脂肪,如將全脂奶靜靜放置,奶中脂肪微粒便浮聚在牛奶的上層,這層略帶淺黃色的奶就是奶油;將牛奶煮沸,離火稍停,奶油就在牛奶上結一層奶皮;將全脂鮮牛奶經離心攪拌器的攪拌,便可使奶油分離出來。
黃油是從奶油產生的,將奶油進一步用離心器攪拌就得到了黃油,黃油里還有一定的水分,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也極少。
E. 奶油加工過程
`(*∩_∩*)′ 花點時間看看吧。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代印度人就已掌握了原始的奶油製作方法。把牛奶靜放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層飄浮的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印度人把奶皮撈出裝入皮口袋,掛起來反復拍打、搓揉、奶皮便逐漸變成了奶油。但這種方法頗費時間,而且從牛奶中產出的奶油量也很少。
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人也學會了製作奶油。後來,埃及的奶油製作方法由希臘和羅馬人帶到了歐洲,印度的奶油技術則經過中國,朝鮮傳入了日本,但當時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製作的奶油只有少量是食用,大部分是作為化妝品抹在臉上。
在中世紀時,歐洲出現了手搖攪拌器,提高了從牛奶中提取奶油的效率。1879年,瑞典的德·拉巴爾發明了奶油分離機,這是藉助滾筒產生的離心力,利用奶油與脫脂奶的不同比重,使奶油得到分離。拉巴爾在1882年又發明了由內燃機帶動奶油分離機,進一步提高了分離效率,奶油分離機的誕生,為奶油生產的機械化開辟了道路。
至今西亞的某些山區,居民仍使用著延續了5000多年的製作奶油的方法。將加熱的乳脂放入木桶內,用木棍攪拌和拍打半個小時)
方法1 油相由2%甘油一硬脂酸脂、1%丙二醇硬指酸單甘油酯、5%熔點為50℃的氫化牛油和92%大豆油組成;水相由5.6%、10%發酵乳、3%蔗糖、0.1%古柯豆膠和2%食鹽組成。將18%水相混合到82%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後得人造奶油。測定這種人造奶油的固體脂指數結果,在5~25℃的范圍內為7.2~7.6,把人造奶油品溫調到20℃,將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10分鍾使其含氣,得到食感和攪打奶油十分相似的打稠奶油。
奶油的製作方法:
方法2 油相由3%甘油一硬脂酸酯、5%氫化大豆油(熔點50℃)、92%玉米油組成,水相由18%水、5%全脂奶粉、0.5%蔗糖酯和2%食鹽組成。將25.5%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4.4%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和,製成人造奶油。在5~25℃范圍內,油相的固體脂含量為7.2~7.8%。將這種人造奶油按方法1同樣的方法攪拌含氣,結果相同。
方法3 油相由10%粗奶油、3%氫化牛油(熔點48℃)、83%玉米油、2%甘油一硬脂酸脂和2%丙二醇硬脂酸單甘油酯組成;水相由12%,0.7%蔗糖酯、10%全脂乳、0.1%古柯豆膠、0.1%羧基甲基纖維素和2%食鹽組成。將24.9%水相以及0.1%卵磷脂添加到75%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和,得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油相中的固體脂量在5~25℃范圍內為9.2~13%。
將人造奶油品溫調整到25℃,把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使之含氣,即加工成水包油型打稠奶油。
鮮奶油(cream)又稱生奶油,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呈液狀。鮮奶油同樣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鮮奶油。動物性鮮奶油以乳脂或牛奶製成;而植物性鮮奶油的主要成分則是棕櫚油和玉米糖漿,其色澤來自食用色素,其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
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類型:基本上分為動物奶油和植脂奶油。動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獲得的。而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
味道:從口感上說,動物奶油口味更棒一些。植脂奶油就是平常我們能在蛋糕店買到的那種。熱量比一般動物性奶油少一半以上,且飽和脂肪酸較少,不含膽固醇。
購買:動物奶油在麥德龍這樣的超市會有賣的,而且有幾個品牌。植物奶油我是在烘焙市場買的。
3、做西點基本和常用的黃油,還是要用塊狀的黃油。比如多美鮮的盒裝,很多人買來使用就以失敗告終,要買多美鮮的塊狀黃油。(你說的液體的,是不是我在2裡面所說的鮮奶油啊?)
揭開奶油的面紗(圖)
很多人喜歡吃奶油,因為那份香濃的美味;很多人拒絕吃奶油,因為據說它會讓人發胖。但無論愛還是恨,似乎都缺乏根據,因為人們對奶油知之甚少,而且誤解頗多。所以有必要認真了解一下奶油,這樣,你才能公平地愛它或恨它。
什麼樣的奶油要避開?
動物性奶油(butter)是自牛奶中「分化」出來的一種油脂。脂肪含量很高,較不符合現代的健康飲食理念。雖然有口感自然香濃的優點,但還是少吃為宜,以免發胖或使膽固醇增高。
吃奶油不發胖,可能嗎?
無論何種奶油都有高脂高熱的缺點,所以,吃奶油不發胖原則上說不可能。如果你禁不住美味奶油的誘惑,可以選擇植物性奶油(margarine)過把癮。植物性奶油(人造奶油)以植物油脂為原料、完全不含膽固醇,因此倍受注重健康的人士鍾愛。(但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的優勢僅在於不含膽固醇,植物奶油由植物油脂氫化而成,其中的不飽和鍵已經成為飽和鍵,所以從飽和度來講和動物奶油沒有區別。)
鮮奶油鮮在哪裡?
鮮奶油(cream)又稱生奶油,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呈液狀。鮮奶油同樣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鮮奶油。動物性鮮奶油以乳脂或牛奶製成;而植物性鮮奶油的主要成分則是棕櫚油和玉米糖漿,其色澤來自食用色素,其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
奶油究竟有幾種?
由於劃分的標准不同,所以奶油的種類相當之多。除了上面介紹的動物性奶油、植物性奶油、鮮奶油之外;還可以根據是否添加食鹽,分為無鹽奶油和含鹽奶油;也可以根據奶油中油脂含量的多少來區分,即為高脂奶油和低脂奶油。
天然奶油、人工奶油哪個更健康?
與常規的越天然就越健康的理念相左,天然奶油因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而成為不健康的食品。而人造奶油由於以植物性油脂為原料,所以不含膽固醇,較符合現代的飲食健康標准。但是,植物油脂在氫化過程中產生的脂肪酸為反式脂肪酸(天然脂肪酸為正式脂肪酸),也有其不健康之處。並且無論哪種奶油,所含的熱量都很高,日常食用還是應該有所節制,不宜過量。
奶油能怎麼吃?
動物性奶油用於西式料理,可以起到提味、增香的作用,還能讓點心變得更加鬆脆可口。但是,由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植物性奶油以不含膽固醇且口味與動物性奶油相近等優點成為奶油消費中的主導,多數情況下,幾乎將動物性奶油取而代之。鮮奶油的用途則更為廣泛,可以製作冰淇淋、裝飾蛋糕、烹飪濃湯、以及沖泡咖啡和茶等等。
奶油是葷的還是素的?
動物性奶油的原料是牛奶,對於純粹的素食者而言是葷食,而對於可以飲用牛奶的素食者而言是素食。植物性奶油雖然主要原料是植物油脂,從上面的方法介紹可以看出,有些植物性奶油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氫化牛油或者粗奶油等原料,這些原料的葷素屬性,和動物性奶油是一樣的。所以植物性奶油究竟是葷還是素,視閣下的素食原則及奶油其原料而定。
怎麼保存奶油最好?
奶油的保存方法並不簡單,絕不是隨意放入冰箱中就可以的。最好先用紙將奶油仔細包好,然後放入奶油盒或密封盒中保存,這樣,奶油才不會因水分散發而變硬,也不會沾染冰箱中其他食物的味道。
無論何種奶油,放在冰箱中以2—4度冷藏,都可以保存6—18個月。若是放在冷凍庫中,則可以保存得更久,但缺點是,使用前要提前拿出來解凍。有一種無鹽奶油,極容易腐壞,一旦打開,最好盡早食用。
用奶油做菜容易嗎?
奶油常用於西餐中,所以對於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用奶油做菜並不容易。為此,《GOOD好主婦》特別精選了好吃又簡單的蘑菇奶油湯作為特別推薦,嘗試之後,你會愛上它。
奶油則存在另一個問題。現代人覺得動物性油脂不好,轉而選擇植物奶油,不過市售植物奶油多半經過氫化作用,會形成一種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這種脂肪酸已經被證實和心臟血管疾病有關,經常食用對健康不利。
1)奶油
全脂鮮奶含有4%的脂肪,如將全脂奶靜靜放置,奶中脂肪微粒便浮聚在牛奶的上層,這層略帶淺黃色的奶就是奶油;將牛奶煮沸,離火稍停,奶油就在牛奶上結一層奶皮;將全脂鮮牛奶經離心攪拌器的攪拌,便可使奶油分離出來。
奶油比鮮牛奶含的脂肪高出許多倍。市售的鮮奶油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淡奶油,含脂肪比鮮牛奶的脂肪多5倍,常用它加在咖啡、紅茶等飲料以及西餐紅菜湯里,也用於製作巧克力糖、西式糕點及冰激凌等食品的製作。另外還有一種更濃的奶油,用打蛋器將它打松,可以在蛋糕上擠成奶油花。
奶油因脂肪高,是一種高熱能的食品,維生素A的含量也相應的多,但奶油含的蛋白質、乳糖和礦物質和鈣、磷等則相應的較少。
奶油能怎麼吃?
動物性奶油用於西式料理,可以起到提味、增香的作用,還能讓點心變得更加鬆脆可口。但是,由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植物性奶油以不含膽固醇且口味與動物性奶油相近等優點成為奶油消費中的主導,多數情況下,幾乎將動物性奶油取而代之。鮮奶油的用途則更為廣泛,可以製作冰淇淋、裝飾蛋糕、烹飪濃湯、以及沖泡咖啡和茶等等。
鮮奶油:又稱生奶油。這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用途很廣,像製作牛油,冰淇淋蛋糕,或沖泡咖啡時都用得到。鮮奶油得脂肪含量最高為45%-50%,最低也有25%-35%,沖泡咖啡通常是使用含脂肪量25-35%的鮮奶油。
2)黃油
黃油是從奶油產生的,將奶油進一步用離心器攪拌就得到了黃油,黃油里還有一定的水分,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也極少。
奶油和黃油雖都來自牛奶中的脂肪,但它們和來自牛身上的體脂——牛油是不相同的。奶油的脂肪顆粒很小,而且熔點低、消化率高。另外,奶油、黃油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及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並有卵磷脂,這都是牛油、豬油和羊油等畜類的體脂所沒有的。
黃油根據是否發酵可分為酸性黃油和甜性黃油。生產酸性黃油時,需經過發酵過程。
黃油(butter)就是奶油(butter)的製成品。
奶油是把牛奶經過分離,利用離心力不同,將脂肪分離出來,剩下的就是脫脂奶。奶油通俗意義就是乳中的乳脂肪。
剛剛經過分離出來的奶油稱之為稀奶油(cream),裡面的含脂率在10%左右,然後經過殺菌冷卻,可以做為一種食品的添加劑來使用。一般是食品工廠用,基本都是大桶包裝。
稀奶油經過再次分離或濃縮,將脂肪控制在35%左右,經過殺菌冷卻,就是通常所說的打發稀奶油或者發泡稀奶油(whipping cream),一般用於蛋糕製作時打發奶泡用。市售一般用塑料桶或屋頂包或無菌紙盒包裝。
稀奶油經過低溫成熟,再經過發酵和加鹽(為了提高保存性和提高口味),市面上很多黃油有酸性,甜味,含鹽,脫鹽就是這么來的,再經過調色(添加食用色素,呈現淡黃色,這也就是這種奶油被稱為黃油的原因),再經過摔打(這個過程稱之為壓煉),析出過多水分,使脂肪和水之間聚合緊密,然後裝在模具里成型,冷凍,這就是成品黃油了。至於什麼形狀那是以後分割包裝的不同。市售的黃油一般用紙或鋁箔包裝。
植物奶油主要成分就是氫化植物油,相比普通奶油脂肪含量要低,熱量也要低,但是相對添加劑要多,而且風味沒有奶油好。一般作點心作蛋糕什麼的可以用植物奶油,作菜或者直接塗抹麵包用普通奶油
(1) 發酵的作用
主要有兩點,一是延長保質期,二是產生良好的芳香風味。發酵劑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使黃油的酸度增高,能夠防止其它雜菌尤其是酵母和黴菌的繁殖,從而延長保質期。發酵劑中含有產生乳香的噬檸檬酸鏈球菌和丁二酮乳鏈球菌,能夠產生比不發酵產品更濃郁的芳香風味。
(2) 發酵用的菌種
除了噬檸檬鏈球菌和丁二酮乳鏈球菌,還有乳鏈球菌和乳脂鏈球菌和副噬檸檬鏈球菌。
從用途來講,總體而言酸性黃油的用途要窄一些,更多的用於烘培業;而甜性黃油則適用於各種用途。
人造奶油:
日常生活中的乳製品,除了牛奶和乳酪之外,常見的還有奶油和黃油。很多人並不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營養上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以為,蛋糕房裡用來製作蛋糕的就是奶油,其實是錯誤的。這種「鮮奶油」根本與奶油無關,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奶精,實際上是氫化植物油、澱粉水解物、一些蛋白質成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劑的混合物。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對心臟具有一定的危害,這在國際上已經形成共識,所以平時應盡量少吃。
奶油和黃油都是以全脂鮮奶為原料的。奶油也叫做稀奶油,它是在對全脂奶的分離中得到的。分離的過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奶油中的脂肪含量僅為全脂牛奶的20%—30%,營養價值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平時可用來添加於咖啡和茶中,也可用來製作甜點和糖果。
對牛奶或稀奶油進行劇烈的攪動,使乳脂肪球的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便從小球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質的保護後,脂肪和水發生分離,它們慢慢上浮,聚集在一起,變為淡黃色。這時候,分離上層脂肪,加鹽並壓榨除去水分,便成為日常食用的黃油,也叫「白脫」。
# 祝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派樂福」團隊為你回答,歡迎大家加團!
望及時採納謝謝!#
F. 普通奶油是怎麼做成的
生牛乳靜置一段時間之後,密度較低的脂肪便會浮升到頂層,被離心機分離加工即可得到成品奶油。
飼養於天然牧場的奶牛所食用的牧草通常含有一些類胡蘿卜素類色素,這使得產自它們的奶油由一些淡淡的黃色,味道和質感都比較濃,而用途主要是作為蛋糕的裝飾、或成為麵包的餡料。
另有一種主要飼喂穀物的圈養奶牛所產的奶油通常是白色的,味道較淡而且質地較松軟,通常用來加在飲品中,亦有用作蛋糕的裝飾。
動物奶油相當油膩,其熱量很高,為了健康和身材,要少吃哦!
植物奶油
你相信嗎?從植物油中也可以提煉奶油!
普通植物油分子中有碳碳雙鍵,具有一定的不飽和度。在植物油中加入鎳金屬微粒,然後加熱到200℃高溫,並保持六小時,同時用高壓泵往油液中加入氫氣。氫分子與不飽和植物油分子中的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而將其變成飽和脂肪,形成氫化脂肪,即為人造脂肪。
氫化油脂優點:
不易變壞,可作大量儲存,也即意味成本低;熔點較高,化學狀態穩定,方便存放;造出的食物口感不油不肥膩,口感更好;美味又廉價的植物奶油,可以大膽地吃咯!
且慢,權威專家有話說:
經研究發現,植物油脂經氫化後會產生部分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會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同時還會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影響健康。過量食用反式脂肪酸存在導致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影響生長發育等風險。
植物奶油價格低廉,口感也好,但為了健康,也要少吃哦!
嬌嫩嫩的嬰兒嚴禁食用含氫化油脂的乳製品哦!
G. 沒有打蛋器怎麼做奶油
做法:牛奶500g,油15g,奶粉450g,棉花糖10g,雞蛋1個混合就好了。
H. 奶油是怎麼做成的
奶油或稱淇淋、激凌、克林姆,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是由未均質化之前的生牛乳頂層的牛奶脂肪含量較高的一層製得的乳製品。
製作方法:
油相由2%甘油一硬脂酸脂、1%丙二醇硬酯酸單甘油酯、5%熔點為50℃的氫化牛油和92%大豆油組成;
水相由5.6%、10%發酵乳、3%蔗糖、0.1%古柯豆膠和2%食鹽組成。
將18%水相混合到82%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後得人造奶油。
測定這種人造奶油的固體脂指數結果,在5~25℃的范圍內為7.2~7.6,把人造奶油品溫調到20℃,將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10分鍾使其含氣,得到食感和攪打奶油十分相似的打稠奶油。
I. 奶油的原料以及製作方法
食材:雞蛋清4個,鹽少許,白醋1滴,糖三勺
步驟:
1. 將4個雞蛋清打散、打成這樣(就是蛋清上面有一小層的小小的泡泡)。
2. 放一點點鹽、一滴白醋、一勺糖(勺子就是普通的小鐵勺),繼續打雞蛋清。
3. 打到有點稠的時候(就是感覺你打的蛋清像沐浴液的沫沫一樣),再加一勺糖,繼續打。
4. 之後覺得比第三步中的雞蛋清更稠了的時候加入一勺糖、繼續打。
5. 在第4步之後打了大約10分鍾、試著用打蛋器將你打的蛋清挑起,如果蛋清能夠立起來就說明你的奶油已經打好了。
1.製作奶油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一個大碗、因為打蛋清的時候蛋清上面會慢慢出來好多好多的小沫沫也就是奶油會越打越多
2.打出來的奶油量會比較
大、一次可能用不完、所以親們可以將剩下的奶油放入密封性好的保鮮盒裡(一定要有蓋子)或者放到保鮮袋裡然後把袋子口系住然後放進冰箱。下次再用的時候可
以把哪有倒出來、這個時候先開始打好的奶油會變成像蛋清一樣、可以再用打蛋器打3分鍾左右就又可以變成之前的奶油啦(這個時候打就什麼都不用加了)